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组织的教育管理与发展实用【5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学生组织的教育管理与发展实用【5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学生组织的教育管理与发展【第一篇】
引论。
位于中国近代“第一城”的江苏省南通市天星湖中学,将现代企业制度的管理理念和学校发展实际有机结合,积极推行现代学校制度,以创立品牌化学校为抓手,不断开拓进取,勇于创新。学校的规模从1995年建校之初的10多个班级,猛增到的64个班级;学生人数由1000人,扩展为20的4000余人;教职工由原来的80余人,增加为年的236人。在学校规模不断发展的同时,学校的教育质量也得到了同步发展:初中部学生的历次考试成绩均高于周边其他学校,高中部学生在南通市区的期中、期末联考中整体平均分多次排列在第1、第2的位置(除南通中学和南通市一中)。学校努力实现了办学规模与社会影响力同步增长,高中招生录取分数线连年攀高,生源纷至踏来,受到上级主管部门领导和社会的一致好评,引起媒体的高度关注和积极报道,保证学校可持续发展。
笔者认为:天星湖中学的迅速发展、取得骄人的业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根本原因在于:新任了校级领导班子,确立了“外树学校形象,内提教工素质”作为学校发展的根本大计,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极大地提高了学校的竞争力,确立了区内乃至南通市区领先的地位,成了市区众多学校竞相学习和仿效的榜样。
天星湖中学的实践表明:学校形象的确立,创造,发展,提高乃是学校进入良性循环的金钥匙。
一、学校形象的涵义。
普遍认为学校的竞争力主要靠考试分数、升学率两大因素,而实际上进入廿一世纪,学校在相互的竞争中忽视了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学校形象的竞争。学校的形象是学校最重要的无形财富,是学校在激烈的“教育市场”竞争中取胜的法宝。
学校形象是指学生、家长及社会公众对学校总的印象和整体评价,由学校显特征和潜特征两方面构成。显特征主要是指学校名称、规模、考试分数、升学率、广告、包装等;潜特征主要是指学校文化方面的积极价值观和教育理念、人文环境、创新和开拓精神、服务质量等。
1.良好的企学校形象可以赢得社会各界的支持和信赖,获得适宜的外部信誉。为此,学校要重视维护学生和家长的利益,努力为社会公众提供所需要的优质和优质服务。为学校教学和社会进步作出积极的贡献。
2.良好的学校形象可以满足教职员工的心理需要,激发教职员工教学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教职员工保持积极进取和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学校能吸引和保留人才,使之形成“人和、乐业”的内部环境。
3.良好的学校形象可以确立学生和家长对学校信心,增强他们的就读荣誉感,引起社会公众对学校的关注。有助于学校在教育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
4.以“天星湖中学”有关的各种成绩的取得和相关报导显现在人们眼前的正是“天星湖中学”学校形象的特征。此“中学”,彼“中学”,上学还是要去“天星湖中学”,这是周边地区社会公众的普遍共识。“天星湖中学”真正的处于生机勃勃发展之境。
良好的学校形象的塑造策略。
学校形象塑造,是指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决策、规划学校的发展,进行刻意的设计和创造,使之形成鲜明的特色,并借助宣传媒体向外界充分展示的过程。其实质是用学校整体形象增强学校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塑造良好的学校形象首先建立在提供优异教学质量和优质服务的基础上。但一个能够提供优异教学质量和优质服务的学校在现代信息爆炸的社会中,如果只是满足于“酒香不怕巷子深”,这显然是不够的,还应具备善于树立并维护良好的学校形象策略。但是不能把塑造学校形象狭义地理解为学校形象的“外包装”,而是通过塑造形象寻找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新的生长点,追求更高更好的发展境界,追求真善美的学校发展目标。学校形象有内在观念形象、组织形象、“产品”形象、课程教学形象、文化形象、“品牌”形象、科研形象、社会公共关系形象、特色形象等要素,这就有一个学校形象的整合问题,通过有机结合、优化组合,构建整体学校新形象。学校形象的塑造策略有:
1.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把形象塑造纳入到可持续发展的学校教育体系之中;1)整体性策略和长期性策略。
整体性策略就是把学校各部门的公共关系加以组织,把各学科的教学工作加以整合,使之系统化、整体化、科学化,以达到和谐、自觉、连续;长期性策略就是把塑造良好的学校形象当作一项长期的可持续发展任务,始终不懈地坚持下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公众对学校的评价标准也将发生变化。学校必须不断改进公关工作,不断更新学校形象,充实新的内容,创造出现代化的、更受公众认可的.学校形象。因此,创品牌学校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系统工程,学校必须全力以赴。
2)共同的价值观的形成。
一所学校凝聚力的形成很重要一点是有没有共同的价值观。任何学校都要有自己的文化理念,而且从校长到教职工都要有一个共同的理念。进入到这样一个层次,教职工不仅仅是为了工资待遇,更重要的是为了理想的实现来干工作。学校文化理念就是通过制度规范,行为规范,环境建设体现学校的理念、精神,从而使大家由于价值的认同而产生凝聚力。学校应当在加强硬件、软件建设的同时,重视学校文化这一无形资产的潜件建设。
3)办学理念与时代同步。
共同的价值观演绎成师生共同认可的行为准则,这是一种无形的能动的精神财富。这种特色对内是育人取向并形成凝聚力、向心力,对外就是核心竞争力和品牌。
每一所学校的存在,都要体现时代的律动,任何一劳永逸的想法都难保时代活力。如果无视社会在发展,还固守原来理念,就会停滞倒退。因此,“学校理念必须与时代同步”,这是天星湖中学领导和教师的共同认识。在办学理念各个方面――校训、校风、校规、校歌,教育理想、建校原则、办学宗旨、育人取向、培养目标、精神偶像、育人途径、学风建设、教师形象、校园文化、工作重心、庄重承诺等。每一方面都在精雕细刻,力求使办学理念达到实践上的完美。
2.营造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结合的校园精神,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和整体素质;
1)校园精神是一个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校园精神对师生的人生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其他教育所无法比拟的。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学校的文化品位主要通过校园文化的建设来提升。健康、向上、丰富、有序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个性品格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
2)注重强化以德治校,充分发挥广大师生员工的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作用。要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和稳定工作,加强校园综合治理工作。为广大师生员工创造一个安全、稳定、优美、文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环境,逐步形成团结、祥和、奋进的校园人文氛围。重塑教师“四大力量”,即人格力量、智慧力量、爱心力量和民主力量。凝聚教师对学校的向心力,自觉提升师德水平。
3)校园物态文化对人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力。规划中的体育场馆、活动中心、演出场所、人文景点、名人塑像、校园雕塑等是物质文化的表现形式。学校切实加大了投入,统筹规划校区人文景点的建设,尤其在促进校园进一步绿化、美化和亮化方面,逐步体现了这一现代化校园的人文气息。
3.实施“品牌”战略,放大“品牌”效应,造就一批名教师;
教育的竞争是品牌的竞争,是学校形象的竞争,是办学效益的竞争,也是学校育人取向和特色的竞争,诸多竞争制胜之本的综合构成学校的教育核心竞争力。一个知名的教育品牌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努力过程,更是一个综合各种因素的整体推进过程。品牌之所以成为品牌,它不会孤立地存在,是由许多资源为依托,具体到教育行业,文化品牌和一些别具风格的教师个人品牌对树立学校品牌尤为重要。
1)学校集中优势力量,重点策划建设了几个精品工程,如校与《江海晚报》教育版合办“天中杯”征文比赛,接受中央电视台的采访,非典时期我校与社会各界做好“共抗非典”的宣传等。这些精品项目不仅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而且带动了整个宣传工作的进行。今后,学校将争取每年抓好几个精品工程建设,做好“学校品牌”宣传,力求取得较大反响,不断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
2)建设多样化的师资队伍。
学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已经高度重视了自己学校的师资品牌、专业品牌、社会品牌、质量品牌、信誉品牌等,品牌是一个学校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其中学校品牌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师资,是未来学校品牌的基础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源泉。为此,学校争取了区政府和上级教育部门的支持,改变了传统的办学模式,实现办学的科学化和专门化,为引进人才创造畅通的渠道和有利的条件,学校先后从南通地区招聘了优秀教师和从其他省市引进了优秀人才,学校拥有了一支优质的师资队伍。
同时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借鉴其他名校的成功经验,切实加强人力资源投入,在大力引进年富力强、具有科研潜力的中青年教师的基础上,培养了一大批自己的学科带头人和科研骨干,到目前为止学校已有名校长1人,市级学科带头人、市级骨干教师2人,区级学科带头人、区级骨干教师25人,校级骨干教师30人,创建自己的师资品牌。
4.树立质量内涵的观念,走师生共同发展道路,以质量树形象;
加快学校质量内涵建设。走师生共同发展道路,促进南通经济开发区新一轮发展,更好地发挥天星湖中学服务社会的作用。学校开展多种多样校园文化系列活动,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师生之间能真正实现双向互动,共同提高。加快完成“学校形象设计与塑造”课题的研究,形成我校特色的理念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视觉形象系统,体现到学校改革发展的方方面面,并内化到广大教职员工精神和行为中。实现学校教学质量目标创造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
教育质量内涵提升的模式也需要有一个好的策划。实际上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关键就是质量内涵的提升。一个地区或学校在一时一地可以做出一件出色的事情,但如果其质量内涵不能增强,这个地区或学校就不可能获得稳定的发展。质量内涵的提升关键是要通过管理策划来实现。因此学校在教学质量提升过程中基本上是以一条恰似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双作业线”方式向前推进。即一个是教学工作流程,一个是教师发展流程,这就是构成学校的“双作业线”。因为学校领导层清晰地看到:教师水平提高的过程就是教育质量提升的过程。有人说,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学生,实际上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如果一所学校将教师的发展很好地解决了,学生的发展问题就自然解决了,学生的发展是通过教师的发展来实现的。教师这条作业线是学校每时每刻都要有计划研究如何提高每一位教师专业素质的问题。天星湖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都体会到了这一点,即学校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的地方。教师的发展不仅是教师一般水平的提高,还要包括教师理论水平的提高,教师道德水平的提高,教师对于学校向心力的提高。
教育策划必须重视一个地区和一所学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设计。有一个正确的思维方式、正确的教育理念、正确的选择定位以及一个很好地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方案是教育策划的前提条件。
学校创造多种活动和交流模式:如校际间的教学比武活动、经验交流活动、教改沙龙、教学开放日等;争取多承办市级以上的教研活动、学科竞赛、科研课题等。利用各种媒体对活动进行了大量报道,扩大影响。在承担准备和组织工作中,锻炼教师的能力,同时学校对各方资源的整合能力得到了充分展示,学校形象得到了显著提升。
学生组织的教育管理与发展【第二篇】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学校微博官方账号、微信公众服务号以及学校手机客户端等以移动智能设备为载体的新应用直接将职业教育信息化管理的主体面向每一个个体,每个人都可以及时地接收到这些管理和服务信息,并且每个人都能够参与这些信息的互动,而管理者也能够实时地了解到每个人的反应。这一变化在职业教育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为产业发展信息、人才需求信息、新技术发展信息以及学校管理服务信息等重要信息在师生之间的快速、高效传播并及时了解师生的反馈提供了渠道,也让学校、教师、学生能更加强烈地感受到外界的变化,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吻合度。
(1)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效率得到提高。
职业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显得尤为重要。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为师生交流、教师和企业人员交流提供了微信、微博等一系列更加高效、紧密的应用程序,同时也提供了像钉钉、企业微信等针对办公场景的沟通工具,这些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方便了职业教育管理者与企业、教师、学生的联系,可以更加快捷、直观地对职业教育所有参与人员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服务。
(2)人与信息的沟通效率得到提高。
由于移动智能设备的普及,个人获取互联网信息资源更加方便、快捷,管理者发布、推送信息更加及时、高效。在有着多样化需求的职业教育领域内,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支撑,校企合作、项目教学、实践教学等职业教育环节均需要信息化的支撑,而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发展恰恰能够协调、统筹这些信息资源在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3.教师、学生、社会对职业教育管理信息化的管理、服务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能方便快捷地参与和使用各项移动互联网平台和应用,每个人都可以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这一特点在职业教育管理信息化上的体现就是每个人都能平等、无差别地使用信息化管理所提供的各项管理功能和服务,同样职业教育管理者也能够更加直观便捷地看到每一位用户的体验和反馈,这就要求职业教育信息化的管理服务水平要更上一个台阶。
1.职业教育管理者应当时时关注移动互联网技术。
职业教育管理人员是职业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重要主体,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职业教育教学管理人员需要更新已有的教育管理观念,加强信息化管理意识尤其是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在管理中的应用,迅速推进职业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和加快移动互联网技术在管理中的应用,更好地为广大职业教育师生和相关人员服务,提高职业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水平和效率。
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用户体验”是非常重要的,而在职业教育管理领域,我们同样需要关注“用户”也就是教师、学生和其他相关人员的使用感受。在职业教育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听取每一位师生的使用感受,合理改进每一项提高师生体验的举措,在移动互联网平台上,最大限度地方便教师教学工作和学生学习生活。特别是加强移动互联网在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实训基地、校企合作等领域中的应用,建立服务师生的各项管理信息系统,能极大地提高师生间、相关人员之间快速沟通协调的效率,有力支持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
3.细化有利于信息资源的分类筛选和推送,制定适应的规章制度。
职业教育对信息化资源的需求特别大,无论是在日常教学,还是学生的实习实训和就业,都需要互联网信息资源的支撑,而对互联网资源进行筛选、分类和审核就是职业教育管理者的职责所在,特别是在信息资源大爆炸的今天。而在职业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和平台时,首先,要建立起更加科学严谨的信息发布和推送审核机制,完善职业教育管理中移动互联网平台使用的流程,更加注重审核质量和效率,正确、科学地发挥移动互联网高效便捷的特点,防止因为操作失误或者审核缺失造成的不良影响。其次,科学严谨的管理制度有利于提高职业教育管理人员对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使用和掌握程度,规范职业教育管理中各项互联网平台的使用和操作,科学规避移动互联网技术存在的弊端,大力提升职业教育信息化管理效率,确保移动互联网变革背景下职业教育管理信息化管理体系能有序、高效地运行。
4.注重微创新,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师生的水平。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移动互联网设备的普及,职业教育管理要注重在已有条件下进行微创新,不断提高移动互联网在信息化管理中的使用效率,根据师生以及相关人员的反馈信息,不断提升职业教育管理信息化服务水平,在不断改进和创新的过程中提高职业教育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这样有利于推动职业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良性可持续发展。因此,在移动互联网变革背景下,职业教育管理要重视新技术、新平台的运用,综合采取各种有效策略不断提升职业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水平,有力支撑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
学生组织的教育管理与发展【第三篇】
针对现阶段中等职业院校教育信息化进程当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改进和完善。
统一规划,改善教育教学环境。
一是统一规划,齐抓共管。学校要建立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制定长远发展的建设规划,并落实专门机构负责;二是加大投入,全面提高学校的信息化技术装备和技术水平,将网络覆盖到校园的所有场所,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信息化、数字化的模拟仿真实训场所和校园基础数据库、智慧校园。三是积极引进高新技术与传统授课相结合,定期组织师生接受最新信息技术的专项培训,使师生都能够重视中职教育信息化。只有校领导重视信息化,才能使教师们主动进行信息化教学和科研,让学生积极获取信息化知识和能力,因此,改善教育教学环境是实现中职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前提。
工匠精神,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在现代社会,中职学校教职员工的“工匠精神”,主要表现在适应信息化发展需要,不断地突破自我,更新教学理念上。因此,传统意义上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在培养中职学校人才上的成果并不理想,中职学校教职员工们应当在平时的职业教育教学中加强“工匠精神”,他们在课堂上除不断地创新深度融合多元化教学模式,将学生要学习的知识化抽象为具象,变枯燥为生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外。还要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创新自身信息化能力,并热衷于技术与发明创造等方面,只有做到这些,才是我国现代化中职学校“工匠精神”的回归,才是现代化职业教育的核心落脚点。
分层培训,提高教育教学应用能力。
中职学校普遍存在缺乏具有信息技术知识和素养的教师,这类问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解决:一是引进高层次优秀专业教师;二是按照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不同,可采取分层培训的方式。将信息技术水平比较低的教师外派学习,或将其的信息化水平和技术化能力同步纳入到年度考评、资格认证和职务评审等方面;三是充分重视该校的信息化管理培训,甚至可定期外派专管信息化建设的领导和主管人员接受最新信息化培训,以大力抓好校园信息化建设,从而满足学校信息化建设不断地发展的需求。
深度融合,创新多元化培养模式。
学校要全方位加强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过程、方法和质量评价的深度融合。一是师生教学活动尽量做到数字化、可视化和协作化,并充分运用信息化资源和环境,形成集备课、教学、答疑、自主学习、提交作业、考核考试与学分认定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网络教学模式。二是运用信息技术构建多功能数据库促进学校与企业、专业与岗位、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学习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通过上述创新模式的深度融合,从而全面提高学生通用信息技术职业能力、数字化学习能力和综合信息素养。
精品课程,打造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库。
中职学校可以鼓励教师自己动手寻找和开发合适的教育教学资源,将有用资源加以整合和分类,建立一个系统而全面的优质资源库,再通过信息化、科技化的校园网络和信息中心来加以管理,充分满足师生各方面的需求,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学校还要立足于以培养人才为己任,引进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升级网络课程,汇集各项学科素材库和网络优质名师课程,定期更新资源共享课以及微课堂等形式不断地优化信息化资源。
重点采集,加强基础数据库建设。
中职学校信息化建设还要不断地完善软件研发和更新,要在重点采集实习实训、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集团办学和学生资助等关键信息上下功夫,逐步建立人才预测、就业预警和人才培养管理信息系统,为学校实习、就业、资助工作等提供良好信息数据支持平台。
大胆创新,建设智慧校园。
中职学校信息化建设还应该面向广大师生创新开展平安校园、节能校园、生态校园、和谐校园等智慧校园建设。逐步建成面向教学、科研、学生、后勤管理的各类应用系统,达到各应用系统的服务融合,真正实现学校工作、学习、生活智慧化。
4结语。
中职教育信息化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关系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中等职业学校要实现全面信息化,必然会面临很多问题,这是一个曲折漫长的发展过程。因此,中职学校应始终跟随时代信息化的发展步伐,不断地改革和完善中职教育信息化工作,实现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全面提升职业教育质量,才能促进中职学校信息化教育的良性发展。
学生组织的教育管理与发展【第四篇】
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小学教育管理应该主动顺应改革潮流,按照改革要求,创新小学教育管理方式,提高小学教学质量,开创小学教育的新局面。
加强小学教师的管理。
教师在小学教育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小学教育管理的创新发展,必须要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构建高效的教师队伍。一方面,小学管理者必须要改变当前的管理局面,强化教师管理,同时还要为青年教师创造更大的晋升空间和成长机会,为小学教育管理补充新鲜血液;另一方面,学校管理者要鼓励新老教师积极合作、互动、互助,老教师要帮助新教师度过教学适应期,新教师的思想比较活跃,可以帮助老教师学习新课程理念,改进教育管理理念,提高管理机能,以相互促进相互提高。
改进小学教育管理理念。
管理活动中,管理理念起着指导的作用,新课程环境下,小学管理者要想提高管理质量,必须要树立新课程理念,更新教育管理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强化专业能力,提升专业素质。如以校长为代表的小学领导集体要积极参与小学教育管理培训课程,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在管理实践中不断改进自我的管理能力。另外要小学教育改革中,管理者要明确学生的地位,遵守为学生服务、为教学服务的原则,坚持以学生为本,要在教育管理者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赢得学生的信任感,以便于更好的实施教育管理行为,提高小学教育管理质量,如领导集体要了解教师的教育困难和实际情况,帮助教师解决问题,提高教育管理的人性化,同时还要规范教育管理尺度,要在师生接受范围内实施管理,以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提升教育管理能力。
构建完善的管理机制。
小学阶段是学生极为关键的奠基阶段,小学作为开放的系统,应该构建完善的教育管理机制,在明确的目标指导下实施管理行为,以实现小学教育管理的创新发展。第一、小学教育中,教师作为教学任务的承担者和具体实施者,必须要具备专业素质和能力,能够自觉、积极地解决实际教学问题,承担教育管理的责任,如组织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岗前培训,积极倾听有经验教师的课程,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在教育管理上,要坚持规范、民主、文明的原则,建造和谐的班集体,以便于更好的实施班级管理。第二,小学教育管理要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保证校务向学生和教师公开,如学校管理规定、学校发展规划、学校资金流动情况等,让教育管理行动在师生、社会、家长监督下进行,以提升师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第三,要注重教育管理制度的建设,小学领导者必须要依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还要设置校长信箱等以便于社会、家长可以为教育管理活动献计献策,以此形成完善的管理机制。
3结语。
总而言之,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实现创新发展是满足当前教育管理需求的必要手段,也是促进师生发展的必要选择。小学实施教育管理的创新和变革,要以当前小学教育管理现状出发,分析具体原因,从教师、学生两个维度认真总结,仔细探索,提出有效的创新发展意见,以优化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促进小学教育管理更好开展,以构建完善的小学教育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学生组织的教育管理与发展【第五篇】
根据《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基层党建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和《关于印发基层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经第x党支部研究,决定创建党员教育管理标准化党支部,现制定方案如下: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围绕发挥党支部主体作用,以党员教育管理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
以创建党员教育管理标准化党支部为契机,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着力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力求达到“领导班子更加坚强有力、党员队伍更加充满活力、场所功能更加务实管用、工作载体更加丰富多样、制度机制更加健全落实、基础保障更加充分有力”的目标。
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具体创建工作。
(一)加强日常管理。
1.建好工作台账。建立2018年党建工作台账,根据市直工委印发的2018年市直机关党建工作要点,结合第x党支部实际,制定2018年党建工作台账,统筹安排、抓好落实,确保党支部各项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2.建立工作计划。根据市直工委、局直属机关党委的各项工作部署,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制定2018年党建工作计划。从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等方面合理计划,统筹安排。
3.抓好思想政治教育。以党课和党员学习日等为载体,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增强全体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和党性修养。通过组织生活、观看专题片等形式,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严明党的政治纪律提出的新要求,增强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
4.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委会、党小组会,继续实行支部委员带头讲党课、每名党员轮流讲党课的制度,精心安排党课内容,确保党课质量和效果,不断创新“三会一课”的内容以及学习形式。
5.加强党费管理工作。第x党支部将根据《关于中国共产党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的规定》和《中共中央组织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党费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做好党费收缴工作,严格执行党费管理规定,逐步形成党费常态化管理机制。
6.做好党建基础工作。安排专人做好市直工委的“一账、一本、一档、一系统”(即党支部工作台账、党支部工作记事本、党员档案、党务管理系统)的信息录入工作,进一步加强党支部的基础建设。
(二)加强教育管理。
加强教育培训。制定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计划,举办党员干部培训班,按时参加上级党组织举办的各类培训班,按照每名党员每年集中学习培训时间不少于32学时;班子成员不少于56学时的标准开展教育培训工作。
(三)加强支部党建阵地建设。
1.创建规范化、标准化的党团活动室。使广大党员学习有场所、活动有阵地、作用发挥有舞台。从设施设备、学习资料、宣传内容、经费落实等方面统筹谋划,打造标准化党团活动室,为党员上党课、谈心谈话、学习交流等活动开展提供活动平台。
2.建立党员志愿服务队。党支部在职党员全部参加党员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参加每年的“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主题宣传和市直管道路排涝应急与路面安全作业演练等活动,利用业余时间投入到各类志愿服务中,进一步锤炼党员的优秀品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8年3月下旬)。第x党支部对照创建要求,研究制定党员教育管理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全面动员部署创建工作。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8年4月上旬-8月上旬)。根据方案安排,扎实开展各项工作,落实各项措施,确保党员教育管理标准化建设工作取得明显实效。其中,2018年7月中旬-8月上旬准备相关材料,迎接领导小组的中期评估。
(三)总结验收阶段(2018年8月中旬-10月)。2018年10月按照创建标准,对党员教育管理标准化建设工作进行专项总结,准备申报材料,迎接上级部门的检查验收。
(一)加强管理,精心组织。要把党员教育管理标准化建设作为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推进各项工作发展的重要举措,将任务分解到每名支部委员,由支部委员带头落实,细化管理,精心组织;普通党员要积极配合、参与,进一步增强全体党员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二)营造氛围,形成合力。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学习,大力营造学政治、学文化、学业务的浓厚氛围,人人主动参与,个个献计出力,形成团结互动、开拓创新、人尽其才、勇创佳绩的工作格局。
(三)加强督查,抓好落实。结合各党小组实际,按照总体部署和要求推进工作,把握好重点环节,做好自检总结,提高党支部党建工作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