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工作计划 >

初中体育教学德育论文优推8篇

网友发表时间 2320016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初中体育教学德育论文优推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初中体育教学德育论文【第一篇】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和管理中,在教授学科知识的同时,应将培养学生优良品德放在首位。很多人认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班主任的任务,与其他学科的老师关系不大,但事实上,如果在学科教学中没有贯彻“德育为首”的方针,德育就不能真正到位,加强德育将成为一句空话。在计算机教学和管理中,当学生在教学中出现一些不太符合教学要求的行为和心理时,作为教师,不能一味地指责学生,或强行规定不准这样,不准那样,而应该既及时发现学生行为中所反映的思想倾向,同时,要挖掘学生为什么要这样做的深层动机,本着爱护理解学生的态度,多采用疏导而非堵的方式,这样不但可以将不良的行为和心理转化为一种正面的影响,使计算机教学取得良好效果,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良的道德品质。

下面试从四个方面来论述如何在计算机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一、培养学生爱护机房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的良好习惯。

学生时期是养成良好习惯的黄金时期,我们应该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上机实验过程中,注意这个问题,教育学生要爱护计算机设备,强调操作时应注意的事项,并注意查杀计算机病毒,以确保在有限的经济条件下,持久地开展计算机教学。同时,要教育学生遵守机房各项规则,帮助学生养成爱护机房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的好习惯。当然,这需要师生双方共同的努力。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

计算机影响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应用领域已越来越广泛。但是,计算机使用规模及范围的增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法律与道德问题。通过计算机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的重要途径。

首先,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1)自觉遵守政府有关部门制订的关于保障计算机系统安全性政策和规定。

(2)自觉遵守学校的计算机管理部门制订的关于使用计算机的有关规定。

(3)不设计、制造和传播计算机病毒。

(4)支持正版软件,反对盗版软件。

其次,我们必须在计算机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比如,在介绍有关计算机病毒的知识时,可通过实例(cih病毒、爱虫病毒……)使学生明白,计算机病毒一旦爆发,它会破坏计算机存储的数据,损坏计算机的硬件,造成系统的崩溃,将会对社会产生巨大的危害性。所以,不论出于何种目的,设计、制造、传播计算机病毒都是非常不道德的,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此外,要加强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上网学习”在我们学生当中正成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但internet是一个开放的、资源共享的超大型时空信息世界。在网上,各种信息鱼目混珠,网络游戏更使部分学生留恋忘返。如何引导学生既要利用internet进行学习,又要防止不良信息的侵害是所有计算机教师面临的艰巨任务。在教学中,我们一方面通过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教育学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上网浏览时选择适合中学生的内容;另一方面,在多媒体教学课上,在教师机上准备一些精美的图片,教学时播放一些优秀的音乐,使学生能够通过正确的途径感受美、欣赏美,从而提高欣赏水准和鉴别能力,增强自身的文化素养,从内心深处自觉地抵御低级、庸俗、不健康信息的侵蚀。

三、培养学生与人共事的协作精神。

良好的人际关系可协调人们在活动中的行为,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提高人们的`活动效率。任何个人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成员,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生活的,不可能孤立地存在于社会之中,他必然要同其他人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关系;而一项工作和工程单*个人的能力也是难以完成的。所以,作为一名学生,要想取得成功,就要学会善于与人合作,要能组织、协调各种力量。此外,具有与人协作精神会产生的一种和谐亲密的人际关系环境,也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但是,计算机技术却会产生对人际关系的负面影响,比如,会使学生沉迷于计算机世界中,从“书虫”变成“网虫”,或迷恋于计算机游戏而缺乏同学之间的交往,或在感到孤独时仅仅与计算机交流思想,以至于发展为严重的心理障碍。因此在计算机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与人共事的协作精神。比如,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布置有一定的任务,要求在学生分组完成,然后组织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学生自由分组,或由教师根据掌握计算机的程度搭配分组,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总之,作为教师,只能引导而不能强迫;只能促进,而不能代替;只能给予良好环境和条件,而不能拔苗助长;只能观其素质持长,因势利导,而不能任意摆布;只能示范要求、说理、鼓励、表扬、诱导、尊重为主,而不能批评、惩罚为主,更不可数落、耻笑、打骂和放弃。要千方百计地保护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这才是教育的本质,才是教育成功之路.

初中体育教学德育论文【第二篇】

现阶段,我国体验式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通过知识的学习或者是自身亲身所经历的事情,对思考行为方式造成很大的影响,甚至是在某些方面可能深深影响着你的感受。体验式教学既是一种亲身活动,也是作为一种活动的结果,更为通俗上说,这是一种通过亲身经历所要获得的主体感知行为,作为一种活动结果,也就是通过从主体上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需求,这就主要是包括三层含义,即经历、情感、认知。从本质上说,体验式教学可以理解为在事先预设下的学习目标进行教学,学习者可以通过在真实性的学习目标前提下,自身可以进行相应的感受活动或者是体验,之后可以通过反思、感悟和分享,从而实现我国自身知识能力的提升,构建一种知识相对丰富的学习方式。其中可以分为前期分析、项目设计以及场景模拟等几个方面。

认知体验环节的设置。

在当前我国认知体验教学环节当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这样就对情绪情感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感受,并且在感受的环节中让学生与教师进行交流。最后才能是自我反省。从而能够逐渐引导学生进行自身的`认知和行为,这样也就可以进一步确认真理性标准和价值判断。在当前的教师一定要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所以,体验教学是非常关键性的影响因素。高中生可以从不同的体验式角度来进行划分,比如是情感是体验以及课堂外体验和拓展体验,如果是场域来进行划分,可以简单划分为课堂内体验和课外体验。现阶段的大学生情感体验上来看,当代中学生的视野相对来说比较广阔,知识储备相对不够,这样就在简单的课堂理论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所以,就必须要能够利用课外知识来进行补充,让学生不再仅仅局限于狭小的课堂教育中,使得学生更好地融入到当前的社会教育中去。并且,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不仅仅要能够获得内心真实的感受,还要能够在主观需求的引导下,将物化的活动主动转化为主观上的心态。为此,我们可以利用课外体验来实施相应的计划。其中可以让高中生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这样对当前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学校要能够积极鼓励相应的组织和个人投入到实践活动中去。在另外一方面,我们可以让体验式教育不再局限于课堂内,还应该要能够在课堂内部进行开展。为此,我们就必须要能课内体验中出发,注重挖掘体验式教育在高中德育教学工作的潜力。我们还应该要能够注重挖掘当地的教育资源,通过选取素材,注重选取素材的大众化,只有密切联系生活当中的实际情况,才能使得高中生感受到真正的亲切感。与此同时,还应该要能够主动激起学生的思想变化,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意志,增强学生对劳动人们的深厚的情感体验,这不仅仅能够培养学学生吃苦的精神,磨练高中生的意志,切实提高他们加强自我教育和管理的能力。

在当前的社区服务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深入到社区进行服务。在参与社区服务主题上可以采用记录日记、开交流会等形式,或者是可以在主题探究的展示写调查报告和小论坛等形式开展活动。另外,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当前的网络,在网络教育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方式,让学生可以在网络上畅所欲言,尽情表达他们对某些观点的看法,教师可以从网络上可以知道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并且,可以引导学生在主进行主题设置,这样就可以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分享经验,在分享的过程中真切地感受到学生的思想品德。从可以为教师以后的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结语。

从目前体验式教育实施情况看,我国体验式教学在高中德育教学工作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只有不断加深对体验式教育实质性内涵的了解,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体验式教育在高中德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初中体育教学德育论文【第三篇】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美的追求越来越迫切,体育教学与美学越来越密切地融合在一起。健美是体育审美的主要特点,也是体育审美的出发点。健美主要是通过人体美来表现的,而人体美包括自然美和社会美两个方面。人体的自然美就是人的生理、解剖特点形成的躯体美,包括姿态美、动作美;而社会美指的是人的生理、道德、情感、意志等形成的精神美,其中包括品德、谈吐、举止、风度等。美学家称人体美是最深刻最动人一种美,是万物中最协调,最均衡的一种美。因此,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其自身的特点,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提高学生认识美与鉴赏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是现代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

体育课中的一个跨栏动作或排球的扣球等动作,它往往需要全面的身体素质,不仅需要有灵敏、速度、力量、协调与柔韧等素质来完成,还要使学生感知到这些身体素质是躯体美的体现。体育教师要及时抓住学生对人体美的向往,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体育课中各项技能运动所表现的美。在体育教学中有些学生只把一些突出的篮球运球过人、扣篮或艺术体操、街舞等动作认为是美的;而快速跑、投掷类等动作就认为是不美的,甚至对它们产生了厌恶感。其实,前者是展现一种娴熟、协调、轻盈的美,后者是展现一种速度、力量的美。虽然表现形式不一样,但同属美的范畴。此外,另一种美是人内在的理想、道德、情感、意志等形成的精神美,它渗透在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众所周知,崇高的理想是人们对美的追求的强大动力。体育教学的显著特点就是要追求更快、更高、更强,这种追求更富有激励性,表现出积极上进的向往美。

首先,体育教师应注重自身形象的美。体育教师通过经常的锻炼,保持身体的健与美,给学生一个美的`标准;其次,体育老师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素质基础。在教学中,体育教师示范每一个动作,应留给学生美的感受。另外,体育教师应重视情感的投入。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理解学生存在的难处,多给以学生激励,乐于为学生排忧解难,让学生树立起对学习的自信心。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体育教师也应时常询问学生的学习情况,关心他们的生活状况,与学生建立深厚的师生情感。

1、从教育学生形态美入手。形体美的教育,应从低年级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站、立、做、行等良好的身体姿态和动作意识,逐步做到完成动作的姿态准确、节奏鲜明、轻松自如、刚劲有力。中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向青春期过渡,此时男同学喜欢竞争性较强的运动,依此特点,教学中多采用富有对抗性、挑战性的练习方法,如篮球赛、足球赛、接力赛、追逐跑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女生则不同,她们爱好富有节奏感、韵律感的舞蹈、健身操和艺术体操等教学内容。此外,男女生之间生理差异较大,比如:女生肌肉不如男生发达,力量偏小,所以速度和耐力较差,但女生的灵活性和柔韧性较男生好,根据以上男女生的心理、生理特征,男生可安排一些力量型和技巧型的练习,如快速跑、引体向上、俯卧撑等练习,这不仅可以促进男生的机体发育而且还可以增强男生的形体锻炼,有助与塑造健美的体型。女生可以安排一些健身操、瑜珈操、跳绳等练习,在身体功能得到提高的同时,培养了良好的身体形态。

2、从培养学生动作美入手。体育中的动作美主要表现在千姿百态的人体运动中。田径运动中的走、跑、跳、投给人以奋进、力度之美;各种体操运动给人的惊险、刚健、节奏之美;各种球类运动则给人协调、机敏、轻盈美。同时,人在体育锻炼时,能获得一种自我满足的运动美感。体育教师要有意识地挖掘体育中所蕴涵的美的因素,使学生不仅会欣赏美的旋律和动作,而更主要的是学会正确的动作技能,让自身在运动中去感受动作正确、协调所富有的美。学习任何一个动作都必须经过泛化、分化、巩固和自动化过程。教师在教授运动技能时要注意示范动作的准确与美感,给学生直观而完美的动作概念,在示范动作到位的前提下,力求把动作做得轻松优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跃跃欲试的激情,为学生掌握动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3、从培养学生行为美入手。体育锻炼都在紧张、激烈的活动中进行,人的行为就具有更本质表现,内心深处对运动所产生的反应会更直接而不自觉地表现出来。如果教师能在体育教学这个特定的条件下,加强学生鉴别美与丑的能力,对培养学生的行为美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在上课时教师应按课堂常规要求学生,按指定地点准时集合队伍,并要求做到快、静、齐,这也是行为美的一种真实体现。体育教学中的群体活动较多,同学之间的接触和交往都多与其它学科,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个时机,组织学生进行分组练习或教学比赛,让学生感受到相互间的配合、协作是取胜的关键所在,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与团结协作精神。同时体育教师还应关注动作失误、比赛失利的学生,鼓励他们勇于面队挫折,要善于总结经验,以待东山再起。

综上所述,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美育的形成和内容是十分丰富的。体育运动是美的沃土,美的矿源。我们应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认识体育美和创造体育美。同时我们要开拓审美观,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美的教学,让体育教学中的美育显示出美的魅力。

初中体育教学德育论文【第四篇】

利用室内课讲解近代中国的体育史,让学生了解早在18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就召开了,而那时的清政府处于内忧外患之中,甚至不知道奥林匹克为何物。直到1932年第十届奥运会的时候才派了刘长春一个运动员参赛,而且还经过层层阻挠,费劲周折。最后在张学良将军的资助下才来到奥运赛场,成为中国奥运第一人。由此可以看出,旧中国的体育事业和西方国家相比较有多么落后。新中国成立之后,体育事业才得到长足的发展,在1984年23届洛杉矶奥运会上,中国终于实现了奥运金牌0的突破,跻身世界体育强国。北京奥运会的圆满成功,让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也标志着中华巨龙已经腾空而起。这些知识会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树立锻炼身体,振兴中华的远大理想。

二、为学生树立品德榜样。

一名体育教师首先应该为人师表,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带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另外,由于职业特点,体育教师既要不断加强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也要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还要加强身体素质训练,不断提高运动技能、技巧,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适应教育改革的更高要求。体育教师自身就应该是一个具有良好品德的人,注重自己的仪表,学生能从中体察到教师的气质,对事业的热情和信心。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既要有一般教师庄重严肃的风度,又要充分体现其职业的特点,做好学生的表率。一招一式的规范严谨,速度与力度的较量都会让学生感受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勇往直前、勇于超越的精神。这比起长篇大论的说教要更有效果。学生会在对老师的敬仰与模仿中学习一些受益终生的可贵品质。

三、用心于课前课上,在锻炼中进行德育。

体育教师在授课时,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名学生都认识到自己是班集体的一员,要培养学生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和集体观念。我们常说,重在参与。可是由于青春期的到来,身体的变化让一部分女同学变得不爱参与运动;还有个别同学的体重严重超标,造成运动的障碍;再有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在几辈人的呵护下长大,更是缺乏耐心、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所以让每个同学都参与进来,也不是一件容易事。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对这些不爱参与运动的同学更要有耐心,有方法,多鼓励,让学生提升信心和参与的兴趣。比如在教学分腿腾越山羊的课堂上,几次的助跑和踏跳的练习让学生对动作要领已经掌握,但面对山羊还是有部分同学充满恐惧,同时他们自尊心较强,怕自己完成不好,被同学嘲笑,因此动作变形或者不敢做动作。面对这种情况,我首先让完成较好的同学做示范,重新巩固动作要领,并鼓励学生树立信心,消除恐惧心理,对学生说,放心去做动作,老师保护着你呢。心理障碍克服了,完成这个动作就轻松了。有了一次成功的经验,学生的心理就会有很大的震撼,也是对自己的一次超越。

在学校运动会、长跑赛等大型活动中,体育教师担负着组织和训练的重要任务,这些活动对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训练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挑战自己,不怕苦、不怕累,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的精神。让学生明白吃得苦中苦方得甜中甜的道理。体育教师一定要秉承公平公正的原则,让学生在平等的条件下参与竞争,享受公平竞争的快乐。还要让学生有面对强手勇于挑战的信念,树立为集体争光的荣誉感。记得有一次校级篮球赛,对方球员高大有力,实力很强。比赛的时候你来我往,比分交替上升,真是一场异常艰苦的比赛。大家都在努力争取最后的胜利,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我校的主力队员也是球队队长刘鑫在和对方队员的拼抢中被撞倒,头撞到了地上,鲜血直流。校医进行简单的包扎后,他还坚持要上场,其他队员看着红着眼睛的刘鑫,都被感动了。我对大家说,刘鑫受伤了,还坚持要上场,就是怕我们输掉这场比赛,刘鑫如果不在场上,大家有没有信心赢得这次比赛的胜利呢?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有信心!刘鑫的受伤离场,激发了学生的斗志,在剩下的比赛里,刘鑫作壁上观,同学们咬紧牙关,敢打敢拼,最终居然以很大的优势取得了胜利。孩子们感受到了集体的巨大的凝聚力。

总之,对学生进行德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体育教师更要抓住时机,持之以恒。

初中体育教学德育论文【第五篇】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音乐教育要注意音乐知识教学、音乐能力培养、思想品德教育的配合。”根据这一要求,教学中就要努力挖掘音乐中所包含的内在思想教育因素,促进学生感受、体验和表现,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德育的熏陶。

一、在唱歌教学中渗透。

音乐中一般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和情感,在唱歌教学中,尽量把这些思想情感充分地揭示给学生,有利于学生在感受和体验中,道德受到影响,心灵受到启迪,情操受到陶冶,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1.语言描绘,激发情感。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是音乐教学的基本方法,对于小学音乐教学而言,可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儿童的语言,合理地把握教学与德育渗透的最佳结合点,从各个角度去激发学生的情感。例如,在教唱《国歌》r,可首先用激昂的语言,介绍国歌产生的时代背景,有利于促进学生对这首歌曲中的爱国主义内涵及其巨大的鼓舞作用产生深刻的了解。

利用语言进行德育教育的机会很多,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适时向学生介绍一些古今中外的音乐家传记、趣闻逸事、作品创作等音乐故事,以此激发学生的音乐感情,提高学生对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识别能力。

2.教师范唱,促进理解。教师声情并茂的演唱,直观形象,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促进学生深刻理解。《国歌》教学时,教师可紧抓旋律、节奏、音色、拍子、曲式、和声等音乐要素所塑造的形象,通过声情并茂的演唱,把音乐中所蕴含的感情准确地表现出来。这样,学生通过观看和聆听,有利于加深感受,激起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合理引导,促进参与。新课改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那么在教学中就要时刻做到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合理引导,促进学生参与,实现师生共同探讨、共同解决问题的目的。

一是学生演唱,加深认识。小学生善于模仿,因此,教师范唱以后,要及时让学生学唱,这样有利于学生模仿教师,在练习中加入自己的理解和体验,唱出自己的感情,升华思想,陶冶情操。

二是体态律动,深化认识。“体态律动法”是瑞士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埃米尔・雅克・达尔克罗斯在世纪初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目的是通过身体动作,以加深学生的体验,培养节奏感,提高表现能力。因此,当学习完一首歌时,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充分发挥想象,编配简单的律动,通过表演展示对歌曲内涵的理解和情感。例如,通过《娃哈哈》的音乐,表现对幸福快乐生活的感受;通过歌曲《洗手绢》的音乐,表达愉快劳动情景等。这样,就把音乐美与形象美联系起来,把音乐的情感与学生的思想认识融为一体,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热爱生活、热爱集体、热爱劳动的思想品德教育。

三是组织讨论,加深体验。教唱之后组织学生交流和讨论,有利于学生结合切身体会,加深对音乐的体验。例如,在国歌的教学时,让学生讨论“采用怎样的速度才能准确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现阶段怎样做才能充分体现热爱祖国的感情”等问题,既能使学生在演出时充分地表达出对国歌的感情,又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达到德育渗透的目的。

四是利用信息技术,渲染教学气氛。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可创设一种生动形象而又活泼愉快的氛围,不但能促使学生感受、理解、想象和创造,而且能巧妙地把德育渗透于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和习惯。例如,在教学国歌时,由于现在的学生对抗战时期的那段历史很难深刻体会到,教学时可从影视中精心剪辑一些抗战题材的视频,再配上雄壮的国歌旋律,使学生在一个由声、形、光、色等组成的氛围中进行感受和体验。这样,可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使学生的整个心灵受到震撼,无形中把德育内容化为自己的观念。

二、在欣赏教学中渗透。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利于学生通过音乐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教育和艺术熏陶。《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中音乐教学大纲》明确提出:“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在小学阶段的欣赏课中,主要是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学生只有具备了判断美与丑的能力,才能抵御和防范各种低级、庸俗的审美情趣对自己的侵蚀。

例如,在欣赏法国作曲家圣・桑斯的作品《动物狂欢节》组曲中的《天鹅》一段时,可首先向学生介绍描写“天鹅”的乐曲有很多,传说天鹅从不轻易唱歌,把歌声藏在心里,只有面临死亡时才引吭高歌。然后利用钢琴伴奏,让学生透过轻柔、透明的钢琴声,想象碧波荡漾、波光粼粼的湖面以及天鹅昂首遨游、端庄娴静的神态,从而给学生一种身心的愉悦和美的享受。这样,学生的心中既留下了天鹅的美好形象,又使情操得到陶冶,提高了鉴赏美的能力。

三、在合唱训练中渗透。

新课改提倡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而合唱要求每个成员的音准、音量以及音色的变化都能做到密切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例如,在练声的过程中,教师可先范唱,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指出自己声部的不足,再让个别学生演唱,其他学生参与评价。这样,互相评价,彼此改进,共同进步,有利于各个学生的发声技巧不断提高,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

总之,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可以有效地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定基础。只要深入挖掘音乐歌曲中的教育因素,探究渗透方法,就一定能够充分发挥音乐教学的作用,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刘海英.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1):144.

初中体育教学德育论文【第六篇】

摘要:国家富强从孩子抓起,近些年国家对于小学生的教育尤为重视。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国家相关的教育部门就已经提出了,学生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从小就抓好学生的教育问题。现阶段国家更是逐渐的重视小学生的体育教育,把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其良好的生活习惯,放在了首要位置。因为体育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拥有健康的身体,还能提高学习其他学科的效率。基于此,本文就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展开分析,希望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体育;教学探究。

引言:

在小学的教育阶段,体育课程一直以来都是非常受学生欢迎的一个科目,课堂气氛相对活跃,比较符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但是我国的小学体育教育普遍都存在一个现象就是懒教,遇到比较难的教学项目就直接略过,没有积极的应对态度,对于教学形式,“百年不变”,降低了体育教学的效果。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也是如此。因此,本文浅谈一下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体育教学,希望可以为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1小学体育的重要性。

1.1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社会所需的人才已经有考试型转变为能力型。因此,现代教育的不足慢慢的暴露在人们的眼前,当前教育背景下的教育产物就是我们常说的“书呆子”,而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既有理论知识做背景,又有动手能力的全能型人才。因此,就要重视小学的体育教育,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比如说:“带球跑步”的游戏,这个游戏的道具是每队参赛者加上一个气球,同时准备若干气球备用,两根绳子,标注下起点和终点。让每个队员找一个搭档,给每对搭档发一个气球,之后让每对搭档把自己的气球吹起来,缚住气嘴。让所有参赛搭档站到起跑线之后,告诉参赛队员们这里马上开始一场带球赛跑比赛,赛程是从起点跑到终点,再从终点跑回起点。第一个回到起点的小组获胜。这种游戏的有效运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

1.2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

现在,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就是学生步入社会不能适应,虽然他们有很好的学历,但是因为适应不了社会的压力,导致于不能找打很好的工作,因此,在小学教育中,就要重点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例如: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开展的游戏《老鹰捉小鸡》游戏,在游戏开始前分配好角色,即一人当老鹰,一人当母鸡,其余的当小鸡。小鸡依次排成队,站在母鸡的背后,老鹰叫着做赶鸡的动作,众小鸡在母鸡的后面东躲西藏,做惊恐状。如果老鹰碰到小鸡,小鸡就要从队伍中出来,一场游戏之后,在重新分配角色。通过让学生们一起参加这个游戏提高学生们团结合作的能力和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

2.1教育观念落后:

传统的教育观念有些落后,所以体育课的上学时间收到了其他学科的压制。比如说: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经常性的占用学生的体育课,这种现象就造成了孩子对于体育课的不重视,从而阻碍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2.2缺乏管理体系:

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存在着缺乏管理体系的弊端。例如:很多小学对体育教师的要求都不高,这就造成了很多体育教师都是非专业的现象,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小学体育课堂的活动比较匮乏,并没有完善其体育设备。这些问题的存在大大的降低了体育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3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教育改革措施。

3.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要想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体育教学,首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古人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正是这个道理。我们只有加大优秀体育教学的宣传梯度,才能够为正确的体育教学模式树立良好的基础。

(1)采用自主式学习的教学模式:新课改着重指出,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教学形式都是为了学生服务的,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在这里我们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小学生自身的性格特点,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普遍的自我约束能力较低,学习目的行不强,如果没有正确的教学引导很难达到教学效果,他们往往认为只是换个方式玩而已,对体育教学没有什么概念,要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应用合适的自主式学习方法。(2)采用合作式学习的教学模式:我国小学体育教学,存在一个普遍的教学现状,教师对于新课改的要求落实不到位,教学方法创新较少,仍有部分教师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一个捆绑游戏开提高学生的合作关系。所谓的“捆绑行动”就是用一根拔河长绳和若干长跳绳,将一个小队的人捆绑成一团,然后一起走过百米长的障碍区,完成之后谈谈自己的感想。这个游戏是要靠整个小组齐心协力才能够完成的任务,所以教师在创新教学方法的时候,可以培养学生合作式学习。

4结语。

根据上文叙述可知,要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必须重视小学的体育教学,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习兴趣是极其重要了。以目前我国小学体育教育的现状来看,其发展的形式并不乐观。我们在今后的小学体育教学中,要多注重体育的实际目的,实现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根本教学目标。从各个角度,进行体育学习,多创新体育教学模式。采用多样化教学策略,合理应用和转化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不自觉中爱上体育运动,成为积极、健康、努力、向上的茁壮成长的花朵。只有学生爱上了体育锻炼,才能在拥有健康体魄的同时,提高其它学习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初中体育教学德育论文【第七篇】

论文摘要:作为一位小学四年级的班主任,如何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让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学会做人,学会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有一句话说得好:“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得法的老师”,由于我所面对的孩子年龄比较小,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就不能单靠语言文字教育,而是如何将教育活动渗透到每一天的学习生活中去。二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生涯告诉我:德育教育是需要智慧的。

论文关键词:小学;教师;德育工作。

一、严抓德育,把爱洒向全体学生。

班主任工作,千条万条,德育工作是第一条,这是我从事班主任工作的深刻体会。俗话说:玉不雕,不成器。学生的教育离不开严格的纪律约束,针对小学生是非辨别能力差,自制力不强的特点,应该制订严密的管理制度,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要求,增强教育力度,提高学生思想认识,促进行为规范。抓好学生的德育工作来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既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主要特点,又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点。在工作中,抓好班级制度的建设,强化各项规章制度,针对小学生的过错行为,按照不同程度进行教育,做到一视同仁。如有的学生喜欢迟到,我就给他们讲关于迟到的故事,让他们引起重视,及时的教育,严格的要求,严格的管理,使学生认识到怎样才能做好;对那些迟交作业、抄袭作业的学生,我会找他们谈心,毫不留情地要求他们改掉,不能出现任何不良的苗头等等。这样,不论是优秀学生还是后进生,同等对待,从不手软,使学生增强了纪律观念,为创建良好的班风提供了基本的保障。

二、身教重于言教,建立良好的家教“行为场”

在平时的班主任工作中,我特别注重家庭教育。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孩子的特点是可塑性大、模仿性强,而他们的学习最初多半是从模仿父母开始的。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将门出虎子”、“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说的都是“行为场”的作用。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平生一直坚持自己收拾屋子,擦拭桌椅。他的衣服不求考究,只求整洁;他的衣服永远整整齐齐,一丝不苟。这些都直接得益于他的母亲。正如他自己所说:“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百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的真正的老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可见,父母给其子女的影响是多么的深远。因此,我在家长会上要求学生家长,为了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一定要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从小事做起,“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本人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孩子不能做到的,自己坚决不做。

三、理解学生,用“宽容”的心去包容他们。

了解学生,是真正理解他们,包容他们的过错。只有充分地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现代的学生生活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学校本身,在信息社会的今天,他们的生活也不仅仅局限于学习,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同时也碰到了很多成长中使他们困惑的问题。对于成年人,这些问题也许是幼稚可笑的,也许是不屑一顾的,但对于那些孩子,确是他们无法面对和解决的。作为班主任,我必须从各个方面去关心他们,理解他们,帮助他们解决成长过程中碰到的各种困难。这就要求我去“热爱”每一个学生,去包容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做的每一件事。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当然,这种爱不是溺爱,更不能一味的纵容他们。这种宽容,不仅要体现在所谓的好的学生身上,也要体现在所谓的差的学生身上。其实,每一个学生在我的眼里是没有好差之分的,他们都有出色之处。当然,一个班的学生存在差异是不可避免的。无论是在整体上,还是在个别方面,学生的发展必然因人而异,作为班主任,我是以博大的胸怀去包容班级的每一个学生,无论他们的优点,或所谓的缺点。我现在所教的班中就有一位特别顽皮的男学生,他经常无故骚扰同学,很多同学不愿意跟他交往,教过他的老师也没一个是称赞他的,甚至经常被叫到办公室批评,后来我改变了以往对他的教育方法,每次他犯错都耐心引导他、鼓励他,慢慢的他接受了我,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经过近一个月的转化教育,他思想纪律上有了进步,学习也更认真了。

四、明确职责,民主管理,注重“小干部”的培养。

班级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也是班主任进行教育工作的依靠力量和组织保证。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需要班主任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

首先,我让学生自己充分明确自己班级的目标。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应该有一个集体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应是远期、中期、近期目标的结合,只有全班学生参与制定,才有真正的集体目标,才能把班集体建设作为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事情,他们的积极性才能真正的被调动起来,他们的个人目标和班集体的目标才能很自然地整合一致起来。这样,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

其次,发挥班干部的核心力量。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必须拥有一个坚强的核心。学生集体能否形成往往取决于能否形成一支为班集体成员所信服所拥护的班干部和团结在班干部周围的一批积极分子。有了这个核心才能带动全班同学去努力实现集体目标。

最后,必须实行班级管理民主化、细致化。只有细致入微,才能使班级管理见成效,但是,这种细致入微的管理并不是独断专行,还应充分发挥民主。我有意识的让学生参与管理,创设各种表现机会,充分调动全班每个同学的积极性,形成民主管理气氛,使学生自我表现心理得到满足,民主意识得到培养,管理能力得到增强。这样,才能真正的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使学生健康、全面的成长。

五、学会倾听学生的声音。

为人师者,特别是班主任,一定要为人师表,爱护和关心学生,以自己的洁言洁行和高尚品德去感化学生,逐步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自己的威信,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尊重。这样,当某个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难题或不顺心的事时,就会想找信赖的人——那就是我,一吐为快,求我为他们指点迷津。每个学生都有其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圈子,有喜、怒、哀、乐,因此,我是从学习和生活的每件实实在在的小事上去理解、去关心,与学生真心实意地融通,这样学生才易于接受、乐于接受。

结束语。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一项艰苦而耐心的工作,可我却乐在其中。我坚信,“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当我看到自己带的班级朝气蓬勃,秩序井然地向前发展时,当我看到每一名学生学有所成时,所有的辛苦与汗水都化作一股甘泉流淌于心涧,且瞬时又化为强大的动力,使自己更加努力地投入到以后的工作中去。

初中体育教学德育论文【第八篇】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音乐教育要注意音乐知识教学、音乐能力培养、思想品德教育的配合。”根据这一要求,教学中就要努力挖掘音乐中所包含的内在思想教育因素,促进学生感受、体验和表现,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德育的熏陶。

一、在唱歌教学中渗透。

音乐中一般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和情感,在唱歌教学中,尽量把这些思想情感充分地揭示给学生,有利于学生在感受和体验中,道德受到影响,心灵受到启迪,情操受到陶冶,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1.语言描绘,激发情感。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是音乐教学的基本方法,对于小学音乐教学而言,可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儿童的语言,合理地把握教学与德育渗透的最佳结合点,从各个角度去激发学生的情感。例如,在教唱《国歌》r,可首先用激昂的语言,介绍国歌产生的时代背景,有利于促进学生对这首歌曲中的爱国主义内涵及其巨大的鼓舞作用产生深刻的了解。

利用语言进行德育教育的机会很多,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适时向学生介绍一些古今中外的音乐家传记、趣闻逸事、作品创作等音乐故事,以此激发学生的音乐感情,提高学生对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识别能力。

2.教师范唱,促进理解。教师声情并茂的演唱,直观形象,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促进学生深刻理解。《国歌》教学时,教师可紧抓旋律、节奏、音色、拍子、曲式、和声等音乐要素所塑造的形象,通过声情并茂的演唱,把音乐中所蕴含的感情准确地表现出来。这样,学生通过观看和聆听,有利于加深感受,激起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合理引导,促进参与。新课改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那么在教学中就要时刻做到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合理引导,促进学生参与,实现师生共同探讨、共同解决问题的目的。

一是学生演唱,加深认识。小学生善于模仿,因此,教师范唱以后,要及时让学生学唱,这样有利于学生模仿教师,在练习中加入自己的理解和体验,唱出自己的感情,升华思想,陶冶情操。

二是体态律动,深化认识。“体态律动法”是瑞士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埃米尔・雅克・达尔克罗斯在世纪初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目的是通过身体动作,以加深学生的体验,培养节奏感,提高表现能力。因此,当学习完一首歌时,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充分发挥想象,编配简单的律动,通过表演展示对歌曲内涵的理解和情感。例如,通过《娃哈哈》的音乐,表现对幸福快乐生活的感受;通过歌曲《洗手绢》的音乐,表达愉快劳动情景等。这样,就把音乐美与形象美联系起来,把音乐的情感与学生的思想认识融为一体,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热爱生活、热爱集体、热爱劳动的思想品德教育。

三是组织讨论,加深体验。教唱之后组织学生交流和讨论,有利于学生结合切身体会,加深对音乐的体验。例如,在国歌的教学时,让学生讨论“采用怎样的速度才能准确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现阶段怎样做才能充分体现热爱祖国的感情”等问题,既能使学生在演出时充分地表达出对国歌的感情,又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达到德育渗透的目的'。

四是利用信息技术,渲染教学气氛。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可创设一种生动形象而又活泼愉快的氛围,不但能促使学生感受、理解、想象和创造,而且能巧妙地把德育渗透于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和习惯。例如,在教学国歌时,由于现在的学生对抗战时期的那段历史很难深刻体会到,教学时可从影视中精心剪辑一些抗战题材的视频,再配上雄壮的国歌旋律,使学生在一个由声、形、光、色等组成的氛围中进行感受和体验。这样,可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使学生的整个心灵受到震撼,无形中把德育内容化为自己的观念。

二、在欣赏教学中渗透。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利于学生通过音乐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教育和艺术熏陶。《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中音乐教学大纲》明确提出:“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在小学阶段的欣赏课中,主要是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学生只有具备了判断美与丑的能力,才能抵御和防范各种低级、庸俗的审美情趣对自己的侵蚀。

例如,在欣赏法国作曲家圣・桑斯的作品《动物狂欢节》组曲中的《天鹅》一段时,可首先向学生介绍描写“天鹅”的乐曲有很多,传说天鹅从不轻易唱歌,把歌声藏在心里,只有面临死亡时才引吭高歌。然后利用钢琴伴奏,让学生透过轻柔、透明的钢琴声,想象碧波荡漾、波光粼粼的湖面以及天鹅昂首遨游、端庄娴静的神态,从而给学生一种身心的愉悦和美的享受。这样,学生的心中既留下了天鹅的美好形象,又使情操得到陶冶,提高了鉴赏美的能力。

三、在合唱训练中渗透。

新课改提倡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而合唱要求每个成员的音准、音量以及音色的变化都能做到密切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例如,在练声的过程中,教师可先范唱,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指出自己声部的不足,再让个别学生演唱,其他学生参与评价。这样,互相评价,彼此改进,共同进步,有利于各个学生的发声技巧不断提高,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

总之,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可以有效地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定基础。只要深入挖掘音乐歌曲中的教育因素,探究渗透方法,就一定能够充分发挥音乐教学的作用,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刘海英.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0(1):144.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0 23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