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心得体会 >

中学音乐教学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0篇)

网友发表时间 2521915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中学音乐教学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0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中学音乐教学心得体会【第一篇】

转眼间,紧张而有序的一学期教学工作又结束了。回顾本学期的音乐教学工作,有一定的成绩,也有一定的缺憾。现将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弥补不足,精益求精。

一、基本情况概述。

本学期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听、看、唱,及律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浅显的锻炼。

二、取得的成绩与经验。

1、以音乐的五大“基本理念”为教学的新理念。在教学中,教师要敢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通过各种手段使学生懂得“爱学”与“如何学?”培养学生热爱音乐及高尚的情操。教师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运用范唱方式于音乐艺术形象感染学生启发学生的艺术形象思维,使他们做到有感情地歌唱,通过艺术形象的感染来完成思想教育。

2、教学中,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运用范唱方式于音乐艺术形象感染学生启发学生的艺术形象思维,使他们做到有感情地歌唱,通过艺术形象的感染来完成思想教育。

3、在唱歌教学中,一方面引导学生演唱要有良好的姿势,正确的呼吸准确的发音,清晰的咬字,吐词,另一方面是逐步要求学生做到自然音色圆润,不断提高唱歌的艺术技巧,在懂得音准的和节奏的基础上提高对音乐形象的理解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觉和造就音乐的“耳乐”。

4、在教唱一首新歌,为了使学生能达到学会全歌,利用示范教学法,都是先将全歌唱一遍,作为一次示范,然后教唱歌谱,最后讲解歌词大意,教唱歌词,这样利于音乐程度的提高,利于复杂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以后自学的能力。

5、本学期除了正常的上课外,音乐特长班继续开展,为孩子们全面地成长搭建了完美的训练平台。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成功举办了“六月的鲜花”文艺汇演和“新年古诗诵读暨新年文艺汇演”,演出中队员们优美动听的歌声打动了在场的评委和观众,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合唱队的队员们也表现很出色,在县第三届中小学艺术节比赛中表演的《读唐诗》《七色光之歌》荣获县二等奖,取得的成绩得到了领导和家长的一致好评,也为孩子们增添了走向胜利的信心,学习的热情更高了。

三、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1、为了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上音乐课,多用鼓励的方式使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品质。努力做到用好的设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对于破坏课堂秩序的行为也进行了善意的批评与纠正。

2、通过演唱,欣赏更好地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3、另外还给他们的环境较为宽松。如,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小组结合,个人结合的形式进行律动,自编舞蹈动作等。让学生真正的徜徉在艺术的殿堂之中。

中学音乐教学心得体会【第二篇】

本次我有幸与幼教同行们在济南聆听了许卓娅教授关于音乐游戏化教学的讲座,感受颇深,第一次见到许教授,她一副朴实,平易近人的形象与心中音乐教育专家有很大的落差。她像朋友一样,带着大家唱歌,游戏,身体力行、倾情示范,课堂气氛很活跃。让我感受到了徐教授的大家风范,朴素近人。通过学习我有以下感受。

许教授用大家一直流传的歌谣“土豆土豆丝丝,土豆土豆片片”循序渐进,从模仿土豆丝片替换成巧克拉太,理解以后从模仿再到创作“同模式”儿歌。在游戏过程中她循序渐进,从倾听到模仿,再到理解,到创编表演,不断增加游戏的难度,设置的台阶一定是孩子能爬上去的,不要太高,过犹不及。也不要太低,原地踏步。我们还做了很多音乐游戏,印象最深的是“库企企”,的音乐游戏,音乐是动物教练带着动物们参加运动会加油的音乐。老师们5个人围成一个圆圈跟着音乐做动物形象的动作,圆圈内有4个小椅子,大家一起跟着音乐走动,当音乐到一个点,大家要抢一个板凳坐下来,没有抢到板凳的老师想下一轮动物的动作,大家玩的非常投入,情绪高涨,这么简单的游戏为什么会让幼儿感到快乐,不管是抢到板凳赢了的小朋友,还是没有抢到板凳想动作的小朋友都赢得了快乐,同伴做我想出来的动作,我是领袖,这些都可以让他自我满足,自我肯定,自我认可。

必须给幼儿进行反思自我完善学习的机会,必须给予主动质疑和主动验证的机会。许教授用一个简单的舞蹈阿拉丁让我们亲身感受,教授带领大家做完一遍后,问我们是否能一个也不错的自己做完动作,不是完全对但也不会全都错,所以请自己探究一下,要教会小朋友说试试看。做完以后动作有疑问不确定的动作怎么办,当然是请教老师再做一遍,那么在给小朋友上课时也是,在孩子们没有要求是不要急于公布正确答案,孩子们有疑问时会主动要求示范,那么在这一遍的示范中孩子们会仔细看有疑问的地方,不要重复做示范,做对了的小朋友也不要去羞辱做错的小朋友,让孩子自主探究,主动质疑,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而不是一有不懂的就问灌输被动式的学习方式。

音乐游戏化集体教学的基础流程:故事—动作—音乐—其他,是许老师音乐教学游戏化的主体,讲故事,做动作,倾听音乐,其他环节,内涵丰富,魅力无穷。在整个过程中,孩子们就轻松愉快地达到了学习木匾,培养了音乐素养,这就是音乐教学游戏化魅力的所在。整个过程中时间的调控也很重要,五分之一的故事动作,五分之一的音乐感知,剩下的用来其他提升内容和充分的享受和放松,就不要再增加难度了,否则过犹不及。

总之,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让我体会到教了师引导与幼儿创造的关系,以及循序渐进的重要性。作为一名新教师我更期待能付诸行动,经过尝试与实践,让每一名孩子都能感受到音乐美妙与魅力,快乐成长。

中学音乐教学心得体会【第三篇】

摘要:课堂导入环节是课堂教学结构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巧妙引人入胜的课堂导入不但能够起到画龙点睛、启迪思维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本文通过对小学音乐课堂导入的内涵、方法,以及导入应遵循的原则进行分析,从而使音乐教育工作者能够重视课堂导入的重要性,精心设计导入,让音乐课堂赢在起跑线上。

关键词:小学音乐;巧妙导入;精彩课堂。

一台好戏,往往拉开序幕就引人入胜;一堂好课,往往一开始就能把学生的心牢牢地牵住。音乐课课堂教学的导入是一种教学艺术,是指教师在新课或教学内容开始前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一、知彼知己,正确理解课堂导入的内涵。

一堂生动的音乐课,在教学过程中巧妙有效的“导入”是非常关键的,它对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那么,什么是课堂导入呢?“导入”可以分别理解为“引导”和“进入”,即“教师引导”和“学生进入”,也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的行为方式。

随着学生生理心理的逐渐发展、音乐知识的不断积累以及网络技术媒体的日益普及,学生音乐视野是越来越广,看到的艺术形式也越来越新,因而学校音乐教育也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勇于创新,打破原有的传统型单一化的教育模式,运用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适时牵引重在保持,使学生能够自始至终的融入到音乐意境中去。因此,笔者认为,设计好音乐课的导入非常重要,教师要做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深入挖掘教材内涵,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善于抓住有利时机,精心设计导入环节,演好“开场白”,为上好整节课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巧妙导入,成功音乐课堂的起点。

“好马还需配好鞍”,好的内容还需要好的形式表现。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小学音乐课堂的导入方式多种多样,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激趣导入法。

优美的音乐能激起美好的情怀,产生无尽的遐想,展现生动的意境。通过让学生欣赏经典名曲导入新课,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对要学唱的新歌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如在教学歌曲《法国号》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导入。首先让学生趣说生活中的乐器,然后教师接着说:“在音乐王国中,不同的乐器具有不同的音色,今天老师为分享的“中学音乐教学心得体会范文(精选10篇)”,请你仔细聆听,乐曲给你到来了怎样的心情?它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你能用动作模仿这种乐器的演奏姿势吗?”我用多媒体播放了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和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的两个精彩片段,同学们立刻被美妙的音乐所吸引,他们边听边“奏”,尽情地享受着音乐带来的快乐。我夸奖道:“同学们的耳朵可真灵,刚才聪明的你己经用动作表现出了这两首乐曲的演奏乐器。今天,老师还要和大家再来认识一种乐器,这是什么乐器呢?答案就藏在歌曲中。”音乐响起,同学们都仔细聆听起来,他们都想快点儿知道是什么乐器。歌尽乐止,同学们找到了答案,从而巧妙地导入了新课。

就这样,学生动情于曲,移情于器,而后潜情于“新”,即为学习新的歌曲、认识新的乐器而孕伏下情感。

2.习旧导入法。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习旧导入法也称为复习导入法,是指教师通过帮助学生复习与即将学习的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从中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合乎逻辑、顺理成章地引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一种导入方法。利用旧知识导入的方法是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在四年级的音乐课《唱脸谱》中,我是这样导入的:

生:生、旦、净、丑。

师:很好,那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哪个行当勾画脸谱?(ppt播放脸谱图片)。

师:净和丑角。

师:没错。脸谱在京剧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主要表现了不同性格人物的特点。那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这首歌曲叫《唱脸谱》,是京剧行当中净角的脸谱。

上新课前,教师并不是直接安排欣赏《唱脸谱》,而是先让学生回顾了京剧的行当,从净这一行当入手,进入今天的学习内容,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这样的导入建立在教师对教材的宏观把握及对学生原有知识结构比较了解的基础上的。因此,找准新课知识基础相联系的旧知识点是使用习旧导入法的关键。

3.游戏导入。

游戏是儿童最喜欢的活动形式,在上课前运用儿童日常喜欢的游戏导入,能大大激发他们的兴趣,易于调动他们的参与热情。运用恰当定会使他们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其实,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的方法还有很多,像问题导入、故事导入、舞蹈导入、谜语导入等等,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作出科学的设计。

三、遵循原则,让导入更加精彩有效。

既然课堂导入这么重要那么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就要重视导入的方式,所以笔者认为应该遵循以下的原则:

(一)课堂导入要有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会引导学生步入知识的殿堂,收获丰收的喜悦。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成功的艺术就在于使学生对你所教的东西感到兴趣”。精彩的导入会使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露,进入一种美妙的境界。

(二)课堂导入要有新意。音乐是一门艺术,因此音乐课堂的导入环节也应具有新意艺术性。教师应具有创新精神,在设计导入时,内容要新颖、奇特,有新鲜感。所以教师必须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底蕴,注意使用富于科学性、形象性、鼓动性和教育性的语言,避免使用干巴枯燥、刻板平淡、催人欲睡的无力语言。

(三)课堂的导入要有针对性。小学的音乐课课堂导入必须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要求以及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特点,在不同年纪、不同班级、不同条件下,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导入方法。特别是根据现代音乐教学论的要求,音乐课要从“静”转向“动”,转换的方式多种多样。因此导入方法要做到与课堂目的、内容有机结合,自然导入。当然,这首先要求在设计上巧妙自如,并要充分体现针对性。

导入,是一扇美丽的门,在小学音乐课教育中,课堂导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选用哪种导入方式比较合适、恰当,这就要求教师在遵循课堂导入的设计原则的前提下,根据授课内容认真研究、精心构思、找准切入点,运用最有利的方法来设计课堂导入。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课堂导入的作用以及音乐的综合效力,使音乐课上得生动有趣,保证了音乐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中学音乐教学心得体会【第四篇】

本学期,我担任三、四年级的音乐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认真扎实地对待教学,虚心向他人学习,在实践中积累了自己的一些教学感悟。

一、不断提高专业素养,与时俱进。

为了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本学期我积极参加学校的活动还有教师发展中心对新教师的同课异构活动。音乐听课评课教研活动,积极找问题,谦虚请教他人,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我依然像以前一样认真钻研教材,并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特点,备好课,上好课。平时,我坚持自己独立备课,因此为加强教学常规的养成奠定了基础。课堂上,我着力抓好教学新常规。并以学生为主体,有目的、有条理地引导他们进行学习,自主获取知识。经过这一学期的音乐专业素养的训练,学生们已经初步有了一定的音乐素养基础。

二、在音乐课抓教学新常规的要求。

1、分别针对三、四年级不同的歌唱要求,要求三年级的孩子必须熟练演唱全册歌曲,并有感情的背诵2—3首歌曲。要求四年级的孩子必须熟练演唱全册歌曲,并有感情的背诵演唱4—6首歌曲。

2、由于三、四年级孩子对音乐和律动都很喜欢,在拓展方面,积极做好音乐和律动结合,在律动中学习唱歌。并让学生小组自由讨论发挥编创。

3、调动学生对音乐的积极性是最为重要的,在课堂上,我经常设立各种各样的唱歌比赛,小组唱、男女唱、接龙唱等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唱歌的兴趣。

三、通过多媒体来辅助音乐教学。

这一学期,我较多的运用了ppt和视频结合的模式,给学生更加直观地欣赏音乐、体验音乐、走近音乐。在教学多媒体光盘的配合下,要求学生脱离原唱,用耳朵去倾听伴奏,独立跟随伴奏演唱。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乐感和音乐敏锐力。同时也考验了学生的音准和听力。

中学音乐教学心得体会【第五篇】

内容摘要:课改后,我尝试着对我的课做了一些调整,这一新课程的出现不仅对教育理论工作者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更对我们工作在一线的音乐教师们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互动、学生主动参与、双基教学和器乐教学四个方面阐述了课改后我的改进措施和个人体会。

根据理论进行实践,有几下几点看法:

我认为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的互动是必不可少一个重要方面,强调师生关系的互动,让音乐课“动”起来,是上好音乐课的基本精神和核心任务之一。

我曾听到这样一堂课《火车波尔卡》,从课的导入开始,教师设计的花样繁多,从小火车旅游从天津出发,到基本训练的节奏训练“呜——呜——呜,卡嚓、卡嚓—火车的声音,真正做到了从情境入手从心灵深处打动学生。但接下来的各个环节却觉得音乐课失去了控制,教师要求学生可以在教室的人一个地方活动,只要听到火车的声音就发出响声示意,只见学生们趁机“东躲西藏,上蹿下跳”

学生还时不时还出怪样的尖叫,同时还伴有敲敲打打的声音,老师的声音已经淹没在学生的声音中,学生的课堂纪律实在难以维持,最终因为太过混乱而游戏结束。这样就失去了原本设计的初衷。

在低年级的音乐教学中,师生互动教学极为重要。因为低年级的孩子理解乐曲和欣赏都有一定的难度,而通过师生互动,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感受和理解音乐。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然而真正要做到这一点,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的时候教师呼万唤”,学生就是不动,或只有少数学生动。可当学生真的动起来后,新的担心又产生了——有的课堂热热闹闹,该讲的没讲清楚,该听的没听清楚,纪律难以控制,教学任务难以完成;有的课从表面上看学生是动起来了,小组学习也开展起来了,课堂气氛也很活跃,但仔细观察便会发现,这些课只停留在形式上的热热闹闹,没有真正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维,为“活动而活动”。导致的结果是传统的东西没有了,新的内容又没掌握,如何让学生有效地学习,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本次新课改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改变教学方法不能简单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质不只是调动积极性、主动性,不能把课改理解为就是让教师放开手脚,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若离开教师的指导,势必如一盘散沙。自主学习不等于学生自己学习,教师在学生提问时,应当认真倾听,与学生一起将问题分类,找出核心问题,并解决其他相关问题。“动”不应当是表面的、外在的,而应当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积极思考问题,这种内在的、深层的动,更要落实动静结合,收放适度,动得有序,动而不乱。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拢。要想做到张弛有度、收放自如,我认为关键是教师如何引导。

在有些时候,音乐教师主体地位已形成一种定式,站在中间驾驭着学生与课堂也已俨然成习惯,在课堂上,往往不知不觉地充当定向、定规和定论者,扮演着“主角”,对课堂活动进行控制。而学生却始终处于“受动状态”,是“受抑角色”。这与新课程理念是背道而驰的。经过实践证明,站在学生的角度想问题,让学生自己找问题、讨论问题,最后到解决问题,经过这一个过程,学生获取的知识容量远远大于老师提问的这种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关键在参与,关键要看学生的思维是否活跃。在一年级《星光恰恰恰》这一课中,我采用教授个别动作,集体创作的方式,打破了以往从头至尾的教授方式,结果效果显著,原来不喜欢上音乐课的学生现在对这门课也产生了好奇和兴趣。因为每一个人都主动地参与了,体会了这个过程,给他们讨论、质疑、交流的机会,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这样,学生自然就会兴奋起来,参与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开始到目前的推广阶段,一直流行着一个颇具权威的提法,即要“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音乐课程改革也不无例外地受到这一观念的影响,一改以往“以唱歌为中心,学习读谱法”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大力提倡加大音乐感受与鉴赏、音乐创造与表现的内容,贯彻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理念,加强音乐欣赏的比重,重视学生的音乐体验。如今的音乐课堂确实是日趋活跃,学生也日渐乐学且善学,教师乐教且善教。但仔细审视一下我们的音乐教学过程,大家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音乐欣赏的比例确实大大加强了,可音乐知识技能方面的教学却越来越受到轻视与淡化。《新课标》中提出了许多新的理念这些理念都是通过音乐课的唱、奏、听、练等教学活动来实现,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在音乐的综合能力方面有所提高。然而要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必然涉及到“双基”问题,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忽略对“双基”的学习,就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我在讲“强弱”时,课堂导入用图片对比:一张是“淅淅小雨”,表示弱(p),另一张是“电闪雷鸣”,表示强(f),学生一下子被吸引,课堂自然过渡到雷声和小雨声的强和弱的训练。在这个环节后,又提出从远处传来歌声,越来越近会怎样?渐强,相反则渐弱。然后自然的过渡到歌曲教学。整堂课设计由音的强弱到歌曲的学习,生活导入,变纯粹的双基训练为双基体验,并不是没有双基的学习,而是淡化双基的学习,效果很好好。由此可见,课堂改革下的双基教学,是淡化而不是丢弃,是要通过教学环节把双基内容融会在听、唱、动等各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它、运用它,提高自己的音乐能力。要达到这个目的,喔认为必须要精心设计每一节音乐课的每一个教学环节。

唱歌是人的本能,学习乐器的技能才能感受音乐,器乐是要通过训练获得的,而真正能够发展人的智力的是器乐的学习。识谱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情,但是我认为也是必要和必须学习的。去年,我把口风琴教学带进了课堂,明显地课堂质量发生了变化。高年级的学生对唱歌已经兴趣不浓,却对乐器的学习情有独钟。在六年级《芬芳茉莉》这一课中,先比较欣赏不同地方的《茉莉花》,获取一定的信息量后,再进行简单的识谱,最后运用口风琴这个好帮手让学生自学每种“茉莉花”的曲调,分小组进行地有声有色,学生乐在其中。这样既达到了唱歌的目的,也实现了“双基教学”,可谓是一举两得!

我会在实践这条路上继续探索、继续挖掘适合学生、适应社会的教学方式,也期待着这种不断反思的教学给学生带来的心灵的洗礼!

中学音乐教学心得体会【第六篇】

高中音乐教学心得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将高中音乐课程划分为一个必修模块和五个选修模块,这种以模块形式出现的课程,在高中尚属首次,为了体现课程标准,落实选修内容,上好每一节音乐课,以下几点是我高中音乐教学的一点体会。

1、严谨的备课备课是教学过程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对整堂课起一个导向性的作用。教案之中各个环节、内容的安排是否有理、有序、有趣将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和课堂的质量。比如教学目标,现行存在着主要有两种设计模式。一种是理论型的,一种是实际型的,两者各有其特点。理论型的模式注重深层次的、意义广泛的要求,比如:

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意识及能力、课堂效果等等,比较贴近素质教育的宗旨,但缺乏实际评价的可测量性;实际型的模式则注重评价的可测性,比如:

2、规范的教态教室是一个“大舞台”,在45分钟的“演出”时间里,出场人员又不仅限于教师一人,虽然你是“第一主角”这无可非议,但课堂不是演“独角戏”,整台戏的成功还取决于你能否调动起“群众演员”及“配角”的情绪,来共同完成这场“演出”。规范的教态是课堂成功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音乐教师的形体语言是教学的无声语汇,它借助表情、眼神、举止、仪表、手势等手段,来传达感情,是一种具有较高审美价值和感情交流的沟通工具,自然得体的教态不仅可以缓和、松弛教室里的紧张气氛,同时不经意中你的一个肯定的眼神或一个鼓励性的动作也给学生带来一种亲和力。有时候不用多讲什么,你的形体语言已经感染学生了。

3、精炼的教学语言“讲课”不是“说课”,“讲”和“说”的意义不同。“说”是很随意的,“讲”就不能。“讲”这个字本身就带有“教授、传授”的意思。所以“讲”不可随意,要精炼。一堂课下来,和教学中无关的甚至是个人的习惯用语要少说,或者是尽量杜绝,以免误导或扰乱学生的正常思维。精炼的教学语言,能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清晰、便于更好的按照教师所设计的思路深入下去,以期达成最终的教学目标。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一位好的教师,讲解应该是生动的、风趣幽默的;讲授的内容条理要清晰,自身思维要敏捷;同时还要善于捕捉从学生身上反馈回来的有益信息,并稍加整理就能变成课堂上的一个闪光点。优秀的教学语言会给人莫大的愉悦感和美的享受。

4、严谨且不失幽默一堂课的时间是45分钟,单凭一昧认真的讲解是很难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共鸣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位成人对陌生事物的专注时间每15分钟为一个生理周期,超过这个限度,疲劳感马上袭来,学生就很容易产生注意力不集中、走神等现象。幽默诙谐的语言、不伤大雅的小调侃即缓解了学生的疲劳感觉,又重新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并且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课堂效果。然而,难就难在一边即能保持严谨的教学,一边还能不失水准的幽默调侃。事实上,如果你的知识结构不全、教学经验不足、教态不规范,很可能一严谨你什么都不会了。我本人对这一点体会颇深。一规范严谨起来就变得缩手缩脚,枯燥的讲解是不可避免的了,更不要谈什么幽默诙谐,自身的优势特长一点也发挥不出来,有的时候,自身已经明明意识到了什么可就是做不到位。其实,这不是“生疏不生疏”的问题,而是一个习惯性的原因。常规教学中不良习惯的养成肯定会影响到你的竞赛课发挥,要想做到即不失严谨又能幽默诙谐,只能认真地从平时常态课教学中一点一点积累,没有什么捷径可走。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同时还是一门感知艺术。它是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只能通过欣赏者的听觉器官接收,通过他的心灵体会、感受,从而使他得到美感的一门艺术。高中学段学生有着他自身的特点。一方面,如同他们的生理结构一样,自身的知识结构已近雏形;一方面知识结构亦如同他们的心理层面一样,虽自我感觉成熟,其实往内里挖掘还是稚嫩的很。这个时期为他们安排的课程内容浅了不行,不愿意听(学生语:

小儿科了);深了也不行,听不懂(学生语:

又讲些老古董)。所以在制定教学措施和教学计划时应当遵循音乐这门学科的知识特点和自身规律,同时还应考虑到所教授对象(高中生)的知识层面及心理特点。

1、教学中,应侧重于在聆听基础上的讨论、交流、比较和评论,通过生动的教学活动来实现体验美感、丰富情感、促进想象力的过程。2、音乐艺术的非具象性和非语义性体现了音乐课程独有的魅力特色,音乐也是一种直接的体验和经验,必须通过直觉的方式去获得。教学中,教师应尽好自己的主导作用,引导好学生的“感觉——体验——学习”这一学习过程。

3、围绕学习主线结合学生实际设计课程,挑选一些贴近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音乐素材来增大课堂信息量。

同样的教材有不同的教师;同样的教案有不同的教法;同样的教法有不同的变化。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现实教学中许多创新的教学思路、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不断涌现出来。提倡创新性的教学是在符合自身学科知识特点,切和学生心理、能力实际的基础上进行的。如:

长沙的孙衫老师在《音乐与影视》这堂课中,加入了“我为电影片断来配乐”这一章节,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青岛开发区一中的刘磊老师在《音乐能告诉我们什么》这一课中,尝试着将“知识导引”这一章节加入到了教学中,为最终的教学目标成功地进行了过渡和铺垫。许多成功的创新教学事例不胜枚举,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了。需要强调的是:

创新是提倡“个性化”教学的一项重要手段;创新不是随意的改变;“万变不离其宗”,无论怎样创新,还是要符合学科的知识特点及规律、切和教学的实际。最后,我想说的是:

所有的成就来自于平时一朝一夕的积累,规范严谨且认真的常态教学是教学能力提高的重要保障!高中音乐教学心得体会二:

中学音乐教学心得体会【第七篇】

20xx年7月31至8月2日,在县教委体卫艺和成教中心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参加了区音乐教师的合唱与指挥的培训,我目睹了何泽生教授的教学风采,倾听了他的精彩讲座,真是受益匪浅,现简要谈谈这次培训的心得体会。

足。让我们每个音乐教师受益匪浅。

在教学中,我们要把合唱作品的内在感情反应出来就要求合唱指挥要具备高度的工作热情,丰富的音乐修养,充沛的思想感情,敏锐的听觉,有很好的声乐鉴赏能力,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呼吸方法及咬字吐字等有关知识,熟练的指挥技巧,很强的理解能力,丰富的想象力,鲜明的节奏感,很好的记忆力,善于内在的交流,赋予表情的眼神和有潜发的工作能力。

就像何老师所建议我们要勤动手,勤拓展自己的业务,不断丰富自己的业务能力,作为教育工作者不能只停留在教学上,要在自己的基础上有创造性。

最后,让我们乘着歌声的翅膀不断实践、不断提高,为丰富孩子们的艺术活动,提高学校的艺术教育水平贡献自己的力量。

张国梅。

20xx年8月3日。

中学音乐教学心得体会【第八篇】

现在的学生喜欢流行音乐但不喜欢上音乐课,这种现象已经很普遍。据调查,目前的小学生绝大多数都喜欢流行音乐,他们中的大部分是从电视、vcd、dvd等渠道获取流行音乐信息。提起周杰伦、蔡依林等歌手,他们却是津津乐道。

流行歌曲、偶像歌星这些“挡不住的诱惑”大受学生们的青睐,固然有其迎合学生心理的因素,然而其中的一些优秀作品在传播过程中所产生的吸引力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让他们在较高的兴趣中增加音乐知识。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在引导学生欣赏严肃音乐、高雅音乐的同时,不能把自己放在学生的对立面,一味地反对一切流行音乐。

流行音乐的旋律中,包含着当代学生的审美观。那些歌词,也往往透露着生活的哲理。青少年一代,容易把自己的烦恼、快乐、理想追求等寄托在流行音乐之中。有鉴于此,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对流行音乐的理解,去理解学生;另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和学生共同探讨,帮助他们正确理解人生,并且有效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

科技的飞速发展,促使社会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日益丰富多彩。在这种大环境下,对于只有十一二岁的“新新人类”来说,他们接触音乐的机会较多,特别是流行音乐。

如何利用学生最熟悉的音乐素材,从学生最容易接受的点切入教材,也显得十分必要。音乐课上,如果学生们不喜欢所播放的音乐,也就不可能接受你传达给他的审美意识和价值观。相反,选择流行音乐作为切入点,不失为一个好选择。比如,在教授民族音乐时,可以选择一位最能在歌曲里表现本民族音乐特点的蒙古族歌手腾格尔等等。为了让学生理解蒙古族音乐的悠远、自由和起伏跌宕中蕴涵的忧伤,在课上播放介绍内蒙古草原风貌的vcd,让同学们从地理环境、生活方式和地域文化特点中了解蒙古民族。通过这种方式来提升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一味地禁止只会抹杀学生心灵深处对音乐的兴趣。面对流行音乐的不断发展、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喜爱程度,我们可以结合教学教改中的热点,在课堂上对流行音乐投以更大的热情。与其让学生不假思索地“来者不拒”,不如把流行音乐引入课堂,把那些健康向上、适宜学生年龄特点、身心特点并具有一定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作品介绍给学生,并且把好的作品与粗劣的作品进行比较,让他们有一个更好的认识,以提高他们的审美和判别能力,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

流行音乐的良莠不齐,势必对学校的音乐教育产生冲击。面对挑战,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观;另一方面要把课堂音乐教学与社会音乐生活结合起来,采用多种形式如演唱、视唱、理论等,把那些好的时尚元素引入课堂教学中来,逐步培养他们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如在欣赏《玩具兵进行曲》和交响曲《动物狂欢节》时可以充分利用美国迪士尼公司根据交响曲制作的《幻想曲20xx》vcd,让学生从生动活泼的卡通形象中去感受音乐,让他们从听觉和视觉上感知古典音乐的美妙。

综上所述,流行歌曲引入课堂是切实可行的,它是激发学生兴趣的一个有效手段和途径,它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而且能以平等的态度和他们一起共同探讨优劣、辨别美丑,无形中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这样自然而然他们就会对音乐课产生兴趣,愿意和老师一起去共同探索流行歌曲之外的音乐艺术领域,不断提高自己学习音乐的信心和对音乐的审美能力,享受到音乐艺术带来的无限魅力。

中学音乐教学心得体会【第九篇】

浅谈儿童音乐启蒙教育的重要性。

儿童进行教学的一个有利手段,对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另外,儿童所参加的音乐活动不是单一的,也是参与集体活动的时候,集体活动需要很多人一起完成,儿童与儿童之间的交流也是必然的,这就使得他们的语言发展更上一层。

(二)音乐启蒙教育可以陶冶儿童的情感。

任何艺术,都是表现人类的感情,是人类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而音乐作为最具有感情的艺术形式,在培养儿童的高尚情感及审美趣味方面自然是起到别的艺术所不可代替的作用。德国作曲家瓦格纳说:“心灵的器官是音乐,心灵的艺术意识语言是音乐。”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热爱音乐是儿童的天性,儿童满怀好奇和探究的心理来到这世界,他们竖起耳朵就要倾听母亲的声音和环境中丰富多变的音响。美丽鲜艳的色彩与图案可以满足而同时觉得需要,而优美动听、欢快活泼的音乐便是满足他们听觉需要的最好刺激。音乐抑扬顿挫的音高、张弛的节奏、起伏相间的力度、或急或缓的速度、色彩绚丽的音色色彩都是来表现音乐的丰富情感。儿童通过感知觉,是自己所听到的音乐传入到大脑,对其产生一种特殊的不同凡响的情感体验,给儿童增添了兴奋情绪的积极动力。这时的儿童就会由静态变成动态,用身体的摇摆来感受音乐的情趣。如:当儿童要入睡的时候,我们就应该给他们听安静,柔和的摇篮曲,使他们的情绪安定,渐渐入睡;当儿童情绪烦躁,哭闹不停的时候,就应该给他们听愉快活泼的音乐,这样可以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当儿童吃饭的时候,父母给他们选择优美活泼的音乐,不但可以使他们心情愉快,还可以增加他们的食欲,促进他的健康体魄!由于音乐和儿童的心理,感情活动方面都具有形态上的一致性:都是运动着的、看不见的、有节奏的、随现随逝的、都是一种抽象的,正因为他们之间存在着如此之多的共性,儿童经常接触到音乐,受到音乐的熏陶,音乐是儿童的心情愉悦了,内心就会平静,情绪也就会随之稳定。所以说,音乐史能美华人的心灵,对于儿童情感的发展也起到了一个很好的调节作用,也是他们对事物美的认识更进了一层。

(三)音乐启蒙教育对儿童德育的发展。

对儿童进行早期的音乐教育,同时也促进了儿童的德育的发展。任何的思想品德教育如果没有情感的基础,都只能成为空谈。而对儿童进行音乐教育正可以为他们的与培养良好的情感基础。音乐在实现思想教育作用的时候,并不是靠强制的方式,而是以鲜明生动的音乐本身潜移默化的产生作用。例如:儿童们都很熟悉的儿歌《一分钱》,歌曲的教育意义正是对拾金不昧的品德教育,但歌曲中并没有直接的说出拾金不昧的词句,而是以儿童那天真纯朴的语气、音调的旋律、愉快的情趣、唱出了歌曲的情节,塑造了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给儿童以启示:拾金不昧,即使是一分钱。儿童的物质生活是父母所赋予的,那么精神生活则应该是音乐所给予,音乐是儿童精神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维生素”。将德育溶入到音乐教育中,使其真正的达到了以情感人、以情怡人的目的。儿童不论是在参加什么音乐活动的时候,都可以培养儿童的集体主义精神,是他们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以及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合作的良好道德。

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论文。

浅谈儿童音乐启蒙教育的重要性。

儿童进行早期的音乐启蒙教育对儿童的一生都将起着很大的作用,但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又不是千篇1律、完全相同的。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说:“儿童在出生三年的发展在其程度上和重要性超过儿童一生的任何阶段。”对于儿童的教育,有的父母认为自己孩子年龄还小,根本就不懂的什么是音乐,也不会去欣赏音乐,对他们在这个时候进行音乐启蒙教育直接就是浪费时间和精力,没有任何的必要;由于几千年传统观念及单进社会竞争异常激烈的影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成了不少家长日常行为,受速成心态唆使而刻意追求子女成功的目标。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第二个莫扎特、贝多芬。所以不少家长盲目地希望孩子能够有一技之长,能一鸣惊人。因而平日里唯恐孩子发生意外,这也不许,那也不许,忽视了孩子们在探索周围世界是那种多元化、广泛性的正常需求,更不愿让孩子将时间耗费在活动、游戏、家务劳动等十分必要的实践活动中。而我却认为,对于儿童进行早期的音乐教育,无非是时期从小就具备一定的音乐修养,并适当发展儿童的音乐才能。当然,也可以为某些儿童将来从事音乐专业打下良好的基础。要是儿童得到很好很好的音乐启蒙教育,首先就应该有一个很好的环境,环境可以感染人、培养人。作为父母,他们是儿童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师。而家庭环境,则是儿童能否接受良好教育额的第一个课堂。既然这样,父母教育的态度及创建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儿童的启蒙教育至关重要。

父母应该树立正确的观念,要充分地认识到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重要性。在这个阶段,儿童的心理发展尚未成熟,也不能够接受复杂的知识结构,对于高难度的技巧动作更不能掌握。所以说,处于这个阶段的儿童来说是不适合来学习音乐的。那么在这个时候,父母对儿童进行音乐启蒙教育的目的是为孩子打开音乐世界的大门,引导他们去观察,欣赏这五彩缤纷的音乐世界,从而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各方面的发展。

中学音乐教学心得体会【第十篇】

理解是学习的钥匙,所以在对儿童进行音乐教育时,要让儿童理解学习的内容,才能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快乐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很多歌曲中,由于歌词的含义比较深刻,有些不是孩子经常接触的语言,因此如何帮助孩子理解歌词、有效识记歌词显得非常重要。

例:在一年级歌唱教学《星光恰恰恰》中,比如老师范唱完歌曲后,让孩子说说“你听到歌曲里唱了什么?”孩子们说出歌词后,我会及时地出示相对应的图谱,如“一颗星两颗星”,我会用星星来表示;“恰恰恰”,用节奏型来表示,这样加深了孩子对歌词的理解和记忆。之后发现,孩子们和原来相比更容易记住歌词了,很多孩子也表示这种记忆形式形象而又深刻,即使暂时遗忘了,再借助回忆图谱中的内容也能很快联想到歌词的内容。而且当学生理解这些图谱的含义后,在接下来有类似图谱出现的时候,他们很自然地将知识进行迁移,容易而有趣。

有助于提高儿童的听赏能力。

(1)音乐欣赏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儿童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和表现力,即儿童的音乐审美能力。因此图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2)例:在二年级音乐欣赏《狮王进行曲》中,在音乐的开始部分,是小动物欢迎狮王的一段音乐,我们将这段音乐用粗细不同的竖线来表示,而且几声就用几条竖线,“重音用粗线条,弱音用细线条”,这样儿童既了解音乐引子的变化,又能了解音乐中强、弱音的变化。在音乐速度很快的情况下儿童容易看清楚有几条线,说出几个乐句或者几小节了。狮王走路的音乐用狮王的脚印来表示,狮王大吼的音乐用弧形锯齿,儿童在音乐背景的烘托中,再加上图谱的帮助就很容易联想到音乐表现的情景了。

能帮助儿童有效的控制节奏。

(1)打击乐教学是小学低段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打击乐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求孩子对于节奏的把握,但对于低段的孩子来讲,节奏是比较抽象的,怎样让孩子理解不同的节奏,是我们老师感觉比较困难的事情,我们常常会通过机械枯燥的反复练习来进行训练,从而使教学显得枯燥、没有生气。而运用图谱,则能很形象地将摸不着的抽象概念演变成形象的图示。

(2)例:在打击乐《剪羊毛》这个教学活动中。我们分别用圆舞板和铃鼓来表现歌曲。此时圆舞板就用拳头来表示,而且还用疏密大小来表示音乐的快慢和强弱;铃鼓用手掌来表示,这些不同的抽象符号也区分了音乐性质的不同。就这样,复杂的节奏变得简单化、形象化、生动化了,孩子们也轻松愉快地掌握了这部分的节奏。

我们在小学低段歌唱活动中一般只注重为儿童挑选一些旋律动听,节奏明快,词曲结合自然,易于上口,内容与形式统一,有一定艺术性的齐唱歌曲。而较少将各种合作性的歌唱题材,各种艺术表演形式的双声部歌曲作为歌唱活动的主要形式完整呈现。主要是双声部歌曲的特性决定儿童在学、唱的过程中容易跑调、抢调、跟调等混乱状态,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双声部歌唱活动,能为儿童提供发展合作态度以及合作能力的活动,因此,以合作学习为主体的组织设计方式,是小学低段开展各种合作性歌唱教学活动的重要组织方式,它可以为儿童提供更多更好的享受交流合作愉快的,提高交流合作水平的歌唱实践机会,为以后的合唱奠定基础。

如,在上三年级歌曲《柳树姑娘》前,我准备了背景图、大图谱以及小图谱,活动中,我先利用大图谱来学习歌曲的第一声部,在用小图谱来学习歌曲的第二声部,吸引、调动孩子来参与活动,并通过摆一摆、看一看,使孩子们从中理解了歌词,记忆了歌曲。对于第二声部的切入,孩子们不能很好地把握节奏,所以在活动中我利用图谱来提示孩子,被分成两部分的孩子一看就能很好地演唱歌曲了,在轻松自如的过程中学会了合作性的双声部演唱,也为以后的合作演唱打下基础。

不同的歌曲,它内在的性质和所要表现的情感是不一样的,即使在同一首歌中,不同的段落也可能存在着不同的性质。比如有的歌曲或段落是抒情性的,那么就要求用柔美舒展的声音来表达,而有的是轻快活泼的,歌唱时则要强调欢快、跳跃、而且有节奏感。传统的教学往往以单调讲解记忆和说教以及老式的跟唱教学引导孩子把握歌曲情感,理解歌曲内容。这样的学习不仅老师累,孩子更累。

而如果以具体形象的图谱形式呈现给孩子,看到图谱他们可以马上反应出歌曲所要表现的情感。

如:在《老鼠画猫》教学中,这首歌曲中有一个很特殊的音乐符号,就是滑音。于是设计小老鼠图谱时,我们把小老鼠的尾巴夸张地往上翘,活动时孩子们一看到翘翘地尾巴等图谱就开心的笑了,有的还笑得捂住了嘴巴。可见通过图谱,孩子已经充分地感受到歌曲诙谐幽默的曲风了,而翘翘地尾巴同时也提醒孩子在演唱到小老鼠时,声音要往上滑,也就是这样孩子们轻松地演绎了诙谐、幽默。这样的教学方式比起单调的讲解记忆有趣的多,儿童能创造性的通过自己直观形象的观察图谱理解感情、处理感情。

音乐课堂不应该仅仅是听觉的感知活动,而应是多种感知协同活动的感知活动。图谱的正确运用,对于儿童音乐的感知活动起到了支持和强化的作用。以图谱为手段吸引儿童主动投入到音乐活动中,帮助儿童体验和感受音乐,感受音乐活动中的快乐,激发儿童独特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因此我们必须合理、有效地运用图谱,从而达到提高儿童整体素质的目的,真正的充分发挥图谱在歌唱活动中的有效作用。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9 2521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