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心得体会 >

永远在路上第三集踏石留印心得体会范文范例(精选8篇)

网友发表时间 3121709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永远在路上第三集踏石留印心得体会范文范例(精选8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永远在路上第三集踏石留印心得体会【第一篇】

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8集反腐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在央视播出,该专题片“主角”正是已落马的多名“大老虎”。这也是多位落马省部级以上官员首次在镜头前讲述他们的忏悔和反思。

对于这些腐败行为,使自己真正在思想上受到了震憾和教育。看着这些人,哪一个过去不是热血方刚、踌躇满志的同志,而今天却成为阶下囚,这就是因为他们在这改革开放深入进行的重要时期,也是社会转型阶段,没有时刻进行理想信念的修养,加强作风建设,导致理想信念动摇,丧失党性原则,宗旨观念淡薄,把权力当成谋取私利的资本,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占据头脑,价值观发生偏离,堕落为犯罪分子。观看结束后,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对存在的这些社会问题,下面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这些人在他们强取豪夺完成由腐而败的进程中,为什么会一路畅通呢?这些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深挖其根源有如下几点:

一、执法观念严重错误,权力异化,把党和人民赋予权利当作自己的东西。贪婪成性,手中的权力就是他们敛财、“称霸”的“法宝”。那么权力的本质是什么?权力因何而生,又应为谁而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但是在他们手中的权力却蜕变为强取豪夺、祸国殃民、实现个人私欲的工具。

二、缺乏执法监督机制、体制漏洞,民主建设形同虚设,出现利用手中职权为所欲为,以个人意识代替法律。从外部环境分析,这十几年正是我国改革开放深入进行的重要时期,也是社会转型阶段。新旧体制转轨,两种体制并存,思想意识形态多元化是这一时期的特点。体制上漏洞为他们的犯罪提供了空间和土壤,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促使一部分公职人员对自己手中的权力产生了错误认识。从制度层面看,我们的一些制度缺失,也是他们犯罪的重要原因。虽然党和国家采取了多种措施予以遏制,但是收效仍然不很明显。从法制层面来看,“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群众在恶权面前的是无奈和妥协。从深层次看,是社会法律意识的缺失和法律的不完善。因为前者的缺失使人们不懂得、不善于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唯有妥协;制度的缺失,则导致无法可依,对霸权的滋生横行无能为力,为权钱交易留下空隙。社会法律意识的提高是防腐拒败的基础,务必长抓不懈;现有的法律规范更多的是关注和惩罚已然的职务犯罪,对职务犯罪的预防性立法远远不够。立法的欠缺和法律监督权限设置上的结构性缺陷,也给现阶段预防职务犯罪的司法实践带来了困惑。

因此,我们认为要从根源上防止腐败,应该作到以下几方面:

一是始终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二是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端正思想作风,提升思想境界。

三是始终坚持执行党的各项廉政建设规章制度。这些腐败分之地下场警示我们:在社会主义中国,法律面前没有特殊公民,党纪面前没有特殊党员。要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耐得住艰苦,管得住小节,挡得住诱惑,做一个清清白白的人。

永远在路上第三集踏石留印心得体会【第二篇】

白恩培的老婆一次向人索贿一只价值1500万元的手镯。办案人员说,白恩培家里像这样的翡翠手镯,多到要用绳子系起来论“提”算。周本顺在河北任职期间住的是800平方米、16个房间的二层小楼,他还专门从老家湖南调来两名厨师给他做饭,家中两名保姆中专有一人负责给他养宠物。

这是17日开播的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中公布的几名巨贪令人瞠目的贪腐细节。这部专题片共8集,由中央纪委宣传部等单位制作。

把落马的原省部级领导干部的腐败细节公之于众,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坚定的执政自信,以及继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的坚强决心。勇气和信心源自中央对反腐败斗争顺民心、合民意的深刻理解——惩治腐败绝不停手,从严治党永在路上,这是我们党凝聚人民信任、打牢执政之基的历史选择。

面对镜头,身陷囹圄的白恩培、周本顺、李春城等无不悔恨自己“给党给国家给人民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当私欲代替了理想信念,这样的结局并不让人意外。这不仅是他们个人的悲剧,也是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必须汲取的沉痛教训。

白恩培、周本顺都是出身贫寒人家,李春城自述在十几岁时就希望能够在党的领导下为社会进步、人民幸福多做有益的事情。他们的结局警示全体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坚守理想信念片刻不可放松,背离了初衷和信仰,走向自己的反面,是最大的悲哀;是党员就该把忠诚于党、忠诚于信仰作为毕生的追求。

永远在路上第三集踏石留印心得体会【第三篇】

永远在路上中的踏石留印意思是人踏在硬石上也能留下印痕,所以如果为官一旦陈腐必能查出来。那么关于永远在路上第三集《踏石留印》的观后感又如何写呢?下面网友带来永远在路上第三集《踏石留印》观后感范文,欢迎阅读。

一个星期前,我从1月28日的《人民日x》中看到了“人民论坛”的1篇文章《踏石留印 抓铁有痕》(作者:石家友),文章的标题就让我眼前一亮,我一口气读完又重读了几遍。

至今,我还在回味,总觉得说得很实在很铿锵,不得不浮想联翩。

文中谈到:“如何抓落实?这既是一个思想问题,也是一个工作方法问题。

前不久,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张庆黎在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上,用了8个字:‘踏石留印 抓铁有痕’。

他说,对重大决策、重要部署、主要矛盾、关键环节,要时刻放在心上,亲力亲为,抓出实效,做到‘踏石留印 抓铁有痕’”。

我们开展工作,应该象张庆黎书记那样,做到“踏石留印 抓铁有痕”。

但我们往往是在开展工作时爱说上这么一句“要把工作落到实处”便了事,而做起来,却是蜻蜓点水,似痕无痕,思想不重视,只顾眼前利益,工作不讲方法,敷衍了事。

不是吗?工程,拆了又建,建了又拆的,不少吧;活动,只有计划和总结,而没有过程的,比比皆是吧。

所谓的落实,也只不过总结写得好罢了。

文中还谈到:“踏石留印 抓铁有痕”的背后,凝聚着强烈的责任心;“踏石留印 抓铁有痕”浸透着那么一股劲。

我从中读出:责任+干劲+方法=落实。

目前,我县开展的“杜郎口模式”实验工作已一年多了,抓落实正当时吧。

读罢此文,结合实际,我依然感到,我们的课改“踏石”鸿毛落地,“抓铁”微风掠过。

我妄自认为,我们责任心是有的,方法是有的,就是少了点儿干劲!愚公可以移山,劲头使然也。

劲,要往一处使,才是干劲。

我们的课堂应该关注的是学生自主“练”的多少,而不是自主“闹”的多少。

“闹”只是形式,“练”才是本质,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本质只有一个。

要大伙起干劲,评价的指挥棒最为重要,指向“闹”处便闹,指向“练”处便练。

正如谷歌副总裁李开复先生所说:“创新不重要,有用的创新才重要”,所以,对落实有用的评价才最为重要,才能让大伙起干劲!

我们的课改需要“踏石留印 抓铁有痕”的落实,也需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坚持。

在落实中坚持,在坚持中落实,我们的课改就会在“踏石”与“抓铁”中,不断地“更上一层楼”!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没有休止符,只有进行时。

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八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正风肃纪,锲而不舍纠“四风”,赢得党心民心;反腐惩恶,整治群众身边的陈腐问题,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使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得到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反陈腐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

专题片摄制组先后赴22个省(区、市),拍摄40多个典型案例,采访70余位国内外专家学者、纪检干部,10余位因严重违纪违法而落马的省部级以上官员,剖析典型案例,讲述鲜活的监督执纪故事,具有很强的警示和教育意义。

8集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第一集《人心向背》。

在每年的新年到来之际,中国国家主席发表新年贺词已经成为惯例。

新年贺词往往凝结了国家过去一年的大事,也可以从中预见未来发展的战略布局。

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每一年中国领导人的新年贺词会说些什么,受到全世界的关注。

“共产党员永远都是劳动人民中的普通一员,任何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任何人行使权力都必须为人民服务。”可以说,这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所在,也是我们每个党员干部做人的基本原则。

近日开始观看网络上流传的专题片《永远在路上》,让我有很深的感想。

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要充分运用第一批活动经验,紧紧扭住反对 " 四风 " ,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问题,把改进作风成效落实到基层,真正让群众受益,努力取得人民群众满意的实效。

总书记强调,教育实践活动有期限,但贯彻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永远在路上》。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充分昭示了我们党在上一鼓作气,一抓到底的坚强决心和坚定恒心,为巩固和扩大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确保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深入推进,永久 " 扎根 " 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指引。

贯彻群众路线,加强,关乎人心向背,关乎党的执政之基是否牢固。

只有把改进作风的成效落实到基层,真正让群众受益, " 有利于百姓的事再小也要做,危害百姓的事再小也要除 " ,才能打通我们党执政为民理念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 " 最后一公里 " 。

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是打通 " 最后一公里 " 的关键之役。

在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进入收尾阶段,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即将展开之际,总书记再次发出的.动员令,进一步动员全党从思想上拧紧螺丝,上紧发条,必将保证教育实践活动 " 不歇脚 " " 不断线 " ,善始善终,善做善成。

" 治大国者先治吏 " " 吏治则国治 " 。

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力度之大,效果之好,广受赞誉。

人们普遍感到,以习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钉钉子精神狠抓,立新规,动真格,求实效,防反弹,说到做到,有诺有践,旗帜鲜明,斩钉截铁,得到了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广泛拥戴。

按照 " 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 " 的总要求,对存在的问题不回避,不掩饰,不等不靠,立行立改;民主生活会,座谈会等不绕弯子,真刀真枪,真正起到了红红脸,出出汗,触及思想,触及灵魂的效果。

作风方面的各种问题一项一项来抓,一个时间节点一个时间节点来破, " 四风 " 顽症被涤荡,干群关系融洽回暖,党风政风焕然一新。

同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相比较,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涉及的单位和人员范围广,领域宽,数量大,与群众贴得更近,联系更直接。

因此,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被称为 " 开在百姓家门口 " 的活动。人民群众对党的感情最朴素,也最直接。" 民之苦乐,皆系于官之贤否。

官贤则民安,否则民之困苦无所底止。

" 基层单位干部形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们党在群众心目中的分量,直接关联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应当说,绝大多数党员,干部是恪尽职守,真诚为民的,但确有一些害群之马在损害党群,干群关系,危害党的执政之基。

" 理官事则不营私家,在公门则不言货利 " ,这是古训,但有的干部将手中的权力当作了个人谋私的工具,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甚至毫无忌惮地公开敛财,群众敢怒不敢言。

如去年以来曝光的多起 " 亿元巨贪 " 案中,绝大多数居然是市县乃至镇村干部,这些人 " 靠山吃山 " ,疯狂蛀蚀公家资产,教训极其深刻。

也有的干部满足于当撞钟和尚,得过且过混日子,纯属 " 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 " 的尸位素餐,群众意见很大。

还有的干部在新的考验面前出现 " 本领恐慌 " ,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捉襟见肘,老百姓打心眼儿里瞧不上。

" 为政不在多言,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当官务存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 市县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和基层单位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更直接,其不良作风更直接损害群众利益,伤害群众感情。

必须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陈腐问题,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各类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我们要按照总书记的指示精神,聚焦发生在群众身边的陈腐和损害群众利益这两大问题,盯住作风问题不放,从小事做起,从具体事情抓起,勇于较真,敢于亮剑,让群众的急难愁有人问,有人解,让 " 四风 " 及其变种原形毕露,失去空间,让党员干部在贯彻群众路线中坚定信念,提升能力,增强本领。

总书记强调,加强和改进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有效途径,必须聚焦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新成效汇聚起推动改革发展的正能量。

突出问题导向,就需要红脸出汗,需要洗澡治病,就 " 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 " 。

在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中,要坚持以问题整改开局亮相,以问题整改注入动力,以问题整改交出答卷,坚决不走过场。

要通过教育和实践两手抓,让作风之弊,行为之垢纤毫毕现,无处遁逃,使党员干部从灵魂深处受到洗涤和震撼。

干部作风好坏最直接和最终承受者是广大群众,因此,第二批活动更要 " 开门 " 进行,让基层群众对干部作风有置喙的机会和权利。

天地悠悠悬秤杆,百姓芸芸秤砣心。

严纲纪,正作风是一场大手术,唯有伤筋动骨,才能从根本上激浊扬清。

是一场没有结尾的斗争,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变种又会冒出来,不能一阵风,刮一下就停。

因此,总书记告诫全党:教育实践活动有期限,但贯彻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永远在路上》。

形成风气不在一朝一夕,改变风气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抓作风要成为我们永恒的课题。

俄国作家契诃夫有言: " 蚜虫吃青草锈吃铁。" 吏治败坏,作风不正,会如蚜虫与锈一般蚕食我们党的执政之基。

因此,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总书记的要求,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形成制度,让 " 软建设 " 成为 " 硬约束 " ,从根子上改变 " 生态环境 " ,铲除歪风邪气滋生的土壤,使成为党内生活的一种常态,成为党员干部的一种自觉。

永远在路上第三集踏石留印心得体会【第四篇】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得太及时了,以前,基层工作人员很大一部分精力都用在了陪吃陪喝上,下班了却有家不能回,还去应付8小时以外的接待,没有酒力的,硬着头皮也要喝,因为是工作的需要,现在,规定出来后,大家都有正当理由拒绝喝酒了拒绝应酬了,说完工作就完事,上下级都乐意,身体健康了,也有更多时间陪家人了。

好啊,八项制度太及时了,而且这项制度从出台到现在,从贯彻情况来看,各级党委政府都执行得相当好。形式主义少了,官僚主义少了,奢侈之风少了,中国正走向一个风清气正的未来。

贯彻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交通运输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之际,不是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鸣金收兵”之时。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按照部党组的部署要求,做到思想不放松、标准不降低、力度不减弱、实践不反弹,巩固扩大活动成果,形成长效机制,将群众路线贯彻到底。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赖以生存的生命线,是我们的“传家宝”。通过半年多来的教育实践活动,交通运输部广大党员干部深化了思想教育、促进了自我净化、弘扬了优良传统,交通运输科学发展的制度完善和机制创新得到明显增强,许多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以解决,让党风一新、政风一清,让人民群众看到了、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作风问题的顽固性和反复性告诫我们,纠风之难,难在防止反弹,转变作风没有完成时。我们在肯定活动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个别单位和一些党员干部思想认识还不深刻、整改落实还不到位、公共服务水平还不够高。这需要我们以解决突出问题为导向,以强化主体责任为抓手,以全面深化改革为统揽,以直面问题、攻坚克难的政治担当和植根人民、造福人民的政治自觉,千方百计为群众谋利益谋福祉、办好事办实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紧紧扭住反对“四风”,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问题。交通运输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要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和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反“四风”进行到底,一项一项地进行整改,一件一件地抓好落实,让整改措施落地生根,让规章制度更加完善,才能把改进作风成效落到实处,真正让群众长久受益。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是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的重要一年,也是巩固扩大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关键一年。我们要乘势而上、快马加鞭,牢牢把握“人民交通为人民”的本质要求,坚持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把活动中形成的好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保持下去,将已经形成的制度有效运转起来,切实把活动成效更好地覆盖到基层一线、把加强作风建设的制度规定落实到“末梢神经”、把整改提高的要求体现在前沿窗口,真正形成密切联系群众、弘扬优良作风、加快“四个交通”发展的长效驱动力。

永远在路上第三集踏石留印心得体会【第五篇】

《踏石留印》是反腐系列专题片《永远在路上》的第三集名称。讲述了国家反腐工作的一系列成功,收到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以下是《永远在路上》第三集《踏石留印》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

《论语》云:“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自从八项规定出台后,领导干部更加坚持把严守纪律作为思维底线,努力在清正廉洁中永葆本色。

管党治党成于严。

唯有在“严”字上继续努力、持续发力、不断给力,适应和习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新常态才能真正成为每个人发乎自然的好习惯、好状态。

总书记强调:从严治党,“必须增强管党治党意识、落实管党治党责任”;必须“坚持言必信、行必果,认认真真管、实实在在严”;必须“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抓具体、抓深入,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

因此,加强干部的,进一步激发基层干部队伍活力,就成了当下干部管理的重要工作。

冲一线,是的前提

《论语—子路》中,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深刻阐释了领导以身作则的重要性,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

党的形象和威望、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仅直接关系党的命运,而且直接关系国家的命运、人民的命运、民族的命运。

我们这样一个拥有8600多万党员的大党,在一个13亿多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必须坚持从严治党,才能使党始终成为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坚强领导核心。

从严治党必须具体而不是抽象、认真而不是敷衍地落实到位,这是这次活动给我们提供的最深刻的启示。

这些启示和经验,其重大意义必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显现出来。

作为一名领干部导,就是要在干部中起到带头作用,要从自身做起,高标准、严要求,形成工作合力,唯有这样,才能在干部当中树立起绝对权威,发挥出表率作用,才能激励、影响和带动基层干部职工,增强集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动真格,是问责的关键

毛主席曾经说过,凡事就怕“认真”二字。

在目前大力提倡转作风、提效能的大前提下,少数干部依然如故地在那儿“作风问题上”,这就警示我们,要改进干部作风,优化发展环境,必须动真格。

干部队伍中之所以存在“差的”现象,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常说的“动真格”还有诸多疏漏。

要实现转变干部作风,优化发展环境,促进各项工作提速、提质、提效的目标,就必须施以铁腕、铁拳、铁律,动真格地予以整治,方能奏效。

任何无关痛痒的处罚,无法让患有“庸懒散”症的干部得以醒悟,对勤奋敬业、克难攻坚的干部还是一种伤害,久而久之,还会产生更为可怕的耐药性和后遗症。

因此,要想解决问题、根治弊病,关键就是要动真格。

“在编不在岗、在岗不在干”的情况,是干部作风中存在的通病,大大影响了政府的工作效率,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相关部门要加大力度清理在编不在岗的人员,出重拳,动真格,不走形式,产生一种震慑作用,让慵懒者不敢慵懒,只有真正抓起来、管起来,并明确职责、落实责任,“作风庸懒懒”方能见真效。

强监督,是的保障

监督是社会和谐的基石,是文明进步的基础。

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

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

这次总结大会上,总书记就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党内集中教育活动,总结了“六个必须“的经验;就新形势下坚持从严治党,提出了八个方面的要求。

这是我们深入推进、加强党的建设的行动指南。

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讲话精神落到实处,才能开创党的作风全面纯洁的新局面,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不断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它是一剂猛药,要始终将监督作为促进干部不断深化的重要手段,贯穿于干部全过程。

“庸散懒”最怕阳光,只有把领导干部的工作全部置于监督之下,“作风庸散懒”才能无地自容,无处藏身。

柘荣县委常委、纪委书记朱玉宝常常提一句话:“除了通过组建内部监督机构以外,还要加强群众监督、构建网络监督等形式,打造一个立体监督体系,只有不断地建立和完善监督机制,畅通举报投诉渠道,让人民群众更加方便有效地监督领导干部的工作,才能庸散懒问责的成功。

抓机制,是的根本建立的制度是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

进领导干部作风不仅是思想上的洗礼,也是制度机制上的变革,要抓好建章立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按照“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的原则,围绕解决“四风”方面突出问题,做好建章立制工作,用制度来保证问题不重现,确保改进作风、联系群众的常态化、长效化,让“软建设”成为“硬约束”,做到用好的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将活动成果长期保持并扩大下去。

要强化制度规范的执行力,使各级领导干部从心底里把党规党纪当成高压线、警戒线,对违规违纪行为“零容忍”, 使规章制度真正起到防火墙、防波堤的.作用。

贯彻群众路线、加强,扭亏增效是标尺。

改进领导干部作风,最终的成果要体现到促进企业改革发展上,这既是活动的根本目的,也是职工群众的共同意愿。

把坚决打胜扭亏增效攻坚战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自选动作,作为党员干部转变工作作风的有力抓手,形成了万众一心打胜扭亏增效攻坚战的生动局面。

当前,我们已踏上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升级、坚决打胜扭亏增效攻坚战的新征程,各级领导干部要把思想统一到抓经营上来,把成果转化为打胜扭亏增效攻坚战的具体举措,体现在促进企业改革发展上,真正实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用扭亏增效的成绩来衡量的水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化斗争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以旗帜鲜明的政治立场、坚强无畏的政治勇气、坚韧不拔的政治定力,强化正风肃纪,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管党治党取得了显著成效。

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八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将于10月17日到25日每晚20:00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当晚21:30及次日13:00在央视新闻频道重播。

该片通过剖析典型案例,讲述鲜活的监督执纪故事,深刻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化斗争,正风肃纪,锲而不舍纠“四风”,反腐惩恶,整治群众身边的腐化问题,使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得到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反腐化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具有很强的警示和教育意义。

通知要求,全市各级党组织要把组织党员干部收看专题片《永远在路上》作为一项政治任务,精心部署,周密安排,加强指导。

要把收看专题片《永远在路上》与抓好巡视整改工作结合起来,与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以典型案例为镜、为戒、为鉴、为训,自觉把讲政治、对党绝对忠诚放在首位。

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始终同以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以对党的绝对忠诚推进巡视整改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要把学习宣传专题片《永远在路上》作为当前宣传思想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加强宣传报道,营造良好氛围。

十八大以来,从严治党、正风反腐,力度有目共睹。

党中央把管党治党提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将对全面从严治党作出战略部署。

近4年来,党中央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反腐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

多位因严重贪腐违纪违法而落马的省部级以上官员,首次讲述他们的忏悔和反思。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没有休止符,只有进行时。

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八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正风肃纪,锲而不舍纠“四风”。

赢得党心民心;反腐惩恶,整治群众身边的腐化问题,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使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得到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反腐化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

专题片摄制组先后赴22个省(区、市),拍摄40多个典型案例,采访70余位国内外专家学者、纪检干部,采访周x康、薄x来、徐x厚、郭伯x雄、令x划等10余位因严重违纪违法而落马的省部级以上官员,剖析典型案例,讲述鲜活的监督执纪故事,具有很强的警示和教育意义。

8集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

摄制组先后赴22个省(区、市),拍摄40多个典型案例,采访70余位国内外专家学者、纪检干部,采访周x康、薄x来、徐x厚、郭伯x雄、令x划等10余位因严重违纪违法而落马的省部级以上官员,剖析了一些典型案例,讲述了一些鲜活的监督执纪故事。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第一集《人心向背》。

在每年的新年到来之际,中国国家主席发表新年贺词已经成为惯例。

新年贺词往往凝结了国家过去一年的大事,也可以从中预见未来发展的战略布局。

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每一年中国领导人的新年贺词会说些什么,受到全世界的关注。

中纪委、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了八节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在10月17日起于黄金时段连续播出,各地都在按照上级要求组织党员干部认真自行观看,以此加强党员干部廉政教育。

昨晚看了第一节《人心向背》,很受启发,觉得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当认真思考怎样加持永远守法守纪,做到一生清白、一生清廉。

党员干部必须随时保持清醒,警钟长鸣在耳边。

因为作风建设是大事,律人律己要加鞭。

观看《永远在路上》,我们可以看出党中央坚持从严治党的决心和意志,是中央的高瞻远瞩和深谋远虑,是有为国为民谋良策的良苦用心的。

要使红色江山永远巩固,风清气正并持之以恒,必须要明白民心向背是关键。

制作和播放八节专题片《永远在路上》的根本目的是拒腐防变,是为了让普天之下的党员领导干部都引以为戒、牢记教训、警钟长鸣、遵规守纪保平安。

只有政通人和、风清气正才能实现国泰民安。

当年黄炎培和毛主席的著名的“窑洞对”,就指明了“全民监督促清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提起“窑洞对”,我们不由得忆起了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诸葛亮关于治国理政方略的著名的《隆中对》和《出师表》,其中关于政治清明、管理官吏、担当责任、发展经济等很多道理至今仍然值得借鉴。

那么,如何做到遵纪守法和清正廉洁呢?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如今,中国共产党以压倒一切的态势和“零容忍”的态度坚持反腐,要求党员干部在严以修身和律己的同时,纪检监察机关也必须要严以执纪和严以用权,要求全党上线都务必践行“三严三实”、“四讲四有”争当“四铁干部”,严守中央八项规定以及党章等党规党纪和法律法规,并且加强宣传和教育,巡查惩戒不手软,“老虎”“苍蝇”一起打,以显党纪国法的威严。

因此,党员干部要管好自己戒贪欲,管好家人和身边人;管好下属和亲朋好友,必须依规依矩立身处世。

必须坚持正别人先正己,才能实现令行禁止。

公正无私传美名,根正苗红留美谈。

青松高洁人敬仰,便是核心价值观。

岂不闻中国名言警句“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吗?还有“心中无冷病,哪怕吃西瓜!”“根深不怕风摇动,树正何愁日影斜!”心中如果没有鬼,何必“求神”“摆香案”!那些落马贪官们以为整日烧香拜佛鞥掩盖和“减轻”自己的罪过。

那兼职还是痴人说梦和痴心妄想,真的缺乏智慧哦!这样的人应该明白这个道理——拯救灵魂只能靠自己,只有自身的廉洁公正和一心为民才能保平安。

警钟长鸣在耳边,需要党员干部认真思考怎样才能不迷失自我、不利欲熏心,不疏忽放纵酿祸患。

正如曾经是高官因贪欲膨胀而落马的原四川省委副书记李x城说的那样:“人生就是一场现场直播,无法回头和重返。

必须要算好政治自由帐,如入“铁窗”则悔之晚也,任何人都无法拯救他了。

无论高官和小官,只有把为民宗旨牢记在心间,珍惜亲情名誉和一生清白,才能受人陈赞。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这些前车之辙是后车之鉴,我们党引以为戒。

为官为民都需要讲诚信,要弘扬和传承传中华美德,要以艰苦奋斗为政治本色和作风,以红色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实践,做人处世守住底线和红线,才能名垂青史。

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个“丹心”运用到如今的时代,就是指为国为民、爱党护党、遵纪守法、大公无私、伸张正义、敬业奉献、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嫉恶如仇、清正廉洁。

只有如此才是“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否则就是“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反腐倡廉是一件顺应民心民意的事,党风廉政有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党员干部要以八项规定作行动指南,以接受监督为幸福,以廉洁为立身之本,以心底无私天地宽和一生勤俭赢得名节荣誉和尊重称赞。

要赢得太平盛世万民安,就要不惧任重和道远,严查违规和违纪,严执法纪和制度,严惩贪腐。

永远在路上第三集踏石留印心得体会【第六篇】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即将召开之际,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日前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迅速掀起收视热潮。昔日权倾一方的高官,如今端坐在镜头前痛陈自己的贪腐心迹,这样的画面,令不少观众直呼震撼。

在传播日益分众化、对象化的新媒体时代,一部传统的电视专题片缘何能集聚起如此广泛的注意力,成为舆论热议话题?仔细推究,除了作品本身采访扎实、案例典型、故事鲜活,呈现了多名因严重违纪违法而落马的省部级及以上官员现身说法等因素之外,更为关键的是,专题片以“零容忍”态度正风肃纪、惩治贪腐为主题线索,契合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时代背景,击中了反对腐败的社会心理。

专题片第一集《人心向背》中披露了一些贪腐细节,可说是触目惊心。白恩培任云南省委书记期间,放任妻子借招商引资、地产开发等项目搞权钱交易,结果光清理从白家查获的红木、翡翠、玉石等藏品,办案人员就花了十几天时间。周本顺一边对河北干部提出廉洁“四清”等要求,一边却热衷结交各路“朋友”,以出面站台等方式肆意敛财、为子牟利,同时个人生活奢靡享乐,竟然还配有专职照看宠物的保姆。凡此种.种,直观展现了腐败毒瘤的巨大危害,也再次揭示了“贪似火,无制则燎原”的朴素道理。

“我自己腐败了,但是我非常期盼中央能够加大反腐败的力度”“从小就痛恨贪官,到最后自己成了贪官,我感觉这是一个莫大的悲哀”“在复杂的社会生活和执政实践当中,思想变化了,走到这一步,这一生的追求真的是南辕北辙”……从白恩培、周本顺到李春城,作为党一手培养起来的高级领导干部,他们在落马后所作的忏悔不可谓不真诚。然而,无论怎样反思,都无法弥补人生留下的遗憾,更无法挽回给党的事业带来的损失。事实表明,领导干部一旦在理想信仰的关口失守,一旦放松对自己及身边人的要求,就有极大可能被腐败细胞吞噬,沦落为党和人民的罪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惩治贪腐毫不手软,正风肃纪久久为功,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强力反腐、刚性执纪,证明了“老虎苍蝇一起打”绝不是空话,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一振。但现实中,仍有一些人抱有侥幸心理,“三观”损毁、价值错乱、行为失范。有的人一味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嘴上讲的是理想信仰,实际上却是“双面人”;有的人贪图安逸享受、怕苦怕累,享乐在前、吃苦在后,有半点委屈就打“退堂鼓”;有的人以公帑入私囊,为一己之私不惜多贪多占,屡屡触碰党纪国法的“红线”。这些人不妨看一看郭伯雄、徐才厚、苏荣等人落马后的幡然悔悟,相信会有很深的触动。

反腐败是一场攸关执政党前途命运的持久战,是“绝不能输”的价值观较量。观察梳理近年来中央纪委对违法违纪党员干部的通报,“理想信念丧失”往往被置于“严重违法违纪”之前,是首先需要强调的问题。今年正值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当此之时,全面深化改革风潮已起,实现民族复兴的梦想渐行渐近。以长征精神凝聚信念信仰,永葆奋斗精神、永怀赤子之心,真正做到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才能永葆共产党人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

延伸阅读:

永远在路上是系列反腐专题片,第一集人心向背从多个角度分析、讲述了落马官员的细节,可以说人心向背这一集开了一个好头,也为后续的永远在路上奠定了基础,下面就是永远在路上第一集人心向背心得体会,请参考。

观看完了永远在路上第二集以上率下,想必大家对以上率下这个词有了一定的理解,以上率下对领导干部更应该有警示作用,不仅要起到表率,更应该廉政,下面就是永远在路上第二集以上率下心得体会,请参考。

永远在路上第三集是踏石留印,本片讲述了原茅台酒长董事长袁仁国等人的作风问题,观看了踏石留印这一集,本集就是要告诉大家爱不要将作风视若罔闻,作风问题是当前党在执政过程中严抓的问题,只有严抓作风问题,才能牢固党的根基,下面就是永远在路上第三集踏石留印心得体会,请您欣赏。

永远在路上第三集踏石留印心得体会【第七篇】

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永恒的主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作风建设“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做善成,防止虎头蛇尾,让全党全体人民来监督,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伊始,就顺应人民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的新期待,作出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并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好作风只能在从严治党中形成,在党建实践中铸就。“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八个字,斩钉截铁,掷地有声,向全党发出了扎实深入推进作风建设,以良好作风正党风、纠政风、转民风的时代强音。

作为党的领导干部,必须自觉加强党性锻炼,严肃认真、坚定自觉地抓好作风建设。

一是要有一股真抓真改的冲劲。只有着眼全面加强思想作风建设,紧紧扭住那些主要矛盾、关键环节和突出问题,把心思和精力用在抓落实上,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魄力,加大“治庸、治懒、治散”力度,才能确保作风建设要求逐项落地、取得实效。

二是要有一股敢于“碰硬”的狠劲。抓作风是一个需要付出艰辛努力的过程。无论“踏石”还是“抓铁”,实质上都是“碰硬”。只有增强“敢抓”的意识,动真碰硬、严查严纠,对不良现象“亮剑”,敢于打破陈旧的经验、过时的套路、失效的做法,才能切实根除作风建设中的“顽症”。

三是要有一股锲而不舍的韧劲。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抓作风建设既是苦功夫也是长功夫,能否打消干部群众对改作风的疑虑,能否使各级干部的作风有一个深刻转变,关键就看能否持之以恒、持久发力。如果不能坚持下去,抓一抓、松一松,虎头蛇尾,最终就会失信于民。只有以坚定的决心与毅力真改实转,让人民来监督,让群众看到变化,让百姓得到实惠,才能使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更加紧密,使党执政的根基更加牢固。

永远在路上第三集踏石留印心得体会【第八篇】

正如中纪委网站介绍所说,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加大监督执纪力度,坚决纠正“四风”,查处了大量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案件,有力地推动作风改进。但同时,由于作风之弊积习甚深,“四风”病源还在、病根未除。“面对这种情况,中央纪委宣传部认为有必要制作一部专题片,一方面展示两年来正风肃纪取得的成绩,另一方面也客观描述改进作风任务的艰巨复杂,通过全景展现,展示党中央改进作风的坚强决心,坚定党员干部的信心,为进一步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纠正‘四风’凝聚人心、营造氛围。”

看看“两场”—既有“现场”又有“立场”

“广州市委原书记多次出入高档会所的具体场景是怎样的?格力集团‘学酒哥’当时的现场情况究竟如何?这些中央纪委宣传部和中央电视台都进行了独家还原和披露。”做到了“当事人现身说纪,既能还原故事情节,又能达到警示教育的目的。但是许多当事人违了纪,受了处分,不太愿意在大庭广众之下露脸。中央纪委宣传部和中央电视台做了大量沟通协调工作,有关地区纪委也给予大力支持,最终一些当事人才同意站出来谈反思、谈教训。”

看看“两者”—领导和专家深入解读。

中央纪委宣传部还协调采访了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领导、部分专家学者和文化名人共计30余人,包括贾平凹、熊召政、胡鞍钢、房宁、谢春涛、杨凤城、辛鸣、高波等,对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进行了实践和理论上的阐释和解读。为确保片子准确传递中央精神,中央纪委宣传部对专题片后期剪辑制作投入很大精力,多次会同专业人员一个画面一个画面推敲,一句话一句话琢磨,一个职务一个职务核对,确保不出任何差错。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9 312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