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心得体会 >

生态文明思想心得体会范文【实用8篇】

网友发表时间 2106387

【参考阅览】此篇精品资料“生态文明思想心得体会范文【实用8篇】”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生态文明思想心得体会1

《***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系统阐释了***生态文明思想的基本精神、基本内容、基本要求,全面反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生态文明领域的原创性贡献。驻组作为政治机关、党内监督专责机关,必须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学深悟透***生态文明思想。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学细悟***生态文明思想。

***生态文明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不懈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升华和实践结晶,是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驻组建立了学习***生态文明思想常态化机制,制定印发年度学习计划,定期邀请驻在部门司局主要负责同志授课,组织组内干部开展交流研讨。2021年以来,已组织9次***生态文明思想专题系列讲座,组领导带头讲认识谈体会,20多名干部交流了学习心得。《学习纲要》印发后,驻组要更加提高政治站位,组务会跟进学习***生态文明思想,完善年度学习计划,利用好***生态文明思想学习讲座这个平台,使学习贯彻***生态文明思想融入日常、抓在经常。

二、压实主体责任,认真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根本在于***总书记的领航掌舵,在于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在于***生态文明思想的真理力量。驻在部门要切实压实主体责任,站在拥护“两个确立”、践行“两个维护”的角度,增强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胸怀“国之大者”,不折不扣把***生态文明思想落到实处。驻组要坚守党章和宪法赋予的职责定位,严格日常监督,强化工作沟通,加强对学习贯彻情况的监督检查,推动驻在部门学懂弄通做实***生态文明思想。要督促驻在部门按照中央巡视反馈意见,不折不扣抓好巡视整改,着力解决学懂弄通做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生态文明思想不够到位问题。

三、强化政治监督,确保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总书记在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强调,要强化政治监督,确保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驻组要贯彻落实六次全会部署要求,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强化政治监督,推动驻在部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进一步抓好《***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办法(试行)》的贯彻落实,定期召开组务会研究,建立台账,定期调度,为持续开展政治监督打下扎实基础。继续强化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碳达峰碳中和等重点工作的监督,推动纪检监察工作与驻在部门重点工作同频共振,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

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创造性提出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引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生态文明思想。***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必须进一步增强学习***生态文明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更加自觉用***生态文明思想指导解决实际问题,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建设美丽中国的生动实践。

在***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我们党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谋划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展性、长远性工作。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出台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不断完善环保法律法规,建立并实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等重大制度,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绿色根基。这些成就的取得,充分彰显了***生态文明思想的强大真理力量。

***生态文明思想深刻回答了事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以鲜活的、富有时代性的理论创新,把党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认识提升到新的高度,为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不断发展进步提供了根本保障。必须深刻把握***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始终坚持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胸怀“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确保党中央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落地见效。持续开展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进一步压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强化地方党委、政府主体责任,推动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相关责任,构建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的大生态环保格局。

当前,我国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要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切实把工作抓紧抓好抓实,不断开创生态环境保护事业新局面,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深入学习贯彻***生态文明思想

做***生态文明思想的坚定践行者

***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是当前和今后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南针、金钥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生态文明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生态文明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原创性贡献,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通过学习研读,深感真理伟力、理论光辉和实践指引,进一步增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信心和决心。学习贯彻***生态文明思想,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要做到致广大而尽精微。

一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化“大环保”工作格局,科学、精准、依法治理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要保持战略定力,从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切实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增强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刻领会***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意义、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心怀“国之大者”,严格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积极推动构建完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加快生态环境领域制度、法规、标准体系建设,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始终做***生态文明思想的信仰者、宣传者和实践者。

二是牢记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宗旨要求,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清醒认识当前的生态环境质量同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清醒认识“三个没有根本改变”的现状,从践行党的初心使命、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政治高度,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作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具体工作内容。

三是深刻把握以降碳为重点的战略方向,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要把实现“双碳”目标同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要求紧密结合起来,把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在大局中正确认识、谋划、推进“双碳”工作,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稳步推进能源转型变革、推动产业结构和布局优化调整,促进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源头治理和结构减排,发挥好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态环境部门作用。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深入学习贯彻***生态文明思想

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

通过认真学习《***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更加系统全面认识和感悟***生态文明思想,更加自觉做***生态文明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践行者、不懈奋斗者。

一、深刻认识***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

***生态文明思想植根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实际和丰富实践,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生态观的坚持和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党领导人民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标志性、创新性、战略性重大理论成果。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取得有目共睹的成绩,根本在于***总书记的领航掌舵,在于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在于***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生态文明思想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是系统完整、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其“十个坚持”的思想精髓,系统阐释了人与自然、保护与发展、环境与民生、国内与国际等关系,深刻回答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二、更加自觉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作为生态环境部门的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在深入学习贯彻***生态文明思想上走在前、做表率,联系实际学、笃信笃行学,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心怀“国之大者”,保持战略定力,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结合分管联系的业务,一是深入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和中国核安全观,坚持底线思维,守正创新,聚力提质增效,推动健全核安全监管体系,着力提升监管能力,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用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实举措做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督促营运单位落实全面核安全责任,强化风险隐患排查,扎实做好核与辐射应急准备,确保核能核技术利用安全可控,助力维护能源安全、国家安全。二是环评工作要始终严守生态环境底线,在此前提下,通过提前介入指导、开辟绿色通道等方式,主动做好能源保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环评审批服务,助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要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推动完善绿色发展机制,促进产业发展与环境承载能力相结合。要加快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扎实推进提质增效。三是进一步健全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巩固提升环境质量监测、强化污染源监测、探索完善生态质量监测,提高监测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支撑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四是坚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持续推进土壤、地下水污染管控与修复、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监督指导,因地制宜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坚持稳中求进,系统治理

以高水平保护引导推动高质量发展

水生态环境保护必须深入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努力以高水平保护引导推动高质量发展。

一是稳中求进。不鼓励各地过于追求以水环境理化指标为代表的好Ⅲ类水体比例目标,而把工作重心放在夯实基础、补齐短板、提高质效上,着力推动新时期水生态环境保护由水污染防治为主向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系统治理、统筹推进转变。

二是系统治理。在水资源方面,将生态用水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力争在“有河有水”上实现突破;在水生态方面,逐步恢复水体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力争在“有鱼有草”上实现突破;在水环境方面,深化污染减排,顺应人民群众对美丽河湖的向往,力争在“人水和谐”上实现突破,扎实构建“三水统筹”的工作格局,为美丽中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坚持和完善问题发现和推动解决工作机制,以发现和解决突出问题带动全面工作。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先行先试,力争在面源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等关键领域、关键环节实现突破。大力开展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推动形成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有机结合的工作体系,不断把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向深入。

深入学习贯彻***生态文明思想

恪尽职守积极担当作为

以学习《***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为契机,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的生动实践。

第一,加强研究宣传阐释。作为***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推进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坚持把研究宣传阐释这一重要思想作为当前重大政治任务,推动学习宣传、理论研究往深里走、往实里走。近期召开《纲要》出版座谈会,举办研讨会,推动多层面交流、多维度研讨和多方面宣传。有序推进***生态文明思想通俗理论读物、教材编写出版,推动这一重要思想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面向全社会广泛宣传。

第二,强化核与辐射安全监管。肩负起核安全总工程师职责,有力保障核与辐射安全。坚持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有效运转国家核安全工作协调机制,依法依规从严实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常备不懈做好核应急准备。确保54台运行核电机组、17座在役民用研究堆运行安全,确保21台在建核电机组、1座在建民用研究堆建造质量总体受控,确保核与辐射绝对安全、万无一失。

第三,扎实推进相关工作。积极履行办公厅主任职责,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推动生态环境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深入总结2018年以来部本级办理11600余件生态环境信访问题的成效和经验,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不断完善生态环境信访制度机制,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二是建立智慧高效的生态环境信息化决策支撑体系。信息化“四统一、五集中”全面落地实施,“五个一”目标总体实现。生态环境综合管理信息化平台投入使用,实现“一图统揽、一屏调度”。紧抓“十四五”生态环境优化工程建设机遇,全力推进生态环境管理整合协同、共享应用。三是有效应对生态环境领域安全风险。认真落实生态环境领域需重点关注的问题及其应对方案,对14个A类问题、16个B类问题、16个C类问题继续分类施策、统筹应对,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环境。

生态文明心得体会200字 生态文明思想六项原则心得

生态文明思想心得体会2

学好用好《***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对我们深刻认识***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意义,准确理解***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奋力开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深刻感悟***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意义和磅礴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大力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创造性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生态文明思想。

伟大思想指引伟大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谋划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全党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美丽中国迈出重大步伐,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

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奋斗历程,我们深刻感悟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在于***总书记的领航掌舵,在于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在于***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这些成就的取得,生动诠释了***生态文明思想的真理伟力、实践伟力,充分彰显了***生态文明思想极为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历史意义、实践意义、世界意义。

二、深入学习领会***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

***生态文明思想是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就其主要方面来讲,集中体现为“十个坚持”。

(一)坚持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要心怀“国之大者”,切实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二)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依据。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把人类活动限制在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

(三)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不断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四)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要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印在脑子里、落实在行动上,坚定不移保护绿水青山,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

(五)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宗旨要求。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让人民过上高品质生活。

(六)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深刻革命,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路径。要把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七)坚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观念。要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更加注重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

(八)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要把制度建设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以法律武器法治力量守护祖国的绿水青山。

(九)坚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力量。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

(十)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全球倡议。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共建清洁美丽世界。

三、勇做***生态文明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践行者、不懈奋斗者

我们要坚持用***生态文明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建设美丽中国的生动实践。

(一)着力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折不扣抓好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当好生态卫士。

(二)着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让绿色成为美丽中国最鲜明、最厚重、最牢靠的底色。

(三)着力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努力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四)着力维护生态环境安全。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强化环境风险预警防控与应急,确保核与辐射绝对安全,慎终如始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生态环保工作。

(五)着力建立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持续开展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完善生态环境法律法规,提升生态环境监管执法效能,构建生态环境治理全民行动体系,加快打造生态环境保护铁军。

(六)着力共建清洁美丽世界。深化生态环境保护国际交流合作,推动制定“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并在**国任期内推动实施,大力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对外宣传***生态文明思想。

生态文明思想心得体会3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和共同建设美丽地球家园的大局出发,创造性提出一系列极具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引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系统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生态文明思想,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为深入学习领会、贯彻践行***生态文明思想,根据党中央统一部署,由中央宣传部、生态环境部组织编写了《***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深入阐释了***生态文明思想在生态文明建设根本保证、核心理念、宗旨要求、战略路径、系统观念、制度保障、社会力量和全球倡议等层面的原创性贡献,是学习领会、贯彻践行***生态文明思想的权威辅助读物。我们要以《纲要》出版发行为契机,学习并贯彻落实好***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用***生态文明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深刻把握***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意义

***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们党领导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成就和宝贵经验提炼升华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生态文明思想在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得以正式确立。***生态文明思想的确立是***总书记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战略家、理论家的深刻洞察力、敏锐判断力和战略定力的充分体现,是***总书记长期坚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不断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

***生态文明思想立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运用和深化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生态观,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生态智慧,是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紧密结合的重大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集中体现。***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丰富了可持续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这充分彰显出***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理论意义。

深刻把握***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

***生态文明思想是一个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内涵丰富、逻辑严谨,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思路、重大原则、目标任务、建设路径等进行了全面谋划。***生态文明思想主要关注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人民群众需要之间的关系;生态系统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治标与治本之间的关系;全人类整体利益与国家或地区个体利益之间的关系等重大问题。

***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六项原则。具体包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在此基础上,《纲要》进一步提出坚持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深刻革命、坚持把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等原则要求,形成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十个坚持”,标志着我们党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达到新的高度。这充分彰显出***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核心要义。

深刻把握***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伟力

***生态文明思想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人民群众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形成、检验并不断得以发展的真理性认识,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在生态文明领域的集中体现,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思想财富。***生态文明思想为新时代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也为筑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绿色根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共同建设美丽地球家园提供了根本指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写入党章和宪法,坚持从思想、法律、体制、组织、作风上全面发力,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推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在***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们不走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物质主义膨胀、“先污染后治理”及“边污染边治理”的老路,而是坚持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彻底扭转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却持续恶化的趋势,从根本上解决了“发展悖论”问题,从而走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充分彰显出***生态文明思想的强大实践伟力。

生态文明思想心得体会4

***生态文明思想深刻阐述了四方面关系、具有四方面重大意义(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 孙金龙)***生态文明思想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阐释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锚定了生态坐标;深刻阐释了环境与民生的关系,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赋予了新的特定内涵;深刻阐释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为筑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绿色根基提供了方向引领;深刻阐释了国内与国际的关系,为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厚植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是党和国家宝贵的理论成果和精神财富,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生态文明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精华和理论品格,创造性地丰富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生态文明思想植根和升华于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让中国传统生态文化和生态智慧源远流长,发扬光大,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生态文明思想对新形势下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位、目标任务、总体思路、重大原则作出深刻阐释和科学谋划,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提供了根本保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生态文明思想凝结着对发展人类文明、建设清洁美丽世界的深刻思考,具有鲜明的世界意义。

***生态文明思想在指导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取得一系列新的重大成果(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主任 徐光春)***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别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并在指导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取得一系列新的重大成果。一是彰显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特点。所谓“根本性”就是挖根子、抓要害、找关键,即要挖掉存在问题的根子,抓住造成问题的要害,寻找解决问题的关键,从根本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所谓“开创性”,就是要破除旧思想、克服旧习惯、“创”出新路子,即破除只要发展不要生态、GDP是唯一政绩的旧思想,克服要发展就挖矿找地、要增长就加大开发力度的旧习惯,“创”出一条资源节约、环境保护、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所谓“长远性”,就是要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谋得透,着眼于长远性目标,着力于持久性奋斗。二是全面部署,重点突破,切实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力度。三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所谓“历史性”变化,就是历史上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从来没有取得的成效、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局面,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做到了、我们取得了、现在出现了。所谓“转折性”变化,就是长期形成、仍在发展的自然环境的严重问题、发展势头得到有效解决和明显遏制,自然环境状况和发展向好的方向前进。所谓“全局性”变化,就是包括思想理念、方针政策、决策部署、发展规划、工作措施、行为方式、制度法制等事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各方面工作,都有全面部署、全面安排、全面推进、全面见效。

***生态文明思想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生态环境部党组成员、副部长 庄国泰)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思想指明了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目标、原则和路径,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在思想认识上,***总书记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问题作出了深刻回答,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论断,树立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念,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在发展理念上,***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述阐述了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要求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找到了一条重塑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关系的现实路径。在价值取向上,***总书记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环境就是民生”的重要论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反映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立场和价值目标,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理念的具体落实。

***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贡献(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 吴舜泽)***生态文明思想是在借鉴吸收古今中外先进思想基础上,结合当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所进行的理论创新,体现了理论的创新性、论断的科学性、指导的全局性、影响的长期性、实践的有效性和内容的体系性。一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卓越贡献;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观的新境界。二是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治国理政方略的高度,把生态环境作为重大的民生问题、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三是深化了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认识,体现了我国迈向新时代的文明自觉和自信。四是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新高度。

生态文明思想心得体会5

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态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源远流长,特别是儒家“天人合一”、道家“道法自然”和佛家的“众生平等”思想,三者都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主张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 蕴涵着丰富的生态智慧。中华文明延续了五千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生态智慧,为***生态文明思想提供了源头活水。

二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一部单独论述生态文明的专著,也没使用过“生态文明”的概念,但他们的生态思想却渗透于他们的所有著作中。关于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人类盲目对自然破坏的行为必然会受到自然的惩罚。人类必须尊重和利用自然规律,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内涵丰富, 是***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来源。

三是西方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了治理环境污染,很多国家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特别是“八大公害”事件,持续恶化的生态危机使一些专家学者开始了反思与研究。在全球范围内,从《寂静的春天》《人类环境宣言》《增长的极限》《我们共同的未来》《21世纪议程》,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全世界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发展与保护关系的反思不断深入,提出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明确要求既要满足当代人的发展需要, 又要为子孙后代保留继续发展的潜力,为解决全球性生态危机问题指明了方向, 为***生态文明思想提供了重要借鉴。

生态文明思想心得体会6

“春来江水绿如蓝”“绿树村边合”“浓绿万枝红上点”……这些千古佳句中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有“绿”,我们大家都知道,绿色代表着大自然,是一个极其美丽的颜色,然而,在最近几年,绿色就逐渐要逐渐消失了。

家乡宽阔的马路上,不时传来刺耳的汽笛声,还可以闻到令人咳嗽窒息的汽油味;大货车隆隆而过,尘土飞扬,行人转身避让;工厂、供暖站烟囱翻滚着烟,为社区披上灰纱……

一位美国社会学家说过:“我们遇到的最大的敌人就是我们自己。”这样,虽然大自然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物产资源,但是如果我肆意地索取,那么,当过去若干年以后,蓝天白云、花草树木、清澈河流,以及我们人类的朋友——鸟儿,也只能在梦境中出现罢了。在若干年后,我们的子子孙孙将会承受着我们破坏生态的恶果,那时我们流下悔恨的泪水,那就已经太晚,太晚了。也许若干年后,当最后一只鸟儿死亡之际,我们人类的进步也将戛然而止。

所以,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从生活中的平平常常的小事做起,一些举手之劳,同样可以为环保生态做出许多——随手关灯、拧紧水龙头、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到社区义务捡拾垃圾,用自己的“小手”牵家长的那只“大手”,让保护“绿色”在我们的心中扎根永存,让我们勇做小小宣传员,牵上父母、亲人的双手,与家乡人民共营生命绿色,共建生态文明……

另一方面还要保护好森林和海洋,不乱砍滥伐森林,不让海洋受到污染,从而保护那些浮游生物的生存。我们还可以通过植树造林,减少使用一次性方便木筷、竹筷,节约一张纸……这些都是我们人类要保护生态家园的准则,只有遵守这些准则,我们的子孙后代才能健康地茁壮成长。

生态文明思想心得体会7

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深刻阐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明确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了全面部署,是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根本遵循.

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文明的大国,资源丰富和多样性一直都是我国发展的重要优势,从南到北地域的多样性造就的丰富资源培育了我们国家的众多人口,但是资源的攫取和利用总是有限的而且过度消费资源的代价同样使我们无法承受的,雾霾、水体污染、等新的污染关键词不断涌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空气净化器、自来水过滤器、和防雾霾口罩在现在象征着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的同时也侧面反映出我们日常生活的大环境越来越危险,而这恰恰是我们民生最大的问题所在。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总书记讲话中时时处处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环保思想,强调要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

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这就要求我们针对最突出的问题和领域,抓住薄弱环节集中攻坚,解决一批突出问题,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大气污染,心肺之患,已成为百姓健康生活的痛点。令人欣慰的是,蓝天保卫战早已打响,且成果斐然。但是要打赢蓝天保卫战,我们还要以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为刚性要求,强化联防联控,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让老百姓享有更多蓝天白云。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水污染直接关系人们每天的生活,直接关系百姓健康。要打好碧水保卫战,还要继续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保障饮用水安全,基本消灭城市黑臭水体,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亲水环境。

洁净的水、清新的空气、不受污染的土地……人们对于良好生态环境的期盼明确而又迫切,而且是惠及民生的最大保障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生态文明思想,持之以恒抓紧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让人民生活更美好。

生态文明思想心得体会8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体现了人们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进步状态,是一种千古传承的优秀文化。建设生态经济区就是以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生态安全为基本理念,以循环经济、绿色发展为核心价值,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为载体,就是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目前我国面临的日益严峻的生态状况告诉我们:必须摆正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万物是唇齿相依,息息相关的。人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或“统治者”,而是大自然家庭中的一员。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我们必须走出天人对立的误区,回归和谐,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这不仅是政府的事,更是大家的事,个人的事。

学校的学生和教师都是资源的消费者。同时,作为社区的成员和现在的或未来的公民,教师和学生同时又是社区发展的负责人,有责任对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在创建绿色学校的活动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倡导绿色文明,落实环保行动。在抓好普及的同时,教师应更加注重内涵,坚持在德育、科技活动、团队活动、社会实践等各领域对学生灌输环境意识和环境道德观念,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向学生渗透环保知识。在各个学科教学中,教师应将知识的讲解与环保意识有机结合,寓教于学,寓教于自然,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素质。同时,成立环保活动课外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从更多方面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渗透,充分发挥活动课在环保教育中的作用。

环保知识是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必备素质之一。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深入地认识和理解环境问题的重要性,通过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的环境知识、意识、技能、态度、价值观和行为等环境素养。然后,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生态文明思想心得体会9

生态文明是一种千古传承的优秀文化。它体现了人们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建设生态经济区就是以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生态安全为基本理念,以循环经济、绿色发展为核心价值,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为载体,就是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目前我国面临的日益严峻的生态状况告诉我们:必须摆正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万物是唇齿相依,息息相关的。人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或“统治者”,而是大自然家庭中的一员。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我们必须走出天人对立的误区,回归和谐。

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仅不能违背经济规律,同样也不能违背自然规律、生态规律。规律都是客观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不管你对它承认与否、认识与否,违背了规律都必然要受到规律的惩罚。因此,在建设中,我们必须正确处理以下几层关系:

一、正确处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是互为依存、互为促进的。社会的发展必须依赖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同时要注意保护好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但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只讲发展而忽视合理的开发和充分利用资源,不重视对环境的保护,不重视生态建设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这样的发展必将导致严重的后果。要做到既在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中求发展,又在发展中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实现人与自然的共荣共存。

二、正确处理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现代农业的关系。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农业的前提和基础,而发展农业必须符合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使农业在良好的生态中发展,生态环境在发展农业中得到保护和优化。我们要结合新农村建设,以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特色农业、现代农业为主攻方向,从人、自然、经济的高层循环出发,突出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生态绿色循环农业,使全县农业发展逐步走上生态化、有机化、规模化的良性轨道。

三、正确处理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工业的关系。

生态文明建设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内在统一的关系。发展循环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具体体现。因此,在发展工业经济上,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使之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生态文明思想心得体会10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18日至19日在北京召开。中央军委*****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要自觉把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起来,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充分利用改革开放40年来积累的坚实物质基础,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生态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和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负反馈效应。

生态红线,就是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这个红线不能突破,一旦突破必将危及生态安全、人民生产生活和国家可持续发展。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到了很严重的程度,非采取最严厉的措施不可,不然不仅生态环境恶化的总态势很难从根本上得到扭转,而且我们设想的其他生态环境发展目标也难以实现。

需求升级,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环保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国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广大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和加快提高生态环境质量,要提供更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转型发展,绿水青山是关乎民族永续发展的金山银山。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用牺牲“绿水青山”换来的“金山银山”老路注定是行不通的,产业转型注定要经历阵痛期,必须咬紧牙关,爬过这个坡,迈过这个坎。充分挖掘和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建立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推动“生态先行、点绿成金”。

生态文明思想心得体会11

***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强调,必须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践行党的根本宗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为做好新时代党的群众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神经末梢”,是团结凝聚群众的前沿阵地。各级党组织应充分履行职能职责,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组织广大党员干部为群众提供精准有效服务,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新时代密切联系群众的重大意义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和重要法宝。我们党从成立那一天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我们党都注意与人民群众建立密切联系,形成了一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党的群众路线。可以说,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坚持做好群众工作、紧紧依靠并带领人民群众不懈努力和奋斗的历史。在我们党的发展历程中,之所以能够始终保持进取精神和强大力量,经历各种曲折和失败而愈挫愈勇,最根本的是始终高度重视作风建设,坚持党的群众路线,锻造出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我们党的基本政治优势,成为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

新时代密切联系群众是推进新的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密切联系群众工作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制定并带头落实八项规定,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显著成效,深得党心民心。实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必须做好新时代密切联系群众工作,推动基层党组织扎实做好组织动员和教育引导群众的工作,最大限度地把广大群众团结凝聚在党组织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凝聚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做好密切联系群众工作是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应有之义。我们党来自人民、扎根人民、造福人民,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基层党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坚强战斗堡垒,党的各项任务最终要靠基层党组织卓有成效的工作来完成,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最终要靠党组织来保持和发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团结带领群众更加自觉地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基层党组织要切实履行密切联系群众的职责

党的十九大党章修正案规定,“党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担负直接教育党员、管理、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这一表述进一步明确了基层党组织做好群众工作的职责定位。党的基层组织就要着眼夯实党的群众基础,聚焦职能职责,坚持党的根本宗旨,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加强政治引领,自觉做好群众工作,在密切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中唱主角。

要着力组织群众,汇聚推动改革发展稳定的磅礴力量。提高群众的组织化程度,是基层党组织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途径。基层党组织要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重点任务,全面提升组织力,充分发挥组织优势、组织功能、组织力量,把社会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群众组织集中起来,实现高效聚合。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健全基层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机制,提高群众的参与度和满意度。加大党务、政务、厂务公开力度,创新社会管理方式,群众的事群众商量着办,让广大群众全面参与到基层社会治理中来,提高群众的参与度和满意度。领导和带动群团、工会、妇联等群众组织,组织、动员和团结广大党内外干部群众,努力完成本地区本单位的工作任务。创新“互联网+”群众工作模式,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快推进电子政务,打造网上交流共享、在线服务平台,组织群众在网上交流、协调、解决问题,拉近党群干群距离。

要注重宣传群众,增强群众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坚持不懈地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教育群众,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引导广大群众坚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大力宣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引导群众坚定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大力宣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成果,宣传各类先进典型事迹,引导激励广大群众立足本职作贡献。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通过解疑释惑、沟通协调,统一群众认识,激发工作热情,为改革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把青年群体作为重点对象,了解他们的思想工作生活状态和行为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

要坚持凝聚群众,把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组织周围。基层党组织要当好群众的“主心骨”。要坚持政治引领,引导广大群众坚定不移地维护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觉在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行动。坚持组织引领,引导各类组织做好服务群众工作,带领群众广泛参加基层社会治理,使各类组织和群众成为党的左膀右臂。坚持机制引领,以基层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民主协商、群团带动和社会参与等机制,全面实行网格化管理等方式,推行村(居)民议事会、村(居)民理事会、民情恳谈会,健全基层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机制,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能力,引领广大群众共商、共建、共治、共享。

要努力服务群众,不断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基层党组织是党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强化服务理念、提升服务能力,把工作重心转到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上来。围绕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任务落实,办好那些群众衣食住行、柴米油盐等具体的、琐碎的事,办好那些就医、就业、就学、养老、环保等老百姓感到难办的事、烦心的事,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老百姓。坚持“好事”让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来做,推行一站式服务、全程代办等做法,开展党员社区报到、志愿服务、责任区、示范岗、结对帮扶等活动,为群众提供差异化、个性化服务,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集中力量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加快实施交通、水利、电力和网络扶贫行动,真心实意为贫困人口办实事、解难事。

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密切联系群众的坚强战斗堡垒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立足担当新使命、发挥新作为,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加强基层组织体系建设,把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要健全基本组织,构建健全的基层组织体系。近年来,许多地方适应经济社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等的变化,弘扬“支部建在连上”的光荣传统,积极探索创新党支部设置形式,不断扩大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覆盖,取得明显成效。要围绕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按照有利于密切联系群众、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原则,健全基层组织,优化组织设置,理顺隶属关系,推进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避免出现党的群众工作盲区和“空白点”,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要建强基本队伍,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骨干力量。党员干部特别是党组织书记是密切联系群众的领头雁。要结合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加强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推动发展、改善民生、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本领。以村居“两委”换届为契机,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重点从致富带头人、技术能手、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复员退伍军人、返乡大中专毕业生中选拔村居“两委”班子成员特别是书记。聚力精准脱贫攻坚,选好派强驻村工作力量,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贫困落后和维稳形势复杂的村和社区担任第一书记、驻村干部。

要落实基本制度,推动党内组织生活正常规范、严肃认真。基层党组织是党员锤炼党性的熔炉,组织生活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的基本方式。新出台的《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对提高组织生活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规定了“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党支部开展组织生活的基本形式。要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坚持“三会一课”、支部主题党日等组织制度,确保基层党组织的组织生活能够经常开展、取得实效。从严管理监督党员,引导广大党员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充分发挥党员在密切联系服务群众方面的先锋模范作用。

要开展基本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组织优势和组织力量。近年来,许多地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采取建立基层联系点、实地调研、民情夜访、驻村帮扶等形式,走出机关、走进基层、走进群众,为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要紧紧围绕改进作风、服务群众、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组织党员开展承诺践诺活动,组织各级领导干部联乡包村、党员干部包户入户,推动领导力量和工作力量下沉基层,组织党员干部与困难群众结对,更好地联系服务群众。深化党员设岗定责、依岗承诺和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等活动,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对党支部的信任度。

要强化基本保障,不断夯实基层基础水平。着眼推动基层党组织有资源、有条件为群众服务,大力解决村和社区基层党组织有钱办事、有人管理、有场所议事的问题,推动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往基层倾斜。落实基层党组织工作经费、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基层干部报酬待遇和基本养老医疗保险,推动发展壮大薄弱村空壳村集体经济,加强乡镇“小食堂、小厕所、小澡堂、小图书室、小文体室”和干部周转房以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逐步改善基层干部工作生活条件,保证群众话有地方说、事有地方办、困难有人帮、问题有人管。

生态文明思想心得体会12

小到一个家大到一个国,再怎么重视生态文明都不为过,从十七大的“四位一体”到十八大的“五位一体”,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到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我们要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我们要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社会;我们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中去;我们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文明的建设关乎人民大众的幸福,关乎中国发展的未来,关乎我们的子孙后代,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

生态文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要建设生态文明首先要处理好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的关系。众所周知,经济建设是社会建设的中心,对于处在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经济建设是重中之重,说到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不得不提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思想,它是一种辩证的思想,五大建设之间是有普遍联系的。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这五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提供和谐的生态环境。经济的发展不单单只是经济的增长,简单的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对资源、环境的保护,忽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是对经济发展的片面理解,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问题,比如说:雾霾、土地沙尘化、水土流失严重、空气污染严重、湖泊面积缩减巨大、森林锐减、土地退化等等,这些都是出现在我们身边的逆生态文明建设的现象,并且已经明显直接的影响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由于利益的驱使,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疏忽了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平衡,在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中不注重对环境的爱护,这样的发展下去的后果会很严重的,我们不能把生态文明建设从经济建设中隔离出来,我们需要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又在经济建设中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只有树立全面的、科学的、正确的发展观,才能更好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使自然资源得以长期有效地运用和爱护,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生态文明的建设要合规律性合目的性,必须做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我国的能源各种各样非常的丰富,但我们也不能只注重当下的经济利益,肆意挥霍各种能源,破坏自然环境来换取暂时的发展,国家的繁荣富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高速的发展让环境的承载能力到达极限,我们不能先发展后治理,不能让我们的下一代一出生就处在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中,生态环境问题不像经济危机那样周期性爆发,它是一个长期累积的结果,一旦出现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样子,所以我们更应该像珍惜生命那样去爱护去关心我们的生态文明。

究竟怎样才能更好的建设生态文明,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生态文明的构成是: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生态制度。在生态经济方面,要调整产业结构、减少污染物排放、合理利用资源与节约资源等;在生态环境方面,要提高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土壤质量,扩大绿化和环境基础设施等;在生态文化方面,普及环保知识、宣传生态文明知识、提高生态素质、开展生态创建活动等。在生态制度方面,应该投入保障、科学执政、信息公开。

作为新时代的研究生,我们更应该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先驱者,我们在学校里学习了生态文明的先进理念,我们要深刻认识到生态文明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所起的作用,主动把先进的生态文明理念运用到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不仅要要认真学习生态文明的理论知识,还要在实际的生活中积极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活动中去。平时要学会垃圾分类并且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实现资源的回收和循环利用,真正地做到珍惜资源。平时生活中也要节约用水,如关紧水龙头。再着就是要节约用电,离开教室,宿舍的时候要随手关灯,及时切断电源等。这些事情看起来貌似很小也很琐碎,但是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够认真做到的话,对生态文明的建设真的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同时,平时在学校还可以多做一些环保的宣传工作,增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其实,建设生态文明,只要我们每一个人用心并且坚持去做,一定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养成保护生态环境的好习惯,让蓝天、绿水、青山重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

生态文明思想心得体会13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体现了更为全面的价值取向和更为深刻的生态伦理。

综观人类文明发展史,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人类依赖自然、畏惧自然再到征服自然的变化。在原始文明时期,人类本身是自然长期进化的结果,始终依存于自然。在农业文明时期,人们敬畏自然,主张顺天应时。到了工业文明时期,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能力迅速增强的同时,走向了自然的对立面,宣称要战胜和征服自然。这种观念导致对自然无穷无尽的掠夺,可利用资源日益枯竭,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建设生态文明,则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明了路径。

在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我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方面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尊重自然,就是强调自然与人出于对等状态

在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不能绝对化人的主体性,也不无限夸大人对自然的超越性。人是大自然的一分子,我们日常的生活、工作都应该限制在保证自然界生态系统稳定平衡的限度之内,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调发展。

二、顺应自然,强调人类在日常活动中要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自然规律具有客观必然性,我们日常生活、工作都应该遵循自然规律。要尊重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经济建设则立足实际,根据自身的区位、资源等特点,选择合适的产业战略。推进产业生态化,培育天蓝、地绿、水清、景美的生态景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按自然规律办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我们人类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

三、保护自然,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从保护的角度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需要在一定范围内改造和利用自然,但是绝不能把自然当做随意改造的对象。自然的某些部分可以通过改造为我们所用,但另一些部分只能保持原貌,

我们不能对其加以改造和破坏。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生态文明理念的核心思想,也是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奉行的原则。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形势尚未得到根本性扭转、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全局的战略地位。只有树立起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新理念,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化。

生态文明思想心得体会14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它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进步和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增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多次郑重提出,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搞好生态文明建设,首先应搞清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几个层面。

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

生态文明具有丰富的内容。就其内涵而言,主要包括生态意识文明、生态制度文明和生态行为文明三个方面。

生态意识文明。它是人们正确对待生态问题的一种进步的观念形态,包括进步的生态意识、进步的生态心理、进步的生态道德以及体现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价值取向。

生态制度文明。它是人们正确对待生态问题的'一种进步的制度形态,包括生态制度、法律和规范。其中,特别强调健全和完善与生态文明建设标准相关的法制体系,重点突出强制性生态技术法制的地位和作用。

生态行为文明。它是在一定的生态文明观和生态文明意识指导下,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推动生态文明进步发展的活动,包括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环保产业、绿化建设以及一切具有生态文明意义的参与和管理活动,同时还包括人们的生态意识和行为能力的培育。生态文明建设的几个层面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包括人类在生态问题上所有积极的、进步的思想观念建设,而且包括生态意识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延伸和物化建设。

(一)经济层面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层面,是指所有的经济活动都要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主要包括第一、二、三产业和其他经济活动的“绿色化”、无害化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化。这就要求我们: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资源是有限的。要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在全社会倡导节约资源的观念,努力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应大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资源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并具体落实到单位、家庭、个人。实施清洁生产。清洁生产,不仅指生产过程要节约原材料、能源并减少排放物,同时也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整个生产周期对人的`健康和自然生态的损害。“预防污染”是清洁生产的本质特征,它适宜于包括工业生产在内的第一、二、三产业。传统生产是一种只强调物质生产而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改变这种生产方式,需要不断进行清洁生产意识教育,引导人们转变传统生产观念,让清洁生产的要求和方式深入人心,使采用清洁能源、预防和减少污染成为政府、企业、社会的自觉意识和行为。

增强环保产业的职业责任意识。环保产业作为专门为改善生态环境而开发提供实用技术、商品和服务的产业,不仅是一种实体、一种市场行为,而且具有十分重大的社会责任。因此,在大力发展环保产业的基础上,应进一步通过广泛开展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不断提高环保产业单位和从业人员的生态职业责任意识。

(二)政治层面

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层面,是指党和政府要重视生态问题,把解决生态问题、建设生态文明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我们:

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生态观。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项重要任务,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生态观。各级政府应发挥主导和主体作用,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基础、社会基础以及相应的设施和政治保障。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绩效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及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体系,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

加强生态法制建设。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建设法治国家进程的加快,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应调动人民群众主动自觉地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的积极性,明确生态环境保护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来维护自身的生态环境权益,并敢于对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同时,要通过建立和实施生态环境违法违规责任追究制度,激发和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环保执法人员、环保产业单位及其从业人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文明建设责任意识。

重视生态行政建设。正确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深刻认识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了解经济活动对生态变化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提高对生态质量变化的识别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推进生态民主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没有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和主体作用的发挥,生态文明建设将一事无成。应保证人民群众生态文明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让人民群众从生态文明建设中深切体会和明确认识自己的利益所在,从而激发其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情。

(三)文化层面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层面,是指一切文化活动包括指导我们进行生态环境创造的一切思想、方法、组织、规划等意识和行为都必须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树立生态文化意识。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新世纪新阶段,人类已逐渐认识到长期对自然进行掠夺性索取、破坏必将遭受惩罚,一个从征服自然、破坏自然到回归自然、珍爱自然的新理念正在形成。全民生态意识觉醒之日,就是我国生态环境改善之时。因此,进行生态教育,提高人们对生态文化的认同,增强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行为的自律,牢固树立生态文化意识,是解决生态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

注重生态道德教育。生态与道德不可割裂。生态环境的优劣,反映着人们生态道德水准的高低;同时,人们生态道德水准的高低,也极大地影响着生态环境的优劣。生态道德驱动着人们的生态意识和行为的自觉性、自律性与责任感。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可以使人们自觉地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同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应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参与多种形式的生态道德实践活动,努力形成防止污染、保护生态、美化家园、绿化祖国的社会文明新风尚。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摒弃了人类自我中心思想,按照尊重自然、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要求赋予文化以生态建设的含义。具体说来,生态文化大致包括生态哲学文化、生态伦理文化、生态科技文化、生态教育文化、生态文艺文化、生态美学文化、生态传播学等几个方面。

(四)社会层面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层面,是指重视和加强社会事业建设,推动人们生活方式的革新。这就要求我们:创造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建立法制化、民主化和安定团结的秩序以及高效率的社会管理体系,形成以生态文化意识为主导的社会潮流,树立以文明、健康、科学、和谐生活方式为主导的社会风气。

优化“人居”生活环境。“人居”生活环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保持和优化“人居”生活环境,既要注重城市,也要充分考虑农村。就城市而言,主要包括在城市内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社区,使城市内部与城市外部周围地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良性循环区域。要加强生态型社会建设,努力满足城市居民对居住环境品质愈来愈高的追求。就农村而言,要在普遍推行“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同时,重点发展一批“绿色居住区”,建设包括文化、教育、医疗以及各种服务在内的配套设施。

实现人口良性发展。继续贯彻优生优育的方针,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

实现消费方式的生态化。逐步形成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适度消费、绿色消费的生活方式。大力提倡节约型消费,改变“一次性消费”和“类一次性消费”。反对自私的享乐观,拒绝挥霍铺张、浮华摆阔等消费行为。鼓励从点点滴滴做起,减少或杜绝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生态文明思想心得体会15

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五大体系(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 肖铮)2013年2月、2019年8月,***总书记两次到甘肃视察,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殷切期望,要求构筑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对于祁连山生态保护给予“由乱到治、大见成效”的评价。

对于甘肃而言,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厚重深远的现实和历史意义。甘肃省委省政府牢牢扛起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生态文明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一是实施“生态立省”战略,推动形成以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刚性约束的经济社会发展决策自觉。弘扬古浪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奋斗精神。初步形成了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彰显甘肃特色的生态文化体系。二是出台《关于构建生态产业体系 推动绿色发展崛起的决定》,设立总规模2000亿元的绿色生态产业发展基金。十大生态产业增加值增速高出全省GDP增速个百分点。三是强化责任担当,积极构建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取消对甘南、临夏和75个县的GDP考核,实行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生态环保一票否决。四是持续推进改革创新,积极构建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设立跨地区集中管辖环境资源案件专门法庭,探索环境资源案件审判的甘肃模式。稳步推进祁连山、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五是筑牢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按照“抓点、带面、治污、降耗、增绿”的思路,积极构建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

提高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执行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所长 高世楫)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涉及生态文明领域的法律法规体系、行政管理体系、市场交易体系和社会规范体系,共同对政府部门、企业组织、社会组织和公众的行为产生约束和影响。要使这一套制度体系充分发挥作用,需要进一步理清不同主体的内在激励和行为特征,分析对不同主体的激励约束机制,确保生态文明制度能够得到有效实施。要不断地改善外部环境、理顺内部机制,使法治、行政、市场、社会规范等不同手段能够及时有效地为保护生态环境、提升人民福祉发挥作用。

健全生态文明建设制度政策(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秘书长 刘青松)注重发挥体制机制的引领作用,通过构建完善生态文明综合决策机制,建立健全配套制度建设体系,创新环境经济政策手段等,统筹引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国有一批地方率先探索,取得了良好效果。浙江省丽水市在全国率先探索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形成多条示范引领全国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浙江省湖州市建立了水源地保护生态补偿等制度,近5年来全市财政累计安排生态引导资金近6亿元,带动社会资本120多亿元;福建省南平市在全国首创“生态银行”模式,探索生态资源价值实现机制,光泽县主动融入南平市生态资源保护开发运营,探索“山水生态银行”试点;全国林改第一县福建省武平县在全国率先探索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率先开展林权直接抵押贷款盘活林农资产,率先探索重点生态区商品林赎买机制,让原本待砍伐商品林变身“绿色不动产”,率先探索兴“林”扶贫机制;安徽省旌德县在全省率先推进林权收储担保融资试点,创新实施“林农增收五法”,实现“不砍树能致富”;江西省崇义县打造“崇义绿色生态板块”,建立了区域性股权市场服务平台。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9 2106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