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本纪心得体会【精选4篇】
项羽本纪展现了英雄的悲剧,忠诚与背叛交织,反映了历史的无情与命运的捉弄。勇气与悲壮并存,令人深思。下面是阿拉网友整理编辑的项羽本纪心得体会相关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项羽本纪心得体会 篇1
说起项羽,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在他24岁时举起千斤大鼎,由此有了“力拔山兮气盖世”。通过巨鹿之战中的神勇表现,又有了“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但我想说的是项羽只适合当一个小卒,或者是一个百夫长。项羽的神猛,是毋庸置疑的,在当时秦军是非常强大的,但是在巨鹿之战中,项羽凭借几万楚兵与十几万秦军对抗,结果打败秦军。杀苏角,俘王离,涉间不降,自烧杀。而且项羽还凭此一战留下了“破釜沉舟”这样的成语。在那时,项羽的人气大涨,有许多人都投奔他,在他的带领下秦国很快就灭亡了。
以上都是项羽一生中最辉煌的战绩了,但我想说的是项羽太过鲁莽,在巨鹿之战时,他直接进军敌人的内部,可他却没想过,如果两翼的敌军包围起来了,那么项羽就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困境中。那么他也只能战死沙场了。当在“鸿门宴”那一个场景。项羽在军事上的不足已经被暴露得很明显了。在自己的势力中有谋略家,而且还是对于自己比较亲的亲人---范增。但是项羽却不听自己的义父范增的意见,而是去听信刘邦的谎言,这是很不明智的。应为在当时,咸阳已破,刘邦的军队虽在霸上,但当刘邦的任何举动有反常时,项羽就应该小心提防着刘邦啦,应为在这时一般是有野心的侵略家现身夺权的时候了。所以项羽应该立即杀掉他,永除后患,不给刘邦任何可以活着出去的机会。再者说,父亲是不可能会伤害自己的儿子的。但是项羽还是相信了自己所为的兄弟。这表明了项羽的重义气,同时也体现了项羽的单纯。
总而言之,项羽只适合当一个小兵。他用他的勇气,可以鼓舞我方的士气,但是他的军事谋略很差,如果有一个不小心就可能断送几千条生命,所以他不适合当一个谋略家,在军事中,不是所有人都会上阵杀敌,但有时只他一人之力可破敌方十万大军,由此可见军事策略的重要性。而且项羽也不是一个爱才之人。张良,韩信等当代名人从他的手中溜向了刘邦的手中,变成了刘邦的心腹,这是令人感觉非常惋惜的。
项羽本纪心得体会 篇2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是西楚霸王临终的悲歌,这是一个“英雄”的最后的真情告白。
说项羽是个英雄,不为过。项羽自幼就有异于众人的表现。“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他的叔叔很生气。而项羽却说: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这些话显示出他从小就胸怀大志,与众不同。而他的叔叔教他兵法时,他却略知其意,不肯竟学。这又显示出项羽的一些人性弱点。就是毅力不足,过分自信。当秦始皇游会稽·渡浙江时,项羽看到了就对他的叔叔说:彼可取而代也。这就是他的叔叔改变了对他的看法。而他本人勇力过人,力能扛鼎。这些事情对于项羽的发展大有好处。为他今后受到叔叔重用,开拓自己事业的天地奠定了基础。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起大泽中。项羽叔侄也顺应天下之势起义。他们叔侄杀会稽守进而占领了一席之地。这就是项羽最开始的资本。凭借过人的勇力和一定的谋略,项羽成为起义军中较强的一支。而刘邦也在这时迅速兴起,形成与项羽对峙抗衡的对等力量。巨鹿之战是项羽最为光彩的一件事之一。这次战役,扭转了整个局势,关东转危为安。刘邦也得以顺利地破秦入关,攻占咸阳。项羽在这次战役中表现出的国过人的谋略和胆识的确是令人佩服和敬重。破釜沉舟显示出了它本身的魄力。如果是刘邦,恐怕他不敢这么做。
说项羽是个匹夫也不为过。章邯投降,而项羽竟坑杀秦葙卒二十万于新安。有一个勇士,一个有为的领导者变成里一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头。这给他人生涂上了不光彩的一笔。项羽分封十八个诸侯国,自立为西楚霸王,击杀义帝,诸侯王纷纷自立,直接导致了自己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而此时的刘邦却迅速崛起,这就是后来的楚汉之争。可以说这是项羽自己亲手为自己酿制的苦酒。
前期的项羽还是有勇有谋的,可是当他取得一定成绩后就沾沾自喜。原先自身的缺点全部暴露无遗。例如鸿门宴上,项羽明知刘邦对他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威胁,他却优柔寡断,错过了一个有一个杀死刘邦的良机。而他却透漏给刘邦一个重要的消息,即将曹无伤出卖了。这不能不说项羽糊涂。项羽满足现状,止步不前,一味迷恋个人的武力和权势,而刘邦却清醒的认识了新的形势,采取正确的政策,蓄积力量,逐步改变了不利的地位。这样看来,项羽与一般匹夫无异。尤其是在项羽引兵西屠咸阳烧秦宫室,火三日不灭,这种行为是何等残暴。有人劝说项羽就关中建都,而项羽却说:“富贵不归故乡,如锦衣夜行,谁知之者!”典型的夸耀心里,缺乏政治远见,这怎能称霸于世?!这与市井之徒有何异?
项羽刚愎自用,缺乏政治远见,不能知人善任(即使有范增为谋,亦不能用之计策),紧要关头,举棋不定,这都预示着他只能以失败告终。最终导致了他被围垓下。垓下之围时,别姬,冲杀,赠马,自刎等一系列事件,却又显示出了他的英雄气概。不过也反衬出来了他的自矜功伐,至死不悟的思想(他至死都认为是苍天亡他,不是自己或战争的过错)。
总的来说,项羽既是一个有创业之才的英雄,却又是一个缺乏长远目光的勇夫。不过“政由羽出,号位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也说名了项羽的过人的能耐。而与刘邦的楚汉之争,却也令后人为之叹息。假若项羽能卷土重来,或许汉朝天下不只是姓刘还是姓项了。
项羽本纪心得体会 篇3
古话说得好,“成则为王,败则为寇。”但这话用在项羽身上就好像不灵了。千年以来,虽众说纷纭,但人们一直不得不承认他是真正的霸王,是世所罕有的一代英雄。他短暂的一生犹如一颗耀眼的流星划过天际,在司马迁这位历史的画匠笔下刻画的栩栩如生,令人唏嘘不已……
他如此强大,“羽之神勇,天下无双”,“力能扛鼎,才气过人”,于是他想挑战一个极限,即以一己之力而征服天下~~~且看巨鹿之战,他破釜沉舟,带领数万楚军,打败四十万秦军。当是时,诸侯作壁上观,未想项羽大军“无不以一当十”,后项羽召见诸侯,“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再看彭城之战,他在半日之内以3万之师击溃汉军56万之众。估计这样的战役在历史上也很难找到第二个,史书说他是“兵形势”代表人物,他具有一种少有的气魄和气势,当他骑着乌骓马出现在战场上总会带来一种泰山压顶般的气势,让见着无不闻风丧胆,四散溃逃。他是一个强大到不屑使用阴谋诡计的人。我们知道,当弱小想要对抗强大,硬来肯定不行,就不得不耍诈,刘邦即是诡计频出,反复无常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最后的胜利者刘邦却很难让人产生好感的原因吧!
从古至今,人们反复演绎着他留下的凄美故事-----霸王别姬、破釜沉舟、四面楚歌、鸿门宴……他出生贵族,“世代楚将”;他是性情中人,侠骨柔情,“人有疾病,涕泣分饮食”;他“恭敬而爱人”,他爱自己的家乡楚国,他的梦想就是“反秦复楚”,他“非有尺寸,乘势起于陇亩之中”,用了三年时间带领诸侯灭秦分裂天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李清照那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更是道出为何世人如此怀念他。乌江边项羽那句“籍独不愧于心乎?”便也是其人性情的真实写照,“死又何惧,但不能愧于心!”
然而,上天为什么最终选择了出生卑微,游手好闲的市井小民刘邦呢?一切皆有因果,且看刘邦称帝后与臣下的对话~~~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其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此处三个“吾不如”,便道出刘邦其人性格的精髓。老子有云:“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刘邦其人知人善任,注意纳谏,所以虽没有项羽之才之能,却反能成就。再来看项羽那句诗,“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在人生的最后阶段,他仍旧沉浸在对自己的孤芳自赏中,而不觉悟,反而几次三番的说道“天要亡我!”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上天。
但,难以想象,如项羽般才华兼勇武盖世的人不骄傲会是什么样?那或许将是周文王转世,圣人再生。又或许每个人生来都是有一种使命的,项羽的使命莫非就是为了完成那句报复性的誓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可怜的项王,死时不过三十岁,他还没有时间来领悟人生,上天又加之给他如此才能,要想不迷失自己也难啊!然无论如何,他是古往今来少有的奇才,我们应记住,如此奇才囿于自我,尚难免于失败,何况你我这样的普通人。上天喜欢谦卑的人,喜欢忘我的人,那种永远能认清自我的人将立于不败之地,然而,“难矣哉!……”人天生就是容易骄傲的动物。
最后,我很想套用《论语》里的一句话来说项羽~“如有项羽之才之美,不骄不吝,刘邦不足虑也!”
项羽本纪心得体会 篇4
最近突然不知道该读什么书好了,觉得还是应回归经典,因为经典的是最经得起考验的。于是又翻出了大部头的《史记》。《史记》我读的很慢,因为这一部文言巨著使得我一方面要查询生难字,另一方面还要读懂文义,再有看到熟悉的人物,我又不得叹息反思一番,所以迄今为止只看了这本书十分之一。但我想,司马迁花了13年的时间,写出了从黄帝到汉武这三千年的历史,岂非我一朝一夕就能读完的。鸿篇巨制的阅读应如名胜古迹的探寻,走走停停全凭自己把握,遇到美景之处,多流连片刻也未尝不可。废话说了太多,下面想谈谈个人心得。
有这样一个人,他出身名门,才气过人,胆识超群,武艺高强,气场强大,军功卓著,为人刚烈不阿;但又头脑简单,刚愎自用,不听人劝,死要面子,心狠手辣,关键时刻总错失良机,落得个乌江自刎的结局。对,他就是楚霸王项羽。
每看到项羽本纪这一章,我总是有一种扼腕叹息的情愫。项羽有将帅之才,却无君王之命;有将兵之能,却无运筹之智。勇猛有余,谋略不足。其实,项羽这样的人,现在也有。他们往往耿直勇毅,一片真诚,勇往直前,无惧无畏。这样的人是可爱的,但往往最终却会成为炮灰。也许在世间立足,谋略是必不可少的。很多事仅凭一腔热血,一身正气是不行的。关键时刻懂得适当收缩自己,不要总是那么张扬,那么锋芒毕露。正如在项羽找刘邦死磕之时,刘邦笑谢曰:吾宁斗志,不能斗力。刘邦是聪明的,因为他懂得张弛之道,他懂得在恰当时候示弱,他懂得权衡利弊,拿捏轻重。人世间很多东西不是都需要去判断和评估吗?如何在特定的情况下做出正确的选择,这既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刘邦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项羽企图以力征服天下,殊不知“谋略”的重要性。关键是他到死都不承认自己的失误,还继续用作战,取对方将领首级来证明“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执迷不悟到如此程度,也是少见啊。有时我们往往把成败归于命运的安排,我越来越认识到,每一个人都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和无缘无故的失败。每个人身上的特质是导致他现在处境的根本原因。司马迁在最后对项羽点评到:自矜功伐,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项羽的故事提醒我们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