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心得体会【优质8篇】
新课程标准强调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鼓励自主学习与创新,提升语文素养,促进思维发展,培养审美情趣,适应时代需求。下面是阿拉网友收集整理的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心得体会【优质8篇】优秀范例,欢迎阅读参考,喜欢就支持吧!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心得体会【第一篇】
近几天来,我们听了专家对细化新课程标准解读的报告,感觉非常迷茫,现略谈几点体会:
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学习方面会做出许多有益的探索,而不再像过去那样把学生看作“空的容器”,对学生灌输知识填塞容器,而是认可和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见解,引导他们自主学习。指导他们逐步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特点的学习策略,并能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来不断地调整学习策略。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帮助他们形成以能力发展为目的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和探究等方式,获取知识,教学中我们还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利用其它学习资源来完成学习任务,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帮助学生独立指定具有个性的学习计划,并根据自我评价不断修正和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逐步把学生塑造成为自主学习者。
把培养学科能力、思维方法作为最高的学习目标。新的教育理念认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是教出来的,而是通过独立的思考和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环境激发出来的,基于这样一个观点,在课堂教学中,既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思维活性,又要注重引导学生“质疑”,为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力提供宽松活跃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我们必须改进以往沿用的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研究性学习。从教学模式上突出"探究",让学生主动参与以"探究"为目的的实践活动。要让学生去想,去说,去做,去表达,去自我评价,去体会科学思想的真谛。面对机遇和挑战,要敢于大胆实践、敢于否定既有,敢想敢做才能走向成功。
鼓励学生、同伴、教师以及家长共同关注和参与评价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形成性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标准提倡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他评与自评相结合,以自评为主;综合性评价和单项评价相结合,以综合评价为主。
总之,专家报告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只有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才能使我们的业务水平更上一层楼。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心得体会【第二篇】
语文新课标的颁布实施,对语文教研者而言,既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不仅是课程改革的热点,更是课程改革的难点。下面,笔者就学习新课标过程中谈几点个人的体会和看法。
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式转变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转变,学的方式也随之转变。学的方式转变可以理性地在课堂中呈现,证明教的方式转变,证明教师新理念的真正树立。把课标学习与教材教法研究结合起来;要钻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视教学反思、个研究和收集。在教学实践中,我将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点作法:
一是要由单纯传授知识向目标整合转变,弘扬人文精神。目标的整合具体体现在:语文教学内容上的整体观,要坚持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智力开发的整体教育;语文教学方法上的整体观,要坚持读写听说的综合训练,处理好教与学、讲与练、学与用的辩证关系;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整体观,要坚持学用结合,知行统一,实现知识能力的不断迁移。
二是面对新课标,面对新教材,面对新的教学目标和评价体系,我们就有必要重新学习,甘当一名小学生。要认真领悟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区别新课程标准与以往教学大纲的不同,吃透新教材的特点,重构新的`教学体系。而不能自以为是,要不然在教学实践中只会“新瓶装旧酒”,或是“换汤不换药”而已。作为语文教师,不但要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要载体,还有必要在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中充当教研的先锋。边教学,边研究,成为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同时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还要注意充当不同的角色。既要当学生的教练员,又要当学生的陪练员,有时还是学生学习中的伙伴。
三是改变观念,树立全新的人才观。课堂教学需要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和创新精神是“新课标”赋予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教师就应该激活学生的情感,用自己的航标之灯,去照亮学生的希望之路,使他们的心灵世界也通明透亮。
四是尊重学生,培养探究性学习。探究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在探究学习中,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得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探究学习的主要特征是“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
不断的反思从而得到不断的进步。教材资源的整合主要表现为语文教材内在知识结构的纵横交错以及与其它学科、社会生活的联系。学习新课标以后在教科书的使用上就要具备一种开放的理念。打破原来的照本宣科提倡“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这是。
教学。
中的基本任务。再说语文课,也不一定就是局限于语文教材,应结合其它学习内容,拓宽学习资源。并且要结合生活,用于生活,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学习资源的整合是一个极为广泛的概念,它包括学习的方式、内容等方面。就学习的方式而言,有整体学习,合作学习,个人学习三种。传统的语文课堂是教师一言堂,是教师的独白,是一对多的单一交流,而忽视了其他几种学习方式。语文新课标就是提倡研究性、探讨性、自主性的一种学习方式,主张师生、生生、人机等多种互动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仅有的学习资源中获取最大限度的教学效益。教学资源的整合问题,是1篇大x。在此,限于篇幅,就不多言了。
是漫长和艰巨的。“路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学习新课标,不能形而上学,不能断章取义,更不能歪曲曲解。对于传统的一套,我们要怀疑,要创新,但又不能完全摒弃。毕竟教有法,而又无定法。不然,我们又会陷入某种教学模式的泥沼,再一次模式化了。我想这当不是新课程改革的初衷。以上是本人在新课标学习过程中的一些体会,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心得体会【第三篇】
相较2011版课程标准,“新课标”增加了“学业质量”的相关内容。以前语文主要考什么、分段性是比较模糊的,现在,语文课程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语文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的整体刻画。
基于学业质量标准来设计作业,能完整地、充分地反映核心素养要求,能更精准地、有进阶地编写作业内容,能更多样地、有创意地编写作业内容。
新时代的作业思想与大单元教学理念是一致的,这就要在大概念、大目标的引领下,形成大的进阶性的任务群。从学业质量内涵的表述维度来看,大单元作业设计就是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在大目标形成的学习情境中,以作业为支架,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综合描述学生语文学习的关键表现和发展水平。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心得体会【第四篇】
什么是人文地理?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兴起的一门交叉性很强的学科,日益成为地理学的研究重点,它以地球表面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其分支学科主要有人口地理学、聚落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行为地理学、旅游地理学、军事地理学等。为此,人文地理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指不包括经济地理学的人文地理学,广义的则是指包括经济地理学的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主要特征是社会性、区域性以及综合性。社会性是指人文地理学是一门社会性较强的地理学科;区域性是指人文地理学包含了区域研究的特性,重视了区域特征的差异性和相似性;综合性的特点来源于地理事物的多样性、整体性,是指人文地理学在综合研究一个区域的人口、经济、社会、文化、政治、聚落等各方面形成发展的条件、特点、分布规律和人地之间地相关以后,在一个更高地层次上发现问题,提出解决矛盾的构思。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心得体会【第五篇】
在本周的教研活动中,我们有幸聆听了浙江省音乐教研员杜宏斌老师关于《聚焦核心素养,凸显美育功能——艺术课程标准“音乐”学科课标解读》的专题讲座。通过杜老师的系列剖析,我们明确了艺术课程概念下音乐与美术、舞蹈、戏剧、影视学科之间共性及个性的关联,认识到新课标中的艺术课程是一个更为多元的概念,旨在凸显美育功能,其内容有分有合,这也让我们对将来音乐课程的各方面开展有了更为直观且深刻的认知。随着讲座的深入,“以美育人”这一词也深深印入了我的心头,下面我将从以下两个方面谈谈自己对新课标中教学目标的理解。
第一,凝练核心素养,统领课程设计。新课标突出素养导向,为此,凝练核心素养是落实教学目标的第一要素。在新课标中,核心素养包括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体现在音乐学科中,审美感知主要指感知音乐语言、表现要素、情感体验等等。在这里,听觉经验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中,我们必须遵循“以听觉为中心”的`原则,训练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音乐表现可以具化为听、唱、奏、创、表、读、说、写,体现音乐知识的横向积累和音乐能力的纵向发展。在这一点上,需要重点关注如何提高学生音高感、节奏感和结构感。创意实践是一个综合实践的过程,旨在综合运用音乐知识,进行音乐创新和实际应用。为此,在课标的设定中还应关注音乐思维的发展和提升。文化理解主要是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此外,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中,也应体现音乐艺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世界大同美。总而言之,审美感知是一个由感到知的过程,文化理解是一个由理解到传承的过程,艺术表现是一个由感到演的过程,创意实践是一个由思到创的过程,四者是不可分割、相互融合、相互影响、各有侧重的,只有以更为整合的形式统领核心素养,才能真正将核心素养凝练于教学目标之中。
第二,明确课程目标,转化核心素养。杜老师以3-5年级的学段目标为例就课程目标及核心素养之间的关联进行了深入分析,也对教学目标的设定提出了更具深度和广度的要求。音乐学科的学段目标以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创意实践核心素养为总体目标,分别从五个维度结合具体内容进行表述。第一维度从音乐的审美特征出发,侧重指向审美感知;第二维度以学生参与音乐相关的各类艺术实践活动及创意表达等方面的能力特征为目标,侧重指向艺术表现和创意实践核心素养;第三维度以学生参与各种艺术探究和创造性活动的能力为目标,侧重指向创意实践核心素养;第四维度和第五维度分别以理解中外音乐相关文化和以理解音乐与姊妹艺术、其他学科,在生活中创造和运用音乐等方面的具体要求为目标,侧重指向文化理解和创意实践核心素养。总的来看,新课标中的教学目标有了更具体、更明确、更具有操作性的内在联系。在课程目标的学段具化描述中,核心素养是以一种有机转化的形式在课程目标中展现,其相互渗透和融合体现在学年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和单课目标中,是一个由上至下的统整关系。作为新课标的学习思考者和一线执行者,在日常教学目标的设定中,我们更要注意斟酌语言,反思教学目标的设定是否合理,是否贴切新课标的要求等。
聆听完今天的新课标专题讲座,真可谓受益匪浅。新课标中的新理念、新方法,让我对“核心素养”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也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音乐是美的艺术,我们要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注重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注重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基础上,学会知识的运用和迁移,成为“美”的传播者,一起向“美”而行。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心得体会【第六篇】
今天学习了杜老师对于2022新课标的解读,在聆听过程中,时有不惑,时有联想,时有思考。在此次新课标的解读中,让我深感美育工作的任重而道远,也让我保持需时刻学习的理念。课标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分别由五点构成,是不可分割、相互融合的,也在课标的内容中得到了多次体现。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身为教师,不仅要授业解惑,还有育人。杜老师在解读中也多次提到,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体现民族性特点,这也贯穿于学段目标中。第一学段的目标中提到需要初步了解中国音乐文化和世界多元音乐文化;第二学段目标中,学生在对音乐作品的情感共鸣中焕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增进对中国音乐文化的了解和喜爱之情;第三学段目标中,渗透了增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理解中国音乐文化中的中华美育精神和民族审美特质,增强文化自信;第四学段中,理解作品蕴含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体悟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增强国家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热爱中国音乐文化,能从中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坚定文化自信。
对于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扬,在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和影视板块都有体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体现了民族性的特点,也告知我们身为教师,要更关注和了解传统音乐和民族音乐,并能传扬出去。
核心素养的提出,使得教学目标和内容更为统一,指明了方向。学段目标中的核心素养的体现是以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和创意实践核心素养为总体目标,分别从五个维度结合具体内容进行表述。
课程内容的组织和构建则是聚焦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的核心素养,围绕欣赏、表现、创造和联系这四类艺术实践活动,以任务驱动的方式组织。这样的课程内容组织和构建让我更明确从哪些方面去落实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得“核心素养”这一名词不再是泛泛而谈,而是有点可抓,有途可循。
分学段设置学习任务中,14项学习内容涵盖了音乐课程学习几乎所有内容,但在具体任务中并不意味着需要学习所有的内容,而是根据完成任务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选择与其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作为教学内容,学生把知识和技能运用在音乐活动中。1-2年级的学习任务为趣味唱游、聆听音乐、情境表演和发现身边的音乐,3-9年级的学习任务则为听赏与评述、独唱与合作演唱、独奏与合作演奏、编创与展示、小型歌剧表演、探索生活中的音乐。这样的观念转变让我们着眼于学生到底学到了多少,而不是教师教授了多少。
2011版的课标中课程内容分为感受与欣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新课标将课程内容分为4类艺术实践活动(欣赏、表现、创造、联系)涵盖14项具体学习内容,分学段设置学习任务。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杜老师对于旧版音乐与相关文化和新版发展为联系的解读。其实音乐与相关文化或者是联系这一说法,指向的都是音乐与生活、音乐与姊妹文化以及音乐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而新课标中更为注重在这样的关联中,能够在欣赏、表现、创造等实践中再结合相关文化,理解音乐的人文内涵和社会功能,提升文化理解的这一核心素养能力。
2011版课标中将义务教育阶段分为3个学段,小学低年段(1-2年级),小学中高年段(3-6年级)和初中各年级(7-9年级)。新课标中重新区分了三个学段,第一阶段(1-2年级)以艺术综合为主,体现从幼儿园综合活动到小学分科课程的过渡与衔接;第二阶段(3-7年级)有机会融入姊妹艺术,为学生掌握较为全面的艺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奠定基础(学段目标中,将第二阶段细化为两个学段,分别是3-5年级和6-7年级);第三阶段(8-9年级)开设艺术选项,帮助学生掌握1-2项艺术特长,与高中模块化教学相衔接。这样的划分不仅向下衔接到幼小阶段,更向上延展到高中模块化教学,能够实现音乐课程一体化,避免断层式教学。
以上是我对新课标解读学习的初步想法,今后还将继续对比旧课标、研读新课标,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解读能力,并将课标中的要求落实到教学中,为提升学生的审美力、表达力、创造力,深入理解音乐,提升核心素养做出努力。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心得体会【第七篇】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所以首先必须从教师的“教”开始。
1、备课:变备教材为备学生。
老师要注意到自身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注意到文字的表达,注意对学生的组织管理。老师的备课要探讨学生如何学,要根据不同的内容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要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具体情况指导如何进行预习、听课、做复习、做作业等,要考虑到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及总结归纳能力的培养。
2、上课:让“走教案”变为为生动性教学。
教学过程是一个极具变化发展的动态生成的过程,其间必然有许多非预期的因素,即便教师对学情考虑再充分,也有“无法预知”的场景发生,尤其当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都充分发挥时,实际的教育过程远远要比预定的、计划中的过程生动、活泼、丰富得多。教师要利用好即时生成性因素,展示自己灵活的教学机智,促成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创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多学习,多实践,多总结,多把快乐带进课堂。在课改的道路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做一个合格的引路人。
科学的学习方法,能提高学习效率,能使学生的智慧得到充分发挥,能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1、要有好的学习习惯。
现代教学论强调要实现有意义学习,强调理解对知识保持和应用的作用,即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记忆而学习,而是为了应用而学习,不是为了对单个知识点的掌握而学习,而是为了实现对知识点间的贯通性理解而学习,这就需要我们变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为“内化”式的学习,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要多说。
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理解数学概念或通过数量关系,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从而掌握最基础的知识。这个思维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有利于及时纠正学生思维过程的缺陷,对全班学生也有指导意义。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上好数学课应该尽量地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能把学生埋在越来越多的练习纸中。
3、克服思维定势的影响,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在知识迁移能力的形成过程中,既要培养解决类似问题的“定势”,形成知识迁移的一般性规律和方法,又要形成在遇到用习惯方法难以解决的有关问题时能够从其他角度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的迁移要求对知识呈现的情境和知识转换要灵活处理,而不是生搬硬套。如果变换的问题样式和情境无法被吸纳入认知结构或已建构的认知结构无法同化这个问题,便要求我们对这个问题进行再处理,再变换或尝试与另一认知结构对接,形成从不同角度分析、迁移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教会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听课。
首先,教师要求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包括心理、知识、物质、身体的准备等;
其次,要求学生专心听讲,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参与课堂内的全部学习活动,不要只背结论。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概念的建立过程,这不仅可使学生理解概念的来龙去脉,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最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养成先看书后做作业的良好习惯。指导学生在做作业之前一定要认真地阅读例题,结合教师课堂讲授,把知识梳理一遍,之后再去做作业,就会少走弯路,既保证了作业质量,又做到了充分的巩固、复习。
5、课外学习。
课外学习能有效地使课内所学知识与社会生产实践、生活实际密切地联系起来,帮助同学们加深对课内所学知识的理解,扩大文化科学知识的眼界,拓宽思路,激发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与习惯,增长工作才干。
另外,还要教会学生一些数学方法。如,比较法、线段图法、分析法、归类法等等。指导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除了上课的潜移默化外,还有如,讲授式、交流式、辅导式等等。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用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享受“数学学科的快乐”且快乐地学数学。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心得体会【第八篇】
最近教研组组织学习新课标学习,全组老师都认为,《语文课程标准》以全新的教学理念引导教师转变教学思路,改进教学行为,积极尝试课程改革。在实践中,也深深体会到新课程的实施给语文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但有时也会出现手捧语文书,不知怎么教的困惑。
作文一直是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很多学生害怕写作文。每次写作感觉无话可写,尤其是农村中学生,学生的阅读量较低,词汇不丰富,因此写作时无从下笔,一下笔又会出现很多错误,那么中学生如何写好作文呢?在此,谈几点浅见:
新课标规定,初中生要具有260万字的课外阅读量,每学年阅读丙三部名著,通过阅读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词语数量,他人的写作技巧,与此同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如何去阅读,如在阅读过程中要积累好词佳句,总之学生有了丰富的阅读量,写作时就不会感到无从下笔。正所谓见多识广,亦如古人所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在课堂教学中训练写作是历史学家重要的,我认为这种训练有两种形式。一是说,教师指名说,必要时作引导。如“人生是一杯酒,让人如痴如醉;人生是……”等进行造句。二是练,学生之间进行对话,这样既锻炼学生的口语,也能提高写作能力。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背诵是中国人学习语文的传统方法,通过背诵,学生可牢记词语,积累语文材料,还可模仿范文中的句子,写出更好的句子,同时可套用别人的语句。总之,背诵范文对写作是很有作用的。
所谓“曲不离口,拳不离手”,要想写好作文,还需要多写,可采用写周记提高写作能力,还可以就课文文章进行扩写、缩写和改写等来练习。在学习到关于写作目标时,老师们发现了其中一条目标难以实现:“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万字,其它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其实对于这个目标,只要我们平时注意安排布置,一定可以实现。要想考试作文拿高分,就必须平时勤练笔。那么如何保持笔耕不辍呢?可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1.保证课内作文的计划性。
要完成上述目标,就必须在学期初制定好本学年作文训练计划。可以年级组为单位,根据本年级本学年训练目标,集体商订本学年作文训练计划,有的放矢地进行训练,这样既保证课标任务的完成,又能分阶段有计划有目标地提高学生作文水平。例如,为完成课标任务中提到的万字,以每篇600字计算,那么一学年正常写作任务就应不少于24次,平均每学期要达到12次。可能有些老师觉得这会加大教师负担,其实八、九年级可以适当增加每篇作文字数,同时丰富批改作文形式,并且将各种正式写作纳入到这万的任务中来,这个负担就不会那么重了。我个人觉得,关键问题是应有计划地确定各年级每学期的训练主题,就可以避免陷入为字数而训练作文的误区。
2.课外练笔应以鼓励为主。
对于目前我校作文练笔现状来说,训练次数和质量参差不齐,学生的练笔也多为被迫式应付,真正主动练笔的学生仅为极少数。因此,为了打破这种僵局,我个人建议能否丰富一下练笔形式,精心搜集一些练笔话题,适当举行一些小型笔会或比赛。
(1)练笔形式可以多式多样,比如每周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一至两个与单元教学紧密相关的训练话题,然后鼓励学生每天写一到两百字的随笔,内容不限,字数不少于50字,对于长期能坚持主动写随笔的学生可以加重奖励。
(2)为了调动学生写作兴趣,可以走近学生,选择有意义的社会热点话题,比如:火箭队到底能连胜多少场?今年奥运中国能不能拿到金牌数第一?还可尽量选择一些有争议的话题,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3)适当举行一些小型练笔会或比赛。可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进行一次同主题的笔会或写作比赛,激发学生集体荣誉和个人荣誉感。
3.关于快速作文的一些想法。
众所周知,考试作文就必须要求速度,可是平时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我们缺乏快速作文的专门训练,因此每次考试总有个别学生会因作文影响最终得分。要扭转这种局面,我们每位老师在学期初制定计划时,就应明确规定每学期应有专门的快速作文训练课。
由于本人仓促落笔,以上建议如有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