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心得体会 >

机关干部学习廖俊波的心得体会范文【8篇】

网友发表时间 2945521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机关干部学习廖俊波的心得体会范文【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机关干部学习廖俊波的心得体会【第一篇】

3月18日,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的时间永远的定格在了这一天。他就是人民的好儿子,党的好干部廖俊波。

在廖俊波担任邵武拿口镇镇长的时候,有一次,年幼的女儿问他:“爸爸,你是拿口镇最大的人吗?”“不,爸爸是全镇最小的人,因为爸爸是为全镇人服务的。”孩子问得天真,但廖俊波的回答却很认真。

这一句发自肺腑的“最小的人”,彰显了廖俊波民为贵、官为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怀,凝聚了一名共产党人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也诠释了他对党的忠诚、对事业的执着和对百姓的热爱。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现实中,也有少数官员脱离群众,把自己凌驾在群众之上,对群众疾苦不闻不问,“官老爷”思想严重。有的官员搞贪污腐败,忘记了艰苦朴素,过着纸醉金迷、觥筹交错的奢靡生活。还有的官员甚者与民争利,侵犯群众利益,将群众与党和政府对立起来。凡此种种,不但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更严重影响了地方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说到底,都是官贵民轻的思想在作祟,缺乏廖俊波那样的“群众最大,自己最小”的情怀和大度。

将自己看小,群众就大;将自己看小,名利就淡;将自己看小,眼界就开;将自己看小,做事就踏实。选择做一个“最小的人”,对于廖俊波来说,这是一件自豪而需坚持的事情。他经常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倾听群众意见和诉求,带头深入贫困村驻村蹲点调研,认真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让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正是因为廖俊波把自己看小,才能放下官架,看轻身份,才能做到心中有民,热爱奉献,也才心无旁骛,能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天地之间,莫贵于民;悠悠万事,唯民为大”。把自己看重,群众就看轻了;把权力看大,责任就看小了。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必须有廖俊波那“一大一小”的觉悟和高尚,拥有“自己最小”的情怀。在实际中能够正确处理好“最大”与“最小”的关系,摆正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坐标,坚守自己的初心,时刻谨记“权力是人民赐予的”、“我们是人民的勤务员”的道理,做到像廖俊波同志一样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用真情和实绩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我们党的事业根基在群众,我们党的事业动机也在群众。新时期的领导干部,不管是官大也好,还是官小也罢,都要以廖俊波同志为榜样,时刻反省是否真正做到了以人民为先、以人民为重、对人民负责,要自觉摒弃为官不为民、对上不对下、重说不重做的错误思想,想清楚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要做好每一件平凡的小事,对待每一个平凡的群众,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做一个胸中有民、实实在在、能干大事的“最小的人”。

机关干部学习廖俊波的心得体会【第二篇】

廖俊波同志生前是福建省南平市委、副市长,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曾任政和县县委书记,**年6月被中央组织部授予“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20xx年3月18日,廖俊波同志在赶往武夷新区主持召开会议途中不幸发生车祸,因公殉职。

近日对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廖俊波同志任职期间,牢记党的嘱托,尽心尽责,带领当地干部群众扑下身子、苦干实干,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无愧于“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的称号。“不忘初心、扎实工作、廉洁奉公,身体力行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和群众中去,真心实意为人民造福。”对广大党员、干部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殷殷期望。

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是党员干部践行“两学一做”的体现,我们要以学习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为契机,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牢牢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作为党的基层组织,社区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廖俊波同志长期在艰苦地区工作,始终牢记党的宗旨,是用生命践行“忠诚、干净、担当”要求的好干部,是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学习廖俊波同志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心系群众、勤政为民的公仆情怀;敢于担当、苦干实干的务实作风;无私奉献、忘我工作的敬业精神;廉洁奉公、干净做事的高尚情操。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切实做到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名党员就是一块阵地、一名党员就是一座堡垒。

我们将牢记嘱托,在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中汲取榜样的力量,用实际行动诠释不变的初心,用毕生的精力担当起为民服务的使命,在脱贫攻坚一线奋战,为组织工作事业奋斗,沿着廖俊波同志未走完的追求理想信念的道路、敢拼敢闯敢干的道路,继续勇敢地、坚定地走下去。

同时,我们也要对照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查找不足,脚踏实地工作,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扎实的工作作风投入到工作中,为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机关干部学习廖俊波的心得体会【第三篇】

20__年3月19日凌晨1时44分,福建省南平市官方新闻网站大武夷新闻网公布,3月18日傍晚,该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廖俊波同志出差途中遭遇车祸,经抢救无效因公殉职。

“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故人泪满襟”。年仅49岁的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同志在工作途中突然离去,未留下只言片语。他却用最果敢的行动,最无私的付出,最无畏的牺牲,诠释了公仆情怀,用生命点亮前进的“灯塔”,是践行“两学一做”最生动的实践。

以忠诚为魂,做心中有爱的好干部。廖俊波同志曾说:“能够当一个领头人,让23万政和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这是一件美妙的事情。”只有心中有党、心中有人民的好干部,才会始终将忠诚摆在第一位,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将人民的冷暖记在心头,用最质朴的真心,最果敢的行动,为群众尽心尽力尽责,见证着一位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

以民生为本,做心中有民的好干部。当地群众说:“园区是廖书记用脚步丈量出来的”。面对地处山区,交通闭塞,基础薄弱,全省倒数第一的“政和”标签,他集思广义,召开三天社会发展会议;他带头深入基层,与群众共商发展大计;他废寝忘食,天天工作至深夜;通过短短4年,实现了全省倒数第一到全省前十的“飞跃”。而只有心中有党、心中有民的好干部,才会如此忘我工作、鞠躬尽瘁,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贡献自己的全部。

以担当为要,做心中有责的好干部。发展等不起,唯有大担当。廖俊波同志信奉“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他所主政县的工业园区从20__年7月破土动工,3个月完成征地3600亩,半年后首家企业投产,创造了“政和速度”。正是这种敢于创新、敢于突破、敢于担当的精神,为政和县的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源动力”,树起了实干的丰碑,成为社会发展的“领头羊”,是人民群众当之无愧的“主心骨”和“贴心人”。

以廉洁为根,做心中有戒的好干部。“风清气正方能政通人和”,不论是在现场会上“党风廉政建设党委负主体责任,主体责任都包含什么内容?”的质问,让一些党委书记如坐针毡的“严要求”,还是亲自主动找相关违纪人员谈话的“细心关怀”,亲抓亲管亲落实的“当家人”风范,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和环境”,取得了“全县干部无一违法犯罪”的傲人成绩。而正是这样“心中有法、心中有戒、心中有戒”的好干部,凝聚起了社会发展源源不断“正能量”。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全体党员干部当以廖俊波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品质为镜,向先进看齐,向榜样学习,撸起袖子加油干,俯下身子抓落实,用自己的“辛勤指数”换来群众的“满意指数”,用自己的“奉献指数”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用自己的鲜血乃至生命筑造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奠基石”。

机关干部学习廖俊波的心得体会【第四篇】

廖俊波,1968年8月出生,曾任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委书记。6月,荣获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受到中央领导的会见和表彰。3月18日傍晚,廖俊波同志在下乡途中遭遇车祸,经抢救无效因公殉职。

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49岁的廖俊波就这样离去了,未留下只言片语,空留下叹息遗憾。回顾廖俊波的一生,务实为民、兢兢业业、敢于担当,这是他的标签,也是他留给党和人民最宝贵的财富。

学习他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廖俊波同志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最高追求,注重理论学习,认真学习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入党25年来,无论是在乡镇、园区、县委,还是市里,他牢记党性原则,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用生命和行动诠释了对党的忠诚、对事业的执着、对百姓的热爱。向廖俊波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坚定理想信念、对党忠诚,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把牢政治方向,筑牢思想根基,努力做一名政治上靠得住的好干部。

学习他心系群众、勤政为民的公仆情怀。廖俊波同志对群众有深厚感情,经常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倾听群众意见和诉求,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在政和工作期间,他始终心里想着“如何让老区人民尽快脱贫增收”,带头深入贫困村驻村蹲点调研,把脉问诊,分类施策。

学习他无私奉献、忘我工作的敬业精神。廖俊波同志勤奋敬业,几十年如一日,对工作孜孜以求,舍小家、顾大家,夙夜在公,废寝忘食,从不叫苦叫累,一直忙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向廖俊波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勤勉敬业、忘我工作,始终保持无私奉献、实干拼闯的工作激情。

学习他廉洁奉公、干净做事的高尚情操。廖俊波同志严格遵守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坚持廉洁从政用权、修身齐家,自觉践行共产党人价值观。参加工作以来,他从不利用权力、地位的便利为自己和亲属谋取私利。他经常叮嘱家人,不能搞特殊,要以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多付出、多奉献,踏实做事,干净做人。他谦虚谨慎、为人低调,克己奉公、清正廉洁的道德情操,赢得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赞誉。向廖俊波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严于律己,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堂堂正正做官,用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先进本色。

学习他务实为民。“廖书记不是在基层,就是在去基层的路上。”廖俊波任政和县委书记时,面对贫困县、革命老区、经济发展长期全省倒数第一的政和,没有打退堂鼓,没有掉头而走,没有庸庸碌碌当个太平官,相反,在经过实地调研后,廖俊波主动带头,率领全县党员干部撸起袖子加油干,经常深入基层一线,从来不怕苦怕累。就这样,短短4年,政和山乡巨变,财政总收入、gdp、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等都实现了极大的增长,一个全新的生机勃勃的政和展现在人们面前。

学习他敢于担当。“能够当一个领头人,让23万政和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这是一件美妙的事情。”当“领头人”难,当好“领头人”更难,可是廖俊波心中就有理想有担当,要带领百姓奔向更美好的生活。廖俊波曾被赞有“大侠”风范,正是这种“侠范”,让他总是充满了力量,立说立行是他的风格,走在前面是他的常态,无论是推进精准扶贫还是经济建设,廖俊波都把担当放在首位,用勤奋、用实干、用严谨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学习他甘为人梯。发展教育,他要慢,因为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绝不能急功近利;发展旅游,他要慢,因为旅游时长线产业,不是一届班子能完成的;他重视一线人才的培养,努力创造机会把好干部推荐出去;他想摆脱贫困,探索贫困普遍规律;他想创新机制体制,让整个政府和社会更高效运行……为官“功成不必在我”,重视政策的延续性,重视社会的持续性,这种豁达和开通的心胸正是广大党员亟需的。

机关干部学习廖俊波的心得体会【第五篇】

在廖俊波担任邵武拿口镇镇长的时候,有一次,年幼的女儿问他:“爸爸,你是拿口镇最大的人吗?”“不,爸爸是全镇最小的人,因为爸爸是为全镇人服务的。”孩子问得天真,但廖俊波的回答却很认真。

这一句发自肺腑的“最小的人”,彰显了廖俊波民为贵、官为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怀,凝聚了一名共产党人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也诠释了他对党的忠诚、对事业的执着和对百姓的热爱。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现实中,也有少数官员脱离群众,把自己凌驾在群众之上,对群众疾苦不闻不问,“官老爷”思想严重。有的官员搞贪污腐败,忘记了艰苦朴素,过着纸醉金迷、觥筹交错的奢靡生活。还有的官员甚者与民争利,侵犯群众利益,将群众与党和政府对立起来。凡此种.种,不但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更严重影响了地方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说到底,都是官贵民轻的思想在作祟,缺乏廖俊波那样的“群众最大,自己最小”的情怀和大度。

将自己看小,群众就大;将自己看小,名利就淡;将自己看小,眼界就开;将自己看小,做事就踏实。选择做一个“最小的人”,对于廖俊波来说,这是一件自豪而需坚持的事情。他经常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倾听群众意见和诉求,带头深入贫困村驻村蹲点调研,认真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让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正是因为廖俊波把自己看小,才能放下官架,看轻身份,才能做到心中有民,热爱奉献,也才心无旁骛,能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天地之间,莫贵于民;悠悠万事,唯民为大”。把自己看重,群众就看轻了;把权力看大,责任就看小了。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必须有廖俊波那“一大一小”的觉悟和高尚,拥有“自己最小”的情怀。在实际中能够正确处理好“最大”与“最小”的关系,摆正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坐标,坚守自己的初心,时刻谨记“权力是人民赐予的”、“我们是人民的勤务员”的道理,做到像廖俊波同志一样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用真情和实绩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我们党的事业根基在群众,我们党的事业动机也在群众。新时期的领导干部,不管是官大也好,还是官小也罢,都要以廖俊波同志为榜样,时刻反省是否真正做到了以人民为先、以人民为重、对人民负责,要自觉摒弃为官不为民、对上不对下、重说不重做的错误思想,想清楚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要做好每一件平凡的小事,对待每一个平凡的群众,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做一个胸中有民、实实在在、能干大事的“最小的人”。

机关干部学习廖俊波的心得体会【第六篇】

1968年,850名英国福特汽车公司位于达根纳姆的工厂女工走上街头,抗议因性别歧视而产生的不公平的工作待遇,这场罢工很快席卷全英国,最终使英国实现了男女员工的同工同酬。

如果不是《达根纳姆》这部电影,谁也不会想到,在英国这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也仅仅是在49年前,才将“男女同工同酬”作为一个合理的诉求摆出来。

而在中国,“男女同工同酬”却早已于1953年就被写入宪法。

正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现已九十高龄的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便是这一大事件的推动者。

申纪兰17岁嫁到山西平顺县西沟村时,可是一把干农活的好手,可是,村里的风气却让她有些沮丧,“好男走到县,好女走到院”、“男人上户,女人不上户”就是当年的农村现实,女人在家不是带娃,就是煮饭,几乎没什么话语权。

虽然现状让申纪兰有些愤懑,但她心里也暗暗地较着劲,在农业生产中,申纪兰跟男人一样撸起袖子拼命干,22岁那年,由于她在生产工作中的突出表现,她被村民们选为西沟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副社长。申纪兰意识到,现在终于能说上话了,得为妇女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

第一步,是想办法让妇女们下田,好多妇女们在家呆了半辈子,不愿意出来。村里有个胆子小又保守的李二妞,申纪兰也不嫌烦,直接跟到她家劝她:“你在家窝着,穿的破、吃的差、还常受气,到合作社劳动,给家里多分粮,增加了收入,你男人肯定对你好。”终于有一天,李二妞跟着申纪兰扛着农具下田了,慢慢地,那些天天围着灶台转的女人都逐渐跟着申纪兰走上了地头。

虽然大多数妇女已经跟男人一样干起了农活,但在劳动中得到应有的尊重才是真正要解决的问题。有一天,撒粪劳作之后,记分员给干同样活儿的男劳力都记了10分,女劳力却只记了4分,申纪兰当场提出质疑,记分员说,“男的就是比女的强嘛,地里的哪项技术活儿不是男人干的呢?”于是就有妇女开始抱怨:“男人一天记10公分,妇女只记5公分,还不如在家里纳鞋底呢!”

怄了一口气的申纪兰在接下来的“耙地”活儿中,一定坚持要去做男人们的踩耙工作,显然,她要跟他们比个高低。整整一天劳作下来,无论男女,都对她耙的地赞不绝口,就这样,申纪兰为妇女们赢得了第一个10分!

有了成功的经验,申纪兰顿时有了干劲,她趁热打铁,与村里几位妇女积极份子一起向社里提出“男女干一样的活儿,应记一样的工分”,且真刀实枪地跟男人们来了一场实力大比拼,比赛科目有放羊、耙地、站耙、下地间苗等等,不仅在工作强度上不输男人,而且她们动作更麻利更灵巧,男人们终于服了气,社务委员会经过认真讨论,确定了男女同工同酬这套新的分配方法。

申纪兰争取“男女同工同酬”的事迹很快就在百姓间传开了,1953年,《人民日报》以《劳动就是解放,斗争才有地位》为题报道了西沟村妇女争取权益的事迹,在全国引起轰动,申纪兰所在的西沟村,以“中国最早实现同工同酬”被载入史册,“男女同工同酬”也逐渐在全国普及,并在1954年被写入新中国《宪法》。

1953年,申纪兰第一次作为全国人大代表被毛主席接见,毛主席高兴地握着申纪兰的手说:“很好,你是农村妇女的带头人,妇女是半边天,你这个头带得好。”

当年申纪兰嫁到西沟村时,那里的山是石头山,河是乱石滩,在申纪兰的影响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西沟村这片贫瘠的土地,现在已经拥有了万亩的成材林,12万株经济林,农村人均收入9800元。

在劳动中获得解放,在解放中获得尊严。申纪兰一生都未曾离开劳动,她用自己的一生向中国妇女们传递和验证了劳动的价值。作为唯一一位连续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的代表,申纪兰不愧为中国人大制度的“见证人”和“活化石”。

机关干部学习廖俊波的心得体会【第七篇】

3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省南平市委原常委、副市长、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廖俊波同志任职期间,牢记党的嘱托,尽心尽责,带领当地干部群众扑下身子、苦干实干,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无愧于“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的称号,广大党员、干部要向廖俊波同志学习,不忘初心、扎实工作、廉洁奉公,身体力行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和群众中去,真心实意为人民造福。

廖俊波同志以党和人民事业为最高追求,以干事创业、造福百姓为最大快乐,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是新时期县委书记的好榜样,是用生命践行忠诚、干净、担当要求的好干部。他入党25年来,始终信念坚定、不忘初心,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在每一个工作岗位都倾心尽力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直至生命最后一刻。他担任政和县委书记期间,时刻想着“如何让老区人民尽快脱贫增收”,带头深入贫困村蹲点调研,分类推进精准扶贫,坚持“赚钱的事让群众干,不赚钱的事让党委政府干”,做到了“实字当头,干字托底”的精神。他当事不推责、遇事不避难,抓工作“能在现场就不在会场”,以“背石头上山”的劲头带领干部群众苦干实干,常年奔忙在项目建设、园区开发、脱贫攻坚工作一线。他严守廉洁底线,做人光明磊落,从不利用权力、地位为自己和亲属谋取私利,时常叮嘱家人多付出、多奉献,不搞特殊,以良好的形象和口碑赢得了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广泛赞誉。

机关干部学习廖俊波的心得体会【第八篇】

廖俊波同志以党和人民事业为最高追求,以干事创业、造福百姓为最大快乐,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是新时期县委书记的好榜样,是用生命践行忠诚、干净、担当要求的好干部。(新华社北京6月6日电)。

3月18日的那场车祸,将廖俊波同志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48岁这年。他曾在自己的日记里写到:人生就像一列火车,不要只盯着车里的那些人和事,要多往窗外看。往远方看,就能看到更大的风景。他的一生,都始终牢记党的嘱托,尽心尽责,一心盯着自身之外的大格局,盯着百姓的疾苦,带领当地干部群众扑下身子、苦干实干,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在每一个工作岗位都倾心尽力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直至生命最后一刻。只是在那个雨夜之后,他再也看不到远方了,无论是他小家的远方,还是他至死方休的大家的远方。

他自称“樵夫”,用一心为民这把斧子,一路披荆斩棘,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只要是他认准的事,就算是背着石头上山,也义无反顾的坚持下去。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这句话在他身上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无论是荣华山创业的艰辛,还是政和的脱胎换骨,抑或武夷新区的日新月异,无不印证着他坚定的信仰和无上的忠诚,以及实实在在为民干事的勤勉和艰辛。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人有信仰,就不会觉得累”,正是这份坚持和追求,让他在每个岗位上都壮志满怀并付诸行动,以实打实的成绩为党和人民交付了一份份优异的答卷。

青山埋忠骨,魂牵万人心。廖俊波同志几十年以启山林的辛劳,换得百姓无上的口碑。无数百姓的怀念和泪水,是对这位不把自己当干部的干部最好的祭奠,也是对在岗位上为人民服务的众多干部最大的鞭策。在闽北桐花盛开得最夺目的季节里,他带着对群众无限的爱和对党无限的忠诚,永远的将自己留在了他所热爱的闽北这片热土上,而我们,理应以此为镜,勤勉不倦,为着光荣与梦想,为着我们力所能力的付出和责任,不懈地奋斗下去。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9 2945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