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训练心得体会优质3篇
心理训练提升了情绪管理能力,增强了自我认知,培养了积极思维,促进了内心的平静与专注,助力个人成长与发展。下面是阿拉网友整理编辑的心理训练心得体会相关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心理训练心得体会 篇1
再次迎来每周一次的心理行为训练实际操作课程,虽然占据老师们的休息时间,但大家参与热情依旧十分高涨。随着行为训练项目的深入,队员们彼此距离的拉近,活动中队员与队员能够更好地沟通、融入,第一次课的孤独感、陌生感消失得无影无踪。
一个名叫“泡泡糖”的小游戏热身活动后我们就进入了真正的训练项目——“法柜奇兵”。以教练为圆心认真倾听项目规则。随着教练的讲解,时不时有队员发出感叹:“这是不可能完成的!怎么能过去呢?”等等话语。教练也参透立刻个别学员的小心思,特别强调团队的潜力是无限的。本次活动项目计时40分钟,我希望22人能够团结一致,比较出色地完成任务。“有没有信心?”为调动我们的积极性,教练声嘶力竭地喊着。“有!”我们也毫不示弱地回应着。要知道如果在活动中有任何一名队员碰到线,全部都要返回重新开始。难度还是很大的,更何况我们只有一名男队员。
秒表计时开始后,不同于上次的是队长立即组织队员召开讨论会,有想法的队员表达自己的方案实施过程,其他队员讨论交流是否可行。在出现两三个方案后我们齐心商讨,逐一排查,最终确定一个方案准备尝试。更为精彩的是我们操作的过程,22人的团队活动中分工明确,没有嘈杂声,都听队长指挥,活动井然有序地进行,教练在一旁表现得有些吃惊,他紧盯着线的那双眼睛一动不动。二我们也有专人分别在两侧和中间看着队员不要触碰线,不然功亏一篑,有损队员们的信心。最终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之下我们以6分钟的成绩出色地完成任务,队员们欢呼、呐喊:“我们成功了,我们可以做到。”教练也终于露出欣慰的笑容。
回顾完成项目的过程,感慨颇多。队员们在这次任务中表现得更为有组织、有计划,能够做到先倾听,再发表意见,肯定或者否定的语言都以欣赏为主,加强了队员之间的信任。当团队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大家懂得先冷静下来思考对策,而不是盲目地操作。懂得依靠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充分发挥团队的潜能,相互信任,密切合作,争取成功。本次项目的成功关键还在于我们充分理解了教练给与的建议,完全规避了上一次活动中团队表现的不足之处,队员的活动热情高涨也是项目成功不可或缺的一个因素。
这个项目进一步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也提高了每个队员抗挫折的能力,彼此间建立信任,在沟通、交流中确保团队目标的最终实现。
心理训练心得体会 篇2
许多家长在孩子完成沙盘后,迫不及待地来问我,我的孩子有什么问题吗?而我真的想告诉家长们,沙画的确有心理诊断的一些作用,但是作为表现性心理疗法,作为荣格式心理分析的一种方法,作为自性化旅程的支撑工具,沙盘的意义如果只是诊断问题那只是用其皮毛而己,更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来访者意识到无意识中那些冰山,黑洞,那些生命长河中的暗礁,并勇敢地跨越或机敏地绕行,直至抵达自性化的彼岸。
这一天,我的一个来访者完成了一个沙盘,在我们交流的过程中,我问他对沙盘右下角的车祸现场有何感觉,一辆大货车侧翻在地,旁边围着三辆车,一辆消防车,一辆救护车,一辆警车。他说感觉到一种“温暖的残酷”。我一听这五个字,脑中闪现了一句俗语“刀子嘴,豆腐心”,我说出这句俗语时,他笑了,说,还真是和这差不多的感觉。而我同时,却鼻子酸了,真的,我很清楚这种感觉,于是我们深入地交流地成长经历中有这种感觉的时刻。一个小时很快过去了。而我从孩子的脸上清楚地看到轻松和自信的笑。有人常常会质疑沙盘游戏中到底是什么在起着心理治疗的作用,而我无法言语清楚发生作用的是关系,是火候,还是沙画。那种感觉象是冬天在厨房里熬一锅骨头粥,不能糊,不能太稀。水分,米,火,比例,时间和厨师本人一样都不能少。一个优秀的厨师可以无意识地熬出他想要的粥。
小时候,我们需要长辈的关心和照顾,而往往我们也能得到,只是得到关照的同时,我们被赋予要求和期望作为得到更多关照的条件,而这些打着“爱”的名义的条件,使我们从小就开始习惯于一种以满足别人的要求为目标的生活方式,渐渐地我们忘记了自己是谁,自己的'心底深处的需要和潜力。这种爱是残酷的,同时也是温暖的。温暖是我们的感觉,残酷也是我们的感觉。而家长们能感觉到吗?
记得每次沙盘培训时,高老师和申老师都会强调感应。一个优秀的心理治疗师是即要感受力强,又要会接应来访者,感应是关系建立和维系的基石,而感应的前提一是对来访者能做到的“无条件积极关注”,前提二是对自身生活经历的感受力,前提三是对当下的觉知。
心理训练心得体会 篇3
首先感谢院领导给我们安排这么一次特殊的培训,这次精神上的盛宴给我疲惫而忙碌的心灵注入一丝清凉和滋润,给略有浮躁和麻木的心态以警醒和启迪。
说实话之前我对这次培训有小小的抵触。觉得整整两天的时间不如去听业务和学术讲座收获大。可是去了之后才觉得获益匪浅。许多次老师的话语常常使我不由自主地对号入座,自以为四十不惑,可以宠辱不惊,不料多次被触动了心底最柔软的部分。原来自己做不到心如止水,波澜不惊。按照这次老师“ 60岁以下都是青年人”的说法,我还处在青春期。
当我看到电影 《飞越老人院》中院长计算陪伴老人的时间这一情节时,我触目惊心。我在心里暗暗计算了一下,暗暗庆幸我比她幸运一些,因为我离父母很近。正因为很近,又觉得父母身体还行加上工作忙所以并不常去父母那儿。初中时曾受感恩教育,天天给父亲洗脚和袜子,坚持了一年多,而现在却再也没有给父母洗过脚、洗过任何东西,心里十分惭愧。
我的父亲是一名机械工程师,在几万多名职工的矿务局,他高超的业务水平和固执耿直的坏脾气一样有名。因为他对工作要求完美,近乎苛刻。他原来学的是俄语,英语是后来学的。没上过高中,却完全凭自学上了大学。印象中,小时候家里墙上贴着大张的图纸背面全是密密麻麻的英语单词。我后来上初一学英语,那时候没有听力,老师也不讲音标,音标是我父亲启蒙的,他为了练发音托人从上海买的录音机,那时候可是稀罕物。他的领域是机械制造,但他是跨行业的高手。1981左右年矿务局第一批安装水暖管道的设计安装组负责人居然是我爸爸。他之前可是不懂管道设计的。我爸没有不会做的东西,小到钥匙、锅铲刀勺,大到折叠椅和沙发等各种家具,都是他比着《上海家具》书上流行的式样打制的,既结实又时髦,成为争相参观的对象。他床底的箱子好多,箱子里有一大堆发明专利和科研成果获奖证书,那个年代都是货真价实的。他会买好多书给我读,从不吝惜。会做各种精致的玩具,引得小朋友羡慕不已。
我眼里,爸爸是无所不能的。有一年生病在济南住院,我陪在医院。那天晚上,爸爸异常兴奋地和病房里另一位病友聊得火热,侃侃而谈,简直不像一位第二天手术的病人,一点没有紧张和焦虑,言语间充满了以我为荣自豪的样子。 以前他从来不表扬我,我意识到曾经我无所不能的父亲终究老去了,他也到了拼孩子的年龄。而并不优秀的我,从他口中说出来成了他的骄傲。
我的母亲心灵手巧,长得也漂亮,可惜我遗传了我父亲。她很善于经营家庭,总能用不多的工资让我们吃得更好。记得那时,家家在宿舍门口都养鸡。别人都是养几只母鸡下蛋,我妈除了养几只母鸡,就5分钱一只小公鸡一下买50只,所以隔三差五就给我们炸小鸡吃。在那个需要粮票和肉票的年代,吃上一点肉是多么奢侈的一件事啊,别的小孩羡慕得馋得慌。那时能让孩子吃好是天大的一件事,我觉得我妈很厉害。我妈一直是嫌弃我的,小时候嫌我长得黑、长得丑,长大了嫌我不够努力学习,嫌我没考上名校。直到两年前我正回复一封国外的邮件,我妈紧盯着屏幕。她以前也是学俄语的,不懂英文。她说:“哎,这些我都看不懂哎。”眼神里不再是嫌弃,而是充满了喜悦和欣赏。
那样能干的母亲,一直嫌弃我的母亲,有一天突然180度大转弯,为我自豪,为我高兴,这只能说明,她老了。曾经,父母一直是我的榜样和骄傲,可是有一天反过来了,我心里挺不是滋味的。为人子女,我们都是有责任的。为了父母,就算活不成父母想要的样子,也要努力活得不要太差。
为了叫父母不太失望,我们也要努努力。
希望我们一路前行,依旧不忘初心。希望我们都不要变成自己讨厌的样子。历经生活打磨、岁月洗礼,内心依旧清明,知世故而不世故,处江湖而不江湖。天天充满正能量,快快乐乐来上班。
说到上班,这次培训上老师有句话“上班的质量决定了人生的质量,工作的质量决定了家庭生活的质量”,说得特别好。前段时间有个特别火的微信文章《离开了单位你什么都不是》。你靠什么去获得你需要的生活物品?是单位!你靠什么赢得社会的尊重?是单位!地球离了谁都会转,单位离了你行,你离了单位却不行。“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真的,你不要以为自己有多么了不起,离开了单位,你什么都不是。
说到这里我要感谢三院,了解我,包容我,关心我,培养我。派我参加英语培训,去美国进修,去进修儿童无痛胃镜。还被评为了首批青年才俊。当时参加青年才俊和考博士都是主任陈丽萍三番五次催促我鼓励我报名的。我来三院好几年都没考继续教育,因为我不想晋升职称了。副主任齐爱霞说那怎么行,你还这么年轻,硬是让我一下子报了6门课,现在心里特别感谢她。有人问我来了三院后悔吗,我说后悔啊,后悔没早来!医院提供了这么多这么好的平台和机会,三院的每一位都是何等的幸运啊。
三毛说:“我来不及认真地年轻,待明白,我只能认真地老去。”但是我们还年轻,你今天的日积月累,早晚会成为别人的望尘莫及。拥有五座金球奖的C罗,33岁拥有22岁的身体,高度的自律让他33岁仍立于世界足坛之巅,俾睨天下,笑傲江湖。我特别喜欢他写的一句话,让我们共勉吧:“Nothing worth having comes easy。”(值得拥有的东西,永远都来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