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弟子规心得体会(精彩10篇)
弟子规强调孝道、礼仪与道德修养,培养良好品德与人际关系,体现传统文化的智慧,促进身心健康与社会和谐。遵循其教导,有助于个人成长与家庭幸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学习弟子规心得体会相关内容,供您学习参考!
学习弟子规心得体会【第一篇】
光阴荏苒,蓦然回首,来我们公司已度过了十个岁月,也意味着学习传统文化已有十个春秋,回首过往,这是一个学习和改过的心路历程。人生活到老学到老,记得刚开始学习《弟子规》时,充满激情,见人就说《弟子规》好,生活中却体悟不深,在对照经典时,似乎一无是处。多年来在老师的引领下,也取得了一些进步,在此与大家汇报自己的点滴心得。
「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适者生存,不学习意味着被淘汰。20xx年6月,当时我们是第一期德艺书法师资班,号称“天下第一班”。班上同仁在各行各业都小有成就,加上各位同仁学习传统文化已经有些年头,自己却是一个门外汉,与大家的差距自然不言而喻,为了不掉队,当然需要倍加努力。
自知基础差,唯一的办法只有加倍用功学习。加入传统文化团队前,休息日早上六点起床已经很早了,在这个学习型的团队里,大家起得都特别早,有五点不到就起床的,甚至有三四点起床的。对于这种作息,显然是一种挑战,逐渐也适应了这种早起的生活习惯。要想赶上大家的步伐,平时除了早起,还要提高时间的利用率,正常的课程除了要专注学习,还要利用平时零散的时间。中午大家在享用午餐时,自己规定15分钟内用完餐,回到宿舍休息20分钟后继续学习。晚饭、洗漱后,也是如此。就这样充实地学习了三个月,学习进度也开始跟上大家的步伐。
学习四个月后便开始进入工作的状态,当时被派往内蒙古东联艺术学校,承担书法教学及学生生活管理工作。工作以后,自我学习的时间已经很难保证,而学生书法的学习进度在不断地往前进,老师自身的提升没有跟上,将无法带领学生继续往前学习。好在前面四个月早起学习的习惯还一直保持着,可以利用这点零碎的时间,进行自我的提升。当然假期更加不敢松懈,在家埋头苦练。
20xx年6月回到公司,因工作需要,其他同仁相继被派到其他单位开始工作,而自己则有幸留下来边工作边学习,让自己的书法有了进一步的提升。20xx年自从长期书法班开班以来,加上其他工作内容的安排,一天下来,已是筋疲力尽,其间也很少有休息日的安排。长时间的持久战,让自己身心疲惫,不知曾几何时,早上已经起不来了。自我的学习提升,也成了自己心中最纠结的一个难题。
因为学员每天一个进度,而自身却停止不前,这也直接影响到学员的进度。早上6:00以后到晚上休息,这一段时间都不是属于自己的,而自己书法专业的技能还需要得到进一步提升,时间从何而来?著名书法家颜真卿先生《劝学》一诗让我找到了一条光明大道,诗的内容是「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古人可以做到三更眠,五更起,我辈不如古人,更当加倍努力,又何不效法古人呢?
看完颜老先生的诗让自己心潮澎湃,《弟子规》中也讲「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从20xx年下半年开始,若没有其他特殊原因,坚持每天早起练习书法,而这每天一到两小时的积累,让自己收获颇丰。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里,首次突破了楷行隶篆四体的挑战,同时楷书还临习颜、柳、欧、褚、瘦金等体,这也让自己接下来的学习更加充满信心和动力。而且早起学习精力充沛,当然写作品的效果较晚上好很多,学习效率也更高。
学习弟子规心得体会【第二篇】
学习《弟子规》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变成和谐的世界。
它告诉我们做人首先要尊敬、孝敬父母,是父母生育了我们,养大了我们,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弟子规》里有这样的一句话“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都要尽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不能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不孝敬,又怎么能去爱别人呢?
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父母不孝顺、和兄弟姐妹朋友不和睦,那么他的孩子都会看在眼里,有一天他的孩子还会去学习,自己的行为不光会影响自己也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记得有一则小笑话是说,有个老人年纪大了,双手经常哆嗦,他的儿子儿媳嫌弃他,有一次吃饭的时候,老人打破了一个碗,老人的儿子儿媳非常生气,对着老人发了一顿火,从此之后,让老人用木碗吃饭。有一天,这对夫妇发现自己的儿子在玩木头,就问儿子在干什么,儿子说在给他们做碗呢,等到他们老的时候给他们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孩子最好最有效的教育方法就是身教。
如果每一个人能够做到,我们的和谐社会才是可以期待。
学习弟子规心得体会【第三篇】
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在很大程度上难以适应它变换不定的节奏和规律,在物质飞速更新和精神停滞摇摆的矛盾中无所适从,因而产生一种无可名状的不安和焦虑,这或许也是当前的个体的人和整体时代所共有的精神状态。
近日,在参加了一次学习《弟子规》的培训之后,我第一次真正的看清了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
《弟子规》讲述了人在家、出外、待人、处事上该学习的良好品德。强调孝心、孝行,从而达到对父母孝敬的目的。
我记忆最为深刻的便是姜老师给我们播放的《迟来的爱》、胡斌自述《我被十三所学校开除》。他们把自己以前的那些恶行都讲给大家听,让大家引以为鉴,这是需要多大的勇气啊!我们能不能像他们一样能够深刻反省和认识自己的错误,并努力去改正呢?
通过《弟子规》的学习,让我认识到作为一个人,首先要懂得感恩,而最要感谢的便是要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翻开《弟子规》,第一章便是《入则孝》。孝敬父母,并不需要你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来,可以是平日里一句简单的问候,一个会心的笑容这些看似简单的行为,其实对我们的父母而言是最大的欣慰!
现代社会的现实竞争和快节奏的变化,需要人去适应,需要提高自身的修养,从书中学得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这话的印象很深刻。为了一些微小的利益或某个职位而与同事明争暗斗,或总是在上级面前表现自己,是职场中人最容易犯的毛病之一。这种做法,从近的方面看,也许会暂时得到些好处,但同时也会付出伤害同事关系,落下钻营势利的不良形象的代价,更重要的是一旦把精力和心思都用在这方面,势必将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其实,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生存环境,每个时代的人也都有各自的生存方式,生存需要的是智慧与诚信,充分运用自己的智慧而谋求生存之道,才是人活着的最高境界,才能在人生路上长远顺利地走下去。
学习《弟子规》不仅仅是简单的背诵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反思的、自我检讨的过程。《弟子规》所包含的内容很多,我们不可能每一点都做到,但是只要我们努力去做,用心去做就行了。学习《弟子规》,不仅是一个人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我们思想升华的过程。
学习弟子规心得体会【第四篇】
本学期开学初,县教育局要求全县师生共同学习《弟子规》,我在指导同学们朗读、背诵的过程中,自己也努力学习,感到收获很大,体会到教育局开展这次学习活动意义重大,尤其是在这样一个呼唤道德的时代,更显得难能可贵。反复诵读那质朴的古训,不禁使人心胸豁然开朗,在潜移默化中,似乎拉近了自己与圣贤的距离。
在系统的看了蔡老师的《幸福人生讲座》后,我对其深远意义有了新的认识,深深认识到《弟子规》在当今真是一本既古老、又时尚的读物。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好的老师,告诉我们许多道理,带领我们领略人生的真谛,规范我们做人的准则,指明我们做人的方向。
《弟子规》这本书,它从孝顺父母、尊重长辈、兄弟和睦、做事谨慎、诚信做人、德爱相待等方面都做了深入细致的说明,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弟子规》教诲人们首先要有孝顺长辈的心,要有一颗友爱的心;只有一个人的品德上进了,才能做好人,而我们学习的根本就是:人的品德修养。
学习《弟子规》使我最难忘的句子是“凡是人,皆友爱。天地覆,地同载”。它传递了孔子的“泛爱众”,朗朗上口,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蓝天之下,大地之上,对所有的人都应该爱,所有的人也都需要爱。在表达上“凡是人,皆友爱。天地覆,地同载”比“四海之内皆兄弟”还有气度,令人感到胸襟博大,时至今日它仍然有现实意义。作家冰心曾说:“有了爱就有一切。”爱是人类最伟大的情感,是所有高尚品质和美好道德的核心。人只有懂得爱,懂得感激,懂得体贴,懂得感恩,懂得宽容,懂得谦让,世界上才不会有空虚和孤独。爱在哪里?爱在一个淡淡的微笑里;爱在一个已经被家人传递了许多次的苹果里;爱在一床暖暖的被子里、爱是生活的主旋律。都说父母的爱比山高,似海深。在亲情的世界里,雨滴会变成咖啡,种子会开出玫瑰,清泉会酿成美酒,眼泪会闪出微笑。
《弟子规》实实在在地告诉我们如何做人,如何仁爱待人,如何正确处事,如何分寸有度的接物,它会时刻照耀着我们前进的步伐,丰富我们的思想。让我们冲向传统文化知识的海洋,学会做人的道理。
“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是《弟子规》的总纲领。只要我们认真地去学习、去感悟,就会明白许多的道理,为人处世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有了做人的准则,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
通过学习《弟子规》,我深深地认识到自己做的远远不够,尤其是在孝敬父母方面还要好好努力。去年我的爸爸患直肠癌,需要我的帮助和照顾,我却借口工作忙,单位不准假。现在回想起来,真是不应该。父母对我那么好,我有什么理由让他们在需要我的时候使他们失望呢?我也生过病,他们是那样的细心照料,无微不至,而我呢?既缺乏细心,又缺乏耐心。学习《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变成和谐的世界。
《弟子规》是一本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以学规、学则的形式,三言成语的体例,浓缩了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知识的教育范本。其通俗易懂“便于诵读讲解而皆切于实际”,不论从工作到生活,还是从做事到做人,廖廖1080个字,就把人类社会所提倡的、反对的,遵道的、违德的讲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内涵丰富。《弟子规》本身就是“道”是“德”。所以要牢记《弟子规》,并用它来要求自己、检查自己、反省自己,做到敦伦尽分。大量的事实证明,能按《弟子规》的要求来规范自己言行的人,绝对在家庭中是一个好儿女、好夫妇、好父母、好兄弟姐妹,在单位是一个好员工、好同事、好朋友、好领导,在社会上是一个德高望重的圣贤之人。
《弟子规》本身就是一种规范,一种道德品质的规范;同时也是一个让大家去身体力行、自我管理的行为规范。它不是拿来要求他人的,而是通过自己的践行来引导、带动身边的人一起学习,一同力行,逐步提升自己的素质,提高家庭生活质量,改善工作、生活环境以及社会风气,从而达到构建和谐家园、和谐社会的目的。
我学习《弟子规》深刻领悟到以下四点:1、做人要懂得感恩;2、待人接物要怀着恭敬之心;3、为人要谦虚;4、要找准人生目标。《弟子规》教人向善,培养增长人的德行,目的是让人活得有意义,并从《弟子规》学到做人的智慧。
让我们一起来聆听圣贤的教诲吧,从尽人伦之本分做起,做一个好儿女,一个好丈夫,一个好妻子,一个好父亲,一个好母亲,一个好员工,一个大家心目中的好朋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为社会的和谐与安宁贡献自己的力量。我愿与大家共勉,在教书育人这个事业中,严格要求自己,怀着感恩与恭敬之心来待人接物,谦卑待人,身体力行,勤奋学习,不断提高个人修养和素质,为教育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学习弟子规心得体会【第五篇】
在学习《弟子规》的过程中,使我受益非浅。其中有些道理很简单,但就是没有真正去体会其中的道理。学《弟子规》增长了我的智慧,震撼了我的心灵。通过对《弟子规》的学习我有三点体会:
第一做人要懂得感恩。对一个人而言,应该报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养育之恩,所以《弟子规》第一章就是《入则孝》感恩之心体现在一个“孝”字上,“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想一想这些都是我们做儿女的孝顺父母的基本要求,但我却有很多没有做到。通过这次学习,希望自己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加倍努力,希望能给操劳的父母幸福的生活,能让父母为我们而感到自豪,做到这些也算是给父母一个小小的报答。
第二待人接物要怀着恭敬之心,为人要谦虚。恭敬与谦虚是分不开的,没有内在的谦虚很难做到对人恭敬。“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虽然从小就念过许多这样的名言警句,但我却没有意识到谦虚是一种品质,反而常常争强好胜,骄傲自满。想一想骄傲自满的确给自己带来了很多损伤,也让自己落后于别人一大截。通过学习《弟子规》让我认识到恭敬和谦虚的重要性,让自己有改过的机会。
第三要找准自己的人生目标。《弟子规》教人向善,目的是让人活得有意义。而我也是通过学习《弟子规》明白和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人生是一个过程,过程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选择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目标。比如我上学期间学习是为了应付各种考试,参加工作以后,好像一下子就没有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开始为生活忙碌奔波,但是忙碌了好几年,一直都不怎么开心,在这个大千世界里,想到的是为什么别人比自己过的好,感觉心里不平衡,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没有努力奋斗过觉得活着很累。
现在通过学习才知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自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所以不用羡慕别人取得什么样的成就,获得多少财富,过多么奢侈的生活,而自己要把“努力学习,积蓄力量,努力工作,贡献社会”做为自己的人生目标。把自己对工作的热情献给我热爱的工作事业,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学习弟子规心得体会【第六篇】
做一名幸福的教师,是我们每位教师追逐的梦想。教师的幸福是什么?教师的幸福是一种精神享受。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是一种幸福;受学生爱戴,是一种幸福;得家长信任,是一种幸福;被同行敬重,是一种幸福;教师的幸福从哪里来?从理解与尊重中来,从沟通与合作中来,从博爱与智慧中来。读了《弟子规》之后,我对幸福有了更深刻的感悟,我也从书中学到了很多为人处世之道。
一做一名幸福的教师,要有孝敬之道。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百善孝为先”,孝是做人的根本之道,周朝以孝治天下,国运昌盛八百年。“孝,德之根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我们都知道教育学生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可是却忽略了德为先,甚至我们自己都说不清楚品德好的具体表现是什么。我们看到“孝”字,是“老”和“子”为一体的,孝顺的孩子不用父母操心,自然老师也少操很多心,孩子也必定是学业成功的。再看“教”字,由“孝”和“文”组成,即文载孝道,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教书育人也必须孝敬父母做好学生的榜样,而教育最好的办法也是自身作则的身教而不是言教。那么如何尽孝,《弟子规》给了我们很好的行为准则: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另外还包括诸如:出有告,返有面。亲好力为,亲恶谨为等,教师可对照自身是否有做到。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孝顺父母,孝顺的心才能传递给学生爱和幸福。
二做一名幸福的教师,要有教育之道。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弟子规》云“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意思是老师不深入研究学问,不在人品上扎扎实实的落实,不在道德上提升自己,又如何教育别人呢?所以我们要懂得修身养性,认识到以身作则的重要性,这样才能教育好学生。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而且努力做好;凡是不允许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在平时的工作中,除了教给学生知识,拓宽学生视野外,更重要是深入挖掘教材,对学生应更多一些情感抚育、人文教育,继而教会他们如何做人,让他们从我们身上感受到知识的魅力和人格的魅力。因此,我们既要教会学生懂得“长者立,幼勿坐。长着坐。命乃坐”“过犹待,百步余”的礼节,又要让学生拥有“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的良好心态。学生是有思想的人,他们对教师不但听其言,而且要观其行,教师只有以身作则,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
三、做一名幸福的教师,要有勤奋之道。
要做一个成功的教师,就要勤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对此,我对书中提到的“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意。”这几句话,感触最深,亦是受益非浅的。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如有时对于手头的工作,总是拖拖拉拉,不到最后一刻都不想去做,就算做,也是马马虎虎的。有时遇到不懂的问题,不但没有记录下来,深入研究或查阅资料,而且也没有虚心向别人请教,含糊了事。这两种错误都是我经常犯的,这样的工作效率肯定不高。在读过了《弟子规》后,我终于明白了我的缺点所在,若今后能按照它上面所说的去做,相信我的工作效率会更上一层楼。
四、做一名幸福的教师,要有处事之道。
作为生活中的一份子,单位中、家庭中做人处事的方法关系到我们与同事与家人是否融洽。“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让我进一步明白了一个道理,便是对待工作和生活应该在把握节奏的同时要保持正确的态度;“话多说,不如少,唯其是,勿佞巧。”是在告诫我们言多必失,做人应该谨慎守信;“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是在提醒我们要想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必须做到德才兼备,而绝非什么御人之术。谨、信、仁三点告诉我们不管在生活中、工作中做什么事情都要时刻谨慎,而且要遵守承诺并且要对待家人、同事要仁慈,以诚相待。立身处世谨言慎行,做人处事实事求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业务水平的提高,从容面对各种工作和压力,从而感受到快乐。
总之,学习《弟子规》不仅是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我们对于《弟子规》的学习,绝不能停留在学习的层面,而重在落实饯行,我们要在平时的不断的学习中形成良好的习惯,不断地丰富提高自己的水平,做好属于自己的每一件事: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激情满怀地上好每一堂课,循循善诱地讲透每一道题,精心批改好每一次作业,全面地分析好每一张试卷,安抚每一颗受伤的心,帮助每一个困境中的人,做好每一次规划,反思每一次得失。现在的学生最大的特点是思维活跃、自我意识强、行为习惯差、抗逆能力弱,一个孩子就是一个家庭的全部希望和未来,作为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社会要求其具有更高的人格素养和知识素养,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先做到,而且还要做的更好。
学习弟子规心得体会【第七篇】
人生在世,品行不是天生的,它须在幼小的时候开始培养。弟子规是一部流行已久的广为流传的经典名著。它倍受古今中外学者的推崇,内涵广博精深,值得我们大家学习。最近,我们介休二中全体教师拜读了祖先的杰作《弟子规》,这本书全文不过360句,计1080字,其基本内容,是融合古代圣贤对青少年学生的训诫,教诲青少年如何走好人生的第一步。《弟子规》即据此编写,先后有序地讲解了学童们孝敬父母、关爱兄弟、修身养性、为人处世、读书求学的生活基础规范。这本书分为入则孝、处则弟、谨篇、信篇、泛爱众、亲仁和余力学文。
细细品味后茅塞顿开,平时里对人生的点滴感悟都在圣贤的教诲中有明确的答案,字里行间充满着人性的真正体现。《弟子规》中要求我们先端正品德。其中包括孝、悌、礼、仁、忠等。在做到这些后,它又教了我们一些学习方法,不但要认真学,还要实践,这样才能真正地读好书,成为有用之才。首先是〈入则孝〉,这里主要是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亲人。他们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听从他们的教诲。还有就是,不管他们爱不爱我们,我们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爱他们。因为,毕竟是他们生下了我们,养大了我们,我们总不能忘记养育之恩吧?更何况弟子规里面也有写到“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
现在想起自己的过去,虽然没有做过对父母不住的大事,但对他们也没有尽过多少孝心,反而他们对我们千衣百顺,照顾到家,我想得到的东西,想方设法地满足我。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觉得应该的,有时,父母过于关心自己,哆嗦了几句,反而责骂他们,讨厌他们,那多不应该啊!现在独生子女,经常不顾及父母的感受,因为一些小问题而与父母争执,父母的心里应该多难过呀。读完弟子规后我们要使他们明白了作为子女,应按《弟子规》所讲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最起码做到这些,才能对得住苦养自己成人的父母。
其次是〈出则弟〉,它是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和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这样我们的父母看了才会从心里面为我们感到高兴,我们也会因此更快乐的。再就是〈谨〉,我们生活中做什么事,时时刻刻都要谨慎。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穿衣服要系钮扣,要整洁,还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尤其是不应该在背后谈论人家的长短,这样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计较小事,这样人也会变得很快乐。
另外,我对书中提到的“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意。”这几句话,感触最深,亦是受益非浅的。因为这几点也是我在学习和工作中做得最不足的地方。如有时领导布置做的工作,总是拖拖拉拉,不到最后一刻都不想去做,就算做,也是马马虎虎的。有时遇到不懂的问题,不但没有记录下来,深入研究或查阅资料,而且也没有虚心向别人请教,含糊了事。这两种错误都是我经常犯的,这样的学习效率通常不高,在读过了《弟子规》后,我终于明白了我的缺点所在,若今后能按照它上面所说的去做,相信我的学习效率会更上一层楼。
我想,一个人活着就要讲点道德,有点品位,这才赢得别人的赏识。而《弟子规》中所讲的道理,正是教人伦理纲常的最基本的常识。今后,我还会深入内心地反复读诵《弟子规》,从中学会做人处事的道理,真正孕育出正人君子的品行。这样既可打造健康、和谐社会,也可提升自己的修养,何乐而不为?这些总的教育原则,到今天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如果每一个人能够做到这些,我们的和谐社会才是可以期待的。机器人可以把全世界的知识放在自己的芯片上,但是他们没有血肉,没有灵魂,因为他们无法做到“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我们的教育,是要教育出一群机器人呢?还是要教育一群人?
现代生活的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心理压力增大,子女教育困难,邻里关系紧张,同事之间互相猜忌。面对这些问题,每个人总是想尽办法,解决这些问题,摆脱以上烦恼。可是,最后的结果只是顾此失彼,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快乐。
学习弟子规心得体会【第八篇】
弟子规这本书教导我们怎样待人接物,蕴含着许多做人的道理。《弟子规》的主要内容:首先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其次做事要严谨,还要诚实、博爱,在做好以上这些事情的基础上,然后再去学习知识,正确做人。
孝顺父母, 要虚心听从父母的教诲,了解父母的言行,努力去奋斗为父母生活创造更好的条件。尊敬师长,懂得长幼有序,要学礼,懂礼等。学校里遇到学长学姐要打声招呼,主动问好,发自内心的去尊敬他们。
为人处事,首先要做到品行端正,诚实守信,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然后衣着要端正,说话要文明,要懂得反省自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能弄虚作假。在学好良好品德的前提下,再去学习知识,学习谦虚、忍让的态度,并且行为上也要处处为他人着想。
弟子规给了我的生活一个指导一个方向,要找准人生目标,并为了目标,脚踏实地的去奋斗,这样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
学习弟子规心得体会【第九篇】
这个月我们主要学习了《弟子规》中的—泛爱众—部分。通过这个月的学习让我懂的了以下几点:
1、人和人都是一样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所以我们不能鄙视任何人,也不能因为某一个人有财有权有势就去巴结他,我们大家应该互敬互爱,相亲相爱。现在的有些孩子们就特别有这种歪风邪气,天天比自己家里多有钱,比自己穿的名牌衣服等等,其实孩子就是要以此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他们的内心是空虚的,是需要家人的理解和陪伴。
2、一个人受人尊敬不是因为他得容貌好看,而是这个人的品德修养和才能,德行高尚的人,名望自然高。有才有能力的人,人们在和他相处以后会更加欣赏佩服他的处事能力。我在外面工作时遇到同事特别有能力的我们就会主动称呼他为老师,这就能看出一个人受人尊敬不是他所在的位置和他如何能说大话而是他的内在才能。
3、当你有能力而别人没有这种能力时,你要无私的奉献去为众人服务,不要自私自利,只考虑到自己,舍不得付出。对于他人的才能,应当学习欣赏赞叹,而不是批评、嫉妒、毁谤。不要去讨好巴结富有的人,也不要在穷人面前骄傲自大,或者轻视他们。不要喜新厌旧,不管是人还是物。别人正在忙碌的时候,不要去打扰他使其分心,当别人心情不好的时候,不要说话干扰他,增加他的烦恼与不安。父亲经常告诉我:不要吝啬你的赞美,也许你的一个小小的举动或语言就能成就一个人的成功和幸福。
4、别人的短处,不要去揭穿,对于他人的隐私,更不能去和别人说。赞美他人的善行就是等于自己在行善。当对方听到你的称赞之后,必定会更加勉励行善。相反宣扬他人的过失或缺点,就是作了一件坏事。如果指责批评太过分了,还会给自己招来灾祸。朋友之间应该互相规过劝善,共同建立良好的品德修养。如果有错不能互相规劝,两个人的品德都会有缺陷。
5、财物的取得与给予,一定要分辨清楚明白,宁可多给别人,自己少拿一些,才能广结善缘,与人和睦相处。要让他人做事时,先要反省问问自己:“如果换作是我,我愿意吗?”,如果连自己都不喜欢,就要立刻停止。受人恩惠要时时想着报答,别人有对不起自己的事,应该宽大为怀把它忘掉,不开心的事过去就算了,不要老放在心上,处罚自己,苦恼自己!至于别人对我们的恩德,要感恩在心常记不忘,常思报答。俗话说:滴水之恩乃当涌泉相报。我家昨天把地里种的姜刨了,今天给亲戚朋友都送一些,婆婆说让我把好的留着自己吃不好的送人就可以了。我说要送就送好的,不然就不送。婆婆不高兴了我就不吱声了,然后偷偷把好的一份一份包装好,今天都给送出去了。其实换位思考一下别人给你送东西都是不好的你会怎么想,虽然我没能说服婆婆但是她知道以后也会理解我。
学习弟子规心得体会【第十篇】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人 有余力 则学文……”从一年级,我们的班主任杨老师,就开始教我们《弟子规》作者:孔子。通过学习《弟子规》一书,使我认识提高了。
每天应该做哪些事,不应该做哪些事,什么时候应该做哪些事,不应该做哪些事,怎么做好,人人都清楚。在学习《弟子规》的过程中,使我受益非浅。其中有些道理很简单,但就是没有真正去体会其中的道理。因为在学习《弟子规》之后才真正的懂得。《弟子规》增长了我的智慧,震撼了我的心灵。书中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要因小而不为,良好的习惯都是从一点一滴做起的。
学习《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变成和谐的世界。做人要懂得感恩。对一个人而言,应该报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养育之恩,所以《弟子规》第一章就是《入则孝》感恩之心体现在一个“孝”字上,“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想一想这些都是我们做儿女的孝顺父母的基本要求,但我却有很多没有做到。
通过这次学习,希望自己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加倍努力,希望能给操劳的父母幸福的生活。待人接物要怀着恭敬之心,为人要谦虚。恭敬与谦虚是分不开的,没有内在的谦虚很难做到对人恭敬。“满招损 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虽然从小就念过许多这样的名言警句,但我却没有意识到谦虚是一种品质。我对这些名言警句刚有领悟,这也是从现实生活中所体会到的心得。
从姥爷、爷爷得重病住院时候起,我看着疼我、爱我的爷爷、姥爷他们虚弱的身体被病魔折磨着,妈妈一天忙忙碌碌,很早起来给我和老人们做饭,还要送到医院去,一直忙碌到晚上十点多,家里、医院、学校一天不知走多少遍路。
在我周末休息时,我一早便陪妈妈去医院,照顾姥爷,给姥爷洗脚、洗脸、洗袜子、按摩、喂饭。回到家里,帮妈妈切菜、煮饭,我这个人从小就爱挑食,又很倔强,妈妈说我又很自私的一个孩子。渐渐地变成一个有爱心、懂得关心、照顾别人了。我自己也感觉到为别人付出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这也是《弟子规》中的“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其实在生活中,再去品味弟子规,那是最有说服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