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心得体会 >

电视节目主持人心得体会范文实用实用优质5篇

网友发表时间 2381913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电视节目主持人心得体会范文实用实用优质5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电视节目主持人心得体会实用【第一篇】

我家的小孩,一到周末就特别喜欢看电视,仿佛周末就是为看电视而放的假。以前还小看一些寓教于乐的电视,比如爱探险的朵拉,动物救援队员迪亚哥,鞠萍姐姐讲故事,看起电视来目不转睛,全情投入,和他说话都听不见的,我们大人觉得小孩有求知欲,也就没干涉太多。

现在念大班了,之前喜爱的电视节目已经不再受欢迎,加上是个男孩子,争抢好斗的心理更强烈,比较喜欢看一些打斗类的儿童节目,比如超能战甲,战斗陀螺之类的,虽然也是动画片,却很夸张,不实际,看电视的时候只见他手舞足蹈,比划各种绝招,看完电视了还继续比划!经常在一起玩的小朋友中也比划绝招!这类的电视节目我们就不大愿意让他看了。得想个办法不让他看,哪怕是减少也可以。后来有一天,小孩正在看电视,妈妈对他说你在观看电视的时候,电视是在工作的,如果你播放的是打斗类的动画片,电视的工作负荷就更大,容易烧焦的,可是他不愿意相信。

继续看。过了一会,妈妈到电闸那把墙插的电闸关闭了,看着的电视突然没了,他大声的问怎么回事啊,电视没了,然后妈妈出来告诉他,是吧,我说看多了打斗类的电视节目电视容易烧焦的吧!那该怎么办啊?没关系的,等一会电视就会恢复正常,以后只要少看打斗类的节目,电视就不会烧焦的。如果再多烧焦几次的话,这个电视机就会没用的。经过这次,之后小孩在这方面的确是好了许多!

电视节目主持人心得体会实用【第二篇】

摘要:随着电视业的发展,观众的品位不断提高,他们所欣赏和喜爱的节目内容也在发生着变化,传媒从业人员需要对观众心理活动有更深入和全面的了解及研究。尤其是主持人,作为直接与观众沟通交流的人,更要了解创作心理和镜头前的状态,体现“平视”的主持风格。

关键词:主持人;平视;心态;

纵观我国电视事业的发展,每个时代都出现过符合其要求的传播形式。当下提出主持中的“平视”心态问题,首先是因为社会变迁带来的对电视节目传播内容及方式人性化和细致化的要求提高;其次因为目前电视节目主持人队伍中存在镜头前大喜大悲、主持人的心态脱离现实生活等不良现象需要纠正;再者,平视心态也是国际化传播理念。荧幕前亲切随和的主持人营造平视美的方式最早出现在国外的电视节目中,也需为我所用。像美国abc广播公司《早安,美国》节目,主持人似一位老友,把每天发生的事向观众娓娓道来,这种朝气、清新又不失稳重的风格,受到大家一致好评。像早前中央二套的《第一时间》里马斌读报版块,也是一种大胆的尝试。《马斌读报》表面看是主持人个性化的表露,但是归根结底走的还是百姓路线,用百姓易于接受的表达方式来传递信息,与观众有精神层面上的交流。

一、重视“平视”心态的原因。

(一)受众意识的强化要求我们重视“平视”心态。

传播效果的产生和大小始终离不开一个重要因素――受众的心理状况和接受程度。电视节目丰富起来,观众具有更多的选择权,我们在关注自身队伍建设的同时,也要注意观众心理发出的呼唤和他们的内心感受。平视就是和观众一起去感受,了解他们的求新心理、求真心理、求知心理,只有以平常心去观察与捕捉这些心理,才能真正把握观众的需求,提高节目的质量。

安徽综艺频道《家有好大事》是7月1日开播的'一档大型家庭情感调解类栏目,笔者在《父亲的房产我们都有份》这一期节目中担任主持,这期节目中的“调解”属于双方调解,难度大于单方调解。节目中笔者本着中立的态度,不偏不倚,既有亲切感的主持风格,也有犀利的正义态度,在双方现场调解中起到了较好的协调作用。在节目驾驭方面,主持人不仅要有强大的控场能力,也要求能从当事人双方的角度和内心出发,从而通过努力帮助矛盾双方达成利益平衡和情感谅解。主持人的真心实意、锲而不舍的工作态度得到了当事人及电视观众的认可,这期节目起到了良好的社会作用,也获得了安徽广播电视主持一等奖。因此,主持人只有具备受众意识,才能找到正确的心理定位,才能拉近自身与观众的距离,表达的内容、状态、语气等才可以达到传播效果。

(二)片面理解“播音腔”会让主持工作偏离正确轨道。

“播音腔”是广播电视播音的一种特色,区别平常谈话、相声、话剧、电影等质的规定性。这种特色是广播电视播音艺术特有,其中心或内核是其它有声语言所不能容纳,不能代替的。有些主持人不管什么节目内容,什么类型的节目,什么样的场合,循规蹈矩地使用一种腔调,形成错误的“八股腔”,造成语言表达呆板,讲话语气生硬、节奏单一等问题,难以达到预想的艺术效果,达不到编导的艺术创作的目的,语言魅力更是无从谈起。为了避免这样的“播音腔”破坏主持工作,损害交际值,就必须培养“平视”心态。央视电视节目《国家宝藏》,很好地把民族文化和现代元素结合起来,传播民族文化、展示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瑰宝。张国立的主持有朗诵,也有叙述,适时加上表演的元素,节目的深入浅出,年轻人容易接受,也乐意接受。

二、“平视”的含义及表现形式。

(一)平视是一种角度,不是孤立的心理活动。

以平视的视角去表述导演或编导意图,是与观众平等交流的最佳角度。同时,应当平静地表达,传达事实的过程,把是与非或对与错交给观众判断,体现对观众的尊重和理解。不能表现出优越感,给观众带来居高临下的压迫感;反之,若缺乏自信,仰而视之,就会造成自卑感,同样不够亲切大方。这一点,董卿就做得很得体到位。董卿主持的《朗读者》最打动人的,是帮观众又找回了“初心”。董卿的解释是,“《朗读者》与大家的遇见,能够让我们彼此之间感受到更多的美好。”是的,让嘉宾与观众以一种平等、真诚、轻松、坦诚的心态交流,缩短了节目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平视不是自然原始状态,主持人表达得太随意,表情、语言太任意,没有艺术规范,观众觉得太“潇洒”了,也不会认可,反而产生反感和厌恶。所以,平视就是设身处地,就是想观众所想,为观众服务。

(二)平视是一种平实风格的体现。

平视是主持人放平了自己的心态,在认真对待生活基础上的一种平实的情感。白岩松说过,“作为一名节目主持人,生在平民,长在平民,没有资格把自己当成一个什么英雄,而应努力成为百姓的代言人,成为用平民视线观察社会的媒体发言人。”要让作品具备平实的风格,必须懂得朴实地反映生活,用真实的情感换取观众的认同和回应。

(三)平视是一种亲和力的表现。

亲和力的内涵分为三层,一是亲切,二是平和,三是魅力。“亲切”是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自然流露,是给观众的第一印象,它是亲和力的基础。“平和”包括语气、体态、表情、语调,它们相互配合,达到平顺和蔼的效果。“魅力”是主持人的个性体现。只有对这三点都有很好的把握,才能形成属于自己的亲和力,也是主持人最真切的传播心态。中央电视台二套《为您服务》的主持人王小骞说过,“亲和力要求首先是要真诚,把观众当作自己的朋友,让观众觉得你可信。连笑,都是不一样的,要想打动观众,就必须发自内心。”当然,不能光靠形式上的亲切和生活化去取悦观众,惟有从实质上去把握,才能吸引观众。

三、如何正确做到“平视”

(一)平视不等于平淡。

平视不是平淡,平淡是没态度、没感觉、没倾向。而平视则包括平和冷静的心态和热情积极的主持状态,是以平常心去积极引导观众,让他们的思想与情感的形成过程自觉自发、水到渠成。水均益曾说过,“我们所说的‘口语化’绝非指淡而无味,对于主持语言我们要求:平常但不能平淡,要精彩;平淡要有内容,每一句话力争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趣,言之有益’。”也就是说,要使平视“精彩”,就要对客观事物和事件的热情与激动转化为一种平静心态,不能处在个人情绪化的创作状态中,不能随心所欲,所以要呼唤平视心态和镜头前的积极主动状态相互碰撞和激发,而它们很好的结合点就是内涵丰富的立体架构的“平视”。

(二)做到平等的交流。

主持人落落大方的举止,友善亲切的语气,让广大电视观众感到他们不是被灌输、被迫接受,而是平等的交流,这不但可以缩短电视节目与观众的距离,也带动更多的观众参与到节目中来。不仅对观众要有这样的心理寻求,对于节目中的合作人、嘉宾,也要有平和平实的一面,只有和他们平等的交流与协作,才能呈现出节目的和谐美和创造力。《半边天》的主持人在“妇女节”那一期特别节目中的采访让人记忆犹新。她采访了一位农村已婚妇女,她不仅勤劳,还很喜欢读书,特别渴望去大城市。她的家就住在铁路边,经常有一种乘上列车实现自己愿望的冲动。他接到她的信前往采访,节目中主持人和嘉宾在红墙灰瓦的房前,两人坐在小板凳上,交流得那么自然,与现在一些节目中主持人的做作和表演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期节目吸引观众的就是真切和平实,让观众可以了解一个农村妇女的故事,了解普普通通的她身上闪光的地方,主持人能够将其淋漓尽致地展现是不容易做到的。

(三)做到“心中有你”

目前受欢迎的节目,如何炅主持的《快乐大本营》经久不衰,他以出色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诙谐机智的风格赢得大家的喜爱,松弛、平和、乐观、从容,何炅的主持把“平视”营造得分寸得当。但有的主持人表现不尽如人意,不是主持人的长相不够亲切,而是他们的现场表现“放不开”,一样的表情、一样的处理方式,缺乏与场上嘉宾和现场观众的互动,节目的效果可想而知。

(四)心态要保持相对稳定。

主持人应学会保持主持状态的稳定性,这就要从态度方面入手,居高临下或盲目迎合,都无法做到平视。去年秋天,我有幸和杨澜一起做了一档安徽卫视播出的《家风中华》节目,作为家风观察团的一员,访谈中“姚多保老先生为还钱主动寻找债主”、“重庆古街糍粑店公道不贪八年不涨价”这两段当事人的经历让我深感敬佩。在录制时,杨澜协调嘉宾和学者钱文忠以及家风观察团三方,在适度的表达和稳定愉快的情绪中,让访谈体现家风的文化魅力。主持人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知识储备,才能保障和观众交流的顺畅进行。

四、结语。

平视是一种传播心态,也是一种交流方式,体现出一种平民化的风格。它提醒主持人要站在观众的立场,既不曲高和寡,也不做作、媚俗,而是呈现真情实感。平视意味着尊重观众,尊重编导和创作人员的工作意图和成果,同时也是尊重自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引导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伟大时代,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这也要求主持人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和观众紧密联系在一起。我们在主持工作中要更加重视它、完善它,用“平视”理念讲好故事,以高质量的节目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

电视节目主持人心得体会实用【第三篇】

1。有利于保证节目流程,提高工作效率。节目策划主要是针对新闻事件的策划和主持人的策划,主持人作为节目流程的核心环节,参与节目策划的全过程,极其有利于节目流程的高效运转,有利于各岗位的深入沟通。

2。有利于提高节目质量,增加核心竞争力。我们进入一个媒体激烈竞争的时代,媒体竞争表现为节目内容的竞争,归根到底还是人的竞争。电视界和观众都信奉“内容为王”,而节目内容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策划质量的高低。

3。有利于节目形式多样化,使节目内容丰富多彩。现今电视节目的发展趋势是直播化、娱乐化、纪实化,节目形式多样化,服务节目、谈话节目方兴未艾。

4。有利于节目风格的个性化。电视节目策划很重要的一个理念就是个性化观念。电视产品作为特殊的商品,它的生产也和其它商品的生产一样,都遵循着一个法则,那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以需求为目标。作为商品,电视节目最大的卖点就是节目的个性化,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5。有利于加强与观众的互动,密切与受众之间的关系。美国著名传播学者特里。甘布尔在《有效传播》一书中写道:“我们每个人都依赖传播技巧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追寻快乐和达到目标。”互动动力指标越高,会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形成更大的传播“场”,当然传播的效果也更理想。过去的电视播音员采取我说你听的播音方式,字里行间总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观众在获取信息的时候很难说有愉悦的感受。现在我们看到的主持人都是以一种平等的姿态与观众进行交流,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使受众容易产生亲近感和信任感,加上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策划内容,能吸引观众参与节目制作,拓展节目内容,达到良性互动效果,密切媒体与受众之间的雨水关系。

三、主持人与采访策划。

主持人虽说是一种特殊职业,但前提也是新闻记者队伍中得一员,作为记者,采访是我们的基本功。在很多时候,面对面的采访往往都是由主持人来完成,如果主持人对采访策划不了解、不熟悉,很难掌握采访重点、设计采访提纲、完成采访任务。尤其电视采访,受时间长度限制,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一气呵成。

无法想象,一个不了解采访意图的主持人单凭编导设计好的“锦囊妙计”如何应对?因此,主持人采访策划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1。明确主题。主持人首先要熟知自己节目的定位和风格,在接受采访任务前,首先要明确以什么样的采访方式和风格来适应节目定位。在选择采访对象、安排节目采访内容、确定采访时间和地点上,在服装、背景的选择上和语调、语气的运用上都要严格考虑节目宗旨。其次在明确采访意图后,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切入主题,不拖泥带水,不东拉西扯,严格控制采访内容和导向,突出重点,简洁明了。

2。选择采访对象。选择采访对象,就是选择那些具有社会价值和舆论效应的人,保证节目的真实性和权威性。一般来说,离新闻事件最近的当事人或者目击者最具备真实性,具备话语权和控制权的人具有权威性。

3。详细了解背景材料。在新闻界广为流传的一个故事是:大庆油田被发现后,国内某大报刊的记者去采访当时的地质部长李四光,百忙之中的李四光部长接待了记者。可是由于这些记者缺乏地质学方面的知识,事先也没做什么准备,连基本的术语和概念都不懂,两人很难沟通。

4。周密设计采访方案。采访方案是主持人采访活动的指南,应具体周密、可操作性强,这些方案事先备好,用时方便。

四、主持人与编辑策划。

编辑策划是电视节目策划的重要环节,主持人在参与编辑策划时,应遵循电视特色和节目特色,从自身实际出发,在结构安排、节目编排、画面编辑上精心设置,达到最好的播报效果。

1。结构的整体把握。“结构是电视节目的内部组织或构造所体现的篇章形式,在创作中,则是指对广阔内容的组织和安排。”一档栏目由若干节目组成,这些节目作者不一,有长有短,节奏有轻有重,需要表达的主题与情感也各不相同,但所有这些都要由主持人来完成播报。这就要求主持人对节目的构成有深入的了解和体会,在保持每个节目鲜明的个性同时,保证整体结构的完整性。

2。编排的整体把握。电视传递信息的意图最终是通过主持人体现的,因此主持人在参与编排策划时应更多地考虑自身因素,在最大的编辑自由度内,以自己的方式体现编辑思想。首先要找准主题,对重点节目突出力度,吸引受众,营造舆论热点。其次要把握大局,对各种节目有清醒的`认识,孰轻孰重,通过自己的播报会在社会上造成哪些影响,做到心中有数,妥善处理。

3。处理局部组合。许多节目的制作过程都是先分解后合成,主持人的串联词和配音都是先期录制,往往在后期合成时会发现这种串联效果并不理想,容易形成“两层皮”。要解决这个问题,主持人应把握好上下段落整体内容,保证节目局部组合。除了对具体内容反复消化、理解之外,还要对具体画面、特技、音效;、同期声、现场声等诸多表现元素加以考虑。

4。掌握编辑技能。掌握采编播录的各种技能,成为综合性复合人才,是电视发展对每个记者的要求,主持人当然也应以这个标准要求自己,如果不懂编辑,就无法与记者、编导沟通,无法在策划中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要求。

五、主持人与节目策划。

1。风格意识。节目的风格是指某一节目与其它节目相比而出现的带有稳定性的个性特征。如文本风格、叙事风格、选题风格。风格可以说是主持人的第二生命,风格就是个性,风格就是创造,风格既是美。主持人在树立风格意识的时候,必须注意自己的风格应服从于节目的整体风格,应与节目风格相统一。

2。对象意识。关注受众,服务受众,是现今传媒界广泛认同的办台宗旨。双向交流对人们相互了解、增进感情有着重要意义,而在屏幕上与观众的交流只能由主持人来完成。

3。主持意识。主持人是节目的核心,掌握着节目的话语权,主持人的播报状态影响着观众对节目的信赖程度。所以经过了前期的充分介入和准备,主持人最后要以确定的主持意识,以自信、健康的屏幕形象面对观众,增强观众的信任感。

总论:通过以上论述,本文试图阐明,主持人策划是节目策划的重要环节,主持人的关注也不应局限于自己的演播台,而是从节目策划到完成的每个环节。

参考文献:

[2]陈振、田方编着。《主持人节目策划艺术》。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版。

电视节目主持人心得体会实用【第四篇】

作为一个节目主持人,我有幸参与了许多不同类型的节目,也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和感悟。我深知,主持人是一个节目的灵魂,他的形象和能力直接影响着整个节目的质量和效果。因此,我一直在不断努力提升自己,希望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在这个过程中,我体会到了主持人的五个重要方面:形象塑造、专业知识、口才表达、情感调控以及与观众的互动。

形象塑造是一个主持人必须要做好的第一步。一个好的形象可以让观众对你有好感,进而提升节目的吸引力。首先,外在形象要令人愉悦,整洁得体,给人以良好的视觉感受。其次,内在修养也要得到提升,要有良好的礼仪规范和素养,表现出自信、友善、亲和力,让观众愿意与你建立情感上的连接。最后,一个主持人的性格魅力也至关重要,颇有个性的主持人会让观众对他有好奇心,从而产生持续的兴趣。

专业知识是一个主持人必备的素养。对于不同类型的节目,主持人需要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储备,这不仅能让他更好地与嘉宾交流,还能确保表达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就拿我参与的音乐节目来说,我需要了解音乐历史、音乐文化以及一些音乐技术方面的知识,才能在和音乐人交流时不至于尴尬。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积累需要时间和努力,但与此同时,它也是提升主持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口才表达是主持人的基本功,也是他与观众进行沟通的重要手段。一个流利、清晰而又富有感染力的口才,可以给观众留下好的印象,进而提升节目的质量。为了提高自己的口才表达能力,我会利用业余时间大量朗读,提高自己的语速和音调的变化,同时也会多听其他优秀主持人的节目,学习他们的表达技巧和节奏感。另外,在口才表达方面,锻炼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胆量的训练,如面对大庭广众或者紧张时保持镇定的能力。

情感调控是主持人在不同节目环节中需要具备的能力。在面对不同嘉宾和不同话题时,主持人需要能够调动自己的情感,让观众对他表现出真诚和亲切感。有时,主持人需要在严肃的节目中展现庄重和专业,在欢快的节目中表现出活泼和幽默。情感的调控也要求主持人具备一定的情商和情感自控力,以确保不会因为嘉宾的情绪搅乱了整个节目的节奏和氛围。

与观众的互动是主持人的最终目的,也是主持人与观众之间建立真实联系的重要方式。通过各种社交媒体、直播平台和现场互动等方式,主持人可以收集到观众的反馈和意见,了解观众的喜好和需求,进而为观众提供更好的节目体验。与观众的互动不仅能够提升观众的参与感和忠诚度,也能够为主持人带来更多的动力和创作灵感。

作为一名主持人,我深知自己还有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但同时也享受这个过程中的成长和坚持。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实践,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节目主持人,给观众带来更好的观赏体验。我相信,通过形象塑造、专业知识、口才表达、情感调控以及与观众的互动,一个主持人能够在舞台上展现出最好的自己,也能够带给观众最好的节目。

电视节目主持人心得体会实用【第五篇】

电视节目主持人,为观众展示了一种颇具吸引力的人格化传播方式,也因此常常成为观众的视觉中心。由于电视“一杆子插到底”的特点,主持人形象直接步入千家万户,与观众面对面交流。如何令观众喜欢这位登堂入室的“不速之客”呢?这也许是我们所有主持人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西方国家许多起步较早的电视机构,强调主持人的个性化,加强主持人的权威感,培植主持人的明星素质,以求吸引大批观众。

虽然中西方在文化背景和社会制度上有很大差异,但人格化传播始终是节目主持人的基本特征之一。在我国,新闻事业作为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寄托了群众的信任和希望,主持人自然也担负起了舆论导向的重任。也许正是由于这种压力,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屏幕上的主持人端庄严谨有余,而个性风格不足。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经济类节目逐渐占领了电视屏幕的重要位置,应运而生的一大批经济节目主持人活跃在黄金收视时间里。同其他类型的主持人一样,经济节目主持人也需要以个性魅力来吸引感染观众。总结几年来主持经济节目的实践和体会,我觉得不妨从以下方面入手,来讨论经济节目主持人的个性化问题:

一外观形象。

主持人这个职业注定是要给人看的,观众们总免不了对某个主持人评头论足。随着观众欣赏水平的提高,“年轻漂亮”已不再是观众评价主持人形象的唯一标准。有特点有个性有魅力的主持人似乎更具吸引力。

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主持人崔永元,一张扁平而略黑的脸实在谈不上“英俊”,却被誉为“最有观众缘的主持人”。观众喜欢的,恰恰是他平凡真诚的外表,毫无装饰的举止和机智幽默的性格。就象“邻居家的大男孩”,“令人不由得对他掏心窝子”。

鉴于经济类节目主要是向观众传播经济信息和知识,其主持人的外观形象更是不宜过于年艳丽。观众很骓相信一个二十出头刚毕业的孩子会对经济形势全面掌握并准确预测.而站在镜头前背诵专家评论文章的主持人,又有什么“个性”可言呢?同样道理,主持人(尤其是女主持人)服装发型过于前卫,夸张,妆容过于艳丽出容易给观众以华而不实的感觉。如果观众已凭外观形象给主持人作了这样的判断,那我们所提供的经济信息的可靠性也会大打折扣。

长相是天生的,屏幕形象却可以塑造。主持人的外观形象应该定位在生活与舞台之间——既要高于生活,不似生活中的随意;又要低于舞台,不给人以“表演”的造做。主持人是在屏幕上塑造自我——一个明智、真诚、自然、又有活力又有人情味的个性形象。

适当地借助于表情动作也是主持人的一大法宝。专家指出,非语言符号在人与人面对面交谈中可以传达40%到50%的信息。因此,作为主持人,要锻炼自己“喜形于色、怒形于色”的本领。有时,一个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倾听的姿势,一个拍手的动作,都会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我在主持一期介绍眼镜行业的节目时,为了吸引观众,在片首设计了这祥一组“平行蒙太奇”:主持人查视力时迷茫地摇头的面部特写与模糊的视力表镜头交替出现,然后主持人戴上眼镜,豁然一笑,接着视力表由模糊变清楚的特写镜头。

在这级蒙太厅奇中,没有人物同期声,全凭主持人的表情.动作来表达“眼镜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这一思想。节目播出后,很多观众不久就忘记了我在此片中的多处大段讲解,而对片首的那组镜头却一直津津乐道。

当然,对观众来说,除了神态、容貌、衣着、发型,他们更加注重主持人的表达能力、反应速度、主持技巧以及相关的诸种重要要素。这些则需要以主持人的文化素养和品格修养为底蕴。

二个性语言。

语言表达是主持人赖以运用的重要手段,也是主持人风格的一个组成要素。主持人的个性语言越鲜明越突出,就越能表现出特殊的魅力和感染力。

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开播的早间新闻节目《时事直通车》,一改新闻播音的姿态,以“说”新闻的方法探索了消息类新闻节目的新形式。该节目主持人鲁豫坦言:“没有任何文字稿,否则就不是我所追求的风格了。”当然,新闻节目有其特殊的严肃性、严谨性,单凭“说”是否能保证新闻消息的准确客观有待长期论证。但“时事直通车”大受观众青睐却是不争的事实。

与新闻相比经济节目主持人“说”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更大一些。当然,这是的“说”是指主持人在用词.态度上的“说”的感觉,而绝非内容上的“戏说”。经济节目不是社教节目,虽然传播了经济知识,但大多数观从是抱着娱乐.欣赏的心情来观年看的。因此,主持人应尽量避免在语言中出现深奥晦涩的专业术语和很长的数字,对于专家们撰写的评论稿,也应先转化为更生活化的语,以仿令大多数观众听得懂.愿意听。

若主持人对节目所涉及的经济领域十分熟悉,也可在节目中发表个人观点,但要说明此非“权威意见”,仅供参考。突破了“人云云”的框框,有见地的`经济节目主持人会更得观众的信任――即使他的见解或许并不是最中肯,最客观的。

一个对语言驾驭自如的主持人,还要做到“该闭嘴时就闭嘴”。曾有一段时间,我受电台主持人的影响,认为“语言”应该贯穿节目的始终,节目中每个段落间语言的空档,在我看来都是“信息量不够大”的表现,就如舞台表演中的“冷场”般令人尴尬。可是不久就有观众对我说:

“你一直在不停地说,听着听着,我也记不清你都说了些什么了。”

有儿童这样区分电影和电视:“电影上的人互相讲话,而电视上的人对我们讲话。”主持人的设置,正是为了使观众有一个可以面对面交流的主体。与观众有了情感上的沟通,才是主持人个性更深层次看来,一个喋喋不休的形象也会令观众招架不住的。

最后要指出的是,个性语言应该根植于丰满的性格和深厚的内涵,而不是提倡怪腔怪调。常听到有的主持人一味模仿港台主持人的腔调,或吐字含混、言语不通,全然不顾主持人应有的语言的纯正和规范。长此以往,电视语言被污染,主持人的个性形象流于庸俗,远不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上的体现。

然而主持人在录制节目时,大多数情况下面对的是摄像机而非观众。当主持人在滔滔不绝讲解时,看不到观众是在饶有兴趣地听,还是索然无味地走开。因此,这种双向交流对主持人来说无疑难度很大,需要特殊技巧。

主持人的言谈举止就是一种感情的流露。这种流露应该是自然的发自内心的,而绝非矫揉造做的。同时,它又要是显而易见的,令观众可以轻易捕捉到。

同时,主持人的情感传导应该能够艺术地“化入”节目内容之中。如果节目主持人不能用节目内容来感染观众、打动观众,反而让观众仅仅注意到自己的细节动作、表情变化,那只能说明我们情感交流的功夫还不到家,我们的个性形象仍然是肤浅的。

无病,不惜架上药生尘”。这期节目在济南市的经济节目评比中获了奖,有位老药师后来对我说:“看了你的节目,我们觉得特别自豪!”

三现场主持。

"你们是不是要等到商场下了班才去采访,要不然怎么一个顾客也看不到呢?”

“语言很流利,每天晚上都要背大段的解说词吧?”

观众不仅否定了节目的真实性,而且否定了我作为主持人的工作能力。

就当全国军民掀起抗洪热潮的时候,我在电视上看到了去抗洪前线采访的主持人倪萍。她穿着肥大的军裤坐在战士们中间,略显疲惫的脸上显然缺少了往日在演播室里的神采。然而也就在这时,倪萍在我心中的形象更加真实,我甚至体会到她作为职业女性的坚定,朴实和锲而不舍的精神。

其实作为主持人,我们大都品尝过现场采访的艰辛或欢乐,只是没有用摄像机记录下这最初的体验。我们习惯于将各种体验整理成理智而有条理的语句,并以贯有的端庄姿态在镜前播讲,从而错过了展示个性的绝好机会。想想真是可惜。

四全方位编辑意识。

作为一个成熟的主持人,要对自己节目的制作有全面的认识。前镜后的许多事情都要了解或者亲手操作,这样才会有全新的创意和与众不同的表现。

在山东有线电视台刚开播的大型娱乐节目〈〈状元三百六〉〉第一期节目中有这样一段情形:

女主持人让男主持人闭上眼睛,然后自己转到了大屏幕后面。这时,大屏幕上出现女主持人手持话筒站在外景地的形象,并对站在舞台上的男主持人说:

“喂,睁开眼睛吧!你知道我现在在哪儿吗?我在上海!”

男主持人也对着屏幕讲话:

“上海?不可能!你有什么证据吗?”

大屏幕上的女主持人用手一指,

“瞧,我身后就是上海的标志---东方明珠塔。”

随后引出了女主持人在上海拍摄的一段采访。

这一个段落,创意新颖,过渡自然,主持人的开朗俏皮跃然屏上。显然,支持下在外景拍摄时,就已经考虑到后期的编辑工作。若没有全方位的编辑意识,很难做到着一点。

全方位编辑意识,要求我们能够把握节目整体编排,正确处理局部组合,并撰写或润色文字稿。有了这些能力,语言的流畅,画面衔接的自然,节目结构的完整才有保障。才能更成功的办好节目,更丰满地展示主持人的个性魅力。

五“露拙”也是一种美。

为求尽善尽美,我们在录制主持词时,经常回因为语言不够流畅或表情,手势不够自然而要求一遍遍重录。我们希望观众看到的主持人永远是胸有成竹,出口成章且从无口误的,以至在一些直播节目中,我们的主持人因一时语塞而表现出来的那种沮丧和尴尬甚至令观众也感到不自在。

相比之下,港台及国外的很多主持人对自己要宽容的多。一时的语误没关系,人哪有不犯错的,“改了就是好同志”---只要没有给观众传达错误信息,造成不好的影响。一时的语塞,吐字不清,口不择言,他们都可以自嘲地一笑。非但没有影响到主持人的形象,反而令他们更具亲和力。

甚至,有时主持人故意犯点儿小失误,反而有助于节目的进行。

“哎,听你们俩谈得这么热闹,不过我想问一下,你们说的哪个***,他到底怎么了?”

于是,两位女嘉宾又向张越叙述了该球员在比赛中如何错过入球机会的情形。

在我们看来,张越提的这边个问题实在有失主持人的颜面。专门讨论一场球赛,却不清楚比赛中发生的事件,起码是节目前的准备工作不充分。

但是,如果站在观众的角度去想,〈〈半边天〉〉的收视对象以女性为主,她们中或许有很多人并未看过这场足球赛,肯定会对两位女嘉宾的“神侃”感到不得要领。主持人即使注意到了这一程序上的不合理,冒然打断嘉宾讨论也是不妥。于是,她巧妙的以提问方式引导嘉宾返回来解释事件经过,手段之高明,不能不令人佩服。

抱着这样的想法去看以前主持的节目,常会有些启发。在国内微波炉市场蠢蠢欲动时,我们栏目曾制作了一组有关微波炉市场的毓报道,其中包括微波炉的使用方法。

节目中,我亲手示范用微波炉做菜,由于也是刚刚接触微波炉,操作过程中有不少失误,这些失误,大后期编辑时被当作“废镜头”理所当然地剪掉了,以便我在屏幕上能够顺利地烹制一道道佳肴。其实,我当时所犯的失误也是观众在初次接触微波炉时最常犯的,如果能在成片中保留那些镜头,不仅是对观众的启发,也会令节目和主持人形象亲切,更真实。

有关节目主持人的个性化问题,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都曾著书立说。说到底,主持人以个性形象吸引观众,是为了引导观众欣赏节目,而不是欣赏自己n〈〈60分钟〉〉节目总编导唐。休伊特曾打比方,节目内容好比“主菜”,主持人的个性魅力好比“调料”。我们的种中努力,无非是希望电视这道“大餐”能够让观众品尝得更加有滋有味。过内外的许多优秀主持人已经为我们树立了很多个性形象的榜样,但我们也只能借鉴,不能模仿。否则个性又成了“千人一面”。在这里,我斗胆把自己三年多来在主持实践中的点滴体会连缀成文,以期与电视同行共勉。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9 238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