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心得体会 >

2024年北京冬残奥会同样参考心得启迪优质10篇

网友发表时间 2756517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2024年北京冬残奥会同样参考心得启迪优质10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北京冬残奥会同样精彩心得启迪【第一篇】

“当我接过那盏红灯笼时,我深切感受到冬奥组委对志愿者的认可、感受到世界对青年的期许与鼓舞。”在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来自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级的本科生李嘉馨作为志愿者代表之一,上台接受了这份寓意深刻的礼物。

北京冬奥会期间,李嘉馨与伙伴们在国家游泳中心“冰立方”承担场馆运行团队礼宾及语言志愿服务。“冰立方”是赛时最繁忙的比赛场馆之一,“虽然比较疲累,但我坚信每一个笑容都代表着我们国家和青年的欢迎之情,是连接我们和世界的友好桥梁,所以我们每次都是干劲满满。”李嘉馨说。

在李嘉馨工作的岗位有一本礼宾留言本,上面记录着来宾的签名和寄语,其中最多的就是“thankyou”,还有拼音拼出来的“xiexie(谢谢)”。看似简单的一句“谢谢”,在李嘉馨看来却是对志愿者工作的肯定,“平常我们用外语接待来宾,而来宾们时常会用中文说‘谢谢’,虽然不太正宗但足够诚挚,这些都鼓舞着我们。”

在冬奥会期间,李嘉馨参与了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国际奥委会北京冬奥会协调委员会主席小萨马兰奇等嘉宾的接待工作。在混合冰壶赛的当天,巴赫来到赛场观赛。李嘉馨微笑着向巴赫介绍了场馆特制的“冰壶福字”,并阐述了其蕴含的文化与祝福,巴赫也留言表达了对志愿者的喜爱,这段回忆让李嘉馨记忆犹新。

当五环焰火再次升起,当人们手捧柳枝依依惜别,当奥林匹克主火炬缓缓熄灭……北京冬奥会在温暖中闭幕。手捧灯笼的李嘉馨久久不愿离去,这不仅是她对志愿者工作的不舍,更是对北京冬奥会的不舍。“能够参与闭幕式是一次难忘而光荣的经历。在闭幕式上收到的灯笼对我而言,是如此珍贵而有意义,也让我最难以忘怀。”李嘉馨这样说到,“这盏红灯笼,不仅属于我自己,更属于在冬奥会期间辛勤工作、默默付出的所有志愿者。”

火炬虽熄灭,但奥林匹克精神永不灭,志愿者们用自己的方式闪耀着冰雪光芒,实践着志愿精神,点燃着冬奥雪花,交融着中外文化。“点一盏灯,架一座桥。”李嘉馨这样评价自己的冬奥会志愿服务之旅。“我希望可以用自己的一举一动来点亮‘一盏灯’,架起一座让外宾乃至世界认识中国的‘桥梁’。”她说。

3月4日,北京冬残奥会将开幕,李嘉馨希望“在冬残奥会志愿服务中,用更大的热情服务每一位来宾,不辜负世界对中国志愿者的认可与期待。”

北京冬残奥会同样精彩心得启迪【第二篇】

北京冬残奥会即将拉开帷幕。近日,为满足市场需求,特许生产北京冬奥会吉祥物的福建德化县陶瓷企业生产线上,工人们正开足马力赶工生产陶瓷版吉祥物“雪容融”。

据了解,“雪容融”以红灯笼为原型,在“正月十五雪打灯”这句谚语的启发下,设计团队于红灯笼最饱满的位置上保留一团积雪,用于承载“雪容融”的“小表情”。除了红灯笼的基本造型,“雪容融”还集中了多种中国传统设计元素,比如头顶的如意挂环、象征吉祥的长城纹,以及头顶和平鸽及天坛的剪纸图案,不仅传递了和平与友谊,还凸显出了举办地的地域特色。

据悉,近年来,德化县从传承好德化陶瓷烧制技艺、提高工艺创新能力、注重开发高质量的文创产品等方面下功夫,以德化陶瓷文化展示多元的中华文化,推动德化“瓷传天下”。

北京冬残奥会同样精彩心得启迪【第三篇】

本届冬残奥会可不一般,她使北京成为了世界上第一座“双奥”之城。2015年,冬残奥会申办成功,举国上下一片欢腾。这证明了中国的实力最来越强,对世界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这都是祖国人民几十年来艰苦奋斗、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终于盼来了北京冬残奥会。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观看了开幕式全过程,精彩纷呈的节目给我带来了巨大的视觉冲击和强烈的精神震撼。

开幕式极其富有华夏韵味,冬残奥会正式开幕,恰逢中华民族传统“是新一年节气的开始,今年的也是冬残奥会的开始。用为开幕式进行倒计时有着浓厚的中国韵味,倒计时的最后一个数“0”对应的同样是,是结束,也是开始。倒计时结束,“spring”字样的烟花伴随其他烟火在空中如“啪”的一声炸开,那场景真是令人难忘——开幕式正式开始了!

开幕式极其富有科技感。“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水从高处奔泻而来,承载着华夏儿女热情奔放、激流勇进的精神面貌。水流至舞台四处,霎时间结成了冰。晶莹剔透的巨大冰块缓缓升起,五彩的激光迅速雕刻着它,历届冬奥的故事在冰上重演。最后,冰上的字定格在“2022中国北京”——本次冬残奥会!六个冰球运动员同时打向场地中的冰球,冰球四处乱窜,冰块被雕刻成了奥运五环的形状。多么精彩的节目,真是让人目不暇接!中国已然成为了一个科技大国,这是东方雄狮对全世界的展示!

开幕式融入了低碳环保理念。没有巨大的火炬,没有熊熊的烈焰,但是当微微的圣火放置在大雪花中心时,人们的心却澎湃了!本届冬残奥会首次采用氢能源火炬,几乎不污染环境,这体现了中国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的决心。小小的火焰代表着低碳,微火虽微,意义绵长,生生不息。世界各地的运动员们由这束火焰团结在一起,瞬间点燃了心中的奥林匹克精神。

开幕式震撼人心,中国再一次以她的实力惊艳了世界。五千年的历史博大精深,处处散发着中华气息,不禁让人感叹“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做中国人”。冬奥加油,我们势在必得!一起向未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北京冬残奥会同样精彩心得启迪【第四篇】

北京冬奥会的“大雪花”仍在闪耀,冬残奥会的圣火又将照亮山城。3月4日,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即将拉开帷幕,来自世界各地的冬残奥运动员将在北京和张家口继续演绎“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运故事。

如果说冬奥会是见证奥运健儿们不断超越自我、超越极限的冰雪运动盛会,那么冬残奥会则是展现残疾人运动员敢于向命运挑战、勇于向巅峰拼搏的强大意志的舞台。相较于身体健全的运动员,残疾人运动员在生活、训练及参赛过程中面临的困难无疑更大,付出的艰辛也无疑更多。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人与人之间的竞技,更是参赛运动员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力量和积极乐观、坚韧不屈的品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冬残奥会不仅是彰显体育精神的盛会,也是体现人性光辉和人文关怀的盛会,它所传递出的激励自强、平等包容的价值观,早已超越了冰雪运动本身。

所以,作为东道主,我们不仅要在赛事服务和城市运行方面坚持冬残奥会标准,更应保持对冬残奥会赛事和残疾人运动员的高度关注,从而更加真切地感受赛场内外迸发出的家国情怀与奥林匹克精神,在见证运动员们顽强拼搏的过程中收获直击心灵的力量。更值得我们骄傲的是,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中,有34名运动员来自河北,占代表团运动员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其中还包括我市5名残疾人运动员。未来十多天的竞技比拼中,他们将和所有参赛运动员一道,共同续写人类体育事业的新辉煌。让我们为这些祖国和家乡的骄傲助威,为全体运动员喝彩,用东道主的掌声和呐喊,让“同样精彩”的北京冬残奥会更加出彩。

北京冬残奥会的举办,给了残疾人运动员展示生命活力、平等融入社会的契机,也给了健全人与残疾人之间心灵沟通的渠道。我们汲取和弘扬残疾人运动员的可贵品质,更应将“理解、尊重、关心、帮助”的残奥精神转化为对改善残疾人生存状况的持续投入,以及对残疾人事业的大力支持。可喜的是,借助奥运东风,近年来,我市无障碍环境建设得到了显著提升,残疾人的生活便利度和幸福感不断增强,而残疾人冰雪运动的加速普及,也带动了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我们也期待,以北京冬残奥会为新起点,能有更多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举措加快落地张家口,为残疾人提供更多生命的可能,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的创造与超越。

北京冬残奥会同样精彩心得启迪【第五篇】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即将于3月4日拉开帷幕,开幕式以“生命的绽放”为主题,秉持残健融合的理念,在温暖、感动的氛围中,展现残疾人对“更美好的生活、更包容的世界”的不懈追求。作为奥运会中重要环节的火炬传递已于3月2日开始,为期三天至3月4日止,分别在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进行,分为火种采集、火种汇集和火炬传递三个部分。

3月2日冬残奥会火种采集仪式分别在北京市盲人学校、八达岭古长城、张家口“创坝”园区、黄帝城等八个火种采集地举行,连同在残奥会发祥地英国曼德维尔采集的共九处火种汇聚生成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官方火种。火种汇集仪式后,将继续在以“九天之火”为主题的天坛公园进行火炬传递。之后根据计划,3月3日上午将在以“逐梦冬奥”为主题的张家口市民广场、以“舞动雪韵”为主题的崇礼太舞滑雪场、以“古镇新姿”为主题的蔚县暖泉古镇和以“绿色生态”为主题的怀来官厅水库湿地公园传递。3月3日下午,将在以“万国园林”为主题的北京世园公园传递。

3日下午,火炬还将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园,进行闭环内火炬传递。3月4日火炬将在以“自强不息”为主题的北京市残疾人文化体育指导中心、以“追梦之路”为主题的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和以“冬奥之家”为主题的北京冬奥组委驻地传递。

以残疾人运动员为中心,从点滴细节着手,冬残奥会竞赛各场馆和冬残奥村里的无障碍设施广受好评。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安德鲁·帕森斯表示:“我们看到冬残奥会筹办工作高效顺畅,竞赛场馆和冬残奥村无障碍设施建设完善,为办赛提供了安全便捷的环境。”

一面广角镜,映射温暖的人文关怀。冬残奥会赛时,国家游泳中心“冰立方”将作为轮椅冰壶项目的比赛场地。场馆内,有一条运动员无障碍坡道,双向通行,上下三层,拐角处立着一面广角镜。工作人员介绍,这面广角镜能够让对向而行的残疾人运动员及早发现对方,避免发生碰撞。此外,坡道还设有多处休息平台供残疾人运动员使用。“所有无障碍设计的理念是为残疾人运动员提供公平、舒心的比赛环境。”国家游泳中心场馆运营团队设施主管刘振铎说。

一条专用道,打通比赛的全部流程。在张家口赛区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坐姿运动员更换坐姿滑雪器后,便可独立完成热身、参赛、赛后采访等全流程动作。这得益于赛道外沿设有一条米宽、近1000米长的专用通道。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场馆和基础设施经理陈国徽介绍,往届冬残奥会上,往往只有赛道上才有坐姿运动员的专用通道,“但我们一开始的目标就是让所有参赛运动员都可以轻松实现无障碍通行。”

一台充电柜,降低冬残奥村中的用电风险。延庆冬残奥村将城市管理的先进经验融入日常运行。在运动员公寓楼下,一台台智能充电柜已安装完毕,可供不同大小的轮椅电池充电。相关负责人介绍,智能充电柜为运动员提供了安全的充电场所和良好的消防环境,不仅向运动员免费开放,而且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协助充电。

秉持节俭办赛的原则,冬残奥会5个竞赛场馆全部沿用冬残奥会已有场馆,经过相应转换和调整,得到国际冬季单项体育联合会认证,全面具备办赛条件。冬残奥会的筹办和转换工作高效顺畅,得益于北京冬奥组委始终坚持两个冬奥“同步筹办、一岗双责”。在场馆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无障碍环境的实现,大幅降低转换期间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北京冬残奥会同样精彩心得启迪【第六篇】

北京冬残奥会将于3月4日至13日举行,96名中国选手将亮相。不向命运屈服,勇敢挑战极限,残奥运动员们值得更多关注和掌声。为残奥运动员们加油!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冬残奥会包括轮椅冰壶、残奥冰球、残奥高山滑雪、残奥单板滑雪、残奥越野滑雪、冬季两项6个大项,细分为73个小项。

6个大项的比赛场馆、比赛时间分别是国家游泳中心/3月5-12日、国家体育馆/3月5-12日、国家高山滑雪中心/3月5-13日、云顶滑雪公园/3月6-12日、国家冬季两项中心/3月6-13日、国家冬季两项中心/3月5-11日。

冬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已于2月21日在京正式成立,总人数为217人,其中运动员96人(男运动员68人、女运动员28人、85人首次参加冬残奥会),教练员、工作人员、竞赛辅助人员、医疗保障人员121人。

中国代表团将参加全部6个大项、73个小项,是我国参加冬残奥会以来,代表团规模最大、运动员人数最多、参赛项目最全的一届。

值得一提的是,据_,本次冬残奥会的开幕式依然是张艺谋,有网友看后也是纷纷表示,真的是辛苦,很期待实际结果。

北京冬残奥会同样精彩心得启迪【第七篇】

如果说北京奥运会熊熊的火炬,让世界看到了在过去百年中,一届成功的奥运会可以是怎样的高标准,那2022年北京冬奥会低碳环保的主火炬,就让世界看到了奥运会新的百年,可以有怎样的希望。在国际奥委会第139次全会上,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将奥林匹克杯授予全体中国人民,以感谢中国人民对于北京冬奥会做出的卓越贡献,他们让北京冬奥会收获了“卓越的成功”。

卓越的成功,更为奥运会本身,提供了极具借鉴意义的参照。近年来,对于申报奥运会,不少国家有一些顾虑,尤其是有实力举办的大国。它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到底如何?大量建设奥运场馆,民众会不会有反对声?而就像北京冬奥会主火炬取消巨大火炬台并利用氢能源一样,北京作为奥运会历史上的首个“双奥之城”,探索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奥运”新路,留下了丰富的冬奥遗产——场馆大部分是利用现有的改建而成,极大降低了承办的成本,更可贵的是,所有场馆都制定了赛后利用方案,像北京的首钢园区成为城市复兴新地标,延庆区成为最美冬奥城,张家口市成为冰雪旅游度假最佳目的地,它不仅让场馆夏冬轮转发挥出了利用潜能,更是让“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成为现实,开启了全球冰雪运动新时代。

火炬虽灭,未来已来。

北京冬残奥会同样精彩心得启迪【第八篇】

伴随着残奥会的开启,全世界的目光回到东京。“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将在未来12天里,由4403名残疾人运动员在东京湾畔再度演绎。

时隔57年,残奥会回到东京,东京也成为历第一个两次举办夏季残奥会的城市。夜幕低垂,微风徐徐,当时针走过八点,一场关于“风”的开幕式就此拉开。东京新国立竞技场的大屏幕中出现了一位位残疾人运动员,伴随着他们铿锵有力的舞动,一片片羽毛在空中扬起,展现了残疾人运动员遇到挫折时的坚韧和面对困难时的勇气。

此时,竞技场化身为一座“帕拉机场”,包括23名残疾人在内的100名机场“工作人员”涌进场内。音乐响起,伴随他们富有节奏的舞姿,倒计时开始。从十归零,绚烂的烟火点燃了东京的夜空,一场属于残疾人运动员的狂欢正式开始。

“塔台”一声令下,“帕拉机场”变得活跃起来,场内的泵、弹簧、杠杆开始运转。当一切就绪,大型人偶随之舞动。不久,舞台的中央竖起一根圆柱,一名装有假肢的男孩迎面奔跑而来,男孩的奔跑产生了巨大的风能,让蓝色、绿色、红色三股弧形气球从不同的方向飘进场内,最终汇聚成国际残奥委会标志。

在动感的音乐声中,难民代表队首先进入场内,随后按照日文发音顺序,各代表团依次亮相,未来两届残奥会的东道主法国、美国以及本届残奥会的举办国日本最后三个进入场内。

别具匠心的是,在投影的配合下,每当一个代表团出现,都会有一股不同颜色的风带“吹”过舞台中央。无论性别、肤色、种族,每一位运动员的脸上,都洋溢着热情的笑容。环顾体育场四周,滚动屏幕上打出了每一位参赛者的名字,这在奥运历尚属首次。

在女子轮椅射箭运动员周佳敏、男子肢残田径运动员王浩两位旗手的带领下,中国代表团统一着装、佩戴国徽,挥舞着五星红旗,唱着《红旗飘飘》,第98个走入场内。

入场仪式结束,五颜六色的风带再次从四面八方袭来,在舞台上有规律地舞动,吹向每个角落。一束束烟花喷涌而出,再次照亮东京的墨色苍穹。

在运动员的注视下,开幕式的主角——一架单翼小飞机驶入场内。在一位女童的演绎下,残缺的小飞机时常仰望蔚蓝的天空,梦想能像同类一样在空中自由飞行,但是由于只有一只翅膀,她一度失去了飞翔的勇气。可在朋友们的一番鼓励下,她重拾信心,放下彷徨,最终逆风而上,直冲云霄。故事的主题也契合了本次残奥会开幕式的理念——我们拥有翅膀。

生活或许会令我们失去双翼,但这不妨碍我们为了梦想再次插上飞翔的翅膀。

北京冬残奥会同样精彩心得启迪【第九篇】

从北京残奥会报道传出最多的一个词是“梦想”。曾经勇敢地和命运拔过河的残疾运动员们,正在北京、在全世界的面前淋漓尽致地展示生命的梦想——这梦想不独属于他们自己,更属于我们,属于全人类。

11岁的李月,双足点地时拥有的芭蕾梦想,并没有因被汶川地震残忍地夺去一条腿而破灭。在残奥会开幕的夜晚,李月成了童话中拥有更多足尖的芭蕾小公主。

轮椅网球选手董福利,7岁时唐山地震夺去了父亲的生命和自己的右腿,19岁时照顾她的母亲病故,后来与她相依为命的丈夫又车祸身亡……似乎失去了一切的她,在苦难中的唯一梦想是:“重新获得快乐和成功,绝对能!”

瑞士女孩乌秀拉酷爱登山,在阿尔卑斯山攀冰时因保险栓从冰壁脱落,她坠下深渊……失去下肢的她,欢乐地走出生命的深渊,※※在手动自行车的训练与比赛之外,还在实现更辉煌的梦想:设计低能耗的环保建筑。

李月、董福利、乌秀拉……他们梦想实现的那一幕幕,是人类所有历史收藏中、是我们所有记忆中最美妙、最动人的一瞬。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是在帮助我们、帮助人类实现一个数千年来志士仁人共同追求的和谐梦想——人人平等,大同世界。

是的,所有的生命都需要尊重,都拥有梦想,都渴望精彩。我们知道,还有更多的李月、董福利和乌秀拉,更多没能参加北京残奥会的残疾人,他们的梦想还可能是一朵朵没有盛开的花朵,他们还在等待雨露阳光。

中国有8300万残疾人,这是一个极其惊人的数字。平均每五六个家庭,就有一个残疾人。感谢北京残奥会,使我们更加深切地关注这个庞大群体的生存状态和他们的梦想。残疾人火炬手金晶说过一个感受:在国外,大街上经常可以看到残疾人;在国内,上街的'残疾人并不多。

北京冬残奥会同样精彩心得启迪【第十篇】

以残疾人运动员为中心,从点滴细节着手,冬残奥会竞赛各场馆和冬残奥村里的无障碍设施广受好评。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安德鲁·帕森斯表示:“我们看到冬残奥会筹办工作高效顺畅,竞赛场馆和冬残奥村无障碍设施建设完善,为办赛提供了安全便捷的环境。”

一面广角镜,映射温暖的人文关怀。冬残奥会赛时,国家游泳中心“冰立方”将作为轮椅冰壶项目的比赛场地。场馆内,有一条运动员无障碍坡道,双向通行,上下三层,拐角处立着一面广角镜。工作人员介绍,这面广角镜能够让对向而行的残疾人运动员及早发现对方,避免发生碰撞。此外,坡道还设有多处休息平台供残疾人运动员使用。“所有无障碍设计的理念是为残疾人运动员提供公平、舒心的比赛环境。”国家游泳中心场馆运营团队设施主管刘振铎说。

一条专用道,打通比赛的全部流程。在张家口赛区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坐姿运动员更换坐姿滑雪器后,便可独立完成热身、参赛、赛后采访等全流程动作。这得益于赛道外沿设有一条米宽、近1000米长的专用通道。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场馆和基础设施经理陈国徽介绍,往届冬残奥会上,往往只有赛道上才有坐姿运动员的专用通道,“但我们一开始的目标就是让所有参赛运动员都可以轻松实现无障碍通行。”

一台充电柜,降低冬残奥村中的用电风险。延庆冬残奥村将城市管理的先进经验融入日常运行。在运动员公寓楼下,一台台智能充电柜已安装完毕,可供不同大小的轮椅电池充电。相关负责人介绍,智能充电柜为运动员提供了安全的充电场所和良好的消防环境,不仅向运动员免费开放,而且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协助充电。

秉持节俭办赛的原则,冬残奥会5个竞赛场馆全部沿用冬奥会已有场馆,经过相应转换和调整,得到国际冬季单项体育联合会认证,全面具备办赛条件。冬残奥会的筹办和转换工作高效顺畅,得益于北京冬奥组委始终坚持两个冬奥“同步筹办、一岗双责”。在场馆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无障碍环境的实现,大幅降低转换期间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来到这里之后一直很开心”,前来参加北京冬残奥会的美国选手泰勒·卡特表示。“这里的硬件设施和无障碍设施,都是我所参加过的冬残奥会中最好的。”荷兰代表团高山滑雪队教练尼基对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赞不绝口。2月25日,北京、延庆、张家口冬残奥村正式开村,中国、意大利、瑞典等多个代表团的630多人入住。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9 2756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