党校在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推进会上的交流发言
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强调,“学员之间要充分交流工作经验,使不同岗位、不同地域、不同经历的干部能够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我市遵循党校教育规律和年轻干部成长规律,积极探索干部教育模式创新,推出“百名干部进学习小组”计划,通过发挥学习小组灵活机动优势,创新集中学习、攻坚项目领办、实践调研等多种方式,推动年轻干部启迪思维、拓展思路、碰撞思想、提升专业素养,实现学习教育、项目攻坚和个人成长有机融合,积极发挥党校为党育才的独特价值。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分析研判,训其所需。立足组织需求,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开展重点领域谋划,建立数字化改革、经济高质量发展等9个学习模块,每个模块指定专业职能较强的1家市级部门牵头负责,下设2—5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5—6人。立足岗位需求,市委组织部比选相关领域年轻业务骨干,按照岗位关联度、专业类别、个人履职经历等分别纳入相应模块,组建专业学习小组,每个小组选派组工干部、党校教师各1名,全程参与学习考察。立足干部需求,下发《调查问卷》了解参训学员实际学习需求,科学制定年度学习方案,统筹制定各模块个性化学习方案。例如,市大数据局牵头组建数字化改革第4学习小组,吸纳市委组织部数改办、市公安局科信处、市公积金中心信息安全处等单位年轻干部,开展《省公共数据条例》等领学、讨论活动11次,学员专业素养、交流能力等得到明显提升。
多维联学,精准赋能。围绕实践所缺、干部履职所需,全面整合课程、师资、部门等教学资源向“学习小组”倾斜,促进互联共享,发挥最大效益。安排通识课程集中培训,坚持线上线下互动,组织学员集中参加“年轻干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智库与咨政报告写作”等专题辅导课程的学习,安排学习小组学员赴省委党校开展跟班学习;用好“浙里干部之家—我的学习平台”,以月度为周期开设网上专题班6个,开放专题必修课程48门。发布专题课程自主选学,推出“营商环境”“产业经济发展”等特色课程32门。各模块牵头部门邀请的高端师资、优秀学习资源及时在“学习小组”群内发布,形成资源共享的正向叠加放大效应,累计861人次参加自主选学。灵活开展小组学习活动,按照小组集中学习每月不少于2次的要求,各学习小组累计开展导师授课、法庭课堂、小组研讨、实地研学等活动378次,有效提升学员综合素质能力。
学干融合,实战实效。以学促干、以学笃行,使教育培训嵌入工作场景、贴近业务实际、解决实际问题。聚焦理论与实操结合,推行重点任务“揭榜挂帅”机制,每个学习小组每年选取1个领办任务,集中精力开展专项调研、一线攻坚,22个小组领办重点项目22个。聚焦理论与实践结合,组织学员开展模块“专项赛”,现场PK晾晒展示小组学习成果,并以小组为单位开展阶段性调研,形成微调研成果32项,其中,第7学习小组报送的《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助推四省边际中心城市建设》咨政文章获得市委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聚焦理论与创新结合,每个学习模块聘请省委党校1名专家学者担任模块导师,带领引导学员复盘反思、总结提炼,把一般性认知凝聚成规律性认识,集思广益形成了一批可推广的制度成果、可复制的经验模板和可参考的决策咨询报告。2022年度,各学习小组报送的咨政文章121篇,获得市级以上领导肯定性批示70条,相关建议报告纳入市委市政府政策文件7项。
考学比拼,推动成长。在培养机制设计上,突出结果导向,营造比学竞学浓厚氛围,提升学习效果。探索学习积分制,由市委组织部进组干部、学习小组辅导员对学员出勤、参加讨论、调研和考试等日常表现情况进行计分考评。建立赛马比拼机制,每半年组织一次“专项赛”,每年度举办一次“擂台赛”,推动模块间、小组间、学员间比学竞学。根据日常学习积分、擂台比拼得分以及导师评价赋分、学员间互评等综合情况,形成干部学习指数,纳入干部规划培养应用数据库,并及时向学员所在单位党委(党组)反馈情况。强化结果运用,结合评学考学情况,深入开展分析研判,表现优秀的学习小组和学员,分别给予“优秀学习小组”“学习标兵”称号。对获得称号的学员在培养使用、职级晋升、年度考核评优上予以倾斜;对态度不端正、敷衍应付的学员,取消评优评先资格,及时予以调整。目前,已经有22个小组31名干部上台比拼“打擂”,8名表现优秀的年轻干部获得提拔或进一步使用。
汇报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