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员培训工作计划精选5篇
【导读】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服务员培训工作计划精选5篇”工作范文资料,供您参考学习,希望这篇工作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朋友吧!
员工培训计划【第一篇】
一、培训目的
本方案属于新员工入职制度之一,在于帮助新入职员工快速溶入公司企业文化, 树立统一的企业价值观念,行为模式,了解公司相关规章制度,培养良好的工作心态,职业素质,为胜任岗位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为新员工提供正确的,相关的公司及工作岗位信息,增强业务员走入市场信心。
2、让新员工了解公司产品知识,更快进入工作状态。
3、让新员工了解公司历史、政策、企业文化、树立对公司信心和期望。
4、让新员工感受到公司对他的欢迎,让新员工体会到归属感。
4、使新员工明白自己的工作职责,加强同事之间的关系。
6、提升业务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提供寻求帮助的方法。
二、培训人员职责
1、对新人须全心全意的进行岗位专业知识传授和指导。
2、根据培训时间对新人在过程中,予以成绩考核及技能评估。
3、培训人员应及时将新人工作中表现及时反馈行政部。
三、新员工
1、严格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
2、虚心、认真的接受培训师人员的教导和安排。
3、严格执行岗位操作标准和制度。
4、每周、月对本岗位工作内容、工作成绩、建议及个人心得以书面的形式交予行政部。
餐饮服务培训计划方案【第二篇】
一、 培训时间:
4月23日―――五月23日,
上午8:30―――11:00下午2:00―――4:30
二、 培训目的要求
通过培训,使学员熟练掌握餐厅服务的基本技能、基本程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实际工作的应变能力及心理素质,能够把所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三、 培训内容
(一) 托盘的基本要领
(二) 餐巾折花
(三) 中餐摆台
(四) 斟酒、上菜、分菜
(五) 中餐宴会的预定
(六) 中餐宴会的接待服务程序及技巧
四、 培训方法
1、 课前10分钟演讲。
2、 “54”青年节演讲比赛:“让青春在这里闪光”
3、 案例分析及小组讨论
4、 课堂讲解
五、 考核办法
1、 客史档案收集比赛
2、 应变能力测试
3、 托盘跑比赛
4、 中餐摆台比赛
第三阶段:餐厅服务质量管理
一、 培训时间:
5月23日―――6月23日,
上午8:30――――11:00下午2:00―――4:30
二、 培训目的及要求
通过培训使学员深刻理解企业的经营理念,提高对客服务的综合能力,以优质的服务让客人完全满意。全力打造东山宾馆服务品牌。提升宾馆服务档次。
三、 培训内容
一) 餐厅服务质量的含义
二) 餐厅服务质量意识
三) 餐厅服务质量控制的方法
四) 品牌营销
五) 顾客心理研究
六) 处理客人投诉的技巧
四、 培训方法
1、 课堂讲解
2、 模拟情景,进行服务演练
3、 文艺汇演:小品、诗朗诵、歌曲、舞蹈等多种形式。
4、 技能训练
五、 考核方法
1、 模拟情景,进行接待服务考试
2、 餐厅服务技能综合考试
3、 根据成绩发放证书
餐饮员工培训计划方案【第三篇】
一、 培训目标
1、总体目标
培养具备以下条件的人员:掌握餐厅服务基础知识,能够运用基本技能,独立完成本职业服务程序,并能做到服务质量一流。
2、服务素质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使学员掌握企业经营的理念、服务的理念,餐厅服务员的素质要求,餐饮服务礼仪规范及各种待客服务技巧,学会用礼仪包装自己 ,自觉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营造良好的服务氛围,提高综合服务素质,提升对企业的忠诚度,增强团队的凝聚力,为迅速、全面提高餐厅服务档次打下良好的基础。
3、操作技能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使学员熟练掌握餐厅服务的基本技能、基本程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实际工作的应变能力及心理素质,能够把所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二、 教学要求
(一)服务素质培训要求
1、企业形象塑造及餐厅服务员个人形象塑造的重要性
2、服务的含义、服务的理念、服务的模式
3、餐厅服务员的素质要求
4、餐厅服务员的职业道德要求
5、餐厅服务员的礼节礼貌的基本要求
6、餐厅服务员仪容仪表仪态的基本要求
7、餐厅服务中常用的礼貌用语
8、如何树立“前台员工是宾馆内部的顾客”的理念,加强前后台的合作
9、沟通客人的技巧
10、熟记客人
11、语言技巧
12、建立有效的团队
13、如何创造客人、如何留住客人
14、电话礼仪
15、如何与客人打招呼
(二)、操作技能培训要求
1、托盘的基本要领
2、餐巾折花
3、中餐摆台
4、斟酒、上菜、分菜
5、中餐宴会的预定
6、中餐宴会的接待服务程序及技巧
三、教学计划安排
总课时数:140课时。专业理论:10课时。
70课时;专业技能:60课时;
餐厅服务员教学安排
一、课程任务和说明
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餐厅服务员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完毕,培训对象应能够独立上岗,完成餐厅服务的日常接待与卫生清洁等工作。
在教学过程中,应以理论教学为基础,注意加强技能训练,使培训对象通过实际训练,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二、 服务素质培训的教学要求
通过培训,使学员掌握企业经营的理念、服务的理念,餐厅服务员的素质要求,餐饮服务礼仪规范及各种待客服务技巧,学会用礼仪包装自己 ,自觉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营造良好的服务氛围,提高综合服务素质,提升对企业的忠诚度,增强团队的凝聚力,为迅速、全面提高餐厅服务档次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操作技能培训的教学要求
通过培训,使学员熟练掌握餐厅服务的基本技能、基本程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实际工作的应变能力及心理素质,能够把所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餐厅服务员工作总结【第四篇】
随着市场法规和规则的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在激烈竞争中的中国餐饮市场将遵循国际规则,市场将会得到进一步规划和净化。中国现有的万家餐饮企业和近5000亿的营业额将会不断增加,中国餐饮市场潜力巨大。今后餐饮业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同时,市场竞争也将更加激烈,市场细分化的趋势使企业特色与个性化更加明显,竞争焦点将更集中地表现在创新能力、经营手段、管理水平与人才保证等方面。
社xx3月29日商务部29日发布的数据分析显示,20xx年我国人均餐饮消费支出预计将达到xx元,餐饮业市场运行将继续以17%左右的速度高速增长,全年零售额可望达到亿元,并呈现四大发展趋势。
一、餐饮消费将保持旺盛的发展势头
目前,我国人均餐饮消费刚刚达到100美元,与美国1600美元、法国1050美元相比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当前餐饮业的消费需求主体还是来自城镇居民,而农村餐饮这个庞大的市场还没有真正启动。巨大的农村餐饮市场将为我国餐饮经济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餐饮社会化将带动消费方式多元化
近年来,商务交易、会展活动、居家消费、商务与个人旅行、休闲娱乐等均成为带动餐饮消费的动因。餐饮业消费需求将不断扩大,与之相对应的消费门类将突破传统的餐式范畴,呈现出便利化、多元化和现代化发展趋势。
三、经营方式改变将激活餐饮业市场
连锁经营、网络营销、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等现代经营方式将不断在餐饮行业得到有效运用。一些地方特色的家常菜馆、小吃街、美食广场、中西式快餐遍地开花,生意兴隆。
四、服务扩展将促进餐饮消费可持续发展
餐饮业将积极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扩大餐饮消费热点,加强服务的人性化发展。以社区餐�
所有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长期以来注重团队的建设,组建了一支具有开阔的视野、强烈的事业心的高效学习型团队,使目标更为远大,前进的步伐更为稳� 我们团队立下了要让走出东营,走出山东,走向中国,走向世界的宏伟目标!
有一个强烈的使命是“让更多的人健康快乐起来”,“让世界充满爱”,我将为这一使命奋斗终身!“一切皆有可能!”我们期待梦想的实现
经过两年多的运作,已步入了成熟的发展道路。为了更好地努力打造服务品牌,进一步树立“健康生活欢乐传递”的宗旨。两年来,公司以文明规范活动为突破口,以“没有经过培训的员工是公司的损失”、“质量是酒店产品的生命”为切入口,狠抓好了星员工的培训教育,强化员工队伍素质,不断提高服务水准。
员工培训计划【第五篇】
摘要:在金融业日趋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中,中国银行业当务之急是尽快提高人力资源素质。本文分析国内外商业银行之间的差距、国内外商业银行培训工作体系的现状对比,结合笔者从事相关工作实践和经验,提出建立商业银行员工培训工作体系的建议。
市场竞争中,人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第一要素。国内商业银行或已股改上市的股份制商业银行都拥有一支规模庞大的员工队伍,如何盘活存量的人才储备,尽快提高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改善人才的结构,是确立国内银行在竞争中制胜地位的紧迫需求。当务之急,是建立、完善银行员工培训工作体系,强化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
一、国内外商业银行之间的差距分析
客观评价和分析当下中国银行业的竞争力态势,引导中国银行业抓住机遇,保证平稳过渡,并争取在国际金融竞争中居于有利地位,对于我们制定竞争策略、维护金融业健康发展,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具有全局性意义。
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两个层次:现实竞争力指标(包括市场规模、资本充足性、资产质量和安全性、资产盈利能力、资产流动性管理能力、国际化业务能力);潜在竞争力指标(包括人力资源、科技能力、金融创新能力、服务竞争力、公司治理及内控机制)。现实竞争能力是指银行在当前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生存能力。而潜在竞争力则代表了实现这一现实竞争力的进程。
我们从以下几个关键指标来分析国内外商业银行之间的差距。
(一)盈利能力之比较
在“分业经营”的管理模式下,国内银行经营同质化致使行业内存在同层面的低水平竞争状况。目前,国内银行盈利能力主要取决于资产扩张效率与资产盈利能力即存贷利差收入,占总体盈利水平的90%以上;而中间业务创利能力是国内商业银行的薄弱环节,依然未摆脱种类少、收入占比低、盈利能力差的状况,其总体盈利水平在10%以下。
20世纪的最后十年,美国银行业信贷业务日渐萎缩,为此,ZF和美联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促使商业银行实现业务多元化。例如,鼓励商业银行特别是具有人、财、物优势的大银行,全面“转产”,开发以金融衍生品交易为主的附营业务。正是这些政策的陆续出台,给美国银行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在90年代后半期至本世纪初,美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非利息收入在银行整个经营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从1980年%、1993年的35%上升到20xx年的%。到20xx年,美国商业银行业更是取得了亿美元这一创历史记录的纯利,与上年同比增长了%,当年非利息收入在银行整个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也接近50%。需要强调的是,大银行从附营业务获取的利润,其实远不止占总收入的50%!从90年代中期开始,金融衍生品交易所产生的利润,已成为大约100家全世界最大的商业银行的主要盈利来源。
作为未来银行的业务发展方向,中间业务创利水平代表银行创造高附加值金融产品的能力,而其收入水平将更能反映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竞争实力。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利能力的薄弱最主要的原因固然有政策因素,但归根结底是缺少熟悉中间业务的人才。
(二)银行对中高端客户私人业务服务能力之比较
近年来,美国银行把以往用于公司客户的一些服务手段,用来对中 产阶级以上的“高端客户”提供私人理财服务。为这些“高端客户”提供理财服务的,除了银行自身或外聘的投资专家,还可能会有税务专家,或公正机构的公证人。他们共同的任务就是为每一位客户量身制定一些经营计划与投资计划,把他们当作小型机构(或者说是小型公司客户)来对待,使他们的金融资产能规避风险,并得到保全和升值。
国内商业银行在近两年才开始尝试建立个人客户经理队伍,服务中高端个人客户的战略转型刚刚起步,处于一个销售银行产品给客户的营销员阶段,根本谈不上替客户理财和规划;
个人客户经理队伍与国外商业银行在经验、知识结构、了解和熟悉国际规范、国际准则等方面有相当大的差距。
(三)传统银行借网络走出新路径之对比
十年前,美国一家名叫“安全第一(SecurityFirst)”的网上银行呱呱落地。它的出世,成为美国整个银行业全面转型的先声。以网络技术为手段,这家银行为客户提供全天候24小时服务,业务涉及信息传递、数据查询和交易支付等各项传统银行业务。借助网络手段,网上银行无需修建遍布各地的营业网点、雇用大量柜面操作人员、支付昂贵的办公费用,所以其经营成本只占营业收入的15%,仅为传统银行的1/4。比尔.盖茨预言:“随着网上银行的出现,传统银行将是在21世纪灭绝的一群恐龙。”为了幸免于难,近几年来各国传统银行纷纷拿出巨资开办自己的网上银行。美国人由于此前已长期使用信用卡,电脑普及率和因特网走在世界前面,因而很容易接受网上银行业务。目前,美国传统银行原来手工办理的存贷款业务几乎都转到网上银行。而花旗、汇丰等银行不仅提供个人网上银行的各项服务,而且对于公司客户,他们可以提供完善的现金流管理平台、财务顾问系统,运用知识进行营销。
国内商业银行也看到了网上银行的发展趋势,招行、建行、工行等紧跟潮流,在国内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但用国际水平衡量差距仍是很大,症结之一是银行技术人才队伍数量、质量的不适应。
综上所述,不管是现实竞争力指标还是潜在竞争力指标,国内外商业银行之间的差距归根结底是体现在人员的知识结构和知识水平的差距上。
二、国内外商业银行培训工作体系的现状对比
这种人员的知识结构和知识水平的差距,有多种原因。缩短这种差距的有效途径是强化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不久前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委员会的宣布成立,无疑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要逐渐地推进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考试认证体系的建立,银行业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要逐渐走上秩序化、专业化、正规化的轨道,花大力气培养和造就一大批自己的一流专业人才,切实提高整体素质,从而达到提高服务水平、满足社会各界人士对金融服务需求的目的。
下面,试分析国内外银行培训工作体系的差距。
(一)、以花旗、大通为例,看国外银行培训工作体系的建设、运作花旗认为“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工作不仅是适应日益变化的金融发展与日剧激烈的金融竞争的需要,而且对降低劳动产出比率也十分重要”。他们把培训工作定位于“既有基于技能的培训工作、又有与顾客相关的培训工作,还有员工自我发展的培训工作”。每年平均每人培训工作达5天以上,培训工作的费用支出更是相当之高,在20世纪90年代,仅用于波兰分行120人的电子银行业务一项培训工作费每年就达40万美元。
花旗把对员工的培训工作作为一项长期战略,从中发现人才,发展企业。花旗在使用平衡计分卡管理绩效之外,还开发了能力测评体系以测量员工的能力(把该岗位的能力胜任模型和测评后每位员工的实际能力水平相对照,以决定该员工的培训工作和提升晋级等问题)。此外,花旗时刻怀有人才的“危机感”,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因人才流动而形成的“人才陷阱”,对人才进行“备份”,有效应对高尖人才的断层和流动。
大通曼哈顿银行重视培训工作、重视人才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在对教育费用的重金投入上,平均每年对教育经费的支付就达5000万美元。大通总裁曾说过:企业的实力是一定要让人才队伍超前于事业发展,才能更快地适应国际金融市场并得以发展。
大通设置专门培训工作机构和专职人员,大通的职员培训工作部门是由83个有经验的培训工作管理人员组成,其主要任务:
1、为领导提供员工教育的有关信息,如本年度培养的具体人员、培训工作的基本项目、培训工作的结果;
2、负责领导与员工之间的信息交流,定期组织员工与领导会面,把员工的想法和愿望反馈给领导;
3、根据领导或董事会的要求,组织员工撰写个人年度培训工作计划;
4、认真执行年度培训工作计划,组织落实各种培训工作工作。如他们的职工教育技能培训工作可分月进行,趣味性的培训工作每周二次,尤为重视学员的心理素质培训工作,让学员所设的各种各样的困境中,训练战胜并超越自我的能力,等等。
由此可见,国外商业银行在培训工作体系的建设和运用上有以下几个特点:以企业的长期战略为方向建立和运作培训工作体系;以强大的资金实力来支撑培训工作体系运作;以提升员工能力素质为目标建立培训工作课程体系;培训工作工作寓于日常工作中;培训工作的效果评估溶入员工的绩效管理体系,等等。
(二)、国内商业银行培训工作的现状
1、与发展战略不相匹配,针对性不强
国内商业银行拥有一支规模庞大的员工队伍,但人才队伍的现状还难以适应发展战略的需要:一是各类人才总量不足,管理人才和各类专业人才在全行员工总量中的占比还不够高;二是人才的整体素质不够理想,人才的专业知识、业务技能和创新能力,与先进银行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三是人才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既熟悉国内金融业务又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金融从业经验的人才仍显紧缺。
加强培训工作工作,把培训工作职能直接融入到企业的战略执行的过程当中,是保障商业银行经营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但综观国内商业银行的人才培养,基本没有将培训工作与自身发展战略结合起来,随意性、盲目性、低水平重复性、形式主义、“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现象普遍存在。
2、培训工作体系不够完善
商业银行以适应市场竞争为目标,以职业道德建设与业务能力培训工作并举,建立统一培训工作责任体系和支持保障体系,形成各级、各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广大员工广泛参与的协调高效的培训工作工作格局基本模式还处于初级阶段。
3、培训工作资源整合较差
因缺乏统一培训工作责任体系和支持保障体系,培训工作的集约化、共享合作机制难以建立;培训工作项目、课程研发等费用没有按照“归口管理、专款专用、适度集中、有效激励”原则规范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资源的浪费。
4、培训工作的效果评估不系统
培训工作跟踪、评估、反馈措施缺乏,培训工作后的跟进、评估和反馈不足,培训工作效果无法度量,不利于改进。同时培训工作结果无法应用到员工的绩效评估、人才的选拔、晋升、淘汰等工作中去。
三、建立国内商业银行员工培训工作体系的思考
从现在开始,紧密围绕商业银行自身的战略目标和各项工作重点,将培训工作作为推进战略实施的重要手段,持久地发挥培训工作对改善绩效与提升企业竞争力作用;树立人才投资理念,树立科学培训工作理念,加大对培训工作的投入,提高培训工作的投入产出意识,各级上下联动、各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培训工作一盘棋;强化培训工作需求调查和培训工作效果评估,强化培训工作规划、开发、组织和管理功能,切实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形成自主学习、集中培训工作、考察交流“三结合”的培训工作育人体系,确保培训工作质量,加强培训工作成果转化;将培训工作与员工的职业发展相结合,有效调动员工的培训工作热情,坚持企业培训工作与员工自主学习相结合,营造人人需要学习、人人有机会学习、人人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
主要措施:
(一)完善培训工作组织与责任体系。
1、成立培训工作工作领导小组,决定全行培训工作政策和重点。
2、分管行长对辖内员工培训工作负责,运用多种方式及时与员工沟通,加强对辖内员工培训工作规划及发展指导,及时根据发展经营战略对培训工作工作进行指导。
3、加强培训工作工作的考核力度,量化培训工作考核结果,将培训工作考核结果纳入各单位领导班子和主要负责人年度考核指标体系。
(二)通过学历学位教育管理、培训工作项目管理、培训工作积分管理、兼职教师管理、培训工作经费管理、培训工作联系人管理、培训工作学分认定及管理、培训工作课程开发管理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健全培训工作的支持保障体系,形成一套完整的教育培训工作制度,促进各项培训工作工作规范有序进行。
(三)继续以分层分级组织实施培训� 按员工类别建立素质模型,并在此基础上为每个类别建立支持员工素质提升的一整套培训工作课程体系和对应的重点课程。
对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经办岗位三大层面人员,细分岗位类别,通过科学的素质模型的建立,为每个类别员工建立一套完整的培训工作课程体系,对各岗位培训工作课程,明确主干课程和非主干课程,并对每个课程确定对应的培训工作学分和要求,建立培训工作学分管理。
笔者通过同样方式对个人、公司客户经理、专业技术岗位、网点负责人、会计业务骨干、经办人员、柜员等八类人员建立了素质模型和课程支持体系。
(四)拓展培训工作渠道,创新培训工作方式,丰富培训工作手段,引入丰富多样的培训工作形式,提高培训工作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加强与高校及培训工作机构的合作,聘请专家教授和专业培训工作师,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组织员工培训工作,扩大培训工作覆盖面,为员工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及相关业务知识,创建学习型组织创造良好条件。
(五)强化对培训工作效果的评估和反馈,提高培训工作项目开发、课程设计的科学有效性,加强培训工作的投入产出评估,对重点培训工作项目,做好培训工作前、培训工作中和培训工作后的全程评估。
培训工作前做好培训工作需求整体评估,培训工作对象知识、技能和工作态度评估等;培训工作中做好培训工作组织准备工作评估、内容和形式评估、教师评估等;培训工作后做好目标达成情况评估、效果效益综合评估等工作。对大部分培训工作项目还要实施学习评估,通过考试测评和撰写学习心得等方式来完成,对重要培训工作项目还要实施行为评估,对学员培训工作后一段时期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价,对投入巨大的培训工作项目,还要实施绩效评估,对培训工作效益进行综合测算。
(六)进一步加强培训工作的集中管理,统一规划,归口管理。
加强培训工作工作计划的管理和培训工作经费的预算管理,加大培训工作经费的投入,提高培训工作资源的使用效率。 笔者所在单位通过以上措施,加强和改进了员工培训工作工作,在员工学习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机制、运营方式和管理技术,熟悉资本市场的规则、深刻理解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理念和运行规律方面起到了一定效果。促使了各级各类人员尤其是管理人员尽快树立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理念,培养其战略管理、资本管理、投资者关系管理等专业技能,较好地适应股份化改造对员工的履岗能力要求,促进了经营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