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心得体会 >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心得体会范文范例【优质5篇】

网友发表时间 3228805

【写作参考】一篇好的范文往往能让您的写作事半功倍,下面是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心得体会范文范例【优质5篇】”优质范例,供您写作参考之用,轻松写作,远离加班熬夜,希望以下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支持吧!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心得体会【第一篇】

又一次拿起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虽然一读再读,但是每次读都有不同的收获。

这本书开篇的第一条就是:

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

接班一年级,更是有这样深刻的感受,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正如书中举的例子:让所有刚刚入学的7岁儿童都完成同一种体力劳动,例如去提水,一个孩子提了5桶就精疲力竭了,而另一个孩子却能提来20桶。如果你强迫一个身体虚弱的孩子一定要提够20桶,那么这就会损害他的力气,他到明天就什么也干不成了,说不定还会躺到医院里去。儿童从事脑力劳动所需要的力量,也是像这样各不相同的。同样的,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也是存在差异:一个学生对教材感知、理解、识记的快,在记忆中保持的长久而牢固,而另一个学生的脑力劳动进行的就完全不同:对教材的感知很慢,知识在记忆中保持的不久而且不牢固。

面对不同的学生,我们不能采用相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也不能用同一标准衡量所有学生的学习成果。可以把教学和教育的所有规律性都机械地运用到他身上的那种抽象的学生是不存在的。也不存在什么对所有学生都一律适用的在学习上取得成就的先决条件。学习上的成就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种相对的东西:对一个学生来说,五分是成就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教师要善于确定每一个学生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是教育技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能否保护和培养每一个学生的自尊感,取决于教师对这个学生在学习上的个人成绩的看法,不要向儿童要求他不可能做到的事。任何一门学科的任何教学大纲只是包含一定水平和一定范围的知识,而没有包含活生生的儿童。

不同的儿童要达到这个知识的水平和范围,所走的道路是各不相同的。有的孩子在一年级时就已经能完全独立地读出和解出应用题,而另外一些孩子直到二年级末,甚至三年级末才能做到这一点。教师应当善于确定:要通过怎样的途径,要经历什么样的阻碍和困难,才能引导儿童接近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水平,以及怎样才能在每一个学生的脑力劳动中具体地实现教学大纲的要求。

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周密地考虑每一个学生在上课时将做些什么,给不同学生分层布置作业,使学生在自己的作业中取得成就,有收获的喜悦,哪怕他只进步了一小步,对于孩子来说也是成长!凡是给人以成功的乐趣的脑力劳动,总是会收到发展学生能力的结果。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孩子能够感受师生之间相互的体谅,并且在心理上备受鼓舞。老师也能感受到,每一个学生都在尽量靠自己的努力达到目的。在孩子们的眼中,能看到他们虽然紧张,但是专心致志的思考,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享受智力上收获的喜悦。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心得体会【第二篇】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结合自己的教育研究和实践,向广大教师提出了100条中肯的建议。100条建议语言浅近,思想精深,读之使人受益。从中拣出三条来,并结合自己的思想与工作谈点肤浅的看法,以此同大家共勉。

一、教师要坚持读书,与书籍交朋友

这一条来自于苏霍姆林斯基关于教师时间问题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从一个历史老师的故事说起,他认为课前的最好准备就是读书。书籍是前人和他人智慧的结晶,是他们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在生活与工作中积累起来的知识和经验,我们读书,无疑是在享受别人的劳动成果,是在用别人的头脑武装自己的手脚,用别人的智慧和经验、思想与方法为自己的成功创造捷径。“传道、授业、解惑”是运用已有的思想、知识和经验去改变人、培养人和塑造人,在这过程中,思想、知识和经验占有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因此,像苏霍姆林斯基所劝诫的那样,教师不间断地读书学习,首先不仅是以此成就自己,而且是出于本职工作的需要,是在用一生的时间备好每一堂课。“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教师只有正确地认识了自己的职业需求,正确地认识了自己的职业,并且全身心地融入到了自己的职业领域中去,他才不会把读书学习看成一种负担,而是丰富和塑造自己灵魂的有力工具。

二、教师要善于学习别人的经验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习别人的教育经验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是一种创造。”他同时又劝告我们:“学习别人的经验要注意节约时间。如果你一个挨一个地去听所有教师的课,那是很难得到教育技巧的要领的。”“如果你发现绝大多数儿童练习本里的字迹端正秀丽,错别字很少,那么这就是个明显的征兆:在这个班里可以学到许多东西。学生的练习本是全部教育工作的一面镜子。这样,你就到这个班的教师那里去听课吧。”我们相信孔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生活中的人各有所长,每一个人都有他自身的优点,都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但这应该是指平常的生活中,是从博采众长的角度讲的。青年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对有经验的教师的学习,这种学习不能太盲目,太杂乱,太随意,而应该有明确的选择性和极强的针对性。

在中学,听课、评课无疑是开展集体性教学研究活动的最基本的形式,为了避免这其中无效的搭台唱戏,热闹一番,各自解散,我们每位教师都应该深入思考,在交流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在交流之后整理自己的收获,用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立足于群里力量,发挥学科组的学习共同体作用,建立学科组积极进取的学习风气。

三、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

我们常说,课堂教学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虽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学内容本身,但客观地说,课堂上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地方毕竟是很多的。我们的年轻教师常常违背这种规律,好比打仗,不是要指挥千军万马,而是自己勇敢地冲在队伍的最前面,当然这决不是由他们打仗的激情和热情所致,而实实在在是因为缺少经验,缺少对事物的理性思考。“教是为了不教。”叶圣陶先生的这句话早已被业内人士背得滚瓜烂熟,但真要这么做,恐怕还有很多老师一时半会适应不了。为了不教,就必须教给学生方法,“授之渔不授之鱼”;教给方法同样也不能停留在“告诉”的层面上,而是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在教学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自觉意识和自觉习惯,即让学生自觉读书,自觉思考,自觉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当学生的助手,做他们偶尔一用的镰刀或杖藜,而不是拖着或拽着他们走路。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习的愿望是一种精细而淘气的东西。形象地说,它是一枝娇嫩的花朵,有千万朵细小的根须在潮湿的土壤里不知疲倦地工作着,给它提供滋养。我们看不见这些根须,但是我们悉心地保护它们,因为我们知道,没有它们,生命和美就会凋谢。”读着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有共鸣,有深思,有时更是感慨万千,为读书相伴时的心灵的温暖,为教师的职业优势为我们所带来的简约人生,为教师的特质给我们带来的职业追求,更为了让每一朵花的盛开给予充分的理由。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心得体会【第三篇】

本期在辛泽成校长的推荐下,我阅读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深有感触,明确了很多道理。作为教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为我们教师需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来提高自己。所以我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

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承担着传播人类思想文化的重任,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一言堂”已全盘否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教师要成为研究者、专家和名师。

读了这本书让我更深刻得体会了教育的民主,在学生眼里,教师能够与他们平起平坐,他们的心理也就获得了一种平衡,这样的教师最能受到学生的敬重。学生也乐意与我走近,常把心里话告诉我,向我诉说烦恼,向我倾诉困难,我因此常和学生交流,这便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

教育事业是一个崇高的事业。教师对美好的事物应保持敏锐的态度。教师面对的孩子就是最美好的事物,他们有纯真的心灵、诚实的态度、自然的感情、善良的愿望,如果不能捕捉到那些美,你就辜负了造化的赐予。教师对美好事物保持高度的敏锐,才会发自内心的爱孩子,并因为爱而满心欢喜。

教师要有“赤子之心”。做个很单纯、很简单、很好奇、很幼稚,有时有点傻劲的人。教师应有独立思想,让我经常思考教育问题,思考人的问题,思考我为什么而教,怎样教,将教育活动与人生思索融为一体。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心得体会【第四篇】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学记》曰:”是故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各位老师大家好,非常荣幸能够和大家一起分享心得和感悟。

2022年9月,来到了县前小学这个大家庭,在这里我遇到了一群秉持着初心,治学严谨的优秀老师,他们的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他们丰富的教学经验,都是我努力学习的方向。以前总是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可按现在的局面来看,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有“自来水”、“长流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因此,在教学中,书本是无言的老师,读一本好书就像是与智者的交流,更是一次难得的精神之旅,利用假期这段时间我读了教育理论书籍中的经典——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读了这本书之后,确实意识到自己在很多方面的不足,书中的每条建议都充满教育智慧,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启人深思。从中我明白了许多鲜明的教育观点,在此谈谈自己的读书感悟。

当读到“要思考,不要死记!“这一条时,我的感触很深。现在的教学就是这样,对于学生所学的知识,如果学生记不住或者记会但忘记了,教师就会很生气,让他们写10遍,读20遍。直到他们会了,教师才会罢休,才会满意。其实,这样下去,孩子的兴趣、积极性就被抹煞了,随之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这里苏霍姆林斯基告诉了我们一个好的方法:要思考,不要死记!对于一些难以记住的知识,我们教师要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它们的同时来解释这些知识的实质,使知识活起来。让他们理解记忆,逐渐成为一个爱思考的人,而不是死记硬背。

苏霍姆林斯基还告诉我们,把困难当作机会。的确,工作中我们会存在许多困难,来自于班级的,来自于教学的,来自于学生的。读了这段话我豁然开朗,在困难来临时抱怨是没有用的,只有鼓足勇气,迎面解决才是最积极的心态。我们每个人也将在解决困难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得到发展。

最优秀最幸福的教师,莫过于做这两件事——读书,教书。读书是利己的,教书是利人的,而教师的幸福正在于这两者完全一致。在今后的工作生活,还要多阅读好的书籍,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从书中提炼出可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夯实根基,做好一名让学生喜欢、对学生有帮助,能使他们得到更大发展的老师。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心得体会【第五篇】

工作之余,我跟随苏霍姆林斯基的脚步,品读了他的著作《给教师的建议》,受益匪浅,其中书中第35条“怎样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引起我的注意。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能把握住儿童的注意力,只有一条途径,这就是要形成、确立并且保持儿童的这样一种内心状态,即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使儿童体验到自己在追求真理,进行脑力活动的自豪感。”学生在学习中的注意力不集中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倍感头疼的问题,特别是学困生的思想特别爱开小差。其实很多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内心是很想学好的,但他们由于基础差,不懂的知识越积累越多,上课时就越不知从何学起,如果我们放任自流,他们的”学习成绩会更差;但如果采用强制手段,效果肯定不好,即使看着他坐得端端正正,说不定这时候正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因为他们并没有从心底里认同!看来怎样才能使学困生的注意力集中是值得我们深思的。苏霍姆林斯基建议我们要想把握儿童的注意力,就应该使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并使他们体验到自己在追求真理,进行脑力劳动的一种自豪感。

这样的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有一定的困难。我着手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以学生的兴趣带动学习。

首先,给孩子喜欢的数学。课堂上要针对孩子的特点,设置有趣的活动,做一些猜一猜、比一比、动手动脑的活动等,让他们的思维处于紧张状态,进而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上教师应选择良好的教学方法,尽量做到讲解生动活泼,简单易懂,从而使他们对所学知识感兴趣,进而集中注意力。

其次,给孩子明确的目标。当孩子课堂中注意力集中、反应迅速时,及时表扬,并在班级总结中进行全班奖励,从而使孩子明白课堂上应该怎样做。

另外,还要为学困生创设成功的机遇从而使学困生逐渐进步,适当采用降低要求,低起点,小步子,多鼓励和少批评等方法。教师可有意识的出一些较简单的题目,然后叫他们上台表演或回答若”学困生”答对,则予以表扬,让他们得到老师和学生的认可,让他们享受成功的滋味,使他们意识到自己也是可以学好的;若没答对,教师也应予以鼓励,相信他们下次能够会做,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信任。逐步改变他们头脑中在学习上总是比别人差一等的印象,从而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激励他们积极争取,努力向上。

乐学、善学、会思是数学课堂的追求,后期我将继续跟随智者脚步,不断寻求智慧的教育,呵护每个孩子的成长。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9 3228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