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心得体会 >

红色旅游心得体会范文(汇总5篇)

网友发表时间 2008506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范文“红色旅游心得体会范文(汇总5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红色旅游心得体会【第一篇】

当前,全国上下掀起学习沈浩同志的热潮。沈浩,一个普通的名字,但这个名字却代表着一座精神高峰、一面红旗、一首浩气之歌。沈浩是当代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学习沈浩的先进事迹、继承沈浩的优良品质,是我们组工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部机关党委及时发出了向沈浩同志学习的倡议,通过对沈浩同志先进事迹的学习,我结合农村扶贫工作和组织工作实际,谈一谈个人的一点粗浅的体会。

学习沈浩就要学习他一心为民的公仆精神,做勤政爱民的组工干部。沈浩同志被选派到小岗村一干就是六年,他热爱农村,扎根基层,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想信念,处处为村里谋发展、办实事,他竭诚为民服务的精神深深地鼓舞着我们。,我部从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谋划农村扶贫工作,部领导高度重视,亲自过问,认真谋划,把为挂钩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作为扶贫工作的重点,积极协调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实施一大批扶贫实事项目,部机关干部积极参加各项扶贫慰问活动,让当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让贫困农户充分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全年共投入帮扶资金万元,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扶贫工作先进集体。从扶贫工作的一个侧面,展现了组织部门、组工干部为民、爱民、亲民的情怀。我们年轻组工干部学习沈浩同志,就要始终心系群众,一心为民,结合组织工作实际,从大处作眼,从小事做起,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努力在服务党的事业、服务人民中锻炼成长。

学习沈浩就要学习他锐意改革的创新精神,做开拓奋进的组工干部。沈浩同志大力弘扬小岗村敢为人先的精神,实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红色旅游”,探索出一条符合小岗村实际的发展道路,村民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在新形势下,组织工作中也不断出现新情况、新课题,创新创优是组织工作服务中心、服务大局的必然选择,也是组织工作永恒的主题。我们每一名组工干部都要向沈浩同志那样,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勇于开拓创新,努力培养创新的胆识,打开创新的思路,锻炼创新的本领、投入创新的实践。争当“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的三宽型组工干部,结合处室的工作,我争取在大学生村干部、公务员公开选调等工作中多开阔思路,探索实践推进一些创新的办法,争做领导的参谋助手,争做一名开拓奋进的组工干部,以自己的微薄之力,推进组织工作不断走向新的辉煌。

学习沈浩就要学习他埋头苦干的实干精神,做勤恳务实的组工干部。沈浩同志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勤勤恳恳、忘我工作,做出了出色的成绩,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信任和拥护。沈浩同志是党员的楷模,更是组工干部学习的榜样。组织部门是党员教育管理的工作部门,也是干部选拔任用的职能部门。组工干部要找准自身的定位,要忠诚于党的事业,深深热爱组织工作,立足岗位实际,恪尽职守,淡薄名利,甘为人梯,务实工作,奉献才干。我负责的干部档案、工资管理、公务员招录等工作,是一些比较具体琐碎的事务,更要锤炼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要勤勉务实地做好各项具体工作,把平凡的岗位作为创造业绩的大舞台。

红色旅游心得体会范文【第二篇】

关键词:体验经济红色体育旅游营销

前言

随着红色旅游在国内旅游市场逐渐升温。实践证明,红色旅游对于加强人们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推进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偏远革命老区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在休闲时代,消费者对“体验”的需求会空前高涨,世界经济形态也将因此从服务经济向体验经济过渡。使得红色旅游产品自身暴露出一些不足,特别是单一的观光性产品,难以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异、求奇等个性化需求,致使游客停留时间短,消费不足,严重阻碍了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将红色旅游产品的营销置于体验经济的背景下进行研究,对于提高红色旅游产品的吸引力、竞争力、可持续发展力等综合能力和经济、社会、文化等综合效益也将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一、体验经济要素融入绝色旅游产品的必要性

1.有助于提升体育旅游产品的经济效益。体验经济从旅游者表象的和潜在的需求出发,当旅游者的需求被充分发掘出来,他们会自觉地为体验付费。一方面,旅游者体会到体验的美妙感觉后,其消费行为往往受非理性因素的支配,这时,他们只要认为通过进一步的货币支出可以得到更高级的体验,甚至是高峰体验,必然意愿支付额外的费用;另一方面,体验经济下旅游产品的开发比在服务经济下更具多样化和个性化,这就提供了一个较大的利润空间。例如在拉脱维亚的港口城利巴雅,有一座100多年前沙皇俄国建造的监狱。用红砖建成的监狱是一座二层建筑,位于高墙内。打开铁门进入其中,可以看到,在黑暗的单人牢房的墙壁上刻有“我想回家”等犯人的笔迹。据导游讲,监狱曾经用来关押苏联军队的政治犯和扰乱军队内部纪律者。在苏联军队撤退后,自1997年被关闭,这里就成了一片废墟。如今,该国将这座在苏联解体后被关闭的监狱作为一个旅游景点。人们可以在这种另类旅游项目中体验到囚犯的生活。游客们走过两层楼内阴暗的走廊,依次参观前克格勃监狱内部牢房,沿途可以感受到混合着血腥汗渍和悲惨过去的气息。如果额外消费,还可体验“遭受虐待”,体验严刑拷打的感觉,参与模拟处决,体验被处死的感受,也可以在牢房内过夜,不喝水、不睡觉。这个项目一经推出,不仅吸引了国内各界名人,而且还吸引了欧洲人前来参观。

2.有助于提升体育旅游产品的社会效益。体验文化,就是指通过人的感觉器官与思维能力,对所经临的环境与过程,进行体会与感验。旅游者通过购买一个设计水平较高的产品,不仅能够学习知识、丰富经历、完善自我,还能增强民族自豪感,所有这一切都在无形中使产品的社会效益得到发挥。例如,旅游者通过参与红色旅游产品中的各种体验活动,身临其境地体验到红色旅游文化,这令他们不由自主地对革命历史、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有更真实的了解和体会,从而将会珍惜当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另一方面,革命老区人民的归属感、荣誉感和凝聚力得到加强和振奋民族精神,他们将会为革命老区美好的明天而拼搏。

3.有助于提升红色旅游产品的文化效益。体验可以极大程度地满足人的精神需求,使人的品味和格调有所提高。在文化的引导下,旅游者势必容易得到较高层次的体验,而非单纯的感官体验。从旅游者角度看,他们若能得到精神的启迪,就说明产品的文化效益得到了有效发挥;从红色旅游角度看,若旅游者可时常参与体验型红色旅游产品的消费,那么整个红色旅游的文化氛围会日益浓厚。这两方面都是红色旅游产品文化效益得到提升的表现。在体验经济的指导下设计红色旅游产品,必然要牢牢把握红色旅游的文脉,充分展现其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教育基地和全民国防教育基地的文化底蕴,使各个活动项目围绕特定主题展开。

二、红色景区体育旅游产品的内涵及不足

红色旅游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事迹和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革命先烈、参观浏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红色旅游是党中央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及传统教育的一项具有重大政治工程。它融政治性、教育性、观赏性与一体,具有很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功能,是一项专项旅游活动。

红色旅游,寓思想道德教育于参观游览中,将革命历史、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通过旅游传输给广大人民群众,不仅有利于弘扬先进文化和振奋民族精神,而且有利于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加快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培育旅游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当前红色旅游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足,阻碍了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1.可观性差。红色旅游依托的是革命历史遗存。由于中国革命的人民性、艰苦性和流动性,加上反动势力对革命根据地的疯狂反扑中对革命遗物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破坏,部分红色产品存留下来的革命遗物数少、量小、陈旧、分散、具有 内容 、场地、线路等方面的局限性,一些著名的纪念地只是孤零零的普通民宅、庭院、或小船,与其他旅游景点相距甚远可展现、可参观、可吸引的内容有较大差距令旅游者难以尽兴。 2.时效性强。由于 政治 性因素和市场化因素对红色 旅游 的客源变化 影响 明显,红色旅游具有较强的时效性。一般时段主要受市场调节,有较大纪念活动受政治因素影响。因此,红色景区接待高峰主要集中在三个黄金周和纪念日前后。

3.旅游形式单一。大多是以参观重要纪念遗址和纪念物为主,基本上是“一张桌子、一条凳、一块床板、一盏灯” 内容 的解说也如教科书式的呆板平淡,难以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市场吸引力差。

4.客源市场面窄。红色旅游的 发展 主要依靠两种力量在支撑:一是集体组织 学习 考察,红色旅游因其特殊的思想和政治意义得以发展;二是一些经历过革命战争年代的老一辈无产阶级,他们对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充满了怀念与深情。

三、红色旅游产品的营销

1.以体验思维的新视角审视红色旅游产品的塑造。全球 经济 已经进入品牌 时代 ,培育红色旅游产品品牌将是红色旅游竞争的关键。创品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红色旅游又是一项新兴的旅游活动,创造产品品牌更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在体验经济中,应强调以品牌为核心的体验式营销:针对红色旅游景区资源特色,作好景区的形象规划,利用著名红色旅游景区的客源市场形成自己的产品消费市场,大大缩短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降低产品的宣传成本。如开发如“重走长征路”旅游产品品牌,使旅游者对旅游地产生未见其形,先领其意的效果。

2.注重红色旅游产品主题的新奇性与创意性。旅游者的眼球只会被具有独特性和创意性的主题所吸引,因此同类题材的红色旅游产品可以构思风格迥异的主题,实现优势互补、良性竞争。对于周期性的 体育 旅游产品来说,要善于随着环境的变化对主题做相应的调整,使主题对旅游者永远具有新鲜感,并借此迎合或者更加深入地开发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在紧密围绕主题的基础上升华和演绎主题,可以深化旅游者对主题的理解和感受, 在利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来体验景区的各种 自然 元素与人文元素从而获得难忘的美好体验。例如以高 科技 手段再现红军的某些战争场面,如群马奔驰的蹄声、嘶鸣声、枪声、炮声、火光、硝烟等,通过高科技都是能 艺术 再现的,而且更逼真,增强景区的感染力。在纪念二战纳粹屠杀犹太人的纪念馆中,以色列政府通过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再现 历史 场面,使参观的每一个人从内心感到震撼。

3.为旅游者创造体验的机会。在体验经济中,强调的是通过客户参与、客户互动、客户创造等方式实现客户的自我价值实现和全新体验,以消费者为中心,创造能够使消费者参与、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假如不考虑旅游者的体验,就可以把他们当作纯粹的观众来对待,在活动方式上仅仅选择静态的欣赏和观看即可。但是在体验经济的背景下,旅游者要求登上舞台做主角,通过身心的全面参与获得体验。在旅游产品开发上,可开设一些体验式、参与式的体育旅游项目。注重多种旅游形式相结合,扩大“红色旅游”的活动内容,寓教于乐、寓教于游,在产品设计上要有鲜明的时代感,增加“红色旅游”的趣味性和参与性。如通过设计“四渡赤水”、“打游击战”等与红色旅游相关的体育旅游产品既可扩大红色旅游的产品链,提高游客的参与度,增加体育旅游爱好者,延长旅游者的旅游时间,又可给游客以全方位的切身体验,提高对游客的感染力,增加红色旅游产品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4.满足旅游者个性体验,利用多种旅游资源形成复式开发。由于组合型红色旅游产品能满足旅游者的多种需要,丰富旅游活动的内容,为旅游者提供多种体验和感受,增加旅游者的体验消费价值,其吸引力往往大于单项旅游产品。以旅游者的心理需求为依据,选择受旅游者欢迎、有良好市场前景的旅游产品进行组合设计。在红色景区体育旅游产品的开发要与绿、古、蓝、俗、新相结合。用“红色”感召市场,用“绿色”、“古色”等拓展市场,如红、绿(自然生态)结合,红、古(历史文化)结合,红、蓝(海洋)结合,红、俗(民俗风情)结合,红、新(新都市风情)结合等等,形成优势互补,打造综合性产品,产生叠加吸引,从而参加旅游者的多重体验,以满足旅游者的个性化和多元化需求,能起到“优势互补,相得益彰”的效果。

参考 文献 :

红色旅游心得体会范文【第三篇】

关键词 红色旅游 革命老区 经济 发展策略

红色旅游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事迹和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继承革命传统,缅怀革命先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印发的《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确定了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是红色旅游开发的重点。

据悉,2011―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已获批准,因此,有关部门将2011年定为红色旅游年。目前全国各地都借助“十二五”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获批的难得机遇,大力打造红色旅游景点和景区,红色旅游景区数量呈快速增加的趋势,但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政府和旅游景区经营者思考。由于红色旅游产品承担着教育功能、政治功能重任,其经营方式和经营目的与其他的旅游产品是不同的。但它作为旅游产品的一种,它就要与其他旅游产品竞争才能生存,才能可持续发展。因此,红色旅游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作为红色旅游景区的经营者和政府必须正确认识红色旅游产品的功能和属性。

一、革命老区发展红色旅游的现实意义

发展老少边穷地区的经济,红色旅游不失为一种好方式。各类世界组织都关注贫困问题,“减贫旅游”(PPT)的概念在国际上盛行,就是用旅游的办法来减轻贫困,使农村贫困地区的经济得到改善,文化、生态环境得到保护。所以发展红色旅游意义深远。

1、通过红色旅游推动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践证明,发展红色旅游对于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红色文化,振奋民族精神,保护和开发红色旅游资源,培育旅游业新的增长点,帮助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山区脱贫致富,实现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首先,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发展红色旅游能激发老区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艰苦奋斗、改变落后面貌的勇气和决心。其次,政治优势、资源优势可以转化为经济优势。多数红色旅游资源位于欠发达的革命老区,生态保护是重点、扶贫开发是难点,红色旅游的开展可以使其真正成为无污染、可持续发展的扶贫工程、富民工程。再次,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红色旅游的兴盛可以改善当地交通、通讯条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可进入性。例如为了大力发展大别山的红色旅游,湖北省花大力气修建了大别山红色旅游交通示范公路,使老区对外交通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2、增加革命老区人民就业机会和收入。旅游业是综合性、关联性极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旅游业可以推动革命老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一些旅游专家认为,在我国,每接待20名国外游客,就可创造一个就业机会,每接待150名国内游客,也能为地方创造一个就业机会。例如在井冈山,红色旅游开发使茨坪镇吸纳就业人口近6000人。河北嶂石岩景区,由于旅游业的开发,2009年农民人均年收入就已经达到5000多元,周围乡村农民达到3600多元,比景区开发前分别增加了10余倍和6―7倍。井冈山小井村,村民们原来人均年收入不过300元,现在家家户户开农家乐旅游餐馆,销售土特产、旅游工艺品等,人均年收入增加到近10000元。在井冈山山下的泰和县桥头乡,当地农民发挥毗邻井冈山的优势,办起了度假村,去年纳税额达230余万元。

3、开阔老区农民视野,提高农民素质。农业是相对封闭的产业,与外界的物质交流、人员交流以及信息交流相对较少。随着红色旅游的开展、外地游客的涌入,革命老区的农民得以和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打交道,从而促进了农民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精神面貌的改观。

二、革命老区发展红色旅游存在的问题

1、可观性差。红色旅游依托的是革命历史遗存。由于中国革命的人民性、艰苦性和流动性,加上反动势力对革命根据地的革命遗物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破坏,部分红色产品存留下来的革命遗物数少、量小、陈旧、分散,且内容、场地、线路等方面存在局限性。比如有些著名的纪念地只是孤零零的普通民宅、庭院或小船,与其他旅游景点又相距甚远,这样旅游者就难以尽兴。

2、时效性强。由于政治性因素和市场化因素对红色旅游的客源变化影响明显,红色旅游具有较强的时效性。一般时段主要受市场调节,有较大纪念活动时,比较容易受政治因素影响。因此,红色景区接待高峰主要集中在黄金周和纪念日前后。

3、旅游形式单一。目前的红色旅游大多是以参观重要纪念遗址和纪念物为主,基本上是“一张桌子、一条凳、一块床板、一盏灯”。内容的解说大多也如教科书式的呆板平淡,难以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市场吸引力差。

4、客源市场面窄。红色旅游的发展主要依靠两种力量在支撑:一是集体组织学习考察,红色旅游因其特殊的思想和政治意义得以发展;二是一些经历过革命战争年代的老一辈无产阶级,他们对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充满了怀念与深情。

三、革命老区发展红色旅游的策略

1、多种渠道筹资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老区基础设施落后,各景区之间道路级别低,给旅游带来诸多不便。另外接待服务设施严重不足,例如“红色故都”瑞金的全市酒店床位只有2200张,显然不能满足游客需要。革命老区自我发展能力弱,需要多种渠道筹措资金。一方面,老区需要力争国家在规划、资金上给予倾斜和扶持。通过精心包装一批红色旅游建设项目,争取纳入国家红色旅游总体规划和重点项目建设,获得红色旅游发展专项基金的支持。另一方面,红色旅游所需资金比较大,老区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市场手段,通过招商引资,从各种资本市场上获得所需资金,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红色旅游投资新格局。江西省吉安市在这方面已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截至2009年上半年,吉安签约旅游招商项目48个,签约金额亿元,建设项目包括祖籍地游览苑、井冈山大井领袖峰景区、井冈山荆竹山景区等。

2、注重多种旅游产品的组合。产品组合可以实现捆绑经营,共享客源市场,可以满足游客多样化的旅游需求,可以延长产品链,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增加游客消费。红色旅游产品具有很强的兼容性,可以和多种形式的旅游产品相结合。革命老区具有比较优越的生态环境、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红色旅游产品和这些资源形成的旅游产品都可以组合。一是“红红”组合,就是相邻的革命老区或主题相关的红色旅游目的地组合在一起。例如,武汉农讲所―黄麻起义―洪湖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革命探寻之旅”;瑞金―遵义―大渡河―延安的“重走红军长征之旅”。二是“红绿”组合,即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组合。例如,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红色旅游与大洪山生态旅游。三是“红古”组合,即红色旅游与革命老区、历史、文化旅游以及古迹、古遗址旅游组合。例如,徐州淮海战役红色旅游和两汉文化旅游。四为“红土”组合,即老区红色旅游、民俗文化和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旅游产品组合。例如,贵州用“一条长征红线,穿起一个多彩贵州”,使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和少数民族风情游相映生辉,取得了巨大成功,2009年,贵州全省接待国内游客448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亿元。

3、注重红色旅游产品主题的新奇性与创意性。旅游者的眼球只会被具有独特性和创意性的主题所吸引,因此同类题材的红色旅游产品可以构思风格迥异的主题,实现优势互补、良性竞争。对于周期性的红色旅游产品来说,要善于随着环境的变化对主题作相应的调整,使之对旅游者永远具有新鲜感,并借此迎合或者更加深入地开发旅游者的心理需求。比如利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来体验红色景区的各种自然元素与人文元素,从而获得难忘的美好体验。再如通过高科技手段再现红军的某些战争场面:群马奔驰的蹄声、嘶鸣声、枪声、炮声、火光、硝烟等,能够极大增强景区的感染力。在纪念二战纳粹屠杀犹太人的纪念馆中,以色列政府通过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再现历史场面,使参观的每一个人从内心感到震撼。

4、为旅游者创造体验的机会。在体验经济中,强调的是通过客户参与、客户互动、客户创造等方式实现客户的自我价值和全新体验。以消费者为中心,创造能够使消费者参与、值得回忆的活动。假如不考虑旅游者的体验,只是把他们当作纯粹的观众来对待,在活动方式上仅仅选择静态的欣赏和观看即可。但是在体验经济的背景下,旅游者要求登上舞台做主角,通过身心的全面参与获得体验。在旅游产品开发上,可开设一些体验式、参与式的旅游项目,注重多种旅游形式相结合,扩大“红色旅游”的活动内容,寓教于乐、寓教于游。在产品设计上,要有鲜明的时代感,增加“红色旅游”的趣味性和参与性。如通过设计“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等与红军长征相关的旅游产品既可扩大红色旅游的产品链、提高游客的参与度、延长旅游者的旅游时间,又可给游客以全方位的切身体验,增加红色旅游产品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5、加强旅游目的地营销。红色景区的建设要提高到旅游目的地建设的层次,孤立的若干红色旅游景区的发展,不能带动老区经济的整体发展。只有把老区作为整体的旅游目的地进行建设和营销,红色旅游才能充分发挥带动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红色旅游目的地之所以有营销的必要,一方面是因为各地红色旅游目的地存在竞争,另一方面是当前信息渠道众多,信息传播速度快,受众的接受能力有差异。红色旅游的营销方法很多。一是电子商务。国外的旅游目的地有90%都有网站,我国也有30%~40%的比例,而且每年以10%的速度在增加,电子商务是未来几年目的地营销中最重要的方法。二是软营销。例如参加旅游博览会、展销会,举办红色旅游论坛等。三是组合营销。比如红色旅游和会议旅游的组合营销。

参考文献

[1] 李明德:浅谈红色旅游[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07-03.

[2] 刘筱秋:把红色旅游业发展成构建和谐社会的动力产业[J].中国旅游,2008(5).

[3] 谷玉芬:红色旅游成功因素分析[J].商业经济,2006(2).

[4] 吴必虎、余青主编:红色旅游开发管理与营销[M].中国建筑出版社,2009.

红色旅游心得体会【第四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企业文化;文化载体

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人才的道德素质、精神素养则主要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来完成。但放眼当前全国各个高职院校,大部分思政课实效性并不强,这也就催生了高校思政课的改革。在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改革中,鉴于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背景,有一个因素应该很好地利用起来,加入到思政课改革的整体方案中,这就是企业文化及其载体。

一、高职院校思政课现状及其改革

(一)现状

当前,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效果令人堪忧,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课堂效果差,学生学习主动性不足。由于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及人群的特殊性,重技能专业、轻人文素养的思想由来已久,很多高职学生上思想理论课动力不足,来上课也只是来凑学分,上课睡觉、玩手机、看课外书等现象比较突出,课堂教学效果不好。

2.任课教师“累”。一则思政课教师准备了很多素材,但在面对以上学生时,很多时候讲课成了“唱独角戏”,学生“不买账”,教师一堂课下来倍感“身心俱疲”,信心也受打击。二则考试仍然运用传统“出试卷”的考试方式,学生不仅要花大量时间去死记硬背,教师也要花大量时间去批改,任务量很重,还得不到学生的好评,教师同样感觉“累”。

3.实践教学不足,“空间”、“时间”受限。由于高职院校领导重视程度、经费保障程度的不同,教师教学理念以及可利用教学资源的不同,直接导致了不同院校思政课开展实践活动“空间”和“时间”上的差异。据调查,很多高职院校的思政课依然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实践活动为辅,有的干脆没有课外实践活动,有的虽有,但课外实践活动成了摆设,并没有真正落实,学生走不出去,对思政课失去兴趣,也间接影响了思政课的实效性。

(二)针对性的改革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思政课的现状,笔者认为,应该从两方面进行改革。

1.思政课实践活动改革。针对高职院校的学生特点,思政课应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主、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平台”的传统理论教学模式,实现思政课由理论教学向实践教学的转变。实践教学能让学生参与其中,扭转了学生被动的地位,提升了其主动性,非常适合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和培养目标。

2.考核评价方式的改革。传统的考核评价方式显然不能适应高职院校的发展,也无法全面客观地反映高职学生的道德现状,再加上实践活动的改革,这也就倒逼传统“一考定终身”的落后考核方式必须做出调整,从考核原则、内容和方式都要进行一系列改革。

二、高职院校背后的企业文化因素

(一)企业文化及其与思政课的相关性

1.企业文化的内涵。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的,为企业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它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独特方式,反映了一个企业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精神风貌,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一种对企业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和推动作用的集体意识。企业文化具体表现为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团队合作、勇于攀登、诚实守信等精神品质,这与思政课及其教材所宣讲的内容和价值观是一致的,也是高职学生能够成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所具备的职业素养和道德品质。因此,企业文化与思政课在内涵上是互通的,思政课改革应该很好地抓住这一点,将企业文化融入进思政教学当中。[1]

2.企业文化的功能。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具有规范、整合、激励和凝聚的功能,一个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屹立不倒、发展壮大,靠的是过硬的产品质量和服务,但对产品质量和服务起到支撑作用的却是企业长期以来确立的文化,它是一种无形的推动力和凝聚力,能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同样是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素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成人、成才,从而为社会服务。所以两者在塑造人身上的作用和功能是一致的,是可以互相渗透的。

(二)利用企业文化载体,挖掘企业文化资源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文化意识形态,是无形的,在实践中要通过各种载体发挥作用,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充分利用这些文化载体,深度挖掘文化资源,以开展适合学生特色的实践活动为思政课改革的“突破口”。高职院校不同于本科院校就在于它是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教学模式,这样的办学特点直接决定了高职院校的思政课也可以和很多专业课一样,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与企业零距离接触,感知企业文化。笔者所在的高职院校是一所企业投资的民办院校,它与企业高度融合,身边可利用的企业文化载体很丰富,思政课所宣讲的价值观很多都可以找到它相应的载体,因此,思政课改革也应从这方面入手。

1.红色旅游资源——爱国主义文化。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精神传统,是推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巨大力量,它是思政课所弘扬的最基本的价值观,也是每位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情感。爱国主义有很多具体的表现,在企业中,爱国主义表现为爱岗敬业、忠于职守、艰苦奋斗,所以每年企业都会组织新入职的员工和老员工代表一起,参观红色旅游景点——红军长征博览城,走一走浓缩版的“两万五千里”长征,打造“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的企业文化。所以,思政课实践改革也可选择这一文化载体,组织大学生的“重走长征路,升华爱国情”活动,把看似“高大上”的爱国主义和“接地气”的企业文化联系起来,内化为对国家、社会、企业、学校和生活实实在在的热爱。

2.企业创业成就馆——领悟人生、创造价值、勇于创新。企业的诞生、发展及壮大就是一部可歌可泣、布满荆棘的创业史,企业文化就是这一历史的沉淀,它向人们展示了其最精髓之处——艰苦奋斗、勇于创新。而“基础”课第一章的理想、信念,第三章的人生价值以及“概论”课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信念和改革开放这4部分内容都和企业文化的这一精髓是高度统一的。因此,在思政课中渗透企业创业史的内容是很有必要的,而去参观企业创业成就馆是感受这一文化精髓的有效途径。

3.企业发展辐射下的新农村——和谐、共同富裕。企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周边农村的发展,很多村落的发展都得益于国家新农村建设的精神感召和当地企业发展所积累的物质基础,当地新农村的建设背后无不带有企业的身影,所以企业文化深深影响着新农村的建设理念,企业所开辟的“共创、共有、共富、共享”理念也成为了当地新农村的建设理念。这一文化内容与“概论”课中的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社会主义本质的共同富裕3部分内容是统一的。因此,在思政课实践改革中,组织学生参观当地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切身感受中国新农村建设成果,领悟和谐及共同富裕的企业文化内涵,而在活动结束之后写1篇心得或体会,更能把体感升华为理性的思维,此类活动效果远非课堂讲授和观看图片、视频所能比拟的。

4.校外合作企业——职业素养与道德。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背景下,合作企业自然是高职院校思政课最好的实践教学基地,企业提供了学生最真实的职业环境和工作氛围,也能使学生近距离感受企业文化,学生能够在这种环境下领悟到未来要从事的职业所需的职业道德和素养,这也与高职院校思政课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在校外企业的实践中,企业向学生传达了爱岗敬业、办事公道、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要求和忠于职守、团队合作、开拓创新、勇于竞争、勇于担当、质量优先、遵纪守法的职业精神素养,这些文化都是思政课需要传达的价值观。[2]因此,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也可以和企业合作开发一些实习实训项目,让学生带着项目进企业,平时由实习教师和企业技术师傅、主管领导负责学生的德育考评,最后学生完成实习报告或心得体会,由思政课教师进行考评,两者综合给学生一个整体评价。

三、“倒逼”下的思政课考核评价方式改革

当前,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在深化思政课改革,不断探索改革的方式方法,学校教师和大学生都发出了改革的呼声,在这种形势的“倒逼”下,传统的“一考定终身”方式显然落后了,必须进行考核评价方式的“大刀阔斧式”改革。因此,结合高职学生自身特点和专业属性,建立一套科学系统、公正客观、具有校企合作特色的学生考核评价方式,是确保思政课教学一系列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

(一)考核原则

为了确保思政课改革的实效,对学生考评要保证客观、科学和公正,就要摒弃以往的落后观念。首先要确立考核原则:第一,将对学生的最终式考核改为过程式考核,学生的思政课学习和道德素养的形成是一个过程,考核也应伴随始终,不再是仅关注期末那个点上;第二,考评的方式方法多元化,不再是单一的“出试卷”方式,可以对不同专业学生进行不同的考评方式;第三,考核内容全面,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学生进行考评;第四,考核主体多元化,思政课教师不再是考核学生的唯一主体,学生本人、学生小组、辅导员、实习带队教师、企业技术师傅和主管都可以参与对学生的考评。

(二)考核内容

由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改革,实践部分内容的增多,对学生单纯以课本理论进行考核的方式显然不合时宜,所以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全面地考核学生。理论层面包括学生在校的各种表现,它具体包括:思政课堂上的表现、课后作业、小组作业和期末考试论文或试卷考试,这部分具体考核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实践层面包括辅导员给出的学生校内课后平时表现,组织学生到实践基地参观后写的心得体会或调查报告,学生带着项目进入企业实习实训,带队教师、企业技术师傅或主管对学生给与的考核,这部分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道德及素养等。[3]

(三)考核方式

首先,将以往的最终式考核改为过程式考核,将对学生的考核分为平时和期末,注重平时,比例分别为60%和40%。平时由上课表现、出勤情况、课后作业、实践作业等几部分组成,期末一改以往传统的主客观题结合的闭卷考试方式,改为小论文、调查报告或主观开放型试卷,重点考察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其次,依据不同专业可以选择不同的考核方式,比如艺术类专业可以和专业课教师合作,制作考核方案,采用表演话剧、小品等舞台形式;影视制作类可以采用主题拍摄、编写主题剧本、撰写新闻稿件等形式;旅游类可以采用红色旅游胜地导游介绍等形式。充分和专业相结合,既挖掘了思政内涵又符合专业特色,也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最后,评价主体多元化,校内的评价主体主要是思政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甚至是学生自身,学生可以自评,学生小组成员间可以互评;校外的评价主体是实践基地的实训教师、企业技术师傅、主管,共同为学生在校外的实践部分进行考评。

作者:何康 单位: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何小青。企业文化与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对接融合探析[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83-86.

[2]彭新立。校企合作视野下高职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普教版),2014(11):38-39.

红色旅游心得体会【第五篇】

一、以拧紧思想总开关为纲,增强政治自律定力

1、加强理论学习提升党性修养。抓好“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后续整改工作,精心组织“学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把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向深入。开展党员政治生日“四集中”活动,继续深化周五学习制度,做好“问学、荐学、导学、述学”4篇文章,加强对共产主义经典著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讨,切实加强局机关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和政治敏感性,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狠抓廉政建设坚持挺纪于前。全局开展“学廉思廉践廉”主题教育活动,逐级传导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学习贯彻并自觉遵守《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建立廉政知识测试和“三谈”制度。完善廉政风险预警机制,坚持对重要节点、重要点位和规范制度抓深抓细,努力塑造“商务清廉为民”的良好形象。积极参加区“廉润”品牌教育活动,开展“一把手”带头上廉政党课、“商务人讲担当、话廉政”格言原创征集等活动,继续推进“商务廉政格言”平台教育,营造浓厚的廉政文化氛围。

3、打造红色商务党建品牌。着力打造“优宜·红色旅游”主题党性教育品牌,在中国共产党95周年庆之际,开展红色记忆主题党日活动,整合区内吴文化公园、名人故居、学术馆等资源,丰富充实区内红色旅游教育路线,利用新媒体加强线路、宣传、推广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局机关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以改进作风强担当为要,激发干事创业活力

1、深入开展“敬业·担当”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开展局机关“敬业·担当”大讨论,通过学文件精神,谈心得体会,思工作结合等动作,在全局上下统一思想共识,深化担当理念,提振担当精神。结合区“四诺”主题实践活动,在局机关开展“立足本职,创先争优”承诺践诺活动和创新标兵、敬业标兵、服务标兵、学习标兵等争创活动,通过树标杆进一步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建立工作配合互补机制,发挥好招商工作、服务业发展和电商工作的牵头推进作用,积极提升商务旅游类行政审批服务水平。

2、组织开展重点工程百日攻坚活动。立足商务工作职能及目标任务,围绕跨国园区建设、一带一路、商业体转型、互联网+、大众旅游、民生服务等热点领域和中心工作,精选出10-20个具有一定难度的重点工作、重点项目,科学设置评价指标体系,并打包成项目在局内进行招标,由各科长、副科长及科员自主认领,公开竞标。通过目标导向、工程竞标、绩效管理、导师帮扶、奖励激励等创新机制,将全局战略重点难点落实分解为个人绩效目标,最大限度激发工作人员的创造性、积极性和能动性。计划从3月起进行百日会战集中攻坚,半年度进行360度评比总结,评比结果作为年度考核奖励激励依据。

3、全力开展商务服务系列活动。一是开展定期走访服务活动。重点开展“访企情、解企难、暖企心”服务企业活动,精心制定商务政策并汇编成册,组织集中宣讲解读,加强送政策进企下乡和对上争取力度,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二是开展定点挂钩服务活动。进一步推进商务工作面对面活动及挂镇包村帮企联户工作,进一步强化与挂钩社区、企业党组织共建互助,制定项目结对帮扶计划并落实到科室和个人,切实提高服务基层、服务一线的工作能力和工作作风。三是开展定标创建服务活动。以“诚信商务”主题建设活动为抓手,推进农贸市场星级创建、商务诚信体系建设、文明服务窗口建设等工作,更高标准、更有成效地扩大民生商务的惠及面和影响度,创建商务文明诚信品牌。以节庆活动为契机,以“志愿奉献我先行”活动为载体,推进文明旅游和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

三、以增进组织战斗力为本,集聚发展成事合力

1、进一步落实党建工作责任。牢固树立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建立一把手亲自抓、班子成员分头抓、相关科室负责人协助抓的党建工作体系。贯彻落实《关于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迈上新台阶的实施意见》、《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省委《实施办法》精神,做好支部换届工作,建强领导班子。

2、严格执行党建工作制度。严格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局党支部实行集体领导、分工负责工作制度,对三重一大及其他重大事项,由局党支部集体研究决定。严格执行制度,定期召开支部大会、支委会、组织生活会,宣传党的各项政策,及时总结、分析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推动商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9 2008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