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心得体会 >

企业转型发展心得体会【通用6篇】

文秘发表时间 3728449

企业转型发展需紧跟市场变化,创新驱动是关键,注重团队协作与文化建设,实现可持续增长。下面是阿拉网友整理编辑的企业转型发展心得体会相关范文,供大家学习参考,喜欢就分享给朋友吧!

企业转型发展心得体会

企业转型发展心得体会 篇1

当前世界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将取代自然资源和资本成为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最重要和最关键的要素。于是越来越多的国人取得了这样的共识:大力发展科技,提高科技创新的能力与水平,是决胜21世纪经济的关键。科技创新是时代的大趋势。

一、科技创新的主体是企业

我国的一些企业已经具有了巨大的创新潜力。要想顺利实现在新世纪的头20年,使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在发达国家,90%的跨国公司把技术创新作为企业战略的主体内容,80%建立了研发中心,大多数企业至少把销售额的5%投入到研究开发当中。而在中国,万家大中型企业中,拥有研发机构的仅占25%,超过半数的中央企业科技投入不足主营收入的%,许多企业的核心技术和装备基本上依赖进口。另有资料显示,20xx年,中国全部国有企业和有一定规模的非国有工业企业研究开发经费的总和,还不如一个福特汽车公司当年研究开发经费的一半多。

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不搞短期行为,不仅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且为满足子孙后代的需求,留下充分的资源、空间和条件。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持续优化是基础,经济持续增长是条件,社会持续进步是目的。为三大持续的实现,都离不开科技创新。

我国的科技研发和高技术产业发展之间存在一个很大的鸿沟——科技研究与开发游离于企业:一方面,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远离企业和市场,研究的许多项目目标不明确,甚至不符合市场需要;另一方面,企业缺乏强有力的研究开发机制。近20年,我国企业的进步非常大,但这个进步基本上是靠引进成果。引进是要受到限制的,靠引进推动中国的科技产业发展,不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企业最强的生命力,就在于科技创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产业层次必须依靠科技创新、自主创新。加快科技创新,增强竞争能力,必须以企业为主体,以企业家思想创新为先导,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构建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要引导企业不断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着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产品,实现企业发展由单纯的技术引进、加工组装向自主创新、自主制造转变。例如,海信的生存与发展就得益于对科学的执著追求。“人才是本,技术是根,创新是魂”是海信的技术观,以技术孵化产业是海信创新科技的特色。

二、科技创新是企业最大的财富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对竞争而言,不创新,即失败。因此企业经营必然表现为不断地创新。

联合国人士间曾流传一个论断:“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的差距,实际是创造力的差距。”把这个论断演绎到企业界,同样可作这样的论断:“优秀企业与后进企业的差距,也在于创造力的差距,即科技创新的差距。”

在市场经济史上,凡是经受住时间考验的优秀企业,都把科技创新作为企业的最大财富,时时处处致力于企业的科技创新。

日本的索尼公司在刚起家时,仅20名员工、500美元资本,但在经营决策上坚决走自己的科技创新之路。在别的企业都大上普通电器时,索尼公司独家开发出的录音机;在晶体管刚刚诞生时,索尼公司又及时抓住机遇,迅速推出应用晶体管的袖珍收音机……这样,平均每年推出上千种新产品,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创新,终于缔造了一个“电器帝国”,在总结其成功的奥妙时,仅归结为四个字“科技创新”。

产品结构调整要注重科技创新来获得更新换代的效果。北京建筑五金实验厂原先只生产传统的老产品铸铁水龙头,由于产品档次低,市场竞争乏力,企业陷于亏损;1993年通过转换产品创新机制,积极开发了换代产品陶瓷片水龙头,在性能上做到了使用60万次(约20年)不漏水,外形上更推出了铜镀铬、镀钛的流线型,企业立即取得了效益,走出了困境。实践证明,只有疲软的产品。没有疲软的市场,而企业的最大财富技术创新是使产品摆脱疲软的根本手段。

三、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

从企业内部看,任何企业都有三大系统:经营系统、管理系统、技术系统。这三大系统之间,经营是企业的龙头,管理是企业的基础,技术是企业的工具及动力。我们必须强调,管理是企业的基础,管理非常重要,但是管理不是目的,管理是为经营服务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十分明显,不必多说。但是科技只是工具及动力,科技也不是目的。科技是为经营管理服务的。经营要前进,就要拿出升级换代、适销对路的新产品,离开技术进步、科技创新这是办不到的。我们要搞电子商务,离开科技创新也办不到。管理要前进,这要搞iso9000贯标、iso14000贯标,同样离不开科技的创新;搞信息管理,离开科技创新也不行。经营管理的前进,都离不开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为管理服务的,管理是为经营服务的。如果科技创新出现问题,会出现什么情况?

高层次的竞争,高在内心,高在创新。大家都很熟悉海尔,因为它是搞家用电器的,家用电器在价格上打的这么厉害,你看到过海尔降价吗?基本上没有。许多人要问,市场经济不就是价格竞争吗?应该说市场经济价格竞争是永恒的,尤其是供大于求的时候,价格竞争不可避免。但是,价格竞争档次并不高,比价格竞争档次高的是特色竞争、设计竞争、创新竞争。海尔不搞低层次的价格竞争,而搞高层次的特色竞争,设计竞争。总而言之,科技创新,海尔不降价,海尔到处是老大。

我们看一下海尔的商品经营:客户的需求就是我的研发课题。20xx年海尔在开国际经理人大会的时候,海尔的美国经理针对学生公寓对冰柜要求的信息提出,应该开发出一种抽屉式的冰柜。海尔总部一听,很有道理,马上下令开发抽屉式的冰柜。结果怎么样?经过十七个小时,居然拿出了两代经过改进的第二代抽屉式冰柜的样机,十七个小时拿出了两代抽屉式冰柜,第二天开会的时候就送到了会场上,这样的快速反应就是科技创新,因此海尔的商品经营相当优秀。

至于“市场疲软”的观点,是思想僵化者自我束缚。其实,市场是棵常青树,市场是永远不会疲软的。市场是需求的反映,而人类的需求是不会终止的:许多需求都是永恒的,并且是发展的;数量需求会到质量需求;旧的需求会到新的需求;低层次的需求会到高层次的需求,永无止境。至于中国的市场,这是有12亿人口支

撑的最大、最肥的市场,又是极不成熟的市场,更是不可能疲软的市场。那么多的外商企业,都在盯着中国的市场眼红,待踏上中国的土地后,更是惊呼:中国的钱真好赚!不难发现,外商打入中国市场,,往往不选择高科技、高精尖的项目,而最愿意进入的,则是我们许多经营者口口声声在喊“疲软”的量大面广的低技术领域。然而他们的产品一旦打入我国市场,虽然总比我们的传统产品卖得贵得多,但市场却也立时不见“疲软”,让这些商品迅速取得了市场霸主的地位。他们都不喊“市场疲软”。例如最简单不过的牙刷,在质量与品牌的基础上,外资企业的商品在每一局部的形状,表面防滑诸方面精心设计,刷毛则更是加上了波浪型的形状设计,然后在电视广告上一演示:这样刷牙最干净。怪了,市场的大门马上为其敞开,卖得决不便宜,但马上成了市场上的“老大”。其实,真正的道理很简单,这是设计与策划的竞争,即科技创新的竞争,科技创新就是外资企业的财富,也是他们发展的动力。

四、搭建科技创新平台

在一个竞争性的社会环境里,围绕全局性的主题,一个国家、一个企业、一个创新机构要根据条件和需要可以讲对策,但更要讲战略。从科技层面上看,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战略极为重要。战略的落后或失败,会导致可怕的、难以设想的后果。企业的情况也是类似,受成本和资源约束,企业更倾向于使用对策。由于资源有限,对策的实施常常排挤战略资源,这就是我们常常看到的企业的创新战略多是有头无尾或虎头蛇尾。既然技术创新是工具,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我们怎样才能认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驾驭并保证科技创新使企业腾飞?

1、管理创新是企业的基础。企业是一支队伍,这支队伍是干什么的?在市场竞争中打仗,并且必须打胜仗。要打仗,要打胜仗,没有秩序不行、没有纪律不行、没有积极性不行。管理创新就是解决企业的秩序、纪律和积极性的。管理创新是企业的基础,管理非常重要,搞好企业离不开管理。但是,管理不是目的,管理是为经营服务的,而科技创新是为经营管理服务的,科技创新的原动力作用仍需经营管理创新作保障。

2、具体措施保证科技创新。技术进步加上市场才等于科技创新。我们的企业里也有科技人员,但是基本上只有科技工程师一类,科技工程师习惯于技术导向,不去研究市场,搞了半天还是技术进步,往往脱离市场,并非科技创新。我们企业里的科技力量之所以发挥的作用不大,主要是因为没有具体措施来保证市场导向、保证科技创新。

3、建立企业科技创新的投入机制。投入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没有投入就没有创新,或者创新只是一种新的思想、新的概念,而不能转化为生产力。世界上评论:企业的科技投入如果只占销售额的1%,则无法生存;如果只占销售额2%,则勉强生存,如果占销售额5%,才可以有竞争力。仅国外很多优秀企业的科技投入都占销售额的5%甚至达到10%,我们在口头上喊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是就不顾科技投入,根子在什么地方?片面强调勤劳致富。旧的观念不解决,新的观念进不来。

总之,只要存在竞争,存在优胜劣汰的制度,总有企业被淘汰,可又有更多的企业在崛起、在成长、在腾飞。这就是市场经济中的新陈代谢。事关每个企业的生死存亡,企业当然都想知道:有没有永葆青春的诀窍?历史告诉我们确有永葆青春的诀窍,这就是不断创新。尤其到了市场经济的新时代,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创新经济,企业的新陈代谢的速度要远远超过自然经济与计划经济。面对全方位、多层次的国内国际市场竞争,企业要生存、要发展、要成长、要腾飞,始终离不开不断创新。观念的落后是最大的落后。因为,观念决定行动,思路决定出路。面对wto,我国企业最薄弱的环节是经营,最差的能力是创新,最需要转变的是观念,最应当提高的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企业转型发展心得体会 篇2

一、对当前经济形势总的看法

“新常态”是我国新时期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标志。改革开放30年以来低成本扩张为主线的高速增长模式现在已无以为继,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选择,也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经济发展的一个常态化结果。如果过去我们的企业是以做大为基本追求目标的话,新常态下我们企业应当以做强为根本宗旨,也就是要大力转变增长方式,从过去简单粗放的外延式发展转变为精雕细琢的内涵式发展,加大科技投入,掌握核心科技,把产品做精做细,不断降低生产成本,增强竞争能力,提高全要素生产效率,只有这样,我们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二、企业转型升级的内涵

企业转型升级并不等于一定要转产或转行,企业转型升级应当更多的是强调发展质量和效益,转行、转产与转型并没有直接的对等关系,产业升级的内容既包含了产业之间的升级,也包含了产业内的升级,转型与升级之间是相互促进的,转型的方向是升级,升级的目的是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三、企业转型升级的目标

企业转型升级的目标最终是提升企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使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下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让企业走的更远、活得更久,企业社会地位更高、价值贡献更大,企业员工更体面、更有尊严、更幸福地工作和生活,离开这个目标和最终落脚点来谈论和谋划转型升级,无异于“黄梁一梦”。

四、企业如何转型升级

任何一个企业或产业的转型升级都必须要在现实和长远当中准确的找到平衡点,这其中既有政策环境的影响,也有企业自身条件、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制约,既有整体行业能力水平、科学技术状况的节制,也有企业自身优势和企业管理者能力素质的牵引。转型升级不仅要看得远,还更要看得准、走得稳,走出更高的质量和效益,这才是企业真正意义上的转型升级,盲目地、缺乏科学和非理性地转产或转行,一味地追求好上、快上或快速膨胀,对企业来说,都将形成十分不利的影响,都必将为之付出惨痛的代价。

具体应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明确企业在行业和未来发展中的定位。转型升级中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对自身的企业和产业定位、行业前景和未来发展趋势要能够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及准确的判断,要对国家社会发展脉搏、产业政策倾向要能有一个精准的把握和研判,就是要清楚地知道企业现在所处的这个行业、从事的这个产业的未来空间和潜力,就是要清楚地知晓企业在整个产业价值链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当中的价值和地位。如若不然,企业的转型升级就充满了盲目性和随机性,这样的转型升级必然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和不可持续性。

二是企业转型升级工作重点应当围绕转型升级的核心和本质来进行。企业是经济主体、市场竞争主体,必然是以经济效益和持续生存发展为中心,转型升级的核心和本质脱离不了这个中心,就是要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生存力和发展力。 “一切支出皆成本、一切成本皆效益”,说到成本和效益问题,企业的转型升级的核心、本质很少有不涉及到这个问题的。不论是抓公司管控转型,还是抓信息化建设、构建采购及电子商务平台,本质上都是在优化成本构成和增加效益来源。因而,就抓企业转型升级而言,如何占领成本优势至高点?如何拓宽效益增长点?应当成为企业立足自身实际、追求长远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转型升级领域和内容。

三是转型与升级同步实施。转型与升级是个相辅相成互为依靠的过程,没有互为独立存在的转型与升级。不论是管控转型还是业务转型,其本质上还是要实现管理模式、生产运营模式、营销采购模式等方面的创新与升级,最终向公司管理与工业生产运营模式集约化、精细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等方向发展,努力实现管理上的高效能、成本效益上的最大化。正如前面所述,转型的目的是为了升级,升级依赖于转型并起始于转型,升级的目的是为了提升企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如果没有企业的软硬件、生产运营手段措施和思维意识、观念的同步创新和升级,就如同一艘船没有桨或发动机一般,再好的转型也得不到有效的支撑和前进,再优的转型也只能成为“空中楼阁”和“海市蜃楼”,最终实现不了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生存力和发展力依然是“原地打转”。

四是转型升级工作应当是一个“量体裁衣”、统筹兼顾和稳步推进的系统组合。一个企业的转型升级,很少存在单一模式的转型升级,大多数是多种转型升级模式的组合,力求在转型中升级、升级中转型,追求的是发展质量和效益,体现的是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思维观念的创新。企业走转型升级之路重点要解决的问题应该是在转型升级和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的布置和落实上,要形成一条明晰的、具有自身特点特色、符合自身实际和切实可行的企业转型升级思路,明确一个统一的转型升级方向和目标,具体分解构建出一套有针对性的落地手段和措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否则再好的想法也如空中楼阁,最终淹没在企业发展的惯性推动中,因循守旧、不知不觉中让企业走向发展困境。

五是转型升级工作要从机制上注入更多的新鲜活力。如何把握好机遇、应对好挑战?从根本上来讲,还是需要企业本身就要有一副充满激情与活力的肌体,如果在机遇和挑战面前,企业本身就是一副“麻木不仁”、“暮气沉沉”的样子,那即便外部有再多的机遇、再好的环境,也都是把握不住、顺应不了的,再小的挑战和风险面前倒下去也未尝不是不可能之事。因而,就公司的转型升级工作而言,我们更应当练就一身能够激发自身活力与潜能的“好身板”,通过机制、体制的创新带动公司经营管控、生产运营、管理和技术、文化塑造等方面的创新,最大程度上释放组织活力和个人活力,为公司转型升级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连绵不绝的动力。

企业转型发展心得体会 篇3

“青年职工是青年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支柱。青年职工战斗在生产建设第一线,是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的一支生力军。如果把青年职工的创新热情调动起来,创新的潜能挖掘出来,就会汇聚成推动创新的洪流。”当前,企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人才,人才中的技术人才更是不可或缺。然而,现阶级,企业却存在着技术人才青黄不接、青工“技术断层”的现象,影响着企业快速发展。一方面,占相当比例的青工对学技术热情不高;另一方面,不想学技术,认为“搞技术过时了”的思想,在青工中占居一定比重。究其原因,我认为:

一是各种舆论对“技术工人也是人才”的宣传重视程度不够。技术工人的经济地位相对比较低,从理论上讲主人翁的地位在实际工作中难以体现。二是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文化素质不高、没有技术的人,短时间内发了家。有技术无市场,不学技术照样能发财的“拜金主义”思想在相当一部分青年工人中占有一定市场。三是受官本位思潮的影响。企业中具有一定技术技能的人员在各种待遇上远远比不上中层干部。四是技术培训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五是企业体制的改革,导致技术成熟、经验丰富的技术人才提前离岗退休。

以上种种原因,对青年技术人才的健康成长产生了不良影响,使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技术含量普遍下降。为此,应制定以下对策:

一、强化宣传,营造重视尊重青年技术人才的浓厚氛围。要充分利用报纸、刊物、广播、电视等宣传手段,鼓励和引导青工钻研技术,强调对学技术、练技能重要性的认识,形成比、学、赶、帮、超,刻苦学习技术的浓厚氛围。要广泛开展“技术比武”等活动,比武的成绩直接和奖金、住房积分挂勾。要大力表彰优秀青年技术人员,对技术人才的培养、推荐、评比和表彰形成制度,增强广大技术青工的荣誉感、自豪感和责任感,树立“技术工人也是人才”的观念。

二、合理配置,建立健全青年技术人才的技能鉴定组织。要按行业的要求,制定出各工种技术等级标准和技术评定标准,建立有理论实际教学经验和考核鉴定职业技能的权威机构,量化考核内容,定期对技术青工进行等级考核和评聘,使技术人才得到合理配置,减少技术人才资源浪费,让青工走立足岗位成才的道路。

三、完善机制,充分调动青年技术人才学技术的积极性。要完善青工教育运行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制定使优秀技能人才脱颖而出的具体措施,落实培训、考核、使用以及待遇等方面配套的可操作性方案,坚持先培训,后上岗,先锻炼实习,后择优选拔的育才新路子。同时,要鼓励青工树立在本工种、本岗位的效率优先意识、市场意识,培养他们肯吃苦、勤钻研的工作作风,打破年龄、学历、资格的界限,对各行业的行家里手破格使用,并制订出科学的评定办法,重点考核青工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能力,使有一定理论基础的青工也能写出较高水平的技术论文,展现他们的才华。在开展技术青工的评聘工作过程中,要使技术青工能够与取得高学历的人才相提并论,并将他们取得的成绩作为破格晋升的考核依据。企业内部分配制度也要从分配方式上体现向有技能的技术型人才倾斜的政策,增强企业技术工种的吸引力、向心力,使他们感到学技术光荣,学技术有出路、有奔头、有前途。

企业转型发展心得体会 篇4

企业转型其实就是员工个人转型的集合,无论每一位员工做出怎样的选择,都会直接影响企业转型的进度甚至转型能否成功。所以,摆在每一位电信员工面前最迫切的任务之一就是个人转型。怎样才能使个人转型取得成功,并为企业的转型添砖加瓦呢?笔者认为,不外乎以下三点:一、形成兼容并包、与时俱进的创新观念。众所周知,电信员工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技术员出身,长期从事技术作业,一方面会使人形成细致严谨、精益求精的良好习惯,但另一方面又会使人形成固步自封、生搬硬套的思维定式。可以预见,电信企业转型的最大障碍是如何转变企业员工的思想观念。转型后,企业势必会涉足文化、娱乐、系统集成等多个领域,而这些领域对人的思维观念又有着极高的要求。试想,如果电信员工不了解80年代后年轻一代的想法和生活方式,又怎么能紧紧抓住他们的需求,并向他们成功推介电信产品呢?所以,如果今天的你,还不知道超级女声,还不知道PK,以及许许多多的新名词,那就说明你已经远远落后于你所处的时代,也与这个社会的主导消费群体产生了深深的代沟。并且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逐步深入,以及和谐社会的持续创建,未来社会必然是一个多元化、个性化的社会,各种价值观、消费观将同时存在。

因此,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处在时代风口浪尖的你,可以不认同你身边的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甚至嗤之以鼻,但如果你想把你的产品成功推销给他们,你就必须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消费观念。“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句话对处在转型阶段的社会和企业很有启发。请首先转变你的观念,这是电信员工转型的首要任务。二、修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良好心态。在电信企业上班时间稍长的人都比较清楚,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电信企业的改革就从来没有间断过,几乎每年都有一次或大或小的改革。因此一些老员工对此次企业转型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原有的认识层次上,认为只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而另外有一些新近来到企业的员工,却对企业转型或多或少有一些恐惧。其实,这两种心态都是不正确的。因为以前的企业改革,多是在政府干预下企业被动实施的,而此次企业转型则主要是企业为了生存发展而引发的由内到外的、自发自愿的变革,从某种意义上讲,它的风险较之前的那些变革要更大一些,但它同时又会给企业带来无限生机。所以,在企业转型和人个转型的过程中,既要树立必然成功的信心但又不能盲目乐观、不以为然;既要充分认识到转型所带来的必然风险但又不能患得患失、瞻前顾后。企业转型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过程,这就像在大海上航行的轮船,有到达波峰的时候,就有到达波谷的时候,一个个波峰和波谷紧密相连。如果取得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遇到一些困难就唉声叹气,转型又怎能取得成功呢?三、养成终生学习、学以致用的良好习惯。一个人存钱干什么?无非是为将来做一些打算。知识的生产过程其实与财富的生产过程极其相似,一个人有多少学识,就代表了他的知识银行拥有多少“存款”。

但处在信息爆炸的当今社会,知识的折旧速度将越来越快,这就直接导致我们的“知识货币”加速贬值。所以,只有不断学习、终生学习,才能将知识的“金币”源源不断地存储到你的“知识银行”。比方说:有一个名牌大学的高材生,如果不好学上进,就好比一个有着万贯家财的纨绔子弟在大肆挥霍着自己的财富,却没有一丝一毫新财富的注入,终有一天,他的知识资本必将空空如也;反之,一个学历很低的人,就好比一个家境贫寒的人,却在逆境中奋起直追,废寝忘食地学习各类新知识,总有一天他会成为一名知识的富翁。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今天的你可能学富五车,但如果没有新知识的不断填充,再大的知识宝藏也有枯竭的一天。我想,只要有了主动学习的良好愿望和迫切心情,头悬梁、锥刺股也好,凿壁偷光也罢,终归都能条条大路通罗马。“既然选择远行,留给地平线的就只能是背影。”

企业转型发展心得体会 篇5

没有一流的员工队伍,便没有国际一流的企业。在市场经济已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知识就是力量已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知识已成为企业实现快速发展的不竭动力。基于以上认识,赤壁晨鸣自20xx年2月开始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教育培训工作,很好地满足了企业和员工共同进步与共同发展的需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培训网络,确保全员教育培训工作有序开展为使企业培训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赤壁晨鸣把全员培训教育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企业相继成立了以董事长为组长的“员工教育培训领导小组”和具体负责组织培训的培训处,建立健全了覆盖全公司的培训网络,成立了21个培训学习小组。各部门主管成为本部门培训工作第一责任人,生产车间另配备一名副职具体负责培训工作,从而从组织上确保了企业培训工作的全面有序开展。

二、全面展开培训需求调查,确保培训工作有的放矢,取得实效为贯彻执行“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培训原则,培训主管部门多次向各部门及员工发出征求培训内容、培训形式意见的通知,从而不断了解掌握不同部门、不同员工的培训需求,并根据需求制订相应的培训计划,实施有针对性的培训,从而取得了较理想的实效。20xx年赤壁晨鸣整体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全年超额完成总部年初下达的各项经济指标,受到了集团公司的肯定。20xx年以来,赤壁晨鸣各项工作顺利进展,技术改造力度不断加强、企业管理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员工素质不断增强,从而为公司实现了时间过半利润过半的良好成绩,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应该说,以上成绩的取得与赤壁晨鸣荣获20xx年度各子公司培训工作互评第一名是分不开的。

三、制订科学务实的培训计划,确保培训工作有条不紊地实施到位自公司开展教育培训工作以来,培训主管部门不仅要根据员工培训需求制订年度培训计划,确定培训目标,制订培训实施方案和考核措施,而且每月都有具体细化的分目标。为使培训计划切合企业实际,做到务实和可操作性强,首先由各培训小组根据部门职能和特点向企业培训处提报本部门月度培训计划,然后培训处综合各部门(培训小组)月培训计划制订公司月度培训计划。有了务实和可操作性强的培训计划,确保了各部门培训工作的实施到位。

四、创办学习园地,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确保培训成果有一个展示的窗口和平台赤壁晨鸣自开展教育培训工作以来,共创办学习园地21个,创办学习园地的出发点是:

1、通过这个阵地,能较好地展示和反映员工学习成果和认识,并通过学习他人的心得体会达到交流思想、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2、通过这个“心灵窗口”,能基本了解员工对教育培训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从而利于有针对性地制订和实施培训计划;

3、从心得体会中能有效捕捉到员工对教育培训工作的意见、需求和合理化建议,为我们不断完善教育培训提供参考;

4、每个单位或学习小组都创办学习园地,能营造一个浓厚的学习氛围;

5、持续性地写心得体会,便于随时提醒干部员工,学习已成为时尚,从而逐步形成学习和思考的习惯,有利于员工从“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观念转变。

现在,各单位学习园地中颇具新意的标语或主题都能很好地体现赤壁晨鸣工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思考和感悟,以及对集团公司把员工教育培训工作作为当前头等大事来抓这个意义的认同。如“全员学习、终身学习”、“树立终身学习意识,打造一流员工队伍”、“全力提高员工队伍素质,为企业发展提供永恒活力”等旋律标语与打造“学习型企业”理念不谋而合;销售处把晨鸣集团的服务宗旨——“用户的满意就是我们的工作标准”作为学习园地的主题就是典型的“学习工作化的”例子。还有一些学习园地把晨鸣企业文化大纲摘录下来,把公司的工作目标等内容在学习园地中最显目的位置以引起干部员工的重视。让人目不暇接的还有学习园地中张贴得整整齐齐的心得体会。现在,有的单位将学习园地与单位宣传栏有机结合起来,成为企业文化、生产和培训信息的载体。可以说,不断更新的学习园地中的心得体会和学习成果,正伴随着企业健康成长和快速发展的步伐,逐渐成为赤壁晨鸣教育培训工作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五、培训形式多样化,确保满足不同层次培训的需求在抓教育培训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最适用的就是最好的原则,探索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教育培训的方式方法。可以说,到目前为止,赤壁晨鸣每个部门的培训从内容到形式都不尽相同,培训效果却十分明显,如通过实施“师徒制”的培训方法,加速了新员工的成长,通过推行轮岗培训,一专多能的人才多了,通过“一人领讲,大家讨论;共同学习,相互交流;及时宣讲,全员消化;边学边用,学用结合”的原则,企业各部门均很好地发挥了职能作用。如财务处通过开展进出口业务中货物流程的案例学习,保证了企业所需物资的及时到货与结算;保卫科将培训学习与提高工作效率紧密联系在一起,做到了学习和训练相结合,工作学习两不误;原料场通过穿插学习《永兴之路》让员工进一步了解了晨鸣集团的创业史和发展史,从而增强了员工对晨鸣集团发展的决心和信心;企管办通过收看“时代光华管理课程”,从中学到了很多实用的管理技巧;物管科经常把培训现场从办公室“搬”到仓库现场,并通过电脑培训实现了盘存数据的信息化管理等等。

另外,我们还进行了以下形式的培训工作:

1、与ISO9001:20xx质量标准体系培训要求接轨,使企业培训工作按国际标准有计划有步骤有评估有记录地规范开展。

2、内训与外培相结合,满足企业人力资源需要。赤壁晨鸣既有企业内部轰轰烈烈的各种培训,同时又配合集团公司实施ERP,专门安排两名大学生到集团公司接受一年多的ERP专业培训,从而顺利实现了公司办公自动化和相关信息工程的正常进展。

3、将十几名中层以上管理干部送到武汉晨鸣对口部门参观学习,从而快速提高了受训人员的管理能力和水平。

4、利用客户资源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确保新材料新工艺的顺利投用。赤壁晨鸣根据生产需要,为加快工艺技术更新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共举办了8期各类型的技术速成班,每次都聘请供货商的专家和技术人员授课,先后对A技术、西门子电器应用、水溶性胶带的应用、辅料的性能及投用地点对成纸的影响、染料的配色、湿部化学等方面的技术和工艺进行了培训、研讨和现场指导,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通过举办这些速成班,我们深切体会到这类培训不但成本低,见效快,便于迅速掌握,而且培训师来自供货厂家的专职技术人员,具有很高的专业水准,既能传授理论知识,又能现场指导和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我们认为这是赤壁晨鸣最实用、最实惠、最权威、最切合生产实际的培训形式之一。

5、将全体中层以上管理干部近60人分期分批送到武汉军山地球村进行拓展培训,通过这种体验式的培训学习,强化了受训管理干部的团队协作精神,激发了个人潜能,更新了观念。

6、大规模开展观看《赢在执行》、《职业经理人常犯的11个错误》和《制造型企业如何有效实施5S活动》等光盘讲座活动,这种培训形式的好处,就是能基本了解国内外大牌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知晓这些大牌企业成功背后的因素。这种方法与参观学习法以及利用客户资源培训方法等都是一种有效而“短平快”的培训路子。

通过以上培训,不但使员工素质和业务技能得到较大提高,而且员工对企业开展教育培训有了普遍的认同,这应该是赤壁晨鸣创建学习型组织以来的最大收获和成绩。因为学习型组织的核心就是让每个社会人都要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并养成自觉自主的学习习惯,树立时时学习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发展自己提高自己,从而带动组织和社会向前发展。尽管在创建学习型企业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企业培训学习工作还处在初级阶段,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我们现在的学习方法和效果距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型组织还存在一些差距。但我们仍有理由相信,有社会大环境的正确引导,有集团公司和赤壁晨鸣领导的支持和员工的配合,我们距离学习型组织的目标只会越来越近,从而通过创建学习型组织来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

企业转型发展心得体会 篇6

在银行业务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客户对于银行网点的不满和期望,以及网点运营效率低下等因素都迫切要求中国银行业对现有网点进行转型。邮储银行为全面提升营业网点优质文明的服务水平,提高综合竞争力,认真学习现代银行的管理经验,从稳健经营出发,从为城乡居民提供基础金融服务和从事低风险的资产业务起步,通过不断加强银行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逐步拓展新业务提高经济效益。

根据队伍的现状,确定网点转型培训重点和方向,确定培训对象和内容,制定和落实好培训计划,积极引进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管理理念。改善员工的知识和专业结构,全面提高员工整体素质,逐步适应邮储银行的发展需要。尽快提升零售网点销售能力和客户满意度,实现网点功能全面转型的根本转变,主要采取了以下几方面措施:

1.加强领导。

网点转型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网点功能的提升,实现网点功能由原来的交易核算主导型向营销服务主导型转变。,把推进网点转型作为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客户满意度,提高网点的营销服务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乃至撬动全行业务转型,实现工作目标的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

对网点转型的内容、步骤、目标和要求都进行明确,为网点转型提供科学依据。

2.坚持原则。

坚持优化布局、提高效益原则。本着“稳定乡镇网点、整合县城网点、优化城市网点”的思路,合理调整网点布局,提高网点的创效能力。根据不同的区域和经济条件,加强对基础网点和自助网点进行建设,重点建设一批能吸引和稳定高端客户的优质服务网点。各部门要对网点转型标准的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监督和评价考核,对执行不力的`要严肃追究责任,以确保网点标准化建设的质量和效果,通过网点形象建设工作促进网点功能的提升。在发挥网点布局优化、功能分区、统一形象、设备设施投放等硬件建设措施的同时,要与网点分类分级管理、业务流程优化、客户分层服务、岗位和劳动组合优化、网点文化建设等软件转型措施结合起来同步推进。

3.建立机制。

转型是为了更好的为客户提供服务,增加产品销售,但转型过程中如果不重视内控制度建设、规章制度的落实和风险理念的教育,甚至以牺牲风险来增加服务的便利性,则有可能导致转型的失败。因此,加强员工思想道德教育和风险意识,狠抓制度落实和按章操作,建立先进的风险控制文化和合规文化,对网点营业环境规范、仪容仪表规范、大堂经理、柜员、自助设备等方面进行全面监管,督促网点整改,巩固转型效果。

4.完善措施。

通过专业的、贴心的服务,去赢得客户,留住客户,营造从上到下重视文明标准服务的氛围,全面推广使用个人客户服务信息计算机维护与管理,进一步提升客户服务满意度。确保我行网点转型服务质量能有一个根本性的提升。用统一的标准,规范网点的服务营销模式,实现服务标准化和客户体验的一致性,以提高产品销售能力,提升客户满意度。从而提高网点功能的全面转型,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稳步提高。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9 3728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