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工作计划 >

江苏大学综合服务门户 新任职辅导员工作计划精编5篇

网友发表时间 2425487

【导言】此例“江苏大学综合服务门户 新任职辅导员工作计划精编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钢铁节能减排技术范文1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日益突出,国际先进钢铁国家为了更好的应对环境和气候的挑战,在钢铁行业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均取得了很多的成功经验。河北省钢铁行业在不断的探索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有必要学习先进国家的成功经验,使得自身在技术和管理方面不断提升,实现钢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国际先进钢铁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新特点

(一)充分利用能源,积极开发突破性节能技术

由于发达国家长期致力于开发和采用节能技术,能效水平较高,进一步降低能耗的潜力有限,因此先进钢铁国家纷纷致力于突破性节能技术的研发。ESTEP(欧洲钢铁技术平台)于2004年专门设立了欧洲超低二氧化碳排放项目(ULCOS),该项目计划持续的时间为15—20年,目标是至少实现一项碳排放量减半的突破性炼钢技术。环境和谐型炼铁工艺技术(COURSE50)是日本钢铁业为实现温室气体大幅减排而正在进行的突破性技术研发项目。该项目是通过减少高炉CO2排放以及分离、回收高炉煤气中CO2,将CO2排放量减少约30%的技术,预计2030年前后确立该技术,2050年前后应用和普及。韩国浦项钢铁公司全氢高炉炼铁技术是将碳排放降至最低程度的长期技术,这一技术路线设定的可行期限是2050年,目前,浦项钢铁公司正致力于二氧化碳捕获与分离技术(CCS) ,到2030年有10%的减排任务将依靠CCS技术完成,该技术与FINEX 工艺相结合,还可以获得45%的CO2减排目标。美国钢铁协会目前正致力三项降低钢铁工业CO2排放的技术研发项目,一是用氢闪速熔炼生产生铁,通过氢作燃料替代炼铁生产过程中所用的煤和焦炭,目前该研究仍处于初步阶段。二是熔融氧化物电解工艺炼铁,该项技术不产生二氧化碳。三是新型悬浮炼铁技术、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研究。

(二)保持高水平的环保投入强度

目前国际先进钢铁国家纷纷投入巨额经费进行节能减排研发工作。欧盟2007—2013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增加可再生能源所占比例、低碳发电以及温室气体减排等方面的预算为亿欧元;欧洲钢铁技术平台(ESTEP)设立的欧洲超低二氧化碳排放项目(ULCOS)第一研发阶段(2004—2009)总投资7500万欧元,第二研发阶段(2009—2015年)中的TRGBF中试和示范阶段项目总预算达到5—亿欧元。美国是世界上低碳经济研发投入最多的国家,在2010年年度预算中,仅对清洁燃煤技术的研究就提供了150亿美元;美国钢铁行业估计用于环境保护的投资约为钢铁行业总投资的15%左右。日本2008年—2012年投入300亿美元来推进“环境能源革新技术开发计划”,日本钢铁业为实现温室气体大幅减排而正在进行的环境和谐型炼铁工艺技术(COURSE50)项目2008—2012年投资100亿日元,2013—2017年投资预算150亿日元。韩国浦项钢铁公司2000—2010年投资14000亿韩元安装了能源回收设备,用于提高能源效率;为了实现2020年每吨钢的平均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10年降低9%这一目标,浦项钢铁公司预计到2020年还将投资15000亿韩元,截止到2020年,浦项集团在新绿色增长方面将合计投资55000亿韩元。

(三)重视环保型高附加值新产品研发

世界先进钢铁企业在研发突破性低碳技术的同时,为了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也非常重视高附加值环保型产品的开发。例如减轻汽车重量是提高燃油效率及减排CO2的最有效途径之一,通常汽车总重量减轻10%将会使 CO2排放量减少5%—8%。日本钢铁业致力于开发汽车轻量化的高强度钢板,日本通过向汽车、造船、电力等行业提供高张力钢板取得的CO2减排效果达到了每年650万吨CO2。美国钢铁公司与卡特彼勒技术公司共同开发汽车用轻型高强度钢,卡特彼勒技术公司拥有TEMPER TOUGHTM特殊合金钢的专利技术,该合金钢能在保证车身强度的前提下有效降低车身重量,以降低汽车的废气排放。韩国浦项钢铁公司优先发展超轻型高强度汽车用钢、高级别电工钢等高附加值产品,高附加值产品比例高达60%以上。同时浦项钢铁公司2011年新开发出LED电视机用散热钢板、铋基易切削钢、高光泽度紫外线涂层钢板等33种高附加值产品,特别是世界顶级产品种类由99种增加到124种,销售比例达到%。

(四)开发利用新能源

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是各个先进钢铁国家减少钢铁行业碳排放的有效措施之一。目前很多国家都在致力于氢能产业的发展,日本COURSE50项目中就包括将氢用于铁矿石还原的反应控制技术。韩国浦项钢铁公司也致力于重点开发能大量使用高纯度氢气作为还原剂的全氢高炉炼铁技术,而在获取氢气方面,浦项钢铁公司与韩国核能研究所合作共同开发温度达到950℃以上的超高温氢气发生核反应堆。美国纽柯钢铁公司于2011年参与美国天然气开发项目,以获得稳定的低成本天然气供应,此外纽柯还参与了 Encana石油与天然气公司的长期投资计划,双方签署了20年的长期供给合同,保证天然气的长期稳定供应。与此同时,各个发达先进钢铁国家还致力于新能源技术的研发,日本新日铁从焦炉煤气中提取氢供应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为社会节油减排做贡献,日本JFE还应用污泥硝化产生的沼气发电;浦项钢铁公司高度重视合成天然气、智能核反应堆、风力发电、氢燃料电池和智能电网等新能源技术开发,共设立氢燃料电池等9项绿色新能源研发项目和智能电网等29项未来成长事业研发项目。

二、河北省钢铁行业低碳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一)钢铁企业多而散的局面致使产业集中度不高,能源损失严重

河北省作为钢铁大省,已经连续多年钢铁产量居全国第一位。来自河北省工信厅的数据显示,2013年河北省全省粗钢产量万吨、钢材产量万吨、分别占全国产量的%和%,粗钢产量和钢材产量都位居全国第一位。目前河北省具有冶炼能力的钢铁企业数量有150家,企业众多致使能源损失严重。河北省民营钢铁企业目前占据三分之二,且多数为中小企业,在官方统计的数据里,唐山市只有40多家钢铁企业,但是实际上唐山丰润区就有200多家钢铁小企业。虽然河北省多年来一直强调提高钢铁产业集中度,减少企业数量,但是从河北省官方的数据中,我们也能发现河北省钢铁企业数量不断增长的现象,数字显示省内涉钢企业已达到700多家。

实际上近年来河北省为了解决钢铁产业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一直在谋求通过联合重组提高钢铁产业集中度,提升企业竞争力。2005年以来河北省钢铁企业先后经历了四次重组,出现了河北钢铁“国有资产整体划拨”模式、渤海钢铁“联合入股”模式、长城钢铁“集体加入”模式、新武安钢铁“资源纽带”模式以及最近的渐进式股权融合模式,但最终这些集团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重组,目前仍处于生产、财务、人员等各要素分而治之的状态。其中2010年年底河北钢铁集团以“渐进式股权融合”模式先后整合重组了12家民营钢铁企业,但是这一模式在后续实施过程中也偏离了最初的构想,2014年以来河北钢铁集团与这12家民营钢铁企业解除了此前签署的联合重组协议,这一模式也宣告失败。致使目前河北省钢铁产业集中度不升反降,大量中小钢铁企业无序经营,能源损失严重。

(二)低碳工艺技术创新力不足,节能减排技术不到位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钢铁行业低碳技术明显落后,尤其是作为高比重煤炭消费的河北省在这方面的问题更为突出。我国企业所采用的技术大多依赖于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发的技术,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20%,而最后与产业结合的只有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70%-80%的水平。同时,现阶段我国钢铁企业对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仅占企业销售收入的%左右,而工业发达国家则达到5%左右。早在2004年日本钢铁企业在炼铁工艺环节二氧化碳排放量为吨,而我国河北省钢铁产业炼铁工艺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12年前三季度就已经达到吨,高于日本钢铁产业炼铁工艺2004年碳排放个百分点,可见研发资金的缺乏造成钢铁行业整体研发能力缺乏,低碳工艺技术创新力明显不足,致使河北省钢铁行业节能减排技术明显落后。

与此同时河北省节能减排技术不到位,造成煤气回收以及二次能量回收率很低。我国转炉煤气回收平均值为54立方米每吨钢,而国外工业发达国家是在100立方米每吨钢。日本的新日铁已经回收的二次能源在可回收部分中占92%,中国宝钢也回收二次能源中的68%,而河北省大多数钢铁企业的二次能源的回收量在50%以下,甚至一部分中小企业的二次能源回收只是刚刚起步。

(三)传统能源利用效率低,新能源研发动力不足

中国钢铁工业一次能源以煤炭为主,在能源消费总量中占70%左右,全流程钢铁企业消耗的煤炭更是占到其一次能源的95%以上。目前钢铁生产主要分为以矿石为主要原料的高炉转炉长流程和以废钢为主要原料的电炉短流程两种方式,其中高炉生产流程能耗是电炉生产流程的2倍以上,CO2排放是电炉生产流程的倍。而我国目前处于废钢短缺时期,致使我国钢铁生产以长流程为主,导致我国铁钢比2008年高达,而美国钢铁企业的铁钢比已经小于,德国为左右,日本为左右。同时我国电价较高,这些因素导致我国电炉钢比明显偏低,2008年世界电炉钢比为32%,美国为%,中国仅为%。

作为中国钢铁第一大省的河北省钢铁工业同样一次能源以煤炭为主,钢铁生产以长流程为主,这种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决定了能效水平的先天不足。河北省的煤炭利用率仅有2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低于世界先进水平15个百分点,因此,河北省钢铁行业发展中传统能源利用效率低,“高碳”特征非常明显。另一方面,河北省虽然拥有丰富的以风能、太阳能为代表的新能源,但是由于新能源产业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本身具有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河北省新能源企业除保定天威、英利集团、秦皇岛哈电等企业规模较大外,其余多为中小型民营企业,这些企业资金明显不足,高端技术人才和具有专门从业经验的技术人才尤为匮乏,致使新能源的研发动力不足,严重制约了新能源的产品研发、产能扩大和技术升级以及推广应用。

(四)工业技术装备落后,环保治理设施缺乏

由于钢铁企业减排CO2前期需要投入大,成本高,这显然带来了企业的短期行为。河北省存在大量中小民营钢铁企业,这一现象就更为突出。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河北省主要钢铁企业有烧结机165台,平均单台烧结面积109平方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这些企业中,仅有53家钢企已建成或正在建设烟气脱硫装置,2013年3月,环保部华北督查中心对河北省钢铁企业进行了联合调查,发现唐山、邯郸、秦皇岛、邢台近年内建成或在建的钢铁项目有34个,均无任何环保手续。此次督查共发现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90平方米以下烧结机49台,400立方米以下高炉 44座,有60%的运行企业存在环保问题,其中70%属除尘设施运行不正常,八成以上企业的生产废水仅通过简单沉淀过滤后即用于冲渣和熄焦,使污染物由液态转化成气态排放。

2012年,全国大中型钢铁企业仅盈利亿元,销售利润率为%,河北省钢铁行业盈利亿元,销售利润率为%,而这中间有亿元是由民营钢铁企业创造的。数据显示民营钢铁企业吨钢成本较重点钢企低近千元,其中环保投入少是民营钢铁企业成本低的重要原因,在目前盈利的一些小企业中,大多环保投入低甚至是零投入,一个小钢厂不启用环保设备,每年可省下上千万元的成本,这就导致河北省钢铁落后产能由于环保投入少,成本低,反而利润高,也造成了在河北钢铁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河北钢铁民企产量却在不断创新高。

三、促进河北省钢铁行业低碳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产业集中度,削减过剩产能,避免能源浪费

河北省近几年提交了多份钢铁产业结构调整方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河北钢铁产业多种整合重组模式多遭失败,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而河北省钢铁产能已从2005年的1亿多吨上升到2013年的亿吨,这说明通过行政审批手段严格控制钢铁产能收效甚微。最近一次《河北省钢铁产业结构调整规划》中,在缩减规模总量和企业数量方面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即到2015年炼钢产能总量调整到亿吨,有冶炼能力的钢铁企业数量由目前的150家压缩到50家左右,到2020年减少到30家左右。目前,河北省钢铁行业集中度低,存在大量过剩产能,落后产能规模较大,大多数企业污染防治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因此对于河北省钢铁行业来说,严格的环保标准是淘汰钢铁落后产能的有效方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该依据能源消耗、环保标准两个方面限制钢铁产能,同时与“税价机制”相结合,使得那些不符合环保标准的钢铁企业无利可图,难以生存,最终自动退出市场,进而达到提高产业集中度,削减过剩产能的目的。

(二)加大研发投入,促进低碳技术创新

技术进步是实现节能降耗的关键,研究分析显示,技术进步对节能的贡献率达到40%~60%,世界先进钢铁国家非常注重低碳技术的研发。虽然河北省钢铁行业也意识到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如河北省科技厅与河北钢铁集团联合设立“河北省钢铁产业技术升级专项资金”,每年投入6000万元,十二五期间总计投入3亿元资金,主要用于高附加值产品研发与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同时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钢铁企业,河北钢铁集团2011年技术开发费投入亿元,比上年增加亿元,技术投入比率达到%,比上年增加个百分点。但是相比于工业发达国家钢铁企业对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已经占企业销售收入的5%左右的水平,我们的研发投入明显不足。目前要想改变河北省钢铁行业这种产量巨大、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量也大的局面,必须结合省内钢铁行业的具体情况,借鉴国外先进环保技术,加大研发资金的投入,掌握核心的钢铁节能减排技术。

(三)积极开发清洁环保的新能源,降低煤炭等化石能源的使用

目前,以消费煤炭等化石能源带来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减少煤炭等化石能源的消费,开发清洁环保的新能源已经势在必行。河北省拥有丰富的新能源,其中河北省风能资源储量在7400万千瓦左右,分布在张家口、承德和太行山、燕山山区以及唐山、秦皇岛、沧州沿海地区。河北省张家口、承德地区每年光照3000-4000小时,太阳能资源丰富且拥有良好的电网构架,截至2011年底,全省风电装机容量达到58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万千瓦。目前河北省已形成光电、风电、节电、储电、输变电等比较完备的新能源产业体系,保定的“中国电谷”已经成为世界级新能源设备制造业聚集区,可以说河北省在新能源发展方面具有的天独厚的条件。但是由于国内新能源应用成本高,河北省新能源产品90%出口到国外,因此目前的关键是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掌握核心技术,降低应用成本,提高新能源转换率,推动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平价上网,促进新能源的广泛使用,进而降低煤炭等化石能源的使用。

(四)提高工业技术装备水平,淘汰落后产能

参考文献:

[1]张京萍。发达国家钢铁工业低碳技术研发方向[J]. 冶金信息导刊,2012.(06):6-7.

[2]饶蕾, 曹双双。 欧盟钢铁业节能减排措施对我国的启示[J]. 理论与改革,2013(5):107.

钢铁节能减排技术范文2

关键词:钢铁工业 节能减排 吨钢能耗

中图分类号:TM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钢铁工业采用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提高管理水平,在节能减排工作上取得较大成绩。2012年,中钢协重点统计钢铁企业总能耗为亿吨标准煤,占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亿吨标准煤的%,吨钢综合能耗为标煤,同比下降%,吨钢耗新水,COD排放万吨,但是现阶段能耗水平与《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的580kg标煤目标相比,差距仍然不小。

二、钢铁企业能耗现状

从2001年至2012年,我国重点钢铁企业主要大气污染排放指数显著下降,吨钢二氧化硫排放量由下降至,吨钢粉尘排放量由下降至,降幅分别为%和%。但是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我国钢铁业能源和环保绩效仍存在明显的差距,从节能效果比较来看,以日本钢铁企业能源消耗为100计算分析,欧洲为110,中国大中型钢铁企业为130,全行业则为150,也就意味着中国钢铁企业吨钢能耗是日本的倍,中国与日韩钢铁在节能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目前我国仍有部分落后产能仍在生产,这部分产能建成时间早、生产规模小、设备老化,环保设施技术改造难度大,造成了污染物严重排放超标的后果。此外,烟粉尘无组织排放严重,烧结脱硫设施建设质量低劣且普及率低、运营维护不规范、减排效果差等也制约了我国钢铁行业环保水平的提升。

三、针对节能减排提出对策和钢铁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据专家估计,如果我国钢铁企业把现有先进节能减排技术全部用于生产中,节能的下降空间会缩小在5%以内,所以为了完成《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的要求,需要钢铁工业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推进清洁生产,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1、结构调整与淘汰落后工艺技术装备是当务之急

钢铁行业的能耗问题源于产业结构,能源消耗量的降低涉及钢铁制造流程的各个环节,要从钢铁企业及整个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工艺技术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等多个方面入手。

从钢铁企业产品结构看,2012年,在我国亿吨粗钢产量中,转炉钢比例为%,电炉钢比例为%,是世界十大产钢国中,电炉钢比例最低的国家,由于电炉炼钢具有投资省、建设周期短、能耗少、污染轻、灵活性大的优势,以我国年产钢5亿吨计,则每年可以节约铁矿石亿吨,降低能耗亿吨标煤,减少CO₂排放亿吨,如能使我国电炉钢的比例接近世界平均水平,即从10%增加到30%左右,则每年可减少铁矿石消耗亿吨以上,减少CO₂排放约亿吨,节能标煤亿吨。因此,国家应规范废钢回收的管理,科学测算我国废钢资源量,建立废钢回收的平台,适当提高电炉钢的比例,是有效节能的途径之一。

2、建立节能减排长效机制

根据国外多年实践经验,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这种节能项目投资新机制运作发展十分迅速,已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发展成为新兴的节能产业。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其实质就是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业务方式,不仅为企业节能降耗,也能为我国的节能减排带来巨大收益。能源合同管理项目的节能效率高,节能率一般在10%—40%,最高可达50%。自1998年,将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引入中国后,现在已形成年节能能力1350万吨标准煤,企业在“零投入”的情况下提升能效、减少排放,并降低了节能风险,而且能源用户通过与钢铁企业的合作,取得了良好的共创、共赢的社会效果,为推进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3、倡导自由知识产权的开发运用和保护

当前我国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已经给可持续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必须要依靠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带动作用,提高原始创新能力,才是我国现在加快经济增长的当务之急。尤为重要的是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是激励创新的根本保障,没有保护,知识产权将会成为无源之水。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知识产权已成为国际经济竞争的焦点,企业是否拥有知识产权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企业要想得到发展,取得竞争优势,就必须重视知识产权,增强保护意识,运用知识产权战略提高企业竞争力。

4、政府对钢铁企业的政策支持

在最近政府的公务报告中,政府有关部门对钢铁企业科技创新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钢铁工业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到2015年要超过%,虽然规划目标还与全球顶尖钢铁企业的研发投入存在较大差距,但是我国已经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而且我国制定的产业政策以提高我国钢铁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为目标。政府对于钢铁工业节能环保的技术改造工程项目,给予融资方面的支持政策,另国家还对钢铁企业节能环保创造优异成绩的,给予减免税与奖励的政策。

参考文献:

[1] 窦彬,日韩钢铁行业节能政策及启示, 2008年9月

钢铁节能减排技术范文3

关键词:新形势;钢铁行业;环保;困难;机遇

1前言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钢铁行业的发展。在过去的几年中,钢铁行业在技术与结构方面不断作出调整,为我国近年来的钢铁行业取得了不小的进步。然而,我国的钢铁资源二次利用率低、耗能大、环境污染加剧,这些问题使得我国在与钢铁行业中领先各国的相比还是较为落后的。2016年来钢铁行业发展过程中产能过剩问题尤为突出。在2016年的伊始,国务院颁布的《关于钢铁行业优化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中指2016年将正式成为环保去产能第一年,将淘汰近年来落后的钢铁产能,用接下来的五年时间压减粗钢产能,优化结构,大力提高资源、产能的利用率,提升产品质量与高端产品供给,最大限度的降低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

2新形势下钢铁行业环保所面临的困难

2.1对二次能源的回收利用不够。对钢铁的二次能源回收利用,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一种重要手段。钢铁行业作为以工业导向为主的重工业,在节能减排方面主要依靠工艺的改进以及充分利用各种节能设施,回收利用生产环节中所产生的载能体及各种能量可使总体生产能耗大大降低。二次能源回收利用的实施难度小、成本低,但却污染少,经济实惠,可在最大程度上提高节能水平。然而,从各企业的能源利用的状态看,我国钢铁行业的二次能源回收使用率还是严重落后的,我国大多数钢铁行业对余热、余能的回收利用率在30%-50%,与钢铁行业领先的各国相比是比较低的。

2.2对新科研的利用太少,技术改动资金不足。我国的许多钢铁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普遍存在技术、资金、人才缺乏等问题。在技术上缺乏创新,使得很多企业只限于推广一些已经成熟的技术,没有自己的的核心技术在行业中也就没有竞争优势[1]。目前,由于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对钢铁行业必须采用创新的绿色技术,以高炉全干法、转炉全干法、干熄焦技术、粒煤喷吹技术等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为代表的技术已在莱钢这些大型钢铁企业成功推广,杜绝了大量有毒污水、污泥的产生。2.3对原料及环保的双重约束。2016年初,焦炭及铁矿石等原材料的价格开始大幅上涨,而在年末时,焦炭的价格已由年初的618点上涨至1983点,铁矿石的价格则为606元/吨,进口的铁矿石更是买到了78美元/吨,仅相比年初时就分别上涨了40%跟88%。而黑色金属及压延加工业因此受影响成为了16个制造子业中利润最薄的行业。

3新形势下钢铁行业所带来的机遇

3.1政策扶持力度加大,提高二次能源回收利用率。在钢铁的节能减排问题上,必然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在财政、税收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以及对企业技术的支持;牢抓对能源的回收利用及循环经济项目,对项目过程进行严格把关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保障机制,为能源利用等相关工作进行规划管理。对于我国钢铁工业协会所提出的“三干”及“三利用”现已成为了钢铁企业主要的发展方向,“三干”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能源的使用率和回收率,尽可能的降低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以及粉尘和污水的对环境所造成的破坏[2]。

3.2鼓励企业研发新的技术。现如今,我国大部分钢铁企业的节能减排技术还停留在相对落后的阶段,对于新技术的研发不仅需要专业的研发人员,更多的是需要大量的资金可以支持技术的实施。所以,应该多鼓励一些实力雄厚的、拥有自主研发团队的大型钢铁企业带头研发具有自己产权的新节能减排技术,待技术成功应用后小企业可引进其设备,使企业更好的发展。政府还可提供一些专家交流平台,成立课题进行研究讨论,与企业的技术研发人员交流分享成果。

3.3对化解过剩产能力度不断加大。今年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也是持续攻克如何化解过剩产能的一年,钢铁企业必须大力抓紧利用这个机会,努力实现企业的脱困和转型。在今年,钢铁企业化解过剩产能的力度不断加大,严格按照环保,能耗的标准执行,将化解过剩产能的工作做到市场化、法治化,规范好钢铁企业的生产经营秩序,更好地保证了环保去产能的工作。

3.4大力加强企业环境管理力度。钢铁企业要想长远发展,必须遵循自然环境的法则,因此企业必须清楚的认识到只有做好对环境的管理工作才能实现企业的利益。企业应当建立与节能减排相应的工作制度与明细,并设立监管部门,从减少浪费到加强对二次能源的回收都要一一确认。树立系统节能的观念,从整体上分析和研究节能,避免出现只追求单一指标的可能性,从全局考虑节能,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节能的效果。

4结语

近年来,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越来越突出,面对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国家不断出台各种各样的政策来保护着环境。在新形势下,钢铁企业承受着巨大压力的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有人说,这既是困难也是机遇,在环境制约着钢铁企业发展的同时也提醒着大众必须先化解钢铁的产能过剩的问题。随着政策的出台,效果开始显现,钢铁行业在这两年逐渐稳定,企业的效益开始好转,钢产量也比同年时上涨许多。然而过剩产能还是无法得到很大的改善,所以,企业也要加强措施改变这一现象,提高对二次能源的利用,这是目前最为经济实惠的一种方式,同时,一些大型钢铁企业可以试试新的技术研发,不仅能拥有自主产权,更多还可以帮助带动一些小企业。当然,对企业的环保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为做好节能环保,必定先从企业自身抓起。钢铁化解产能过剩任重而道远,今后也要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参考文献:

[1]苟林.中国钢铁行业节能减排潜力分析[J].生态经济,2015,09:52-55.

钢铁节能减排技术范文4

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节能减排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

攀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强调企业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把节能减排作为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战略任务,切实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确立节能减排的战略思路和工作措施,建立“责任层层落实、压力层层传递”的工作体系,形成了人人关心、人人监督、人人行动的良好局面。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确立节能减排的战略思路。一是确立了节能减排的战略地位。攀西资源的特性和攀钢发展特殊的历史背景,决定了我们必须从战略上高度重视节能减排。攀西地区的矿产资源绝大部分是结构致密的钒钛磁铁矿,采选、冶炼和金属回收难度大,曾被外国专家判定为无法利用的“呆矿”,且矿石硫含量相对较高,在目前世界钢铁领域还未找到冶炼系统烟气脱硫最佳办法的情况下,攀钢冶炼系统烟气脱硫工作难度则更大;攀钢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先生产、后生活”的思想指导下建设起来的钢铁企业,环保历史欠账较重。为此,攀钢将节能减排作为发展的硬约束,并纳入企业“做大钒钛、做精钢铁、做好资源、做强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始终坚持走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发展道路,以实现企业与环境协调发展。二是确立了节能减排的发展方向。攀钢认真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节能减排的重大战略部署,结合攀西资源特点和自身发展实际,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制定攀钢“十一五”发展规划,确立了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任务,实施源头消减、过程控制、排污监控、末端资源化治理等配套措施,推动企业发展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依靠管理创新、科技进步、结构调整、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发展循环经济转变,努力把攀钢建设成为独具特色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三是确立了节能减排的重点内容。攀钢坚持以攀西钒钛磁铁矿资源高效综合利用为重点推进节能减排,基本思路是:从管理节能、结构节能、系统节能和技术节能着手,持续降低资源能源消耗;从老污染源治理和新建项目环保配套设施建设着手,持续推动清洁生产;从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和“三废”资源循环使用着手,建立起物质循环、能源循环及废弃物再利用、资源化的生产体系。

2、建立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严格落实节能减排战略措施。一是领导体制。攀钢及各下属单位先后成立了资源综合利用、节能降耗、环境保护、清洁生产、循环经济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各级领导小组定期专题研究节能减排工作,指导部署相关工作,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推动并督促节能减排工作顺利、有效开展。同时建立了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形成了节能减排工作群策群力的合力。二是责任机制。狠抓制度建设,制定完善了《环境保护管理标准》、《能源介质管理标准》、《攀钢“三废”资源综合利用管理标准》等系列制度;建立了重大污染治理工程建设承包责任制、重大环保设施运行管理效果承包责任制、重点单位全年无环境污染事故承包责任制等,形成了“责任层层落实、压力层层传递”的责任体系。三是监督机制。成立了节能减排工作监督检查小组,制定完善监督检查管理办法,对节能减排工作任务落实情况进行督查督办,重点是检查各单位节能减排和环保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整改处理意见,对整改工作进行跟踪检查。四是考核机制。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坚持把能源消耗指标考核体系、环境保护指标考核体系、“三废”资源综合利用利润指标纳入奖惩考评体系,把节能减排作为硬指标、硬约束,并与领导干部任职业绩、薪酬和任免考核挂钩。

二、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高起点、高投入,实施关键和重点环节改造,全面提升节能减排水平

攀钢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从关键和薄弱环节人手,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狠抓老污染源治理和新建项目环保配套设施建设,促进企业能源消耗逐年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逐步得到有效控制。

1、坚持高投入,着力解决环保历史遗留问题。攀钢重点针对一期建设的历史欠账,加快环保关键技术的引进、消化和研发,积极抓好攀枝花地区炼钢转炉系统烟尘治理、废气回收,炼铁高炉系统废气粉尘治理,焦化系统生化废水、焦炉粉尘治理,轧钢系统废水处理,钛白粉废酸、废水治理,尾矿治理以及攀成钢高炉、转炉区域粉尘治理,攀长钢冶炼区域烟尘治理等一批重点污染治理项目,认真解决遗留的老污染治理欠帐,企业环保指标水平进一步提高。攀钢每年认真按照省、市政府提出的限期治理要求,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和部署,采取切实有效的工作措施,促进重点污染源治理工作稳步向前推进。“十五”以来共投资亿元,实施环保项目建设150余项,仅2005-2007年,攀钢先后完成了包括省、市政府限期治理项目在内的污染治理项目达45余项。

2、坚持环保“三同时”,狠抓新建项目环保配套设施建设。攀钢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严格执行新建项目环保“三同时”制度,加强项目建设全过程环保跟踪、监管和控制,切实抓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对所有新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方案、施工设计都进行了环保审查,在项目施工阶段和竣工阶段全面跟踪环保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并认真执行项目申报、环境影响评价和审批等办事程序,确保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全部通过上级环保部门组织的评审和批复后才动工建设,并严格做到新建项目的配套环保设施与主体设备同步设计、施工、运行,环保“三同时”执行率达到100%,有效杜绝了新污染源的

产生。其中,投资17350万元用于煤化工厂新1、2号焦炉干熄焦和推焦除尘等环保配套设施建设,每年节约4万吨标准煤,减少烟粉尘排放600吨;新钢钒投资6500万元用于新1、2号转炉煤气回收,每年可节约万吨标准煤;攀成钢投资30398万元用于特管厂搬迁改造的节能配套工程,每年可节约17万吨标准煤。

3、坚持以零排放为目标,加快废液综合治理步伐。攀钢工业废弃液体主要是废水和废酸。废水治理方面,“十五”以来攀钢用于水污染防治的投资达亿元,完成水污染防治项目33项,重点项目有:矿业公司尾矿系统单系列过江改造、热电厂一、二期灰渣水深度处理后回收利用、发电厂冲渣水深度处理后回收利用、热轧板厂浊环水系统改造、攀成钢轧管新区10000t/h的废水综合处理站和生活污水处理站、攀宏钒制品厂工艺废水处理系统改造、钛业分公司钛白粉厂工艺废水处理系统改造、矿业公司选矿厂控制尾矿废水入江整治等。目前攀钢每年重复用水量为亿m3左右,重复利用率达到%以上,比2005年提高了百分点。其中,投资1173万元用于热轧板厂浊环水系统改造,年节约新水130万立方米;投资300万元建设发电厂锅炉灰渣水深度处理设施,年节约新水万立方米;投资4770万元建设攀成钢废水集中处理站,使攀成钢基本实现了废水“零”排放。废酸治理方面,目前已全部实现循环使用。其中,投资4800万元建成和冷轧厂两条盐酸再生线,年回收盐酸3万多吨、铁红4000多吨;钛白粉厂与四川攀化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投资4000多万元,建成年处理能力16万吨的废酸浓缩装置,实现了废硫酸的闭路循环利用。

4、坚持以节能减排为核心,抓好废气治理项目建设。攀钢工业废气治理主要是粉尘治理、烟气脱硫和煤气、蒸汽回收利用。“十五”以来,攀钢用于大气污染治理的投资达亿元,完成大气污染治理项目100余项,其中,新钢钒投资21637万元对炼铁厂1-3号高炉除尘系统进行改造,年减少烟粉尘排放量达到22202吨;投资24570万元对提钒炼钢厂3座老转炉除尘系统进行改造,年减少烟粉尘排放2845吨;攀成钢投资3800万元,对冶炼系统进行除尘改造,年减少烟粉尘排放5500吨;攀长钢投资3400万元进行4座电炉烟尘治理,年减少烟粉尘排放3200吨。2007年,新钢钒提钒炼钢厂首次实现负能炼钢;攀钢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吨,同比降低吨。

5、坚持以循环利用为根本,狠抓固体废弃物治理。攀钢工业固体废弃物治理主要是炉渣、尘泥和尾矿。炉渣利用方面,2001年组建攀枝花环业公司,专门从事冶金废渣的开发和利用,形成年处理高炉渣480万吨的能力,实现了炉渣全部回收利用,使“死渣场”变成了“活渣场”,目前已累计处理废渣1330万吨。尘泥回收利用方面,含铁尘泥通过返回烧结工艺或炼钢工艺,焦化尘泥通过返回焦炉配煤,全部实现循环使用。尾矿综合利用方面,通过从废弃尾矿中提取钛精矿,攀钢成为全国最大的钛原料生产基地。

6、坚持以清洁生产为宗旨,搞好噪音等其他污染源治理。一是加强噪音治理。近年来投资2640万元,对炼铁厂、动力厂和氧气厂等设备采取了隔声和消声治理措施,使噪声排放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二是强化项目绿化配套。对新白马公司、攀成钢新区、新钢钒热电厂55MW发电机组、新钢钒动力厂煤气柜、新钢钒提钒炼钢厂新1、2号转炉等建设区域进行绿化配套建设,实现视野区荒山绿化2678亩、矿山植被复垦320亩,每年植树都达到15万株以上。

三、依靠结构调整、淘汰落后和技术创新,加强源头控制,促进节能减排不断迈上新台阶

攀钢坚持把节能减排与结构调整、淘汰落后和技术创新紧密结合起来,加大工艺装备技术改造,淘汰高污染、高能耗的落后产能,积极研发和推广运用节能减排先进适用技术,优化技术经济指标,不断从源头和根本上控制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1、抓好产业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从根本上提升节能减排水平。攀钢认真落实国家《钢铁产业政策》,积极实施工艺技术和产品结构调整,在产业升级中实现节能减排。一是积极淘汰能耗物耗高、资源利用率低的落后产能。近年来淘汰的落后工艺装备包括:攀枝花本部的模铸生产线、初轧生产线、40万吨三火成材的线材生产线;攀成钢30吨小电炉、216、318钢管生产机组;攀长钢1号、2号5吨小电炉。二是大力实施“材变精品”的产业升级技术改造。攀钢经过近几年持续的技术改造,主要生产装备和工艺技术水平达到了国内一流水平,部分装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攀枝花本部先后建设新1号、2号焦炉、新3号高炉、新1号、2号转炉,全连铸生产线、轨梁万能轧机生产线、冷轧酸轧联机改造和镀锌线、钒氮合金生产线、微细粒级钛精矿回收生产线、高钛渣生产线等。其中,全连铸技术改造以后使钢材成材率提高了%以上;25000KVA钛渣炉为亚洲最大的高钛渣生产线,其产品代替钛精矿作为钛白粉生产原料,可大幅度减少钛白粉生产的环境污染。攀成钢建成340连轧管机组、159机组和508机组,促使钢管生产工序能耗下降了30%以上,成材率提升了10%以上。三是大力开发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双高”产品。开发出时速350公里100米长尺钢轨、热轧汽车大梁板、限制有害物质家电板、大口径无缝钢管、钒氮合金、氯化钛白、高钛渣等钢铁钒钛新产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实现了高产值、低消耗。其中,攀钢自主开发的PD3钢轨,比原用U71Mn钢轨使用寿命提高一半,截至目前全国已累计生产使用PD3钢轨400万吨,相当于累计节约钢轨用量200万吨、经济价值80亿元;攀钢最新开发的PG4高强耐磨钢轨进一步使钢轨使用寿命提高到原U71Mn钢轨的1倍以上,如果国内铁路全部采用PG4高强耐磨钢轨,按现在年需求量180万吨计算,每年只需100万吨左右,可节约钢轨80万吨、32亿元。限制有害物质家电板率先通过欧盟“ROHS”证书,成为国内第一家完全满足欧盟家电用板环保要求的生产企业。同时,立足钒加入钢中可节约15%钢材的特性,开发出钒氮合金、五氧化二钒、高钒铁等新型钒制品,扩大了钒制品生产规模,并致力研发推广含钒钢轨、含钒钢筋等绿色环保产品,倡导和实践节能环保的消费模式,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抓好先进适用技术的研发和运用,依靠科技创新持续降低消耗和减少污染。攀钢高度重视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推动节能减排,组建了专门的能源环保研究所,积极研发推广节能减排的先进适用技术,为攀钢实现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一是加强节能减排工艺技术研发。针对冶炼和轧钢等各工序能耗指标及入炉焦比、钢材综合成材率

等指标关键开展技术攻关,开发和应用高效、低耗、绿色、环保的生产工艺技术,确保从根源上降低资源能源消耗,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比如,加强余能余热回收利用、水循环利用、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废气治理等技术研究与应用,有效控制了污染源点;攻克了微细粒级钛铁矿回收的世界性难题,技术和装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可有效回收微细粒级钛铁矿(粒度毫米)。二是推广实施新技术新工艺。开发并运用具有攀钢特色的溅渣护炉工艺,使攀钢转炉炉龄稳定提高,大幅度降低了炼钢用耐火材料消耗。新钢钒按照“三干一闭路”(干式除尘、干熄焦、干式TRT和工业水闭路循环)思路,实施了1、2号焦炉干熄焦工程、高炉TRT机组建设、转炉煤气回收和炼钢、热轧、钒制品加工等系统废水循环使用等技术改造,发挥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攀成钢实施工业废水、煤气、余热蒸汽和固体废弃物“四大闭路循环”技术改造工程,在产量不断创造历史新高的情况下,总能耗持续下降。攀宏钒制品厂采取蒸氨一浓缩工艺处理沉钒废水、煤化工厂采取高效微生物菌种处理生化废水等新工艺,工业废水实现了“零排放”。三是充分引进社会专业力量开展节能减排。新钢钒将部分环保设施委托给钢城企业总公司负责管理,钛业公司与攀枝花攀化公司开展了废酸专业化处理的战略合作,攀成钢与川化签订循环经济框架协议,实现了资源能源社会大循环。

3、深入开展“对标挖潜”,不断优化经济技术指标。攀钢坚持与国内同行先进企业对标,开展“对标挖潜”活动,采取成立科技攻关队、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等措施,加强生产全过程预测、监控和管理,进一步优化经济技术指标,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一是调整原燃料结构促进指标优化。以优化高炉炉料结构为重点,调整原燃料结构,合理搭配贫富矿,加大喷吹煤使用力度,降低焦炭使用量;以煤气、蒸汽回收利用为重点,利用焦炉、高炉、转炉煤气回收发电,利用余热蒸汽建设溴化锂中央空调,大幅度降低电耗;以水资源循环使用为重点,在焦化、轨梁、热轧、冷轧等系统建设废水循环使用处理装置,新水消耗逐年下降。二是抓好生产顺行促进指标优化,提高资源能源使用效率。始终坚持以高效、低耗为原则,优化生产组织,抓好设备检修、动力供应和质量控制,确保生产均衡稳定,攀钢综合成材率、合格率和等级品率稳步提高。三是加强资源能源管理促进指标优化。攀钢实行资源能源标准化管理,倡导和鼓励节约,完善能耗指标定额考核体系,对水、电实行超耗加价政策,推行违章用能举报制度和施工用能计量收费制度,持续开展节能降耗工作,向管理要节能减排效果。四是开展群众性的节能减排革新活动和劳动竞赛促进指标优化。深入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金、银、铜”点子评选活动和“我为攀钢节能减排献一策、十万职工提合理化建议”活动等,引导全体职工针对工艺技术装备提高、产品品种质量改进、能耗指标下降等开展小革新、小发明、小创造,解决制约生产、影响能耗的难题,取得了显著成效。

四、从模式上积极创新,探索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攀钢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抓好节能减排工作的落脚点,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再用、循环”的原则,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工艺,正逐步探索出一种“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经济模式,促进企业与环境协调发展。

1、抓好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利用。攀钢依靠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攻克了用普通高炉冶炼高钛低品位钒钛磁铁矿这一世界难题,形成年产1000万吨钢规模,并且把资源中的钒和钛提取出来,进行深度开发利用并形成产业化规模,大幅度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减少了环境污染。一是抓好钒资源综合利用。攀钢从最初只能生产钒渣,到拥有钒氮合金、高钒铁、三氧化二钒、五氧化二钒等系列化产品,钒产业技术和规模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2007年钒产品(以五氧化二钒计)产量达到万吨,成为我国最大、世界第二大钒制品生产企业,同时也使我国钒产业成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之一。二是抓好钛资源综合利用。攀钢通过科技攻关、技术改造和资本运营,攻克了微细粒级钛铁矿回收这个世界性难题,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化成套技术和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掌握了硫酸法锐钛型、硫酸法金红石型、国内唯一的氯化法钛白、高钛渣等系列产品的生产技术。目前已具有年产钛精矿30万吨、钛渣6万吨、钛白粉8万吨的综合生产能力,成为国内最大的钛原料和重要钛白粉生产基地。三是进一步提高钒钛磁铁矿资源利用效率。在2004年完成阶磨阶选产业化推广,改变了攀西钒钛磁铁矿精矿品位只能达到52%左右的局面,使铁精矿品位提高到54%以上,提高幅度达个百分点,并且可以对每年开采过程中被排弃多达500万吨的极贫矿和表外矿进行回收利用。充分挖掘矿山资源潜力,成功建成我国第一条40‰-45‰陡坡铁路运输线,为矿区进入中深部开采创造了有利条件。

新任职辅导员工作计划范文5

(一)辅导员担任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教师的政策依据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文件中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为学生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是辅导员工作的职责之一;辅导员可承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政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等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1教育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文件明确指出要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相对稳定、专兼结合、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师资队伍,是保证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要加强就业指导教师培训,加强实践锻炼,提升他们的能力和素质,提高就业指导的水平。2此两文件是辅导员担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师的政策依据。

(二)辅导员担任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教师的现实依据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文件中规定辅导员工作职责包括帮助高校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经常性地开展谈心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为学生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等七个方面。在这样的背景下辅导员工作已由原先的保稳定向保稳定、促发展,引领服务研究转变。要提升辅导员服务水平、引领学生更好的发展,辅导员必须努力提升自我素质,不断提高职业化水平。担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师,为大学生提供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服务便是转变工作宗旨的体现。教育部相关文件规定辅导员具有高校教师身份,各高校新一轮聘岗制度下对教师的岗位申报条件做了明确规定,以笔者工作高校为例,在中级八级岗申报条件中规定“近5年平均每学期为本科生授课课时达到8学分以上,且教学业绩考核均有两年为B级及以上”。从初级岗到副高岗每个岗位的申报条件中都包含了相应的授课要求,新的教师聘岗申报条件要求辅导员必须在做好学生工作的同时切实履行教师职责为本科生多授课、授好课。这为辅导员担任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师提供了现实依据。

二、辅导员担任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教师的优势和不足

(一)辅导员担任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教师的优势

1.角色定位和工作内容优势

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者与实施者,同时又扮演着学生的人生导师、生活指导、心理之友等多重角色,是学生值得信赖的良师益友。辅导员平时与学生接触机会大大多与其它教师,对学生的基本情况、个性特征比较了解。3职业规划、就业指导是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辅导员尤其是分管就业工作的辅导员熟悉就业政策,了解学生的就业优势、劣势及就业需求,与用人单位有着密切联系,知道用人单位的录用人才标准。与此同时辅导员在服务学生就业过程中能够掌握许多鲜活的案例,这些都可以成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堂上具有说服力、吸引力的授课内容。

2.团队合作和自身素质优势

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能否成为一门受大学生喜爱、对大学生真正起到帮助作用的精品课程关键在于是否有一支优良的师资队伍。辅导员应当成为这支队伍的中坚力量。辅导员队伍具备很强的团队合作能力、分工协作能力,这些能力使得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中各个辅导员能够通力合作,合理分工,集体备课,在充分发挥个体聪明才智的基础上有效整合团队的力量,形成一支精良的师资队伍。辅导员还具备优秀的自身素质,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是辅导员群体的普遍特征,这些素质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必备条件。4

(二)辅导员担任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教师的不足

1.日常工作繁琐,教学经验相对缺乏

虽然教育部相关文件规定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双重身份,但是教学经验丰富、能够娴熟地驾驭课堂教学、妥善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辅导员为数不多,大部分辅导员教学经验相对不足,对教学设计、课程组织、课堂管理比较陌生。辅导员日常工作琐碎,事物性工作繁多,许多辅导员所带学生人数远远超过教育部规定的1:200比例,许多时候处理一件学生突发事件要占用辅导员绝大部分的工作时间甚至休息时间,这对辅导员的精力和体力提出了很高要求,如此工作压力下难免会影响正常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

2.学历、职称相对偏低,相关理论储备相对不足

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辅导员中大部分学历为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学历占小部分,博士研究生只有一人。辅导员群体中职称相对偏低,绝大部分辅导员职称为讲师、助教,副教授所占比例偏小,且基本上都为学院党委副书记。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储备不足,具有职业规划师或就业指导师资格证书的辅导员偏少,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对于大部分辅导员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部分担任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师的辅导员处在现学现教、边学边教的阶段,这些都成为制约辅导员成为优秀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师的瓶颈。

3.队伍普遍年轻,人生阅历不够丰富

大学生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教师是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导师和引路人,需要具有一定的人生阅历和社会工作经验及职业前瞻性。大多数高校辅导员只是从学校到学校,从未真正走出过学校,缺乏社会历练,很难站在应有的高度俯视大学生的人生之路并给以真正有效到位的引领和指导。

三、高校辅导员担任职业规划教师的改进措施

目标只是给辅导员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如何执行才是达到目标的途径。作为高校有责任和义务加强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师资队伍建设,为建设一支相对稳定、专兼结合、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师资队伍提供应有的培训机会和相关保障;作为辅导员的个体则应该有强烈的意识和责任积极参与相关学习培训和业务提升,以实现自我的成长与发展。

(一)学校应当营造良好氛围,为辅导员担任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教师提供相应保障

1.提供体制上的保障

当前各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尚处起步探索阶段,普遍遇到师资不足、相关经验缺乏等困难。能否克服困难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好关键在于是否有一支精良的师资队伍。在当前职业规划课程教师严重缺口的情况下,具备角色工作优势、团队合作优势、自身素质优势的辅导员队伍无疑是填补这个缺口的最佳选择。教育部相关文件亦规定辅导员可以担任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工作,这就为学校选聘辅导员担任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师提供了政策依据。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应该出台相应政策鼓励、引导辅导员积极参与职业规划课的教学工作,为辅导员担任职业规划课程教师提高相应的体制保障。

2.提供培训保障

辅导员担任职业规划课程教师有着自己不可替代的优势,但也存在相关理论储备不足的问题。辅导员中绝大部分本科、研究生所学专业非职业规划方向,缺乏相关知识背景。要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必须提供相应的培训保障,创造条件为辅导员提供心理咨询课程、职业规划课程相关培训机会,通过定期邀请专家讲学,选派辅导员赴其它高校进行交流学习,激励辅导员考取心理咨询师、职业规划师双证等方式为提高辅导员的职业规划指导能力提供持续的、强有力的培训保障。5

3.提供考核制度保障

辅导员作为高校中具有教师与干部双重身份的特殊群体,在考核制度的设计上应该充分考虑辅导员群体的特殊性,在考核中既要注意教师和干部考核中的交叉方面,又要兼顾差异性。对于担任职业规划等课程教学任务的辅导员在考核制度上应体现对其教学工作的肯定与鼓励,考核时应给予适当的加分,对教学成果突出、指导学生得力、深受学生好评的职业规划指导教师应授予相应荣誉,给予适当物质奖励,并享受在晋升上的优先权。6

4.提供课程建设保障

要努力将职业规划课程打造成受大学生欢迎的精品课程。学校要加大对职业规划课程建设的经费投入,确保有充足的经费开展教学实践、科研活动;要组织相关专家编写、修订适合本校实际的职业规划课程校本教材;要强化师资队伍的培训,建立一支业务精湛、教学突出、经验丰富、指导得力的优秀教师团队;制定听课制度,鼓励教师互相听课,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在抓好课程经费投入、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还应鼓励教师参与相关课题申报、鼓励学生参与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让教师不断提升理论水平,让学生在学习和互动中体验快乐与成功。

(二)辅导员必须加强自身学习,实现自我提升

1.训练师范技能,提升教学水平

良好的师范技能、一流的教学水平是辅导员胜任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教师角色的必备条件。辅导员要努力提升三笔字水平、课件制作水平、演讲水平、普通话水平等师范技能。辅导员还应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要对教学设计、课程组织、课堂管理知识进行系统学习,同时还应该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教育部相关文件规定辅导员可以承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政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等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辅导员应当主动参与这些课程的教学活动,在实践中提升教学水平,同时辅导员还可以通过聆听职业生涯规划名师上课的方法,借鉴他人上课的成功经验更好的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2.加强业务学习,提升理论水平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0 2425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