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工作计划 >

教务员的教育创新探索汇总5篇

网友发表时间 2092262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教务员的教育创新探索汇总5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教务员的教育创新探索【第一篇】

在互联网时代,人才的共性是强大的学习能力,既有的工作经验和学习积累只能是锦上添花,最重要的是迅速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学习力的培养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点,这与高校的素质教育不谋而合,高校素质教育不再注重某一具体方面的技能发展,而是用更多元的评价标准来衡量人才。因此,作为高校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音乐教育,不管是在实践性还是在理论性方面都应该引起重视。而从教学模式的视角来看,高校的音乐教学实践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教务员的教育创新探索【第二篇】

计算机作为21世纪最为卓越的科学技术成就之一,它的发展与普及,对于人类传统的工作模式和生活模式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伴随我国信息化建设的蓬勃发展,计算机的教育教学逐渐在当前中学教育中普及。以培养学生对于计算机的意识和兴趣为主要目标,并且通过学习该课程,让学生深入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并且掌握实际操作的技能,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与工作之中,以便中学生们能够更好适应当今信息发展的时代。

1中学计算机教学的现状简析。

学生学习情况不容乐观。

计算机教学在中学强调的是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对于知识是否能够灵活运用。但经过调查研究发现,一部分中学在计算机的课程教学中,教学的目的不明确,使得学生不能充分认识到学好计算机的重要性,在计算机课程中存在应付了事的现象。这就导致学生在上实验课时,推理能力比较弱,对于概念的本质属性也不能完全认知,缺乏一定的思维能力。并且由于计算机课程没有考核与测试,且不参与升学考试,长期以来就会使得学生认为这门科目并没有多大用处,从而导致在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缺失。

计算机教学没有得到充分重视。

无论是普通中学还是重点中学,大部分学校都开设了计算机的相关课程,但由于计算机的教学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多数课程都是处于被架空的状态,学校并没有对其投入一定的精力,更多的是应付检查、流于形式[1]。并且学校并没有对计算机教师进行统一考核,长期以来就使得该课程老师的积极性消退。并且当前中学计算机也没有与高考衔接,因此,在课堂上老师的授课更多注重的是学生的兴趣,老师对于课程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较少。除此之外,计算机教师不被重视,这是影响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方面。

计算机教学的内容更新缓慢。

作为当前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不管是在实际应用还是理论知识方面,计算机的知识体系变化都是非常快的,这也就对相关教学的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依据当前发展的状况,大部分计算机老师的知识体系都无法适应当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速度[2],同样也就不能及时了解快速更新的教学内容,并且由于学校对于该科目的不重视,相关教师就只能依据自身的情况来安排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学生学不到他们真正想要了解的知识,就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失去学习热情和兴趣,进而会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计算机教材混乱。

在中学的计算机教学中,至今也没有统一教学的教材和教学的大纲。早在教育部就提出了相关的指导文件,针对中学计算机课时和教学内容做出了要求,但由于只是指导文件,所以并没有在很大程度上对教学产生约束力。此外,我国到目前为止也没有统一中学生计算机的教材,每个中学的教材都是由相关任课老师依据自身情况选定,这就使中学生的计算机教材出现了杂乱的现象,并且大多数老师所选用的教材都是过时或者较为陈旧的,不能满足当前计算机发展的现实需求,也不能适应当代中学生的性格特征[3],更为严重的是一部分基层的中学中,还存在没有教材的现象,这一系列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

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一些老师在教授中学计算机课程时,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尽管在授课时老师会带着学生到机房,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长期以来,即便到多媒体教室,采用那些传统的授课方式也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对于计算机课程的兴趣以及满足不了他们对于知识的个性化需求。除此之外,中学生面对严峻升学压力以及长期的应试教育模式,使得他们缺乏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的思维模式,这也与当今开放、先进的中学计算机教学课程不相称[4]。

革新课程内容。

大部分中学如今已达到计算机硬件的配备标准,因此,设置统一的教材和课程是当代中学计算机教育发展的切实需要。所有中学都必须严格依照20国家教育部所发行的《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中的基本要求,使用教委发放的统一教材,并严格执行统一的课程设置[5],并且保障计算机教材的内容要及时全面地反映当前快速发展的时代要求,这样,才能更好地培育出适应要求的科技创新型人才。由于当前中学计算机教材内容的难度较高、含量较大,但是课时相对较少,因此,就要求中学的计算机老师们全面熟悉并深刻理解教材内容和课程标准,并大胆整合教材内容,使得教材更加条理化和系统化[6]。这样在教学时学生才能更为系统全面地掌握有关知识,也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教学时间。老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以实用作为基本的原则,让学生掌握internet基本操作、网络基础知识、ppt的基本操作与组成、excel基本操作的方法以及基本的概念、word基本处理方法、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使用等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并且使得学生熟练使用微型计算机、windows系统,使用各种应用程序去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比如用word进行文字的排版、编辑和录入,使用ppt制作电子文稿。

加强实践教学。

在当前中学计算机的教学中,应采用的教学方法为“案例驱动”。此方法主要是指老师先去设计任务案例,再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7]。课堂上首先让学生独立分析并思考相关任务,再由老师进行正确的引导直至任务完成,最后再讨论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在学习计算机课程中,那些较为枯燥的理论知识,需要运用一定的案例来解读,这样能够更好帮助学生去消化理论知识。另外,在研究课题时,老师还可以使用小组讨论和独立研究的方式来进行,小组讨论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团队协作的能力,独立研究则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分析问题的能力,两者互相配合,才能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比如在学习word软件中,制定教学案例为“制作个人简历”,老师就可以将所运用到的知识点,全面贯穿到图像处理、表格处理、文档格式化、文档的编辑与输入等各阶段里,最后完成案例。但要注意的是老师在应用案例驱动时,不仅要介绍给学生本章节应学习的知识,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且依据实际的需要,组织学生进行新的尝试,以便获取更为实用、更广泛、更深化的专业技能。

提高教师水平中学计算机教学内容和目的'不断变化,这也就对老师有了更高的要求。从以往介绍简单的计算机基础操作和基础知识,到如今要求老师对知识要讲解得更为透彻深入,如果计算机老师们不具备很高的职业素养和个人水平,想要达到这个要求就变得非常困难。并且,在教学改革后,中学计算机课程的内容更为深刻且更加丰富,特别是增加了诸多的理论知识,这就使得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案例,将深刻的知识点变得浅显易懂,使得抽象、枯燥的内容变得直观化和生动化,这样在学习案例时,学生能够轻松掌握抽象的理论知识[8]。所以要全面提高老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首先,老师要不断通过学习来完善自己,进而适应这个时代的需求。其次,学校或者上级的教育部门要安排老师定期出去学习和深造,全面提升中学计算机老师的教学素养。

3结语。

计算机作为一门不断更新、日新月异的课程,相关老师要不断转变思想观念,有效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并且能够不断更新知识,将当前不适宜、陈旧的教学模式转变为新的教学模式,进而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老师也要充分认识到,计算机课程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所以,选择合适的教材显得尤为重要,并且在选择教材时要依据当代中学生的特点,明确当前的教学目标,精心组织和设计教学,并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在实际操作时,选择辅助软件时要选用实用性比较强的,能够将操作与理论相结合,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消化、理解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进而全面使当代中学计算机的课程改革逐步完善并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杨宁.中学计算机教育的教学改革探析[j].教育界,(22):187.

[2]窦世应.浅谈中学计算机教育的改革与理念[j].都市家教:上半月,(12):179.

[4]牟春燕.中学计算机教育的互动式培养[j].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版,2014(7):235.

[5]马洪进.高中计算机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实践[j].时代教育,(8):180.

[6]王丽娜.关于新形势下创新中职计算机教育的若干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11):99.

[7]徐海.对中学计算机教育的看法[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10):325.

教务员的教育创新探索【第三篇】

摘要:研究生教学的任务在于拓展研究生的专业知识与学术视野,提高研究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培养研究生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以便更好地满足科学研究对人才的需求。科教融合作为研究生教学模式改革的核心,是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文章阐述单位所开设《菌物学》研究生课程的建设过程,通过开展和完善野外采集、实验室参观和讲座培训等方式,将科研实例引入课堂之中,有力地实现了科研与教学的集成和融合。同时提出需要继续探索分类学课程教学模式,将科教融合理念更好地应用于研究生培养,达到加强生物分类学科和研究队伍建设的目的。

关键词:科教融合;研究生教学;分类学;菌物学。

2011年,中國科学院(以下简称“中科院”)在《中国科学院教育发展战略与路线图(2010—2050年)》中提出中国科学院教育发展应坚持的方针是“科教融合,协同发展,突出特色,引领示范”。近年来,中科院构建以研究所为基础、以研究生为主体的教育体系,创造出一系列以科教结合和院所融合为特色的培养创新人才的新模式[1]。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课程教学是第一环节也是重要部分。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早在2013年《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中已明确提出要重视发挥课程教学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2]。2017年5月23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2017年9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施行[3]。《意见》强调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着重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在全球生物经济时代背景下,生物科技创新研究、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与生物产业发展需求日益增加,并直接影响国民经济发展。为抢占全球生物资源竞争先机,不断地认识自然界生物物种多样性,尤其是菌物物种多样性,即菌物分类学或菌物演化系统生物学,是实现菌物资源研究与开发中不可或缺的上游环节[4]。

加强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相关的菌物多样性及其演化系统与生物经济时代需要的基础与应用基础课程建设和改革,不断地培养锻炼年轻菌物分类学家等科技人才,将有助于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研究队伍稳定,并进一步推进菌物分类学的发展。笔者在从事研究生科教融合教育管理的工作基础上,以我单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开设的研究生专业课《菌物学》的科教融合教学模式为例,从讲授内容、方式以及知识结构等多个方面探讨如何发挥本课程教学在研究生创新教育中的作用,为培养创新型菌物分类学和应用型人才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与分类学相关的课程现况。

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课程与生物分类学相关课程多集中在动植物资源研究领域,如《保护生物学》、《系统与进化生物学》、《动物地理学与入侵生物学》、《植物系统分类学》、《资源植物学》、《植物系统发育与生物地理学》等近10门,菌物分类学相关课程仅开设《菌物学》和《真菌系统学及进化生物学》两门,且后者为近两年新增课程,主要从生态与进化角度阐述真菌系统学及进化生物学方面的基本问题。《菌物学》课程自2004年开设,内容涵盖菌物学基础概念到相关理论再到实践应用等各个层面,主要讲授菌物学基本知识以及菌物各主要类群的特点,是一门立足于培养研究生在菌物学乃至微生物学方面的基本常识、研究方法和实验技能的专业基础课程。

面对生物分类学,尤其是菌物分类学领域科研队伍匮乏的形势,为了最大限度地培养和锻炼研究生对菌物学的认识命名、研究开发和实践应用,对菌物分类学现有相关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不断进行改革和完善,形成基础知识与理论、最新发展和成果、实验技术及其实际应用融为一体的全新课程体系,激发学生对菌物学研究的兴趣,是目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菌物学》研究生课程设置。

(一)课程主题突出,内容与时俱进。

《菌物学》课程现已授课13年,设置在研究生一年级,为国科大生命学院专业课,理论授课学时为40学时,每次选修人数在40人左右。课程以菌物分类学研究领域为主导,涵盖菌物学知识体系、基本内容、技术手段及其应用等五部分内容:(1)第一章“菌物学概论”,介绍菌物学的基础概念、发展历程,菌物重要性、主要特征、在生物进化系统中的位置及其主要类群;(2)第二章“菌物生长与繁殖”,介绍菌物细胞特征、营养生长、繁殖结构及其特点;(3)第三章“菌物多样性”,按照菌物的分类类群逐个介绍低等菌物(粘菌、卵菌、丝壶菌、壶菌、接合菌)、子囊菌、担子菌等的特点;(4)第四章“菌物生态”,介绍菌物在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菌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5)第五章“菌物利用與生物技术”,介绍菌物在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中的应用,以及菌物开发利用的.生物技术。其中,第三章“菌物多样性”以不同菌物类群为专题,涉及各类群基本知识和最新研究进展。课程结束后研究生陆续返回研究所开展课题研究,研究类群和方向各不相同,以上专题介绍为研究生在研究所期间的课题选择和实施过程提供知识储备,使理论教学为后续科学研究打下基础,对激发研究生学习兴趣、引导其科研思维形成等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菌物分类学早期以形态学为主,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分子系统学对菌物分类体系的变化产生了很大影响;而在技术手段及应用方面,新的生物技术不断涌现,也使菌物资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向高质量高层次发展。《菌物学》课程非常注重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以使课程设置日趋合理,及时反映最新的科研进展。

(二)教学方式丰富,理论实践并重。

《菌物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设置为“野外采集”和“室内参观”两部分,突出了内外结合、动静结合、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指导思想。“野外采集”带领研究生前往北京郊区亲身感受菌物资源的多样性,并对菌物采集、保存、观察、接种和鉴定等一系列菌物认知步骤进行演示和讲解,课程结束后要求研究生撰写野外采集报告并查找阅读文献对采集到的个别菌物进行分类学基本描述和形态学初步鉴定,以上训练利于调动学习积极性并活跃氛围,在认识野外菌物种类的过程中会等引导学生自然而然运用课堂上所学习的知识,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和实际应用。“室内参观”包括菌物标本馆参观和实验室参观两部分,菌物标本馆参观充分发挥了菌物标本馆的科普功能和科研价值,使研究生现场体会展厅呈现出来的绚丽多姿的菌物世界,同时了解作为原型标本存取系统的生物标本馆在生物分类学研究中的重要支撑作用。实验室参观侧重介绍和展示菌物分类学研究中涉及基本科研仪器设备的技术原理和使用技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科研仪器的科研价值,帮助研究生熟悉了解必须的实验技术和实验思路,无形中提升了科研技术水平,体现了课程的基础性、实用性和针对性等特征。

通过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有效结合,加深研究生认知菌物物种特征、分类、鉴定以及收集利用其包括标本和菌种在内资源的基本意识,鼓励研究生用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实验技术去攻克菌物分类学困境,有助于提高未来的菌物分类学队伍在研究与开发菌物资源的主动性、广泛性和高效性。

(三)改革教学手段,加强学术交流。

为保证课程质量,经十多年建设,《菌物学》课程的授课团队主要由专业课程教师和标本馆工作人员组成,前者主要负责“教学”环节,掌握深厚的菌物学基础知识并有多年的一线科学研究经验;后者主要承担“实践”环节的采集和参观部分,具有丰富的野外考察经历和较强的实践指导水平。

研究生课程一般信息量大、专业性强,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远不能实现知识的输送和创新思维的形成。加之《菌物学》课程是实践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课,重视菌物资源的采集和鉴定,在授课之初,课件中展示了大量真实有趣的蘑菇及其他大型真菌的图片和实地采集照片,以达到图文并茂的效果。后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逐渐成为传统教学不可或缺的辅助工具,课程运用了各种多媒体技术手段,包括采用旋转桌面展示菌物多样性、用触摸屏显示菌物的生长过程视频、通过互动抢答器学习菌物相关知识、使用激光识别介绍典型的菌物生态景观等。教学手段的不断改革使更多的师资资源和科研平台得到合理配置,有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同时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加强了不同专业研究生对菌物学知识点的认识和理解。在多年科研教学积累下,课程首席教师姚一建研究员编译c。j。alexopoulos等著的《菌物学概论》一部,作为《菌物学》的教科书,已连续使用10余年,并提供大量课程和实践环节中搜集分享的“教务员的教育创新探索汇总5篇”,授课团队经长期筹划专门开设了“菌物命名法与多样性编目研讨会暨讲习班”,邀请国内外知名院士和专家进行学术讲座并对与会研究生在菌物分类和命名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疑惑进行实例分析和现场讨论,既开阔了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又拓展了其科研思路。

三、分类学科教融合教学模式探索。

《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在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强化学生关键能力培养。”《菌物学》课程构建了较完善的菌物分类学研究生课程体系,以传授菌物资源的认识和利用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养成积极主动学习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同时组织野外考察分队采集等具体形式进行实践训练,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和与他人合作;鼓励学生自行查阅文献信息或进入实验室进行标本观察等完成菌物标本分类鉴定,激发学生好奇心、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引入菌物利用与生物技术等企业或工厂实例介绍,激发生物经济时代研究生对资源发掘和分类学研究的关注,起到了引导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作用。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过程中,基本实现了研究生认知、合作、创新、职业等能力的训练,但仍需进一步探索完善,如优化课程内容、加强教材建设、增加案例讲解、扩大学术交流等,将科研实践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以期最大限度地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科研动手能力。

不断探索分类学的课程教学模式,使研究生加深对生物资源的收集整理、深度研究和保护开发等分类学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既促进科学知识在跨学科专业研究生群体中的广泛传播,也有助于相关专业研究生在科研活动中灵活应用理论知识积极动手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为培养创新型生物分类学人才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林彦红。科教融合理念的创新与实践—以中国科学院大学为例[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4:27—32。

[2]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

教务员的教育创新探索【第四篇】

在课程改革的大潮中,英语教师将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思想“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贯彻到英语教学中,尝试实施情境教学法,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使之不断完善,让学生在富有情趣的师生互动中主动地接受和领会教材中提供的信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运用语言的能力。

一、创设英语课堂内的情境学语言。

(一)利用英语教学本身创设真实的情境,形成英语交际的意识。教师从走进教室的那一刻起,直至课堂教学结束,离开教室为止,就是一个自然的、真实的、生动的、丰富多彩的语言交际情境。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个英语教学真实情境,尽量使用英语组织教学,把单纯传授知识的课堂转换为使学生自然习得语言的场所,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如教师在发奖品时不是随意地发给学生一个sticker,而是提供给学生一个真实的语言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自主选择。t:“therearesomanystickers。whichonedoyoulike?”s1:“iliketheyellowone。”s2:“pleasegivemethegreensticker。thankyou。”教师纯正的母语式的教学和师生间的互动活动,把英语课堂变成一个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交际的环境。这种环境中,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解这种语言的欲望和使用这种语言与人交际的意识,且日积月累,学生对语言的感觉也会相应加深。

(二)利用教师的语言、表情和动作创设心理情境,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学生们在学习第二语言时,多多少少都有些畏难情绪,他们害怕说错,害怕说不好,这时,教师鼓励的、表扬的、积极的话语就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师生之间平等民主、和谐融洽的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和创新意识的产生。只有自由、民主的氛围,学生的思维才可能处于积极主动的活跃状态。所以有经验的教师从进教室的那一刻起,就面带微笑,给学生展示出自己自然、亲切、和蔼的一面,以教师良好的情绪来营造和谐、愉悦、活跃的课堂气氛,创设出宽松的心理环境,激发学生的大脑愉悦中枢,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要注意鼓励和表扬学生,当学生听不懂时,教师要心领神会地想办法,如拿实物、用肢体语言、画简笔画来帮助学生理解;当学生说错或者说不出来时教师更应该宽容,轻轻地告诉他:“itdoesn’tmatter。pleasesayafterme。”师生之间的交流是愉悦的、互动的,这样学生就会愿说、乐说、会说,并且充满自信,为学生今后的语言学习奠定基础。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丰富学习内容和拓宽语言运用的渠道。多媒体手段可以把丰富多彩的文字、图像、动画、声音等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的视觉感受和听觉感受有机地结合起来,感受到纯正地道的英语,极大地弥补了直观教具的不足之处。多媒体手段可以使课堂充满新鲜感,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展开多向思维。例如:在学foodanddrinks一课时,把人们在餐馆点菜、用餐、结帐的生活场景做成课件,让学生在看、听的过程中,有一种如临其境的感觉,加深对语言材料的理解,明确语言所运用的场合,取得了学生翻看书本所得不到的效果。也省却了教师抽象罗嗦的语言描述讲解,优化了教学环节。

(四)利用课文创设表演情境,增加语言实践的机会。创设情境表演对话为学生提供了互动的机会,开发和挖掘了学生运用语言的潜力,激发他们创造性运用语言的活力。从简单的见面打招呼入手,让学生在表演中运用语言,加深了内心的体验,缩短语言学习与语言运用之间的距离。创设对话表演情境,有机地将书本知识与现实世界相结合,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真正内化所学知识。一旦学生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就会自觉主动地预习和复习,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为了能在课堂上所有的同学面前展示自己,学生们在课下查字典、听录音、读书甚至在家自编自演。我告诉学生一个人在家表演时,可以左、右手各拿一个娃娃或在左、右的无名指上画出人物头像,分别扮演一个角色,该左手的人物说话,眼睛就看左手,左手也相应动一动,该右手中的人物说话时,眼睛就看右手,右手动一动。让学生找到对话的感觉,认识到对话就是语言交流。学生课堂外的积极学习促进了学生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课堂上的成功又促使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正如著名教育家布卢姆所说,一个人学习成功的次数越多,他的学习自信心就越强。当学生感受到了英语学习成功的喜悦时,就体会到了学英语的乐趣,这种乐趣会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自我需要。

二、让初中英语情境教学向课外延伸。

在课堂上创设情境学英语,归根结底是为了让学生真正学会语言,达到交流的目的。如在上课前几分钟内安排freetalk,让学生用英语做值日生报告,报告日期、星期、天气、班内情况等。随着观念的更新,教学已不局限于课堂,而是开放性的,所以教师更应注重创设课堂外的情境,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师生见面时教师要主动与学生用英语打招呼,进行简单的交流,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布置创新性的作业,如调查、填写表格,让学生出英语板报,用英语格言布置教室,激发学生主动探究。除此以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英语方面的竞赛,创办英语广播节目,在西方节日如圣诞节摆放圣诞树放“平安夜”曲,让学生互致圣诞问候,在唱唱跳跳、问问猜猜的活动中运用语言,了解英美国家过圣诞的方式,积淀了异国文化知识。活动的多样性,可以使更多的学生体验到成功。

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变得高度有效。”我相信情境教学法使学生在课堂中入情入境,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产生强烈的交际愿望,让他们在保持最佳的学习心理状态下获取知识,求得快乐。

教务员的教育创新探索【第五篇】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正在进一步改变,而相应的劳动力结构也在发生着一定的变化。目前我国的经济正在转型过程中,需要大量有专业技术的工作人员来承担相关的技术工作,而职业教育起到了培养人才的作用。文章针对职业教育中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创新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劳动力结构;人才培养;职业院校。

1概述。

在我国目前的发展中,经济发展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得到了改变,一些工作岗位需要大量的专业型的技术人员。在社会的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担当了绝大部分培养专门的技术人才的责任。而如何在现有的职业教育基础上去对职业教育体系进行一定的优化则是目前职业教育学者所面临的一个问题。在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工学结合这种方式是目前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实践证明工学结合的方式可以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一个优化的作用。工学结合的形式主要是进行一定程度的校企合作,在进行校企合作时,需要建立一定的有效的机制来维持巩固校企之间的关系。本文针对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的问题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我国当前职业教育服务观的形成。

在我国目前的教育发展中,职业教育是最具实践性的区域之一。职业教育不仅担负着培养特殊职业人才的责任,还具有在专业领域开发技术的功能,同时还有着为社会提供相应的社会服务的职责。职业院校发展水平的高低,主要以其在这三个方面的作用来衡量。职业院校对于社会的贡献,标志着学校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深浅,也是学校综合办学能力的一种体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有效的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而对于职业教育来说,要想建立一个好的教学体系,就需要在教育过程中强调终身教育的理念,为学生的教育工作创建一个较大的格局,这样才能有效的奠定相关的教育教学的基础。

当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和企业的关系。

在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为了给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就必须与一些企业进行一定形式的合作。与企业进行合作也可以体现职业教育自身的教育特点。在职业教育院校发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目标应该以企业的需求为主要导向,以为企业提供更多的人才来寻求企业对自身的支持。通过对企业进行专业人才的输送,来实现企业和学校的双赢,并且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来进行校企方面的合作,不仅表现在对人才的培养上,还包括在一些技术工艺上的改进上。只有以对口的形式为企业搞好服务,才能真正实现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的意义。在进行职业教育的同时,职业院校要注意搞好针对企业的整体服务,满足社会各个阶层的不同的职业需要。在职业教育中必须要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的意识,只有在不同阶段不断充实自身,才能不断提升自身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对于校企合作的要求。

发展现代化的职业教育,需要进一步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并且重视校企之间的合作。随着近年来国家对于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视,一些重点的职业院校被建立起来。职业院校教育模式的成功是建立在与企业进行校企合作的基础之上的,卓有成效的校企合作不仅增强了院校的教育教学能力,还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良好的作用,给企业发展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新鲜血液。校企之间的合作开展的方式也多种多样,例如职业院校外聘教师教学、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学生的实践教学等。一些院校还承接了企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提升的教学任务。这些都为企业与院校的深度发展注入了强劲不竭的动力。事实证明,只有不断贯彻校企合作的战略方针,实现校企合作的体制和机制上的创新,才能为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不断开辟出新的途径。

我国自从进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轨道后,加大了对于人才资源的培养力度。经济结构转变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职业人才,因此,国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来发展职业教育。进行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要实行一定程度的校企合作,而校企合作只有进行体制和制度上的'完善才能使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获得实质上的变化。在职业教育的管理上,需要将职业教育与产业教育之间进行桥梁的搭建。对此,我国政府进行了一定的教育学界的会议的召开,专门就职业教育中院校和企业的合作共赢进行一定的探讨,以建立一定的合作机制。这种会议的召开有助于产业中企业和院校的有效对接,通过院校和企业的深度合作,来促进产业的整体发展。对于一些校企合作中的法律法规的建设也做出了进一步的判断与保障。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大,形成了一些职业教育集团。职业教育集团的形成对于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势互补有着积极的影响,有利于一个地区不同产业的发展,也有利于校企之间的合作共赢。

我国的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的管理体制具有集中统一管理,地方分散执行,政府统筹规划的特点。虽然职业教育的管理权集中于中央,但是具体的执行还是要靠地方政府和各级的教育部门进行统筹的规划。通过政府的督导和协调,建立相关的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体系。校企合作之间主要是依靠企业来为职业教育提供一定的实践机会,这样的合作机制对于本行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作用。只有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办学效果的多元化,从而实现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在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教育部门、人保部门和行业部门根据不同的权限对于职业教育中的校企合作进行了一定的分工管理。这种管理机构的设置很好地优化了职业教育中的管理问题,使得管理模式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

在现有发展趋势下校企合作机制的发展趋势。

我国目前的职业教育中的校企合作有着一定的发展趋势,这种趋势主要是朝着优化资源配置的方向发展的。职业教育中的校企合作的目标不再是由单纯的给企业进行人才的提供,而是更多的朝着服务区域经济的方向发展。这也是我国政府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人才的供应要跟上,就要求职业教育有着更广的目标要求。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要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才能实现自身发展的意义。在校企合作中,合作越来越多元化、有机化,由过去的松散式的合作向着多层次合作的方向发展。一些校企实体合作、基地型校企合作等项目被创造出来,更好地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同时也为企业的发展乃至整个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可靠的劳动力资源。一些职业院校的合作企业不仅是单一的企业,而且是集合了大中小型的企业同时进行相关方面的合作。合作方式的更新加强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虽然我国的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获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也取得了很客观的成绩,但是我国的职业教育毕竟处于一个初级的发展阶段,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一些院校和企业在合作过程中还缺乏一定的创新,在制度和合作机制上有一些不完善,合作环节也容易出现一些问题:首先,一些职业院校和教育部门对于职业教育中的校企合作还缺乏一定的认识,导致在一些问题环节不能进行正确的选择;其次,职业教育中的校企合作缺乏学校和企业两方面共同主导的宏观机制,条块分割、职能分割的现象制约着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

在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模式必须建立一定管理体系,这种管理体系需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管理结构,只有实现管理结构的创新才能在校企之间形成一定的协作关系,从而产生不同的合作效果。在管理结构的设置中,应该尽量地减少管理层次的设定,使校企之间的合作达到最大的效益。另外,在管理部门的设定上要遵循精简高效的原则,使各种事务都能有效地获得解决。在校企合作中的实训部分,要使校企双方进行明确的分工,科学地进行组织管理。只有在校企合作的组织管理方式上进行一定的优化和创新,才能实现校企合作中权力的平均合理分配,使校企工作得到一定程度的协调。在进行校企合作的过程中要合理进行等级结构和网状结构的布局,以科学管理结构模式来建立长期的校企合作关系。

职业院校和企业合作中的决策体制的创新。

在职业教育中的校企合作中,要制定一定的决策。所谓的决策就是在不同的合作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的过程。能否做好决策方面的创新,要确保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有一个合理的决策体系。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是双方的关系,因此进行决策主体的决定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决策活动的策划人要对决策有一定的负责能力,决策的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一个不同的团体。在决策过程中,决策主体可以进行一定的划分。高层和中层以及低层的决策主体负责进行决策的层面也是不同的,例如院校一级的决策层主要负责院校一级的校企合作事项。

只有建立了一个良好的机制,才能促进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决策的落实。良好的机制也是使校企合作协调、有序进行的必要条件之一。在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有一定的一致性,校企合作的目标就是培养对企业和社会有用的专业型人才,只有培养出了相关的专业人才,才算校企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而且校企合作具有一定的双向性,双方具有平等的地位。受教育者即学生在学校和企业之间扮演着学生和学徒两个角色,在学习和实践之间具有一定的双向性。因此在学生的教育培养过程中,也要坚持双向性的原则,实现考核过程的双向性。

5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一些产业也在进行着升级。企业和市场都需要大量专业性的技术人才,中国的职业教育需要进一步优化资源,加强管理,提高教学水平,以实现对于高水平人才的培养。我国的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问题是职业教育能否良性发展的关键,也是发展职业教育中的一个最复杂的问题。我们要深入研究校企合作的现状,提出更多促进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的方法。

参考文献。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0 2092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