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心得体会优推10篇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深化了对研究设计与数据分析的理解,提升了批判性思维能力,为未来的教育实践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方法指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心得体会相关内容,供您学习参考!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心得体会【第一篇】
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当前教育领域的重大变革。在这次变化中,我们不断学习新的课程,努力准确掌握新科目的精神和理念,期待能更好地应用于教育实践。为了推进基础教育的改革,尽自己的微薄之力。Xx年11月,本人参加了区研修举办的简训学习,对基础课程改革研究进行了专业训练。现在将自己的体感、认识和收获总结如下。
首先,新的课程标准引入后,教材也进行了很大的修订。教材体系混乱,没有熟悉的内容,很多适应不了。因此,教师们对课程改革感到抵触。这次训练中,他说:“你们是用教材教还是用教材教?”的话。是的,教材是课程的载体,但不是唯一的载体。教学过程中教材死了,但作为教师的人还活着。因此,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更新,才能把教材的有限知识扩展到无限的生活中。
其次,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师更多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哲学。成功的教学,或者说成功的互动合作,离不开教师和学生之间有效和谐的交流和沟通。根据新课程标准,教师成功地转变了自己的角色,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导师和参与者。他们学会了蹲下来欣赏学生。他们学会了尊重学生的内在需要,理解学生的心理,顺应学生的天性,保护学生的自尊,相信学生的能力,满足学生的自我需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平等对待所有学生。尊重所有学生的想法。不管对错,都不批评。表扬、默许、错误观念使学生在探索和学习中得以纠正。(乔治伯纳德肖,学)在新课程下,老师们充分意识到教材只是载体,所有教师都要发掘和创造。约翰肯尼迪教育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是课程的不断发展和丰富的过程。教师不再是简单的教材,而是利用教材组织各种活动,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调试和重组教材”。
沃德说:“平凡的老师传达知识。水平一般教师说明知识。好老师示范知识伟大的老师鼓励学生学习知识。单击每次听课的过程中,我都深刻地意识到新课程下的老师都在努力让学生学习知识。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所有的学生更好地发展。他们的追求是走向全民教育。这就是新课程发展的核心理念和发展的最终追求。正在训练的老师讲课值得我再一次有深刻的品位。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心得体会【第二篇】
打开这本书的一刹那,看到几百页的英文,心里顿时凉了半截,虽然自己读了研究生,但是越来越发现,并没有迈进研究的大门,甚至是差的还很远。我想以我的能力,这本书可能这学期是难以读完了,我不想欺骗自己,随随便便抄袭1篇关于“教育设计研究”的文章来应付此次任务,所以决定读一些我能看懂的关于“教育设计研究”的文章来谈谈自己的感受。我读了《教育设计研究:是什么与不是什么》这篇文章。
教育设计研究早期受传统实验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影响,倾向于考虑单一变量对教学成效的影响,但产生的问题是:建立的理论无法解决实践中产生的问题。在此,我又新学到一种科学研究范式的分类框架,也就是巴斯德象限,感觉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分析方法,借助了数学知识来讨论,我们的研究范式有四种,纯基础研究、应用引起的基础研究、纯应用研究,反而第四象限是空白的,为教育研究的实效性提供了指引。那么,为了兼顾理论与实践,产生了“设计实验法”这种新的教育研究方法,它是把设计中心和对重要设计要素的评价结合在一起,而最终“教育设计研究”从中演化而来。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新理论产生的轨迹其实每一步都是对一个新的实际问题的解决,它可能曲折,但我们不得不佩服那些善于思考和有勇气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动手脚”的人,使他们一步步地探索,不断填补更多的漏洞,才让更多的理论更具有应用价值。
在读文章的过程中,我总结出的教育设计研究其实就是理论与实践中建立的一种连接。它必须用到实际的教学和学习环境中才凸显自己的特殊价值。那么研究的'过程也就应用而生了,首先要了解教学现场的需求和问题,初步的提出一些可行的创新设想;接着要产生设计的原型;有了原型就要进行实施,进入实施阶段让原型在复杂的研究场景中去测试;还要有再设计的过程,对实施过程中不合理的或者可完善的地方进行修订、迭代、精细化设计;最终就可以进行推广了,对它进行进一步的成果检验。综合来看,教育设计研究实际上是一个整合设计与研究的系统化过膝恒,更强调情景化和普遍性,在不断的实践中来探索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最终要有教学理论和产品的产出。
其实这种方法,更注重实用性,会越来越发现它是一种很有魅力的研究方法,从问题的产生,到解决问题的设想,到理论框架的形成,到基于理论形成的产品化方案,整个是一个非常完整的构建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希望自己以后能有机会利用它解决实际的问题。
回到前边老师推荐的英文书,祝愿自己的英文水平早日脱离出厂设置,能好好研究一下这本书!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心得体会【第三篇】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要以学生为本,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信任学生,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有益于小学生身心发展需求。
什么样的教师才是真正的好老师,首先的一条是爱,一个不懂的爱孩子的人不配当老师,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种子,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灿烂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把孩子当成孩子,任何一个孩子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要学会包容、原谅孩子,孩子在不断跌撞过程中体会到生命的意味,把别人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就是要老师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要放弃,更不要挖苦。
有些老师看不起差生,从语言、行为上,贬低嘲笑差生,首先这种行为和表现,就违背作为老师道德标准,因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不是单纯让学生学会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自己,超越自己,更好的'做好自己,体会生命和人生的意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好鞭策自己,激励自己。教师要以身作则,树立思想道德模范,以思想唤醒思想,以生命影响生命,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率先垂范,做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心得体会【第四篇】
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接触了很多的教育新理念。这次培训来的很及时,培训内容也很深刻,培训的效果将影响深远。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自己在数学教学上还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教学工作中还有很多不足,但通过这些日子的学习,我坚信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一定能取得更大的进步。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点滴体会:
一、教学理念的提升,
面对当今的形式,时代要求我们不断进步,吸取营养,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能够有突飞猛进的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在这次学习中我在数学理念上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通过培训学习,我进一步了解了“合作学习”、“主动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新型的教学模式的内涵。这些新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更加自由的学习空间,为课堂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自觉地把新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改变课堂的面貌,使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民主;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师生关系融洽。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
二、教学行为的转变
课堂是教师体现自身,价值的主阵地,今后我会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将自己的爱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将所学的新课程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立足“用活新老教材,实践新理念。”力求让我的教学更具特色,形成独具风格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数学教学质量。通过这次的培训,使我深刻意识到:自己的知识、能力还有一定差距,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立足于自己的本职工作,继续运用网络资源,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积极实践新课改,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价值,为教育事业发挥自己的作用,
三、反思教学工作,不断进取
在教学中不断思量着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继续向优秀的教师学习,来更好地适应现在的数学教学。
经过这次培训,我认识到每一位教师都应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中去,不做旁观者,做一个课改的积极实施者。经过学也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有不断的提升。我想只有经过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新课程改革之花才会开得更加灿烂,中华民族才会永立世界民族之林。我愿在这快乐而无止境的探索中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四、结合实践,提高效率,
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学过程不但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转化成我自己的理解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超常收获,有超常提高,有超常进步。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完全有学习的能力。注重课堂实践和资源整合,运用专家的教育智慧补己之短,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整合教育内容,推动教育教学的行为变化。教师应把学习贯彻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将学习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在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广泛涉猎各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从而更好地适应教学的需要,通过总结经验,提高自身,向更完善的目标努力。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科研骨干教师,就必须要更努力地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专家教授们的新理念新视野就像一扇窗,为我带来外面广阔天地的一束灿烂的阳光。今后教学,我要努力实施新课程改革,把培训学习到的新的理念、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评价方式用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不断加强新课程理论的学习,课堂上设计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变学生被动为主动,使课堂氛围活跃,提高教学效率,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内容丰富,博采众长
无论日常生活,还是教学过程,教师自身素质作用不可低估。这就要求教师努力学习,积极进取,不断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区进修学校组织的中小学科研骨干教师培训,给了我一次全面提升自我的机会,使我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地遨游着。阅读“培训”的学习材料,将会使我在今后的备课,授课中得到了很多启示。譬如,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设计流程的精心设计,多媒体教学的使用,授课方式的选择,各门学科知识的学习和融汇贯通,让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懵懂的孩子站起来学会了走路一般。犹在教学过程这一环节上,无论是课前的精心备课,课堂上的教学流程,还是课后的作业检查与教学反思,一系列流程均将得到进一步提升。聆听专家讲座,如沐春风,通体舒畅,让我学会了如何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评价;如何激发每一位学生的自我潜能;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拜读同行创意,参加班级讨论,亦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三人行,必有我师”之感。在相互切磋,交流和讨论中,日常教学中存在的细微之处,也将会得到了良好的改正。
总之,专家和一线教师以他们的亲身体验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为我们做指导,让我在短暂的数天时间里更好地了解新课程实施中会面临和需要解决的困难,通过紧张有序的学习,交流、研讨、评论等对这次骨干教师培训有了全新的认识,对之前的一些疑惑和迷茫有了深刻的答案。通过这次培训我不仅收获了专家教授们的精髓,提升了自己的业务水平,而且,今后将会使我的教学世界更丰富多彩,让我在教学修养上也得到提升。
我于培训第一天带着教学中遇到的困惑,来到幸福中学参加骨干教师培训。今天上午聆听了领导们的欢迎词和讲座,很令人感动,他们都寄予来学习的教师们殷切的希望。要求我们回去后发挥引领和辐射作用,虽然时间短,但是学习任务重。在家是教师,来学习是学员,要换位思考,转换角色,力争在有限时间里取得最大收获。一个学校教育水平的高低取决于骨干教师。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力争做一名授之无愧的骨干教师。”是呀!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士送给教师无数赞词:什么园丁、蜡烛、阶梯、春蚕……是的,我们教师是用语言播种希望、用汗水浇灌幼苗、用心血滋润花朵、用笔书写人生。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心得体会【第五篇】
幼儿科学教育是对幼儿的科学启蒙教育,是通过幼儿自身活动,对物质世界进行感知、观察,并通过动手操作、发现问题。 我认为幼儿科学教育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合理的引导
(一)、提供直接经验——引发探索兴趣
好奇心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幼小的孩子什么都想知道,问题没完没了,有着调查和探究的本能,幼儿教育中的科学教育便是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1、随机性活动:直接观察与从房檐上落下;平台上的出气孔;下雨前小动物的变化;立交桥是怎样长长的;下水道的水哪里去了。
2、生成性活动:尽量在现象发生的现场进行。如:某幼儿园的幼儿发现教室里有一个光环,教师和幼儿一起找光环从哪里来的,原来是教师手表的反光,从而引出一个系列活动“光与影儿”
3、预成性活动:根据幼儿生活经验刻意计划的活动。例如:种子发芽、磁铁的吸引力、水中的沉浮、我们的小脚丫、各种各样的工具等。
(二)、善用随机经验——形成探索助力
科学是幼儿每日经验的一部分,每天发生的随机经验对幼儿而言是最自然、最有意义、最具体、最容易了解的,也是最不容易忘怀的。但如果不加以引导,也是会成为过眼烟云,不会产生任何学习效
果。例如:春天来了,幼儿发现空中飞着许多柳絮,教师和大家一起玩捉柳絮的游戏,游戏过后引导幼儿思考“柳絮从那里来的它到底是什么东西有那些好处有什么不好怎样避免让它破坏环境,你能给政府出个主意吗
还有很多可以作为随机经验的内容:“垃圾到哪里去了”“什么东西在冒烟”“小区里的养狗人和小狗的粪便”等等。教师要抓住机会,运用一些问题让幼儿推理、思考。关注周围世界。
二、多样的方法
(一)、观察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它可以保证幼儿在直接接触事物的过程,运用多种感官直接、生动、具体地认识事物,了解事物的特性,提高幼儿感官的综合活动能力,培养其运用感官探索周围环境的习惯,并为发展幼儿的抽象思维能力、形成概念提供丰富的感性经验。观察也是幼儿经常运用的学科学的方法。
(二)、实验能帮助幼儿理解一些简单的科学现象和知识,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在实验过程中,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科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通过实验,也培养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并且让幼儿体验到科学探究的本质。宜采用游戏的形式,幼儿是在十分有趣味的活动中生动活泼地进行科学探索的。
(三)、种植与饲养既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方法,同时也是幼儿喜爱的活动。幼儿对周围环境中最喜爱的东西莫过于动物和植物了,在对动植物的观察中,有意识地让幼儿亲自操作,如可在大操场
上种松树、柳树等,走廊上种植迎春花、紫藤等;在草坪与户外活动场地周围种植灌树当绿篱;这些植物既美化了幼儿园的环境,又具有遮荫隔离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为幼儿提供了认识自然植物的教材。
伴随着动植物的生长,也激发了幼儿热爱科学、热爱自然的兴趣与情感。
(四)、分类的方法,是指幼儿把具有某一个或几个共同特征的物体聚集在一起,以学习科学的一种方法。分类是观察过程的延伸和应用,幼儿要能对客观事物进行分类,首先需要对事物进行观察,因为发现事物的共同点是分类的基础,在观察过程中幼儿对事物进行分析、抽象、概括,形成概念,进行分类。分类既是幼儿学习科学的一种方法,也是幼儿需要发展的一项技能。例如我们要认识身边常见的几种纸,我们可以找来几种不同的纸:报纸、宣纸、画画纸、皱纹纸、卫生纸、餐巾纸、手揉纸、卡纸、彩色纸。让孩子们通过触摸、观察,大概了解了各种纸的特征,然后分类,通过自己动手尝试,了解到这些纸的特性。
(五)、科学游戏是指运用自然物质材料和有关的图片、玩具等物品,进行带有游戏性质的操作活动,是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一种有效方法。科学游戏或寓科学内容于游戏之中,或将自然材料作为玩具,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丰富科学经验,还可以巩固已获得的知识,更可以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和欲望,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等。在“认识电”的科学教育活动中,我们为每组幼儿提供一个线路板,让幼儿把两节电池的正负极连接起来,使小灯泡发亮。结果,幼儿很快获得了成功,并且操作得很熟练。
(六)、早期科学阅读是指幼儿通过阅读寓有科学知识的作品,包括故事、儿歌、谜语等,以学习科学的一种方法。早期科学阅读有利于扩展和丰富幼儿的科学经验,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引导幼儿学习科学,帮助幼儿理解科学概念。早期科学阅读还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在已有科学经验的基础上,产生丰富的科学幻想,从而提高幼儿的创造潜力。
幼儿科学教育使孩子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心得体会【第六篇】
一、引导幼儿积极观察周围环境和事物,培养其观察和探索的兴趣
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养成幼儿善于观察的好习惯,在班内的自然角里,我引导幼儿观察各种植物的形态、种子发芽、苗儿成长以及小蝌蚪先长出两条后腿然后长出两条前腿、小尾巴慢慢不见了的生长过程。户外活动时,让幼儿关注到身边的一些自然现象:柳树从发出嫩绿嫩绿的小芽到柳絮飞扬,知道植物发芽是春天来临的主要标志之一。并提醒幼儿注意到天气的变化,以及为什么会刮风、下雨等等,通过这些日常的观察活动,有目的地让幼儿感知一些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体验和发现自然界的变化和奇妙。
二、关注幼儿的兴趣,积极展开活动
当孩子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去观察周围事物和现象的时候,教师就会发现,在我们身边有许多幼儿感兴趣的事,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兴趣,积极组织活动,引导他们去正确认识,并鼓励幼儿全身心地参与到活动中去,使之从中获得有益的经验。如:孩子们对种在自然角中的大白菜非常感兴趣。于是,我组织了一次科学活动――《有营养的大白菜》,活动之前,我请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了解各种各样用白菜制作的食品。活动中,孩子们回忆并说出了平时见过的许多种白菜制作的食品。在随后的认识白菜和剥白菜叶子的环节中,孩子们利用了多种感官对大白菜的外形特征及特点进行了观察、体验和探究。虽然,在我们的生活中,白菜是那么的普通和常见,但是在平时,又有几个孩子摸过它、探究过它呢?因此,在活动中,我设计了剥白菜叶子这个环节,就是为孩子提供一个亲自动手来探索的机会。在探索中,孩子们发现了很多关于白菜的秘密,比如:白菜叶子比较脆,白菜里面有点白,外面有点绿,越往里面叶子越小等等。最后我们还把剥下来的白菜叶子一起送到了食堂,让孩子们体验到了参与劳动的光荣和喜悦。《有营养的大白菜》这个活动,教学内容看起来比较普通,但是孩子却能从中受益,使他们从小就善于观察和发现。通过认识有营养的大白菜――这种我们平时最常见的蔬菜,激发了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及探究的欲望。
最常见的事,往往是最容易忽视的事。教师应关注幼儿的兴趣,因势利导,满足孩子的需要,而不是带着成人的偏见,来阻挡孩子们的兴趣。
三、激发好奇心,培养幼儿的问题意识
孩子天性好奇、好问。幼儿的科学教育,应当关注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提出的各种问题。赫胥黎说过:“假如由于提出了一些愚蠢的问题,而没有遭到斥责和阻止,一个幼儿在智力上的求知欲就会是无限的;他也肯定会慢慢地而又稳固地积累知识,并采用提问这种方法来发展思考能力。”因此,我注意为幼儿创设一种鼓励提问的氛围,并引起幼儿对自己问题的探究,为他们解决这些问题创设条件。例如:我在自然角建立了观察记录本,目的是让幼儿学会主动地观察、发现并提出问题。孩子们每天都在认真地记录着植物的生长变化情况。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幼儿虽然能观察到植物的生长变化,但是主动提出问题的孩子却很少。孩子如果不能把发现的问题表达出来,就很可能错过了进一步探索的机会,于是我就鼓励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发现,并提出问题,果然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比如:有的孩子观察到蒜种在土里和水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它们的生长情况发生了很大不同,便问到:“为什么种在土中的蒜和种在水中的蒜长得不一样高呢?”这一问题引发了幼儿对植物生长的好奇和探究活动。又有的孩子观察到了小麦的须根和大豆的植根,问:“看,都是根,它们怎么长得不像呢?植物的根有什么用处?”小朋友便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这样,一个关于“根”的活动便产生了。孩子们通过翻阅图书、上网查找资料、做实验、讨论如何为植物浇水、施肥等一系列活动寻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并充分体验到了解决问题的过程。
四、亲近自然,让幼儿在游戏中积累科学经验,培养创造力
变幻莫测,奥妙无穷的大自然就是幼儿学习科学的最佳场所。大自然带给我们的风、雪、雾、雨……都是送给孩子们最好的礼物。孩子们用它们做游戏――堆雪人、打雪仗、放风筝、玩泥巴……感受、体验和发现着自然界的变化和奇妙。幼儿这些亲近大自然的方式是一种天性和本能的表现,我们应该尊重幼儿的这种本能、兴趣和需要,让他们在与自然的接触中充分地表达、表现。在班里,当有的孩子说起在农村爷爷奶奶家能快乐地玩泥巴时,很多孩子都投去了羡慕的目光。于是我就组织了一次以科学为主的综合活动――《玩泥巴》,我和孩子们一起做“捏泥人”的游戏,并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探索和发现泥土中蕴藏的奥秘。我们一起用小水桶打水和泥,感知泥土的特性以及含水与泥土湿度之间的关系。孩子们活好泥后,又用找到的树枝、树叶、石子等天然材料做成了工艺花瓶、好吃的水果、风味点心、泥娃娃、可爱的小动物等等各种造型,并自发的玩着各种富有想象力的游戏,这些都是孩子们创造力的表现。整个活动自始至终都以游戏的形式进行,孩子们从中充分体验到了接触大自然的乐趣,获得了有关泥土的知识,发展了探索和创造能力。
愿我们多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从孩子们的关注点和兴趣出发,把他们引上科学探究之路。让每个孩子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成长为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新一代打下必要的基础。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心得体会【第七篇】
3月23日和24日两天,我参加了省教科院组织的“xx年安徽省教育科研省级立项课题研究工作检查暨成果交流会”,两天的时间虽短,却过得紧张而充实。在这次活动中,有来自全省各地的一线老师,有参加省级课题研究顺利结题并获奖的单位和各人,还有省教科院两位院长,并邀请到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教育部智囊团成员中的曾天山教授。通过老师们与专家领导的交流,在与同行的交流中,大家共同的感受是:开拓了新视野,获得了新策略,提高了新认识,尤其是专家们对教科研的原则方法及实施策略进行了深度的讲解和切实有效的指导,对教科研当中容易被老师忽视的细节甚至一些误区都有精辟而细致的提醒,让我们受益颇多。
记得会议的第一天,年轻的阚智院长代金副厅长作报告时,谦卑而有风度,报告内容大气磅礴,能时时窥见严谨之态。首先他站在全省教科研全局的高度对近几年我省教科研所取得的丰硕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并给我们提出了研究的要求,明确了研究的方向。随后,张守祥副院长又就当前教育的四个热点问题给我们作了宏观的分析,角度特别,内容新颖。张院长的博识和诚恳显示出大家的风范,让我印象深刻。当天下午,曾天山教授在百忙之中从京城赶来,给我们作了《教育科研的问题与方法》的报告,他从“教育科研是什么”、“教育科研为什么”、“教育科研做什么”、“什么是好的教育科研”、“怎样做好教育科研”五个方面作了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剖析,那种全面性、概括性,真是高屋建瓴,不由地让人顶礼膜拜。第二天,近两年获奖的各地课题负责人带来了优秀的成果和经验。我在分享他们的喜悦的同时,也分明地觉得有一种冲动在内心深处不断地涌起。正如曾教授所说:“我们的教育科研正处于摇篮期,任重道远。”
这样的会议,我也参加过几次,但这次会议的内容最充实,最实在,收获也最大。让我认识到,教育科研不再是神秘而不可攀的东西。专家的报告虽有严要求,但更是一种信心的`激励。教育科研虽有难度却是不论成败的。只要潜心地钻研认真地实践和深刻地反思,我们在科研的道路一定会走得更远。
非常感激市幼教学科研究小组和我镇教办为我们安排了这么好的机会进行观摩探讨和学习,自观摩完此项活动后,我感到自己深深受惠、获益良多,增长不少知识。
从叶银仙主任的讲话中提出:“关于展变这个课程功能改革的观念只有以先进的教育观念为指导,才能创造出优质的幼儿教育”。而由市幼教小组里的两位优秀教师为我们带来的这两节课从他们的选材、教育目的和活动过程方面都符合叶主任所提出的几个要点。课程安排都配合了整合教材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以“活动”、“整合”为主要课程建构形式。
如第一节课里面就是通过煮面的过程对幼儿进行音乐、舞蹈的学习,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多方面的教育。课题新颖,能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和个人的想象。第二节课教师通过沙纸让幼儿根据回忆体验想象再来创造,同样地发挥了幼儿的创造能力和想象力。同时也激发了小朋友的兴趣和举动性。
通过这一些优秀的课例使我们镇的幼教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大大推动了我们幼儿园课程的改革。希望今后市幼教学科研究小组能多来我镇组织开展如此活动,让我们共同进步。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心得体会【第八篇】
在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教育研究已经成为一个教师日常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依照上级要求读了裴娣娜教授的《教育研究方法导论》一书,深有体会,读过此书,我才知道教育研究方法是一门独立的科学。它有自己的独立的学科特点、研究对象、理论体系。
本书提出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方面的几个主要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方法论的关系,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与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异同,教育科学研究中的定性与定量分析的关系,一般方法与具体方法的关系,中外古今的关系等。这些问题都是教育科研中的重要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及其坚持与发展问题上,教育科学的性质及其研究方法的特点问题上,以及方法论与具体研究方法的联系与区别问题等,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当前正确地认识和选择、应用教育科研方法所必须解决的一些重要问题。
裴娣娜教授的《教育研究方法导论》一书,书中对教育研究方法的一般原理,教育研究的构思和设计,教育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评价,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授课及进行课题研究起到了指导作用。没有阅读此书之前,我感觉自己的工作就是备好课,上好课,对于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想法也就写在课后反思上,有时也想搞一下研究,却不知道如何下手去做,不得其法,没有想到原来就有这样的一门学科来研究教育研究方法的学科。这里面就有科学的方法,只有在科学的`方法下指导我们的实践,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教育要改革,教育要发展,就必须加强教育科学研究。要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就要有正确的、科学的、现代化的教育研究方法。裴娣娜教授的专著《教育研究方法导论》,为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提供了比较全面、系统的理论和方法。
通过对本书的理论阅读,使我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研究本身就是一个需要在研究实践中不断修正的学习过程和研究过程。我将阅读本书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现在进行的小课题研究中去,指导自己小课题研究的方向。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心得体会【第九篇】
20xx年x月xx日,我校举行“领袖儿童教育科研峰会”,借此机会,邀请我县众多名教师来我校授课,我有幸在现场见到了这些老师以及观摩了整个授课过程,经过一天听课,让我感慨万千。
一、学别人
在听阮晓席老师的课时,我最深切的感受就是一个老师怎么可以如此巧妙地对学生进行引导!整个课堂上,学生都按照他预设的路线发展,这都源于他对学生学习很好的引导,以及他细腻的教学语言。在创境引题的环节,阮老师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大家晚上都做过什么样的梦啊?一下子就将学生的积极性和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了,然后就通过梦的内容慢慢联想到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引出神话故事,阮老师又问:在神话故事中有一个人被称为人类的祖先,是谁啊?同学们:我知道,是盘古!这时候阮老师相机提出课题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阮老师的语言一直都非常的细腻,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毫无障碍,整个融入到了孩子一起。
在听我校的王娟娟老师的《江畔独步寻花》的时候,让我学习到很多,最重要的就是在讲解课文的时候,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这对教学语言和教学安排是一个很大的考验,特别是如何安排“先学后教“这个环节,自学目标一定要系统明确,告诉学生哪一步该做什么,久而久之,学生不断学会了学习方法,还逐步形成系统的思考方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二、看自己
反观自己的教学,我发现了自己与这几位名师的差距很大。
1、在创境引题的时候还是不够新颖,有时候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导致不能引起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兴趣,这样学生就很容易走神,教学的第一步出了问题,自然就对接下来的教学产生不好的影响,自然就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
2、在先学后教这一环节,有时候会过高估计学生的理解能力,在出示自学目标的时候,没有做到细化和具体,导致学生自学的时候不能准确的找准问题的出发点。
3、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语言不够细腻。
三、怎么办
通过学习名师的教学和反思自己的教学,我对以后的教学工作有以下几点计划:
1、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把握小学生的注意点,重视课堂激情导入,唤醒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注意力。
2、在教学中,要认真分析课文,准确把握住教学重点,尽量避免教学中出现知识遗漏。同时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将学习目标细化,利于孩子的认知从而顺利开展自学和小组学习。另外在课堂上要加强和学生的交流,在学生理解的好的时候,要适时鼓励,作为语言类课程,语文课一定要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开口读。
3、在交流的过程中,要深入到孩子中间,真正融入到孩子的群体中,要了解孩子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要用适合的语言和孩子交流。
老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要不断的学习,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业务素养,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开展教学。这个峰会给了我一个学习的机会,通过学习,我也找到了自己的不足,明白了自己以后努力的方向。我会不断的自我反思,在学习和自我反思的过程中不断成长!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心得体会【第十篇】
我从教23年,写过一些论文,也有一些论文获奖并发表。近几年,我有幸参加过市镇论文评审,阅读过大量中小学教师的论文,感到中小学教师在论文写作中有些困惑,本文试图分析之并提出应对的策略。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进行探究,摆脱“纸上谈兵”式的学习,这是我一学期上教育研究方法这门课最深的体会。我们小组选的课题是《大学生兼职现状调查》,下面我就联系我们小组实际研究情况,具体谈一谈在研究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1、把学习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在我们小组编写问卷的时候,根据对身边兼职大学生咨询和反应情况的在问题的设置维度、顺序、表达、选项设置上都经过反复推敲,小组每个人都能针对问卷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
2、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在研究过程中有较大优势。我们组在录入问卷和分析问卷时,组内成员互相合作配合默契节省了很多时间;在完成报告时,每个人负责一部分,写完后由组长整合,整合好后再集体讨论找出不足。分工明确,且工作效率高;
3、遇到困难不放弃,想办法去克服。在这门课上学习且切实操作SPSS软件来分析问卷,第一次接触纯英文的软件对我们来说有很大困难,但是随着使用次数增多和自己借书查阅资料慢慢地掌握一些基础操作;
4、在各小组交流分享时,听过以访谈法为主的小组调查时,学到了关于访谈的知识。在访谈前的准备工作,设列访谈提纲、签署保密协议,在访谈过程中及时追问,可以更深入地挖掘出访谈者想要的东西;
5、在展示数据分析方面,用形象的图表和文字结合呈现出自己研究的结果。而且在成果展示的时候,要明确尽量清晰地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例如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结果分析与讨论部分都要展出;
在研究过程中有收获但也有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问题。
1、由于问题设置存在不合理,或者是问卷发放数量较少,我们组问卷有效系数为,数值较低,对于研究来说科学性较低;
2、成果展示的时候很多组存在相似的问题。例如,用比较局限的数字去分析整体,代表大的研究结果;在制作展示PPT时,没有全面地展示自己的成果;数据分析的.部分,图表的字体较小;建议部分,给出的建议大都是比较空泛模糊的建议,没有很具体操作性很强的建议。
在写报告之前,我看了许多关于兼职的文献,很多文献研究大学生兼职现状并对学校、大学生、教师、政府、社会等都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例如,李莉环在《西部地方师范院校学生兼职现状调查研究———以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中对政府提出“完善相关法规,使学生兼职权益‘有法可依’;李亚玲,廖晓文在《在校大学生兼职现”
状调查研究———以河南科技学院为例》对社会提出“立法部门要完善大学生兼职立法工作社会在高速发展,现行的《劳动法》已不太适应现实需要,应作即时的修改和补充”。几乎每篇文献都会针对大学生在兼职过程中出现的侵权问题对法制建设提出建议,但至今国家并没有颁布关于兼职的法律,希望国家能够重视并保护大学生在兼职过程中遇到的侵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