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心得体会 >

研课磨课心得体会范文【汇集8篇】

网友发表时间 3211316

【导读】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研课磨课心得体会范文【汇集8篇】”工作范文资料,供您参考学习,希望这篇工作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磨课心得体会【第一篇】

这个学期我们学校组织了磨课活动。通过活动我受益匪浅,汲取了老师们的精华也认识到上课中的不足。细细反思取得以下感悟:深入钻研教材是上好课的基础教材是教师呈现教学艺术的依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深入理解教材,抓住核心目标、分清主次。磨课的过程首先就是对教材理解的辩论,同组教师对相同教材见仁见智的理解。通过本轮的磨课我对教材的理解进一步加强了。

在“磨”课的时候,一般的做法是先让执教者自主设计一种教法,第一次试教后,执讲者要对自己本轮磨课进行反思,听课者进行讨论。我们组要求听课者把发言的中心定在“如果我来教,我会如何教”上,各种教法一一亮相,找出本轮磨课中的教学“亮点”,认真分析,进一步完善,促进教师开课的信心和热情,营造和谐的教研氛围;也可以让其他教师抱着“找刺”的心理,满腔热忱地帮助同仁指出毛病,良药苦口利于“行”,分析原因,找出对策,以促使执讲者开拓思路,诱发智慧,促进反思,改进教学行动。执教者再次从上课的各个环节进行反思和自我诊断,吸取各方意见,把别人的教育经验内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在不断的磨练中,教师自然会深切地感悟到:要上出一堂好课应该考虑到的各种因素。如此往复下去,何愁教学水平和教学智慧得不到提升呢?

丰富教学手段是上好课条件一节好课不应该脱离教学实际,教学手段不应该过于花哨,教学评价不应以是否运用多媒体一票否决,这是毫无意义的。通过考查试教的效果,我们能明显地看到这堂课所运用的多媒体课件在数量、质量以及展示时机等方面存大的问题,进而为执教者更好地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找到一个恰到好处的“度”。

总之,磨课活动促进了每位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了个人业务水平,今后我将更加积极地投入到磨课中去,不断地历练、完善自己!

磨课心得体会【第二篇】

在课的前面加一个“磨”字,其中的往复和历练可见一斑。有人说:磨课、磨理念、磨学法、磨学情才能赋予课堂第二次生命。这一点不假,教师要经营出一堂真正意义上的“好”课,其实是一个不断否定、不断完善,“众里寻她千百度”的过程;是一个反复打磨、反思,让顽石通透金属般质地的过程。

最近一个阶段的磨课,忙得我不亦乐乎,让我每天的生活更加充实。白天讲课,一到晚上就坐在电脑旁看名师讲课,设计教案,修改教案,制作课件,天天忙到半夜。甚至半夜睡在床上还在闭目凝思,有时脑海中灵光一闪,我就会迅速抓住灵感,把原来的教案又进行一“大手术”。我深深感受到磨课的过程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日日磨,夜夜思,一次次地颠覆,一次次地重整,让心灵承受痛苦的煎熬;磨课的过程是一个成长的过程,磨课就是在一次次的试教试讲中反思,在一次次的更新中收获。

通过一次次磨课,我也对如何上好一节课有了更深的体会:

一、备课细节到位

在备课过程中,找出拼音平舌、翘舌,我偶尔的恍惚会教给学生不完整的知识点,所以要上好一节课,备课需要我打起十二分精神,将完整无误的知识点讲授给学生,使其掌握。

二、设计到位

课堂设计要贯穿一条主线,条理清晰。什么时候认字?什么时候字音和字形的比较?什么时候朗读?只有我设计完善的流程,才能合理的落实知识目标。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从过程中促进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三、要求到位,纪律到位

低年级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强,自制力较差,特别是在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明确的要求,常常会出现一种无序的、低效的状态,所以对低年级的孩子合作、操作之前一定要有要求,但要注意要求不能过多,多了,学生记不住,仍然无效,要做到要求简洁、明确。但必须行之有效。学生良好纪律习惯的培养是教学进行顺利的重要保证。学生随意下座位,站起来,个别同学这样的情景经常上演。培养好的行为习惯在平时教学中需要加强练习。例如:举手说话、做端正、不玩手和其它的东西、看黑板等等。

四、评价到位

评价在课堂中的作用不可小觑,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直接的导向作用,积极的激励作用,及时的诊断作用,快捷的调控作用,互动的交流作用。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要及时、到位,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评价方面我还有很大的不足,需要对评价性语言的积累。

课后,我又对这次磨课的过程进行了反思。在反思的时候,我一直在反复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在多次的试教过程中我都无法将年级组老师们的意见运用好呢?他们都是浸盈教坛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名师,他们的意见自然是金玉良言。那么,问题肯定更多地在自己身上,究其原因,是对我文本的解读还不够透彻,还没到点,于是在吸收老师们的意见的时候都还显得比较盲目,只是留于表面,学了个空架势,而没有足够的内力做支持,充其量只能算是在模课,上起来自然是力不从心。但一次次的试教和修改其实也在促使我一次次地深入解读文本。

可以说,“磨课”能不能取得所期望的教学效果,关键在于教师。因此教师对自身素质的打磨就显得非常重要。我的经验也告诉我:磨课的确让我的专业素质提升了不少,它正在让我不断变的成熟和从容。磨课能有效地打磨教师,提升教师素质。

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曾写了文章名为《磨你千遍也不厌倦》,我想说,即使磨你一生又何妨呢?

磨课心得体会【第三篇】

在“省培计划”名师培训班的同课异构活动,从准备到选拔,从实战课再到最后的成果汇报,我执教的《父爱之舟》一课先后讲了三遍,这三遍受益匪浅,分别可以用三个词来形容:吸纳、删减、提炼。

吸纳。

第一次的备课是小组研修,老师们纷纷提出各种各样的建议,我像干海绵一样,贪婪地吸取全组所有老师们的教育教学精华,融所有老师对文本的深度解读为一体,于9月23号站在舞台上展示。当时的我自信满满,自认为我对教材进行了深层次地挖掘,深层次地解读,并且我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依照课标理念、统编教材的编排特点来设,不偏不倚,正正好。

删减。

然而专家韩素静老师委婉地指出,设计太肥胖了,臃肿的身材需要减肥。我仔细看我的设计,的确如此,对于第四自然段的学习,我设计了以创造性地复述故事为教学,先是让学生想象并围绕我的“馋”写几句话,再角色体会父亲的心情。这一设计是在进行语言实践活动,但是,却不是本单元本节课的语文要素,学习重点。这些非主要内容的加进去,就冲淡了本课的学习重点。于是23号晚上我熬夜到一点,对教案进行了第二次建构。

提升。

25号上午我带着减肥瘦身后的重新建构的教案,认认真真上了第二节课,很多人给我送来了掌声与赞美,甚至有的老师说你们濮阳的教育真是做得好。但是我深深地知道,和名师相比,我的进步空间非常大,如学习第四自然段,指导学生阅读,我层次性、目的性不明确,更没有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提炼出来学习方法,让学生迁移学法。知不足才能自省,自省才能找到奋斗的目标。我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7号晚上主题教育结束后,班主任范老师通知,我们作课老师在28号的阶段性成果汇报会上把课在讲一遍。可是听完名家的课后,我的教案还没有最后修改完善,是按原来的`讲,还是重新调整?按原来的讲也未尝不可,因为已经很不错了,再调整,也许 我是个做事要么做好,要么不做的人,不想有一丁点儿的凑合。于是我开始了修改,没想到一改就改到了凌晨一点。

28号早上我六点前就从床上爬起来,背稿,改稿。头天晚上我们排练了集体舞蹈,一起演的伙伴叫我穿上演出服去合影留念。我哪里有心思拍照啊?找了一个角落,开始了我的稿子的背诵。

汇报的时候,我将学习过程可视化后的设计展示了出来,大家报以热烈掌声,变动虽然微小,也许别人根本就注意不到,但是我自己知道,那一个小小的变动,付出了我多少的心血?那一个小小的变动,领先原来的半步,也许就领先了整个世界。微不起眼的变化,是理念和思想的变革哦!

阶段性的成果汇报结束了,我的思考没有结束,我不是最优秀的,但我会做最努力的人,因为努力了不一定优秀,但是优秀的人一定是非常努力的人。

磨课心得体会【第四篇】

《石榴》磨课心得 《石榴》是苏教版第五册教材中的1篇课文。作者以季节变化为线索,描写了石榴抽枝长叶、开花、结果的情景。最后一个自然段具体描写了石榴子儿的样子、颜色与滋味,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在学习第一自然段,李老师让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说说“驰名中外”是什么意思,你能换个词语吗?学生立刻想到“世界闻名”和“举世闻名”。接着李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我”家乡枣庄的石榴园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名气?激起了学生阅读下文的兴趣。于是,李老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细细地品读课文,逐步了解了那里石榴树枝、叶、花、果的特点,感受到了这里的石榴园驰名中外的原因。接着让学生逐段朗读,体会石榴园驰名中外的原因。

在阅读第二自然段时,李老师让学生结合插图读懂“抽出”“长出”“开出”“越开越密,越开越盛”“挂满”等词语,引导学生想象春夏时节,石榴生长的过程和景象。让学生通过词语“郁郁葱葱”“火红”这些词语体会石榴树的叶子的葱翠、茂盛,花儿开得特别多,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感受石榴树的形态美、色彩美。同时通过描写花朵的形状“像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作者用了打比方的手法,写出了花朵的形状特点以及花朵开得热闹的特点,既形象又生动,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语言文字的美。

在学习第三自然段时,李老师出示句子“热闹了好一阵的石榴花渐渐地谢了,树上结出了一个个小石榴。”让学生朗读,然后说说“热闹”是什么意思?石榴花会热闹吗?这儿为什么用热闹?有的学生说:“因为第二段中写到石榴花像小喇叭,在鼓着劲儿吹,所以说它热闹。”也有的说:“因为石榴花开得很茂盛,你一朵,李老师一多,它们好象在比美,所以说它热闹。”然后让学生抓住“热闹”“好一阵”和“渐渐”朗读体会,再次感受石榴花的'美,懂得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感受拟人手法带来的“妙”。在学习石榴外皮时,学生能抓住石榴外皮颜色的变化:“青绿色”、“青中带黄,黄中带红”、“一半儿红,一半儿黄”来了解石榴成熟的一般顺序。学生能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咧开了嘴”、“急切地扒开”不仅体会到了石榴园丰收后的那份喜悦,而且也感受到了拟人手法的形象性。让学生带者快乐的心情反复朗读,读出丰收的喜悦,读出石榴娃娃的调皮与欢乐,并让学生结合观察书上的插图,在朗读中了解石榴果实的外形特点,体会作者写法的精彩。

第四自然段的教学李老师改变了一贯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拿出预先准备的石榴,让学生剥开外皮仔细观察石榴果肉的样子,引导他们理解“紧偎”、“晶莹透亮”等词。再通过尝石榴,说出石榴的味道。李老师觉得这样的教学更能让学生体会文本,为他们爱石榴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悉心研究一节课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上好一节课,而是在“解剖”、在“理解”课的内涵。在反复实践中不断地感悟、反思、积累,增强了教师对课堂教学实质的理解,促进了教师可持续发展,促使教师不断专业成长!“磨课”应该是在“磨”字上做文章,既要磨,就要有一股磨劲,我们要把磨课的重点放在一个“研”字,一个“改”字。通过磨课,也许我们在磨课中教学的方法变了,但教学的方向却没变;也许我们教学时知识的存在方式变了,但是教学的本质没变。这让我深深感受到:教学是不能“浮”的,也是不能“虚”的,它是实实在在的,它需要我们教师智慧地预设,智慧地反馈。

研课磨课心得体会【第五篇】

研课磨课活动即将落下帷幕,两天的研课磨课任务集结了参训教师的辛劳与智慧,融合了团队成员的合理化建议,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掀起了一场在“合作学习中成长,在研课磨课中提升”的教学热潮。回顾这次研课磨课的历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引发了我许多的感悟和思考。

一、研磨提升教学水平,研磨研出教研之风

对于教科研,我们总是难以走上“正轨”、也有难以突破的焦虑和痛苦,正是研课磨课让我们逐渐清醒,教研之风正浓。同时研课磨课的过程也是学习、研究、实践的过程,是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过程,更激起了老师们的教研热情,在一次次的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要磨出精品课,就必须钻研教材,了解编者的意图,才能设计出最佳的教学方案。我们小组围绕如何把握教学目标、教学的重难点、如何处理教材、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如何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等问题进行了多次探讨,做好下一轮磨课准备。为了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研修团队的每位成员毫无保留的指导主讲教师撰写教案,制作课件,再反复推敲,仔细斟酌,深入到每一个环节,每一处细节(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何处理教材、过渡语等),形成教案。通过研课磨课,主讲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应变能力、教学创新能力得到提升,研磨的过程体现了数学能力提高的过程。

二、研相同的内容,磨不同的诠释

相同的内容,每个教师都会有不同的诠释。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认真解读教材,才能诠释出更有价值的东西,才能有效的开展教学。我们团队的五位成员分别对主讲教师发表了各自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地修改课件,以达到教学目标,使课堂的操作性更强。主讲教师虚心听取了建议,并进行了二次备课。重新观课后顿觉耳目一新,听到了学生理解领会的言说,听出了自己赞同的声音,也看到了团队成员思想的印迹,更感动于主讲老师积极向上提升自我的坚定与无言的付出。教师们交流着自己对两节课的看法,在思维的碰撞中不断加深对教材分析、课堂预设,课堂生成的理解与把握,每个环节我都是参与者、研究者和学习者。

三、研后不断审视自我,磨后不断反思不足

用这样的流程进行磨课操作,虽然这个过程需要牵扯我们太多的精力,虽然我们要克服很多困难去完成每个任务,但是,我们也在这个过程中收获颇丰。我们用心思考后的非常有价值的备课研讨;根据自己的观课维度用心记录、认真分析积极思考的态度;课后评议的真知灼见等等。这对于每位教师的锤炼,对于教师的成长,无疑是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总之,我们收获着互动带来的成绩,更感受着集体成就完美的力量。我们将 相信每位参训教师都在研课磨课活动中受益匪浅,愿我们乘着这双收获的隐形翅膀,在未来更好的教育上空展翅翱翔……

磨课心得体会【第六篇】

9日、10日这两天是我们农安县小学语文“送教下乡”培训第三阶段研磨课阶段,9日那天早晨天空中飘着雪花,是我们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气温也骤然下降。虽然天气很冷,但是我们的心是火热的,因为进修两位教研员不畏严寒、不辞辛苦来到我们这个偏僻的乡镇小学,为我们推行大阅读进行指导,面对面地交流、指导,这是我从教十几年来所没有过的。回首这次磨课、研课经历,我收获了很多。总的来说,我经历和老师们合作学习,共同研讨的过程,在研讨中,老师们的知识经验,思想方法进行交流和相互的碰撞,从而使我们在这种交流和碰撞中激发了灵感,剧烈的触动了我们的心灵,使我们在推行大阅读的思想认识有了巨大的提高。

一、精心设计教学方法

有人说:好课是“磨”出来的,我想是很有道理的。在上课之前,我已经在心中试讲过,每次上过之后,都会自己反思一下:怎样才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需不需要问题引领,而是这一节课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吧!怎么才能做到少问少将少干扰?语言是不是简洁?等等,每一个问题都认真地加以分析,进一步完善。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心中要有谱,也就是要明确课堂上要达成的教学目标,然后选择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培养学生读书能力。不同的教学方法,会有不同的教学效果。通过磨课我深切地感悟到:要上出一堂好课应该考虑到的各种因素。如此往复下去,何愁教学水平和教学智慧得不到提升呢?

二、学会精益求精

磨课是一个艰苦的反复修正的过程。在磨课中,先通过自己的学习,吸取精华,加以改造,灵活运用于该课教学及教研之中。对自己的说课、讲课认真回忆、思考,向大家简析自己该课教学的优点和缺点,对某些重要问题作简要说明,提出某些问题请大家讨论,并虚心听取参与教师的评议,对参与教师提出的问题和意见作必要的解释,要作好记录,发现失误,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总之,这次磨课研课活动是一次思想的碰撞,是智慧的交流,老师们交流自己的见解的同时,也在不断提升自我,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磨课心得体会【第七篇】

这学期我参加了津东片区初中语文优质课大赛磨课活动。通过活动我受益匪浅,汲取了老师们的精华也认识到上课中的不足。细细反思有以下体会:

一、深研教材基础牢

教材是教师呈现教学艺术的依据。曾经有一个前辈指导我备课前什么资料也不要看,先将文本研读不得少于三十遍,每次读都要读出不同,想想作者给我们传达的是什么?想想学生对这篇文章哪些地方可以自己读懂,老师不必在课上多讲?想想学生对本文哪些地方有困惑,教师在教学过程需要精讲的?提出问题的时候主问题下面的子问题不得多于两个?每个问题之间的衔接与过渡?我们的教学对象已有的学习经验等等?磨课的过程首先就是对教材理解的辩论,同组教师对相同教材见仁见智的理解。但是,我们要抓住课文的重难点,通过几天的磨课我对教材的理解进一步加强了。

二、精设教学是前提

俗语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要想在优质课上脱颖而出,亮出宝剑来,怎能不经受非一般的磨练。“好”课是“磨”出来的,我想是很有道理的。在“磨”课的时候,一般的做法是先让执教者自主设计一种教法,第一次试教后,执讲者要对自己本轮磨课进行反思,听课者进行讨论。然后,把握好了大的教学框架就打磨细节。注意上课的每一个上课流程应该注意的教学用语以及过渡句。如果上课有突发状况,还得调动你的教学机智,化险为夷。开始,我满腔热忱地利让一个前辈帮我看了看,被他泼了一盆冷水。好在我这人,不会轻易放弃,虚心向他请教,毕竟他在这方面很有经验。“要想在赛课中脱颖而出,你的教学设计必须新颖。”他说。然后,前辈又不厌其烦地给我讲解。当然,最后我采纳了他的想法。但是,我感觉自己仿佛驾驭不了那个教学设计。我还是努力地专研着教材和我的教学设计。这篇《白杨礼赞》是新人教版的。新课文,我基本上在网上搜了个遍,其他的教学思路我大致都清楚了,我这个教学结构,用诗解那篇散文的确没有先例。在班上试上了一遍,也许是我太紧张;也许是自己很不自信;也许是自己准备得不够充分;我居然第一次上课的时候,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写错了字,我没能用教学机智完美地转到课题而是显得那么慌乱。教学设计在我的教学中也没完美地呈现出来。当然,我承认我没那么高的功底,展现不出大师的水平。同仁指出毛病,良药苦口利于“行”,分析原因,找出对策,以促使执讲者开拓思路,诱发智慧,促进反思,改进教学行动。由于时间紧,我不可能大动教学设计,我再次从上课的各个环节进行反思和自我诊断,吸取各方意见,把别人的教育经验内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在不断的磨练中,我一遍一遍地修改教学设计、用语等,还要注意过渡语哟!这个对于粗枝大叶的我来说是致命的弱点。自己将上课要说的话一遍又一遍地修改,每一个环节的教学用语、过渡语、用时都要注意。假如在上课时再出现突发状况,要注意教学机智,才能扭转时局。要上出一堂好课应该考虑到的各种因素。如此往复下去,何愁教学水平和教学智慧得不到提升呢?这也是我这次去参赛的初衷。

一节好课不应该脱离教学实际,教学手段不应该过于花哨,教学评价不是固定不变的,应该是多元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这才是生动和谐的课堂。通过这次讲课效果,我能明显地看到这堂课所运用的多媒体课件在数量、质量以及展示时机等方面,来辅助教学找到一个恰到好处的“度”。精简幻灯片的张数,一节课最多不能超过12张,每张幻灯片上的字体的大小及颜色都很有考究,还有背景色的选择也必须讲究。要让学生看得清楚且乐意去看。字体颜色最好不要超过三种,文字、图片和背景色的对比度大才能使图像更加清晰。图片展示太多可以叠加播放。最后的目标是图文并茂地呈现教学背景。在大的教学框架下,机智发挥,不要把问题设计得过于固定,我要预设到上课的临时出现的每一种可能性。让学生在我富有逻辑层次,深入浅出的教学中如草原上的马儿,自由驰骋,激发他们的潜能,老师帮助学生与作者进行对话。我反复地修改着自己的课件,但最后,由于自己粗心还是打错了一个字。就是送给学生的一首小诗。如此粗心的我,经过这次的磨课,我想下次,我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精简的课件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更让课堂蓬筚生辉。

三、精益求精是关键

磨课是一个艰苦的反复修正的过程。在磨课中,先通过自己的学习,吸取精华,加以改造,灵活运用于该课教学及教研之中。对自己的说课、讲课认真回忆、思考,向大家简析自己该课教学的优点和缺点,对某些重要问题作简要说明,提出某些问题请大家讨论,并虚心

听取参与教师的评议,记录下老师们对自己的建议,完善每一个细节。对参与教师提出的问题和意见作必要的解释,要作好记录,发现失误,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但有时候不能人云亦云,得有自己的思考,拿出自己的主见。跟着自己的感觉走。做好充足的准备,每一次的研磨对自己都是提升。

总之,磨课活动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了个人业务水平,通过几次磨课活动,我想我会慢慢改掉自己粗心的毛病,对自己要求更加严格,做一个更严谨的老师。今后我将更加积极地投入到磨课中去,不断地磨练自己、完善自己,做更好的自己!

磨课心得体会【第八篇】

20xx年的3月,我参加了我校校本教研“摩课磨课模课”活动。迄今为止,思绪却久久不能平静。学校搞这样的活动说实话很高兴,可是压力也较大,感觉特别紧张。虽然也在不少的地方抛头露面上过公开课,可是正儿八经的对这本校这么多熟悉的老师还是第一次。一次次的试教,一次次的反思,一次次的更新,一次次地收获,反复的“磨课”中,有困苦与彷徨,有希望与欣喜,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终于在此活动中不辱使命,得到了与会领导和教师的一致好评。回顾这个磨课的经历。既有痛苦又有快乐。“磨”的过程是痛的:前期煞费苦心的研究教材,点灯熬夜的制作教学课件,为取舍而做决断时的左右为难……好几次都到凌晨才睡,好几次走在路上还设想着这堂课,虽然很累,但当打磨出令自己满意的教学方案时,一种强烈的快乐之感会油然而生。更重要的是在这次活动中我得到了许多收获。我最大的感悟是:

第一,优质课是朴实的。我� 在准备期间,为了把教案设计的尽善尽美,于是查阅了许多关于认识角的资料,相信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再加上自己独具匠心的设计,一定可以做到的。第一次试教就发现这样的设计却并没有达到较好的预期效果,一些理想化的东西到了真正操作时就不美、不顺了,但我却固执的迷恋于展示自己设计上的完美,对于自己苦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又不舍得放弃,导致在前几次的试教中徘徊不前。所以,我不知道有多么懊恼。后来我终于鼓足勇气,克服惰性放弃了先前所有在我眼里“看上去很美”环节的设置,才使得整节课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看到最后留下来的最朴实、最平淡的常规化教学过程,使我悟出一节好课,并不是只在追求外在的表现形式,更应注意环节的有效性。教学是不能“浮”的,也是不能“虚”的,它应该是扎扎实实的。

第二,教师对待教材理解要更多的注重数学的本质,为了达到教学目标需要教师自身更多的思考和体悟。我在课前,心里非常清楚研究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是本节课的难点,虽然每次试教学生都在我再三暗示下,依葫芦画瓢的指出了角,也总结出了规律,但我总感觉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为什么是这样,孩子们对角的印象仍然是模糊的、抽象的。虽意识到了这一点,但在几次试教中却始终琢磨不透,不知道该如何解决。市教研员罗主任在听完我的一次试教后点拨说:“要很好的解决这节课的难点,最关键的就是思考小括号的作用。”真是一针见血,听后我茅塞顿开。因此,我又重新研究、思考教材,为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我绞尽脑汁,走路、吃饭时时琢磨。通过我的反复思索,我认为小括号大致起到两个作用,一是指向作用,指明这个角是由哪两条边所组成的,二是隐射角实际上是指的这两条边之间的一个范围。想清楚了这些,我顿时感觉似有一种拨开云雾见天日的豁然。有了这层体验,我重新修改了教案。在实际教学中,让学生通过理解小括号,在头脑中建立起了角的概念并规范了指角方法,使学生充分的感知、认识了角,突破了教学难点。从而在练习环节中得心应手,说得头头是道,成为了本节课的一个小亮点。

在这次活动中,一次次的试教也使我感受到,当我面对不同学生的时候,课堂的经历和生成是不同的。学生的思维不同,思考问题的角度也就不一样,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思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因此,教师教学的机智和智慧也是上好一堂好课的关键。另外,我还体会到教师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具艺术魅力的数学教学语言,也能使整个课堂增色不少。

以上只是自己在这次活动感悟中的一小部分而已。这次活动结束了,虽然也只是短短的一周,但确实收获颇丰,而等待自己思考、摸索的也还有很多。相信这些思想会给自己今后的教学注入一些新鲜活力。

通过这次磨课经历,我成长了。我从心底里感谢学校领导给了我一次成长的经历,感谢我们教研组的老师一次次地听我试教,一遍又一遍地帮我梳理。谢谢你们!上课虽然辛苦,然而这是一个追求完美的过程,虽忙碌但也充实,快乐!思考过了,经历过了,精彩过了,遗憾过了,才真的明白这其中隐形的成长是自己最大的收获!

感谢能有这样一次经历,让自己在活动中提高,让自己在磨课中成长!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9 321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