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优推10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八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优推10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八年级数学教学计划【第一篇】
为使学生学好当代社会生活中每一位公民适应日常生活、参加社会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须的代数、几何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逐步形成数学创新意识。
本学期数学内容包括第一章《勾股定理》、第二章《实数》、第三章《位置与坐标》、第四章《一次函数》、第五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六章《数据的分析》。
第一章《勾股定理》的主要内容是勾股定理的探索和应用。期中勾股定理的应用是本章教学的重点。
第二章《实数》的主要内容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和求法,实数的概念和运算。本章的内容在初中数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章的教学重点是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和求法,教学难点是算术平方根和实数两个概念的理解。
第三章《位置与坐标》的主要内容是直角坐标系的建立。重点和难点是坐标变换与轴对称。
第四章《一次函数》的主要内容是介绍函数的概念,以及一次函数的图像和表达式,学会用一次函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其中一次函数的图像的表达式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第五章《二元一次方程组》要求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并用二元一次方程组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第六章《数据的分析》主要讲平均数和中位数、众数的概念,会求平均数和能找出中位数和众数。
1、能正确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掌握二次根式的基本运算,并能熟练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
2、掌握二次根式加、减、乘、除的运算法则,能够进行二次根式的运算。掌握二次根式的化简,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3、理解一次函数的概念,掌握一次函数的图像和表达式,会用一次函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成立学习小组,实行组内帮辅和小组间竞争,增强学生的信心及自学能力。
2、注重双基和学法指导。
3、积极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
4、多听课,向其他老师学习。
第一、二周:第一章《勾股定理》。
第三、四、五周:第二章《实数》。
第六、七、八周:第二章《实数》的复习和第三章《位置与坐标》。
第九、十周:复习前三章,迎接期中考试。
第十一、十二周:第四章《一次函数》。
第十三、十四、十五周:第五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十六周:第五章复习。
第十七、十八周:第六章《数据的分析》。
第十九周:综合实践。
第二十、二十一、二十二周:总复习迎接期末考试。
八年级数学教学计划【第二篇】
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1、分式的重点是分式的四则运算,难点是分式四则混算、解分式方程以及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
2、反比例函数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性质,并利用其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变量与常量的辩证关系,进一步认识数形结合的思维方法。
3勾股定理:会用勾股定理和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4、四边形的重点是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难点是平行四边形与各种特殊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及中心对称。
5、数据描述。
1、加强教学“六认真”,面向全体学生。由于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的发展和兴趣、特长等不尽相同,所以要因材施教。在组织教学时,应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出发,并兼顾学习有困难的和学有余力的学生。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特别予以关心,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难,使他们经过努力,能够达到大纲中规定的基本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通过讲授选学内容和组织课外活动等多种形式,满足他们的学习愿望,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2、重视改进教学方法,坚持启发式,反对注入式。教师在课前先布置学生预习,同时要指导学生预习,提出预习要求,并布置与课本内容相关、难度适中的尝试题材由学生课前完成,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梳理新课知识,指出重点和易错点,解答学生预习时遇到的问题,再设计提高题由学生进行尝试,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成功,调动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可激励学生自我编题。努力培养学生发现、得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将实际问题上升为数学模型的能力,注意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3、改革作业结构减轻学生负担。将学生按学习能力分成几个层次,分别布置难、中、浅三个层次作业,使每类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提高。
4、课后辅导实行流动分层。
第十六章分式13课时。
1、分式2课时。
2、分式的运算6课时。
3、分式方程3课时。
复习小节与检测2课时。
第十七章反比例函数8课时。
1、反比例函数3课时。
2、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4课时。
复习小节与检测2课时。
第十八章勾股定理8课时。
1、勾股定理3课时。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3课时。
复习小节与检测3课时。
第十九章四边形17课时。
1、平行四边形5课时。
2、特殊的平行四边形6课时。
3、梯形2课时。
4、重心2课时。
复习小节与检测2课时。
第二十章数据描述15课时。
1、数据的代表6课时。
2、数据的波动5课时。
3、数据分析2课时。
复习小节与检测2课时。
期末总复习。
八年级数学教学计划【第三篇】
通过数学课的教学,使学生切实学好从事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80班、81班均是刚刚接手,对班上学生不了解,从原科任老师处得知:两班比较,81班优生稍多一些,但后进面却较大,学生非常活跃,有少数学生不上进,思维不紧跟老师。80班学生单纯,有少数同学基础特差,问题较严重。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第十一章一次函数通过对变量的考察,体会函数的概念,并进一步研究其中最为简单的一种函数————一次函数。了解函数的有关性质和研究方法,并初步形成利用函数的观点认识现实世界的意识和能力。在教材中,通过体现“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概念、规律、应用与拓展”的模式,让学生从实际问题情境中抽象出函数以及一次函数的概念,并进行探索一次函数及其图象的性质,最后利用一次函数及其图象解决有关现实问题;同时在教学顺序上,将正比例函数纳入一次函数的研究中去。教材注意新旧知识的比较与联系,如在教材中,加强了一次函数与一次方程(组)、一次不等式的联系等。
第十二章数据的描述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讨论,使学生体会数据的作用,更好地理解数据表达的信息,发展数感和统计观念,为了更好地理解较大的数据信息,本单元首先安排了有关大数的感受与表示的内容,重点是让学生运用身边熟悉的事物,从多种角度对大数进行估计,对于所分享的“八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优推10篇】”,还要清晰、有效的进行展示,以尽可能的获取有用的信息。教材安排了扇形统计图、条形图、折线图、直方图等的认识与制作,不同的统计图表的选择等内容。
第十三章全等三角形主要介绍了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及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殊条件。更多的注重学生推理意识的建立和对推理过程的理解,学生在直观认识和简单说明理由的基础上,从几个基本事实出发,比较严格地证明全等三角形的一些性质,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第十四章轴对称立足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初步的数学活动经历,从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开始,从整体的角度直观认识并概括出轴对称的特征;通过逐步分析角、线段、等腰三角形等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引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概念。
第十五章整式在形式上力求突出:整式及整式运算产生的实际背景————使学生经历实际问题“符号化”的过程,发展符号感;有关运算法则的探索过程————为探索有关运算法则设置了归纳、类比等活动;对算理的理解和基本运算技能的掌握————设置恰当数量和难度的符号运算,同时要求学生说明运算的根据。
1、课堂内讲授与练习相结合,及时根据反馈信息,扫除学习中的障碍点。
2、认真备课、精心授课,抓紧课堂四十五分钟,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3、抓住关键、分散难点、突出重点,在培养学生能力上下功夫。
4、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业务素养。
5、教学中注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周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略
八年级数学教学计划【第四篇】
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开展新课程教学改革,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切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和技巧,建立数学思维模式,培养学生探究思维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能力。同时通过本期教学,完成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任务。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通过探究实际问题,认识分式、三角形相似、证明一、数据的统计、二次根式,掌握有关规律、概念、性质和定理,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进一步提高必要的运算技能和作图技能,提高应用数学语言的应用能力,通过证明一的学习初步形成严谨的数学思维。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掌握提取实际问题中的数学信息的能力,并用有关的代数和几何知识表达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探究三角形相似的条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通过对数据统计的研究,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分式四则运算,二次根式的相关性质的探究,培养学生发现规律和总结规律的能力,建立数学类比思想。
3.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对数学知识的探究,进一步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明确学习数学的意义,并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体会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数学学习是一个充满观察、实践、探究、归纳、类比、推理和创造性的过程。养成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良好思维品质。了解我国数学家的杰出贡献,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增强爱国主义。
子分析了什么情况下产生增根的方法,然后归纳出检验增根的方法。
第二章相似图形:从实际问题引入数学内容,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得出结论,认识相似图形的特征和性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通过观察、测量、画图、推理等方法让学生探索得出结论,强调发现结论的过程,加强合情推理。逐步渗透一些逻辑思维方法,体现数学的理性特征。教材中给学生留下适当的探索空间,也给教师的教学留有一定的余地,有助于学生的思维活动,有助于教师的创造性教学,也有助于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强调相似三角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加了位似这种特殊的相似,并用坐标来确定位置的内容,加强坐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加了用坐标来研究图形变换的内容,让学生初步体会数形间的关系。
第三章证明(一):本章是在对前面几何结论有了一定的直观认识的基。
础上编排的,虽然只是证明的初步,但他对证明的必要性,引进公理的必要性,了解作为证明基础的定义、命题、定理等非常重要。同时通过平行、三角形等相关知识的证明实践,帮助学生掌握证明的方法和步骤。
第四章数据的收集和处理:通过学生收集数据和整理数据的过程,使学生体会数据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了解收集数据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要求以及能够按要求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组整理,会用频数分布表,频数分布直方图,频数分布折线图等表达数据的分布情况,并熟练掌握判断数据稳定性的方法,方差法和极差法。本章教学意义不仅仅体现在学生对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知识上,还体现了学生在收集数据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积极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精神。
第五章二次根式:本章采取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探讨、分析问题,师生共同归纳,得出概念。?再对概念的内涵进行分析,得出几个重要结论,并运用这些重要结论进行二次根式的计算和化简。用具体数据探究规律,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出二次根式的乘(除)法规定,?并运用规定进行计算。利用逆向思维,?得出二次根式的乘(除)法规定的逆向等式并运用它进行化简。通过分析前面的计算和化简结果,抓住它们的共同特点,?给出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利用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来对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达到对二次根式进行计算和化简的目的。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培养学生:利用规定准确计算和化简的严谨的科学精神,经过探索二次根式的重要结论,二次根式的乘除规定,发展学生观察、分析、发现问题的能力。
1.作好课前准备。认真钻研教材教法,仔细揣摩教学内容与新课程教学目标,充分考虑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探究示例,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练习和作业,作好教具准备工作,写好教案。
2.钻研两主课堂,尽量还时间和空间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做好教学反馈工作,扫除学习中的障碍点。营造课堂气氛。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和准备好教具,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营造温馨、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为学生掌握课堂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3.搞好批阅分析。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当面批改的方式对学生作业进行批阅,全批全改,指出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讲解,帮助学生解决存在的知识性错误。
4.写好课后小结。课后及时对当堂课的教学情况、学生听课情况进行小结,总结成功的经验,找出失败的原因,并作出分析和改进措施,对于严重的问题重新进行定位,制定并实施补救方案。
5.加强课后辅导。优等生要扩展其知识面,提高训练的难度;中等生要夯实基础,发展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后进生要激发其学习欲望,针对其基础和学习能力采取针对性的补救措施。
6.成立学习小组。根据班内实际情况实行两人小组,以优辅良,以优促后,实现共同提高的目标。
7.组织单元测试。根据教学进度对每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测试,做好试卷分析,查找问题。大面积存在的问题在进行试卷讲解时要重点进行分析讲解,力求透彻。
八年级数学教学计划【第五篇】
狠抓课堂教学,向40分钟要质量。为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应用数学的能力,我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完成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任务。
八(3)班是重点班,大部分学生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基本掌握了学习数学的方法和思维模式,成绩有较大的进步;但少部分学生因为基础较差,学生成绩较差,对学习提不起兴趣,没有养成学习的良好习惯,也丧失学习数学的信心。要在本学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本册第11章“三角形”的主要内容就是介绍三角形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性质,如三角形的分类,边、高、中线、角平分线的基本概念和某些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和的性质,三角形所特有的稳定性,另外也介绍多边形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性质。
第12章“全等三角形”就介绍几何图形的全等概念、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基本事实和方法,并由此研究角的平分线。本章为后续研究各种平面几何图形提供了有力工具。
第13章介绍了轴对称的基础知识,并以轴对称为工具研究等腰三角形(包括更特殊的等边三角形)以及某些特殊类型的最短路径问题。
第14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首先介绍整式乘法的基础知识,包括幂的运算性质,即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单项式、多项式的乘法运算法则,乘法公式。本章还介绍和整式乘法方向相反的运算,即因式分解,本章介绍因式分解最基本的两种方法: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
第15章“分式”介绍分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分式的约分和通分、分式的四则运算,并把幂的概念推广到整数指数幂并讨论了其运算,本章最后介绍解分式方程。
1、作好课前准备。认真钻研教材教法,仔细揣摩教学内容与新课程教学目标,充分考虑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探究示例,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练习和作业,作好教具准备工作,写好教案。
2、认真备课、抓紧课堂四十五分钟,认真上好每一堂课,争取充分掌握学生动态,努力提高教学效果;课堂内讲授与练习相结合,及时根据反馈信息,扫除学习中的障碍点。
4、营造课堂气氛。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和准备好教具,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营造温馨、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为学生掌握课堂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5、教学中抓住关键、分散难点、突出重点;注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培养学生能力上下功夫。
6、写好课后小结。课后及时对当堂课的教学情况、学生听课情况进行小结,总结成功的经验,找出失败的原因,并做出分析和改进措施,对于严重的问题重新进行定位,制定并实施补救方案。
7、加强对学生的课后辅导。落实每一堂课后辅助,查漏补缺。优等生要扩展其知识面,提高训练的难度;中等生要夯实基础,发展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后进生要激发其学习欲望,针对其基础和学习能力采取针对性的补救措施。
8、搞好阅卷分析。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当面批改的方式对学生作业进行批阅,指出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讲解,帮助学生解决存在的知识性错误。
9、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业务素养。积极与其它老师沟通,加强教研教改,提高教学水平。
(一)1至4第十一章三角形。
1、理解三角形以及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边、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概念,证明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了解三角形的重心的概念,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2、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外角的概念,探索并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探索并掌握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掌握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形,掌握三角形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重点:三角形三边关系、内角和、多边形的外角和与内角和公式。
难点: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的证明;根据三条线段的长度判断它们能否构成三角形。
1、加强与实际的联系。加强推理能力的培养注意分析得出结论的思路。
2、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让学生经历得出结论的过程。
(二)5至8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
1.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能够准确地辨认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元素。
2.探索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能利用三角形全等进行证明,掌握综合法证明的格式。
3.了解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能利用三角形全等证明角的平分线的性质,会利用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进行证明。
重点:全等三角形性质与判定方法及其应用;掌握综合法证明的格式。
难点:领会证明的分析思路、学会运用综合法证明的格式。
关键:突出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1、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调动学生动脑思考,逐步熟悉推理的过程,掌握推理的方法。
2、逐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证明命题的'途径能力。
(三)9至11第十三章轴对称。
4.能初步应用本章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观察、操作、想象、论证、交流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激发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兴趣。
重点:轴对称性质与应用,等腰三角形、正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难点:轴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关键:突出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
1、从实际出发引入概念,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2、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归纳、论证的过程。
(四)12至15第十四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
1.使学生掌握正整数幂的乘、除运算性质,能用代数式和文字语言正确地表述这些性质,并能运用它们熟练地进行运算。使学生掌握单项式乘(或除以)单项式、多项式乘(或除以)单项式以及多项式乘多项式的法则,并运用它们进行运算。
2.使学生会推导乘法公式(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了解公式的几何意义,能利用公式进行乘法运算。
3.使学生掌握整式的加、减、乘、除、乘方的较简单的混合运算,并能灵活地运用运算律与乘法公式简化运算。
4.使学生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并感受分解因式与整式乘法是相反方向的运算,掌握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直接运用公式不超过两次)这两种分解因式的基本方法,了解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能够熟练地运用这些方法进行多项式的因式分解。
重点:整式的乘除运算与因式分解。
难点:对多项式的因式分解及其思路。
关键:引导学生运用类比的思想理解因式分解,并理解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互逆性。
1、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类比、转化)的渗透;
2、重视运算性质和公式的发生和归纳过程的教学。
3、充分信任学生,努力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主动地进行学习。
(五)16至19第十五章分式。
1.以描述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为背景,抽象出分式的概念,体会分式是刻画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的一类代数式。
2.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了解最简分式的概念,掌握分式的约分和通分法则。
3.类比分数的四则运算法则,探究分式的四则运算,掌握这些法则。
4.结合分式的运算,将指数的讨论范围从正整数扩大到全体整数,构建和发展相互联系的知识体系。
5.结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讨论可以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掌握这种方程的解法,体会解方程中的化归思想。
重点:分式的四则运算法则。
难点:分式的四则混合运算,根据实际问题列出分式方程。
关键:通过必要的练习掌握分式的各种运算法则及运算顺序,提高分析问题中数量关系的能力。
1、重视分数与分式的联系,注意通过分数认识分式。
2、重视分式与实际的联系,体现数学建模思想。
3、重视分式方程的特殊性,突出其解法的关键步骤。
(六)20至21期末复习考试。
八年级数学教学计划【第六篇】
上学期我担任了八年级1班数学科的教学工作,经过上期和两个班同学们的共同努力,成绩不理想,平均,全县排名中等稍偏下,差生较多。从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看,多数学生的学习习惯还是比较好的,只是部分学生数学基础差,导致学习兴趣低下,同时还有好大一部分学生没有掌握正确数学的学习方法,导致学习成绩不够理想。虽然,部分学生在基础知识方面稍微好一点,但大部分学生的数学知识迁移能力还是较差,在能力方面还有带待培养,如:计算能力的训练、分析能力的培养、几何空间想象力的发挥等,尤其是计算与分析能力的指导与训练,在数学教学中犹为重要。总的来看两个班的学生数学基础差,都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1、分式,这个单元让学生通过与分数的类比,学习分式的性质及其运算。通过与正整指数幂的性质联系,学习零指数幂及其负整指数幂的意义。本单元有呈上启下的作用。
2、函数及其图象,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是学生刚开始接触数与图形的结合,因此本单元基础性相当强。
3、全等三角形,本章是在以前各章中数学说理与逻辑推理的继续,要让学生了解命题、公理与定理,学会由公理出发证明几何定理解决逻辑推理问题,加强数学理性训练。本单元有过度强化的作用。
4、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本章是在上学期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各种四边形的判定方法。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动手、动脑,参与到结论的发现过程中去。对四边形的性质特征进一步强化。
5、数据的整理与初步处理,本单元都是体现对数据的分析与处理,是让学生利用数据体现的信息发现与解决与实际生活席席相关的问题。因此,本堂课充分体现数学的作用。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活动中解决问题。
本学期的教学任务:认真成以上五个单元的教学,充分培养好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分析能力及其逻辑推理,进一步强化学生数学知识的迁移,并能让学生学会利用数学知识解决与实际生活席席相关的问题。
在教学成绩上,争取在上期成绩排名基础上再上一个台阶,优生提高两人,差生减少五至六人。
1、本学期继续实施洋思经验中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在课前做到认真研究教材,考点、整合资源,课前准备充分,认真确立每堂课的学习目标,有效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增强课堂的实效。
2、做好学生思想工作,树立他们学习的自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课堂上力争让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在学中做,做中学。
3、从最差的一名学生抓起,多给差生锻炼的机会,简单的问题、上黑板板演,做对了,及时表扬,树立了自信心。做错了,很好的暴露了还存在的问题,让他们在犯错误的过程中体会知识,并解决问题,从而加深了印象。
4、教师认真筛选练习题,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思考,独立答题。尽量减少无效作业,增强作业布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坚持批改,及时反馈信息,及时表扬与指正。及时组织好每一次考试,及时批改与分析,侧重考点,学生的难点,易错点,易混点等的评讲,以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
5、在平时的课外辅导中,注重优生和差生的辅导监督,抓两头,促中间,力争让教学成绩能更上一个台阶。
1、第一周:学生报名注册。
2、第二周:分式的概念及其分式的性质。
3、第三周:分式的运算:加减乘除。
4、第四周: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及其零指数幂与负整指数。
5、第五周:函数的定义及其平面直角坐标系。
6、第六周:一次函数及其图象的性质。
7、第七周:反比例函数及其图象的性质。
8、第八周:命题与公理和全等的几种判定方法应用。
9、第九周:尺规作图半期考试及相关工作。
10、第十周:半期考试。
11、第十一周:逆命题与逆定理证明及其应用。
12、第十二周:平行四边形及其矩形的判定应用。
13、第十三周:菱形与正方形的判定和应用。
14、第十四周:等腰梯形的判定及其复习考试。
15、第十五周: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统计图的划法。
16、第十六周: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方差。
17、第十七周:复习本单元及其考试。
18、到十八周分单元复习,最后查漏。
八年级数学教学计划【第七篇】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学生通过上学期的学习,计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对图形及图形间数量关系有初步的认识,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通过教育教学培养,绝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对待每次作业并及时纠正作业中的错误,课堂上能专心致志的进行学习与思考,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和进一步的发展,课堂整体表现较为活跃。本学期将继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亲身参与活动,进行探索与发现,以自身的体验获取知识与技能;努力实现基础性与现代性的统一,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和爱好,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操作运算,扩展思路。
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第十六章分式。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分式的概念,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约分与通分,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整数指数幂的概念及运算性质,分式方程的概念及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
第十七章反比例函数。
函数是研究现实世界变化规律的一个重要模型,本单元学生在学习了一次函数后,进一步研究反比例函数。学生在本章中经历:反比例函数概念的抽象概括过程,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经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的探索过程,在交流中发展能力这是本章的重点之一;经历本章的重点之二:利用反比例函数及图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经历函数图象信息的识别应用过程,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根据所给信息确定反比例函数表达式,会作反比例函数图象,并利用它们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本章的难点在于对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以及提高数形结合的意识和能力。
第十九章四边形。
四边形较广泛的一种图形,尤其是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等特殊四边形的用处更多。因此,四边形既是几何中的基本图形,也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本章是在学生前面学段已经学过的四边形知识、本学段学过的多边形、平行线、三角形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来学习的,也可以说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系统的整理和研究,本章内容的学习也反复运用了平行线和三角形的知识。从这个角度来看,本章的内容也是前面平行线和三角形等内容的应用和深化。
第二十二章一元二次方程。
本章主要是掌握配方法、公式法和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并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本章重点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思路及具体方法。本章的难点是解一元二次方程。
第二十三章旋转。
本章主要是探索和理解旋转的性质,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本章的重点是中心对称的概念、性质与作图。本章的难点是辨认中心对称图形,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
1、课堂内讲授与练习相结合,及时根据反馈信息,扫除学习中的障碍点。
2、认真备课、精心授课,抓紧课堂四十五分钟,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3、抓住关键、分散难点、突出重点,在培养学生能力上下功夫。
4、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业务素养。
5、教学中注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八年级数学教学计划【第八篇】
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开展新课程教学改革,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切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和技巧,建立数学思维模式,培养学生探究思维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能力。同时通过本期教学,完成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通过探究实际问题,认识三角形、全等三角形、轴对称、整式乘除和因式分解、分式,掌握有关规律、概念、性质和定理,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进一步提高必要的运算技能和作图技能,提高应用数学语言的应用能力,通过一次函数的学习初步建立数形结合的思维模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掌握提取实际问题中的数学信息的能力,并用有关的代数和几何知识表达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探究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轴对称性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初步建立数形结合的数学模式;通过对整式乘除和因式分解的探究,培养学生发现规律和总结规律的能力,建立数学类比思想。
3.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对数学知识的探究,进一步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明确学习数学的意义,并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体会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数学学习是一个充满观察、实践、探究、归纳、类比、推理和创造性的过程。养成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良好思维品质。了解我国数学家的杰出贡献,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增强爱国主义。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轴对称、整式、分式。其中,三角形主要学习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分类,三角形的内角、多边形的内外角和。本章节是后两章的基础,了解了相关的知识,教学时加强与实际的联系,加强推理能力的培养,开展好数学活动。全等三角形主要介绍了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及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殊条件。更多的注重学生推理意识的建立和对推理过程的理解,学生在直观认识和简单说明理由的基础上,从几个基本事实出发,比较严格地证明全等三角形的一些性质,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轴对称立足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初步的数学活动经历,从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开始,从整体的角度直观认识并概括出轴对称的特征;通过逐步分析角、线段、等腰三角形等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引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概念。整式在形式上力求突出:整式及整式运算产生的实际背景——使学生经历实际问题“符号化”的过程,发展符号感;有关运算法则的探索过程——为探索有关运算法则设置了归纳、类比等活动;对算理的理解和基本运算技能的掌握——设置恰当数量和难度的符号运算,同时要求学生说明运算的根据。分式主要学习分式的概念、性质、能用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并进行相关的四则混合运算。教学时重视和分数类比,加强分式、分式方程与实际的联系,体现数学建模思想。
学情分析。
写法上均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对几何有畏难情绪,相关知识学得不很透彻,厌学普遍,听不懂的学生太多,上课发言的同学太少,回答问题没人愿意举手。
要在本学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艰苦的努力,要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上狠下功夫,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并做好学生的查漏补缺工作。通过本学期教学,争取让学生的成绩得到提高。
应对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工作。把认真教学作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上课时,老师要关注学生,让学生能专心听课,认真思考问题,不说话、不开小差、不做小动作、不做与上课无关的事。
(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应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4)、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索、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引导学生做笔记,捋清课堂知识脉络,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创造中。
(5)、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7)、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差生过关,为差生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
教研教改举措。
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坚持教改教研,与同行共同探讨数学教学方法,取长补短,吸取优秀教师的先进经验和教学技能。
1.认真钻研课材,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完成教学任务;。
2.调整教学思路,积极参加教改;。
3.通过教研组引领,共同探讨教学方法,寻求取得成绩的“法宝”;。
4.立足于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快乐学习,愉快接受知识;。
5.查阅相关数学资料,补充教学资源;。
6.提高自身科研能力,争取创造新的教学理念,促进教学发展;。
7.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在工作中积累更多,更好,更宝贵的教学经验,撰写经验文章。
培优辅差措施。
针对差生、优生辅导,我想采取以下做法:
1.优生辅导。
主要要求班上成绩突出的学生,尽量会做课本“问题解决”中的练习,并能适当做些课外资料上的练习题。在此基础上,教师争取个别或小范围内对他们进行指导,讲解,并对一些提高题、难题的解题思路作出相应的分析,教给他们一些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
2.差生辅导。
潜能生(所谓的差生)本身基础知识差,能力也不强。针对这部分弱势群体,可采用“兵。
教兵”的方法,让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帮助他们,指导监督他们的学习。适时也可由教师亲自辅导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温暖与自信。
教学进度表。
八年级数学教学计划【第九篇】
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开展新课程教学改革,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切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和技巧,建立数学思维模式,培养学生探究思维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能力。同时通过本期教学,完成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任务。
八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有少数同学基础特差,问题较严重。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上学年学生期末考试的成绩平均分七(3)班61。06分、七(4)班58。69分,总体来看,成绩只能算一般。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整个班级已经开始出现两极分化了,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对后进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成绩较差,学生仍然缺少大量的推理题训练,推理的思考方法与写法上均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对几何有畏难情绪,相关知识学得不很透彻。在学习能力上,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差,为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与课业负担,不提倡学生买教辅参考书,学生自主拓展知识面,向深处学习知识的能力没有得到培养。在以后的教学中,对有条件的孩子应鼓励他们买课外参考书,培养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需要得到加强,以提升学生的整体成绩,应在合适的时候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素质;在学习态度上,绝大部分学生上课能全神贯注,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少数几个学生对数学处于一种放弃的心态,课堂作业,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完成,少数学生需要教师督促,这一少数学生也成为老师的重点牵挂对象,课堂家庭作业,学生完成的质量要打折扣;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还不理想,预习的习惯,进行总结的习惯,自习课专心致至学习的习惯,主动纠正(考试、作业后)错误的习惯,比较多的学生不具有,需要教师的督促才能做,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这是本期教学中重点予以关注的。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通过探究实际问题,认识三角形、全等三角形、轴对称、整式乘除和因式分解、分式,掌握有关规律、概念、性质和定理,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进一步提高必要的运算技能和作图技能,提高应用数学语言的应用能力,通过全等三角形、轴对称的学习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推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掌握提取实际问题中的数学信息的能力,并用有关的代数和几何知识表达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探究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轴对称性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通过对整式乘除和因式分解的探究,培养学生发现规律和总结规律的能力,建立数学类比思想。
3、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对数学知识的探究,进一步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明确学习数学的意义,并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体会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数学学习是一个充满观察、实践、探究、归纳、类比、推理和创造性的过程。养成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良好思维品质。了解我国数学家的杰出贡献,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增强爱国主义。
第十一章三角形:本章主要学习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角及多边形的内角和等内容。本章重点:三角形有关线段、角及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性质与应用。本章难点:正确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及角平分线的性质并能作图,及三角形内角和的证明与多边形内角和的探究。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主要介绍了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及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殊条件。更多的注重学生推理意识的建立和对推理过程的理解,学生在直观认识和简单说明理由的基础上,从几个基本事实出发,比较严格地证明全等三角形的一些性质,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第十三章轴对称:立足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初步的数学活动经历,从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开始,从整体的角度直观认识并概括出轴对称的特征;通过逐步分析角、线段、等腰三角形等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引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概念。
第十四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在形式上力求突出:整式及整式运算产生的实际背景——使学生经历实际问题“符号化”的过程,发展符号感;有关运算法则的探索过程——为探索有关运算法则设置了归纳、类比等活动;对算理的理解和基本运算技能的掌握——设置恰当数量和难度的符号运算,同时要求学生说明运算的根据。
第十五章分式的主要内容包括:分式的概念,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约分与通分,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整数指数幂的概念及运算性质,分式方程的概念及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
1、认真学习钻研新课标,掌握教材;课堂内讲授与练习相结合,及时根据反馈信息,扫除学习中的障碍点。
2、认真备课、精心授课,抓紧课堂四十五分钟,认真上好每一堂课,争取充分掌握学生动态,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3、抓住关键、分散难点、突出重点,在培养学生能力上下功夫;落实每一堂课后辅助,查漏补缺。
4、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业务素养。积极与其它老师沟通,加强教研教改,提高教学水平。
5、教学中注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6.经常听取学生良好的合理化建议。
7.以“两头”带“中间”战略思想不变。深化两极生的训导。
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
第一周。
9月8日————9月14日。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第二周。
9月15日————9月21日。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多边形及其内角和。
第三周。
9月22日————9月28日。
多边形及其内角和第十一章复习。
第四周。
9月29日————10月5日。
全等三角形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第五周。
10月6日————10月12日。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第六周。
10月13日————10月19日。
角平分线的性质第六章复习。
第七周。
10月20日————10月26日。
轴对称画轴对称图形。
第八周。
10月27日————11月2日。
等腰三角形课题学习:最短路径问题。
第九周。
11月3日————11月9日。
第十三章复习期中复习。
第十周。
11月10日————11月16日。
期中复习期中考试。
第十一周。
11月17日————11月23日。
整式的乘法。
第十二周。
11月24日————11月30日。
整式的乘法乘法公式。
第十三周。
12月1日————12月7日。
乘法公式因式分解。
第十四周。
12月8日————12月14日。
第十四章复习。
第十五周。
12月15日————12月21日。
分式分式的运算。
第十六周。
12月22日————12月28日。
分式的运算。
第十七周。
20xx年——————20xx年。
12月29日————1月4日。
分式方程。
第十八周。
1月5日————1月11日。
第十五章复习。
第十九周。
1月12日————1月18日。
期末复习预计期末考试。
八年级数学教学计划【第十篇】
加强知识,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新的理念 . 坚持每周的政治和业务学,紧紧围绕新课程,构建新课程,尝试新教法的目标,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注重把新课程标准与构建新理念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新的《课程标准》,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以全新的素质结构接受新一轮课程改革浪潮的“洗礼”。
通过新的《课程标准》,使自己逐步领会到“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教学理念。树立了学生主体观,贯彻了民主教学的思想,构建了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积极创造和提供满足不同学生成长条件的理念落到实处。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重视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
1 、备课深入细致。平时认真研究教材,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难重点。在制定教学目的时,非常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
2 、注重课堂教学效果。针对八年级学生特点,以愉快式教学为主,不搞满堂灌,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 突破难点。
3 、坚持参加校内外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汲取他人的宝贵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经常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并经常在一起讨论教学问题。听公开课多次,自使我明确了今后讲课的方向和以后数学课该怎么教和怎么讲。
4 、在作业批改上,认真及时,力求做到全批全改,重在订正,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以便在辅导中做到有的放矢。
1 、教材挖掘不深入。
2 、教法不灵活,不能吸引学生动脑,对学生的引导、启发不足。
3 、新课标下新的教学思想学不深入。对学生的自主学 , 合作学 , 缺乏理论指导 .
4 、差生末抓在手。由于对学生的了解不够,对学生的态度、思维能力不太清楚。上课时该讲的都讲了,学生掌握的情况怎样,教师心中无数。导致了教学中的盲目性。
5 、教学反思不够。
1 、加强学,学新课标下新的教学思想。
2 、新课标,挖掘教材,进一步把握知识点和考点。
3 、多听课,学同科目教师先进的教学方法的教学理念。
4 、加强转差培优力度。
5 、加强教学反思,加大教学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