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工作计划 >

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范例【实用10篇】

网友发表时间 2175146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范例【实用10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范文【第一篇】

一年来,县发展和改革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发改委的精心指导和县人大、政协的监督和支持及县属各部门的大力配合下,县发展和改革局紧紧围绕全县经济运行、项目建设、粮食安全、价格监测、产业发展、体制改革、脱贫攻坚等中心工作,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积极争取新作为,认真落实县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切实履行部门职责,各项工作顺利推进,为圆满完成全年工作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年来,局班子团结带领全局干部职工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把加强机关管理、干部队伍思想建设、组织作风建设和业务能力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首位,齐心协力、锐意进取,各项工作成绩显著。

(一)经济运行基本平稳。

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县发展和改革局坚决贯彻落实***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市、县各项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有力推动复工复产达产,定期召开经济运行分析会,加强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走势、特点预测预警分析,当好县委、政府的“参谋”和“助手”。经初步分析,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同比增长%。预计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预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同比增长10%;预计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310万元,同比增长4%;预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同比持平;预计完成边贸进出口总额亿元,同比下降22%;预计实现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500元,同比增长%;预计实现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25元,同比增长%。

(二)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

一是加快项目建设。2020年,西盟县计划实施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42项,预计完成县内投资,其中县内投资亿元,跨县投资1亿元,同比增长20%。

二是瞄准政策导向,项目储备加速扩容。县发展和改革局紧盯中央、省、市投资动向,提前谋划项目储备。截止目前,目前储备“十四五”规划项目495项,总投资亿元;边境城市重大建设项目20项,总投资亿元;“十四五”特殊类型地区重大工程项目140项,总投资亿元;抗疫特别国债项目22项,总投资亿元;2021年地方政府一般债券需求项目23项,总投资亿元;2021年提前批次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需求项目16项,总投资亿元;谋划智慧城市项目16项,总投资亿元。

三是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带动成效显著。今年以来,共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11项,争取中央资金亿元;争取省预算内基建项目1项,争取资金元;争取省预算内前期工作项目1项,争取前期费亿元;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1项,争取资金亿元。目前,已完成“一案两书”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4个,估算总投资亿元,拟申请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亿元;正在编制“一案两书”项目5项,估算总投资亿元,拟申请发行专债亿元。

(三)粮食安全管理稳步推进。

2020年全县粮食收购预计1997吨(混合粮),其中:国有粮食企业预计收购730吨,军供粮预计收购7吨,个体涉粮户1260吨。预计完成粮食销售2004吨,其中:国有粮食企业预计销售737吨,军供粮预计销售7吨,个体涉粮户1260吨。

1.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负责制工作取得成效。进一步认真落实粮食行政首长责任制工作,强化责任意识和粮食安全意识,根据《2020年普洱市国家粮食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考核内容和量化评分标准》要求,明确任务、分工负责、密切配合,并积极做好上报材料和接受考核的各项基础工作。

2.依法加强市场监管、维护粮食正常流通秩序。一是加强粮食市场监测;二是切实加强对县内市场的调查分析,加强对粮食生产、消费、市场、库存、质量等监测,建立粮食预警监测体系和市场信息机制;三是加强报告制度,特殊时期实行粮油价格、库存销售等信息一日一报。正常情况一周一报制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当地政府和上级部门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蔓延;四是按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的实施办法规定,切实履行全社会粮食流通管理职责,认真做好粮食收购企业入市资格审核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坚决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维护好市场秩序;五是认真做好粮食收购资格证的年审工作,并加强对《粮食收购许可证》发放的管理,严格按规定进行粮食收购资格的受理与审核,对已发证的企业建立健全经营者档案,定期年审,确保了粮食质量安全。

3.做好粮食库存清查工作。根据云南省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云南省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考核及政策性粮食库存大清查存在问题整改“回头看”实施方案的通知》(云粮考核办发(2020)4号)和《普洱市2020年粮食库存检查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制定关于印发《西盟县2020年粮食库存检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西发改发(2020)65号),按照实施方案,明确职责和分工,督促企业做好自检自查工作,按照检查的内容和时间、进度安排,督促企业做好自检自查工作,一是通过发改、财政等相关部组成检查组,按照“属地”管理和“有仓必到、有粮必查、查必彻底”的原则,严格依照国家规定对我县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仓库的所有粮食进行了检查;二是认真按质、按量完成粮食库存检查工作。通过企业自查和市级普查,我县的库存粮食质量良好,实物与保管账、统计账、会计账、银行资金账的账实相符、账账相符,库存与货款相对应,无资金占用问题。目前公司代县政府承储县级储备粮(混合粮)650吨,通过使用粮食检测仪器对储粮进行认真检测,未发现霉变、虫粮等情况。

(四)加强价格收费管理。

一是完成清理行政事业性、经营服务性、中介服务、行业协会商会收费工作,转发并清理落实了降低一般工商业用电电价。二是继续做好全县收费统计工作,不断加强价格收费管理。三是继续开展市场价格监测。每周对农贸市场、超市等集市开展价格变动情况收集,定期开展重要商品价格日常监管,持续开展节日市场价格重点监测,确保节日期间物价稳定。

(五)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1.细化工作目标。按照西盟县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20年深化改革台账及改革工作要点、重点要求,县发展和改革局细化台账分解到各责任股室,明确责任人、牵头领导,有效落实各项改革任务。严格按照县委改革办规定的时间节点完成各项改革任务,同时积极做好深化改革工作情况上报工作。

2.加快推进改革。草拟上报了《西盟县建立投资运行机制完善投资运行预测预警信息发布平台的实施意见》、《西盟县关于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的实施意见》、《西盟县关于完善体制机制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一体化产业体系实施方案》、《中共西盟县委、政府关于建立健全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西盟县关于制定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实施意见》、《西盟县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形成新格局的实施意见》、《西盟县制定贯彻国家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规范发展措施》、《西盟县制定贯彻国家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条例的措施》、《西盟县关于加快放宽服务业准入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

(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1.加强与企业联系,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一是加强与疫情重点保障企业对接,深入了解企业的困难和需求,及时梳理上报《疫情重点保障企业资金需求表》并对接金融部门给与信贷支持。目前我县共有6家企业确定纳入重点企业资金保障名单,7家企业纳入复工复产支持推荐企业名单,合计贷款4640万元。二是严格落实重点疫情防控企业和复工复产企业贴息支持名单。省级反馈贴息名单共8家企业,已获得贷款的4家企业中符合贴息要求的有3家,积极同县财政对接具体贴息事宜。三是加快落实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若干措施实行贷款企业名单制管理有关工作,协助相关部门做好我县申报工作。

2.加快优化营商环境。一是根据2019年营商环境考核结果,针对本单位考核指标做好整改工作,同时根据《西盟县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细化工作分工,落实好工作责任。二是按照营商环境工作要求,做好政务完善系统后台的事项,完善政务信息公开,积极报送云南省“互联网+监管+督查”系统、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后台的事项认领、完善。三是配合各牵头部门做好涉及我局的营商环境考核指标佐证材料提供工作。

3.推进能源项目各项工作进度。一是加快小水电清理整改。按照《西盟县小水电站清理整改“一站一策”实施方案》的整改任务分工及时限要求,邀请第三方开展新厂河电站及新厂河二级水电站的竣工验收工作,同时配合县小水电站清理整改办公室做好其他整改工作。二是根据《关于给予提供相关材料的函》(普发改电网函〔2020〕61号)文件要求,协助提供我县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和能源供应保障基本情况。三是协助普洱市供电局做好西盟县35kv南规变二期工程项目核准。

4.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一是抓好信用信息公开及“双公示”公开工作,结合政务服务管理部门关于梳理规范权责清单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各成员单位的信用信息目录,及时将梳理的信用信息目录、信用信息数据发布在信用普洱网站。二是做好信用修复工作,按照国家、省、市推送的“黑名单”,做好失信主体的信用修复工作。三是监督、指导各部门做好10类行政执法类信息的数据归集和上报工作。同时协调好各成员单位,抓好信用信息网上公开工作,加快推进我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七)其它工作顺利推进。

1.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以村(组)干部、挂包帮责任人及驻村工作队为主导继续加强扶贫政策宣传工作,积极组织、督促群众参加行业部门开展的种养殖技能与就业技能培训,让农户学知识、用知识,让农户学技术、懂技术并将生产技术运用于生产中。改变陈规陋习,倡导新时代社会主义新风尚,构建美丽文明新农村。

2.持续查缺补漏,加快推进“美丽县城”及特色小镇建设。西盟县“美丽县城”共规划项目32项,总投资亿元,截止2020年底,预计实施项目26项,可完成投资3亿元(2020年预计新增投资亿元)。通过对69项具体指标进行自评,预计可达97分。西盟佤部落小镇项目累计可实施10个子项目,完成投资亿元。目前已落实到位资金亿元(含1000万省级前期工作经费),其中企业到位资金亿元,政府资金到位亿元。

3.加强部门协调,完成绿色经济考评工作。由于绿色经济考评工作实行错年评价,2020年绿色经济考评工作还未启动,需等市级反馈各项指标后才能开展核算工作。县发展和改革局于5月份配合市绿色经济办完成2019年绿色经济考评工作,其中:绿色gdp总量为亿元,同比增长%,全市排名第10位(未含加分);2018年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为亿元,同比增长26%,全市排名第9位;2018年绿色发展指数为,全市排名第7位。

4.“城市大脑”项目有序推进。为加快我县政务数字化进程,县发展和改革局依托普洱“城市大脑”平台推动西盟佤族自治县县级平台数字驾驶舱建设。驾驶舱计划接入21个部门106项指标,在手机、平台、电脑中均可以实现免登录直接进入驾驶舱,为领导决策提供数字依据。目前,此项目招标谈判工作已顺利完成,正在进行合同签订和资金申请等相关事宜。

5.注重理论学习,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一是注重理论学习,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以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抓手,持续改进干部作风。引导全局党员干部积极参加“两学一做”专题教育学习,督促全体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党内法规,认真研读《***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和《***新时代特色社会主意思想三十讲》等重要讲话精神。今年以来,县发展和改革局党支部共开展“两学一做”11次、讲授党课3次、召开组织生活会1次、党员民主评议会1次。

二是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目标,增强引领发展能力。坚持订阅《党建》、《云岭先锋》、《云南党风》等党建报刊杂志,依托线上工作群、云岭先锋app等,推送微党课,方便党员随时随地学习;积极选派党员干部参加省、市、县组织的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使全体党员干部的党性、党风进一步增强。

2021年,县发展和改革局将继续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扣高质量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在疫情常态化前提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和新发展理念,以饱满的热情、务实的作风,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进一步加大省、市稳增长政策措施的落实力度,及时分析经济运行情况。

聚焦国民经济权重指标、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在促投资、稳工业、扩消费等方面加强研究,打好稳增长政策组合拳,全县各级各部门协调配合、共同促进全县经济平稳增长。

(二)紧牵项目建设“牛鼻子”,全面扩大有效投资。

1.实行制度化管理,全面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建立健全县级领导联系挂钩重大项目推进制度,由县级领导牵头负责,采取“一个项目、一个联系领导、一个工作班子、一个责任单位、一个推进方案”的项目工作责任制,形成上下联动、左右互动、全面推动的重大项目建设有力机制,做细、做实前期工作,抓开工、推进度,及时协调解决重大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重点推进永业水库、哥老哨水库、翁嘎科公路改扩建等项目各项前期工作,尽快开工建设;加快御景茗城、县人民医院等新开工项目建设进度;加大“美丽县城”、东城区基础设施建设、东朗河水库、代格拉水库等在建项目建设力度,尽快竣工投产,充分发挥项目效益。

2.把握发展态势,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工作力度。重点结合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十四五”投资指标为基础,科学制定2021年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及目标任务,全面加大工作推进力度、任务督查力度、要素保障力度,加快专项债券储备项目“一案两书”编制工作,推进排水防涝、文化旅游提升、医疗卫生等中央预算内项目的前期工作,提升项目成熟度,提高资金争取效率。同时做好“两新一重”项目谋划,加快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以政策带动项目,用项目落实政策,全方位做好新时期投资工作,促进“十四五”开局之年经济稳定增长。

3.加快项目储备。一是协调并配合供电部门做好我县2021年电网建设,主要做好农村电网改造、沿边边境电网建设、主城区电网建设、抵边乡镇(村)电网建设、对外电网建设及智能化电网建设等工作,积极争取相关资金和政策支持。二是结合专项债券申报工作,协调工信等部门做好2021年专项债券的储备工作,积极争取项目。三是协调住建部门做好新建小区充电桩建设项目用地预留工作,加快推进新能源充电桩建设;配合住建部门做好我县2021年“两污”建设,主要做好西盟县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项目建设。四是加快协调加油站建设,做好在建加油站的监管工作,实现重点路段加油站合理布局,满足市场保供需求。五是加快推进我县医疗废物收转运行能力建设项目。六是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数字普洱”改革建设的要求,按照市级统一部署,推动我县城市大脑建设并探索具有西盟本地特色的建设模式和建设内容。

4.加强指标体系管理,完成各项考核任务。对照全省特色小镇考核办法、云南省“美丽县城”建设指标体系和评分细则,全面梳理佤部落小镇“七大要素”、美丽县城四大目标69项具体指标,加快项目实施,补齐短板,确保各项指标顺利达标。

5.强化平台建设应用,提高政务服务质量。加强政策学习,掌握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操作规范和流程,不断完善审批制度,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做到按时办结率100%,业主满意率100%。

(三)加大粮食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理力度。

1.加强宏观调控,确保粮食安全。搞活粮食购销活动,特别是做好“惠民生,保供给”粮油平价销售工作,做好粮食管理工作,保证入库粮质量;进一步完善粮食储备体系和智能化提升改造建设,提升储粮管理水平常态化。

2.加强粮食市场监管、价格监测预警和信息服务工作,维护正常粮食流通秩序。与县应急管理局协调完成救灾物资采购工作,做好救灾物资的保管、发放工作。

3.按照粮食行政首长责任制的工作要求,继续做好储备粮管理和军粮供应、救灾救济粮、学生用粮等政策性粮食供应工作。同时加强引导,督促公司积极筹措粮源,按时完成县级储备粮轮换任务,确保粮食供需平衡。

4.切实加强对粮食仓储安全工作的管理,定期或不定期督促指导检查仓储工作,确保粮食安全储存。不断完善制度建设,重点加大安全储粮、安全生产的督查力度,确保全县安全储粮、安全生产无事故。

(四)加强全县价格监测、监督和收费管理工作。一是持续做好价格监测和价格认证及价格政策宣传工作。重点围绕2020年价格收费中心工作,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到位。二是根据上级要求,认真开展行政事业性收费工作,继续清理行政事业性和经营服务性收费。

(五)进一步完善体制改革,审核政策法规。

1.持续做好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后续工作。切实做好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广泛宣传政策规定,及时有效解决改革后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加强与纪检监察机关、审计部门的协调联动,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及时受理群众举报,依纪依法查处违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政策和公务用车管理规定的行为,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予以严肃处理。

2.结合实际,草拟相关改革政策文件。继续完善2020年度深化改革工作台帐科目,同时认真组织完成2021年度深化改革工作台账。

(六)切实强化责任担当,全力抓好挂钩帮扶工作。

按照县委、政府的部署,紧紧围绕“一收入四保障两提升”,持续派驻干部积极开展挂钩村扶贫工作,重点抓好永业村产业发展和人居环境提升;继续加强扶贫政策宣传工作,积极组织、督促群众参加行业部门开展的种养殖技能与就业技能培训;继续想方设法为挂钩村发展找政策,建设找项目,产品找销路,切实为挂钩村的发展做实事做好事。切实强化责任担当、压实工作责任,全力抓好挂钩帮扶工作。

(七)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

全力抓好信用信息公开及10类行政执法类信息公开工作,结合政务服务管理部门关于梳理规范权责清单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各成员单位的信用信息目录,作为信用信息归集的依据,并及时将梳理的信用信息目录、信用信息数据发布在信用普洱网站上;同时协调好各成员单位,根据“应公开尽公开”的原则,做好10类行政执法类数据的公示公开工作,加强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数据的上报质量。其次做好信用修复工作,按照国家、省、市推送的“黑名单”以及县区行政处罚产生的对企业不良信息的推送,根据省级修复条例,做好失信主体的信用修复工作。

(八)全力推进数字经济发展。一是积极同县委组织部对接,做好县级城市大脑指挥中心和智慧党建指挥中心建设工作。二是数字转型,以西盟城市大脑建设为抓手,在优化营商环境、完善社会治理、强化生态保护等方面,持续开展符合西盟特点的“数字赋能”建设,推动政府数字化转型,驱动“数字经济”发展。

(九)抓好各项目标责任落实。认真抓好签订的各项目标责任任务的落实,稳步推进党建、党风廉政、巩固脱贫成效、河长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消防安全、安全生产、宣传思想工作、工青妇、老干等工作。

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范文【第二篇】

安陆市地处于大洪山、桐柏山余脉与江汉平原交汇地带,境内有府河、漳河和清水河。府河是汉江的一级支流,长江的二级支流,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地,是我市林业发展不可多得的优势和条件。加快林业发展,加强生态建设,是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生态文明,发展社会经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迫切要求,意义十分重大。

以***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以机制体制为保障,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发展现代林业为主题,以建设生态文明为核心,以有效发挥多种功能和效益为目标,大力建设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大力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大力治理和改善石漠化和沙化生态系统,大力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不断增加生态资源总量和林业经济总量,全面改善生态环境,全面提升生态承载能力,有效维护生态安全,保障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以满足人们和社会对生态产品的需求为落脚点,大力发展现代林业,大力加强生态建设,不断增强林业有效供给,全面提升林业生态效益。

统筹生态和产业,统筹城市和农村,兼顾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齐头并进,协调发展。

根据不同的区域特征,区划不同的生态功能区,针对不同区域的生态需求和主导功能,实施不同的政策措施,分类指导,分区施策。

加快林业科技创新,提高林业建设的能力水平和质量效益。规范林业行政执法行为,依法治林。

加强各级党委、政府对林业工作的组织领导,为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创造良好的政策、条件和氛围。加大财政对林业的投入力度,创新林业发展机制,多渠道筹集林业建设资金,全民参与,全社会办林业。

到2025年,全市森林生态系统建设得到加强,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取得突破性进展,以骨干交通、水系廊道、集镇乡村为依托的绿色生态网络和绿色家园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林业生态文化建设不断推进,全社会保护森林、重视生态的意识普遍提高,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市。

全市林地面积达55万亩;森林面积达4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以上;森林蓄积量达218万立方米;全市林业总产值达20亿;全市道路、河渠绿化率达95%以上;全市公益林、天然林管护率达100%;林业科技贡献率达到85%以上;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以下。

一是加强府漳河流域的生态治理,实施防沙治沙和长防林工程,形成带状绿色生态防护带。二是以西北生态脆弱区为重点,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和矿区植被恢复与生态治理工程,加强森林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全面提升生态防御能力。三是以西北部围山山脉和东北部槎山山脉为主,实施荒山造林、封山育林工程,构建全市绿色屏障和生态承载的主体。

一是搞好城市增绿和拆迁透绿工作,在城郊结合部营造风景林和环城防护林带,让森林进入城市。二是进行森林乡村建设,对不同类型的村镇采用不同的绿化布局和绿化模式,美化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三是在交通路网、河、渠及堤防两侧建设生态景观带,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建设农田林网,提高综合防护功能。

一是将全市森林科学划定为公益林和商品林,采取不同的经营机制和政策措施,实行分类经营。二是以马尾松低产林改造、中幼林抚育、培育银杏珍贵用材林等为重点,进行森林经营,提高林地产出率。三是对全市因遭受自然灾害和林业有害生物危害等因素影响的林分,实施封山育林、退化林修复、森林抚育、可持续经营等森林质量提升工程,优化森林资源。

一是以调整林种、树种结构为重点,发展工业原料林、木本油料林、生物质能源林等3大特色种植基地。二是加大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逐步形成银杏、油茶、森林食品、森林康养、花卉苗木等5大支柱产业。三是努力打造以古银杏国家森林公园、府河湿地公园、槎山民俗区为主的生态文化观光区。

一是加强林业生态文化产品挖掘和创作,创作一批优秀的文学、漫画、美术等生态文化作品。二是加强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突出银杏文化,特别是金叶银杏在银杏文化中的地位,在古银杏国家森林公园建设适当规模、独具特色的生态文化科普馆。三是积极搭建林业生态文化宣传基础平台,举办丰富多彩的林业生态文化节庆活动。

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布局,根据各乡镇(处)对林业的主导需求、生态区域条件、林业建设的重点和任务的差异性,我市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分为四大功能区:

古银杏国家森林公园、雷公镇、王义贞镇、烟店镇、孛畈镇、国有白兆山林场、国有黄金寨林场。

该区域是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地,是府漳河、清水河的水源涵养地,也是安陆市西北部的生态屏障,该区石漠化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生态建设和保护的任务较大。

保护古银杏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加强石漠化治理,遏制水土流失,提供生态防护、生态景观。

保护天然林、古银杏群落和生态公益林,适度开发,发展生态旅游;实行封山育林、封育补植,加强石漠化生态治理,发展茶叶、银杏、板栗、柿子、食用菌等非木材林产品。

赵棚镇、接官乡、洑水镇、陈店乡。

该区域是我市东北部的生态屏障,马尾松低产林多,林分质量低。该区域自然立地条件较优越,中幼林抚育和低产林改造的空间较大,油茶种植历史悠久。区域内油茶、花椒等经济林和柏用材林产品发展的优势和潜力较大。

加强生态治理和保护,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丰富的经济林产品和用材林产品,为安陆东北部生态旅游提供充足的自然生态景观资源。

保护和发展森林植被,加强油茶、花椒等木本油料林基地建设,建设松、柏工业原料林基地。

李店镇、巡店镇、辛榨乡、棠棣镇、木梓乡、南城办事处等。

该区域水网密布,水库众多,湿地面积大,是我市沙化土地的集中分布区,是我市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生态区位极其重要。区内森林覆盖率较低,岗地、河滩土地资源丰富,立地条件较好,林地拓展空间大,适合于林业产业建设。

防风治沙,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减轻自然灾害,为粮棉油生产提供生态防护,保障和促进林业产业发展。

加强土地沙化治理,大面积营造府漳河和农田防护林;大力发展杨树工业原料林,培植银杏用材林和林产品深加工产业;大力保护基本农田和湿地生态系统。

府城办事处、南城办事处、李店镇、赵棚镇、烟店镇、王义贞镇部分区域。

该区域立地自然条件较优越,是我市重要的苗木花卉生产基地,发展苗木花卉产业的优势和潜力大。

为安陆及周边县市的城乡绿化建设提供优质的绿化苗木,美化居住环境。

培植大规格的银杏绿化苗木及其它苗木花卉基地和农旅融合、休闲观光基地。

以府漳河沿线区域和大型水库周围为重点,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构筑生态防护带,规划营造防护林面积万亩。拟争取国家投资500万元。

在府漳河流域,建立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采取人工造林的方式治理沙化土地。在雷公、王义贞、烟店、孛畈等乡镇及国有白兆山、黄金寨林场实施石漠化治理工程,规划石漠化治理。治理石漠化、沙化土地8000亩。拟争取国家投资1600万元。

在府河沿线营造生态防护林万亩。拟争取国家资金300万元。

在高铁、高速公路、国省道等主要交通干线两侧50米以内,山区为主要交通干线两侧第一层山脊线以内的可视范围,以银杏等生态树种为主,在交通线两侧营造生态网、景观带,计划面积2000亩,争取政策资金200万元。

以庭院绿化、村庄绿化、路渠绿化为主,开展植树造林,切实有效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规划到2025年建设国家森林乡村5个,新发展绿色乡村5个。争取奖补资金150万元。

拟争取奖补资金50万元。

以古银杏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等为基础,以森林生态、野生植物保护、古树名木为核心内容的封山育林建设2万亩。拟争取国家、省投资200万元。

对全市因遭受自然灾害和林业有害生物危害等因素影响的林分,实施封山育林、退化林修复、森林抚育、可持续经营等森林质量提升工程,完成森林抚育面积3万亩。拟争取国家投资360万元。

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谋划森林资源保护项目。实施5大生态保护项目,计划争取资金2100万元。

在安陆市古银杏森林公园境内建立以银杏(特别是金叶银杏)物种资源保护为重点,对全市百年以上古银杏资源进行保护,建设银杏种质资源保护基地和金叶银杏基地。拟申请国家投资300万元。

建立健全湿地保护体系,开展以府漳河、清水河,幸福、三合水库等主要区域湿地修复治理,大力建设府河湿地公园,建立完善湿地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到2025年维持全市湿地保有量万亩,修复治理湿地2000亩。争取项目资金200万元。

以生物多样性、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为重点,实施王义贞镇银杏、巡店鹭鸟等野生动植物物种保护工程,健全野生动物救护和疫源疫病监测体系。对王义贞镇、孛畈镇全市4000多株100年以上古银杏资源进行保护。拟争取国家投资100万元。

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健全管护机制。以森林公园、国有白兆山林场、黄金寨林场为重点区域,实施公益林封育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确保全市生态林面积达万亩,其中生态公益林亩,天然林亩。拟争取国家、省投资1000万元。

贯彻“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监管,强化责任”的方针,实行以无公害防治措施为主体,遏制松材线虫、美国白蛾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拟争取国家投资500万元。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提高我市森林资源保护。主要从5个方面进行谋划,计划争取资金2300万元。

计划在我市白兆山林场、王义贞镇(钱冲景区)、孛畈镇、接官乡、赵棚镇建设森林防火三期建设,建成后可有效监测森林防火面积达10万亩。拟争取国家、省投资1500万元。

进一步建立健全全市林业有害生物县乡村监测体系,不断提升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应急能力,配备测报数据采集系统、无人机监测集成系统、高智能监测站点、远程诊断设备等。拟争取国家投资100万元。

我市共设置7个基层林业工作站,目前已完成赵棚林业站、接官林业站标准化建设,2020年将完成雷公林业站标准化建设。“十四五”期间2021-2025年计划完成王义贞、烟店两个基层林业站的标准化建设。通过标准化建设,林业站将在通讯、交通、资源管理、森林防火等设备方面得到巩固提升,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拟争取国家、省投资100万元。

完善国有白兆山、黄金寨林场和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建设林区道路5公里,防火隔离带9公里,分别在两个国有林场、森林公园各改扩建防火蓄水池两个,每个防火蓄水池蓄水量不低于2万立方米。拟争取国家、省投资300万元。

建设100亩银杏基因库,争取国家资金300万元。

依托龙头企业,争取建设以银杏、油茶、花椒、花卉苗木、特色林产品为原材料的年产值超过亿元的产业集群,积极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努力提高林业经济效益。实施4大产业项目,计划争取资金4200万元。

建设铅笔柏珍贵用材林培育示范基地,以点带面,培育珍贵用材林万亩,拟争取国家、省投资200万元。

在赵棚、陈店、接官、洑水等乡镇发展油茶、花椒等木本油料林1万亩,拟争取国家、省投资1000万元。

引进市场主体,建设以白兆山景区、钱冲景区、黄金寨林场为依托的森林康养项目,拟争取国家投资2000万元。

发展以银杏(金叶银杏)苗木基地为主的花卉苗木产业。重点以王义贞镇花园村、赵棚镇团山村、李店镇盛世闻樱、南城月亮山、烟店镇碧山村的花卉苗木产业。拟争取国家、省投资1000万元。

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林业发展的意见》的有关精神,加强林业干部队伍建设,给予林业机构队伍财政经费保障,促进林业队伍正规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对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维护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加强林业项目建设,建立和完善林业基础建设保障制度,将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及林业执法体系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政府基本建设规划,将林区的交通、供水、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纳入相关行业的发展规划。同时,对生态地区加强生态保护造成的效益进行补偿,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银杏良种培育、林业机械生产和应用、森林抚育、木本粮油及生物能源林培育等项目进行补贴。

深化森林分类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按照分类经营、分区施策的原则,建立与现代林业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分类经营管理制度。创新土地利用和保障机制,科学确定林业用地规模,严格审批重大项目征占用林地手续。采用区域占补平衡机制,规划预留生态建设和绿化用地,将未利用地、沙化土地、荒地、“四旁”闲置土地、木本经济林地和部分低丘岗地纳入林业用地,科学拓展现代林业发展空间。完善合作共建与投融资机制,采取多渠道的融资手段,解决现代林业发展所需资金。建立森林资源流转平台,强化以林业产权管理为中心的现代林业管理体系建设。

严格贯彻执行林业法律法规,加强林木采伐、木材经营加工、林地征占用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强化林地、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强化林业行政执法监督管理,加强对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加强公众和社会舆论监督,以增强执法透明度、公信力和工作效率。进一步健全林业执法机构,切实加强林业执法队伍建设,强化林业执法监督,提高林业执法水平。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林业工作,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政策到位。各相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密切配合,支持林业发展。要坚持并完善林业建设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对林业建设的主要指标,实行任期目标管理,严格考核、严格奖惩,并接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执行。各级党委组织和监察部门要把责任制落实情况作为干部政绩考核、选拔任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建立重大毁林案件,工程质量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严格追究有关领导人的责任,以切实加强各级党委政府对林业工作的领导。

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范文【第三篇】

《规划纲要》指出,“十四五”时期,林草事业发展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以全面推行林长制为抓手,以林业草原国家公园“三位一体”融合发展为主线,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推动林草高质量发展。

《规划纲要》提出了“十四五”林草事业发展的12个主要目标,其中有2项约束性指标,即森林覆盖率达到%,森林蓄积量达到190亿立方米;10项预期性指标,包括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7%,湿地保护率达到55%,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面积占陆域国土面积比例超过18%,沙化土地治理面积1亿亩等。

《规划纲要》按照国土空间规划和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布局,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国家级自然保护地等为重点,布局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加快推进“三区四带”生态屏障建设,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规划纲要》提出了“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的12项重点任务。科学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坚持存量增量并重、数量质量统一。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健全保护体制,创新管理机制。加强草原保护修复,增强草原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服务功能。强化湿地保护修复,增强湿地生态功能,保护湿地物种资源。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安全。科学推进防沙治沙,加强荒漠生态保护,推进荒漠化、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做优做强林草产业,巩固生态脱贫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加强林草资源监督管理,全面推行林长制,实施综合监测,开展成效评估。共建森林草原防灭火一体化体系,坚持预防为主,加强早期火情处理,提升保障能力,抓好安全生产。加强林草有害生物防治,实施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攻坚行动。深化林草改革开放,盘活集体林地资源,健全国有林场经营机制,理顺国有林区资源管理体制。实施区域性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示范项目。

《规划纲要》从6个方面提出进一步完善林草支撑体系,包括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进法治建设,强化科技创新体系,完善政策支撑体系,加强生态网络感知体系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规划纲要》要求,要建立以“双重”规划为基础,以林草保护发展规划纲要为统领,以林草专项规划为支撑,由国家与地方规划共同组成的林业草原国家公园融合发展规划体系。建立规划衔接协调机制,实施评估机制,将规划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纳入林长制考核。

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范文【第四篇】

3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全文点击查看向公众发布。以下是为大家分享的“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范例【实用10篇】”,xx石油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全部干部员工,坚决贯彻集团公司“价值引领、创新驱动、资源统筹、开放合作、绿色低碳”五大发展战略的要求,顺应市场革命发展大势,积极融入xx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尤其是新班子成立以来,企业经营创效能力、综合竞争实力大幅提升,各项经营管理指标达到了建企以来的历史峰值,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业绩。2019年,xx石油成功创建绿色企业,经营规模在销售企业排名第7位,纯销、零售、机出同比增幅排名区内销售企业第1位,销售企业发展进步能力前50位的州市公司由6家增加到8家,版纳、昭通、临沧公司排名发展进步能力第1位、第2位、第5位。

(二)主要发展业绩。

1.油气规模稳步增长。面对成品油市场资源供过于求,市场价格战频发,xx公司变压力为动力,努力扩销创效,成品油销售实现“五连增”,市场份额达58%。

2.非油业务快速发展。坚持线上与线下结合、管理与经营并行,充分利用网络营销平台、品牌价值效应、优势客户资源,深入挖掘xx小粒咖啡、普洱茶、xx白药等地方特色商品,做实常态化营销、精准化营销,不断完善加油站服务功能,改善顾客消费体验,非油业务实现快速发展。

3.销售网络持续完善。xx石油把营销网点作为“生命工程”来抓,积极抢占增量、守住存量,维护了成品油销售网络的基本稳定。

4.人才强企深入推进。牢固树立“人才战略是第一战略”、“没有人才一切归零”思想,大力实施人才强企工程,加快优秀年轻干部的培养和使用,持续开展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逐步建立了层级合理、序列清晰、管理规范的三支人才队伍职位架构,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5.综合管理全面强化。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从严管理,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稳步提升。

一是管理机构不断优化,省公司机关机构由18个优化为15个,审计分部由10个调整为6个,州市公司机关科室由137个压减至94个,精简43个,县公司由131个压减至116个,精简15个,完成油库大班制改革、州市公司机关和县公司“三定”工作。

二是省地两级机关考核体系不断优化,建立完善“1+4+n”绩效考核体系,最大限度调动干部员工积极性。

三是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建立了包含业务流程、工作标准、岗位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的制度体系,从纵横两方面开展制度梳理共计796项。

四是不断提升“三基”工作,开展“强基础、防风险、促发展”及“四查”活动,53项专项审计,4316项工程结算审计,提出并被采纳审计意见和建议375条,促进增收节支金额亿元。

五是强化依法依规从严治企。严格合同精细化管理,加大合同规范管理整治力度;。

建立纠纷案件分类管理制度,加强纠纷全程跟踪管理,从严落实发案单位负责制及重大案件月报制。重大纠纷取得积极进展,生物柴油诉讼再审胜诉,石虎关、新石站取得阶段性胜诉,诉讼成效显著。

六是加强iso9000质量体系管理,持续提升加油站液位仪深化应用质量,大力推进油库立式罐自动计量系统改造应用,严格油品出入库质量检验,市场反应总体平稳。七是加强环境风险防控和员工劳动保护工作,无职业病及疑似职业病报告病例。

6.党建优势有效发挥。强化党委领导力、基层组织力、队伍创造力,扎实推进党的建设各项工作,为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一是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推进。分层分类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运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加快构建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和企业管理生态。

二是细化党建责任清单,落实党组织书记履行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职责,做到党建工作与经营管理“三同时”,大力开展“党员一线送服务、助力营销我先行”等活动,促进经营管理与党建工作深度融合。

三是抓好纪律作风建设,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增强员工廉洁自律意识。组织巡视整改“回头看”,对整改的4方面69个问题123条措施逐一对照审核复查,进一步巩固了整改成果。“十四五”是集团公司迈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xx公司深化改革、转型发展、提质增效,打好市场攻坚战,打造现代化综合服务商的重要时期。为强化目标引领,落实工作部署,有序推进公司健康发展,凝聚干部员工共识,加快建设现代化综合服务商,根据销售事业部《关于开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函》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订本规划。

(一)成品油行业发展形势。

成品油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1)发展现状。“十三五”期间,随着xx省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成品油消费量快速上升,2020年,xx成品油消费量不断增长,但由于受到国际原油价格下跌、经济下行压力、新冠疫情的三重影响,整体价格有所下降。

(2)市场环境分析。“十四五”期间,我国经济规模总量将不断扩大,xx省以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作为重大战略构想,发挥西南桥头堡和“一带一路”区位优势,gdp将保持8%以上的高速增长。低碳转型仍是能源战略方向,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增长、单位gdp能耗下降幅度收窄和能源消费增速放缓是能源消费的三个确定的趋势,预计石油消费的峰值将在2030年前后。xx作为电力大省,尽管清洁能源交易占比居全国首位,但伴随着城镇发展、大基建投资项目的快速推进,预计未来五年,省内柴油消费仍将处于逐年小幅递增的态势。随着中国石油xx炼油项目建成投产,xx成品油资源从输入变为输出,从资源末梢变为资源前沿,成品油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2019年12月9日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管网分离后,xx成品油供应市场将更为多元化,管道资源公平无歧视向任何第三方开放,“全国一张网”为公平竞争提供条件,xx公司油库周转次数将有所上升,现有库容有可能难于满足需求,中转运量增加,经营成本上涨,经营压力与创效压力巨大。“十三五”期间,国家还出台了一系列土地、成品油流通方面的政策,开放土地二级市场、下放成品油经营资质审核,放开加油、气、电站土地使用范围,对xx成品油市场将产生重大影响。从不利因素看,加油站经营和网络发展竞争将更加激烈,但由于土地供应增加,土地成本有望下降,停业农村网点可进一步盘活,乡镇加油站及新能源项目将有更多机会。

2.中国石化成品油出口竞争态势以及海外销售业务发展空间。xx地处祖国西南边陲,西部与缅甸接壤,南部和老挝、越南毗邻,是中国对西南开放的前沿和窗口,地处“三亚”合肩“两洋”的独特地理位置,是国内唯一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省份,是“一带一路”的交通大枢纽。随着“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国内诸多大型央企、民企进入缅甸、越南、老挝等地发展生产或投资建设项目。一方面,进入异国生产和建设的国内企业希望能与国内品牌企业搭建起稳定的成品油供应渠道,满足生产建设用油需求。另一方面,随着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缅甸等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对油品和石化产品需求也在迅猛提升。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经营风险,以缅甸为例,自2017年政府放开成品油外资经营后,缅甸国内加油站多达2000余座,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且存在周边境外市场商业信誉较低,资金风险较大的问题。

3.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及替代影响。

4.国际上不少西方国家提出2040年禁止销售汽油和柴油汽车,同时推出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电动汽车、氢燃料汽车快速发展,对油品市场冲击巨大。

(1)天然气。xx省政府于2020年3月发布《xx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天然气协调稳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气化xx”战略目标,构建多元供气格局,加快推进天然气支线管网建设,加快储气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建立健全天然气协调稳定发展体制机制。对车用天然气主要指导意见是,统筹规划在高速公路、国道省道沿线、机场、物流集中区、旅游区、公路客运中心、船舶停靠点等建g/lng加气(注)站,预留建站用地。鼓励发展油气、油气电合建站;。

鼓励交通运输、物流等企业自备加气站。文件着重于天然气管道、储备设施、页岩气开采等建设,形成多层次储气体系,多气源供应保障,供需平衡的供用气格局。

(2)电、氢能源。xx省境内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河流流域,设有溪洛渡、白鹤滩、向家坝等国家重点项目大型水电站,以及众多中小型水电站,水电资源丰富。xx省政府倾向于用富余电力进行电解制氢与氢能源应用,并推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方案》,要求公务车、执法执勤用车、新增更新市政工程车、公交、旅游客车、出租车、城市配送车辆电动化;。

给予充电桩建设补贴;。

实行充电车免限行、免停放费的政策。并要求各州市政府相关部门细化出台相关政策,现昆明市出租汽车管理局已明确发文要求,自2019年7月1日后到期报废更新的巡游出租车必须100%使用纯电动新能源汽车。

(二)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趋势。经济新常态下,依靠增加资源、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支撑经济增长和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已经无法可持续。绿色新能源成本不断降低,自动化和移动互联网技术日渐成熟,人工智能和5g技术发展如火如荼,远程驾驶和无人驾驶技术崭露头角,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完善的“互联网+加油站(便利店)+第三方”新零售商业模式,互联高效的客户服务平台,将推动商业模式、服务模式转变。高效利用销售企业庞大的客户信息、交易数据等资源,依托于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强客户行为分析,深入洞察客户需求,策划开展精准营销,实施定制产品和服务,整合现有各类分散资源、准确发现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将成为差异化竞争和可持续发展新优势。

(一)发展思路“十四五”是新时代全面推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开局期,也是集团公司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实现各项目标意义重大。始终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集团公司“一基两翼三新”发展格局,夯实xx石油“油非”发展基础,提升技术、服务,聚焦新能源、新经济、新领域,坚持新发展理念,建强人才队伍,补短板、强弱项,加快打造现代化综合服务商,助力xx石油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发展愿景xx石油未来五年将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作企业发展的方向,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低碳、绿色、安全”高质量发展,全心全意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更先进的技术、更优质的产品和更周到的服务,加快建设覆盖云岭大地39万平方公里的一个个“汽车生活驿站”,满足汽车时代人、车需求,为人民美好生活加油助力。

(三)发展目标。

3.网点发展目标高质量发展零售终端网络,全力布点城区、边境口岸、高速公路、重要县域及乡镇网络;。

快速提升非油品网络竞争力,汽服网点、在营快餐项目、广告开发站点等规模不断扩大,打造一流的综合服务样板站点,全面实现多业态网络布局,确保网络发展优质高效。

4.安全数质量管理目标从业人员事故死亡、重伤数为零(含承包商);。

无职业病及疑似职业病报告病例;。

建设项目安全、环保、职业卫生“三同时”执行率100%;。

安全资格取证率100%;。

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率100%;。

从业人员职业危害合同告知率100%;。

从业人员职业健康体检率、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率、职业危害警示标识设置率100%;。

从业人员劳动保护设施配置率100%;。

各级政府和总部油品质量抽检合格率100%,避免群体性质量投诉和质量事故。

(一)境内油品销售。

1.发展重点抓住xx省经济高速增长的机遇期,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强化“市场即战场”的竞争意识,主动适应市场竞争,以客户为中心,提高客户满意度,实施精准营销,确保市场份额不下降,努力扩销增效。

2.主要措施。

(1)提高成品油资源创效保供能力。围绕购进创效,结合市场情况,及时调整资源结构,优化库存管理,提高资源整体运作水平。不断优化供应商队伍,做好供应商管理,拓宽资源渠道,提高市场预判能力,增强资源议价能力。持续推进物流优化,合理匹配市场需求与油库资源辐射范围,及时调整一、二次物流流向,确保资源供应。

(2)提升成品油零售业务综合竞争力。优化零售网络,弥补现有网络缺陷。强化数据分析,夯实有效竞争基础。解决客户痛点,提升客户体验与满意度。做实精准营销,做大机发销售,提高竞争效率。加强营销风险管控,确保规范化经营管理。

(3)做精做强直销批发业务。一是夯实现有客户群体,加大新客户开发力度,提高市场掌控能力。二是主动向油品综合服务商转变,以服务站稳市场,增加直销业务附加值。三是提高客户综合管理水平,挖掘客户数据应用潜力。四是加强营销队伍建设,打造能进能出、协作分工明确的高素质综合型队伍。

(二)境外油品销售。

1.发展重点发挥xx公司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力争实现境外成品油贸易零突破。

2.主要措施。

(1)专题上报获取总部支持,批准并获得相应出口资质和配额。

(2)与具备出口资质和配额的公司建立合资公司,借助对方资质和配额出口。

(3)发挥xx公司品牌资源优势,通过与国内企业战略合作搭建与其境外项目或下属企业的供应关系并实施出口供应。

(4)发挥红河、版纳、临沧、德宏等邻边地市的区位优势,发动现有营销团队,摸清境外市场,并逐步拓展境外销售范围。

(5)找准切入点,针对境外市场产品供应现状,从石化产品、润滑油等附属产品分批次突破境外市场,逐步搭建相对稳固的境外合作关系。

(三)非油品业务。

1.发展重点持续打造“人车生活”生态圈,坚持向综合服务商转型升级的战略定位,提升服务品质,坚持线上线下联动,站内站外相结合,稳进与创新并行,探索跨渠道合作,培育自有品牌,发展非油品业务新模式,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2.主要措施。

(1)加强供应链管理。建立采销联动考核评价机制。逐步构建以中央。

仓集储为主、门店前置仓分储为辅的仓储体系,提升便利店商品供应保障能力。(2)优化品类结构。建立以常规商品为基础,爆款商品为主打,总部重点商品和定制商品为核心,生鲜果蔬、家电、家居、快餐为补充的商品体系,突出环保产品的高毛利竞争优势。到2025年,柴油站点尾气液加注机安装逐步推进,润滑油、沥青销售稳步增长。

(3)拓展便利店功能。积极拓展“便利店+n”业态,坚持系统抓和重点抓相结合,大店做精、小店做细,有站必有店。打造核心门店和县区培育示范培训店。

(4)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数据赋能和共享发展,完善“互联网+加油站+便利店+第三方”的新零售模式,开展精准营销,创新购物消费体验,为客户提供品质服务。

(5)全力加快新业务发展。跨界融合,打造汽服专有品牌,加快发展综合汽服,拓展广告业务。

(四)成品油网络发展1.发展重点紧紧围绕提质增效,统筹发展质量、网络维稳、投资回报等要求,紧盯地方“十四五”发展规划落地,不断巩固提升加油站网络优势。

2.主要措施。

(1)全力发展优质网络。强化“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责任意识,发挥州市公司地缘优势,重点关注县城城区、高速公路、乡镇及口岸网点,通过自建、合资合作、租赁、他有我营等模式发展“十四五”规划站点,确保网络份额不下降。加大盘活储备项目力度,加强企地合作,盘活闲置土地,突破网点发展瓶颈。

(2)千方百计维持网络稳定。全力以赴抓好拆除还建,到期续租,因地制宜采用“他有我营”、短期租赁等轻资产发展模式,打好打赢网点发展“保卫战”。

(3)超前设计理念,补足硬件短板,提升便利店品质、网点外观形象,提高进站率、通过率,深入内涵挖潜,全力支持零售、非油业务扩销增效。

(五)交通新能源。

1.发展重点优化新能源网络布局,新建车用天然气加气站和充换电配套设施,探索布局加氢站。

2.主要措施。

(1)扩宽资源渠道,弥补省内资源缺乏的问题,引入省内lng工厂供应商,提高紧急时期的保供能力。

(2)完善网络布局,在g80、g85、g56三条主要出省国家高速以及g214、g320国道加油站内增加lng加气功能;。

在昆明、曲靖、大理优选位置好、产权规范、土地空余站增g加气功能。

(3)加大客户开发力度,创新开展油气服务联动等新营销思路,做大直分销经营规模;。

加强库存管理,降低损耗。重视客户反馈,提高服务水平,增强客户粘性。

(4)积极探索充换电业务,一方面与新能源汽车生产厂例如北汽集团在高速公路服务区、省会城市、州市首府建设换电配套设施;。

另一方面在现有高速公路及部分城区站点增设充电功能,开展综合服务。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

第一章发展环境。

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发展条件深刻变化,进一步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第一节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开拓创新,奋发有为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全面依法治国取得重大进展,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大成果,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进一步彰显。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万亿元。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工程、超级计算、量子信息、“复兴号”高速列车、大飞机制造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粮食年产量连续稳定在万亿斤以上。1亿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目标顺利实现,区域重大战略扎实推进。污染防治力度加大,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目标超额完成,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金融风险处置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对外开放持续扩大,共建“一带一路”成果丰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教育公平和质量较大提升,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城镇新增就业超过6000万人,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开工超过2300万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和水平大幅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国防和军队建设水平大幅提升,军队组织形态实现重大变革。国家安全全面加强,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胜利完成,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新的大台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社会主义中国以更加雄伟的身姿屹立于世界东方。

第二节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世界经济陷入低迷期,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能源供需版图深刻变革,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复杂多变,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

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同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

必须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树立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

第二章指导方针。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以下指导思想、原则和战略导向。

第一节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第二节必须遵循的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激发全体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完整、准确、全面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加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强化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调动全社会积极性的重大改革开放举措,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坚持全国一盘棋,更好发挥中央、地方和各方面积极性,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第三节战略导向。

“十四五”时期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握新发展阶段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依据,贯彻新发展理念为把握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行动指南,构建新发展格局则是应对新发展阶段机遇和挑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战略选择。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提升供给体系的韧性和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必须建立扩大内需的有效制度,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加强需求侧管理,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必须坚定不移推进改革,破除制约经济循环的制度障碍,推动生产要素循环流转和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有机衔接。必须坚定不移扩大开放,持续深化要素流动型开放,稳步拓展制度型开放,依托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形成对全球要素资源的强大引力场。必须强化国内大循环的主导作用,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水平,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促共进。

第三章主要目标。

按照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安排,2035年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如下。

第一节2035年远景目标。

展望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平安中国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长潜力充分发挥,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各年度视情提出,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国内市场更加强大,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7%以上、力争投入强度高于“十三五”时期实际,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5%,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高标准市场体系基本建成,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产权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公平竞争制度更加健全,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

——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中华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8%,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到%,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以内,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基本同步,分配结构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年,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提高到95%,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国家行政体系更加完善,政府作用更好发挥,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升,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显著增强,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迈出重大步伐。

“十四五”时期,是我校实现学校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时期。紧紧围绕共青团“凝聚青年、服务大局、当好桥梁、从严治团”四维工作格局,制定好校团委“十四五”发展规划,对全面落实“建设青年身边的共青团”,促进学校“大德育”工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深入贯彻落实《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关于加强新时代团的基层建设,着力提升团的组织力的意见》《共青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团结引领广大团员青年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贡献的行动纲要》,依据《**“十四五”发展规划》,制定本规划。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及共青团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及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的重要论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建带团建,突出共青团改革主线,深化实施“思想引领、素质拓展、权益服务、网络转型、组织提升”五大行动,始终把握思想引领这一核心任务,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坚持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服务育人大局,在“大思政”和“三全育人”工作格局中发挥生力军作用,建设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的共青团。

落实共青团改革工作,强化目标导向,着力解决共青团政治功能发挥不充分、团员先进性不突出、团组织运行不规范、团学组织协同不够力等问题,进一步破解制约学校共青团发展的思维定势和重点、难点问题,不断增强团的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

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强化思想引领,激发青年学生自我奋斗精神,遵循“宁可少一点,也要好一点”的原则,着力解决团员发展标准模糊、团员教育质量不高、团员作用发挥不充分、团教协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和全面发展水平。

完善学生权益维护工作机制。推动落实《关于学校共青团做好新形势下学生权益维护工作的意见》,发挥团学组织优势,做好学生权益维护和困难帮扶工作。持续巩固校团委基础性、战略性地位,增强青年学生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一)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纵深推进学校共青团改革。

纵深推进共青团改革。坚持聚焦主责主业,在工作内容上聚焦,牢牢把握共青团是政治组织的根本定位,着力做好为党争取青年人心的政治工作,避免事务化、简单化;在工作方式上聚焦,牢牢把握共青团是群团组织的定位,着力用群众工作方法来做青年工作,避免机关化、行政化;在工作注意力上聚焦,牢牢把握青年学生工作需要慢工出细活、润物细无声的特点,着力把已经部署的工作做深做实做持久,避免频繁“换频道”。系统制定改革任务分解方案,逐一对照细化落实举措,逐项明确责任主体和时间进度,逐级压实工作任务。突出强化在学生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方面的职能作用,进一步改进推进改革的方式方法,夯实基层基础,激发组织活力,抓好骨干培养。聚焦关键问题、明确改革重点项目,突出试点示范、以点带面推进改革。不断增强共青团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不断推动共青团改革向纵深发展、在基层落地。

(二)深化理论学习,加强思想引领。

1.深化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进四信”活动。“进支部”,激活基层团支部的思想引领功能,提升活动的普遍性和覆盖面,每个基层团支部每学期至少举办1次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主题团日活动,广泛开展五四集中主题团日活动;“进网络”,依托新媒体平台,开展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线上宣传。“进团课”,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学校团干部的必学课和团校培训的首要内容,结合“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充分发挥他们在学生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2.深入推进“青年大学习”行动。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支部、进团课、进网络,组织团员青年广泛参与“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学习。探索“青年学习社”的建设,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广泛开展“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

3.深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组织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宣传月活动”,开展好主题团课和主题团日活动。以学生组织、社团、团支部为抓手,通过演讲、书画、朗诵等多种活动形式激发广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通过校园广播站、校园网等宣传平台,抓住重大时间节点和重大历史事件节点,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4.选树青年学生榜样典型,开展优秀青年事迹分享活动。持续抓榜样引领,广泛选树宣传勤奋学习、爱国奉献、道德践行等各类学生典型,引导广大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组织开展好各级各类评优评先工作,举办“我的青春故事”成长体验报告会,发挥各类青春榜样的作用,用优秀青年的故事激励教育学生,发挥朋辈引领的作用。

5.深入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青年骨干,将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突出核心目标;引导培养对象在学习研究理论的同时,坚持实践导向;要从党性教育、理论学习、社会实践、工作锤炼、对外交流、朋辈教育等方面科学设计培养路径,从把好“选人关”、严格学员管理、做好跟踪培养等方面把握培养关键环节。

6.组建青年讲师团队。成立青年讲师团是深入推动“青年大学习”行动的重要举措,也是共青团改革的必经之路。鼓励青年教师加入团队、深入基层、走进青年,围绕党的理论、党史国史、国情省情、形势政策、成就故事等,开展面对面、互动性的宣讲交流。扎实提升青年讲师团工作实效,着力把握好导向性、针对性、艺术性、安全性、实效性,引导青年讲师团成员当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员”、青年民意的“传递员”和青年成才成长的“服务员”。

7.加强节能管理,推进卫生节约型校园建设。“十四五”期间,加强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团员先进性,配合学校在办学及校园设施建设、运营管理中,充分体现节能、节水、节地、环境保护建设及运营的管理思路,形成节约教育理念和良好节约型校园文化导向,提倡应用新型节能材料及新型能源。积极参加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积极参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专项行动,积极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营造一个整洁、舒适、美丽的校园,创建全国、全省文明学校。

(三)以职业体验为依托,着力丰富劳动教育新内涵。

在现有的“食堂帮厨”、“校园巡逻”、“园艺养护”三项职业体验外,拟开发“校园快递驿站”、“实践基地教练”、“健康厨房”等职业体验项目。践行职业体验,能够有效地帮助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成才观,引导中职生正确定位未来的职业,及早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促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动力,立志成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理性择业,从而实现顺利就业。

(四)以促进青年学生成才发展为目标,持续推进素质拓展。

1.开展“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继续参与组织校园“三星杯”、“冠军杯”冬季运动会等传统活动,依托校学生处组织开展“大课间”、“每周一练”等课外文体活动;加强体育类社团的建设和发展,依托社团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体育活动。通过分层设计,形成浓厚互动氛围,帮助同学形成健康体魄、培育团队意识和拼搏精神、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2.加强校园文化品牌形象塑造,扩展内涵外延,挖掘承载意义。采用项目化运作方式,深入探索校园文化和思想引领、成长服务结合空间,为校园文化活动赋能,在开展好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同时,扩展内涵外延,将项目设计运行和践行职业精神相结合,将创新活动形式和教育引导学生相结合,将丰富校园生活和学生成长服务相结合,打造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需求,受到学生欢迎的校园文化生态圈。结合我校办学特色,依托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拟开发“健康厨房”职业体验项目,小范围内为热爱健身和运动的师生提供有偿营养餐订制服务。计划牵头组织“我的青春故事”品牌演讲比赛,为青少年学生树立学习榜样,加强品牌影响力和号召力。激发学校文艺体育类社团活力,开展层次多样、内涵丰富、以社团为主导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吸纳社会资源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各类文化产品展示平台,扩大优秀校园文化成果辐射面与影响力。

3.推动学生志愿服务制度化、日常化、便利化开展。进一步落实好学校志愿服务活动,对接工会,确保每一位在校师生都已完成志愿者个人的实名注册工作。加强志愿服务项目供需对接,积极开展扶贫帮困、环境保护、社区服务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健全学雷锋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将志愿服务作为班级团支部基本职能。鼓励团员青年在志愿服务中亮出团员身份,充分发挥团员先锋模范作用。做好志愿服务的宣传、培训、总结工作,扩大覆盖范围,提升服务质量,为即将到来的第十六届省运会做好服务准备。

(五)当好桥梁纽带,落实权益服务。

1.直接联系服务青年师生。继续实施团干部常态化下沉基层制度,完善校团委书记班子与基层团组织联系制度。实施“团干部直接联系青年制度”。实行“常态化下沉基层工作模式”。建立完善学校共青团工作活动开展“众创众筹众评”制度。

2.健全针对困难学生的多样化、常态化帮扶机制。加大对经济困难、学业困难、心理问题、人际沟通困难、上进心不足及毕业未就业等学生群体的帮扶力度,做好节假日送温暖等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团支部的作用,及时了解困难学生的思想动态,积极帮助他们适应校园生活,顺利完成学业,积极融入社会。

3.完善学生权益维护工作机制。加快建设权益维护中心,完善维护学生权益的组织化渠道和机制。推动落实《关于学校共青团做好新形势下学生权益维护工作的意见》,发挥团学组织优势,做好学生权益维护和困难帮扶工作。以权益维护、学生申诉、互助服务和交流互动等为工作内容,以全体学生为工作对象,通过校-部-班三级体系,关注校园弱势群体,关注普遍性利益诉求,聚焦学生较为关心的教学教务、后勤保卫、交通安全、住宿饮食、校园消费、奖学金等问题。做好学生申诉委员会工作,加强和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的联动合作。积极发挥学生代表大会、团员代表大会的民主管理功能,畅通沟通交流渠道,重视学生意见建议,促进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以“团支书茶话会”、“青年面对面”为品牌,打造线下系列活动,倾听学生呼声,反映热点诉求,宣传工作成效,以创建学生成长满意度体系为目标,形成调查、评估、反馈等工作项目,解决实际困难,服务学生成长。

(六)用好网络平台,坚持推进战略转型。

1.用好用活网络平台,占领网络舆论阵地。推动学校团委思想引领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继续着力探索在网上开展思想引领、文化引导等工作,运用好官方微信、微博、抖音、qq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着重网络思想引领、文化产品制作和周边文化设计。加大融合力度,探索线下工作和线上新媒体宣传联动机制,发挥好团属新媒体矩阵功能。加强团属新媒体统筹管理,把好政治导向和价值导向,积极参与主旋律、正能量传播。

2.着力打造“**团委”微信公众号,力争达到常规推送制度化,主题推送精品化,原创推送多元化,热门话题深度化的内容生产标准。在关键的时间节点、发生校内外重要事件时,发掘青年之思考、传递青年之声音。充分认识当代学生的权利意识和民主参与意识,不断加强实践调研,了解当代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生产青年喜欢、青年需要、青年认同的内容。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打造“ta说”系列人物专访,挖掘校园中具有闪光点的校园明星,充分发挥朋辈教育的优势。

3.不断加强网络舆论引导队伍建设。加强青年传媒中心队伍建设,健全管理、培训和激励机制,积极打造政治立场坚定、关注时事热点、传递同学声音、富有生机活力的新媒体队伍。开展学校共青团新媒体应用技能培训,提高学校团干部运用新媒体的能力,大力建设一批数量充足、较具影响力的信息员、网评员队伍,培养校园网络舆论意见领袖,占领舆论阵地。聚合受到学生广泛欢迎的青年教师和校园内拥有较大影响力自媒体的学生,使其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股力量,带领广大师生在网络空间传播青春正能量。

(七)从严治团,加强组织建设。

1.深化团支部“活力提升”工程。严格发展团员标准,控制发展团员数量,规范发展团员程序。通过学习培训、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同伴分享、选树典型等方式,注重运用网络手段,丰富和完善团员经常性教育载体,提升团员经常性教育成效,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一学一做”教育实践。落实“三会两制一课”,规范基础团务,开展团员教育评议工作。深化班级团支部和班委会一体化运行机制。做好不合格团员处置、完善团员激励表彰机制,健全团内关怀帮扶机制。探索构建“多种模式、多重覆盖”的团建创新机制。用好全校团支部书记qq工作群,微信工作群,实现对基层团支面对面的交流。持续推进“智慧团建”,对学校团员、团组织和团干部的基本信息进行全面梳理。加强教工团组织建设。

2.完善“一心双环”团学组织格局。加强团组织团学会的指导,全面深化团学会改革,充分发挥学生会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提供成长服务和维护学生权益、表达学生愿望等功能,进一步精简优化学生组织机构,完善学生代表大会制度,推进常任代表、提案常态化等制度建设,不断规范学生干部的选拔、考核和培养,依法依章程独立自主开展工作,参与学校民主治理。全体学生干部必须深入同学、了解同学,及时向学生处、校团委报告同学状况和重要舆情,当好桥梁和纽带。校团委履行对学生社团的主要管理职能,团学会配合团组织加强对学生社团的引导、服务和联系,支持学生社团开展主题鲜明、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在团委的统筹和指导下,努力形成以团组织为枢纽核心,以团学会为主体组织,以学生社联、社团等各类学生组织为骨干力量的“一心双环”工作格局。加强对学生干部日常管理,学生组织换届程序规范,公平公正,主要学生干部以公开竞争方式产生。健全培训交流工作机制。

3.加快学生社团联合会建设,加强对学生社团的引导、服务和管理。贯彻落实《**社团管理办法》,加快学生社团联合会建设,推动学生社团健康、有序、规范发展。细化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发挥社团管理在学校意识系统工作整体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重视思想引领,发挥社联、社团在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氛围中的重要作用,优化学生社联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提高服务意识和管理能力,推动管理、评比工作规范化、网络化、轻纸化。设计好校级社团、星级社团、社团年检、社团立项等制度的内在逻辑关联,结合社团活动大数据,提升社团引导的科学性,社团活动的规范性和生命力。加强重点社团建设,使学生社团朝专业化、精品化、社会化发展。

1.政策保障: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期间,共青团中央专门提交《关于将青年发展相关内容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的提案》,这一举措为学校共青团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和行动导向,不仅能推动促进青年发展的各项举措更好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更好的维护青年发展权益,也能让更多青年切实感受党的关怀,不断增强政策获得感。

2.学校保障: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开创学校党建工作新局面。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全体党员和全校师生。加强党的制度建设,不断健全和完善党内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认真做好在大学生和青年教职工中发展党员工作。坚持从严治党方针,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对统战工作和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的领导,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和群团组织在学校改革发展中的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建设文明校园。大力培育体育精神,倡导崇尚探究的科学文化、和谐进取的人文文化、科学民主的管理文化。实施德育领先、读训并重、体教结合、全面发展的办学方针,践行文明精神、强健体魄、团结奋斗、争创一流的校训。

加强对规划执行情况的跟踪与监控,在强化规划实施年度检查的基础上,建立规划中期评估制度,及时把握规划的推进和执行情况。同时,在规划的实施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对其完成情况进行客观分析与研究,并可根据形势需要对相关内容和实施举措做出必要的调整与修订。

“十三五”以来,园区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按照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机制,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认真履行园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按照工作部署,认真做好园区人才工作,推进人才工作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园区“十三五”期间人才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1.人才总量持续扩张。截至目前,园区人才总量24283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13112人,高技能人才4962人。

2.人才结构不断优化。专科及以上学历人数逐年增长,截至目前,从学历层次上看,本科及以上学历2340人,专科学历3906人,高中及以上学历为16036人;从年龄结构上看,45周岁以下人才比重占40%;从职称结构上看,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才265人,具有中级职称的人才692人,具有初级职称的人才1149人;从产业结构上看,第二产业36916人,第三产业2673人,人才资源随着产业结构同步发展,呈现向第三产转移的态势,新兴产业人才快速增长。

3.招才引智成果丰硕。通过每年的春秋季“招才引智进高校”活动、各类公开招聘等先后共引进各类人才3200余人,实现园区高层次人才的全面提升。

4.人才市场有效整合。园区人力资源市场面积达到1000平方米,市场功能日趋完善,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主渠道作用日益突出,形成以市场招聘信息宣传栏、苏宿人才网、微信公众号“三位一体”的招聘宣传模式,开发了一套集就业、人才信息于一体的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及时掌握园区企业用工情况和人才现状。“十三五”期间,先后有6500家(次)用人单位入场招聘,8万人(次)入市应聘,约2万多人通过市场实现流动与就业。

园区“十三五”人才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也必须清醒看到,当前人才发展现状尚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与其他地区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突出表现为:人才总量仍然不足,特别是领军和拔尖人才、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高技能人才相对比较缺乏;人才资源整体素质不高,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区域分布还不够合理;人才创业创新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缺乏与创业创新相匹配的投融资体系,社会化、多元化人才投入机制尚未形成;人才优先发展的地位尚未普遍确立,用人单位的主体意识不强,人力资源服务体系不够完善。

“十四五”时期,将是园区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园区经济加速济转变的关键期。在新一轮拓园的形势下,园区人才发展既迎来良好的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

从机遇来看,人才开发一体化进程加快,人才工作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发展、各项改革的深入推进,迫切需要人才资源支撑,使科技、人才的地位更加凸显。

从挑战来看,“十四五”期间园区将处于创新驱动的转型发展阶段,产业的转型升级迸发出巨大的人才需求,对人才能力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使得人才队伍建设任务更加繁重。

(一)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联系,大力推进产学研交流合作。

实现与8所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引进电子信息类、机电控制类、教育类等人才总量不低于4500人。充分利用科技部门资源优势,加强与科研院所的联系,定期上门征集制约企业发展的重大技术问题,及时反馈给高校和科研院所,对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及时反馈给相关企业,进行点对点的合作开发,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在园区的转化。同时,根据产业发展和人才实际需求,加大引才力度,加快各类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的引进和培育。

(二)继续加大创新平台建设。

将进一步结合园区特色产业,以各类平台建设为抓手,引导和推动企业科技创新投入。打造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并按照认定办法进行申报,以争取省市两级相关政策支持。同时,根据产业发展和人才实际需求,加大引才力度,加快各类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的引进和培育。

(三)抓好各类人才培训工作。

一是加强与苏州工业园区对接,吸取苏州工业园区在人才培训工作上的成功经验,开发符合园区企业需求的培训项目;二是依托园区人才计划和园区产业特点开展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三是加强对园区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创新培训工作方式,实施“节点倒逼工作法”,采取政府购买培训服务的方式,加大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训力度,建立企业家培训台帐,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参与教育培训情况进行存档,实施动态管理,不断提升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成效。“十四五”期间累计完成培训5000人(次)以上。

日前,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云南省“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发展规划》)。其中明确,到2025年,公办在园幼儿占比达50%以上,全省不少于26个县、市、区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力争到2025年全省县级以上城市至少建有1所老年大学,70%以上的乡镇(街道)建有老年大学分校(老年学校)、50%以上的社区(行政村)建有老年大学学习点。

具体目标。

学前教育普及普惠。

健全完善学前教育发展机制,普惠性资源进一步扩大,补齐农村、边境民族地区和城市学前教育短板,提供更加充裕、更加普惠、更加优质的学前教育。到2025年,全省普惠幼儿园占比达85%,普及普惠县占比达30%以上,公办在园幼儿占比达50%以上。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

推动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改善义务教育薄弱环节和能力提升,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高质量义务教育,推进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迈向优质均衡。到2022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7%,并持续巩固;到2025年,全省不少于26个县、市、区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高中教育普及提升。

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显著提高,课程改革和育人方式改革深入推进,协同人才培养方式有效创新,逐步形成多样化、有特色的高中教育格局。

职业教育提质培优。

建设职教强省,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职业学校和专业结构布局进一步优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深化,为全省重点产业发展培养大批技术技能型人才。到2025年,建设本科层次职业学校2至4所,建好17个州市级职教园区,建设省级高水平高职院校5所和专业群15个。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高等教育结构布局更加合理,内涵建设、分类发展制度体系更加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更加健全,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更加牢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双一流”建设成效更加显著,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高,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辐射能力明显提高。到2025年,实现全省16个州、市高等学校全覆盖,打造3至5个一流学科、550个一流本科专业和800门本科一流课程。

劳动年龄人口素质显著提高。

多渠道扩大教育供给,构建全社会共同建设、共同参与、共同分享教育发展成果的新格局,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完备,畅通各级各类教育衔接渠道,促进教育选择更多样、成长道路更宽广,全省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到2025年,劳动年龄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达11年。

关注热点。

体育教育培养学生掌握1至2项终身受益的运动技能。

《发展规划》中称,稳妥推进中考改革。完善考试和成绩呈现方式,落实好云南省初中学生体育音乐美术考试方案,积极稳妥推进体育100分和音乐美术各20分考试工作。到2023年,县级公办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和民办普通高中公费学位全部合理分配到服务区域内各初级中学,并确保足额录取,分配比例进行年度动态调整。

为此,《发展规划》在“发展任务”中提到,切实加强体育教育。推动教育、体育深度融合发展,构建小学、中学、大学相互衔接的课余体育训练、竞赛体系。支持体育传统特色校和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为学生纵向升学和横向进入专业运动队、职业体育俱乐部打通通道。配齐配强体育师资,全面优化办学条件,强化学生体育社团建设,完善学生体育竞赛平台,夯实学校体育发展基础。积极发掘云南历史文化体育资源,开设富有云南特色的体育课程。推广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学校体育新局面。进一步完善学校体育工作评价机制,充分发挥体育考试评价导向作用,培养学生掌握1至2项终身受益的运动技能。

加强改进美育工作。实施学校美育提升行动,配齐配足音乐、美术教师,开足上好美育课程,强化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积极开设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校本美育课程,因地制宜增设舞蹈、戏剧、戏曲等课程。继续建设5个艺术教育试点县和150个美育特色学校,依托高校建设大学生艺术团,在中小学建设交响乐团、管弦乐团。积极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开展常态化的大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规范学校美育工作管理,健全学校美育工作评价机制,将美育工作纳入考核指标体系。鼓励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展演,培养学生1至2项终身受益的艺术特长。

课后服务实现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

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范文【第五篇】

“十四五”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市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新征程、谱写十堰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关键五年。为切实做好我市卫生健康事业规划编制工作,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全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十政办发〔20xx〕17号)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十四五”市级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十政办函〔20xx〕24号)文件精神,结合全市“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总体安排和我市卫生健康工作实际,特制定十堰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如下: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把十堰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放在全市社会经济发展大局中思考和谋划,以规划引领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把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总结我市“十三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的成就和经验,认真分析当前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科学谋划“十四五”时期持续推进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和任务,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为居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卫生健康服务,构建起与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相适应、与我市建设发展相匹配的科学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奋力打造“健康十堰”和建设秦巴山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中心作出新贡献。

(一)发展的基本判断。

“十四五”是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向基本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刻,人民群众对卫生健康的需求将由注重公平性、可及性向不仅注重公平性、可及性,而且更加注重品质化、个性化转型;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型;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将从碎片化、阶段化向整合型、连续性、一体化转型;医疗健康服务的链条将向前端预防保健和后端康复护理延伸,贯穿人的全生命周期。

(二)规划的总体要求。

紧紧围绕高质量高水平推进“健康十堰”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健康为中心”的发展方式,坚持全面建立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发展主线,立足卫生健康改革发展基础布局,整合优化医疗卫生资源,更加有效地处理好总量与结构、存量与增量、数量与质量、事业与产业的关系,实现区域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更加科学优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更加合理高效、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卫生健康事业。

(三)编制的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制定规划必须紧紧围绕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健康权益作为卫生健康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以“健康十堰2030”规划纲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关要求和新冠肺炎疫情后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等为引领,把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将促进健康的理念融入“十四五”规划制定实施的全过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2、坚持改革创新。以改革的思维统领规划,注重用改革创新的办法破解瓶颈问题。加快推进卫生健康发展模式转变,实现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硬件建设与软件水平同步提升。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通过改革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并为长期发展创造条件。

3、坚持科学合理。在规划编制的过程中,注重兼顾规划的前瞻性和实施性。既要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坚持谋划长远发展、高质量发展,又要立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对卫生健康事业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制定与我市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的医疗卫生健康服务体系;既要注重对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宏观战略把握,又要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确保规划实施效果。

4、坚持统筹兼顾。坚持政府主导、科学筹划、兼顾各方,既要充分发挥卫生健康部门的主观能动性,又要发扬民主、集思广益;既要统筹全市卫生健康事业工作整体推进,又要集中研究一批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卫生健康改革发展全局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力争有所突破;既要因地制宜,突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特色和亮点,又要遵循下级规划服从上级规划、专项规划服从总体规划、同级规划相互协调的原则,加强规划衔接,使各层次规划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统一协调、形成合力;统筹兼顾做好近中远期的目标衔接。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并由相应科室提供基础材料和相关数据:

(一)编制背景和现状分析(委规划负责)。

(二)发展趋势和总体构想(委规划科负责)。

(三)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委规划科负责)。

(四)优化医疗卫生资源。

1、医疗资源设置规划(委医政科负责)。

2、卫生重大项目建设规划(委规划科负责)。

3、公共卫生发展规划(委疾控科负责) 。

(五)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1、县域医共体发展战略(委医政科负责)。

2、农村基层卫生发展战略(委基层指导科负责)。

3、中医中药发展战略(委中医科负责)。

4、专科和民营医院发展战略(委医政科负责)。

(六)提升公共卫生能力。

1、疾病预防控制战略(委疾控科负责)。

2、妇幼卫生提升战略(委妇幼科负责)。

3、卫生应急保障战略(委应急办负责) 。

4、行业综合监管战略(委法规科负责)。

5、健康十堰发展战略(健康十堰办负责)。

6、健康老龄化战略(委老龄健康科负责)。

7、爱国卫生发展战略(健康十堰办负责)。

(七)卫生要素和平台建设。

1、卫生人才科技发展战略(委人事科)。

2、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战略(委人口政策科负责)。

3、卫生法制建设战略(委法规科负责)。

4、卫生信息化发展战略(委规划科负责)。

(八)保障措施(委规划科及相关科室负责)。

根据市政府对“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时间要求,按照市级专项规划要与总体规划同步部署、同步研究、同步编制的原则。

十堰市“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分5个阶段进行。

(一)准备部署阶段(20xx年9月底前)。包括制定《十堰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成立十堰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十堰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 ,由市卫健委、发改委等相关职能部门、湖北医药学院等单位相关领导和专家组成 ;成立十堰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专班,下达职责分工,明确工作任务、时间、要求等。

(二)初稿起草阶段(20xx年10月底前)。主要任务是与上级规划部门做好沟通衔接,组织工作专班认真总结“十三五”期间卫生健康工作情况,针对“十三五”期间卫生健康领域的难点短板重点调研,分析现状和发展趋势,开展“十四五”期间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研究,制定工作目标和任务,形成十堰市“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基本思路。

(三)征求意见阶段(20xx年12月前)。通过多渠道、多途径、多载体,广泛征求委业务科室、相关部门、医疗卫生单位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对需要纳入规划的重大项目进行充分论证,进一步完善规划文本。

(四)衔接论证阶段(20xx年3月前)。与国家卫健委、省卫健委卫生健康领域的专项规划衔接,与我市“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十堰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和相关规划衔接,完成规划论证工作,提交委主任办公会、党组会研究审议,形成规划送审稿报市相关部门审查。

(五)报送审批阶段(20xx年6月前)。按照相关报送程序要求,提请市政府审定发布。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编制“十四五”规划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事关未来五年十堰市卫生健康发展大局,任务重、责任大。为确保规划编制工作顺利推进,成立十堰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发展规划编制和实施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领导小组由卫生健康委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各位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相关责任科室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规划科。

委各科室、各医疗卫生单位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工作专班,把“十四五”规划研究和编制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与年度重点工作和日常工作统筹协调,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扎实做好规划的编制工作。严格按照编制工作进度安排,确保高质量、高效率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二)增强沟通协作,提高规划质量。委各科室、各医疗卫生单位要高度重视规划编制工作,明确专人配合做好规划的研究制定,建立规划编制的工作机制,明确工作目标,落实责任分工,加强协调沟通,形成聚力谋发展、齐心编规划的良好氛围。要发挥当地医药高等院校专家技术资源优势,及时聘请抽调专业人员组建专班开展科学合理的实地调研,对规划目标和重大措施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研究。要合理安排规划进度,加强与上级卫健部门的沟通对接,吸纳各方专家和社会各界合理的意见建议,为规划编制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三)创新编制方法,强化规划支撑。在深入开展科学研究的基础上,要创新工作方法,增强规划的战略性、前瞻性和科学性。坚持开门做规划。要深入基层广泛开展调研,增强规划的针对性、可行性和实用性,使规划研究和编制过程成为收集民意、汇聚民智、回应关切、形成共识的过程。坚持问题和目标导向,要努力使“规划”成为推进卫生健康事业科学发展的“风向标”,实施健康十堰发展战略的“路线图”,构建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任务书”,以及补短板、强弱项、惠民生和提质量的“项目库”。要发挥规划编制咨询专家委员会的作用,为规划研究、编制与实施提供持续长久智力支持。要提高编制科学性。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深入研究和科学编制提供精准依据。

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范文【第六篇】

三、中标信息。

供应商名称:滁州市森源林产资源交易评估咨询有限公司;。

供应商地址:滁州市南谯区政务新区7号楼315、316、317室。

中标金额:元。

四、主要标的信息。

服务类。

服务范围:招标文件约定的内容。

服务要求:响应招标文件要求。

服务时间:2020年8月15日前。

服务标准:完全响应招标文件要求。

五、评审专家名单:

范业平、胡宏权、张立民、邓生云、魏玉娇。

六、代理服务收费标准及金额。

收费金额:3000元。

七、公告期限。

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1个工作日。

八、其他补充事宜。

1、若投标供应商对上述结果有异议,可在中标公告期限届满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在工作时间向代理机构提出质疑(异议),质疑材料递交地址:芜湖市鸠江区万科城南区34-902室,联系电话:18555155132。

若投标供应商对质疑处理意见有异议,可在规定时间内以书面形式向芜湖市财政局提出投诉。

2、质疑提起的条件及不予受理的情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财政部《政府采购质疑和投诉办法》等法律法规,现将质疑提起的条件及不予受理的情形告知如下:

(一)质疑应以书面形式实名提出,书面质疑材料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质疑人的名称、地址、邮编、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2、采购人名称、项目名称、项目编号、包别号(如有);

3、被质疑人名称;

4、具体的质疑事项、基本事实及必要的证明材料;

5、明确的请求及主张;

6、必要的法律依据;

7、提起质疑的日期。

质疑人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由法定代表人或其委托代理人(需有委托授权书)签字并加盖公章。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受理:

1、提起质疑的主体不是参与该政府采购项目活动的供应商;

2、提起质疑的时间超过规定时限的;

3、质疑材料不完整的;

4、质疑事项含有主观猜测等内容且未提供有效线索、难以查证的;

5、对其他供应商的投标文件详细内容质疑,无法提供合法来源渠道的;

九、凡对本次公告内容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

1、采购人信息:

名称:芜湖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地址:芜湖市鸠江区政通路66号。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

名称:浙江建友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地址:芜湖市鸠江区赤铸山中路万科城南区34栋。

3、项目联系方式:

项目联系人:龚工。

电话:18555155132。

十、附件。

1、采购文件:详见附件1。

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范文【第七篇】

《规划纲要》指出,“十四五”时期,林草事业发展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以全面推行林长制为抓手,以林业草原国家公园“三位一体”融合发展为主线,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推动林草高质量发展。

《规划纲要》提出了“十四五”林草事业发展的12个主要目标,其中有2项约束性指标,即森林覆盖率达到%,森林蓄积量达到190亿立方米;10项预期性指标,包括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7%,湿地保护率达到55%,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面积占陆域国土面积比例超过18%,沙化土地治理面积1亿亩等。

《规划纲要》按照国土空间规划和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布局,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国家级自然保护地等为重点,布局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加快推进“三区四带”生态屏障建设,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规划纲要》提出了“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的12项重点任务。科学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坚持存量增量并重、数量质量统一。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健全保护体制,创新管理机制。加强草原保护修复,增强草原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服务功能。强化湿地保护修复,增强湿地生态功能,保护湿地物种资源。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安全。科学推进防沙治沙,加强荒漠生态保护,推进荒漠化、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做优做强林草产业,巩固生态脱贫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加强林草资源监督管理,全面推行林长制,实施综合监测,开展成效评估。共建森林草原防灭火一体化体系,坚持预防为主,加强早期火情处理,提升保障能力,抓好安全生产。加强林草有害生物防治,实施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攻坚行动。深化林草改革开放,盘活集体林地资源,健全国有林场经营机制,理顺国有林区资源管理体制。实施区域性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示范项目。

《规划纲要》从6个方面提出进一步完善林草支撑体系,包括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进法治建设,强化科技创新体系,完善政策支撑体系,加强生态网络感知体系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规划纲要》要求,要建立以“双重”规划为基础,以林草保护发展规划纲要为统领,以林草专项规划为支撑,由国家与地方规划共同组成的林业草原国家公园融合发展规划体系。建立规划衔接协调机制,实施评估机制,将规划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纳入林长制考核。

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范文【第八篇】

1.坚持以人为本与共建共享相统一。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群众利益贯穿民政事业各领域各环节。注重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强化基本民生保障能力,使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成现实。

2.坚持政府主导与多元共治相统一。通过规划引领、政策创制、资金投入、强化监管等方式,确保政府主导作用发挥到位。培育社会组织、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民政工作、提供社会服务,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促进通力协作,形成整体合力。

3.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统一。科学认识、准确把握、正确对待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群众关注的焦点、百姓生活的难点中寻找改革切入点,着力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4.坚持持续发展与创新引领相统一。保持、提升各级党委政府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巩固、发展和提升社区服务现有设施基础和制度基础,依靠机制创新、技术迭代和动能转换,推动社区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成长。

(二)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积极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织密织牢民生保障“安全网”,创新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大力发展社会基本服务。推进民政工作管理法治化、服务专业化、工作标准化、手段信息化,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面准确把握影响民政改革发展的各方面因素,确保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在全区民政部门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到2025年,确保全区民政事业转型升级发展,进一步提升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有力推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2.主要目标。

——基本民生保障能力明显增强。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要求,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巩固城乡低保统筹成效,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基本民生保障水平稳步提升。规范社会救助管理,开展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巩固提升行动。健全临时救助机制,提高“救急难”快速发现和主动响应能力。全面推动儿童福利保护工作向适度普惠型发展转变。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标准年均增速保持合理水平。加大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力度,未成年人保护体系进一步健全。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全面覆盖,确保所有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应补尽补。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未成年人保护和残疾人关爱。

——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深化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保障基本养老服务需求,推动城乡社区养老设施和网络健全完善,推进养老服务体系专项债项目建设,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建立健全养老服务质量和监管制度,推进智慧养老全面发展。继续落实好养老服务补贴制度。逐步建立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区、乡特困供养、养老服务设施相衔接,布局科学、配置均衡、服务完善的养老服务供给保障网络,打造富有特色的“养老”新格局。

——基层社会治理水平进一步提升。适应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党委领导、政府主导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社区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提质转型,社区治理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基层社会治理基础进一步夯实。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社会化步伐加快,慈善法得到切实贯彻,大慈善格局逐步形成,志愿者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

——专项事务管理能力全面提高。殡葬改革进一步深化,殡葬基础设施和殡葬公共服务更加健全。城乡公益性节地生态安葬设施建设力度持续加大,文明节俭、生态环保殡葬新风尚蔚然形成。优化行政区划设置,健全地名公共服务体系。标准化地名建设、平安地名创建活动深入推进。婚姻收养更加规范,服务更加人性化,民政工作法治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范文【第九篇】

根据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统一部署,现就直属高校“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十四五”规划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认真编制“十四五”规划,对于直属高校进一步把握战略方向、明确战略任务、擘画战略蓝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编制“十四五”规划,是直属高校积极谋大局,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工作。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直属高校应牢记历史使命,通过编制“十四五”规划,推动学校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发挥更为坚强的支撑作用。

(二)编制“十四五”规划,是直属高校主动应变局,引领时代步伐的重大机遇。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奔腾而至,如果不识变、不应变、不求变,就可能陷入战略被动,错失发展机遇,甚至错过时代。直属高校应把握历史契机,通过编制“十四五”规划,推动学校确立新的发展坐标、输入新的发展动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三)编制“十四五”规划,是直属高校努力开新局,引导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依托。我国高等教育已迈入普及化阶段,要求直属高校率先在教育模式、质量标准、治理方式等方面开新路、立标杆。同时我国正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要求直属高校在国际上发挥更大的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直属高校应顺应历史需求,通过编制“十四五”规划,推动学校在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快车道上发挥先导作用。

直属高校编制“十四五”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报国强国为己任,以强化治理为关键,科学编制规划,民主编制规划,依法编制规划,为实现2035年教育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夯实基础。

(一)要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树立和践行新的人才观、质量观,着力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要深度融入社会发展进程。紧盯国家战略需求,主动肩负服务国家、区域、行业的神圣使命,高度关注世界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面对的共同挑战,源源不断输出高素质人才、高端科技成果和先进文化,在民族复兴中带头发挥国之战略重器作用。

(三)要加快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断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努力破解改革“深水区”的矛盾,努力探索创新“无人区”的路径,加快提升与直属高校地位作用相匹配、符合时代要求的办学治校能力。

要提高政治站位,从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战略高度,提高规划编制工作的前瞻性、战略性、科学性、实操性。

(一)加强组织领导、严格履行程序。要在学校党委常委会领导下,成立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建立健全严谨高效的工作机制。要严格履行编制程序,全面总结“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认真领会国家对编制“十四五”规划的总体要求,仔细分析学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充分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切实加强重点问题研究和重大项目论证;编制过程中如遇超出学校办学自主权的问题,要及时向我部请示;规划文本经学校党委常委会审议同意后,要按时报我部审核,并根据我部意见进行修改,最后经学校党委会全体会议审定通过。

(二)坚持总体谋划、突出重点内容。要全面谋划学校发展,进一步明确学校的定位、目标、使命和任务。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一体筹划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工作,通盘谋划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校园安全稳定,统筹规划学科专业建设、队伍建设以及体制机制改革等。同时要结合发展需要、社会需求和学校实际,明确阶段性重要发展指标、重大战略任务、重点改革举措和工程项目,务求取得实效。

(三)扩大民主参与、强化有效集中。要广泛发动院系、部门、师生员工参与规划编制,充分发挥教(学)代会、学术委员会等的咨询建言作用,重大政策举措和制度安排要与利益相关方充分协商,并可运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规划编制工作提供参考和辅助。要走出校园,主动征求学校理(董)事会成员、地方政府、行业企业、智库机构、校友代表等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要强化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加强科学研判论证、风险评估和合法性审查,坚持民主集中制决策原则,确保规划的严肃性和有效性。

(四)细化任务分工、有力推动落实。要将规划中提出的目标任务进行分解,制定细化落实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责任状,并可根据需要制定人才培养、科研攻关、考核评价等分领域的改革方案,以及院系、部门、学科建设、校园建设等配套的分规划。要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同步谋划规划落实工作,统筹规划的年度监测、中期检查和终期考核等工作,形成规划编制、实施、考核的管理闭环,着力改变重编制、轻实施的现象。

我部将在直属高校编制“十四五”规划过程中提供信息服务,开展经验交流和相关培训。各直属高校应严格把握规划编制进度,于2021年4月底前,将“十四五”规划文本报我部审核。各高校按我部意见修改后,一般应于2021年8月底前审定通过“十四五”规划正式文本,并向社会公布。

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范文【第十篇】

“十四五”时期是信阳师范学院建设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向大别山区域综合性大学迈进的关键时期。20xx年10月,学校印发了《信阳师范学院“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全面启动了规划编制工作。

为科学编制我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提高规划编制的公开性和参与度,真正做到开门编规划,有效凝聚各方智慧,共同谋划好学校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经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面向全校师生员工、广大校友和关注学校建设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征求规划编制意见建议。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自通知之日起至20xx年1月15日。

可以围绕“十三五”期间学校建设发展的成功经验、问题短板,“十四五”期间学校的发展理念、发展方向、目标定位、战略举措,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园建设、信息化建设、合作办学、后勤保障、综合改革等方面,提出意见或建议。

希望您的意见或建议聚焦主题、观点鲜明,突出战略性、创新性、可行性,既可从学校整体事业发展角度,也可就学校某一方面的工作进行建言;既可是三言两语的真知灼见,也可是主题突出、材料详实、论证充分的文稿。

1.意见建议主体,既可以是单位、团体,也可以是个人。

2.意见建议稿可以电子邮件形式发送至专用电子邮箱:

3.可以来函来电。来函请寄:信阳师范学院发展规划处规划管理科(地址: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南湖路237号,联系人:葛文鹏,邮政编码:464000);来电请拨打电话:

4.当面交流,请直接到学校行政楼523室。

1.来稿请注明“‘十四五’规划意见建议”字样。为方便与您联系,请注明您的姓名、工作单位、联系方式。我们会对您的个人信息严格保密。

2.学校将对各方面的意见建议认真梳理、分析筛选,对可行性意见建议将在学校“十四五”规划编制时予以采纳。

衷心感谢您对信阳师范学院建设发展的关注、支持和贡献!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0 217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