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心得体会 >

素质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网友发表时间 3391699

【引导】优质的范文往往能节省您大量的写作时间,让您的办公学习游刃有余,以下是由阿拉题库网友分享的“素质教育心得体会范文”优秀范例,供您学习参考所有,轻松搞定再也不用加班熬夜了,希望下面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

素质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篇1:

大家好!我是本校的九年级学生,我代表本年级在此进行演讲。我今天要演讲的主题是《素质教育之我的见解》。

我们现在都在提倡素质教育,所谓的素质教育又是什么呢?我们各自有自己的见解和独到的想法和认识。

我所了解的素质教育,要丢掉以前腐杇呆板的教育方式,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让快乐的羽翼纷飞,在快乐中学习,效果一定比在枯燥无味的环境下学习更好!

教师的正确引导也是必不可少的,要靠老师丰富的课堂经验,因材施教,以自己独到的方式引领我们放飞梦想。

比如语文是门语言性科目,需要老师精炼生动的语言,刻画出生动的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人物及丰富的思想感情,更多需要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同学间的交流讨论,突破以前“敢想不敢问”,和课堂的“鸦雀无声”,只有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多模式的互动交流,学生才能勇敢的提出自己心中的`疑问。

其次就是大多数同学都认为复杂枯燥的数学了,相对于数学很少老师能让同学们提起兴趣,这时就考验到老师们的耐心了,要与同学们耐心交流沟通,一起解疑释惑,一起去探究,一起学习,一起成长,英语学习亦是如此。

最后是大家都不一定重视的体美劳等学科,虽然我们一直都在呼吁德智体美劳均恒发展,但又有多少学校真正实施抓好这门艺术课程呢?现在我们推广的是素质教育,均衡发展,绿化建设,学校综合装修,各种器材一应俱全,音乐、图书、实验、美术室等各项教育都在向外开放,趋势良好,那么我们理想的素质教育也应该同步跟上,不能让它成为摆设,让他真正为学生服务。

我们不仅要表面光鲜亮丽,也要紧抓素质教育,内在美好,品德优良,通过素质教育,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

素质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篇2:

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结合教学内容,启发、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进行判断、推理,使学生学会有条理、有根据的思考问题。

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加强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中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训练学生由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思维能力。加强用数学语言表达思维的训练,让学生不但想得清楚,而且说得明白。通过有条理、有逻辑的说,把操作、思维、语言的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再根据学生情况,可适当设计一些发散性练习题,如、一题多解、一题多问,变换条件、问题等形式的训练,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深化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另外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教法的改革,也要重视学法的指导。例如,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如观察要有一定的顺序。有次序地观察有助于学生思路清晰,有条理的思考,有助于学生言之有序。教给学生观察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掌握事物的本质。再劳动等方面去施以教育,把每一个环节都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不仅仅注重理论教育,更重要的是强调实践教育,强调快乐学习,师生平等互相学习,团结协作。

素质教育并不是不考试,不看学生的学科成绩,而它的评价方式是全面的,不仅看考试成绩(即智育的检测)而且更注重从学生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生理、心里和实践技能等方面进行考查。因而我个人认为,当前农村的素质教育应从这些方面去看、去做。

一、传统教育中的智育不能忽视,要端正教师的态度,正确指导教师、学生、家长认识、理解素质教育的含义。素质教育不是让学生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自由主义教育,而是坚持以智育为基础,拓宽教育的路径,应用新的、快捷的教学手段去引领、指导、教育学生全面发展。在重视智育的同时,也要重视德育、美育、科学实践等方面的教育。

二、克服应试教育的表面性,片面性和句部性。

三、开齐、开足各学科的课时,增加课外活动,开展课内外科技实践活动。定期举行全校性或多校合作的科技活动竞赛,音乐、舞蹈表演比赛,体育项目全能竞赛,演讲口才比赛等活动,实现愉快教育,以乐促教,以乐施教。

四、建立健全对非智育学科的教育教学考核和评价机制。鼓励教师们积极投身教育,积极发展和专研专业教育。形成教师教学专业化,学生学习多样化,教师分工合作,师生团结协作,学生全面发展,从现实出发,向素质教育靠近。

素质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篇3: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在改革中的中国教育系统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是一名中学生,多年来在学校接受了素质教育的熏陶,在实践中也领悟到了一些心得和体会。素质教育不仅仅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还深化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本文将从个人品质培养、学习兴趣培养、实践能力培养、社交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升五个方面,分享一下我在中学素质教育中的心得和体会。

素质教育从心灵和道德层面对学生进行教育,我在接受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意识到个人品质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学校通过开展各种主题班会和德育活动,启发学生思考道德和责任。例如,我曾参与过学校组织的义务劳动活动和慰问活动,通过帮助他人,我意识到乐于助人、关心他人是人的基本素质。此外,学校还鼓励学生培养自律和自尊的品质,通过制定自身的.学习和生活规划,培养了我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我从中也有所体会。学校鼓励学生广泛参加各类兴趣班和社团活动,在培养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激发我们对学习的兴趣。例如,我对音乐很感兴趣,学校举办的音乐艺术节给我提供了展示自己才艺的机会。通过参与这些活动,我不仅培养了自己的兴趣,也增强了自信心和团队合作意识。这种学习方式使我更愿意主动参与学习,提高了学习效果。

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我深刻体会到实践对于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学校组织了一系列实践活动,如社区服务、科技创新等。我曾参与社区服务活动,通过与社区居民沟通交流,我增强了自己的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同时,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培养了我的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通过这些实践活动,我不仅学到了知识,也学会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素质教育不仅帮助学生培养个人品质、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综合素质。学校通过开展各种合作活动,如班级合作项目、校园活动等,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培养合作精神和组织能力。此外,学校还组织了形式多样的综合素质评价,通过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激发学生对综合素质的关注和追求。这些活动培养了我的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和适应能力,增强了我的团队协作意识。综合素质的提升不仅能帮助我更好地适应社会,也为我未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中学的素质教育,我意识到素质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个人品质的培养、学习兴趣的培养、实践能力的培养、社交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是素质教育的目标和重点。在中学素质教育中,我逐渐明确了自己的发展方向,提高了自身综合素质。素质教育的实施需要学校、家长以及学生共同努力,只有各方共同配合,才能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培养出素质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素质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篇4:

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新世纪到来之际,这种要求已变得更迫切。

一、素质教育的含义

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而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一般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它是知识能力的内化和升华。

素质教育就是以人类自身的身心素质为对象,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的现代基础教育。它是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促成人的社会化、现代化为宗旨,以正在成长中的学生为主体,以全面提高素质、发展健康个性为核心,以社会文化的传播和创造为手段,使学生素质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与培养的现代教育。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使社会对劳动者所要求的各种必要的要素、质量都能达到相应的水平和高度,使受教育者都能真正受到最佳的和最全面的教育,从而使每个劳动者个体都能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二、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教改的主题。从整体意义上出发:“素质教育”就是提高全体国民身心基本质量的教育。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教育、文化、信息将成为全球第一生产力。因此应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来讲,重要的不是讲求学到了多少知识,更不是学科成绩的高低,而是是否学会了自觉主动的学习,学会自我锻炼的能力,是否养成了终身锻炼的习惯和观念,是否具有随时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这些是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

21世纪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人随时面临选择,社会不仅需要有各种知识结构和各种才能的人,而且需要有丰富多彩的个性,有健康的体魄。有个性的人,往往能独立思考,有判断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有较强的意志和行动能力,这是21世纪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品质。所以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时展的要求。

三、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初三年级学生的体能素质和中考有着密切的.关系,初三第一学期,对所教的学生进行体能测试,以体能三项为例,男生1000m、女生800m跑步以及立定跳远,男俯卧撑,女仰卧起坐,测试结果经原始统计,所带的三个班的160余名学生三项体能总分(满分40分)每人平均10分,平均每项得分,三项体能测验,合格率能达标的几乎为零。这个测试结果表明: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这种教育不仅减弱了体育课的功能,损害了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且还滋长了学生不爱活动进行体育锻炼的不良习气。重智育、轻体育,成为大部分学生的主要思想状况,学生积极向考试文化科目要分,而轻视体能测试30分,以牺牲健康和体育活动来换劝升学率”。

面对这种现状,我认真地在上体育课时进行体育素质教育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上体育课、以健身活动为主,激发学生爱活动爱锻炼的兴趣,实施体育综合素质教育,其内容是要面向全体同学,提高整体素质,发展学生的能力,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面对班上“文弱书生”的体能现状,首先就是使学生的观念转变,加强思想素质教育,从第一次体育课,第一次身体活动做起,重视热身运动,配合班主任利用家长会向家长、学生宣讲实施体育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德智寄于体”,健康第一,才会有素质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的存在,使学生与家长产生共识,使学生明确爱护自我身体,提高自身对体育课、体育锻炼的足够认识,这样学生才会自我充电。在抓住学生思想开始发生转变的契机,让体育素质教育迅速占领宣传阵地,利用一切有利的场所、时间进行广泛宣传,使学生随时都能够自觉的进行健身活动。要贯彻好体育素质教育,抓好初三体育课、健身活动课教学,首先要根据学生的体能现状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进行体能分组强化训练,不能用统一的模式统一的训练方式,其次训练要循序渐进,以强带弱相互帮助,这样以点带面,抓好学习尖子生的体能训练及困难生的锻炼身体的思想转变工作,就能使全体学生的身体素质不断的提高。

体育的功能具有多因素,如健身、健美、医疗保健、延年益寿的生物功能和教育、政治、经济的社会功能。其价值不仅是为了健康、娱乐,或为升学、就业作准备,而是为了人的一生作准备。不仅要锻炼学生的身体,还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非智力因素;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会知识、技术、技能,还要教会学生会学习;不仅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还要教会学生如何生存。要注意培养“学是为了用”的观点,努力创设学生动脑、观察、练习、创造的机会,充分发挥体育多功能的作用,为提高学生全面素质服务。

实施素质教育的结果可以用具体的事例说明:蔡倩同学在第一次体能立定跳远测验为零分时,还是无所谓的态度,班上许多同学都关注着她的体育达标情况,面对典型的文弱书生,教师对此学生强调健康的身体和优秀学业之间的关系,耐心的指导她训练,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转变她的思想意识,让她明白体育锻炼的重要意义,强化和布置她在课外要自觉加强锻炼,告诉她要逼出自己的潜能,在平时遇有楼梯不要走上去,而要跳上去,并号召全体同学监督她,几个月后,她的立定跳远素质就达到满分,还带动了其他同学。

还有洪大双同学,文化成绩是班级第一名,可在体能测验,立定跳远,俯卧撑两项均为零分,是一个典型的轻视体育素质重视文化的“文弱高材生”,且在上体育课时有病无病经常请病假,独自躲在教室看书。针对该生的思想,让大家都来关心他、帮助他,同时教师利用每天的课间操,在操场练习场地上等他,让他伴身边好友一同前来参加锻炼,教师及时纠正他的动作、鼓励他、帮助他们练习,风雨无阻,雨天教师为他撑伞,从不间断,终于使他在引体向上、俯卧撑两项体能素质达到测试满分,而且从此,他从未请过一天病假,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校“三好”学生。

素质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篇5:

教育体制改革已推行了好些年,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是改革的关键。虽然在推行的过程中“素质教育”这个名词已深入人心,常常挂在嘴边,但在班级管理及教学实践过程中,这种新的教学理念实行得又如何呢?可以说不尽人意。这也许就是管理及教学改革的难处。因此,本文就对在班级管理中从素质教育的内涵与特性两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1、素质教育的内涵

在心理学上,素质是指人与生俱来的感知器官、神经系统,特别是就大脑结构上和机能上的某些特点而言,并认为它是人的心理活动赖以发生、发展和形成的物质基础或自然前提。这个概念虽然只就人的先天因素、自然本质立论,对教育来说,肯定狭隘了一些。众所周知,就人的本质讲,既有先天因素、自然本质,也有后天因素、社会本质,而且后者应当是更为本质的东西,也就是说,一个人未来发展的水平及其成就,主要来源于后天的教育与主观的努力,来源于社会实践的`深度与广度。而天赋的素质,也只有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发展和成熟起来,同时某些天赋素质上的缺陷,通过社会实践也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补偿。总之,只有在社会实践中,天赋素质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并具有现实意义。

对正在成长的青少年来说,“素质教育”就是要通过科学有效的教育途径,充分发挥其天赋条件,提高素质水平,同时,在某些基本不具备或者在心理和能力上有缺陷的方面,通过教育、实践、锻炼,培养和提高某方面的素质水平。因此,简言之,素质教育就是提高人们自然素质和社会素质的教育;详言之,则是身体素质教育、政治素质教育、思想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专业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

身体素质教育。这一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在先天的身体素质的基础上,采取各种有效方式,锻炼学生的体魄,使他们身体的各个部分、各个系统都在和谐之中获得发展。概括来说,就是健全的体魄,发育正常,无重大疾病,经得起紧张劳动和艰苦生活的锻炼,并在体育技能上达到国家对中小学生规定的标准。

政治素质教育。这一教育主要是解决立场、观点、信仰的问题。就是要教学生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把握好社会主义政治方向,爱党、爱祖国、爱人民,初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等。政治立场坚定、观点鲜明、信仰稳定,才合乎我们政治素质的要求。

思想素质教育。这一教育主要是解决思想认识和思想方法的问题。我们应当用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学生,使他们善于从相互联系、发展变化和对立统一中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

道德素质教育。这一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基本道德和社会公共道德的素养、情操和法纪观念、行为规范,具有正确的学习、工作、劳动态度和较强的责任感、义务感。

专业素质教育。专业素质教育是指专业技能素质,是对能力的培养。这种能力包括获取知识的能力,即自学的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必要的社会活动能力,但在中小学阶段,更需要有一定的劳动技艺方面的能力,包括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并要求有一定的创造能力。

心理素质教育。这一教育主要是培养心理品质,包括具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个性得到较好的发展。在心理品质上能较好地、基本上无障碍地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即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

2、素质教育的特性

素质教育的全面性。所谓“全面性”是指素质教育既要实现功能性的目标,又要体现形成性的要求,通过实施全面发展,促进学生个性的最优发展,就是“人的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属性”的全面发展,即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教育活动中,学校根据实际需要有时可能要突出某一育,但并不是说各育可以孤立起来单独进行。各育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又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只有彼此之间和谐协调才能获得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篇6:

英语课下课了,爸爸来接我回家。火辣辣的太阳当空照着大地,让我不敢睁大眼睛对它瞧一瞧。马路两旁的树木真像是站岗的哨兵,笔挺地站着一动不动。“呀,前面怎么围着那么多人?”突然,堵车了。一分钟,五分钟,十分钟后面的车子很快排起了长龙。我打开汽车的天窗,伸出头想解开这个谜。我发现在不远处停着一辆三轮车,四周有很多人在捡地上的东西。

“可能东西掉了,我们也去帮个忙吧!”我和爸爸一起下车。我们迅速地来到那里,只见地上到处都是紫色的.葡萄、红红的苹果、青青的梨、粉红色的水蜜桃琳琅满目,这些水果可怜巴巴地躺了一地,有些外箱全破了,有些外箱砸扁了,还有些干脆已经报废了。人们满头大汗,七手八脚地捡起地上的水果往一辆三轮车上装。我也连忙捡起地上的几只苹果和梨头放到三轮车上,爸爸抱起两箱苹果往三轮车上装“谢谢!谢谢!”一个六十多岁,皮肤黑黑的男人一边手脚麻利地在三轮车上堆放水果,一边连声向人们道谢。这时,我看见有两个四十多岁的妈妈捡好一些水果放进两个超市袋,然后迅速地走进了旁边的小弄堂

回到家,我把路上发生的事情告诉了妈妈,妈妈说:“你今天做得真棒!奖你五颗星!你今天看到的事,其实是人的素质问题。当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应该伸出援助的手,而不是趁火打劫。”

素质问题,这个问题对我来说,比较陌生,但妈妈对我的夸奖说明我今天做的很对。我想:“素质高,一定是思想好,乐于助人,浑身充满正能量吧!”

我希望全社会的人都拥有好的素质,这样我们生活一定会更加美好!

素质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篇7:

素质教育问题,是当今我国社会和教育界的热点问题之一,在教育学术界近年来颇有争议。有人认为“素质的概念早就有了,而素质教育则国外没人提。国内的辞典也罕见。”有人认为:“提素质教育就是不科学。素质是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的某些特点。既然是先天形成的,就谈不上教育问题。”有人则说:“现在提的素质教育就是全面发展教育,没有什么新意。”还有人认为:“现在有些人把素质教育搞得很神秘、很玄,其实很简单,凡教育都可说是素质教育。”确实,对于素质教育,至今仍有不少人感到惶惑不解。要搞清素质教育的问题,我认为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素质?

一、素质的涵义

1.狭义的素质

即生理学、心理学上所指的。生理学上的素质是指人得机体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和相应的体能方面的特性;心理学上的素质,则指人得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神经系统、脑、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结构形态和生理特点。它是人得心理活动发展的自然前提,离开了这个物质基础就谈不上心理得发展。

2.广义的素质

即国民或某种专门人才的基本品质。

二、素质教育的涵义

1.素质教育的概念

在国家教育方针的指导下,依据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培养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身心一切潜能的最充分发挥的教育,其目的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等诸方面得到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的教育。

2.素质教育的特征

(1)根本性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和身心一切潜能的最充分发挥为根本任务,从而逐步达到提高国民素质的远大目标。教育作为人类社会的特有活动,其最本质的特点就是对人的培养。素质教育的最根本的特征就是培养提高和发展人的素质,不断开发人的潜能,发展完善人的基本品质,使教育在满足社会对各级各类人才素质需求的同时,也满足每个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因此,素质教育必须牢牢把握住这个根本性。

(2)全面性(即整体性)

素质教育着眼于人的整体素质的培养提高和发展,而不是单就其一方面或片面的提高发展;在教育对象上它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只重视少数几个尖子生或“精英”;在教育内容上力求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促进、和谐发展,就这些方面来看,素质教育又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具体化和进一步发展。

(3)基础性

素质教育着重于给学生在思想道德、文化科学知识、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健康等全面素质打好基础,为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作好准备,为逐步提高国民素质打好基础。因此,该项任务从教育的层次上,通常是落实到基础教育的。

(4)主体性

素质教育是有充分弘扬人的主体的特征。它十分重视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开发自己的潜能,从而提高自身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等主体品质。这既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素质教育自始至终都必须把教育的起点和终点落实到学生主体身上,才能取得良好的实效。

三、素质教育产生的背景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取得了持续高速发展,尤其是科技第一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导致一系列高新技术革命,如信息革命、新材料革命、生物技术革命,并深刻地改变了物质和精神生产。不仅使许多生产工艺急速变革,而且促使产业结构、行业分工的重新调整,同时又引发了社会劳动力的大范围流动。此外,我国实现宏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要求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它呼唤着我国教育的加速改革,并要求教育界最大限度地拓宽视野,扩充新观念,建立起一个能满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和21世纪时展需要的新的素质教育的崭新体系。

建国以来,我国教育工作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总体上还比较落后。如教育战略地位尚未完全落实,教育投入不足,教师待遇偏低,办学条件较差,教学内容和方法等不同程度地脱离实际,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落后。尤其是“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痼疾久治不愈,其根源就是“应试教育”的陈腐教育思想在作祟。因此,一方面必须彻底批判“应试教育”,清除这一严重障碍;另一方面又急需提倡素质教育,以科学的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来指导教育工作的进一步改革。当然,我们现在提倡从“应试教育转轨到素质教育上来”,并不是说我们原先的整个中小学教育都是应试教育,都搞错了,或需要彻底改造,甚至连必要的'条件也不要了。事实上,单纯的“应试教育”是不存在的,也不能把现行的学校教育笼统地称之为“应试教育”。我们只是把现行中小学中,仅仅以应试要求、为选拔的需要、以训练培养少数几个“尖子生”为目的的选拔式教育的这种不正确教育思想和行为概括为“应试教育”。

为了彻底抛弃“应试教育”的陈腐教育思想和观念的影响,我们必须分清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在教育目的上,素质教育是为了发展人的素质和潜能,培养提高和优化全体学生的素质,从而使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提高民族素质服务;而“应试教育”只是为适应高一级学校的选拔需要和以应试训练为目的的教育。在教育对象上,前者主张面向全体学生,并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而后者则主张面向少数几个“尖子生”、“英才”,而忽视多数学生的淘汰式教育;在教育内容上,前者主张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挥,在思想道德、文化科学知识、身体心理和劳动技术等多方面素质都得到发展,并依此全面检验学生的质量;后者则围绕应试要求,考什么学什么,不考的就不学或少学,并以分数量人、以升学率论质量;在教育方法上,前者根据学生的差异的特点,采取多种方式方法,注重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潜能和特长,促使学生的个性得到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后者同按划一的模式,采取“一刀切”的方法,或以分数为唯一的尺度,使教学方法僵化。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工作目标。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只有深入搞好教学研究,抓住教育这个主渠道,才能全面提高人才素质,才能适应21世纪的需要。我们将继续努力,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作出更大的贡献。

素质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篇8:

长期以来,中职教学将基础教学和专业教学作为教学重点开展,但是却忽视了体育教学开展的重要性。中职教学如果要实施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就必须重视体育教学的开展,因为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上非常重要的一环。体育运动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意志品质,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让学生形成坚持不懈、勇于奋斗的道德品质,所以中职学校必须重视体育教学的开展。

一、素质教育内涵

从本质上来看,素质属于生理性名词范畴,它包含了大脑特征、神经系统特征、感觉感官特征和运动器官特征等多方面的内容,也就是说素质是是对先天性生理特征进行解剖的过程。素质是个体知识发展和心理活动的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总的来说,素质一方面反应生理特点,另一方面体现思想品德内涵。

素质教育是对学生生理素质、心理素质、智能智力、思想道德和自身技能进行综合性教育,使得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道德品质都得到很大程度的保证。中专教育的办学宗旨定位在培养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层面上,其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和企业提供高素质、综合型的劳动力。中专体育教学应该具备开发学生脑筋、促进学生协调发展的作用,在提升学生身体素养的同时培养学生坚强的心理素养,引导学生在无形之中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中专体育教师应该认真分析体育教学内涵,在此基础上把握中专教育宗旨和学生身心特点,从心理、智能和品德等多个角度去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和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二、中专体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

(一)提升体育教师综合素质

中专体育教师应该首先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为素质教育在体育课堂的落实奠定良好的基础。体育教师应该意识到体育教育和素质教育之间的紧密联系,这样才能在体育实际教学中针对性地开展素质教育,教师自身综合素养深度加深,才能给学生提供兼具深度和强度的素质教育。体育教师应该深入地研究心理学、教育学和生理学的相关知识,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和教训,牢牢地把握住体育教学特征,更新教学方法,转变教学模式。教师自身综合素养的提升能够给学生带来榜样的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心智和道德取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制定行之有效的素质教育对策

中职体育教师应该对学生的体育能力现状、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进行多角度分析,这样才能找到素质教育和体育教育融合的策略,也才能提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对策。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中职学生对素质教育的概念处于非常模糊的阶段,超过半数的中职生没有意识到体育教育的价值和意义,造成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在于中职学校将教学的重点放在语文、数学、英语和相关的专业知识上,无暇兼顾学生的身体发展和心理状况。中职生来到学校学习最终是想要获得一份理想的工作,部分学校认为满足学生这方面的需求是最为紧迫的`,但是却忽视了体育教学对学生身体、心理和素质的塑造作用,也没有意识到在中职教学阶段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中职学生心智还不成熟,自控能力较差,在学习中普遍呈现出意志不坚定、适应社会环境能力差的特征,在遇到问题的时候第一时间不是想怎么解决问题,而是想方设法逃避责任。体育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此外学校还要促进体育运动课程的内外一体化,拓宽体育学分评测标准以学分鼓励和评定方式来引导学生在课外进行体育运动,使得学生能够在兴趣的激发下不断增强自身的体育行为。中职学生的可塑性很强,体育教师应该抓住学生这方面的特征,提出针对性教学策略,寓教于乐,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体育教学。

(三)学校应与各类体育社团组织加强合作

在学校内部为学生提供合作和交流的机会,有助于体育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为此,学校要积极地和社团组织合作,引导学生加入到体育活动之中来,将体育教学扩展到体育课堂之外,让学生在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感受到体育运动的晕染。通过和社团组织合作,学生一方面可以强化课堂上所学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接触到以往学习和生活中没有接触过的体育运动项目。学校还可以通过一些鼓励措施来引导学生参与到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四)科学合理地开展素质教育

中职体育教学中涉及到的w育运动是多种多样的,各项体育运动的强度也是高低不一的。教师应该在课前首先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学生的身心状况进行调研,考察每一项体育运动的技术难度和运动强度,有针对性地开展体育教学。教师自身也要了解每一项体育运动的特点,深度调研每一项体育运动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产生的影响。比如说在进行耐久跑体育运动项目的教学时,教师要深入地了解耐久所蕴含的含义,体会到这项体育运动本身所蕴含的枯燥性和单调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调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不断地注意力集中和意志提升,并对在这项体育运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生理反应进行事先预警,有效舒缓学生可能出现的紧张情绪。当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出现退缩、放弃和坚持不下去的情况时,教师要积极地对其引导,思想品德和心理健康上的引导性教育。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也不能忽视学生本身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

总而言之,体育教学具有高度的教育价值,体育教学在中职院校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模式,和其他学科的教育教学有着直接的练习,体育教学具有具体性和直接性,中专体育教师应该牢牢把握这一点,将素质教育融入其中,在体育运动的每一个环节,教师都要选择合适的条件和空间进行素质教育,增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使得学生体会到体育运动的兴趣和好处,这样才能在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同时引导学生成为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推动学生不断向前发展。

素质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篇9:

九年义务教育从根本上来说是国民最基础的素质教育。小学数学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理应当坚持联系教学实际,坚持面向全体,坚持全面发展,坚持学生的主动性、促进个性发展,坚持打好基础、发展智能、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作为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实施素质教育是深化每一个学科改革的必然要求和紧迫任务。

一、明确培养目标,促进全面发展

1、继续切实抓好基础知识教学。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与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并不矛盾,而且,基础的数学知识和基础的数学技能是我国公民应当具备的文化素养之一。因此,必须继续扎实抓好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基本概念、性质、法则、公式、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等基础知识。

2、重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智力指的是人的认识方面的能力,它是各种认识能力的综合,主要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其中思维力是核心。能力指的是一个人顺利完成各种活动所必需的、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数学能力是一个复杂的整体结构。从教材的角度说,小学阶段应着重培养学生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具有运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重视学习兴趣和习惯的'培养。兴趣是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参与某项活动和渴望探求真理,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意识倾向。学习兴趣与学生的学习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学习入门的先导,是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特别是小学生,对学习数学是喜欢愉快,还是厌倦畏难,直接影响知识的掌握和智力、能力的发展。

二、遵循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

1、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学习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和学是辩证统一的。教――不是把现成的数学概念、定律和公式传递给学生,而根据知识的内在结构和学生的学习规律,提供现象和问题,创设思维情境,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探索。学――不是吞咽现成的数学概念、定律和公式,而是根据教师提供的信息,全身心地投入到听课、讨论、问难、解答、实验操作、练习、总结评价等系列学习活动过程中。

2、坚持面向全体,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义务教育是全民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的教育。为了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确立基本的学习水平标准,以构成学习目标的第一层次,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顺利通过标准。在此基础上,提出更高层次的学习水平要求,构成第二层次的目标体系,以满足学有潜力的学生深入学习。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热情关怀,要分析产生困难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帮助、补差,坚持每个例题、每个小节、每个单元的知识及时补救,及时过关。

3、坚持“适应性”与“发展性”相结合。有意义学习理论认为,一切新的学习都是在学生原有的学习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学习是不存在的。因此,教学要研究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研究新旧知识间存在的共同要素,研究新旧知识间存在的共同原理,使新的知识很快能纳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同时,充分估计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挖掘学生的智力潜能,把握学生发展的最大可能性,从而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最大可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4、坚持“过程化”教学原则。“过程化”一指重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二指重视教学活动的思维过程,三指暴露知识的形成过程。学习数学,记住揭示数学规律的各种结论是必要的,但是不能忽视学生参与探索的过程,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充分的活动空间和思维空间。凡是学生自己能做的,都由学生自己完成;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做的,教师只起引导作用。学习数学,不能忽视数学活动的思维过程,如定律、公式的论证、推导过程,解题的分析思考过程等。同时还要重视暴露知识的形成过程,如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等。

三、认真钻研教材,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益

1、仔细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课堂教学过程就是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的过程。而实现这一过程的前提取决于教师对教学大纲和教材的钻研、理解和把握。教师钻研教材时,要对教学内容从整体上有比较全面、深刻的理解,明确所教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做到前有孕伏,中有突破,后有发展;明确所教知识与相关知识的联系,做到竖成线,横成片。

2、制定全面、恰当、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全面是指教学目标必须包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培养学习习惯等方面。教学目标要恰当是指教学目标不能一般化,抽象化。在一节课里,哪些知识需要理解,哪些知识需要简单应用,哪些知识需要综合运用,通过什么手段培养学生什么能力,结合什么内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等,都要明确具体。只有目标明确具体,可操作,才能对教学具有导向、调控作用。

3、合理组织教材内容。教材的知识结构是按照大纲顺序编写成教科书形式呈现出来的。它不是现成的理想的数学知识结构。因此,教学不能只是照本宣科,而应在立足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加工、重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要考虑数学知识的科学性,着眼于知识的承上启下和本节知识的深化、完善,形成较为有序的知识结构,又要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把知识结构与思维统一起来,使之有利于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

4、合理安排教学环节,恰当分配教学时间。不同的课型,其教学环节不同。如新授课一般包括复习、引入新课、学习新知、练习、小结评价等基本环节,练习课一般包括检查复习、提出练习的目的要求、课堂练习、反馈调节、布置作业等环节。教学时,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环节。

素质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篇10:

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对班主任工作的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近年来,中小学生由于病态心理而导致心理与行为上的失误,甚至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甚至危害到了家庭和社会。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应成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一、了解当前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是教育的前提。

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学校的教育工作还存在一些弊端。许多学生对学习深感枯燥、乏味,心理恐慌,信心不足,视课堂为牢狱,视学习为苦差。而一些教师忽视学生心理特点,在教育学生时采用不当方法变相体罚学生,损伤学生的自尊心,使不少学生产生孤独、自卑的心理。甚至有些后进生,因为被教师所嫌弃、讽刺、挖苦,进而失去上进心而自暴自弃。

当前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

厌学情绪严重,情绪极不稳定,喜怒无常。当其情绪喜悦时,学习积极性高涨,与别人相处和谐;当其情绪烦躁忧郁时,学习积极性低落,与别人难以友好相处,甚至出现逃学、打架、斗殴等现象;做事虎头蛇尾,自制力差。当其情感冲动时,不能正确对待和控制自己,尤其是当外界诱因强烈时,容易动摇,不能控制自己的言行;性格方面的因素是中小学生心理问题中较为典型的一种。

一般表现为:

(1)自私狭隘,以自我为中心;

(2)自大自负,自以为是,缺少对别人的欣赏与尊重,且受挫能力差;

(3)自卑怯懦,较为孤僻,做事忧柔寡断,唯唯诺诺。

造成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些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尽管十分复杂,但主要的是学习压力、社会影响、家庭环境和教师的教育方法等。它反映了学校教育及社会家庭等方面的许多矛盾,但由于中小学生心理的可变性与可塑性、过渡性与动荡性等特点,只要了解学生存在问题的成因,班主任有的放矢地加以引导、扶持、帮助和教育,这些所谓的心理问题是能够得到纠正与调整的`。

二、开展良好的集体活动是解决心理问题的基础。

良好的集体活动是富有教育力和感染力的课堂,它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消除心理障碍,相互沟通;它能使师生在互动中产生潜在的积极影响,同时它还有利于教师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针对一部分学生缺乏恒心、毅力,对学习存在惰性,从而使智力因素受到极大束缚的特点,开展主题班会。在活动中,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起到推动、定向、引导、维持、调节、控制和强化的作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两极分化的局面。

针对一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自私的心理特点,让每个学生寻找、发现本班的故事,共同参与班级公约的撰写与讨论,让学生与兄弟班开展辩论赛、拔河比赛等,在活动中,学生开始变得热情、团结,开始互相关心帮助,整个班集体开始形成较强的凝聚力。

谈话——开启学生心理的一把钥匙。我发现,要想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要想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谈话最为行之有效。

进行课前一分钟演讲,让那些自卑怯懦、较为孤僻的同学能有机会克服自卑心理,大胆走上讲台,并予以鼓励与肯定,从而帮助他们逐渐走出自卑与怯懦。

三、老师、家长、学生多方配合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1、加强学习,提高教师心理素质。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教师的职业特征要求教师要有极强的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教师要用科学知识调整自己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乐观、平和稳定、健康向上的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2、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许多父母不了解如何更科学地教育孩子,学校要通过家长座谈会等方式,让家长懂得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青少年年龄特点,懂得教育学生的正确方法。

3、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能走进学生心灵,而且能与学生融洽相处,更重要的是能对学生进行心理训练、心理指导。让学生在与老师的交谈中使自己的心理问题得到解决,真正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减少心理障碍及其它心理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

达到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的心理健康标准,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同时提高学生思想修养水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是一个同步实施的过程。它对学生高尚品质、人格和情操的形成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智力发展。总的来说,在班主任工作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必要和有效的。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9 3391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