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心得体会 >

学习李培斌个人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精彩10篇)

荣誉发表时间 3595063

李培斌以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精神,展现了优秀的职业操守和对社会的责任感,激励他人追求卓越,传递正能量,值得学习和敬仰。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学习李培斌个人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相关内容,供您学习参考!

学习李培斌个人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第一篇】

众所周知,组工干部肯干、狠干、苦干,是一群“风里雨里,我们都在办公室里”,全年无休,二十四小时在线的公务猿,他们责任大、工作重,在组织建设、人才管理的工作中,默默奉献自己的青春,很多人白加黑、5+2的高强度工作,有病不能适时治疗,有饭不能按时吃,身体在慢慢的透支,从来只把“因为连续加班突发疾病身亡”的新闻而嗤之以鼻的我在听到武汉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杨汉军的事迹后,却默然无语,作为一名基层党建工作者,我理解并尊敬他。

你是否看过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是否为国家的强盛变化由衷的自豪,在繁盛强大的背后,在于千千万万人的不懈努力,杨汉军部长,为引进人才,10天行程万公里,行程包括波兰、以色列、俄罗斯三国,不停的在倒时差的过程中,换位思考,如果是你不累么?累!但是这是责任,这是一种信念,为国家引进人才,壮大我华夏的一道坎,这是一种奉献,古有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奉献,现有杨汉军同志“不做太平官,挺身当闯将”是奉献。

共产党员身上,似乎有一种力量,努力造福群众,实践人生价值,什么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天:连轴转后晕倒在办公室,通过工作造福人类就是他的人生意义,杨汉军同志把一生都奉献给了所忠诚的事业,他深知为国家、为党、为群众所做的一切是身为党员的责任;他敢为民做事,敢担负起为民谋福的重任。他用生命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才叫责任,什么才叫担当。

觉得累的时候,觉得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想想自己的理想,想想肩上的责任,我要学习杨汉军同志,爱岗敬业,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高尚品德,把杨汉军同志作为一面镜子,严格要求自己,切实做到扎根基层,尽职尽责,任劳任怨,要树立当干部干事是硬道理的思想,恪尽职守、勇于负责,倾心尽力做好自己的工作。要专注投入,不懈进取,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乐观向上,顽强拼搏,不浮躁,不懈怠,不消沉,努力在平凡的岗位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学习李培斌个人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第二篇】

按照要求,我认真学习了杨善洲先进事迹,现将心得体会汇报如下:

一、学习情况

1、个人学习情况。在乡党委的要求以及村党支部的精心组织下,我认真学习了杨善洲精神,深刻地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谈出了自己对学习的认识,通过这次学习,对我开展工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变被动主动,在学习活动中,通过深刻反思和认真领悟,认真做好读书笔记,认真观看了杨善洲先进事迹专题片《大山佐证》,并认真撰写观后感。

2、杨善洲生平简介。1988年4月,杨善洲同志从地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下来后,扎根施甸大亮山艰苦创业,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建成了面积达万亩的林场,并将林场无偿移交国家。杨善洲同志曾先后被评为省、市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老干部先进个人、全国老有所为先进个人,被授予“全国十大绿化标兵提名奖”、“环境保护杰出贡献奖”、“中华环境奖提名奖”等荣誉称号。

杨善洲同志六十年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一辈子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一辈子淡泊名利、地位,一辈子公而忘私、廉洁奉公。他恪守信念,一心为民,忘我工作,始终如一地坚守着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始终如一地践行了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始终如一地发挥了老有所为的奉献精神,以感人的事迹,集中展示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品质,树立了党员干部的光辉形象和时代风貌,是共产党员和老干部的优秀代表,是“创先争优”的突出典型,是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楷模。

二、学习收获

(1)通过教育,认识了学习杨善洲老书记的意义和重要性。

开展学习杨善洲老书记教育活动,能够使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人民群众贯彻落实党的正确的理论、路线、纲领;开展学习杨善洲先进事迹教育,能够用广大党员的行动来体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能保证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完成党的执政任务和执政使命。

学习杨善洲同志,就要学习他无私奉献、淡泊名利的高贵品质。杨善洲同志担任保山地、县主要领导长达三十余年,但从未为妻子孩子捞上一册“农转非”的户口本,没有给家里盖上一间像样的房子。他常对家里人说:过日子,吃处有个锅,睡处有个“窝”就行。他把价值3亿元的林场无偿移交给施甸县政府,县里要奖励他10万元,他坚决不要;市委、市政府奖励他20万元,他又把大部分作为捐资助学等捐献了出去。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就是要像他那样,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不图名、不求利、不谋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一尘不染,坚持以德立身、以公处事、以廉树威,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学习他永葆本色、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杨善洲同志入党六十年来,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把“随时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牺牲一切”作为自己的铮铮誓言,时时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自己。他坚信共产主义,牢记党的宗旨,立场坚定、意志坚强,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就是要像他那样,树立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理念,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始终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以坚定的信念展示共产党员的风采。

(2)通过对学习杨善洲老书记的学习,明确了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具体要求。

经过学习和讨论,我明确了作为一名支书助理的共产党员在新时期的先进性,一是要立足本质、全心服务。热爱自己的事业,坚持党的方向;爱岗敬业,求真务实;扎实工作,争创一流,把群众的利益放在自己利益之上。二是优质高效,精益求精。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业务能力,争创一流工作业绩。三是团结协作,顾全大局。维护民主集中制原则,执行党组织的决定,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四是不计得失,乐于奉献。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牢记“两个务必”,抵制腐败现象。

(3)学习杨善洲老书记增强了自己的党性,提高了自己的水平。

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要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就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坚定理想信念,重要的就是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世界,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理想信念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同时还应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决定人的思想观念、行为准则,决定每个人的事业成败。体现在具体工作实际中,则是牢记宗旨,爱岗敬业。始终保持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实实在在办好每一件事情。

(4)学习杨善洲同志的爱岗敬业、淡泊名利高贵品质。

做过9年石匠、工农干部出身的杨善洲,当了保山地委书记,依然保持着淳朴的农民本色。他脸色黝黑,双手老茧,和农民一起锄田、栽秧,走家串户体察农民的困苦,给受冤屈的人主持公道,自掏腰包给困难户力所能及的帮助,下乡不给农民添负担。

每次下乡,他都把锄头带在身边。他一直认为,与农民群众一起劳动是了解基层、了解农民疾苦很重要的方式,和农民在一起了解到的情况最真实。在担任大亮山林场义务承包人的20年间,杨善洲接受的唯一报酬是:每月70元的伙食补助,1996年,随着物价上涨,林场将补助标准提高到了100元。20xx年底,保山市委、市政府为杨善洲颁发特别贡献奖,并给予一次性奖励20万元。今年5月,杨善洲将其中的10万元捐给了保山一中,6万元捐给了林场和附近的村子搞建设。“我只是在尽一名党员的职责,只要活着,我就有义务和责任帮群众办实事。”杨善洲说,“实在干不动了,只好把林场交还给国家,但这不是说我就退休了,有我力所能及的事,我还是要接着帮老百姓办,共产党员的身份永不退休”。

通过学习我更加明白了开展学习杨善洲先进事迹是一种心灵的影响活动,需要具有崇高的品质和高尚的人格。既然选择了大学生“村官”这个职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记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不断完善自己。

(5)学习杨善洲同志,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革命精神

盛年时期,他废寝忘食,夙兴夜寐,忘我工作;年事已高仍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退休后把植树造林作为为党为人民服务的又一新起点。出于对他几十年卓著成绩的褒奖和关心,省委曾让他到昆明居住,并到省人大会工作,但他婉言谢绝,把“我要回家乡施甸种树,为家乡百姓造一片绿”一句话说得铿锵有力。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永葆锲而不舍的精神,活到老学到老、拼搏到老、奉献到老,把毕生献给党和人民的事业。

通过学习,更加明确了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从工作态度,从言行到举止,从心灵到外表,都做净化社会风气的表率。我们要学习杨善洲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刻苦学习,不断创新的工作作风。“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杨善洲的先进事迹一代,我们必须要有顽强的意志,必须只争朝夕,从点滴做起,不能好高骛远,立足岗位,脚踏实地,端正心态,勤勉敬业。要培养刻苦钻研、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不怕挫折,投身艰苦岗位锻炼意志,承担挑战性工作加强业务能力。要保持创新锐气,在工作岗位上大胆探索、创新创造。要养成勤学习、多读书、善探究、爱思索的好习惯,不断丰富知识,开拓视野,提高综合素质。要自觉向实践学习,在实践中更新思维、开阔眼界,在实践中磨炼意志、学会忍耐,成长为知识丰富、技能精湛、视野开阔。

总之,学习杨善洲精神就是要始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并自重、自醒、自觉、自励,时时处处严格约束自己,正确对待个人得失,不计名利,不图虚名。

学习李培斌个人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第三篇】

家住泰安邱家店的李芹,在六年前还过着夫妻和睦的幸福生活。可天有不测风云,一场车祸让婆婆失去了两个儿子,也让李芹失去了最爱她的丈夫。

李芹回忆说,丈夫和小叔子去世以后,遭受打击最大的就是她的婆婆。原来就有糖尿病的婆婆,一下子就卧床不起,看着躺在床上的婆婆。同样悲伤的李芹擦干眼泪,她要替丈夫照顾好婆婆,更要撑起这个家来。李芹说在她的脑海里,从来没有“懦弱”这两个字,正是靠着这个信念,李芹不仅撑起了这个支离破碎的家,还把丈夫的事业重新拾了起来。

从李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女性的坚强和乐观,只要心中有爱,就能坚强面对生活给予的一切考验。李芹一家,用生活中的患难与共和不离不弃,诠释着家与爱的真谛。

学习李培斌个人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第四篇】

面对疫情,我选择迎难而上,冲锋在前,兑现一名共产党员”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承诺。”因春节期间是外地工作人员的返乡高峰期,又恰逢冷风夹雨的恶劣天气,从除夕夜开始,他就没有离开过一线,带领社区两委成员每天游走在小区、场镇、倪家坪、蜀山云溪谷,向群众详细耐心地科普新冠病毒肺炎知识,讲解发热病人的多种诱因;引导大家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回家后,少外出,坚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可防、可治、可控制的信念,消除大众恐慌心理。强调现在是阻击疫情的关键时期,值守同事不仅要保护好自己的同时,党员干部更要积极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积极作为,要积极学习疫情防护知识,积极正确应对疫情防控工作;挨家挨户走访排查,一户户拿到准确的信息,双脚踏险路。

“我们多走一步,多摸排宣传一户,其他人就少走一点路,疫情防控的工作就向前一步。”他说:面对重大疫情“坚守使命,是无悔选择”、“ 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以担当作为彰显新时代共产党员的风采,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学习李培斌个人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第五篇】

在疫情防控关键时刻,如何在基层做好疫情防控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必须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但是在农村一提到疫情老百姓就不够重视,不听劝,出门始终不愿意戴口罩,总觉得“非典”都经历过,还有什么可怕的?一提到返乡人员要进行医学观察,就陷入了恐慌。所以,做好群众的宣传与疏导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怎么办,别着急,办法总比困难多,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尽的。

小喇叭发挥大作用,既保护自己又提高村民知晓率。防控疫情,我们在行动。你瞧,南川区的车载小喇叭发挥大作用啦。“各位村民朋友,在这非常时期,外地回来人员莫乱跑,传染肺炎不得了,人多莫去凑热闹,出门记得戴口罩”,流动车喇叭循环播放,在口罩有限的情况下,既保护了自己,又做到了全方位宣传。在基层一线,众多乡镇还组织村社干部、卫生院工作人员、基层民警利用人力手拉音箱循环往复地向群众宣传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知识,提高了村民的知晓率。他们带头做好疫情防控,在关键时刻为村里的群众扛事”,时刻牢记自己的初心与使命,用接地气的方式打通疫情防控最后一公里。

众志成城,齐心协力,依靠人民坚决打好打赢农村疫情防控阻击战!

学习李培斌个人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第六篇】

__,31岁,中共党员,退役军人,现任__县__镇__社区支部书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时刻,他不忘党员初心,以一个军人的使命感,不畏艰难,战斗在疫情防控最前沿。自20__年1月24日至今,一直坚守在疫情防控工作第一线……

战“疫”打响,疫情就是命令

大年初一这天,__接到疫情命令,立即召开社区防控肺炎疫情工作专题会,把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作为当前的重大政治任务,紧急部署,成立领导小组,召集党员干部分工合作,带头指挥。为让群众深刻认识疫情的严重性,当晚他就进入战时状态,安排专人专车宣传、发放宣传单、悬挂标语等提高群众防控意识,并要求所有茶楼、宾馆、娱乐场所停止营业,禁止举办红白喜事宴席,宣传引导居民不串门、不聚餐、出门戴口罩、勤洗手,不走亲访友,做好个人防护。

战“疫”阻击,防控就是责任

为第一时间掌握武汉、湖北及疫情高发地区返乡人员的动态,减少活动范围与活动空间,实现自我居家医学观察的目标,杜绝输入性病例出现。 __率先垂范,创新工作机制,对辖区楼、栋、巷、院实施网格化分级摸排、防控,形成联防联控良好局面。同时建立疫情防控举报奖励机制,确保更全面的掌握“四类”人员动向,力争做到社区全覆盖无盲区。

大年初三开始,__冒着被病毒传染的风险,坚守在社区防控工作最前沿,带领社区工作人员走访排查重点人员和密切接触者,早上七点出门,晚上十点多钟回家成了工作常态,回家途中接到群众反映有“四类”人员的举报电话又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也成了“规定动作”。大年初四晚上九点,始终无法联系到一位接触人员,让他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心急如焚。他一个接着一个电话打,一直不停的找人,经过3个多小时的多方联系沟通,直到深夜零点左右,终于找到了这位密切接触者,随后他和社区医生进行一系列的检查登记,同时耐心劝导思想工作并发放医学隔离告知单,做到隔离但不隔绝关怀。

战“疫”前沿,党员就是旗帜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党员干部就是要在关键时刻能够站得出、挺得住、冲得快。连日来,他顶着刺骨凛冽的寒风,舍小家为大家,全身心投入到这场保卫群众生命安全的防疫阻击战中,带领社区党员干部、志愿者在街道路口小区设卡24小时值班。他积极协调医院、派出所、工商、蓝天救援队等职能部门和民间组织,形成联防联控的强大阵容。用脚丈量每一寸土地,用心守护社区居民生命健康,用行动践行党员初心。

疫情的防控,是对党员干部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试金石和磨刀石。疫情防控以来,他带领“先锋队”冲锋在前,把共产党员和退役军人身份亮出来、防控责任担起来,疫情在哪里,他就出现在哪里。他说,战“疫”不胜,责任不卸,疫情不退,奋斗不止,坚决打赢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

学习李培斌个人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第七篇】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在__,提起村民__一家,那是人人羡慕的和谐幸福之家。__上有两位老人,下有一个10岁的儿子,家庭和睦,父慈子孝,心善德美,受到全村人的一致好评。

热爱家乡、积极行善、团结邻里

__,一个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小村庄,郁郁葱葱的百年古樟群是那么有活力,弯弯曲曲的河水是那么清澈。每天傍晚,走进__散步的人络绎不绝,大家都说这边环境好,特别是去年装了路灯之后,大家出行更加方便、更加安全了。说起这20多盏路灯,村民都说得感谢__几个人。因为这些路灯是__和几个在外创业的__人共同出资安装的。亮化了村庄,__又开始了对环境的整治。春节期间,乡亲们都在家,__发出倡议,组织村民开展义务劳动,清扫道路,清理水沟……大家齐心协力,__的面貌焕然一新。

在__眼里,__就是一个大家庭,__的村民都是这个大家庭里的兄弟姐妹,谁有困难都应该伸出援助之手。同村的毛阿才受伤瘫痪在家,这个家的处境甚是困难,__很是关心。他向其他人倡议,对毛阿才进行帮助,并多次向政府提议,希望更多人和他一起关心和帮助这个家庭。他常说:“一个人自己家乡都不热爱,谈什么爱国?”他也在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小”事践行着她的爱家乡行动。他的这些“小事”渐渐的温暖着村民的心。如今,在他的感染下,__村邻里之间和睦相处,互相帮助,民风不断改善,村民团结如兄弟姐妹。

孝亲爱子、夫妻互助、家庭和谐

__的爷爷奶奶今年已经八十八岁高龄,老人的衣、食、住、行都让__家人牵挂和关心。他们深知: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尽管夫妻两人工作忙,但对二老的孝心从未减少过一点。他们惦记着老人的生日、关心老人的身体。有好吃的,他们首先给老人送去;天冷了,及时地给老人添衣加被,每年都会为爷爷奶奶添置新衣。只要是爷爷奶奶的事,无论是大事小事,他都仔细细心地对待。他对二老的关怀可谓无微不致。

__年12月,__母亲突发脑溢血,病情十分严重,__主动挑起重担,跑前跑后,联系省里专家,筹备医药费,安排治疗事宜,和妻子轮流“值夜班”……两夫妻忙前忙后,整整忙了一个多月。即使两夫妻身心俱疲,瘦了一圈,但他们不仅没有半句怨言,还笑着安慰母亲:“妈妈,您不用担心,就是之前您太辛苦了,现在您就好好休息,是您享福的时候了。”在家人的悉心照顾下,母亲恢复了健康。

俗语云:“十对婆媳九不和”,都说婆媳关系最难处,然而10多年来,在__家里,婆媳之间没有斗过一句嘴,没有红过一次脸。婆媳二人经常一起逛街,一起散步,融洽得像母女。__的父母都是农民,没有什么收入,家庭的开支全由小夫妻俩支出,他们从无怨言。他们不仅照顾父母的生活起居,还关注他们的精神需求。对于农村的老人来说,旅游是比较奢侈的事,但__知道父亲爱好,夫妻俩人就妥善地安排父母去北京、海南等地旅游,有空的时候,小夫妻俩还会陪同着老人去。现在,老两口逢人就说:“有这样的儿子、儿媳,我们感到太幸福太知足了。”

牵手相伴11个春夏秋冬,夫妻俩相濡以沫、风雨同舟,一同克服了工作和生活中的种.种困难,他们互相理解、支持,他们用自己的真诚、善良和孝心换来了家庭的美满、幸福。__一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简单平凡却和谐幸福的深刻内涵。__年4月荣获__市“十佳”平安家庭荣誉称号。

简单的生活最美,和谐的生活最幸福!这就是____一家简单和谐幸福的家庭故事。

学习李培斌个人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第八篇】

提起劳动,众所周知,劳动创造了人类的物质基础与精神基础,提供给我们所需的一切生活来源,所以我们应该要感谢从事一切劳动的人们,当然我们自己也要成为一名积极地劳动者,展现自身最大价值,实现人生意义。随着劳动模范事迹节目的播出,认真观看节目的我从中感受到了劳动模范的精神还有劳动真正的内涵,因此感慨万千,有所深思。

劳模精神是时代的旗帜,大力弘扬劳模精神,我们就要牢固树立“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人生态度,像我们身边的劳模一样,从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平凡小事做起,以自身的实际行动,说真话,走正道,办实事,以自身的实际行动,投身到各自的工作岗位中。而当我们履行劳模精神,付出行动时,必定会收获自己想要的追求或是实现一直渴望得到的生活,别提有多欣喜。

观看劳模事迹节目,能让我们感受到,劳模精神引领着时代精神,劳模价值创造社会价值。每一个时代的劳模都有其特点,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永远不变的是劳模精神的本质。而处于新时代的我们更是要学习劳模、弘扬劳模精神,虽然我们往后不一定也能成为劳模,但我们皆能践行劳模精神,从现在做起,踏实地学习、生活,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积极劳动,付出行动,相信我们会收获不少,生活也会越发的精彩有意思。

五千年辉煌灿烂的文明是劳动创造的,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是劳动创造的。处于新时代的我们是幸福的,而这种幸福就是劳动所创造出来的,没有劳动,也就没有如今我们这般快乐地生活。所以当下的我们要继续积极学习劳模精神,感受其内涵意义,加油劳动,创造价值。且不管身处何种岗位,只要有志气有闯劲,立足岗位做好本职,就能用诚实的劳动书写自己人生的精彩,展现人生的价值。

观看及学习劳模精神,是各行各业、各岗位在千变万化的复杂社会环境下不断前进的精神保障。劳模精神引领着时代精神,劳模价值创造社会价值。每一个时代的劳模都有其特点,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永远不变的是劳模精神的本质。所以,当下的我们积极弘扬及展现劳模精神,向着未来更好地前进吧,去收获属于自己的人生,不留遗憾。

学习李培斌个人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第九篇】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新干县神政桥乡青年干部__,把这首诗当做座右铭。13年来,她每天端屎端尿、洗澡擦身,把长年患病、生活不能自理的婆婆当亲生母亲一样侍奉,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孝道,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受到领导同事、街坊四邻的交口称赞。

__年,21岁的__带着女孩般纯真走进了这个家庭。刚结婚时,她已经知道婆婆患有轻度精神病,但她却有着一颗纯朴善良的心“谁没有父母呢,婆婆不能自理,只是添一双碗筷而已。”没过多久,__才发现了婆婆病情的严重性:婆婆大部分时间记忆失常,神情呆滞,思维糊涂,行为怪异。常趁人不注意,将剪子、菜刀、绳子、碗筷之类的东西藏起来,把拖把解开,或用一些小东西插在家里电器开关里,造成电路短,或用水洗电视机等。更糟糕的是,婆婆白天大部分时间不定时的睡觉,晚上总是在家里走来走去,摆弄家中的东西发出很大的响动,或开灯,开水龙头,甚至随意敲门,闯入房间。

由于丈夫只有兄弟俩人,哥嫂有实际困难无法照料老人,因而照顾婆婆的重任就落在了__夫妇肩上。看着婆婆病情如此严重,为了让婆婆早日康复,__每天下班后无论多忙多累,都要陪婆婆说说话,期待能唤醒婆婆的记忆。她还和丈夫一块四处求医问药,期待能够治好婆婆的病。但结果却十分令人失望,不但没查出病因,而且吃了药后还产生副作用。__只好暂时放弃治疗的想法,从此一心一意、无怨无悔地照顾好婆婆。每天做好饭,她盛好第一碗饭端给婆婆;平日里,经常买婆婆喜欢吃的零食;冬天天气好时,和丈夫一起牵着婆婆下楼晒晒太阳;婆婆有时有些大小便失禁,常常把尿屎拉到身上,她和丈夫特意买老年人用尿不湿给老人用。有时到外边办事,她就把婆婆安置好在房里,还给她准备了一个小便桶。结果,婆婆把尿洒得满屋都是,有时好好的被子都被她撕成好几段,棉絮这里一堆,那里一团,这让房间里充满不堪忍受的异味,一般人稍微一闻就会呕吐,但她却从来没有怨言,只是默默地整理、收拾房子,把撕碎的被子重新换条新的;还为婆婆擦洗好,拿干净的衣服给婆婆换下。为照顾患病的婆婆,她很少走娘家,偶尔去一趟也是来去匆匆,每次看着同样身体不好的父母亲恋恋不舍的表情,她的心中就有说不出的愧疚。

俗话说:滴水穿顽石,爱心化甘霖。__十三年如一日为婆婆洗澡、梳头、捶背、剪指甲、聊天,精心侍侯婆婆。婆婆因患病时间长,不管明白还是糊涂时,都不太认人。__清楚地记得,女儿两个月大时,躺在婴儿车内,不小心摔倒在地上,哭的很可怜。婆婆从卫生间走出来,不但不抱,反而漠然地从女儿小小的身躯上跨过去。看到此情此景,__默默流泪了,心中有说不出的无奈和委屈。还有一年大年三十的早晨,一家人准备到哥哥家吃团圆饭。一大早家人吃好面条,只等婆婆吃好后出发。可老人吃了近一小时,碗中还剩了一些面汤,端在手中,在客厅踱来踱去,总是不吃。__就接过婆婆的碗,准备将剩面汤倒掉好洗碗。没想到婆婆紧随在后,突然间抄起卫生间的拖把,劈头盖脸地向__打来,嘴里还嘟噜着:“让你浪费,让你浪费!”哥哥赶紧上前抓住并说:“妈,您干什么!”她的腰部已重重的挨了一棍,委屈之泪夺眶而出。但她掩饰着,尽力平静地说:“没关系,妈误以为我浪费粮食呢。”像这样的情形,__不知道遭遇了多少次,种.种无奈、委屈都放在心里,从来不向别人抱怨。特别是改行到乡镇工作后,她更是忙碌,有时在外忙完后,还得拖着疲惫的身躯为老人准备饭菜。有人曾经问她为什么对婆婆这么好,她只是笑着说:“谁都会老。孩子孝顺老人是应该的。”

__不但把精力放在照料婆婆的身上,还十分爱丈夫、爱女儿,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她默默地承担起全部家务,用女性特有的坚强和韧性挑起了家庭的重担,用爱心呵护家庭每一个成员,用真心营造了一个温馨、和谐、幸福的小家庭。她的丈夫先后多次被评为县、市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女儿乖巧懂事,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一,成绩一直前茅,家里墙上挂满了省、市、县各级竞赛奖状和荣誉证书。她在执教的12年间勤奋工作,恪尽职守,爱生如子。她所任教的学科每年成绩优异,辅导学生多次获省、市奖项,她所带的班级多次被评为“优秀班级体”,她多次荣获“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深得学校领导和同事认可。__年到乡镇工作后,她更是一心扎根农村工作,各项本职工作都完成的很出色。除此之外她还十分注重大家族的和谐,呵护关爱着家族的其他成员,丈夫的哥哥因嫂子在外,一人独自在家、孤独寂寞。她热情的让哥哥在自家一起生活了四五年,一家人其乐融融。

百善孝为先,多年孝老情。__无微不至侍奉着病重的婆婆,用如水般平静地孝心践行着“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的千古名言,传承着中华民族传统的孝道美德,感染着身边的每个人。

学习李培斌个人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第十篇】

年满花甲的“县官”罗官章退休之后,没有在县上“发挥余热”,也没在城里享受清福,而是和老伴带着行李,悄悄回到海拔1700多米的老家牛庄。在那块被誉为“宜昌西藏”的深山老林里,罗老迄今已扎根20xx年。他像烧不尽的“火种”,点燃了乡亲们“挖穷根”的激情,靠“三种”(种药材、蔬菜、烟叶),让千余农户的生活变了样:荷包有了票子,脸上有了笑容,高山有了楼房,路上有了私车。在牛庄农民的心目中,他是真正的大山英雄,是优秀的共产党人。

当前,我们党正在率领亿万人民实施“四个全面战略”和“五大发展理念”,正在决战“精准扶贫”。在追求“中国梦”的伟大征途中,本报今起推出关于罗官章的系列报道。这位老党员的感人事迹和可贵精神,正是我们实施“精准扶贫”、建设大城的现实引领和精神榜样。

我们要学习他对党无限忠诚的可贵品质。入党60年,罗老虽经历了无数曲折与坎坷,也遇到了不少困惑和委屈,但他对党的忠诚和信念始终如初。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他曾在牛庄乡当过10余年“一把手”,解决了农民的“粮袋子”,但由于种种原因, 始终没能解决农民的“钱袋子”。对此,他内心久久不得安宁。他深深地感到,作为在这块土地上成长起来的共产党员,这辈子不解决乡亲们的“钱袋子”, 愧对党组织,愧对乡亲们,“死了也闭不上眼睛”。这就是他毅然回乡的根本原因,更是他对党和人民群众忠心耿耿的生动体现。

我们要学习他敢于为民谋福祉的担当精神。罗老退休回乡已不是“官”而是“民”,手里也没有“权”。要帮助解决“钱袋子”,必须引导农民变观念,学技术,调结构,闯市场。推动这每一条每一项,不仅困难重重,而且还有可能引发各种风险。稍有疏忽或失误,就会损害乡亲们的切身利益。如果“前怕狼后怕虎”,缺乏敢于担当精神,罗老绝对不会迎难而上。正是因为敢于负责,他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种为了人民谋福祉而不惧风险的担当精神,在当下显得尤为可贵。

我们要学习他渴求现代知识的科学素养。罗老深知,在牛庄这种高山地带,解决农民的“钱袋子”,靠过去的传统做法是“此路不通”,更不能“瞎整”,必须带头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探索适合高山致富的新路子。于是,他先“更新”自己的脑壳,再给乡亲们当“二传手”。为了掌握政策科技信息,他年年订阅多种报刊,坚持“天天读”,累计记下几万字的笔记。为了钻研新技术,他带人千里迢迢到陕西、山西“取经”。为了攻克天麻有性繁殖技术,他“屡败屡战”,先后进行百余次试验。他不慎锯掉了两根手指,也没有停止探索。正是他这种百折不挠的求知举动,把新知识、新技术“转移”到高山,“转让”给农民,让他们品尝到知识和财富的甜头。

我们要学习他身先士卒的实干作风。“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一勤天下无难事”。罗老把自己最喜欢的这几句话用毛笔写在大纸上,放在家中最醒目的地方,时时警醒自己,鞭策自己。他说他这一辈子最崇拜的是“实干家”,最看不起的是“日白佬”。返回老家这些年,无论是春夏,还是秋冬,每次试种药材、烟叶、蔬菜,他都是手握锄头,率先播种,等栽种成功后再向农民推广。由于长年累月的劳作,他的脸庞被晒成古铜色,双手磨出厚厚的老茧,手掌糙得像松树皮。正是他这种身先士卒的实干作风,影响了乡亲们,带动了乡亲们,帮民挖掉了穷根,为党赢得了民心。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党实施“四个全面战略”的首要战略,举世瞩目。在这场决战中,需要众志成城,需要各方参与,更需要罗官章这样的共产党人的引领和带头。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9 3595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