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心得体会 >

听小升初讲座心得体会范文范例实用3篇

网友发表时间 2521653

【参考阅览】此篇精品资料“听小升初讲座心得体会范文范例实用3篇”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听小升初讲座心得体会篇1

曾经有一个教育者说过:”教育始终应该是一个付出和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感悟和享受的过程!”今天听了深圳市幼儿教育专家李春玲的讲座之后,对这句话理解更深刻。作为一个老师的确需要不断地的学习,及时充电,也要无私的奋献、付出,最重要的是学会感悟!。李教授的”跳出传统思维做促进孩子发展的教育”和”让环境说话”这两个主题的讲座真的是让我感悟颇深,受益匪浅。

首先,让我真正理解了什么是教育?教育是一种平衡!儿童发展领域的平衡、教师教育手段的平衡、教育环境创设的平衡,教师应努力实现儿童自由学习和成人指导或帮助两者之间最优平衡。我们的教育如果出了问题,没关系,只要我们静下心来思考一下及时改进还是会有所发展的!看了国外的有些教育图片,让我感到平时对自己孩子或者学校孩子的教育中大人包办代替太多了!孩子会做的让他们去做吧!要相信孩子,他们有能力做的事情为什么大人去干扰呢?作为老师或家长要有耐心,孩子就是慢点还是让他们把自己愿意干的事情慢慢做完吧!其次,让我知道布置环境不是单一的美化和装饰更重要的是让环境”会说话”《指南》指出给孩子创设宽松愉悦的环境、有教育意义的环境。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幼儿的第三任老师,也是教师的好助手。让环境”会说话”常规教育无形中会形成,如孩子排队抢着往前站、吃饭时乱撒、区域活动时大声说话等等,如果我们贴有相应的标识标志孩子就不会抢着喝水、站队,上厕所,也不会把不爱吃的东西乱撒,会自觉排队,不喜欢吃的东西放在规定的地方,养成安静地进行区域活动或集体活动。让环境话”会说话”幼儿在无意注意中识很多字和认识很多数字,如在椅子上、杯子架、床头上贴有自己的名字和学号,慢慢的他们无意识的认识了自己的名字,还有布置环境墙上的很多字他们慢慢的也会认识。

让环境话”会说话”幼儿园五大领域的内容就会展现在脸前。环境是实践一日课程的重要手段,如果我们把课程渗透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就能在轻松的氛围中愉快的了解探索简单的科学知识、喜欢用语言表达自己看到的或发生的有趣的事情,善于模仿或表演社会知识和舞蹈音乐,并能用手工或绘画表达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新华小学邀请北京大学教育文化战略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助理,领袖策略课题组组长、100分策略课题组组长、人生战略规划设计指导中心主任李__给全校师生及学生家长进行家庭教育专题讲座,我作为一名家长很荣幸聆听到李__家庭教育专题讲座。

李__结合自己从河北农村走进北京、走进北大的经历,深入浅出的让家长们明白”家风决定命运,习惯决定人生”、”家庭教育绝不仅仅是教育孩子,更重要的是家长的自我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一架飞机的两翼!学生成绩之间的差别是家庭教育的差别;每一位优秀孩子的身后至少有一位优秀的家长。”、”家长一定培养孩子要有高尚的追求”等道理。李__通过研究领袖人物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强调要在学习中养成100分的一流人才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通过培养习惯,引导学生成为一流学生中考时考上一流高中、高考时考上一流大学。李__还与家长进行了互动交流,回答了关于教育子女、陪伴孩子的问题,使家长们深深地感受到对孩子的教育是一门永远学不完的生涯课。而这门课程是需要全方位重视和成长的。作为一名家长、一所学校甚至整个社会对下一代的培养都应该有一种责任心和关注度。而我们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一言一行更是深刻地影响着孩子,作为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并不是有了高学历、有了好工作你就一定是一个合格的父母,我们做家长的要时刻学习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引导好孩子,如何教育好孩子,如何培养好孩子。因此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一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每个家庭都会有的问题: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做呢?我们中国的父母有一个很大的通病就是责备和惩罚。而且责备的话语往往非常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惩罚的内容也并不是和孩子犯的错有任何关联。比如经常会有家长说:”你看你怎么这么不小心?你怎么每次都这样粗心?不许吃饭了。”这样的话语是最伤害孩子的,也是乱贴标签的一种倾向。孩子如果常常被这样的话语评价批评的话,就会没有了自信心,总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所以说话的技巧很重要,引导的方向更重要。我们面对孩子做错事的时候首先要记住我们是希望他更好更优秀,所以千万不能人身攻击。教育专家提出这样的建议:”孩子,刚才发生了什么?你很伤心很难过对吗?你觉得为什么会导致这样的事情发生?让孩子思考后想出解决方法,并让他认识到这样的后果是不好的,充分让他认识到自己失误的原因即可。而并不是让他感受到自己任何事情都做得很糟糕”。因此语言环境造就孩子良好的身心健康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父母应该有颗平常心,父母心态如何,直接影响孩子的一生,凡是心态好的父母,身边就会有一个快乐的孩子;心态不好的父母,身边就会有一个障碍的孩子。无论孩子做出了什么样的错事,考出了什么样的糟糕成绩,作为家长都应该让孩子感受到爸爸妈妈是爱自己的。让孩子在良好的环境下长大,总有一天孩子会学会感恩,学会为了报答而努力奋斗,成为高情商的人才。

作为家长,不可以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作比较,别让虚荣心害孩子,别让补偿心代替了自己的平常心,给孩子勇气,给他们自己的天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当中应该有他独立的空间,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由。自由并不代表放纵。我们不能帮孩子一辈子,陪孩子一辈子,”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留给孩子金钱、住房、汽车等等财富,不如教给孩子良好的习惯和内力的发展,这样才能让他们受益一生。

我们的孩子出生在新世纪,作为新世纪的父母也应该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硬件环境,让孩子能够学习掌握探知手段和能力。更应该创造让孩子们亲自去体验社会,探索世界的优良环境。

听小升初讲座心得体会篇2

家长会后,我到四楼阶梯教室听取了《实验小学小升初讲座》,这是校长特地为五年级家长聘请的实验中学一名资深心理咨询老师带给我们的讲座。这堂长达一个多小时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

首先,主讲人王在玲老师给我们简单地讲了人的一生。孩子从胚胎开始,到出生,又历经婴儿期、少儿期、青年期直至孩子成家立业、结婚生子,在不同的时期,父母有不同的烦恼,做父母的一生都为孩子操碎了心。为了能让孩子健康地成长,家庭教育至关重要,要有好的家庭教育,必须先了解孩子处于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理性地与孩子沟通交流,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其次,王老师指出:孩子犯错都是家长教育得不好。就这一点,王老师讲了几个实例,具体分析孩子的心理。一名初一学生总是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与同学打架,王老师不深究这名学生的原因,而是把他的父母找了过来,经询问得知,他的父母分居一年多,夫妻间破裂的感情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了极大伤害,孩子把压抑在内心许久的怨恨和不满发泄到了同学身上。经过王老师的心理指导,夫妻关系缓和,孩子至今各方面表现良好。还有众所周知的药家鑫事件、复旦大学林某投毒案、云南大学马加爵杀人碎尸案等,这些学生都是非常优秀的人才,但是心理不健康,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没有最基本的道德底线,因为一点琐事就走上了犯罪道路,在惊恐、惋惜的同时很值得我们深思。我们一味地追求学习成绩,却忽略了对孩子的道德教育,很可能会让一个学习成绩优异的人才成为危害社会的人。

最后,王老师又分析了初中各阶段孩子的心理。初中的孩子会叛逆,喜欢交朋友。做家长的要及时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正确引导孩子如何交朋友,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要让孩子做一个善良、诚实、乐于助人、积极向上的人。

王老师还指出,好的习惯养成一定要在小学阶段完成,因为6——12岁是一个习惯养成时期。一旦过了这个阶段,孩子还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以后就很难改变了。这一点,对我的启发最大。

听了这堂极有意义的讲座,我从中吸取了一些精髓,总结了几条心得:不能过于溺爱孩子,该放手的就要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也不能对孩子过于严厉,要尊重孩子的意见。孩子作为家庭的一员,拥有发言权,聆听孩子的内心世界,让我的家庭成为一个民主型的家庭,让我的孩子成为一个对社会有正面影响的国家栋梁。

听小升初讲座心得体会篇3

自毕业离开校园,就脱离了切身感受下的教育环境,工作5年来,思想也在跟着时代的教育理念不断吸收学习。我个人就培养孩子来说,还是比较重视素质教育的,成绩固然重要,但不是衡量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健全的人格、超强的学习力、良好的解决问题能力才是贯穿孩子一生最需要的生存干货,而这些都需要从孕育生命时抓起,且是育人育己,父母自身也在不断追求成长进步,给孩子言传身教、树立榜样。所以,私以为在性格培养,智商、情商、兴趣爱好等各方面要从娃娃抓起,父母积极参与,引导孩子从小就对客观世界里的人文、自然、科技、艺术等多方面感兴趣,有探索欲。

综上述而言,我以为自己算是稍微跟得上时代,知道如何教育孩子的父母了吧,但今天的讲座却让我听的汗毛直竖,心里唏嘘。

总体感知:我低估了社会深厚的应试教育文化背景,高估了学校和老师们的“以人为本”综合素质教育理念和践行力度。

名师先是一个问题导入:学习兴趣来自哪里?

我心想:孩子的学习兴趣是有内外因的吧,内因来自从小教养环境的引导,兴趣的培养,孩子自我主动探索、思考习惯的养成;外因则来自老师及学校的夸奖认可,分数或成绩的提高,同伴群体的崇拜尊敬等。

这位老师后来给出答案:来自成绩和分数。且通过举例说明孩子的成绩高低,直接影响到他在学校老师那里的待遇、在同学面前的形象,重则影响心理和性格养成。

听到这里,我还在想:这位老师的观念太老旧了吧,我们小时候读书是这样。但现在教育理念不是一直提倡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吗,要尊重孩子的兴趣特长,多肯定表扬,因材施教呀!难道老师们还会唯分而论,对成绩差的孩子,一点都看不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吗?在随后接下来的讲课中,我得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是的,在当今时代的初中、高中阶段,学校和老师们也都是唯分而论的。

一度,我曾认为只是因为这类讲师在误导学生和家长,不停地标榜宣扬分数,扭曲教育价值观。实则也受大环境下教育政策和教育目的的引导指向性影响。

因为,当今小学阶段,国家提倡达标教育,也即在全国范围内达成学生基本素质养成的目标,是一种普遍适用全国各地区义务教育的最基本要求。所以,老师们没有升学压力,尽心尽职育人就可以,当然也会显得和蔼可亲一些,学习环境相对轻松舒适。

而到了初高中阶段,国家提倡满分教育,也就是为了筛选优秀学生进入更高学府深造,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这是一种选拔性教育,有激烈的角逐竞争,有惊险的升学压力,所以,老师们总是那么行色匆匆,严厉冰冷,好像也没小学老师有温度,学习环境紧张忙碌。

其实,选拔性教育在中国大地,的确是一件公平公正的选拔考试,为多少农民家庭打了一场翻身仗,我自身也是受益者。但大环境下的老师们唯分而论,忽略了孩子成绩之外的优点,打击批评孩子,这种教育方式真的不可取,危害是一连串的。

首先,很容易导致孩子心理受伤、生命成长中缺乏关爱、肯定、褒奖,让孩子自身也变得唯分而论,以分数来衡量自己是否优秀,扭曲价值观;重则影响孩子的性格形成。其次,导致家长跟着学生一起承受负面情绪,花费经济、精神、时间成本去给到孩子,影响家长正常的工作生活,进而影响家庭幸福指数。同时,还会给社会制造更多的浮躁、功利、压抑因子,看问题一刀切、单一化,缺乏修养身心、尊重各行业人士的素养。

以至于这位讲座老师竟说出:“不要讲什么家庭民主、引导型教育等莫名其妙的话。孩子的角度,就是认为我成绩好,我就可以获得老师的表扬,同学们的喜欢;我成绩不好,我就一无是处,不被老师同学们喜欢认可。”

我不知该如何评价这段话,可能孩子的视角会有这种想法,但追本溯源,这不是整个大环境竞争激烈,且起着关键作用的老师们过分单一强调分数,才会导致孩子们有如此想法吗?!在孩子的生涯里,他们本是一张白纸,是受教育环境影响,才变得愈发注重分数/成绩,并以分数来作为衡量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连同焦虑的家长,也是如此!

我并不反对重视分数/成绩,毕竟作为学生,主要任务就是学习,获得优异成绩是学生本职责所在,是应当追求的结果。但如此夸大单一地讲成绩,真的有点不厚道。

既然有这种讲座,我相信不是个例,或许在全国各地已是惯例。虽然培训机构目的明显,就是分数指向型地引导孩子参加培训收费,但侧面也的确真实反映了某些教育现象。如此,让我对当今K12教育惊讶之余也有些许理解,中国的教育理念践行之路还任重道远,都在新一代优秀的老师们肩上,加油!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9 2521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