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工作计划 >

教育工作者与学校管理者范例(8篇)

网友发表时间 2071537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教育工作者与学校管理者范例(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教育工作者与学校管理者范文【第一篇】

对青一中,始建于1958年,隶属哈尔滨市道外区教育局,称为哈尔滨市第33中学;1963年划归呼兰县,称为呼兰县对青中学;1969年学校开始招收高中班,学校归属当时的对青山人民公社管辖;1980学校被确定为“片中”,成为一所完全中学,隶属于呼兰县教委;1995年高中撤消,归对青山镇管辖;1998年学校易地重建,更名为对青山镇东方希望中学;2001年随着乡镇合并,学校改称呼兰县对青山镇第一中学;2004年4月,对青山镇划归哈尔滨市松北区,学校称哈尔滨市松北区对青山镇第一中学。

我校是松北区一所完全中学,校园占地面积万平方米。规划为三区一园,即初中部教学区、高中部教学区、学生公寓区、翰墨千秋文化园。整个校园布局合理,格调高雅,教学楼造型独特,玉树琼枝,“为中华之崛起面读书”的校训文化石,形成了人文教育与环境育人的和-谐统一。学校于2015年恢复了停办10年的高中。学校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近几年来,学校在各项工作中也屡获殊荣。曾获省荣誉?次,市级荣誉?次,区级荣誉?次。

秉承“崇德立人,瀹智育才”先进的办学理念。

二、面对现实的反思

刚接任正职,困难很多,压力很大,棘手的问题一大堆,工作不知从何下手。摆在我面前最突出的是三大问题:

一是经济问题,燃眉之急。学校经费赤字(   )  万元,入不抵出。教师福利待遇无从着手。

二是人心不稳,当务之急。师情分析。教师在学校看不到希望,都想自己的事情,主要心思没用到学生身上,可谓哀莫大于心散。

三是生源下滑,令人堪忧。生情分析。学生家长呼声高,社会舆-论大,学校压力大,局里期望值高,各兄弟学校气势逼人。只能背水一战,没有退路。

经过调查研究,实际接触,冷静思考后,我感到当时困扰一中发展的最大问题是解决好六个方面的需要:

一是需要精神方面的支撑。一个学校的振兴,关键在于精神的崛起,一个没有先进的思想和精神做引导的学校是没有希望的学校。真正使学校站立起来的是思想。真正使学校强大起来的是精神。我们看了电视剧《闯关东》、《亮-剑》都是靠精神取得成功,赢得胜利。大庆油田是靠铁人精神起家,九八抗洪精神战胜了百年一遇的水灾;5·12地震靠的是民族团结精神战胜了特大地震灾害。经过研究、讨论,我们一中的团队精神确定为”和-谐奉献,追求一流”。我们的办学策略为:两部协调发展,走内涵建设道路,创办规模化学校。

我们的办学思想秉承“崇德立人,瀹智育才”的办学理念,立言垂训“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我们的基本工作思路开展四个创建活动。促进学校四大发展。四创建内容为:创建研究型(个性化)教师、学习型校园、管理型学校、和-谐型环境。每一个方面的活动都有具体的要求和方案;促进学校四大发展为:以分层次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要解决学生差异问题;以人文见长促进学科特色发展,主要解决学生兴趣特长问题;以和-谐向上促进教师名优发展,主要解决骨干教师的培养问题;以优良传统促进学校创新发展,主要解决校园文化问题。

按照这样一种思想和精神,把实际工作转变为教师的一种思想,凝聚成一种精神,形成教师的意志和自觉行为。

我们向全体教师倡导播种观念,收获行为,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那么一中的命运就掌握在自己手中。

二是需要目标引领。我们从实际出发,确定工作目标,引导大家积极向上的去追求,我们提出“一年初见端倪,二年初露锋芒,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形成品牌。

我们提出了学校发展的三个定位。

一是对学生的定位。一中学生差别各异,来自不同的学校达十几个,对每一个学生都要充满信心,抱有希望,努力把他们培育成才,先从情感态度入手,解决学生学不学,然后再考虑会不会,最后才是能不能学好的问题。确保每个学生低进高出,高进优生。

二是对教师的定位,一中教师面临着历史性的挑战,责任大于利益,工作难、压力大、付出多、见效慢。过去走下坡路,现在是登山,要花费比常人更大的功夫和努力去做,要求教师要改变工作态度,改变工作作风,改变不良习惯,工作中自加压力,自我挑战、互助前行,适应新形势,适应新课改、适应新发展。

三是对学校的定位。五十年栉风沐雨。笃行不辍。五十年砥砺前行,薪火相传。这是责任和使命,是呼声和追求。要看到我们和其他兄弟学校的差距,更重要的是我们工作的细节,用心程度,付出的精力,赶超先进的勇气和魄力不足。一种人要走自己的路,不攀比,不气馁,不掉队,埋头苦干,不骛虚名,憋足劲,只进不退就能赢。坚持就是发展,努力才会成功。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我们的教学目标是:三类学校,院校争满点;二类学校,院校有位置;一类学校,院校有亮点;各项竞赛有名次。(中考高考人数、省市市重、一表、二表、三表)

三是需要制度和机制保障。学校发展有三个要素。第一个是依靠校长的观念,人格和能力;第二是要有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和有效的机制;第三要素主要是依靠校园文化来影响校职工的行为和追求。制度更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更能体现公平、和-谐、科学发展。我们从实际需要出发,组织制定了11个制度和方案,基本体现了五个关注,即关注学生、关注教师、关注教学、关注过程、关注奖励。把工作目标化解为每一个实施步骤,在质量和效果上下功夫,花大力气把一个部门的工作与制度挂钩,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身上有指标。召开教代会进行讨论修改,然后下发执行,由各部门负责检查、落实、考核、兑现奖惩。

四是需要创造条件,改善环境。我们先解决教室紧张问题投入600万元盖4100平方米2号教学楼,再解决师生吃住问题投入400万元盖3000平方米3号公寓楼。每逢年节学校通过不同方式对教职工慰问,让老师在心里感觉到学校总是很关心他们。对特困、特殊疾病的教师及时去看望,体现了一种亲情和家人般的温暖。教师在评职称(分中高级多少人中级高级)、评先进、评骨干、学校亲自和有关领导打招呼要指标,为教师们争荣誉,创造条件派教师外出学习交流,先后派出教师?次,参加国家、省、市、区交流。为通勤教师解决了校车问题。

与此同时,我们尽量改善教师的办公条件,给教师办公室购置了书柜,更新了办公桌椅,配置电脑,及时更新,办公环境清新文雅,文化气息很浓。

我们提出一个理念,经营就是服务。领导要为教师服务,教师要为学生服务,后勤要为教学服务,学校要为社会服务,共同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五年来,我们争取资金2千万元,其中用于购置教学设备500 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一千万元,改善校园环境500万元。

五是需要向心力和凝聚力。学校能否办好,校长是关键。班子影响作用至关重要,我要求中层以上干部少说多做,深入第一线,以身垂范,给教师带个好头,副校长以下都兼课,听课,深入到课堂,体验教学过程,把握教学环节,及时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学校领导给大家带个头。值班任务中层领导承担不用教师了(不安排串休日),领导班子每个人都能尽职尽责,尽心尽力的去做,争先恐后的去做。我们领导干部实行政务公开,考勤公开,办事公开,让大家监督。大家都能做到早来晚走,每学期领导班子成员进行工作总结,整个班子成员与学校的发展同步走向成熟。当我们在改变现状继往开来的时候,现实也在改变和塑造着我们。

六是需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古今成大事者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一中发展是人心所向,各级领导全力支持鼎立帮助。社会各界也关心支持一中工作,都伸出了援助之手帮助解决困难。纵观兄弟学校的发展历史,目前一中虽处于发展期,但事物的发展是波浪式前进,现在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有一些办得好的学校也会产生高原反应。事物发展都有一个回落式的过程,机遇很难得,就看我们站在什么角度去思考,我们也有自己的优势资源。

四、实践中创新

这里我想引用一位哲人的一段话,他说“用头脑思考的人是智者,用心灵思考的人是诗人,用行动思考的人是圣人,同时用头脑心灵和行动思考的人,很可能就是先知”。作为学校管理者,要善于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反思问题、预知未来。要用手去做,用眼去看、用脑去思考,用心去处理事物。

新课改要求我们去实践,去探索更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感悟创新,学校提出:要在课改实践中让每一位教师都能获得发展,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成功的走向未来,创造更适宜学生发展的教育。

第一、对教师的管理。

树立教师是学校的主人意识,学校以教师为本,从某种意义上说,真正左右着学校办学形式的是那里的骨干教师群体。他们的思想、能力、意志、态度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发展。在工作中,当我们把教师放在第一位的时候,教师也会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善待教师就是善待学生,也是善待学校。

我们提出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没有好的教师,就办不上好学校,没有一批名师,就很难办成名校。美国教育研究机构组织一个问卷:是学生成就学校,还是学校成就学生。我说是教师成就了学校,是学校造就了学生。办学什么最重要,我说第一是教师,我宁可少要10万元钱,也要一名好教师;第二是生源,第三才是经费。有了好教师、好生源,也就有了经济来源。我们要创建名校,必须先培养名师,形成名气,依靠名人壮大名声。

工作中我们要做到两个始终坚持:其一,始终坚持学校发展与教师发展同步;制定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名师发展计划;始终坚持在事业中发展教师,在研究中成长教师,在岗位中促进教师提高。在教学中实行师徒帮教,跟踪听课,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其二,始终坚持用事业凝聚教师,用情感吸引教师,用成就激励教师,用精神感染教师。学校开展了评选十佳教师、和-谐团队活动,对有突出贡献的教师特殊嘉奖,大张旗鼓的'表彰宣传。对教师的每一步成长我们都搭建平台,倾注心血,倾其全力。实践证明,关注教师的发展,就是服务于孩子的发展,从而促进了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发展。

在教师发展过程中,我们加强了四项基本建设:

二是使读书成为习惯。

三是使研究成为风气。

为解决有效教学问题,学校把教学研究的中心向备课、上课、教学检测分析转移,每次月考成绩统计、质量分析都分科组织进行研究,针对问题及时采取对策,从而提高了教师的实际业务水平。

四是使培训成为制度。把开展教师基本功比赛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任务,做到人人过关、科科过硬,培养教师具备五种能力,即:考试独立命题能力、竞赛辅导的能力、编写校本教材的能力、承担科研课题的能力、本学科大循环任课能力。

第二、对学生的管理。

现在的中学生,特别需要严格的管理,无数名校成功的做法,都说明了严师出高徒、管理出质量、管理出人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是学校管理的主要任务。学习成绩好坏往往反映在学生学习习惯上,良好的品德习惯是一个人一生的资本。教育家关鸿羽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培养习惯是教育的根本归宿”。

我们重点开展三种教育活动:

一是开展主体性教育活动。让学生管理好自己,主要是学校、班主任创设情境提供方向,提供服务,让学生去实践过程,去实现自我管理。

二是开展体验性教育活动。学校把各项检查一以贯之的抓到底,毫不放松。抓迟到、抓带手机、抓发型、抓校服、抓考试舞弊。

三是开展社会实践教育活动。高一学年组织的军训、共青团系列活动。

第三、对教学的管理。

在学校的整体管理工作中,我们突出教学的中心地位。学校提出,以教学工作为中心。把教学工作扎实有效的落到实处,体现四个中心的作用,即:日程安排突出中心、一切活动围绕中心、方方面面服务中心,人才物力保证中心。在教学工作中注意抓几个关键性的问题。

1、抓分层次教学

2、突出学科优势

3、提优补差,实施控辍计划

4、学有特长

5、建立月考制度,跟踪检测。

6、分析学情,协同并进

7、加强备课组建设,打造品牌学科

8、建立家长会制度

第四、对课程的管理

我们着力提高学校的课程领导能力,突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力求做到国家课程标准化,校本课程多样化、办学特色课程化。

第五、对校园的文化管理

一个没有文化的学校是苍白的,是没有希望的学校。

一是抓班级文化建设。定期开展班主任论坛活动,班级管理方式也在发生变化,由原来的说教型、管理型向民-主型、思想型和文化型转变,对班级的管理更多的是靠班主任的思想引导,班级文化建设来熏陶、感染,引导学生自治、自重、自强。

二是抓教研组,学年办公室文化建设,形成一种制度、思想和文化氛围,使大家在教学中感受教育内涵。

三是创办?

五、工作中的几点感悟

我从教30多年,在我的教育生涯中,当过教师、中层干部、副职校级领导,现在任正职校长。任正职校长五年,在教育实践中,我经历了70年代的勤工俭学,80年代的教育改革,90年代的素质教育,21世纪的现代教育。纵观教育改革发展历史,只要我们把握住教育规律,就掌握了办学的主动权。

1、要把教师队伍建设当作重中之重来抓。在所有办学条件中,教师队伍是最重要的条件,有了一流的教师,二流的学生、三流的设备、也可以培养出一流的人才。抓队伍建设校长要有经营意识,就是真心实意的为教师服务,做到心里有教师;要时刻关心教师的冷暖;要把教师的一切挂在心上;要把教师的成长摆上日程。心诚则灵,没有感动不了的人。在教师队伍建设中最重要的是师德,教师的情感态度决定工作的质量得办学成绩。胡-锦-涛讲,教师要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去影响学生,用真心、真情、真诚去教育学生。只要我们用心的去做,都能获得成功,心到佛知。

3、适应新形势,勇于超越自我。

有人说中国的教育是用昨天的知识今天的理念来培养明天的学生,昨天成功的经验给明天带来的可能是失败,今天的问题往往是因为昨天的经验造成的,成功的果实是包含着失败的种子,通向未来的路不是回家的路。从新课改的角度说,我们都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要勇于挑战自我,超越昨天。未来真正的强者不是经验丰富的人,而是学习能力最强的人;未来的成功者不是驾驶豪华轿车的人,而是能够改造吉普车的人;资本时代是大鱼吃小鱼,而竞争时代是快鱼吃慢鱼。只要我们发奋学习、发奋实践、发奋思考,我们都有可能办出名校,成为名人。有一位哲学家说了这样一句话,如果一个人能从80岁往前活的话,我相信95%的人都可能成为伟人。

4、天道酬勤。事业的成功属于执着追求的人。回顾30多年走过的路,从教师到校长,如果说有了一点进步,取得一点成功,就是凭着孜孜以求的敬业精神,大一点说有一点坚定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心、积极地进取心和顽强的自信心,这种朴素的使命感和价值观,再一次体现我的人生价值。岗位的变化,也就是一种新的挑战,无论工作怎么改变,但我的人生价值观不会变,那就是认认真真做事,老老实实做人,习惯于站在更高的一个层面去思考现实的问题,勤奋的实践,不断的探索、反思,一往无前的奋斗下去,最后事业的回报远远大于我的付出。

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教育是未来,未来得成功在于拼搏。

每学年都要将全校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其中包括教师的任课安排。由于每年教师有调动或特殊情况,总是要费一番脑筋才能将工作分派好。较早的时候,学校安排工作由学校领导做统一安排,老师们一般不会出现不同意的情况,随着年度考核、竞争上岗、优胜劣汰等新的管理形式的出现,工作安排越来越难。

前几年实行学校设岗,教师和学校进行双向选择,实行了一段时间后,老师们也看明白了,所谓的双向选择其实还是学校安排,教师自由选择的范围很小,一些学科是给哪位老师安排的一目了然,别人即使想选择,学校也不会选。这也是个两难的问题,学校是从教师能胜任的最佳位置设置的岗位,换了别人肯定对工作有影响,而教师对双向选择的形式逐渐由模糊到清晰,对于安排不如自己意愿的工作出现了排斥心理,伴随着就出现了部分工作没人愿干,或对学校的安排不愿服从的现象。

自来到仁政小学后,我取消了双向选择安排工作的方式。其实个别教师不服从安排并不是对抗领导不想干,一是可能对所担任的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怕干不好而推诿;二是可能心理上有一种无奈的感觉,总觉得是被动接受的,没有得到尊重;三是可能觉得自己比别人负担重一些,心里过不去。因此,在安排工作上,对这些个别老师就是要个别对待。

在安排工作以前,我利用多种机会找老师们了解他们对工作安排的要求,做到安排工作时心中有数。在安排工作时,根据学校总体工作分工,把课程基本上安排得差不多后不急于公布,分析一下哪位老师可能对工作不满意,先分析老师们的心理,可能在哪个方面不满意,这样就可以有的放矢提前谈话。谈话时,要放下领导架子,不以官压人,要以平等的地位和老师们谈心,以商量的语气把工作的安排情况与老师进行交流,看他能不能接受,有什么困难。没困难,服从安排更好,如果不能接受,进一步探讨有什么困难,有什么解决的办法。同时,向这位老师提出学校为什么要安排这项工作给他的理由,让他觉得自己是这个位置上最胜任的人选,如果不这样安排会给学校工作带来什么样的损失。实在有困难,没法完成这样的工作任务,也只好进行调整,不能因为老师不接受学校安排的工作就对该教师有成见。老师们基本接受工作后,在全校大会上公布工作安排,这样就水到渠成了。

我感觉,只要我们心中装着老师,从老师的角度考虑问题,安排工作不是件难事。关键是要尊重老师,把老师当做是朋友,而不是被动的被管理者,这样才能将学校各项工作安排好,并且落实到位,才能把老师们的潜力释放,把学校工作做好。

学校育人应立足学生的终身发展

感悟:小鸟成功飞越太平洋,靠的仅是一小节树枝,而学校管理的第一要务是育人,育什么样的人呢?应是像小鸟这样具有自我发展能力的人。因此,学校育人应立足学生的终身发展。近几年来,我们在学校中大力倡导“习惯教育”,就是想培养学生的终身发展能力。好的习惯会有助于一个人的成功,坏的习惯则会阻碍一个人的发展。比如,在学习习惯的培养上,我们将学习习惯分为课前学习习惯、课上学习习惯、课后学习习惯。每种习惯又可根据侧重点不同,分为基本学习习惯和拓展性学习习惯。学校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就能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在行为习惯的培养上,我们提出“以礼育人”,就是“以中国优秀的礼仪文化熏陶人、塑造人”,从而实现“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的人”的目标,进而“成就学生幸福、成功、快乐的人生”。

学校管理应关注教师的幸福

故事2: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在谈到工作热情时,曾讲到一个石匠雕石像的故事。同样都是石匠在雕塑石像,面对“你在做什么”的问题,一个人说:“我正在凿石头,凿完这个我就可以回家了。”——这种人视工作为惩罚,在他嘴里最常抱怨的一个字就是“累”。另一个人说:“我正在做雕像,这是一份很辛苦的工作,但是报酬很高。毕竟我有家和孩子,他们需要稳定和温饱。”——这种人视工作为负担,在他脑子里最常想的一句话就是“养家糊口”。第三个人放下锤子,骄傲地指着石雕说:“你看到了吗?我正在创造一件艺术品。”——这种人以工作为荣、以工作为乐,在他心里最常流露的一个声音就是“很有意思”。作为一名教师,工作并不仅仅是辛苦的,更是神圣的、充满乐趣的。

感悟:现在的教师普遍工作负担很重,缺乏职业的归宿感与幸福感,产生了职业倦怠感。没有教师“幸福地教”,也就无法真正实现学生“幸福地学”。因此,学校管理应关注教师的幸福。为了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师的幸福感,应努力创造和-谐的校园环境,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关注教师身心健康。同时,学校管理者应强调,作为教师,需要用自身积极、健康且富有活力的精神、才华及个性来支持自己的事业,构建自己的职业理想。要努力让教师认识到,从事教育工作不是牺牲,而是享受;不是重复,而是创造;不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生活本身,进而实现个性自我与角色自我的融合统一,做一名幸福的教师。在教师激励政策上,学校应坚持多元激励,因为多一个观察的角度,就会多发现教师的一些优点,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得到激励、感受成功,让所有教师追求自我成长、看到自我成长、享受自我成长的幸福。

学校激励制度应“因人而异”

故事3:某校在教师评优、考核、晋级等方面都制定了一套严格、公正的量化积分办法,每学期都能根据教师的积分对教师进行评价。量化评分的内容包括教师的出勤、工作量、教学成绩、教研成果等方面,但每次评价结束后,许多老教师的积分都非常靠后,与“优秀”无缘。于是,老教师们怨声载道,工作中出工不出力,甚至“破罐子破摔”,只盼着退休那一天早点到来。

感悟:明明是“公平”的制度,为何没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我看关键还是出在“量化积分办法”上。“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初一看,量化积分办法非常公正,但细一分析,还是有失公平。原因在于老年教师相对于青年教师,有许多先天的劣势,即使开足马力、“透支生命”,积分也不可能排在年轻教师的前面。因此,学校激励制度的建设应“因人而异”。学校管理者首先应树立“人本管理”的思想,把老教师视为学校的“宝”,想方设法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然后把全体教师按年龄分为老、中、青三组,并按各组人数所占比例,分配优秀指标。再就是因人而异,制定不同的量化积分办法。这样的积分办法,既能调动老教师在教学、教研方面的积极性,又能发挥他们的“传、帮、带”作用,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价值,体会到工作的乐趣。只有“夕阳无限好”,学校工作才能“齐步走”,呈现出蒸蒸日上的良好局面。

教育工作者与学校管理者范文【第二篇】

要办好一所学校,仅靠校长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校长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管理策略以及学校的各项制度,需要学校各职能部门的管理者去贯彻落实。作为一校之长,在思想上引领和行动上指导的同时,应通过以下“十种意识”的锻造,强力打造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管理水平高,善于团结合作、勇于开拓创新的管理队伍。

管理意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意识到位,行动才能不缺位。学校管理者一般身兼教学和管理的双重职能,但其主要的职责是管理和指导。因此,如何拥有和保持一种有效管理的思想,是发挥管理者主体性、能动性的重要方面。他们管理工作的主体地位、能动作用发挥得如何,归根结底取决于是否具备相应的管理意识。

责任意识:现行的学校管理一般实行的是岗位责任制,但在具体工作中,时常出现诸如责任意识低、责任缺位以及推诿扯皮等情况,这就需要培养管理者的责任意识。应通过不断的培育和引领,帮助管理者从宏观和微观的不同层面解决为谁负责的问题:从个人利益讲是为自己负责,为自己的发展负责;从学校角度讲是为工作负责,为学校的发展负责;从理想的角度讲是为事业负责,为事业的发展负责。

细节意识:教育是培育一个一个生命成长的过程,也是提升一个一个生命价值的过程。因此,教育无小事,教育无小节,处处是细节。作为学校管理者,应该创设有利的条件,营造有益的环境,让每一个细微之处都散发出教育智慧的光芒:消除任何一个安全隐患,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创造一个个教育契机,成就每一个学生的自信心,做管理上的有心人。

效率意识:在学校中,管理是为教育教学服务的,是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和素质提升服务的,必须讲究效率和效益,即在保障一定教育成本的前提下,最大化地提高教育的效率和效益。管理者要倡导和奉行这样的意识:早想到比晚想到好;早做到比晚做到好;今天做到比明天做到好;现在做到比以后做到好。

协调意识:所谓协调能力,是指管理者调动一切资源(包括人、财、物、时、空、信等)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作为学校管理者,协调得好,工作效率、质量就高;协调得差,工作效率、质量就低。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有许多人、许多因素参与其中,没有协调与合作就没有发展,没有自己的发展,更没有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没有事业的发展。

质量意识:质量意识是完成任何一项工作的目标指向。教育就是培育生命的质量。因此,在学校教育和管理的过程中,管理者要从每一件小事、每一节课、每一个学生入手,关注每一件小事、每一节课、每一个学生的质量。对学校来讲,办学质量的生命在于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为学生未来生存的质量负责任。

发展意识:学校的发展水平、发展质量,取决于管理者的发展意识。因为管理者负有组织发展、带领发展和促进发展的责任。作为学校管理者,对发展要有如下的认识:发展要抓住机遇,发展要靠智慧,发展要靠团队,发展要靠勤奋。

创新意识:创新在一定程度上是改进、改革,其目标是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管理者的创新意识应包括:创新需要继承和发展;创新需要改变自己;创新需要意志力;创新需要内驱力;创新需要有改变现状的意识。

全局意识:有无全局意识是对一个管理者综合素质的检验。胸有全局工作有数,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一个缺乏全局意识的管理者,行而不远,难以赢得别人的合作,也是难以成就一番事业的。

文化意识:学校文化是学校精神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领导、教师、学生内在价值的外显。文化引领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每个人的思想、行动都在相应的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的引领下变成一种主动和自觉,教人自尊、求真、关爱、向善、进取,最终促使人人具有强大的内驱力和自我约束力。

我认为作为中学的管理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是

(一)政治素质

管理者是国家方针、政策的宣传者、贯彻者和实施者。要正确处理国家、学校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因此,管理者必须学习和掌握政策理论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提高自身的政治觉悟,自觉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提高工作责任心,勤勤恳恳,无私奉献。

(二)思想素质

(三)个性修养

管理者的个性是影响管理工作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可低估和轻视。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必须自信、谦虚、诚实、心胸开阔和具有吃苦耐劳精神。

自信。管理者要相信自己,不断增强信心,坚信自己有能力把工作搞好。能够正确对待在管理学校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暂时的困难和挫折,做到百折不挠,敢于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这样就能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谦虚。学校管理者所面对的是受教育的程度相对较高的教师群体的,但性格千差万别,学生的状况也大相径庭。管理者必须以谦虚为本,虚心向各位老师学习,加强与老师和学生间的思想沟通。那种不做调查研究,只凭主观臆断,自以为是的做法会使己脱离群众,难以在群众中树立威信。为人要谦虚。谦受益,满招损,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学校的管理者应做到虚怀若谷,养成宽广的胸怀。

诚实。管理者必须做到以诚相待,实事求是,与大家坦诚交换意见与分歧。反对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表面赞同,背后反对,耍两面派手段。

心胸开阔。古人云:宰相肚里能撑船。管理者应心胸开阔,能容人、容事,不斤斤计较个人得失。尤其是在学校各项工作推行的过程中,更要把握好与人为善,不骄不躁,与教师共发展,绝不可比权压人,或以私利报复人。得民心者得天下,就是这个道理。

吃苦耐劳精神。管理工作头绪多,事情繁杂,急事突如期来,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经常是休息日也是工作日。因此,吃苦耐劳精神也是管理者所不可缺少的素质。

(四)专业知识素质

专业知识是学校管理者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只有懂专业的管理者,才能在管理过程中有的放矢,灵活机动,遵循事物发展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避免官僚主义。作为学校的管理者首先是业务上的强手,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和专业指导能力,才能开展工作,才能被其他教师和学生所接受,才能有开展工作的基础和保证。

(五)人际交往能力

几年的工作经历让我深切地感受到,管理者实施成功管理的一个最重要因素就是具有较强的与人相处能力。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对外可以增强学校的形象塑造,加深与外界的交往,可以得到上级部门对学校的更多指导,可以借鉴兄弟学校的经验,促进学校的发展提高。对内,可以加强与他人的沟通和联系,一方面促进管理者之间的协调一致和默契配合;另一方面可以加强管理者和其他教师之间的心灵沟通,加深彼此的信任,便于管理者命令的执行。人际交往能力是管理者素质必修内容之一。

(六)创新精神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同样是肩负教育重任的学校管理者的灵魂。创新精神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创造性精神,创造性精神来源于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责任感,它是创造活动的动力。其内涵是:一切向前看,永远不满足,力争高成就。这就是管理者树立开拓创新精神的心理基础、产生创造精神动力的条件和目标条件。二是创造性思维,它以新动机为先导,以思维的流畅性、应变性为基础,以思维的创造性和丰富多彩的想象力为核心。管理者的思维应变性强,就能够发挥自身优势,走出新路子,创出自己的特点。尤其是在知识不断更新的今天,没有创造性的思维,就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激烈竞争,学校的发展就会受阻。三是创造性实践,创造性实践过程是揭示新的科学概念和建立新科学理论的过程。一个称职的管理者,在创造性实践中,都能够很好地挖掘学校内在的创造性因素,尤其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性实践活动,以此为契机推动学校工作向纵深发展。同时在开展管理工作中不断开展创造性实践,以此有效地开展工作。

教育工作者与学校管理者范文【第三篇】

云南开远的6000多人被屏蔽于时代之外。他们没法去银行存钱,没法旅行,没法考学、没法打工,甚至不能合法结婚。他们中的一些人所居住的村庄,甚至在当地最新版本的行政地图上,也被标记为荒芜的山坡。而这一切,只因为他们是上世纪末自发迁移来当地的移民,这些外来者都没有户籍。

倘若说自发的迁徙需要用“被完全遗忘”的结果来作为代价,那么它已经成了不可承受之重;倘若说6000多人的命运,以及他们所遭遇的一切,被习惯性地无视了数十年,那么它表达出的,只能是“故意的遗忘”。

6000多人因为户籍问题,所遭遇的困难绝非一日,当地管理者也理应感知,可他们选择了逃避。给予迁徙者户籍,不仅“落户”的手续麻烦,此前因户籍缺失造成的历史遗留问题,解决起来势必更麻烦。于是,一遗忘就是数十年,当地官方至今拿出的仍是聊胜于无的“解决托词”:只能提供一些帮扶政策,“户口的问题在开远是解决不了的,需要省里或者红河州里做出安排。”

在现有的户籍管理制度下,解决相关问题或许困难,但是,一个公民,不能在自己的国家“没有身份”地生存。那群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是这个社会难以抹去的悲哀。

教育工作者与学校管理者范文【第四篇】

学校管理必须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教育应与社会经济发展中国家紧密结合,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建设人才,培养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人才。以“三个面向”为指导,努力提高学校教育的现代化水平,教育现代化以未来为导向,认真研究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这正是迎接二十一世纪的挑战,培养跨世纪人才的素质教育,具有时代感和超前性,教育现代化注重落实受教育机会均等的广泛性和平等性,也是素质教育全面性的体现,教育现代化,建立在人格健康的心上,高尚的道德品质都要通过全面和-谐和发展,才能培高养素质的人才,教育现代化必须通过实施素质教育的全过程体现出来,达到高效率、高效益、高质量使学生终生受益,只有坚定不移地实施素质教育,才能达到现代化做要求。

二十一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适应新世纪激烈竞争时代的挑战,必须培养他们具有适应这种激烈竞争的基本素质,即具有奉献的爱国意识,有自强、自律的生存能力,有追求真知的创新精神,有团结合作,师德高尚的群众观念,有刚毅自信的心理品质,有独立学习与思考的自觉性,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青少年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这就要求我们立足于素质教育为目标,着眼于采取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实现科学规范有效的管理。

结合学校实际,我们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创教育行业形象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为宗旨,把实施“教师形象工程”作为载体,抓好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强化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意识,树立良好的社会口碑,让每一位教师和学生都获得发展。

1.每位教师树立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言行做到尊重他人,仪表风范,衣着整洁端庄,谈吐文明高雅。

2.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有强烈的事业心,良好的职业态度和敬业精神,坚决杜绝体罚和变项体罚学生现象发生。

3.建立督导检查小组,严格执行督察小组的各项规章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公示,并记录于“师评考评档案”中,年终与评估挂钩。

4.学校开展捐资助学和帮贫扶困活动领导班子开展结队子帮扶活动。号召教师对贫困学生和困难教职工进行献爱心捐款、捐物活动,帮他们解决生活和学习上遇到的实际困难。

1.建立决策中心。人员要精干,中心中的领导关系要明确,不能多头指挥;内部成员必须要有较高的能力、水平和较丰富的经验。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智囊团。

2.建立执行系统。这一系统要求所有成员执行决策要坚决、迅速。每人要有各种不同的技能和才干;在思想上要高度民-主统一,忠诚于工作和事业,有认真实干的精神;能够出色完成任务。

3.建立有效的控制与监督系统。建立有效的控制与监督系统以及及时畅通的信息反馈系统,保证领导工作中随时调控和完善自己的工作行为。

1.教师的“参与”激励。管理者根据学校的总目标再分解出二级、三级、四级分目标,通常个人的目标与总目标一致性程度低。就会影响教师的积极性和团体的士气。管理者的职责就是要将学校总目标的实现与教师个人目标利益、需要、方向统一起来,实行参与式的民-主管理,发动教师参与制定目标和进行决策,增加学校目标与决策的透明度,这将有利于创造出良好的工作环境,使教师意识到学校目标与个人目标的一致性,从而提高教师接受与执行学校目标的自觉性与积极性。

2.管理者的“榜样”激励。管理者以身作则,在教师中起楷模带头作用,对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是至关重要的。管理者要讲政治、讲正气,做到治学严谨、勤政廉政、以德树威;言必行、行必果,以信扬威;讲奉献、去杂念、以情助威;举止文明、遵纪守法、以仪升威;顾全大局、不计小节、以和强威。如果一个管理者在学校师生中缺乏政治威信,就不可能真正成为“学校之魂”,就难以对学校工作发挥主导作用,也难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管理者对教师要做到“小处”关心,“大处”表扬,“长处”助“长”,“短处”护“短”。从而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3.需要的“满足”激励。激励的因素很多,合理地满足教师的多种需要(物质需要、安全需要、精神文化需要、社会交往需要、尊重荣誉需要、劳动成就需要等)是激发教职工努力实现学校总目标和个人分目标积极热情的关键因素。满足教师的需要总的原则是“论-功行赏”,但奖赏要满足教师多层次的需要。具体而言,首先要分清教师的正当需要和不正当需要的关系,正当的应设法满足,不正当的应说服教育;其次,在正当需要中也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分,合理的应努力解决,不合理的应劝其放弃;再次,合理需要中有当前能解决与当前不能解决之分,能解决应尽力解决,不能解决的应讲清原因与情况,使教职工心中有数;最后,当前能解决的需要中还有依靠组织解决与教职工自己解决之分,前者应采取具体步骤去解决,后者也应为其创造条件,予以支持。

五、加强常规教学管理,采取“科研兴校”战略。我校根据上级的要求确立了自己的科研课题《小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的研究》、《小学语文阅读课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研究》坚持从问题入手做实、做好课题研究工作,充分发挥科研带动功效,科研促进发展的功能努力探索出一种适合新课改理念的课堂教学模式。

1.高标准,抓重点,搞好校本研究工作。

2.教研与科研相结合,扎实抓好课题研究工作,推动学校“十一五”规划课题的深入开展。

3.学校每学期都有教师集备课、集备课展示、推门听课、教研月及教师教学竞赛等活动以互动式教研为主导以教研案例分析活动为主体的多样化教研模式,通过学习交流,互相切磋,共同搞高。

苏霍姆林斯基的“相信孩子”的教育思想缔造了具有国际意义的以和-谐为特色的帕夫雷什中学。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有特色的教师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学校的特色,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往往是靠特色教师的努力而形成的,所以管理者必须以拥有特长教师为办学前提。

以我们学校来说,除了强化数学、语文、外语为三大主科教学以外,还注重学生的特长培养。每周三、周四下午第三节课为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时间,有美术组、声乐组、器乐组、篮球组、象棋组------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得以个性张扬,开拓了视野,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我们注重培养和选拔有特长的教师。主要做到一小几点:第一、积极提供机会引发教师的特长,人各有长,用人必用其所长,对教师也是如此。教师都有其独特的个性、特长、爱好以及工作习惯、教学风格。作为管理者要充分了解教师的这些特点,提供机会让其展露、发挥。第二,努力创造条件培养老师的特长。教师的特长爱好是可以通过途径加以培养的。苏霍姆林斯基在这方面的做法值得借鉴:对青年教师,他努力帮助他们分析工作中的长处和短处,并积极创造条件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为形成个人风格作准备;对中年教师他设法帮助他们找出各自的独特风格,并不断加以总结;对老教师则在总结的基础上积极加以传播扩大影响。

实践证明,学校管理者的水平,对学生具有深刻的影响,在学生身上往往能反映出管理者和教师的影子。因此,做为学校管理者要身先士卒,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凡要求被管理者遵守的,管理者必须带头遵守,才能积极有效的推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办出属于自己的特色学校。

教育工作者与学校管理者范文【第五篇】

随着教育技术现代化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设备已经成为学校的基本条件,同时也成为学校管理的基本装备。作为学校的管理者,使用这些信息技术装备也已成为日常工作的基本技能。但是不少学校管理者不具备基本的信息素养,以至于这些现代化的设备往往成了打字机、收发报机、阅读器、个人娱乐设备等。要使得信息技术设备发挥其在学校管理中的最大效益,就必须提高学校管理者的信息素养,增强信息意识,努力实现学校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

信息素养的内涵很丰富,其最主要的有信息文化常识、信息意识与情感、信息技能这三个部分。作为学校管理者,主要要提高的应该是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

一、主动获取信息

学校是由不同个体组成的一个小社会,各种信息资源丰富,信息来源途径很多。学校管理者必须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观念,结合自己工作的需要,敏锐地、有目的地、能动地去发现信息和挖掘信息。学校管理者要根据自己的工作目标有效地收集各种来自教育教学活动、文件、资料、会议、学习等方面的信息,并能熟练地运用观察、记录、访问、讨论、阅读、检索等获取信息的方法,通过各种媒体以及信息技术手段及时、准确、全面地获取所需的信息。

二、正确处理信息

学校管理者要对分享的“教育工作者与学校管理者范例(8篇)”,通过建章立制,加强信息管控,避免“信息超载”,增强信息免疫,实现科学取舍,实现为我所用的目的。处理信息要把握好三个关键,一是信息免疫。信息资源来自方方面面,需要学校管理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事业观,要有较强的甄别判断能力,自觉抵御和消除垃圾信息及有害信息的干扰和侵蚀;二是信息传递。通过对信息的正确处理,能根据工作需要,准确地综合、概述、表达和传递所需要的信息,有利于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让信息发挥最大的管理效益。三是信息协作。要善于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实现“零距离”的交往和合作,使之成为延伸自己的高效手段,形成学校各管理部门和-谐的合作关系,实现学校管理的最大效益。

三、积极预测信息

预见性是学校管理者的基本素养之一,预见性是对事物未来走向的认知与把握,预见性意味着主动性、实效性,预见性强,则工作的主动性高,实效性大。信息预测是在所拥有信息的基础上对未来的一种推测和预见,对信息理解程度的一种能动反映。在获取信息和进行有效地处理之后,要根据信息和自身工作的实际,对信息所反映事物的发展做出理性判断,并依据判断对工作做出有效地战略安排和调整,或将其判断准确地进行传递和交流。它对学校管理者借助信息技术这一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实施科学决策意义重大。

四、科学整合信息

信息整合是将所拥有的信息,依据工作的需要和发展趋势,在一定组织的领导下,实现对信息资源有序化、协调化、共享化,最大化的挖掘信息价值的管理过程。学校的信息资源十分丰富,来自不同的领域,不同的个体或群体,而对信息的掌握和使用因个体的差异,存在一定的偏差。这就需要学校管理者本着有利于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原则,组建有力的组织机构,搭建较为完善的信息处理平台,在数据集中、文档集成、资源整合这三个主要方面实现信息的有效整合,形成学校自己的资源库,构建丰富的信息资源。

五、创新运用信息

创新也是学校管理者的必备素质之一,在学校的各种信息通过收集、处理、整合和预测之后,要在多种信息的交互作用的基础上,迸发创造思维的火花,产生新信息的生长点,从而创造新信息。学校管理者要充分把个人智慧融入其中,对信息文化环境中的管理理念、管理责任、管理行为,通过信息理念、行为和创新认知系统进行科学评估,创造出新的“信息流”。学校管理者要通过对学校方方面面信息的关注、理解和运用,发挥信息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

学校管理者 应具备哪些专业素养和能力?

应该有先进前沿的教育思想、炽热如火的教育情怀、澎湃不已的创业激-情、持久如一的学习习惯、卓越非凡的管理能力、开放多元的办学视野、深度挖潜的研究能力、专业水准的写作能力。

一、学校管理者 应有先进前沿的教育思想。

思想,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苏霍姆林斯基说:“ 学校管理者 对学校,首先就是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 学校管理者 是学校之魂,思想是 学校管理者 之魂。 学校管理者 没有思想,学校便没有思想,没有灵魂,没有内涵,没有发展方向,没有美好未来。

那么, 学校管理者 如何将教育思想变成教育现实?一是将思想转变为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成为全校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二是将思想物化为学校的管理制度,通过制度规范或激发教师合乎期望的教育行为;三是将思想传递给教师,通过外出参观学习、校内思维碰撞等途径,让教师转变思想、更新观念,逐步把教师引上预设的发展道路和发展状态。这是众多名校长的成功经验。

二、学校管理者 应有炽热如火的教育情怀。

“教育情怀”包含对教育的感情、责任、理想和胸怀。对教育的感情,用一个字概括,就是“爱”。这种爱包括爱学校、爱教师、爱学生、爱社会、爱自然、爱国家乃至爱人类。对学生的爱,不仅仅包括对学习好的学生要爱,对学习不好的学生也要爱,是一种对生命的爱,是人间大爱。有了深深的爱,才会产生对教育的强烈的'责任感,才会萌生自己的教育理想,才会具备宽广博大的胸怀。对教育没有爱、没有感情、没有责任、没有理想,把教育当职业去应付而不是当事业去追求,这样的 学校管理者 是不 符合要求 的。

三、学校管理者 应有澎湃不已的创业激-情。

“激-情”即强烈激动的情感。创业激-情即奋发有为、干事创业、不畏困难、敢于创新、不怕失败、勇创一流的精神状态。美国著名作家爱默生说:“有史以来,没有任何一项伟大的事业不是因为热忱而成功的。”作为学校管理者 ,最重要的是应该有一种激-情,应该有一种创造的冲动,有一种不断挑战自我的成就动机。激-情可以产生动力,激-情可以产生灵感,激-情可以激励创新。 学校管理者 具有持久的激-情,学校才能得到持久的发展。没有了激-情, 学校管理者 便会安于现状、因循守旧、不求上进、得过且过,而且这种精神状态会传染给师生,对学校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甚至是危险的。

四、学校管理者 应有持久如一的学习习惯。

当今世界的竞争,从本质上说是学习力的竞争。著名经济学家泰普斯科特说:“未来的领导就是领导学习,未来最可靠的竞争就是克服障碍学习,最好的领导不是下达命令,而是建立让成员扩展能力的组织”。不管是一个人、一个单位还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不断取得成功,要想永立不败之地,必须重视、坚持读书学习。学校承担着传授知识、培养人才、传承文明的重任, 学校管理者 更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把学习放在职业生命的首位,不断提高学习能力。不仅自己坚持读书学习,还要引领教师读书学习,建设学习型学校,培育学习型教师。所有 学校管理者 ,读书学习都是他们个人成功和治校成功的智慧源泉,书籍浸润了他们的思想、涵养了他们的生命、成就了他们的事业。

五、学校管理者 应有卓越非凡的管理能力。

管理能力是 学校管理者 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目前的 学校管理者 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人治” 学校管理者 、“法治” 学校管理者 、“文治” 学校管理者 。

“法治” 学校管理者 即靠法规和制度去管理,学校基本上运转有序,但缺乏人文关怀;

“文治” 学校管理者 即在“法治”的基础上,实行文化管理,师生遵规守纪成为自觉,其中还充满着人文关怀。这是管理的最高境界。在学校管理上,一个 学校管理者 应摒弃“人治”,精通“法治”,追求“文治”。

“法治”应体现民-主化、精细化。民-主化即实行民-主管理,充分发扬民-主,让教师、学生甚至家长参与决策和管理;精细化即实施细节管理,健全管理制度,实现无缝隙覆盖、无障碍运转、无折扣执行。“文治”即营造一种学校文化,用文化规范行为、凝聚人心、促进发展。这种文化是全校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精神信仰,这种文化虽有制度约束,却又操作无痕,充满平等、关爱、互助,师生员工在共同的价值追求中能够体味到快乐、感受到幸福。

六、学校管理者 应有深度挖潜的研究能力。

研究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寻求问题答案、探究未知世界的一种过程。研究是新时期 学校管理者 重建教育理念、提升管理智慧、突破发展瓶颈、提高教学质量、打造学校品牌的重要途径。 学校管理者 要想在治校上不断超越自我,必须重视研究、乐于研究、善于研究,通过深度研究,不断破解制约学校发展的难题,推进学校向更高层次迈进。

那么,学校管理者 应研究什么?应研究教育方针政策,明确教育发展的方向,在大教育视野下引领学校发展;应研究学校管理,不断优化管理,提升效益;应研究课程、课堂、教学,提升课程领导力,提高教学质量;应研究教师,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生命成长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应研究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力促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等等。

七、学校管理者 应有专业水准的写作能力。

写作是人们有意识使用语言文字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的创造性脑力劳动过程。写作过程是一个认识过程,是一个人走向自觉、完善自我、不断成长的过程,是组合素材、斟酌文字、转变角度、整合思想、反思提高的过程。通过写作,人们可以表达感情、交流思想、传递信息,能够锻炼思维、培养品格、提升境界。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一书中曾断言:“在这个文字愈来愈密集的社会,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读写技巧。”

教育工作者与学校管理者范文【第六篇】

学校管理者作为学校的领导者,承担着推动学校发展的重要责任,他们需要具备全面的素养和卓越的领导能力。多年的从业经验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学校管理者,要想取得良好的成绩,就必须在工作中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与总结。在这篇论文中,我将分享我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第二段:制定明确目标并注重规划。

学校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并制定合理的规划。作为一名管理者,我始终坚持将学校的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在每个学期开始前,我与教职员工共同制定具体的发展目标,并制定详细的行动计划。通过制定明确的目标,我能够引领团队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并及时调整战略以应对变化的情况。

第三段:鼓励团队合作并有效沟通。

作为学校管理者,鼓励团队合作和有效沟通是非常重要的。我时常组织团队会议,鼓励教职员工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想法,以促进相互之间的学习与成长。此外,我还鼓励团队建立开放、互信的工作氛围,鼓励他们提出建设性的批评和建议。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团队合作,我们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提高学校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第四段:关注教师专业发展。

作为学校管理者,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我工作的重点之一。我鼓励教职员工参加各种培训和学习机会,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同时,我会根据每个教师的不同特点和需求,为他们制定个性化的发展计划,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因为只有教师们在专业技能和知识方面不断更新,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整体教育水平。

第五段:持续改进并发展学校文化。

学校管理者应该保持持续改进和发展的意识。在我所任职的学校中,我积极引导教职员工进行自我评估,发现问题,推动改进。我还注重培养和发展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和文化,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不断的发展和改进,学校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第六段:结论。

学校管理者的工作是一项责任重大且充满挑战的工作。通过我的工作经验和总结,我发现制定明确目标、鼓励团队合作、关注教师专业发展以及持续改进和发展学校文化是取得成功的关键要素。希望我的经验和体会能对其他学校管理者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共同推动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

教育工作者与学校管理者范文【第七篇】

应该有先进前沿的教育思想、炽热如火的教育情怀、澎湃不已的创业激-情、持久如一的学习习惯、卓越非凡的管理能力、开放多元的办学视野、深度挖潜的研究能力、专业水准的写作能力。

一、学校管理者 应有先进前沿的教育思想。

思想,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苏霍姆林斯基说:“ 学校管理者 对学校,首先就是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 学校管理者 是学校之魂,思想是 学校管理者 之魂。 学校管理者 没有思想,学校便没有思想,没有灵魂,没有内涵,没有发展方向,没有美好未来。

那么, 学校管理者 如何将教育思想变成教育现实?一是将思想转变为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成为全校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二是将思想物化为学校的管理制度,通过制度规范或激发教师合乎期望的教育行为;三是将思想传递给教师,通过外出参观学习、校内思维碰撞等途径,让教师转变思想、更新观念,逐步把教师引上预设的发展道路和发展状态。这是众多名校长的成功经验。

二、学校管理者 应有炽热如火的教育情怀。

“教育情怀”包含对教育的感情、责任、理想和胸怀。对教育的感情,用一个字概括,就是“爱”。这种爱包括爱学校、爱教师、爱学生、爱社会、爱自然、爱国家乃至爱人类。对学生的爱,不仅仅包括对学习好的学生要爱,对学习不好的学生也要爱,是一种对生命的爱,是人间大爱。有了深深的爱,才会产生对教育的强烈的责任感,才会萌生自己的教育理想,才会具备宽广博大的胸怀。对教育没有爱、没有感情、没有责任、没有理想,把教育当职业去应付而不是当事业去追求,这样的 学校管理者 是不 符合要求 的。

三、学校管理者 应有澎湃不已的创业激-情。

“激-情”即强烈激动的情感。创业激-情即奋发有为、干事创业、不畏困难、敢于创新、不怕失败、勇创一流的精神状态。美国著名作家爱默生说:“有史以来,没有任何一项伟大的事业不是因为热忱而成功的。”作为 学校管理者 ,最重要的是应该有一种激-情,应该有一种创造的冲动,有一种不断挑战自我的成就动机。激-情可以产生动力,激-情可以产生灵感,激-情可以激励创新。 学校管理者 具有持久的激-情,学校才能得到持久的发展。没有了激-情, 学校管理者 便会安于现状、因循守旧、不求上进、得过且过,而且这种精神状态会传染给师生,对学校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甚至是危险的。

四、学校管理者 应有持久如一的学习习惯。

当今世界的竞争,从本质上说是学习力的竞争。著名经济学家泰普斯科特说:“未来的领导就是领导学习,未来最可靠的竞争就是克服障碍学习,最好的领导不是下达命令,而是建立让成员扩展能力的组织”。不管是一个人、一个单位还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不断取得成功,要想永立不败之地,必须重视、坚持读书学习。学校承担着传授知识、培养人才、传承文明的重任, 学校管理者 更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把学习放在职业生命的首位,不断提高学习能力。不仅自己坚持读书学习,还要引领教师读书学习,建设学习型学校,培育学习型教师。所有 学校管理者 ,读书学习都是他们个人成功和治校成功的智慧源泉,书籍浸润了他们的思想、涵养了他们的生命、成就了他们的事业。

五、学校管理者 应有卓越非凡的管理能力。

管理能力是 学校管理者 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目前的 学校管理者 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人治” 学校管理者 、“法治” 学校管理者 、“文治” 学校管理者 。

“法治” 学校管理者 即靠法规和制度去管理,学校基本上运转有序,但缺乏人文关怀;

“文治” 学校管理者 即在“法治”的基础上,实行文化管理,师生遵规守纪成为自觉,其中还充满着人文关怀。这是管理的最高境界。在学校管理上,一个 学校管理者 应摒弃“人治”,精通“法治”,追求“文治”。

“法治”应体现民-主化、精细化。民-主化即实行民-主管理,充分发扬民-主,让教师、学生甚至家长参与决策和管理;精细化即实施细节管理,健全管理制度,实现无缝隙覆盖、无障碍运转、无折扣执行。“文治”即营造一种学校文化,用文化规范行为、凝聚人心、促进发展。这种文化是全校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精神信仰,这种文化虽有制度约束,却又操作无痕,充满平等、关爱、互助,师生员工在共同的价值追求中能够体味到快乐、感受到幸福。

六、学校管理者 应有深度挖潜的研究能力。

研究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寻求问题答案、探究未知世界的一种过程。研究是新时期 学校管理者 重建教育理念、提升管理智慧、突破发展瓶颈、提高教学质量、打造学校品牌的重要途径。 学校管理者 要想在治校上不断超越自我,必须重视研究、乐于研究、善于研究,通过深度研究,不断破解制约学校发展的难题,推进学校向更高层次迈进。

那么,学校管理者 应研究什么?应研究教育方针政策,明确教育发展的方向,在大教育视野下引领学校发展;应研究学校管理,不断优化管理,提升效益;应研究课程、课堂、教学,提升课程领导力,提高教学质量;应研究教师,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生命成长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应研究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力促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等等。

七、学校管理者 应有专业水准的写作能力。

写作是人们有意识使用语言文字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的创造性脑力劳动过程。写作过程是一个认识过程,是一个人走向自觉、完善自我、不断成长的过程,是组合素材、斟酌文字、转变角度、整合思想、反思提高的过程。通过写作,人们可以表达感情、交流思想、传递信息,能够锻炼思维、培养品格、提升境界。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一书中曾断言:“在这个文字愈来愈密集的社会,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读写技巧。”

干每一项工作需要每项工作的素质,教育由于其育人的特殊性可能对管理教育的人的素质要求更高——德才兼备。

德是首要位置。人们都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作为教师管理者、学校管理者的德行就更要高尚,古语说:上梁不正下梁歪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德行方面学校管理者应该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呢?

我觉得首当其冲的是要勇于负责,敢于承担责任,做事不推诿。试想一个领导拖拖拉拉,那么下属会是什么样子?学校教师会是什么样子?学生又会是什么样子?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其次要勤政敬业。把学校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去追求。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学校工作中,只有这样才能撇开个人的私利,能够用爱对待这项充满神圣色彩的职业。

第三要淡泊名利。教育来不得半点浮躁,“十年树木,百年育人”,教育的影响是多么的深远,只有教育者拿出陶行知老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姿态才能更好地完成育好人的使命。

第四要有民-主决策意识。独断往往容易造成一家之言管理学校。人非圣贤,一个人的思想毕竟是有限的,如果能够在广泛听取大家意见的基础上再作决断可能会更合理,也会避免走弯路,但是我想民-主决策对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又要有一定的鉴别能力,够则会被民-主所累。

第五要有同情心。同情心说白了就是一颗善良的心、懂得感恩的心、懂的回报的心,能够将心比心的心。教育不是生产产品,学校里的学生和工作人员每一个都是有生命的个体,活生生的人,他们也会犯错误,关键是管理者是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人和事。我们学校的校训“童言无忌、童行无讳、童心无悖”就充分体现了领导者的仁爱之心,同情之心。有了这颗心就自然不会发生侮辱、诽谤、体罚……这些我们不愿看到的事情了。

作为学校管理者不仅要以德服人,还要才华横溢。我认为一个管理者的才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要知识面广,有广泛的爱好、高雅的兴趣。领导者不需要是一个全才,但是应该什么都懂,否则在一所学校里的某一方面就容易是一个外行,外行怎么领导内行?广泛的爱好和高雅的兴趣就有利于拓宽知识面,另外勤于学习,善于思考也是拓宽知识的一条途径,而且是更重要的途径。记得有首诗中写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广泛的爱好和勤于学习就是源头活水,有力提高管理者的理论水平和自身修养。

第三要学有专长。一个学校的管理者应该是教学上曾经的骨干或是优秀班主任,只有亲历一线的老师才能够了解学生和教师的实际情况,这样的领导容易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换位思考,也容易在某一方面成为老师的引领人,真正成为老师和学校不可或缺的首领。

当然,作为一个学校的领导者还应该具有更多的才华,以上我仅结合西岗区干部培训会议的讲座和我个人的理解,归纳出作为学校管理者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我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也恳请培训领导指正。

教育工作者与学校管理者范文【第八篇】

学校管理就是作为管理主体的学校领导人,通过一定的机构和制度,采用有关的手段和措施,对学校内外各种工作关系和因素进行决策、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的活动过程。但在所有要素中,教师管理是第一要素。目前,有不少中小学校长认为只要制定具体的规章制度,并且严格执行,就是管理得好。把教师管得规规矩矩,唯唯诺诺,没有主见就是管理的成功。笔者认为,教师管理既要重视管的控制职能,又要突出理的协调职能。

一、正确认识和把握管和理的关系。

一个成熟度不高的教师,管的成分就要多于理,而对一个较成熟的教师,理的成分就要多于管。

二、重视管的控制职能,注重制度管理。

管的控制职能旨在约束行为,形成规范,在一个组织机构稳定的学校里,往往组织机构的程序和规则很多,很具体且常常是成文的,正规的,但也有一些非正规的,不成文的在发挥作用。韦伯曾描述说:所有的学校都是官僚体制的,通过规章制度管理成员的行为。结构是等级性的。而且有各种角色相一致的正式和非正式的行为规范。”他所描述的官僚体制,仍然是促进教育目标实现的最合适的组织管理模式。因此一所学校必须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规章制度,在执行过程中,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从而改变管理的无序状态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管理局面,有利于促进学校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使全体教师能从严格的他律逐渐转向自律,把学校的规章制度、法规政策内化为指导自己行为的内隐观念和理论。

三、突出理的协调职能。

1、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所谓管理的好,主要是做好人的工作。”衡量学校管理工作是否真的有效,关键不是看开了几个会,制定了多少文件和制度,而是要特别注意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将更加关注人的自由,人的情感,存在与价值、尊重、理解、沟通和交往。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者必须学会尊重:尊重教师的人格、尊重教师的工作、尊重教师的合理需要。关心每一个教师的情感,宗旨、信念,价值标准,行为标准等的因素的培育。重视发挥制度对教师的激励作用,同时尽可能满足教师合理的需要,如创造较好的工作环境,从财力物力上大力支持教师进修和培训,满足他们学习上的需要,组织工会活动,满足教师娱乐的需要,积极支持和吸收优秀教师加入党组织,满足他们政治上的需要。

2、与教师沟通,疏导人际关系,融通感情。在学校改革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吃力不讨好”或者“好心没好报”的事情,原因可能很复杂,但很重要的一点是在管的过程中,解释还不到位,讲理还不充分。甚至个别学校出现一种很坏的官僚习气,管理者不务正业,眼睛向外向上,他们谈起远景规划来尽头十足,干起实事来却你躲我闪,负起责任来你推我让。他们有时间高谈阔论,却没时间,更没耐心去倾听教师的建议,这就需要学校管理者,要脚踏实地,平时多与教师沟通,交流,避免教师产生对立情绪,不利于工作开展。同时,对教师误解而造成的情绪对立,一定要耐心解释。学校管理者最忌一意孤行,甚至专横跋扈,以势压人欺人,对不同意见者进行打击报复。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0 2071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