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心得体会 >

小学教育孩子心得体会范文样例【实用8篇】

网友发表时间 2392167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小学教育孩子心得体会范文样例【实用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小学教育孩子心得体会【第一篇】

小学教育是培养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阶段,通过小学教育可以为孩子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我作为一名小学教育工作者,深刻体会到了小学教育的重要性和美好之处。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教育的技巧和知识,还从孩子们身上获得了很多启发和成长。以下是我对小学教育的心得体会。

首先,小学教育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基础知识。小学是一个知识扎实的阶段,孩子们在这个阶段需要掌握基础的语言、数学和科学知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善于把复杂的知识用简单明了的方式传递给孩子。这不仅需要我们深厚的学科知识,还需要我们了解孩子的认知能力和学习方式。通过将知识讲解清晰、生动有趣,我们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其次,小学教育要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而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启发性问题和活动让孩子们亲自动手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例如,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他们共同解决一个问题,互相交流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小学教育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技巧。语言是人类最基本的沟通工具,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一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在小学教育中,我们要通过各种形式的课堂活动和社交实践来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技巧。例如,我们可以组织孩子们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听取他人的意见,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交流技巧。这样不仅能够让孩子们在语言运用上有所提升,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第四,小学教育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和兴趣爱好。审美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能力,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可以让他们更好地欣赏和创造美。在小学教育中,我们要通过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来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和兴趣爱好。通过让孩子们接触不同的艺术形式和运动项目,我们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

最后,小学教育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和人格。小学是培养孩子道德观念和价值观的重要阶段。我们要通过课堂教育、榜样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来培养孩子的品德和人格。例如,我们可以通过组织一些志愿者活动,让孩子们去关怀弱势群体,培养他们的关爱他人和乐于助人的品质。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讲述一些经典故事和名人事迹来启发孩子们的道德思考,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总之,小学教育是培养儿童成长的重要阶段,我们要善于引导和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基础知识、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交技巧、审美能力和品德人格。只有全面发展孩子的各个方面,才能让他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成为有价值、有贡献的人。我深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和关心,每一位小学生都能收获更多的成长和成功。

小学教育孩子心得体会【第二篇】

为了开阔视野,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在课余时间,给他报名参加了书法班。到现在学了几年了,他很有兴趣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孩子喜欢手工制作,我就给他提供材料,给他尽可能多的帮助。有时候,看他煞有介事地做成一个虽然不很精彩的“作品”,沾沾自喜地给我们看,神情中充满了自豪。看到孩子敢于动手去做并从手工制作的过程中得到了快乐,我从心底里感到欣慰。

总之,我们希望孩子不光是埋头学习的孩子,我们更希望他好好学习的同时还能有自己的乐趣,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学习过程中也曾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有时候苦口婆心却适得其反的现象并不少见,也曾为此苦恼过,过后细细思索:做父母的不应该只怪孩子,也应该反思反思,看看问题出在哪里,能不能换种方式使孩子能够更容易接受一些。其实,只要有心、有创意,家庭教育同样也可以富有情趣。在孩子的教育中怎么做才是对的,怎么做才是最好的,我也说不好,但对孩子的教育有的方面是共性的,有的东西又要应孩子的个性、特点而不同,在教育中既要顺其自然,又要循循善诱,在管与不管中寻找平衡点。“加油”!“别灰心,再试一次”“你做的这件事真棒!我为你感到高兴!”......我们经常会给孩子这样的鼓励,孩子将会在我们的鼓励声中快步前进。孩子需要鼓励,我们经常鼓励孩子参加学校集体活动,回来后听他讲一讲参加活动时发生的事情,还进一步问他一些问题:今天搞的什么活动?跟谁在一起?有没有兴趣继续参加这样的活动?参加这项活动有什么收获和体会?为什么?以引起孩子的兴趣,发现问题并及时排除解决。所以说我们的每一次鼓励都是他进步的催化剂。在学习和生活的很多方面,我们都给了孩子很多的鼓励和赞赏,所以,孩子是自信的,让他有这样的积极的思想我认为是很可贵的。

虽然赞扬和鼓励是主要的,但有些时候,批评也是不可少的。在孩子的学习上,有时候他考试的分数少了,他会觉得不开心,但是,我们不会因此去严厉的批评他,有时候帮他找找原因,有时候提醒他应该怎样去做。所以,他从来不会因为考试分数少不敢告诉家长。

教育专家徐国静老师说,如果家庭教育仅限于如何培养儿童,而忽略真正需要提高的是父母素质,那么这样的家庭教育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父母素质不高,怎能拥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又怎能培养出身心健康的下一代呢?为人父母者往往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孩子越大,就越不了解他。是呀,孩子小的时候,你处处以一个长者的身份指挥着孩子的一言一行,并不曾真正体会孩子的感受。当孩子渐渐长大,你将会和孩子越走越远,代沟也随之产生,从而难以把正确的思想和经验传递给孩子,导致教育的失败。但如果父母从一开始就能做到和孩子一起成长,用孩子的眼光看孩子,时刻保持一颗童心,那么,随着孩子的成长,你会发现,在孩子慢慢读懂这个世界的同时,你也慢慢地读懂了孩子这本书,走进了孩子的心灵世界。这时,你距离成功的父母也就越来越近了。

这是我们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的点滴体会,肯定也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也会边学边教,在实践中摸索,在学习中不断进步,让孩子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新世纪优秀的接班人。

小学教育孩子心得体会【第三篇】

孩子天真无邪,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好奇与探索的欲望。他们对世界充满了热情与动力,从不被束缚。他们喜欢问一些看似简单却令大人难以回答的问题,他们用孩子般独特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和分析。他们总是充满了创造力,能够以独特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这是大人们常常忽视的。没有成人面对世界的成见和局限,孩子们用一颗真诚而纯洁的心去体验生活,这是大人们所缺失的。

第二段:自由与责任。

孩子们喜欢自由,他们享受自己的生活。他们追求快乐,追求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他们不会为了某些虚无的东西而奋斗,他们清楚自己的需求和追求的目标。然而,孩子们也渴望被大人给予责任。他们珍视那些能够交给自己的任务,并努力承担起来。他们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完成好自己的分内事,这不仅是对他们自己的肯定,也是他们对他人的尊重。

第三段:友善和包容。

孩子们天生具有友善和包容的品质。他们善待朋友,乐于助人。在他们眼中,没有固定的界限和差异,他们愿意接纳不同的人和事。他们天真地相信,人与人之间的友谊是彼此帮助和支持的最好方式。同时,孩子们对待错误和过失的方式也不同于大人。他们没有刻板的成见和偏见,他们可以原谅别人,接纳别人,同时也能够原谅自己,接纳自己。

第四段:活出真我。

孩子们没有被社会和环境塑造的标签和框架。他们毫无拘束地生活,并活出了自己真正的样子。大人在孩子身上可以看到自己曾经拥有过的热情和梦想。他们不管失败多少次,都会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对于孩子们来说,重要的是追求内心的快乐和满足,追求自己真正的兴趣和价值。

第五段:教育与引导。

大人们需要明白,孩子们不是将来的人,而是现在的人。他们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方式,他们需要大人们的教育和指导。但是这种教育应该是以宽容和尊重为基础的。大人们应该给予孩子们足够的自由空间,让他们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同时也要给予他们适量的责任,让他们学会承担和面对困难。教育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大人们需要与孩子们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想法,并在正确的时机给予建议和指导。

总结:孩子的心得体会可以给大人们很多启示和反思。孩子们的天性和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借此机会,我们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通过与孩子们的互动,去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尊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教育和引导孩子们,同时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个人品质和人生态度。

小学教育孩子心得体会【第四篇】

这个题目,可能会让人觉得驴唇不对马嘴。但耐心读下去,相信您也会被于老师的智慧震撼。

惊闻小语界泰斗于永正老师逝世的消息,不禁怆然。影响颇为深远的于老师就这么离开。虽然没有接触过他本人,但是无数次在电脑前欣赏、学习他的课,受益良多。

于老师讲了一辈子的课,大多都是精彩的经典的,真正的语文课。但是在他退休之后的反思中却说:

人的智能是多元的,人生下来就千差万别,正因为千差万别,才有灿烂的世界和多彩的生活。不能单用学习成绩来衡量学生,文化成绩不是一个人的全部。可惜,我认识得晚了。

如果我再从事小学教育,我会经常把十个手指头伸出来告诫自己:这就是你的学生!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有了这样的学生观,我会认真研究每一个学生,知其长短,让每个学生扬长避短,甚至让一些人变短为长。

我会让每个学生喜欢我,爱上学,爱读书,爱思考。人人尽力了,学到什么程度就是什么程度。

东方不亮西方亮,分数实在没有多大意义。

如果让我再教一届学生,我希望成为学生的导师,而不是教师!

退休了,还不断吃润喉片,慢性咽炎要伴我终生了。不能怨天尤人,只怪自己四十年来讲话太多。

课改以前,讲课文里的字词的意思,讲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课改以来,讲课文的人文性,深挖文字背后的蕴含。难怪慢性咽炎久治不愈。语文能力不是讲出来的,学习兴趣不是讲出来的,情感态度更不是讲出来的。讲,真的作用有限。

现在看来,过去犯傻了。如果我再教小学语文,我会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不但多读,还得多背——在初知大意的基础上,多背点经典、诗文。因为我明白了,学语文靠的是“童子功”——12岁以前,是人学习语言的最佳期。这期间,人的记忆力最好而理解力弱,一定多背。幼学如漆,小时候背熟的东西一般不会忘记。

我会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养成读书读报和动笔写作的习惯。因为我明白了,教育说到底,是培养人的习惯,学语文是个慢功,是一辈子的事情。人一生以读、写为伴,才会有成就。

“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已。”(清颜元语)“导而弗牵”是教学的真谛。教师时代应该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应该是导师时代。

人生是花,语文是根。在我的引导下,每个学生的“根”会长得粗壮、有力。

做导师而不做教师,我恐怕也就不会患慢性咽炎了。

说得多么恳切,多么一语中的!

下课时,一个孩子问我:“老师我可以用这个题目来带大家做精彩两分钟吗?”

我一看他给的题目是关于挪动火柴棒的问题,如何只挪动一个使图案变形。

我想了一下,觉得还是应该引导他做关于语文方面的内容,就说:“这不是数学题吗?你为什么不给大家讲个故事或者介绍一本书呢?”

他笑着说:“哎,没办法,我太喜欢数学了,因为我数学特别好。”

我说:“那语文呢?”

“我不喜欢语文。因为我语文很烂。”

我听了很吃惊。真的很吃惊。

他说:“我这次语文又考砸了,94分。”

小数学家此时眼中已经有泪光。一向乐观开朗的他竟然如此轻易被分数打击到。我的心好沉。

旁边一个男孩也过来说:“我也考得不好。我也挨打了,他也挨打了。”

小数学家立即跟我解释说:“我爸爸说了,考99、98不打,少于98分,差几分到100就打几下。”

听着他们俩你一言我一语争着跟我讲,家长如何因为分数惩罚他们的事情,我顿觉世界苍凉。

小学的分数具有的欺骗性还不足以引起我们的警惕吗?

今天,一个朋友给我发信息说,通过一本书他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的一生有多大成就有时候可能是命运决定的,所谓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但人的生命质量——幸福还是痛苦,智慧还是愚昧——由教育来决定。

虽然不完全同意第一点,但是对第二点一定要举双手赞成。

确实如此。

分数高并不一定生命质量就高,高分畸形的学霸批量出现足以让每个人警醒;分数低并不一定生命质量就低,尤其是在小学阶段,这个年龄是培养以阅读习惯为基础的学习能力的关键期。

作为孩子最亲密的朋友,最贴心的人,家长们必须把目光放在读书上,而不是分数上。

不。打的应该是平时读书不努力,骂的是日常读书不够勤奋。而且要让孩子明确,父母是为这个着急。

分数,尤其是语文分数,绝对不是一朝一夕立竿见影提升的。尤其是当你以学习能力、阅读能力为重点抓手时,孩子的分数并不能马上见分晓。但是这个积累的过程绝对不能少,为了孩子厚积而薄发,为了未来孩子有更大的潜力与后劲。

我在想,少年天才孙天昌,如果跟正常孩子一样,每天去浑浑噩噩上学,每天回家写大量作业,每月考一次奇怪的考试……不读经典,不大量阅读,或许他的天才也早已泯灭,或许长到18岁他也不可能有如此精彩的表现。

正如酿酒时不应该一再掀开来看,酿好了没有,酿到了哪个阶段;给蚕喂桑叶,不应该每周都逼着它吐点儿丝出来看看……喂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帮助孩子提升智慧,也同样不应该频繁考试,验证。数学方面可以考试,语文英语则不行。

有的家长说,那为什么别人家孩子就能考100分,我家孩子难道比别人差?

首先,考不了100分并不意味着差。

其次,您只看到了别人表面的100分,却没有看到别人背后付出了什么。

最后,您没有看到个体之间暂时的差异。

有的家长每天在家带孩子大量刷练习题,其实这种行为比孩子考不了高分更加可怕。在孩子阅读能力和习惯形成的关键期,白天在学校不读书,晚上回家仍然不读书,到了初中自然会看到恶果,到时悔之晚矣。

以前,我们经常看到一种现象,小学阶段女孩子很吃香,成绩好,纪律好,最受老师喜爱;但是到初中纷纷下马,不管怎么努力成绩都不理想,男孩子却开始表现出强大后劲。这是为什么。其实很简单,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分析过,不再细致说,大致就是女孩大脑天生比男孩大脑要擅长细致工作,比男孩懂事早,更愿意服从老师指令。所以在考试中往往能够胜出。但是初中高中需要真正学习能力大显身手时,很多女孩因为被小学成绩好的假象欺骗,并没有注重阅读习惯和阅读积累,所以到了初高中面对众多科目,慢慢落后也是自然。

只要认识到生命规律如此,学习规律如此,就应该充分尊重规律行事,而不是时时处处跟别人比较。

于永正老先生走了,但他的生命会在他的书和他的文章中延续。想要从他的宝贵生命中获得更多价值,让更多孩子收益,家长和老师就应该认真读一读,好好想一想。到底该如何培养孩子。

小学教育孩子心得体会【第五篇】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孩子身心健康、快乐成长是做父母对孩子的心愿。做父母的要以身作则、和睦相处、互相体谅、相互学习与信任、礼貌待人。

我建议孩子先复习作业的相关内容,再做作业。也会经常提醒她,平时做作业要认真对待,像平时测试以及考试一样的严格要求自己,把自己会做的题目先做,把不会做的题目绕到最后再做,这样就不会浪费时间。

教育孩子应多些鼓励,少点指责。学校有各种各样的比赛,学科上有各阶段的测试,孩子拿到的成绩不管好与差,都是孩子付出的结果,成绩差的,不要过多指责孩子,要鼓励孩子“不怕功夫深,铁棒磨成针”只要在学习上付出了多倍的努力,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对于成绩优秀的,表扬是肯定孩子付出有所收获,但又要提醒孩子“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记得有一次语文测试,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因为孩子理解错误,结果把“排比”写成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父母与孩子在一起认真看书的画面,传递出父(母)亲的关系,而且表现出是朋友的心灵沟通,孩子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有学习计划,提高学习效率,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

父母希望孩子能够多阅读有益的书籍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现在孩子的阅读能力有了提高。

孩子现在的学习,都是为了以后的工作。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教育孩子心得体会【第六篇】

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融入学科教学之中,通过二者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过程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注意几个问题:

1、注意挖掘学科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内容。

不管什么学科的教学从心理学和教育学意义上看,都是对学生心理的发展施加影响的过程,在教学中我注意挖掘和组织好对学生心理产生重要影响的学习内容,使其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灵,这就会使学科教学过程收到事半功倍的心理教育效果。我曾担任过五年级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工作,学生全部来自城乡结合带和农村,受生活环境的影响,学生的组织纪律性不强。为了加强组织纪律性,我在教《我的战友邱少云》时,启发学生联系自己平时在校及其他公共场所的实际情况谈体会,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守纪的重要。从那以后许多学生都能自觉遵守纪律,并能大胆地制止违纪的行为。

2、构建良好的课堂心理教育环境。

心理学家罗杰斯告诉我们:“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是保证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而良好的气氛的创设又是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和前提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你面对的是儿童的极易受到伤害的、极其脆弱的心灵,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可见,学科教学中心理教育的成功与否,关键还在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心理融合程度。因此构建和谐良好的课堂心理教育环境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师应放下架子,和谐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把他们看成是自己的朋友,使学生真正从心理上接受你,教师才有资格做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诱导者。还要允许学生有不同意见,允许学生对老师提出批评。在情感相容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无拘无束,平等交流的心理氛围。同时,还要特别关注学习困难的学生,对这些学生不能仅从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方面下工夫,而应着重分析造成学习困难的心理原因并加以辅导。

3、注意学科教学活动的设计。

学生的心理是在活动中发生发展的。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堂学科课程的教学,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整个教学活动过程,尽可能使每个学生有展现自我的机会,使他们的心理素质通过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得到训练与提高。课堂教学活动要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寓心理健康教育于趣味性活动之中,活动设计要多样化,可根据不同的心理辅导内容和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设计不同的活动形式,如角色、游戏、小品表演、讲故事、猜谜、讨论、文体活动等;每项活动设计至少要达到一项明确的心理辅导目标。学生通过这些饶有兴趣的心理辅导活动,逐步领悟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及其自我心理保健的方法。

小学教育孩子心得体会【第七篇】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除了老师之外,父母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同样至关重要。

女儿今年6周岁半,刚上小学一年级,在教育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最深的体会是:

家是孩子们主要的活动场所,家庭气氛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父母绝不能经常在孩子面前拌舌头吵嘴,那样会使孩子产生恐惧、自卑甚至厌恶的心理。不仅会疏远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在同伴之间还可能会出现偏激行为现象。给孩子一个安全、舒适、温暖的家,是教子的第一步,家人之间要相亲相爱,和睦相处。在这方面,我们是以实际行动让女儿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

女儿从3周岁起上幼儿园,步入正规的教育系统,我们要为她的人生的第一步打好基础,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培养她一些优良品德,借此也可改掉“以自我为中心”的当代独生子女的通病。比如:给她讲讲“孔融让梨”的故事,并付诸于实际行动,让她知道尊敬长辈的道理;告诉她帮助别人是件很开心的事,让她知道应该助人为乐;在和小伙伴之间嬉戏时要相互谦让等等。闲暇时,常和女儿做连句的游戏,我说上句:“妹妹摔倒了。”女儿连下句:“我马上把她扶起来。”……乐此不疲。

成人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孩子是否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人重视与否,教育方法正确与否,首先是观念问题。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学习上不断加大压力,生活上关怀备至,却将良好行为习惯置之脑后,听之任之。我认为孩子爱劳动良好习惯尤为重要。让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和勤劳的品德,而且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责任感、自信心、意志力等良好素质和各种能力。因此,在我女儿很小时,我就开始让她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如:收拾玩具、穿衣、洗手绢、洗袜子、整理床铺等,当然,孩子干活常常不一定能够干不好,就此我们不能以成人的标准去评价他们。只要孩子作出了努力,家长就要充分肯定。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挑战,需要孩子付出很大努力。

在学习之余要注意让孩子适当放松,每晚抽出半小时进行散步、慢跑,并利用这一时间,了解孩子的精神需要,并经常和孩子谈心,随时观察其身心的变化,善于利用生活小事,敞开心扉,学会用欣赏的目光看待自己的孩子,善于捕捉她身上的闪光点,不要将子女与别人的孩子相比,将子女的现在和过去进行比较,纵向看进步,及时发现和肯定自己孩子所获得的任何一点成绩,使孩子感受到我们的赞美和鼓励,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孩子的心田是敏感的,撒下什么样的种子就会开出什么样的花果,就会有什么样的收获,因此,我真诚地希望家长们撒下的是美丽、善良、友爱的种子。让美丽、善良、友爱的花开满孩子的心田。不要让“望子成龙”的心理变成孩子的压力,顺其自然,因材施教,让孩子轻轻松松学习,要相信: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

小学教育孩子心得体会【第八篇】

回想一年前,孩子刚上一年级,我想,这一下我可解放了。可谁知刚开学没几天,就接到她语文老师的电话,说孩子拼音字母不会拼。听着电话那头老师焦急的声音,我也心急火燎起来。孩子放学回来,我先摸了一下底,就开始让孩子读拼音,可女儿根本不想读,我气得对女儿发了脾气,孩子在我的勉强读了几遍,但效果并不好。这时女儿问我:“妈妈,这拼音好难学,为啥要学呢?”我忽然明白了,原来对于刚六岁的女儿来说,她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认为学习没有用。我就拿出手机教她用拼音给她最喜欢的大姑发信息,女儿一下来了精神,连着给她大姑发了三条信息后又给她同学发了好几条,忙得不亦乐乎。我又让女儿在电脑上用拼音打汉字,看着自己不会写的汉字通过拼音一下就打出来了,女儿对学习拼音再也不抵触,见了她的小伙伴还自豪地说:“我会写信了。”

在一年级后半学期,女儿对学习数学不感兴趣。尤其是到认识钱币一章时,由于平时孩子很少接触到钱,她做作业时一遇到关于钱币的就老出错,给她反复地讲也还是不行。我就给她讲数学在生活中的巨大作用,让她自己去小卖部买小食品,教她先问清楚商品的价格,再看找回的钱是否对。这下孩子每次都把账算得很清楚。我给她讲阿拉伯数字的来历,告诉她在远古的时期人们计数的繁琐,还告诉她学数学要格外细心,一个小数点都不能错,给她举例:如在造汽车时,小数点错了,造的汽车轮子可能一大一小呢。孩子听了哈哈大笑。之后女儿渐渐爱上了数学。

前一段时间,学校号召为贫困孩子捐款,我说:“把你的压岁钱拿出来捐一点吧。”孩子说:“不,要用你的钱捐。”我听后觉得如果让她,也起不到培养她的爱心的作用。过了两天,电视上播放一个七岁的小姑娘被烫成重伤,躺在医院里,正面临无钱医治的困境。我赶紧把正在玩的女儿叫过来,让她看这个电视报道,问她:“这个小女孩可怜吗?你愿意把你的压岁钱捐给她吗?”女儿看着电视上浑身缠满绷带的女孩,眼里含着泪水说:“妈妈,我愿意为她捐钱治病,她多疼呀!”看着孩子懂事而稚嫩的表情,我的心里非常高兴,并体会到用生动的事例教育孩子,比生硬的说教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并非都要捐钱。家里的阿姨回家生病了,我问孩子“该不该问候阿姨”,孩子就给阿姨写信,问候她的病情,过年时给她打电话拜年,让孩子懂得人情和礼节。现在的孩子,大部分是在家长精心的呵护下长大的,怕孩子磕着、碰着,对孩子的物质要求一味地满足,使孩子不知道生活的艰辛。前一段家里装修新房子,我有意带她过去,看到打磨墙体的工人身上、脸上、眉毛上,甚至鼻孔里都是白灰,孩子惊讶地说:“妈妈,刷墙这么难呀,我以后再也不在墙上乱画了。”我的土办法引起了众家长的共鸣,大家纷纷和我交流、讨论。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9 2392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