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学习心得优质8篇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实用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学习心得优质8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学习心得【第一篇】
以史为鉴,中国成语首先出现在争论中以周代商”合法性是指以古代的人和事物为例,以今天的人和事物为例。以下是为大家分享的“实用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学习心得优质8篇”,千秋伟业。中国共产党在接续奋斗中迎来百年华诞,xxx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回顾了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展望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系统阐述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牢牢把握的“九个必须”经验启示和根本要求,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提供了根本遵循。xxx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具有很强的政治动员力、历史穿透力、理论说服力、心灵震撼力,是高举旗帜、自信昂扬的政治宣言书,是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立足百年大党新起点、置身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接力百年奋斗新征程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必将凝聚起9500多万名党员、14亿多中国人民再创新辉煌的磅礴力量。
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这一百年来开辟的伟大道路、创造的伟大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书写了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必将载入中华民族发展史册、人类文明发展史册。
党的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是最生动的教科书。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回顾和总结党的百年历史,就是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xxx总书记提出的“九个必须”经验启示和根本要求,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整体,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既是以史为鉴的根本经验,也是开创未来的根本指引。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不断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昂首阔步走下去,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必须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形成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勇于自我革命,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九个必须”是对我们党百年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科学回答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领导核心、价值追求、理论指导、战略支撑、外部环境和力量来源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具有很强的思想性、针对性和指导性。我们要把握其精髓要义,明确其实践要求,不断增强贯彻落实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在教育工作中始终坚持以“九个必须”为指导,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我们要按照xxx总书记的要求,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以建设教育强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基。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是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重大会议,全会高瞻远瞩、立意深远,对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进行了总结,特别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进行了深刻总结;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进行了战略部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践行初心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绘就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壮美画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在百年奋斗中,我们党强体魄于伟大的自我革命、开新局于伟大的社会革命,在历史大潮中砥柱中流、百炼成钢,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保持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不断提高。在新征程上,赓续红色血脉,加强党的建设,始终站在时代潮流最前列、站在攻坚克难最前沿、站在最广大人民之中。
以史为鉴,方能开创未来。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中国共产党人在奋斗实践中创造的辉煌成就,蕴含着百年大党的制胜之道,凝结着弥足珍贵的历史启迪。回望百年路,党的奋斗历程波澜壮阔;展望新征程,光辉旗帜引领光明未来。我为我们党百年来的辉煌成就深感骄傲,对党团结带领人民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充满信心!
作为一名地矿管理工作者,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以更高的政治站位和政治自觉,全面系统地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丰富内涵与核心要义,不断从党的百年奋斗历史汲取智慧和力量,坚决扛起“红色根脉”的使命担当,更加坚决地做“两个确立”忠诚拥护者、“两个维护”示范引领者,更加忠实地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记宗旨使命,从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中找准工作着力点,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扎实履职,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为杭州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城市范例贡献自己的力量。
欲知大道,必先知史;以史为鉴,可知兴替。我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这本书,通过学习,我认为学习党史、国史,是每一位党员应尽的责任与义务。作为一名党员,必须要了解新中国史,一定要爱国爱党才具备做一名党员的资格,思想上要紧跟党的思想走。所以,每个公民都应自觉将学习党史国史,作为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学习新中国史,有助于增强修养。在学习的过程中,既学习到了一些成功的历史经验,同时也从历史人物中学习到了他们的优秀品质,对于提高党员素质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今天的中国在世界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担当、中国责任、中国效率被世界称赞,新中国的发展史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奋斗史,是在物资匮乏、技术落后、军事薄弱等境地,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和优越性的发展史。中国共产党,坚定信仰,团结群众,不断进行制度、经济改革,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带领着全国各族人民奔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学习新中国史,是要从奋斗史中汲取继续奋进的力量,也是找到“一面镜子”,让我们定决心,知不足,求进步。
现在的我们面对新时代的挑战,面对新冠疫情带来的更加复杂的国际形势,更要不忘历史,并且从历史经验和教训中不断前行。
受疫情影响,根据宾馆党总支的学习要求,2020年3月10日第一支部党员同志于家中自学《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1949-2019)》第一章节的内容。抚今追昔,鉴往知来,方能,砥砺前行。通过学习,第一支部党员同志心中均有所思,均有所想。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从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底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中国不仅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开展了大规模建设,而且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在当时,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落后、发展非常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恢复国民经济并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多么的难能可贵。重温“1949-1956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这段历史,我们再一次确认,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中国人民的艰苦奋斗,就没有如今繁荣昌盛的中国。
回顾新中国建立初期的艰难发展历程,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人民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和工作作风,自强不息,为中国共产主义事业不懈奋斗!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学习心得【第二篇】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气势恢宏,意义深远,具有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内涵,深入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宝贵经验和实践启示,讲述了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号召全体共产党员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在新的征程上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
我们要深刻领会“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新要求,时刻不忘入党誓言,永葆共产党员奋斗精神。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不忘初心坚守本色,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努力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尽心竭力,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
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工程,作为中型国有企业负责生产的管理者,我应当自觉、主动、有使命感地把党的建设和企业发展深度融合,有效促进企业做大做强,保持企业稳健发展和员工增收;在两级集团党委和公司党委的正确带领下,进一步强化基层党建工作,使企业党建各项工作思路更加清晰、责任更加明确、推进更加有序、落实更加到位,有利促进广大党员立足岗位,争当先锋,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强化理论武装,结合主题教育,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教育;利用互联网技术,拓宽视频教育渠道,用好“学习强国”app,关注“共产党员”微信公众号,拓宽学习渠道,提升学习效果;引导党员自学,按照党支部统一组织的学习体系,规定学习内容,强化日常检查,提高党员自学质量。
创新党建工作载体。通过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青年突击队等主题实践活动,引入生产考核指标,创建比学赶帮超氛围;坚持党员干部亮身份、亮标准、亮承诺,时刻让党员领导干部置于群众监督之下;鼓励各党支部联合开展志愿服务、经验交流、讲授讲课等活动,增进交流。
破解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两张皮”问题。贯彻落实好党支部工作条例,逐步完善党支部书记、党务干部培训机制,坚持把党建活动融入到集中采购、合同管理、安全生产、质量管控等管理全过程,结合企业热点难点实际,查找党建与生产经营工作的契合点、发力点,突出党建多样性和引领作用,把党建工作由“软任务”转化为“硬指标”,把生产经营的成效与党建工作质量挂钩,逐步推行党建考核结果运用方式。
增强党建制度执行力。强化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利用周边红色教育资源开展“忆党史、记党恩”主题党日活动,开展警示教育,增强底线意识;利用审计检查、效能监察、巡察监督等方式,对党建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监督。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的重要讲话中,九个“必须”凝聚着我党百年的历史经验,科学回答了党和国事业发展的领导核心、价值追求、理论指导、战略支撑、外部环境、力量来源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我们要以“九个必须”重要要求,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做到“两个维护”,坚定理想信念,自觉用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发扬光荣传统、永葆斗争精神,增强忧患意识,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学习心得【第三篇】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明确了牢记“国之大者”,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明确了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明确了,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明确了走自己的路,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必须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明确了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了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明确了统筹发展和安全,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明确了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明确了继续勇于自我革命,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学习心得【第四篇】
在举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时刻,近日,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国文联、中国作协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对文艺评论高度重视,做了重要部署,对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文艺评论工作做了规划,为当代中国文艺评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提供了根本遵循。
当前文学与文学批评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要“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充分建构“新时代文学”的主体性与美学原则。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的展开已近10年,文学界也有不少关于“新时代文学”的讨论,但“新时代文学”的本质或特质尚未得到充分概括,“新时代文学”只是被视为简单的时间标示,或“新时期文学”的自然延续,而没有充分展现出其应有的革命性,即在新时代,我们应该重新定义文学,重新确立文学优劣的标准,重新建立文学与现实、与世界的关系。对于这方面的工作,文学批评应该起到开风气之先的作用,“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新时代文学评论应该承担起构建“新时代文学”美学原则的历史重任。
在现代以来的文学史上,每当历史发生重大转折的时候,一些文艺理论家与批评家总是率先发声,以新的美学理想引导、呼唤新的作品,在与作品的互动中形成新的精神力量,为人们打开一个新的思想空间。五四时期,新文学的倡导者批判传统文学与通俗文学,提倡阿拉文库,提倡民主与科学,为中国文学开辟了一个新天地。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倡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艺,倡导作家走进人民生活、为人民群众创作,开辟了“人民文学”的广阔道路。新时期之初,在思想解放的潮流涌动中,一批理论家与批评家不断提出新的思想命题、新的美学议题,呼唤并促成了新的创作潮流,形成了新的美学原则,极大地拓展了社会的精神空间。在这些时代的重要转折中,文学批评都能领风气之先,在一个新的思想视野中重新思考文学,重新定义文学,重新确立文学的审美标准,从而呼唤出新的诗歌、新的小说、新的散文、新的戏剧,呼唤出一个新的“文学的春天”。
2014年及其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等一系列关于文艺问题的重要论述。其中提出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文艺不要做市场的奴隶”“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等重要观点,既继承了我们党“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优秀传统,又对文艺界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新经验做出了新的分析与判断,为新时代文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已经改变并将继续改变文学界的整体格局与精神面貌。对于新时代文艺评论来说,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讲话精神,在新的思想坐标上,构建“新时代文学”的审美标准、批评方法与理论体系。
在《新时代文学“新”在哪里》(《人民日报》2018年2月6日)一文中,笔者在理论上论述了“新时代文学”的新颖之处。相对于“新时期文学”精英化、西方化与现代主义的审美标准,“新时代文学”之新在于“以人民为中心”。相对于“新中国前30年文学”,“新时代文学”之新在于尊重文学的相对独立性,在于“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的提出。相对于“五四新文学”,“新时代文学”之新在于“文化自信”。相对于传统中国文学,“新时代文学”之新在于现代性,在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其中最重要的是“新时代文学”与“新时期文学”的区分,“新时期文学”参与并促进了思想解放运动,在思想、语言、形式等方面的探索中,拓展了现代汉语的表达能力,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新时期文学逐渐形成了一种精英化、西方化与现代主义式的审美标准,在90年代以后伴随着大众文化的崛起,则形成了一套以市场为中心的出版发行机制,这是今天我们需要反思和改变的。
在今天,新时期所构建的美学观念很大程度上仍处于支配性地位,塑造着我们的文学观念与关于文学的想象。新时期文学建基于一系列文学命题与文学观念之上,这些命题与观念构成了一种文学范式,一种对文学的特殊理解。这样的文学范式不是永恒的,也不是自然而然的,而只是特定历史时期与特定文化氛围的产物。在今天,我们既应该认识到这一文学范式的历史合理性,也应该认识到其局限与不足,在新时代的语境中冲破旧观念的束缚,使文学获得新的生机与活力。比如,新时期文学强调文学的“主体性”,强调文学的“向内转”,这里主要处理的是文学与生活的关系,强调文学相对于生活的“独立性”,强调文学由关注现实到关注“主体”的转变。如果在文学史的脉络中梳理,我们可以看到这一观念是对五四文学中“为人生的文学”、以及左翼文学重视生活这一传统的一种反思,也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构成了一种对话。我们应该看到,这样的文学观念有其历史的合理性,在文学进入新时期之后,强调创作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强调艺术的独立性与多元化,是一种时代的选择。但是另一方面,这样的观念如果成为一种不可更改的“新的美学原则”,也会为文学带来伤害,比如强调“主体性”而割裂了文学与生活、现实、世界的连接,强调“向内转”则文学似乎不能表现“自我”之外的事情,这就让文学的路越走越窄。在这40年间,中国与世界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这一变化并没有充分进入作家的关注视野,就在于他们为新时期的文学观念所束缚而对生活的变化习焉不察、熟视无睹,无法以一种更加开阔的视野把握这一巨变。新时期文学中类似的观念与命题还有很多,如“写什么”和“怎么写”、文学要“走向世界”等等,形成了一个系统性的文学观念集合体,也构成了我们这个时代文学观念的集体无意识。新时代的文艺评论应该将新时期文学“相对化”、“历史化”与“问题化”,既充分肯定其历史功绩,又对构成其文学范式的一系列基本观念、命题进行重新审视、重新思考、重新探索,才能为“新时代文学”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如果说以上是在历史视野中进行梳理的话,那么在现实中,新时代新的文艺现象、文艺经验、文艺作品就更多了,需要文艺评论做出分析、甄别与判断。比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之后,“人民文学”的传统受到重视,《创业史》等红色经典也得到重新阐释与更大范围的认可,但另一方面,很多作家心目中的理想作品仍然是中国古典、俄苏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或者欧美20世纪现代派作品,并未真正将“人民文学”作为自己可资借鉴的重要传统,在新时代如何让“人民文学”走进更多作家的文学价值系统?再如,近年来伴随着脱贫攻坚、抗疫等重大事件,以及一些国家重大工程的竣工,文学界涌现出了一批“主题性创作”,这些作品很难纳入新时期文学的观念中解释,也很难纳入新中国前30年文学的框架中解释,我们该如何判断这些作品的艺术性及其可能性,以此为基点是不是可以发展出新的评论方法与标准?再如,对于网络文学等新的文艺形式和微博、微信等新的文学生产与传播方式,我们该如何分析,是以传统的文学审美标准对之进行判断,还是在其自身的特点上发展出新的评价体系与原则?这种种难题,既是新时代文艺评论面临的新课题,也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契机。新时代文艺评论既要有历史的眼光,也要有未来的视野,这样才能“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才能真正构建“新时代文学”的主体性与美学原则。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学习心得【第五篇】
继续前进,不断加强和改进各项工作,为党的事业增光添彩。想要继承和发扬党的宝贵经验和优良传统,需要我们党员干部在功名利禄面前,保持沉心静气,甘于恬静寡欲。
更要以焦裕禄、杨善洲等先进模范那样,正确对待名利,正确对待得失,不奢求于浮华,不戚戚于名利,真正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勤奋敬业上。处理好个人愿望和组织需要的关系,讲党性、讲大局;正确对待名利,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缚,不为欲所惑,真正树立起党员干部淡泊名利、立党为公、勤政敬业的好形象,在学用结合、学以致用上带好头、做表率。我们党员要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为政之德,努力带好头、做表率,摒弃夹以权谋私、行贿受贿、损公肥私私心杂念,才能在任何复杂的情况下,保持清醒的头脑,经受住各种考验,不断强化自律意识,从而为党的事业增光添彩,为地税的事业出力流汗!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学习心得【第六篇】
在兵师团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后,按照团党委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要求,这段时间通过学习我们党的光辉历程,重温我们党从成立以来,到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建立的不朽功勋,让我更清楚地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一名党员,一名政法干部,应该时时发挥一个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一是牢记党的理想信念,始终不忘党的最终目标。
理想信念简单地说就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对于我们共产党人,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奋斗,这就是我们的理想信念。失去了,就不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也不是一名合格的政法工作者,政法工作必须始终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对党忠诚、对法律忠诚、对人民忠诚。只有牢记党的理想信念,才能确保政法工作排除各种干扰,维护社会稳定。把人民群众的事当做自己的事来办,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二是学习党的历史经验,树立大局意识。
政法工作,不是孤立于社会单独存在的,它离不开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离不开团党委的领导和关心。政法工作者应当自觉把政法工作放在全团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去谋划和推进,紧紧围绕师市党委工作部署,找准切入点,落实新措施,增强服务发展的主动性。应当牢固树立公仆意识,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关注民生、服务和保障民生,提高政法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牢固树立执法为民意识,多办利民之事,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
三是积极推动方法创新。
从浙江嘉兴南湖之畔的一叶红船,到今天乘风破浪扬帆远航的“中国号”巨轮,我们党之所以能破除一个又一个困难,战胜一个又一个挑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立足实际、守正创新,不断提高应对风险、迎接挑战、化险为夷的能力水平。作为一名基层政法工作者,必须有强烈的创新意识,积极适应政法体制改革的新期待、新要求,用改革的思维破解难题,用创新的办法抓好落实。一是在建设高水平平安团场上持续发力。强力推进全师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团和全师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团建设,坚决把各类矛盾风险化解在基层,提升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为全团争光。二是在建设高层次法治团场上再发力。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统领,一体化推进全面依法治团,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氛围,为全团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治服务保障。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未来仍需风雨兼程。党史就是新中国的一部崛起史、发展史和奋斗史,它深刻记录了党是如何带领中国人民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学习党史,了解我们的过去才能看清未来的方向,学好党的历史,了解过去才能把握今天,把握今天才能创造明天。
百年风华,千秋伟业。中国共产党在接续奋斗中迎来百年华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回顾了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展望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系统阐述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牢牢把握的“九个必须”经验启示和根本要求,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具有很强的政治动员力、历史穿透力、理论说服力、心灵震撼力,是高举旗帜、自信昂扬的政治宣言书,是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立足百年大党新起点、置身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接力百年奋斗新征程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必将凝聚起9500多万名党员、14亿多中国人民再创新辉煌的磅礴力量。
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这一百年来开辟的伟大道路、创造的伟大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书写了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必将载入中华民族发展史册、人类文明发展史册。
党的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是最生动的教科书。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回顾和总结党的百年历史,就是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九个必须”经验启示和根本要求,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整体,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既是以史为鉴的根本经验,也是开创未来的根本指引。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不断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昂首阔步走下去,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必须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形成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勇于自我革命,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九个必须”是对我们党百年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科学回答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领导核心、价值追求、理论指导、战略支撑、外部环境和力量来源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具有很强的思想性、针对性和指导性。我们要把握其精髓要义,明确其实践要求,不断增强贯彻落实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在教育工作中始终坚持以“九个必须”为指导,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以建设教育强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基。
2021年7月1日上午8时,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我们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要打造过硬党员队伍,对标先进、砥砺拼搏、接续奋斗,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
党员要坚定理想信念,争做对党绝对忠诚先锋。“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力量之源、正气之魂。我们一定要结合学习百年党史,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奋斗,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要感悟思想伟力。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思想指引。持续深化“思想铸魂”行动,深刻感悟真理力量、实践力量、人格力量,为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夯实信念支撑。要坚持绝对忠诚。绝对忠诚是党员干部的生命线、是做好工作的根本点。要做到知行合一。作为一名党员,一定要把“两个维护”体现在行动上、落实到工作中,做到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闻风而动、雷厉风行,定了就干、干就干好,为发展下苦功、为百姓尽心力、为工作多流汗,真正让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成为我们闯关夺隘、奋勇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
党员要增强能力本领,争做锐意开拓进取先锋。加强能力建设、克服本领恐慌,是应对复杂形势、完成艰巨任务的必然要求。我们一定要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前行的智慧力量,努力把学到的知识、掌握的规律,切实转化为解决发展问题、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在新征程上体现新担当、焕发新气象、彰显新作为。要提升科学决策能力。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把中央的部署要求和实际充分结合起来,不照搬照抄、不好高骛远,确保定下的目标跳一跳能摸得着、能从纸面落到地面。要提升驾驭全局能力。善于“十指弹钢琴”,准确把握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避免平均用力、四面出击,实现“一子落而满盘活”。要提升开拓创新能力。坚持解放思想、敢为人先,跳出条条框框限制,摆脱传统路径依赖,拿出解决难点问题、推动创新发展的硬招实招,真正搬掉加快发展的“拦路虎”“绊脚石”。
2021年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集团党委组织集团全体党员干部及工作人员在供水大楼五楼会议室收看了央视直播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聆听了习总书记在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直播结束后全体人员参与学习研讨活动。研讨活动中大家纷纷表示:要在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中,我将时刻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自觉接受党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严以律己,勤奋务实,立足本职,扎实工作,不断提高自己为民服务的质量。要进一步完善提高自己,争取做一名优秀党员。
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回顾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展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系统阐述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牢牢把握的“九个必须”经验启示和根本要求,为新征程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明确了前进方向。讲话视野宏阔、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振奋人心,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和历史担当,是1篇充满真理力量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必将凝聚起9500多万名党员、14亿多中国人民奋进新征程、再创新辉煌的磅礴力量。
“九个必须”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要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国际与国内的结合上,进行系统深入的理解,把握其内在逻辑,领会其精神实质,明确其实践要求,更好地推进新时代改革开放事业。党的百年历史揭示了我们党为什么能够成功的原因,更指引着砥砺奋进的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九个必须”,进一步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既是对百年奋斗经验启示的深刻总结,又为我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提供了行动指南。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明确了牢记“国之大者”,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明确了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明确了,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明确了走自己的路,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必须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明确了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了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明确了统筹发展和安全,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明确了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明确了继续勇于自我革命,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九个必须”源于我们党百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科学回答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领导核心、价值追求、理论指导、战略支撑、外部环境、力量来源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具有很强的思想性、针对性和指导性,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并贯穿着一个理论和实践主题,那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毫不动摇沿着这条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引领时代发展的康庄大道走下去;昭示着一个深刻启示,那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宣示了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推进改革开放事业所孜孜以求的目标,那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要把握其精髓要义,明确其实践要求,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的思想和行动自觉。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学习心得【第七篇】
近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x召开,全会明确提出到我们党在成立100年时,到2035年,再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各阶段目标任务以及表达了我们党和广大党员干部对于实现这一宏伟蓝图的决心和毅力。鼓足干劲,躬亲而为,年年“春天”下地播“中国之治”的种子,在某一个天高气清的“秋天”收获民族复兴的累累硕果便指日可待。
一声“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是农作准备充分的呼号。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至今已经过去20个月,这20个月,是欢欣鼓舞的时间,是举国同庆的时间,是取得重大突破的时间。经济上,抵住下行压力并稳步前行,贸易姿态强硬有序;政治上,对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进行系统性、整体性重构让治理系统优化升级;文化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改革开放40周年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接踵而至氛围浓厚,展现了新时代中国人的风貌与精神;社会方面,脱贫战役打得坚实而漂亮,各项民生事业发展稳步前行,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升级;生态环境方面,贯彻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让心中有生态,处处是生态。这优质的“五位一体”好农具为春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句“这是摆在我们党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开始播种的信号。如今的世界正处于巨大变动时刻,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攻坚时期。每走一步,每一个决定,不管是“白兔小虾”,还是“豺狼虎豹”,一双双眼睛都直勾勾地盯着我们,党员干部要承受住碎碎之言,忍受住斜目之视,我们更应在事业和工作中坚守对党的忠诚,坚持党的方针政策,坚决拥护党和祖国统一,才能在“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情况下“沉舟侧畔千帆过”。这是民族自信的呼号,这是中国之种开始播种的坚定信号!
一部《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草案)》,是辛勤耕耘的象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定国安邦之根本”。只有用成文的法、成文的书、成文的件,才能让零散的期盼凝聚成扎实的约束力和希望火。制度建设已经是新时代改革开放的重要课题,强化制度建设更是本次会议的核心论点,汇众人之智,凝万人之慧,共同缔造造福人民,繁荣新中国的好制度,数几十个小时的智慧碰撞,大家围绕主题热烈“四谈”,谈认识、谈体会、谈观点、谈建议,辛勤耕耘着每一个可推动国家进步的”决定“。
第一部分对“九个必须”的整体认识。
“九个必须”,凝聚了建党百年以来的根本经验、本质规律、历史启示,具有强大的思想性、针对性和指导性。既是对百年奋斗经验启示的深刻总结,又为新征程上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提供了行动指南。
其中,“必须”二字,铿锵有力,体现了全党上下的决心与意志、体现了红线意识和底线精神。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信仰的具体体现,是“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具体化、操作化。
其中,“人民”二字,重若千钧,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是决不能丢的根和魂。一个一切为了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得到人民衷心拥护的政党是无往不胜的。
第二部分对相关提法回顾。
放到讲话的整体中看,总书记从四个伟大成就,高度凝练的伟大建党精神,延伸出九个必须的前进路标。这“九个必须”也可以概括为“九个伟大”,一是坚持党的伟大领导,二是依靠人民伟大力量,三是创新党的伟大理论,四是推进伟大事业,五是建设伟大军队,六是开展伟大外交,七是进行伟大斗争,八是加强伟大团结,九是实施伟大工程。
放到提法形成的过程中看,2014年国庆讲话中提到的面向未来的"八个坚持",首要的就是“坚持同人民在一起”,2018年改革开放40周年讲话的“九个必须坚持”中,最前面两条同样是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和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而在100周年的讲话当中,九个"必须"鲜明而深刻地指出了“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人民”二字以86次高频响彻中华大地,久久不息地回荡在人们的心中。全篇讲话更是用江山和人民的论述将人民对党的意义再次升华。
时代在变、内外部环境在变,历史的更迭无法改变共产党人的为民情怀,永恒不变色的初心和使命,这份接续传承的坚守,令人震撼和感动。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有坚强有力的核心,人民当家做主才能充分实现。而我们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这是写在了宪法中、党内法规里,写在了历史和人民的记忆中的不变真理。
只有理论上清醒才有政治上的坚定。要真正读懂人民,思考清楚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才能够保持战略定力和历史耐心。人民情怀不是抽象的、空洞的,也不是停留在文字的、感性的,而是经过实践检验、历史考验的真理性认识。
第三部分溯源概念,理解党性和人民性。
现就结合“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统一的”这一论述,谈谈对九个必须当中分量最重的两条历史经验之间的内在联系与深刻含义的理解。
坚持党性,核心就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讲政治最根本就是要讲党性,在思想上讲立场、方向、原则,在行动上维护党中央权威、执行党的决定。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这一点绝不能有丝毫含糊和动摇。
坚持人民性,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牢记和践行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是贯穿我们党百年奋斗史的一条红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这句论述里深刻体现了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从理论、历史、实践逻辑,这三个维度理解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从理论逻辑来看,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观”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就是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因此,我们党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写在自己的旗帜上,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鲜明的人民性,带领中国人民走上获得自由、解放之路,实现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党性来自人民性,是人民性最高最集中的体现,因而人民主体和人民中心实现了统一。
从历史逻辑来看,初心和使命彰显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人民利益深深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历史上的民本思想,新时代的人民至上,半条被子的故事、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温暖着世代人心。无论是解放战争、改革开放、还是抗疫斗争伟大实践等,经历复杂而深刻的内外部环境的考验,我们党始终都能克服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靠的就是群众的力量。正是因为我们党党性与人民性是一致的,才能一直以来深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从实践逻辑来看,党成立以来,一切目标和主题一以贯之。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就是统一于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中,统一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这样的实践路径贯穿工作始终,以人民为中心谋划工作、以增强人民主体地位为重点推进工作、以人民是否满意为根本标准评判工作。通过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制度体系,把人民拥不拥护、赞不赞成、高不高兴作为制定政策的依据,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致力民生。
现实实践一再深刻表明,党和人民始终是命运共同体。从个人角度来讲,例如我自己既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一员,又是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这样的身份本质上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自己,才能够最大限度地用先进的思想激励、指引自己的行为。因而才能在工作中坚持党性、坚持正确方向、站稳政治立场。
习总书记说,讲政治最根本就是要讲党性,不能有丝毫的含糊和动摇。而最大的政治也是人心。人们真正的的利益,在当前阶段便是追求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比笼统模糊的人权、西方的自由平等普世价值观,更具现实意义。就在昨日国新办发布的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白皮书中,掷地有声地用事实证明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辟了人权事业新境界,是真正增进人民福祉的人权事业。
那么如何顺应民意、守好人心?就要发展好全过程民主、把党自身建设好,持续推进自我革命等等。同时在新的发展阶段中不可避免会遇到各种各样问题,要保持历史耐心、增强历史定力,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发扬好建党精神,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坚守信仰的力量。
这是党的故事,南湖水、乌篷舟、共产党人,一百年的岁月缓缓展开。
昂首不畏千夫指,开天辟地担己任。一百年前,马克思主义如一声惊雷,惊醒多少中国人!李大钊同志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不畏质疑的目光,在国内率先介绍、传播马克思主义。他的著作《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为中国共产党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将近一百年后的一记警钟,拯救人民于水火之中、保卫国家于危难之际,钟南山同志当机立断,向人民普及疫情防控知识。他在,我们就有了抗疫的底气,就有了阻挡危险的屏障。
百年间,一个个共产党人无所畏惧,勇于创新,担起了民族大任,做时代弄潮儿。在历史的星河中,一个个共产党人始终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坚守信仰向光明,巾帼怎肯让须眉。百年前,年轻的女战士刘胡兰被叛徒出卖。她打着寒颤,或许是因为冷风,或许是因为那泛着寒光的虎头铡。她本来有活下去的机会,却铿锵有力地宣示:“怕死不当共产党!”她生得伟大,死得光荣。百年后硝烟平息的今天,张桂梅同志正在与自己、与世界打一场无声的战争。她身患数十种病症,被生活压弯了腰、挤出了皱纹,却仍不知疲惫地奔波,只为建成一所免费的女子学校,让大山深处的女孩们有机会学到知识。党的战士们不论性别,不论年龄,为大义、为人民奉献了自己的所有。什么样力量才能催生出这样有力的战士?是信仰,是对党组织全心全意的信任,在长途跋涉中,一个个共产党人怀抱炽热的信仰,替我们踏出光明大道。
俯身辛勤为人民,血泪交织颂青春。几十年前,来自长沙望城的普通青年雷锋,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一名为人民排忧解难的战士。“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句誓言,他刻进了骨髓。1962年8月,在完成部队一次运输任务中,雷锋不幸因公殉职,为党和人民献出了22岁的年轻生命。几十年后,无数青年投身于扶贫攻坚战,黄文秀作为贫困村的村支书,带领村民勇敢搏击。翻开她的工作日记,字里行间记载了多少个日夜的艰辛。一场暴雨,黄文秀的热血被永远冻结。这雨,好像下了一个世纪。年轻的共产党员,以血泪为笔,以岁月为纸,写下对人民无悔的热爱,对祖国无悔的付出,而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就需要坚持九个必须为建设祖国贡献我们自己的一份力量。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学习心得【第八篇】
1月11日至14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在中央党校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正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重视战略策略问题、永葆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等五个问题,强调要深入研读和领会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更好把握和运用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为实现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不懈努力。
认真研读文件,深入学习思考,精心准备发言……4天时间,来自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有关人民团体、军队各大单位、中央军委机关各部门的学员们,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开展研讨。校园里,常见散步时的交流;房间里的灯光,常常亮至深夜。
经过深入学习,学员们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富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很强的现实指导,对于全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将引领全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
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领悟百年党史宝贵经验启示。
2022年,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十四五”时期关键之年。开好局,起好步,尤显意义重大。
抓纲带目、纲举目张。
面授“关键少数”,上好“关键一课”。学员们普遍感到,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讲授的新年第一堂大课,思想含量十分厚重,聆听之后十分解渴。
研讨班学员、水利部部长李国英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深入研读和领悟全会决议精神的面对面辅导;是以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为主题的一堂生动党课;是总书记发出的更好把握和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定信心、勇毅前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不懈努力的动员令。”
知所从来,方明所去。
回首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进而回望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辉煌历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学员们在研讨中一致认为,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来自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来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光辉指引,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是全会的重大政治贡献,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是历史、人民、时代的选择。
研讨班学员、贵州省省长李炳军说:“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九年多,是贵州历史上发展最好的时期。贵州彻底撕掉千百年来绝对贫困的标签,综合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成果,干部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这些伟大成就使我们深切感到,‘两个维护’是最大的政治,是最大的大局。”
研讨班学员、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说:“‘两个确立’具有决定性意义。如果把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比作演奏一部宏大的交响曲,那么指挥就是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的习近平总书记;乐谱只能有一个,那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家听从统一指挥,按照同一乐谱,齐心协力,就能奏出威武雄壮、美妙绝伦的伟大乐章。”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深刻作答:“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更好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
研讨班学员、中央军委战略规划办公室少将主任沈方吾说:“我们党一直是一个擅长理论思维的政党,毛泽东军事思想、习近平强军思想,都是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成果。理论创新、思想创新是我们党百年来战胜国内外一切敌人,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武器。作为党的干部,思想不能僵化,不能墨守成规,不能作茧自缚,要按照习主席要求,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不断练就高强本领——围绕中心任务把握战略主动。
新时代的领路人,也是新思想的领读人。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洞察大势,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两个月前,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对党善于抓住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带动全局工作作了全面分析。
在这次的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党和人民事业能不能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取决于我们能否准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确定中心任务。什么时候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判断准确,党和人民事业就顺利发展,否则党和人民事业就会遭受挫折。”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在复杂形势中判断主要矛盾,在整体推进中实现重点突破。学员们从中品味着真理的味道、领悟着哲学的智慧。
研讨班学员、黑龙江省委书记许勤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握社会矛盾运动规律,以理论认识论与实践方法论指引推动高质量全面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行动的科学指南。站在新的重要关口,黑龙江将坚持政治站位,大力推进思想观念转变、发展方式转型、增长动能转换,坚定信心、提振士气,激发内生动力,奋力推进黑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坚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守好祖国‘北大门’,这是抓主要矛盾的必然选择。”
党和人民筚路蓝缕、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弘的史诗。
分析其“密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作答:“一百年来,党总是能够在重大历史关头从战略上认识、分析、判断面临的重大历史课题,制定正确的政治战略策略,这是党战胜无数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有力保证。”
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视战略策略问题的重要论述,研讨班学员、西部战区上将政治委员李凤彪说:“战略决定方向,策略把握时机。战略与策略的辩证关系,既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又是目标与手段的关系。坚决贯彻习主席要求,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一是坚定谋全局的战略定力,二是突出塑胜势的策略活力,三是积蓄战建备的斗争实力,四是凝聚总体战的人民伟力。”
百年奋斗,千秋伟业,人间正道,天下情怀,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宏大格局。
研讨班学员、安徽省省长王清宪说:“着眼大局是横坐标,着眼大势是纵坐标,从战略策略上把握问题,实质上就是心怀‘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思考的都是重大战略策略问题,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首先要学习领会总书记的战略意图,用新思想武装头脑,提升思想方法,进而改进工作方法,把总书记的战略部署精准贯彻落实到地方策略举措中,真正做到学懂弄通做实。领导干部要站在这样的格局中谋划发展、找准定位、服务大局。”
矢志奔赴伟大征程——推进自我革命永葆奋进姿态。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党的百年奋斗历史,正是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历史。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历经千锤百炼而始终朝气蓬勃,历经沧桑而始终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始终本色依旧,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勇于自我革命。
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自我革命的重大意义有着深刻阐述:“我们党历史这么长、规模这么大、执政这么久,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的窑洞里给出了第一个答案,这就是‘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经过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实践,我们党又给出了第二个答案,这就是自我革命。”
在这次研讨班上,面对党的高级干部,习近平总书记对全面从严治党再次提出要求:“决不能滋生已经严到位的厌倦情绪。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一刻也不能放松,要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坚韧和执着,继续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场攻坚战、持久战。”
响鼓重锤、振聋发聩。
研讨班学员、空军上将司令员常丁求说:“贯彻习主席重要要求,空军部队要持续抓好自我革命,推动作风建设,永葆人民军队本色。这些年,通过反腐倡廉,空军部队的整个政治生态焕然一新,这是习主席聚焦强军目标、重塑人民军队的巨大效应。在新的历史阶段,空军部队仍要持续推动自我革命,特别是要抓好基层建设,反对‘微腐败’,确保空军部队坚决听党指挥,确保整支队伍更加风清气正,更加团结奋发,更加富有战斗力。”
度之往事,验之来事,参之平素,可则决之。
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推动下,过去的一年,全党上下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受到全面深刻的政治教育、思想淬炼、精神洗礼,全党历史自觉、历史自信大大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大大提升。
在研讨班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对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作出重要部署,强调要认真总结这次党史学习教育的成功经验,建立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不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
研讨班学员、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主持常务工作的副主任金壮龙说:“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是我们正确判断形势、科学预见未来、把握历史主动的重要依据,是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重要遵循,坚持好运用好,将有力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不断向前。”
研讨班学员、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宁说:“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广西第一站,就前往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向红军烈士敬献花篮。学百年党史、谋复兴壮志。要总结党史学习教育的好经验好做法,建立完善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充分发挥广西红色资源丰富的优势,深入挖掘红色故事,推动红色教育进课堂、进党校,用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鼓舞、激励人,引导党员干部深刻领会‘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初心使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深入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意义,在新长征路上勇毅前行。”
历史与现实在这里相遇——。
从党的一大出发,万水千山来时路,多少风云激荡,多少风雨兼程,初心与使命、苦难与辉煌,都深深印刻在史册。为期4天的学习虽短暂,却是对我们党百年奋斗的系统回顾,学员们的感悟与收获,是细细密密的笔记,是感情真挚的发言,是入木三分的认识,更是真抓实干的决心。
新的百年已启程,新的赶考在路上,学员们一致表示,奔赴各自工作岗位,要坚定信心、砥砺前行,为实现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不懈努力,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