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生态优先推进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范文精编3篇
【写作参考】一篇好的范文往往能让您的写作事半功倍,下面是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的“坚持生态优先推进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范文精编3篇”优质范例,供您写作参考之用,轻松写作,远离加班熬夜,希望以下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支持吧!
坚持生态优先推进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1
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在《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等文稿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自然是生命之母,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人类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一部分。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该书在《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等文中,始终贯穿了一个重要思想,这就是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在《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等文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决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
一体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修复。在《保持山水生态的原真性和完整性》等文稿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在《加大大气污染治理力度》《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坚决打好打胜污染防治攻坚战》等文稿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等突出问题为重点,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强调要加大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工作力度、投资力度、政策力度,打几场标志性的重大战役。
用最严格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在《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等文稿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生态环境,不仅要有立竿见影的措施,更要有可持续的制度安排。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明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积极参与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在《从巴黎到杭州,应对气候变化在行动》等文稿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是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是全球气候治理的积极参与者,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相结合的重大成果,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要通过深入学习《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部重要著作,进一步深刻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学深悟透、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切实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坚持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不懈、奋发有为、久久为功。
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方位、革命性变革,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严控“两高一资”项目审批,大力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打造绿色发展高地,大力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努力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宽广度,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着力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建设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的美丽中国,让绿色成为最鲜明、最厚重、最牢靠的底色。
严控生态环境领域风险。不断提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思维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树立底线意识,强化系统思维。紧盯生态环境高风险领域,强化环境风险预警防控与应急,及时妥善应对突发生态环境事件,持续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生态环保工作,完善环境风险常态化管理体系,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确保生态环境安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生态优先推进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2
要坚决贯彻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生态环境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优美环境是长江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构建“生态优先、流域互动、集约发展”新长江是我们掷地有声的承诺。走进新时代,长江之歌需要发出更强健的声音,发展和生态从来都是缺一不可,坚持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兼顾,才能让长江岸更绿、水更青、山更蓝、人民更幸福。
让绿色发展成为“主旋律”, 提升生态文明实力。
以江水为镜,可鉴发展得失。江水清则发展优,江水浊则发展劣。要提高“含绿量” 来提高“含金量”。把全域旅游、大健康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分别作为首位、优质、支柱性的绿色产业,培育节能环保、旅游休闲等与生态环境相适宜的新产业新业态,提升绿色实力。要舍弃的“低质量”来换“高质量”。围绕沿江1 公里以内、5 公里以内、15 公里以内 “三段线”集中发力,落实长江岸线功能区“四区”定位,促进长江岸线资源科学利用、有效保护和依法管理。绿色发展了,生态文明才不至于落入“看起来很美好”,绿色发展就是永续力量,是生态文明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必由之路。
让生态文明成为“美音符”,确保绿色发展方向。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金山,长江生态文明离不了绿色发展道路。 要打造区域生态建设样板,加快构建绿色创新体系和绿色产业体系,按照“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和水环境整治,根治岸上污染源,坚持问题导向,扎实开展专项攻坚,向长江流域环境污染问题宣战。要打造生态文明制度样板,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巩固扩大长江生态补偿制度成果,深化河(湖)长制和林长制,用制度守护绿色江淮美好家园。绿色发展只有将绿色作为发展的底色前提,才不会偏离发展的“初心”。
让绿色生态成为“新乐曲”,增进人民幸福指数。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共享幸福,需要全社会一起奋斗,共同推动环境质量改善,让家园变得更加清洁美丽。要担负起防治污染的主体责任,把握住加强党的领导这个总抓手,扭紧了落实党政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统筹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用问责利剑划牢生态保护红线,纠正那些“何必当真”的观念、得过且过的想法、蒙混过关的心态,把主体责任扛在肩上、落到实处。要集聚共同治理的力量,从根本上补齐生态文明建设的短板,建立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运行高效的资源保护发展机制,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长江生态建设的格局。
“ 磨砺当如百炼之金,急就者,非邃养”,奏响“长江之歌”非一朝一夕之功,广大干部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在长江流域的大合唱中主动作为,奋力走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前列,让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长江之歌”响彻神州大地。
坚持生态优先推进高质量发展心得体会3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解决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仲春时节,__亲临广东考察调研,用坚实脚步丈量南粤大地,为广东谋划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今年,广东省大力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奋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农村工作和战斗的基础,必须坚持和发扬好党管农村工作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好基层党组织在产业发展、生态建设、乡村治理方面的战斗堡垒作用,让乡村发展既有“甜头”,又有“看头”,更有“劲头”。
产业为先,抓党建促产业增收,农业有“甜头”。
“车马未动,粮草先行。”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__在茂名柏桥村考察时指出,这里是“荔枝之乡”,发展荔枝种植有特色有优势,是促进共同富裕、推动乡村振兴的有效举措,农村特色产业前景广阔。各级基层党组织要深悟重要指示精神,立足地方特色资源,做好“土特产”文章,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开发乡“土”资源,以党组织牵头土地流转,积极探索转包、互换、出租、股份合作等流转模式,盘活土地资源,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撂荒地变‘致富地’”。彰显“特”色风情,基层党组织要结合自身优势和地域特色,积极探索休闲农业、文化旅游、规模种养等产业发展模式,做强做精乡土特色产业,同时培育特色品牌,形成“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格局。构建“产”业集群,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等生产新模式,党组织搭建平台,村企联对,成立合作社,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打造“生产—加工—包装—销售”完整产业链,实现“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农民富在产业链上”,推动农产品产业化、规模化,以党建引领护航产业发展。
宜居为要,抓党建促生态增色,农村有“看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保护好、建设好生态环境是生态宜居的前提。在调研金牛岛红树林片区时强调,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片红树林是“国宝”,要像爱护眼睛一样守护好。各级基层党组织要时刻牢记殷殷嘱托,结合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以“党建红”擦亮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绿底色”。举办“植绿”活动,依托党的__精神宣讲、主题党日活动和植树节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举办“我为家乡种棵树”等特色活动,党员动员群众积极参与义务植树,打造特色“党建种植林”,由党员挂牌承包,社会各界、千家万户、干部群众参与管理,共同汇集起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共识。守护“绿色”生态,纵深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落实落细“河长制”,党员干部当好水资源保护和治理的引领者,加强水源涵养,强化水源地保护,实现“河有人管、事有人干、责有人担”,守住天蓝水清。打造“绿美”乡村,按照“一村一风貌、一景一格调”的思路,结合当地生态、红色、文化资源,设计精品旅游路线,打造产文旅融合“绿色品牌”,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让乡村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成为最珍贵的“绿色红利”,让广大老百姓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民心为本,抓党建促治理增效,农民有“劲头”。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也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党的__报告指出,“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离不开坚强战斗堡垒的作用发挥。疏通基层治理“脉络体系”。乡村振兴是为农民而兴,在抓党建促乡村治理提质增效时要站稳人民立场,推动党建工作和基层治理深度融合,要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群团组织、经营主体、乡贤能人等多元主体的不同作用,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联动的乡村共治格局。强健基层治理“筋骨体魄”。落实到基层,落实靠基层。要深化农村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落实重大事项决策“四议两公开”制度,确保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让基层党建在扎根群众、服务群众中发挥凝心聚力最大成效。延伸基层治理“末梢神经”。依托基层治理网格化管理,推动党员干部进村入户讲政策、做宣传、送温暖,竭力为群众提供“精细化”服务,以民心所向、民心所盼开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全面开展乡风文明教育,发挥好乡镇党校、党群服务中心、红色教育景点、新时代农村实训基地等党建阵地感召力和影响力,让乡村共治人人参与进来、人人尽展其才,激发干群齐心协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积极性,让“党建红”在指方向、聚人心中成为乡村治理最美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