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中学教学教研年度工作计划(精选4篇)
初级中学教学教研年度工作计划【第一篇】
为扎实落实新课程标准要求,促进教师队伍快速成长,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营造浓厚教研氛围,搭建一个互相学习、交流、探讨、展示的平台,坚持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成长为目的,根据我校实际,制定本年度教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__初中20__-20__学年的教研工作,以贯彻__市教科院“和谐高效,思维对话”活动为核心,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以市教体局和镇中心校教育工作要点为依托,通过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活动,进一步推进和强化素质教育,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目标要求
1、以理论学习为基础,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引导教师深入学习研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准确理解课程标准理念,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提高教师业务能力。
2、以组织活动为载体,注重教学研究实效。以教研组为核心,立足学科实际,精心策划、周密组织教研活动,为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创设条件、搭建舞台,倾力打造一支师德好、教艺精、底蕴厚、发展快的教师队伍。
3、以课堂教学为重心,找准目标精准发力。在课堂中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练中点拨,讲练结合,把握学情,适时反馈。
三、工作思路
本学年的教研思路是,立足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
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核心
三个基本点:
一是开展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模式的研讨与实践;
二是开展以“边缘生”和“学法指导”的系列教研;
三是立足学科实际,开展以本学科教学具体问题的专题教研。
本着以教研活动为载体,以教师队伍建设为主线,多措并举,进一步提升教研活动质量和教师课堂教学水平。
四、工作重点
1、加强理论学习,注重教学实践
教师建立专门的业务理论学习笔记,并按照学校业务理论学习计划,定期进行针对性地开展《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核心素养与教学改革》、《如何理解教与学》等相关业务理论书籍和文件学习,及时撰写学习心得体会。在学习相关业务理论的基础上,加强优质教学案例的学习,并通过教研活动对所学理论进行实践探索,提高教学效益。
2、培养学生习惯,加强边缘生关注
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各班级各学科要根据学生学期初基本情况和日常学生表现情况及时确定优生和合格边缘生名单,有针对性地关注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讲、作业和自主学习等习惯,及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修正。
3、规范集体备课,提高集体备课实效
抓好集体备课,是备好课的重要前提。本学年,我校以教研组为单位,以青年教师为主要关注点,按照集体备课制度要求,通过校长、级部主任、教研组等层面加大集备督查力度,提高集备效益,促进青年教师业务能力的提升。
4、加大听评课力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积极落实“推门听课”制度,各中层领导要加强推门听课力度,及时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评课意见要包含过程性和总结性评语,要提出具有针对性建设性意见,随听随评,努力帮助教师提高授课水平和课堂教学效率。
5、举办教学评比活动,加强青年教师培养
继续开展“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等教育教学研讨和课堂教学评比活动,激励他们进一步夯实自身的教育教学基本功,在全校掀起练技能、强素质的良好风气。组织教师积极参与上级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级各类教学技能评比活动,让更多的青年教师能有机会走出去、带回来、提上去,努力实现教师教学能力和学校教学水平双赢的局面。
五、主要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校长、级部负责人、教研组长分包制度,对教研活动、教学常规进行分包指导和督查,分包结果与领导和教师考核挂钩。
2、完善《__初中教学工作常规》,以定期和不定期开展检查的形式,提高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自觉性。
3、加大对中考、会考学科的监管和指导力度,学校领导要经常深入到有关学科的课堂,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针对性的指导,齐心协力,力争取得优异成绩,完成学期初制定的奋斗目标。
初级中学教学教研年度工作计划【第二篇】
新的一年,全县初中教学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为指导,以全面提升初中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推进常态课堂改进、新课标学习培训、中考备考指导为工作重点,以“1231”工程为抓手,着眼主责主业,立足研究、服务、指导、评价四项基本职能,以提升管理水平为保障,充分发挥评价方案的杠杆作用,聚焦课堂、多措并举、精准发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全县初中学校整体提升,为实现__教育跨越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强化研究,提升教研品质,以高教研水平促质量提升。
新学年,各学科教研员将不断加强自身学习研究,提升教学教研能力,做好顶层设计,深入教学一线,履行好指导、服务职能。
1、要加强学习研究,提升效能。一是提升教研水平。统一思想,认清使命,加强理论学习,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要求,强化教学研究,研课标、通教材、探教法,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引领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切实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二是提高教研活动实效。加强教研活动的顶层设计、重视教研活动的前期策划和后期延伸,提高教研活动组织水平。
2、要聚焦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研究核心素养在课程、教学中落实的方式方法,培育学生应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教研室将通过开展教师培训,把核心素养要求落实到学科的教学中。
3、要尽职尽责,担当实干,提升服务水平。一是在全面谋划和落实教研室常规性和基础性工作的基础上,注重科室职能作用的发挥,找准切入点,自觉担责,主动作为。二是促进各类学校内涵发展,实现教育教学质量均衡提高。教研室要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教学指导与教学服务等各项职能,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教研工作机制,发挥教研工作效能,积极促进各类学校均衡发展。
二、立足本职、服务教学,以高质量服务促质量提升。
新学期,教研室将立足本职,多措并举,努力为各学校高效课堂的打造、特色学校的创建、骨干名师的培养等方面全力做好服务工作。
4、深化课堂变革,打造高效课堂。
首先要正确把握课堂改革的总基调。教研室将通过常态课巡查、赛课、优质课评选、学科教研会、送课下乡等系列活动,促使教干、教师充分领会“1231”工程教学指导思想,以课堂为主阵地,加强自主探究、质疑解惑、合作分享、选题练习等环节的操作研究,助推课堂更加高效。一是要转变课程观,由知识型课程观转向素养型课程观,更多地思考如何让知识积淀为素养、转化为智慧,由关注知识点的落实转向关注素养养成的落实。二是要转变教学观,由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更加注重经历与体验,更加注重理解、沟通、合作、责任、尊严、个性等人文精神培养,注重高层次认知能力与批判性思考,将课堂教学行为引向学生深度学习。
其次要深入推进课堂模式变革。学校要按照“示范引领、分类推进、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的工作思路,在优化学校基本模式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学科模式、特色课堂构建。要通过学校系列化的高效课堂活动,对教学模式进行反思改进、凝练升华,形成学校品牌、学科特色、课型特色。
最后要优化课堂改革与现代化技术手段的融合。积极推进“教育+互联网”发展,借助发达的信息化技术,好现代技术手段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整合
网络丰富教学资源,将优秀教学资源转变为现实教学生产力。
5、项目引领,打造特色学校。在特色学校建设上,教研室将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关注亮点,鼓励创新。首先在教学评估中,进一步强化“特色创建”的调控作用。其次在“教学质量奖”、“教学成果奖”等综合奖项评选中,体现“教学创新”的导向作用。再次通过开展特色亮点的展评观摩活动,发挥交流评价的激励作用。二是加强指导,打造特色。首先引导学校立足自身实际和办学传统,制订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学校发展方向,提出先进教学理念,引领学校发展,提升办学品味,凝练学校特色,推进“一校一品”特色建设。其次引领学校结合市创建“课程改革示范实验区”确立的实验项目,积极参与实验研究,立足自身实际,努力创建属于自己的特色。再次帮助和指导学校立足课程改革,力求从课程文化建设和课堂教学改革中孕育办学特色和学校品牌。
6、培师德强师能,加强骨干名师培养。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教育的核心竞争力,是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主体。实施名师工程,建立名师培养培训机制,指导各学校借助名师工作室、学科基地建设以及地方特级教师、教育领军人物评选宣传活动,充分发挥骨干引领作用。教研室将广泛开展名师论坛、名师大篷车等活动,发挥好名师的辐射引领作用,带动全县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7、积极推动学校联盟建设,实现学校区域整体发展。构建学校联盟是我县加强城乡间学校交流、促进城乡均衡发展的有力举措。新学期教研室将积极组建校际教研联盟和教研发展共同体,实现智慧与经验共享。县城学校和乡镇学校结为联盟学校,创新开展各种活动,实现学校共同发展、资源共享、共同提高。
8、广泛开展“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研训活动。为了更好地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提升薄弱学校教育水平,更好地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将继续组织中心组成员、学科名师到薄弱学校送课下乡,继续开展各学科优质课评比、技能大赛等活动,以此促进各学科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我们还将通过学科教师微信群等多媒体平台,组织全县教师在线研讨,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打造“多主体、跨时空、低成本、高效率”的网络教研新模式,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9、精心命题,以高质量命题促教学质量的提高。考试试题即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指挥棒,高质量的命题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将认真研究《考试说明》,准确捕捉细微变化,精准预测中考变化趋势,明确20__年中考备考重点和方向,细致分析近五年中考真题结构,在此基础上精心命制期中、期末考试题和中考模拟试题。
10、搭建平台,增加教干、教师学习的机会。为拓宽教干教师视野,提高教学管理研究能力,提升教育队伍专业素质,教研室要做好先进经验的引进、宣传和推介,想方设法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通过请进来传经送宝、走出去观摩学习,为教干、教师创造更多学习交流的机会。
三、强化指导、加强引领,以高效指导促质量提升。
11、创新“五位一体”的教研运行机制。搭建教研员与学校、教师互动式教研平台,构建“诊断调研、订单服务、基地培训、片区指导、网络研修”五种形式相结合的教研运行机制,指导学校组织开展各项教学教研活动;围绕课程整合、课程实施、课堂教学、常规落实、教师发展等重点,采用主题教研形式,着力破解教学难点,体现区域教研的示范性、引领性;教研员要定期到学校与教师共同备课、听课、评课,创新性地开展集调研、设计、总结、论坛于一体的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和学校的内涵发展。
12、建立分层管理的培训网络。教研室重点加强对各级骨干教师、入职五年的新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进行培训,通过新课标培训、教学基本功大赛、课堂教学展示等活动,为其建立专业发展档案;学校负责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支持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业务培训活动;教师个人积极进行自主研修。各学校要建立健全培训制度,加大培训力度,突出新课程、新教材、新方法、新技术培训,强化教学基本功训练,不断提高教师课堂教学、作业与考试命题设计、实验操作和家庭教育指导等能力。要加强教研组建设,积极创设学术氛围,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要创设条件,让教研组长参与到学校管理中去。充分发挥教研组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主体地位,广泛组织读书比赛、集体研讨、听评课研讨等活动。要完善校园教研网和微信平台,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培训效益,要大力引领教师积极参与教育信息化发展,借用现代化手段提升教学效率。
13、要加强常态课堂监控的力度。课堂教学改革,校长是第一责任人。要落实“校长推门听课制度”,校长应经常深入课堂,让听课研课常态化,倒逼教师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并养成一种习惯。要建立全天候、全覆盖的教学行政、业务管理人员听课、评价制度,多角度、多维度去监督、评价常态课,保障常态课质量。新学期教研室将继续加大对学校常态课巡查的力度,保障每周两天深入教学一线听课、研讨,采取不打招呼、突击抽查的方式到学校进行“常态课堂”巡查,直入课堂,现场听课,听后与老师们真诚交流,座谈指导,和学科教师一起集体备课,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与教师面对面交流,做好课堂教学指导。促使常态课堂巡查常态化。
14、加强指导,继续深化和完善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学校要进一步加强“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课堂主阵地建设,进一步优化各类课型的课堂教学设计和课堂实施策略。改进培训策略和措施,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实效。创新阅读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与综合素质。继续着力于图书室、阅览室等阅读资源的利用和各类“读书活动”的开展,推动书香校园工程建设,进一步扩大学生阅读量,激发学生读书热情,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15、召开专题会议,强化集中培训指导力度。本学年我们将继续下大力气抓教师培训与指导。要求教研员认真准备,突出新课标培训活动,提高会议指导质量,明确制定本学期各年级教学指导意见;严肃会议纪律,每次会议严格考勤,签到、签退并拍照留存,会后立即将参会情况通报学校,并将考勤结果计入对学校的评估量化;为加强九年级后期备考和指导,部分学科将召开二轮专题复习研讨会。积极和市教科研中心沟通协调,争取上级教科研部门能到我县零距离指导。
16、加强中考研究,优化备考策略,强化系统指导。一是在深入学习和研究__市“初中学业考试实施方案”、“学科考试说明”以及近年来的试卷、试题基础上,结合各地中考改革和命题改革的导向,认真研究制定“学科复习教学指导意见”,着眼整个学期和全部考试内容的复习教学,提出明确时间节点、阶段任务和具体的目标要求。二是组织开展各个复习阶段的教学研讨,丰富教学管理和复习指导的经验与智慧。三是通过组织四轮模拟考作 文 吧试,及时做好成绩分析,为学校和教师改进管理和教学提供依据。四是广辟渠道,为一线教师提供备考信息和资源支持。下学年,教学调研、随机视导和教学评估,将重点围绕学业考试学科的复习教学进行。
四、实行动态监控,体现多元评价,以科学评价促质量提升。
教育教学评价机制,对于提升我县教育教学质量具有“杠杆”作用。众所周知,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县初中学校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生源基础差距极大,传统的单一的评价方案不能真正实现科学、公平地评价目的。如何找准一个支点,来“撬”动我县初中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是我县初中教学评价亟需解决的问题。
17、要实施教育质量发展性增量评价机制。“以入口定出口”,“从基础看变化”,变单一、静态的“平均分”为多元、动态的“平均分+转化分+提升分”的评价机制,具体讲,就是要将我县在全市的前1。5万名、前3万名、前6万名的份额按照基础分配到学校,通过看基础,比递增幅度,比贡献份额,以此实现全县位次的不断提升、分解目标的全部完成。“转化分与提升分”的引入真正实现了“依据基础、注重变化、关注提升”评价思想,在原有评价基础上,更加注重对培养目标完成情况的评价,以此引导全县初中学校、年级、班级、教师进一步抓好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分段提升,把管理目标内化为每一位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实际行为,从而实现全县初中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18、要做好动态监控。一是教研室将通过全县期中、期末统考、网上阅卷,大数据分析等手段,监控全县各学校质量变化趋势、异动情况,及时通报学校。二是有针对性的深入异动学校调研,通过听课、问卷调查、与师生座谈、查看教学常规管理等,帮助学校分析异动原因,及时调整教学管理思路。
19、落实教学常规,加强教学精致化管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指出,学校要健全教学管理规程,统筹制定教学计划,优化教学环节,形成教学管理特色。教学计划挂图上墙,按时销号完成,做到日清、周清、月清。
一是要完善管理制度。各校要依据市、县初中教学评价方案,结合学校实际,不断细化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及时修订完善教师评价制度,提高教学质量权重,切实突出教学质量的核心地位,为学校教学、教研活动的开展提供制度支撑。既要保持制度的稳定性,又要注重制度的与时俱进,要通过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形成简单透明的组织架构和清晰明确的职责分工。
二是要创新管理方式。要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管理网络,要推行学校领导分包负责制度,每个校级领导都要重心下移,分包年级,联系教研组,深入第一线;要落实全员岗位负责制,加强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学科教师的管理,全校上下要齐抓共管,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是要狠抓常规落实。教学质量看常规,常规工作看落实,常规工作应扎实有效。学校应当全面加强教学过程管理,以“市‘两个指导意见’试行稿”为抓手,促使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考试(测验)等教学环节做到规范化、精细化和常态化。
教研室新学年将加大对学校教学常规的监控力度,一是调高教学常规评价的权重,细化集体备课、个人备课、作业布置与批改、单元检测评价操作要求,借助常态课巡查、教学调研、教学视导等活动,找问题促整改,促进学校和教师教学常规业务监管到位,将教学常规落实到底,真正实现常规有用、有效。二是召开教学精致化管理现场会。在下沉学校中,帮助学校发现、凝练、提升有价值的管理经验和做法,发现典型、推广典型,发挥教学精致化管理先进学校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县初中学校教学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20、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开发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开齐、开足三级课程。
一是要注重培训,提高教师课程改革自觉性。借新课标的颁布实施,通过请进来、网络研修、集体备课、校本课程的开发等形式加大新课标的培训力度,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解决新课程实施中的难点问题,提高课堂效益。积极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改革,落实问题导向德育课程,突出问题立意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强化学生德育实践活动,提升育人效果;整合大阅读和传统文化课程,适时举行中学生阅读素养提升工程展示活动;通过探究性学习,积极探索数学特长生的培养途径;深化物理、生物、化学等学科实验教学研究。
二是要加强机制建设,积极推进丰富多彩的课程体系建设。各中学要按照国家课程校本化、学校课程生本化、学生活动课程化的思路,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融为一体,积极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学校要提高校本课程质量,要按照知识拓展、职业技能、兴趣特长、社会实践等四大领域开发、开设校本课程,将科技创新教育、文明礼仪、阅读写作、硬笔书法、国学经典、航模、机器人、足球等纳入课程体系并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严禁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取代国家课程,严禁使用未经审定的教材。不得引进境外课程、使用境外教材。
三是要创新性开发实施个性化展示课程、引领性拓展课程等主题类课程。鼓励教师积极探索符合校情、生情的个性化的教育策略和教学模式,打造独特的教育教学特色,通过座谈、论坛和学术沙龙等方式帮助总结和提炼,并在一定范围内予以推介。鼓励学生特长发展,提供条件,为有突出特色的学生个人和社团举办主题性展示活动;为拓展师生视野、提高师生素养,鼓励教师在学科教学外某一领域进行独到研究,并通过一定方式进行成果展示。创新模式,跨校、跨县跨界引进外援,开展高层次、主题性学术讲座。
教研室将利用教学评价杠杆,监控三级课程能按照国家、省、市、县的要求开齐、开足,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鼓励学校开发体现各校实际、各地特色的校本课程,为丰富各校课程体系建设和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奠定基础。
21、创新教学视导,落实综合评价
为落实精致化管理,将创新教学视导。视导前,要求学校要发布视导公告,书面公示各学校教学过程的数据信息,接受全体教师的监督;视导中调整工作重点,由原来的关注教师个体表现到关注学校对教师教学过程的管理,实现“由点到面”的转移;视导后形成书面反馈报告,对出现的问题紧追不放,确保整改到位。
22、要落实质量责任制。学校要把教学质量作为评先树优、岗位竞聘的重要依据,加大教学质量在教师综合评价中的权重,充分调动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积极性。校长是教学质量提升第一责任人,要实施以校长为中心的学校目标责任制,以年级负责人为中心的年级目标责任制,以班主任为中心的班级目标责任制,以教研组长为中心的学科目标责任制。要落实好教学质量跟踪制、教学质量问责制。
质量是教育的核心竞争力,是学校的好形象,是校长的好口碑。质量好,则教育兴;质量高,则学校兴。各学校要牢固树立质量意识,要紧紧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开展工作,形成人人想质量、个个抓质量的良好氛围,努力实现我县初中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__县教体局教研室初中部
20__年8月
附件1:20__—20__学年度初中教研室教研工作安排
9月:
1、开学检查(通知时间);
2、“常态课堂”巡查(9月5-9日);
3、教学共同体活动(9月13-14日);
4、七、八、九年级各学科新课标培训暨教学研讨会(9月19-23日);
5、赛课暨技能大赛(9月28-29日)。
10月:
1、市优质课评比参赛选手磨课(10月8—14日);
2、期中质量监测命题(10月17—21日);
3、参加市优质课评比活动(市通知时间)
4、参加各学科市教学研讨会(市通知时间)。
11月:
1、期中质量监测试题校稿、考试、阅卷及分析(11月1—9日);
2、“常态课堂”巡查(11月10—11日);
3、初中教学视导(11月22-25日)。
12月:
1、筹备和迎接__市教育督导评估(12月1-15日);
2、期末考试命题(12月16-23日);
3、后期复习指导(12月26—27日);
4、总结20__年工作,组织教学调研并制定20__年工作计划
(12月28—30日)。
20__年1月:
1、期末考试试题校稿、考试、阅卷及分析(1月2-11日);
2、汇总本学期县级教科研成果(1月16-20日);
3、修订单元检测题(1月23-31日);
2月:
1、召开业务校长会,安排新学期教学教研工作(2月1-3日);
2、开学检查(通知时间);
3、常态课巡查(2月7—10日);
4、教学共同体活动(2月14-15日);
5、七、八、九年级各学科教学研讨会(2月20—24日)。
3月:
1、常态课巡查(3月1—3日);
2、市学科教学基地教研活动(市通知时间);
3、教学共同体活动(3月9—10日);
4、常态课巡查(3月14—16日);
5、语、数、英三学科优质课评选(3月21—24日)。
4月:
1、七、八年级期中学业水平质量监测;九年级复习一轮验收考试命题(4月1-7日);
2、参加市初中部分学科教学研讨会(以通知为准);
3、七、八年级期末考试暨九年级一轮验收(4月20—21日);
4、全县“一师一优课”评选活动(以通知为准)。
5月:
1、九年级一轮验收考试成绩分析暨二轮、三轮复习研讨会(5月4—6日);
2、常态课巡查(5月8-9日);
3、赛课暨技能大赛(5月10-11日);
4、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通知时间);
5、送课下乡(5月16—17日);
6、后期备考复习指导(5月23-26日);
7、教学共同体活动(5月29—30日)。
6月:
1、后期备考复习指导(6月1—5日);
2、参加高考、中考及高中学业水平测试(6月6—21日);
3、七、八年级期末考试命题(6月下旬);
4、教学共同体活动(6月30日)。
7—8月:
1、期末考试(7月4—5日);
2、期末阅卷、成绩分析(7月6-14日);
3、汇总本学期县级教科研成果(7月17-20日);
4、单元检测题修订(7月24日-8月11日);
5、参加各级教研部门组织的培训活动(以通知时间为准)。
初级中学教学教研年度工作计划【第三篇】
为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切实减轻学生校内校外负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为落实上级部门工作精神,强化学校教学管理,明确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率,现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国家“双减”政策,本学期结合上级部门工作目标要求,以县教研室为指导,结合我校实际,以教科研为先导,树立质量为先的观念,以提高全体教师业务能力为主要目标,从而促进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
二、目标任务:
1、强化各教研组长负责制。组长要增强角色意识,自主开展活动。要有效地指导和协调教研组成员的教学、教研和备课工作。
2、正确领会《课程标准》精神,明确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中能体现新的教学理念、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得到学科素养的全面提高,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
3、认真学习教学理论,本学期重点开展各种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开展各学科教学研究活动,激发学生的自主思维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4、加强对校本教研活动的研究,把校本培训融入校本教研,把集体备课、课例展示、诊断反思、课题研究等教研模式与校本培训结合起来,以校本培训促进校本教研,以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形成借课改优势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提高教学质量。
5、继续加强骨干教师的导向作用,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训,提高全体教师的教学水平。
6、建立教学反思制度,分析教学活动中的成功与不足,积累教学经验。每学期每人完成1篇高质量的教学反思,500字以上,有实用价值。
三、工作重点:
(一)把好备课关,追求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1、各学科教师首先要备课标,要加强对本学科课程标准、学科素养和教材的学习研究,深化对新课标的解读,有目的,有计划,分步骤的利用自我研修、教研活动等形式把任务落实到教研组中每一位教师,明确要求,根据教材特点分单元,分章节,让教师把课标与大纲对比解读,分部进行说教材说课标活动,真正做到在教中学,教中用。抓实备课。建立集体单元备课制度和个人备课相结合,各备课组定期进行集体备课,研究课程标准、教材及其他资源,分析学生的认知特点,准确把握重难点,强调个性化备课,增强备课的针对性。完成“教案、学案、练案、作业一体化设计”,撰写规范,实用性强,数量足,要做到先周备课。
2、规范教研组活动,讲求教研实效,避免教研活动形式化,走过场,劳而无功。每学期教研组集体教研活动次数不得低于10次,教研组实行校领导负责制,对每次教研活动质量进行监督,活动前点名,对缺席及请假教师有记录,定期通报。每次教研活动,活动过程要有讨论,有结果,人人参与,真正使教研活动经常化、专题化和规范化。
(二)深化教研教改,全力推进高效课堂。
1、领会《2022版课程标准》精神,明确教学目标,要求每位教师要把学科课程标准做到常看常学常讨论。
2、继续加强对新教师的指导培养。开展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通过此活动为青年教师树立榜样,给他们的教学研究指明方向,提供动力。进行青年教师汇报课活动,让我们的青年教师走上展示的平台,接受全体教师的检阅和辅导,使他们快速的成长起来。
3、深化课题研究。以市级立项课题、县小课题研究为抓手,以教学改革过程中遇到的较复杂或有价值的问题或内容为研究对象,结合一些公开课、研讨课、参赛课、以及校本研修进行有效研讨,群策群力,探寻教学对策,逐步解决问题。
4、加强对新教师备课和上课的检查和指导。加强对薄弱教师的个别指导,利用教师共同体活动,让新教师迅速成长。充分发挥我校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和骨干教师的优势,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教师讲坛、团队学习、校际交流、师徒结对、外出培训、公开课展示等活动,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听课回来后要上缴资料和汇报听课体会。
初级中学教学教研年度工作计划【第四篇】
一、抓实学校教学过程管理
1、工作措施。筑牢师德底线。依托市教育局师德正负面清单相关规定,举行师德讲堂、师德标兵评选等活动对教师进行正向引导,避免有偿家教、体罚变相体罚等有违师德行为发生;加大教学常规管理力度。对教师考勤、办公秩序、教师子女管理、手机进课堂、不备课上课等重点问题进行专项治理,年级日查,教导处周查;组织好每周年级及学部教学工作例会,质量检测后及时进行“五诊断”分析;加强对学生学风引导及学法指导。利用好班级主题班会、年级阳光学子表彰、优秀生经验交流等多重手段培养学生的能动意识。
2、预期效果。教师不触红线,教风学风明显改善,家长满意度得到提升。
二、加强优秀生培养
1、工作措施。学部每学期举行两次学科知识竞赛,优胜班级进行考核奖励;各年级精心选拔学生,组织教师进行高效分层培养,毕业年级做到优秀生“一生一档”,针对优秀生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杜绝短板学科出现;八九年级组织学生专项准备教研室十一月中旬的素养抽测及四月中旬的九年级优秀生抽测。
2、预期效果。八年级基础素养抽测全县第一,九年级优秀生抽测全县第一。
三、开展“双减”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
1、工作措施。认真推行教研室“教学评一致性”,组织好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汇报课等活动,提升教师授课能力,打造高效思维课堂;重点推行学案教学,用学案评价教师授课效度,提升学生课堂知识达成度;利用好小组合作,合理搭配组内学生,推动学生全员达标。
2、预期效果。学生学习达成度有质的提升。
四、开展“双减”背景下的作业教学改革
1、工作措施。严控学生课外作业量。每日作业实行班主任、年级主任双检通过制度,周一到周五只有语、数、英可以布置作业,物理、化学有课时方可布置作业,作业完成时长不超过90分钟,教导处每天抽查六个班级,纳入班级考核;加强作业设计研究,根据学生知识达成度至少分两层进行作业设计,探索建立各学科优秀作业设计资源库;组织暑假及国庆节假期优秀作业评选与展示活动并表彰。
2、预期效果。学生作业负担得到有效改善。
五、提升教师教科研水平
1、工作措施。严格教研活动管理,落实“四定一公示”制度;年级备课组内做好重点课时集体备课,踏实做好“同课异构”;努力打造教研内容、方式“一科一特色”;本年度争取教研室在我校再确立至少一个学科教研基地;下半年邀请专家对教师课题研究进行指导,加大对在研课题监督力度;每学期举行一次教师中考题做题、说题、仿题比赛;不定期开展特色教师经验推介会或读书沙龙活动,进行经验传递。
2、预期目标。教师把握中考能力提升,在课题、讲课、竞赛等项目中取得优异成绩。
六、深化语文大阅读一体化教学研究
1、工作措施。争取语文教研员把大阅读基地定在我校,增加对教师阅读模式、策略、课型等方面指导;组织整本书阅读教学研讨会、依托《中学时代》记者站优势,举办读书节、读写达人大赛、读写能力测评等系列活动,营造读书氛围,加强读写教学指导;积极参与读写教育先进单位评选,创建读写教育品牌学校。
2、预期效果。学生读写水平有明显进步,师生文章在省级报刊每学期发表篇数不少于10篇;典型做法在省市报刊或杂志发表。
七、实施学生素养奠基工程
1、工作措施。加强课程管理,保障三级课程实施;落实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做到全学科德育先行;深入打造多彩课程1+1,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美育,探索开展劳动教育,完善音体美信学期评价。
2、预期效果。学生思想健康,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