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工程施工方案 防水工程安全施工方案【汇编4篇】
【导言】此例“防水工程施工方案 防水工程安全施工方案【汇编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防水工程安全施工方案范文【第一篇】
关键词:浅埋暗挖;监理;安全要点
引言
暗挖工程安全监理风险大,内容复杂,是监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监理工作的难点之一。在地下隧道施工阶段,近年来,施工安全事故屡有发生。监理如何做好施工安全控制工作,是监理项目部应着重研究和重视的工作,现就某道路暗挖工程安全控制要点做一浅述。
1工程概况
某道路地下联络通道全长米,位于海府路和宝华路十字路口,分为2段,长度分别为16m、12m,分布在竖井东西两侧。联络通道暗挖工程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暗挖断面埋深16m,覆土深度。本项目地质主要为海相淤积地层,隧道洞身顶部处于淤泥质土层,中部处于粉质粘土层,底部处于砂砾层,地质条件对暗挖施工影响极为不利。联络通道暗挖工程采用结构自防水和柔性防水层全包形式的防水,联络通道暗挖隧道采用复合式衬砌,采用咬合旋喷桩止水帷幕,全断面注浆进行土体加固,初期支护主要由超前大管棚、小导管、钢筋网、喷射混凝土、钢架组成联合支护体系,二衬采用C40混凝土。
2监理安全控制要点
监理在开工前编制安全规划及安全监理细则。建立监理机构体系,确定监理人员职责分工,对工程进行危险源分析及制定应对措施,明确旁站部位及旁站监理的要求等具体的安全计划工作,并对现场监理员进行安全交底。
事前控制
事中控制
本工程暗挖隧道施工,共设置2个施工掌子面,分别设置于竖井东西两侧。施工开挖采用多导洞断面开挖,挖、运、喷、衬等工序采用一条龙机械化施工。按照以下施工顺序组织施工,临建施工地面预加固竖井施工隧道多导洞开挖初期支护初支背后注浆隧道防水施工二衬二衬背后注浆洞内路面及装修回填地面恢复。事中控制是各项监理方案具体落实的主要阶段,所以监理的重点是过程控制,即事中控制。基坑施工监理事中控制的重点主要如下。(1)日常巡视。监理人员每日对施工现场进行巡视,检查通风、照明与排水、导洞开挖后的临时支护、基坑安全防护情况,针对发现的安全问题,按其严重程度及时向施工单位发出相应的监理指令,责令其消除安全事故隐患。每天填写安全日志,主要内容有安全检查情况(包括旁站监理情况)及处理措施。(2)安全检查。按企业“三层三级”的施工安全联检制度(即建设、监理、施工“三个层次”,以及施工企业工程安全小组日检、项目部安全周检、施工企业月检“三级”联检)执行。项目监理部组织与施工项目部的周检查活动,对模板体系、施工荷载、现场临边洞口、临电消防等安全检查。每周对项目安全生产管理情况及周检工作质量进行评价;项目监理部每月组织施工单位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专项检查;针对各项检查发现的安全事故隐患,项目监理部及时发出书面监理指令。(3)旁站监理。对隧道导洞开挖、竖井出土吊运作业过程作为安全监理工作重点,采取全程旁站监理方式进行监督。检查基坑周边防护是否符合要求;检查基坑周边施工荷载是否超出规定;检查基坑工程完成后是否报验验收;工程出现险情或发生安全事故时及时下达暂停令,协助施工单位实施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措施。(4)监理指令。在施工安全监理工作中,监理人员通过日常巡视及安全检查,发现违规施工和存在安全事故隐患的,应立即发出监理指令。监理指令分为口头指令、工作联系单、监理通知、停工通知四种形式。在安全监理工作中,针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状况,发出监理指令。(5)监理例会。在定期召开的监理例会上,分析检查施工中的安全隐患及落实重大危险源监控措施情况,针对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落实。
防水工程施工方案【第二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 土坝加固 小水库防渗 处理方法 混凝土防渗墙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4-0396-01
在长期的运行中,我国早期建设的水利功能工程的质量已经出现了一些问题,包括变形和裂缝等问题,使水利工程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影响了水利工程功能的充分发挥,因此需要针对水利工程中出现质量问题的部位进行加固和防渗处理,从而延长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由于混凝土防渗墙具有良好的防渗效果,因此被广泛的应用在土坝防渗加固施工过程中,加之施工技术的日渐完善,从而使水利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的防治。
一、混凝土防渗墙设计比选步骤
根据地质勘探资料分析,丘陵和平原区均质土坝坝体普遍存在大坝土料选择要求不严格、筑坝土料分区不明显、碾压不充分,填筑质量差等问题。抽样检查结果表明,干密度小于/m3的土样占总数的60%以上,同时坝基相对不透水层或透水系数较小的土层一般埋藏深度5~20m。据此,防渗墙布置设计方案一般有两种:第一种方案是在坝顶布孔修筑混凝土防渗墙;第二种方案是在大坝上游坝坡坡脚设混凝土防渗墙,上游坝坡铺设符合土工膜方案,两种方案均可达到防渗要求。
第一种方案在坝顶施工,具有施工人员少,不受汛期洪水干扰等优点,但存在防渗墙墙体较深,施工时易塌孔等缺点,一旦出现问题,补救困难,同时,上游坝坡裂缝、漏水、沉陷等问题得不到解决。 第二种方案避免了坝体塌孔现象的发生,墙体较浅,施工方便,可以保证施工质量及进度,能有效地解决水库上游 坝坡质量问题。缺点是防渗墙在大坝上游坡脚施工,水库需要放空,,影响水库效益发挥,且施工易受汛期洪水干扰,度汛困难,有的部位还需要增加施工围堰等临时工程量。故大坝除险加固时,各根据水库各自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渗加固方案。对无法放空的水库,且上游坝坡防护质量较好的大坝,一般采用第一种方案进行防渗加固处理。对于具有放空条件的水库,一般采用第二种方案进行加固处理。
二、混凝土防渗墙的设计指标与质量要求
1、混凝土防渗墙的设计深度
一般防渗墙底部原则上嵌入相对不透水层1m左右,顶部嵌入坝体防渗体仲。目前,土坝混凝土防渗墙深度大多在40m以内。
2、混凝土防渗墙墙体厚度的确定
为节约材料,降低成本,土坝混凝土防渗墙可以做得薄一些,受造孔机具限制,参考国内工程经验,平原区土坝混凝土防渗墙墙体厚度一般确定为~之间。
3、墙体材料
参考国内外已建防渗墙的经验,一般采用塑性混凝土作为墙体材料。这种材料有抗渗性能好,变形模量低,极限应变值大,适应变形能力强等特点。
三、混凝土防渗墙的施工
在土坝内建造防渗墙常用的施工工艺主要有纯抓法、钻抓法和钻劈法三种。在进行槽段划分过程中,要结合施工工艺、施工机械,充分考虑到各槽段从开始施工至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时段不能太长,以保证混凝土浇筑前槽段的整体稳定。对于坝体填筑质量差的部位,尽量采用小槽段、单向推进、钻劈法施工。土坝防渗墙主要起防渗作用,一般没有承重和抗冲等要求。施工中对防渗墙的孔斜率要求不高,但必须保证墙体的整体性,不得有梅花孔、小墙。对一、二期墙,保证接头孔的两次孔位中心在任意深度的偏差,不得大于设计墙厚的1/3,并采取措施保证设计墙厚。在孔形合格后,才能进行清孔换浆。孔形和清孔是保证防渗墙体的整体性和混凝土浇筑质量的关键。 二期槽段清孔换浆结束前,宜用钢丝刷子钻头进行刷洗,清除接头混凝土表面附着的泥皮,保证一、二期混凝土很好地连接成一个整体。
保证混凝土防渗墙质量的最后一个施工环节就是混凝土的浇筑过程,其也是施工质量保证的一个最为重要的环节,200~250mm是最佳的浇筑导管内径,按照施工的相关规范和要求,对浇筑导管间距需要严格控制,而还需严格管理导管距孔端的距离,同时,在其控制范围的最低处应布置导管。在浇筑混凝土施工之前,必须置入一个可浮起的隔离球在浇筑导管内部,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对混凝土面需要进行及时勘察,而以内是混凝土面的高差需要控制的高度,如果混凝土浇筑的高度超过了规定的高度,那么混凝土防渗墙的施工就是存在不足和缺陷问题,影响到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在实际的浇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强度需要得到有效的控制,同时还要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速度,混凝土对坝体劈裂作用可能破坏坝体,过慢会使混凝土表面泥浆深沉较厚,同时表层混凝土初凝影响混凝土质量。因此,混凝土浇筑要控制在一定的速度和强度以内,才能确保混凝土泥浆的质量。
四、防渗墙施工注意事项
在进行防渗墙施工的时候,要想使防渗墙质量有所保证,就要控制好造孔质量,这也是施工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而且凿孔的时间在整个防渗墙施工期间,占据了所有工期的7层左右,这也就是说,造孔施工要是能控制好施工工期,那么整个施工工期都会有所减少,这是很关键的一步。同时在造孔施工时最好采取有效措施以防止有偏孔现象出现,或者让偏孔现象出现的几率有所降低,让孔洞的倾斜度被控制在规定的范围之内。此外,在造孔施工时,还要做好设备保养工作,让设备有较好的完备性,这样在施工的时候也就不会出现过多的机械事故,让所有的槽孔都能顺利浇筑。在施工的时候会不能完全避免有渗浆或者漏浆的现象出现,所以在施工前还要准备充足的浇筑浆液,不能出现浆液短缺的现象,一旦有渗浆或者漏浆情况出现,就要及时将浆液补充上的,并采取封堵措施,让孔槽部的浆液面都比槽底部高。
五、其他方面的要求
保证混凝土防渗墙施工质量和速度的关键在于开槽的连续性,浇筑的及时性。因此,各工序必须严格按规程进行操作,控制进度和质量。力求使工程技术风险降到最小,工程的建设对周围环境和社会的影响最小。
六、结语
综上所述,在大坝除险加固工程的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防渗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此,水库大坝的渗漏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该种防渗技术的应用有效的降低了加固防渗施工的成本支出,增加了工程施工的速度,使工程施工呈现良好的防渗效果,对施工质量的要求比较高,是水库大坝防渗加固施工中一项最好的施工档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的促进了施工技术的创新和完善,从而在逐渐施工过程中得到推广。
参考文献
[1]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SLl74―96.
[2] 高钟璞 《大坝基础防渗墙》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0.
防水工程施工方案【第三篇】
关键词:堤防防渗;加固方案选用;方法
一、垂直防渗方案及适用条件
垂直防渗就是根据防渗原则“前堵后排”的原理,通过“前堵”的原理来达到防渗的目的,即通过置换、填充、挤密、冻结及化学作用等手段在土层中形成一个垂直的防渗帷幕墙体,从而达到截水、阻水的目的。防渗墙是堤防防渗处理中最为有效的一种垂直措施。
(1)防渗墙的形式。防渗墙既适用于堤身,也适用于堤基的防渗处理。防渗墙分为三种结构型式:悬挂式、半封闭式和全封闭式。悬挂式防渗墙的底面位于相对强透水层中。半封闭式防渗墙穿过相对强透水层进入相对弱透水层并与之一起形成统一的防渗结构体系,该相对弱透水层下面还有相对强透水层存在。全封闭式防渗墙是以基岩透水性较弱、或其强透水层位于深部而不会对堤后表层渗流状态发生影响作为前提条件的。如果基岩浅部为强透水层或存在强透水带,则只有将它与松散覆盖层一起截断的防渗墙才是全封闭式的。当堤身质量较差时,防渗墙可以从堤顶布置;当堤身质量较好,或对堤身采用其他措施时,防渗墙从堤外脚布置,但必须与堤身或堤身防渗设施可靠连接。
(2)防渗墙布设方案及防渗效果。对封闭式防渗墙,由于墙体裁断了渗流的途径,尤其是渗流出口处的坡降降低较多,堤身浸润线也有明显降低,防渗效果明显。封闭式防渗墙防渗效果固然好,但对于强透水层较厚、隔水层较深的双层地基,采用封闭式防渗墙的施工难度较大,且工程造价过高,工程质量难于保证。在堤基表土层夹有浅层粉细砂层时,一旦发生近堤管涌将是非常危险的。对于这种情况,悬挂式防渗墙深度不大,但可以截断浅砂层,应用起来还是比较合理的。
另外,对于防渗墙的位置选择,当堤基中无弱透水覆盖层时,或堤基为均质透水地基或浅砂层表露或覆盖层较薄且渗透性不够小时,防渗墙不能沿临水侧坡脚附近布置,而应布置在堤顶下方,否则河水容易从坡脚附近越过防渗墙进入堤基强透水层,从而使防渗墙失效。
以上防渗墙布置主要针对透水地基,即已假定堤身无渗透缺陷为前提。对于位于相对不透水堤基上的堤身渗流控制,既可在堤身采用垂直防渗墙、劈裂灌浆等措施,也可在临水坡设置防渗斜墙(如铺设土工防渗膜),还可在背水坡开设反滤导渗沟或在坡脚设排水暗管。对于堤基、堤身都存在渗透隐患的堤防工程,只要堤基透水层不太深厚,宜结合堤基、堤身的渗流控制建垂直防渗墙,并且防渗墙应从堤顶下方修建,墙顶高程应高出最高洪水水位所形成的浸润线。只有在临水坡堤身上设置防渗措施时,才可以在临水侧堤脚处设置堤基防渗墙,并做好两种防渗措施的连接。
二、水平防渗方案及应用条件
垂直防渗措施是利用不透水的防渗体来截断和阻断水流,水平的防渗措施则是利用平铺在临水侧堤基表面上的一层相对不透水的粘土、混凝土或土工膜等,或利用在背水侧地基上铺设的一层压盖土来延长堤基中渗透水流的流线长度,从而降低渗水的破坏能量,减小渗水的坡降,提高渗流出口的抵抗力,减小堤基发生渗透变形的可能性。这种水平措施可根据所在堤内外两侧地基上的不同,分别称为堤外临水侧地基上的铺盖和堤内背水侧地基上的盖重。
(1)堤外临水侧铺盖及应用条件。铺盖是利用堤外河床己有的粘土层或人工铺填的粘土、混凝土或土工膜等透水性很小的材料经压实形成的,当背水侧地形条件和土源允许时,盖重是砂基堤防防止渗透变形非常有效的防渗措施,尤其是对于强透水层深厚,采用垂直防渗措施不经济或根本不可行时,盖重压渗就可作为首选措施。当按照规范计算出的压盖宽度很大时,可以考虑和减压井相结合使用,以减小压盖宽度。应当指出,盖重的宽度除进行必要的计算外,还应重视对历史险情的实地调查。盖重通常应不小于历史险情出现的范围,并应根据具体地形、地质条件和堤防的重要程度选用,一般至少为50m,但也不应超过200m。
(2)排水减压方案及应用条件。受背水侧地形条件或建筑物等条件的制约,当不能采用垂直防渗措施,或压盖宽度长度较大等情况时,可以采用排水减压方案来解决堤基渗流的部分问题。这种措施就是通过排水管或导渗沟将地基中的压力水排出,释放出地下水的压力。单从渗流结果看,减压井几乎适用于所有管涌堤基的除险。但是,工程实践表明,减压井的最大问题一是淤堵,二是排水带来一定程度的内涝。在竣工初期,减压井的运行效果一般都很好,但随着时间的增长,减压井的排水量逐渐减小,减压效果也越来越差。导渗沟是应用于涌砂等不良现象的多发地带的一种兼排渗、减压、导渗功能的一种小型水工建筑物,其分布形式是一种连通的线形分布,其效果、灵活性虽不如减压井,但其在清淤和造价方面却比减压井方便和经济得多。适用于地面建筑物稀少的开阔及上覆盖层较薄的(一般
(3)放淤固堤方案及应用条件。放淤固堤方案一般是针对堤身防渗加固来说的,该方案就是利用水力充填法,将河道中泥沙利用机械输送到在背水侧的堤坡之上,排水固结后既形成淤背土体,加大了堤身的断面,也就是所说的“超级堤防”。这种方法与截渗墙的作用是一致的,但其工程措施却截然不同,截渗墙为临河截渗,放淤固堤是在背河侧加宽堤身,延长了堤身浸润线长度,提高了渗流逸出点的抵抗力。这种方法往往与堤基压盖相结合使用,在加固了堤防,降低了浸润线在堤坡上出逸点的同时,确保了大堤的安全,防止了堤基的管涌发生,同时也对河道起到了一定的清淤作用,改善了河道的生态环境,从长远来看放淤固堤是一种理想的防渗加固方案,对堤防来说有一种一劳永逸的安全感,近年来,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但这种方法占地较多,对近堤居民影响大,房屋拆迁等地面附着物补偿高,一次性投资大,工期长,施工中的渗水、排水问题对附近的农田影响大。所以放淤固堤方案适用在河道淤积严重,堤防厚度不足,近堤居民少,拆迁量少,堤内经济比较发达,保护对象比较重要的堤段。
三、防渗方案选用的基本原则
在堤防防渗除险工程中,其防渗措施的选用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1)功能性。主要应考虑工程的性质和条件,尽可能符合“前堵后排”的原则,堤身和堤基渗流控制要统一考虑,确定出堤身和堤基几种不同的防渗方案和防渗墙的不同技术,满足工程防渗的目的和要求。
(2)实施性。方案的工程规模、有关参数和技术指标,在目前的技术水平条件下是可行的。
(3)经济性。方案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和投入产出的分析后,在满足功能性要求的前提下,工程费用应较低,工程预算能够承受。
防水工程施工方案【第四篇】
关键词:水库工程; 大坝防渗; 防渗设计; 渗漏量; 渗漏治理; 方案比较
中图分类号:TV62文献标识码: A
一、项目概况
某水库自建成后随着农业生产规模的不断发展,同时鉴于引水渠冲断,泥沙带入水库而造成水库严重淤积,根据实测库区地形图,水库目前库容仅为45. 1 万m3 ,对应正常蓄水位557. 90 m,已淤积105 万m3。同时,由于水库坝顶超高不满足规范要求,无法按正常设计水位蓄水,使西泉灌区春灌难以保证,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水库大坝坝后渗漏严重,同时由于筑坝施工时未清基,形成渗漏安全隐患,伴随有渗透破坏,直接威胁坝体安全,分析该大坝的渗流问题,从而采取相应防渗设计很有必要。
二、渗漏问题分析
通过结合该水库地质报告表明,坝基除夹砂层外,其余土为弱- 微透水层,土体工程性质较好,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库水通过砂层,产生坝下渗流问题。以粉细砂夹层厚度0. 5 ~0. 8 m,属透镜状分布,分布范围为主坝0 + 250 ~ 2 + 100 段,最低处底高程为548. 10 m,属中- 强透水层,埋藏较浅且基本呈连续分布,形成了渗漏通道。同时坝后坡脚有渗水现象,坝后坡0 ~ 1. 0 m 厚土体处于流塑状态,已基本丧失了强度。因此,应加强坝基的防渗处理,建议该段坝基防渗深度在坝基以下6 ~ 7 m。坝基上部为青灰色低液限黏土,局部夹淤泥质黏土层; 下部为土黄色低液限粉土夹粉细砂层,粉细砂夹层厚度0. 5 ~0. 8 m,呈透镜状分布。对坝基土在渗流作用下发生渗透变形
破坏判别如下:
1)渗漏类型的判别,判别方法采取Pc≥ 100/4(1- n)为流土;Pc<100/4(1-n)为管涌。式中: Pc为土的细粒含量; n 为土的孔隙率。
2)临界水力比降的确定。流土型通过采取下式确定:Jcr = (Gs-1)(1-n);管涌型采用下式确定:Jcr = (Gs-1)(1-n)2d5/d20;式中:Jcr为土的临界水力比降; Gs为土的颗粒比重; n 为土的孔隙率;d5、d20为分别为占土重的5%、20%的土粒粒径,mm。对于低液限粉土:Gs=,n=36%,Jcr=1.08;对于低液限黏土:Gs = 2.70,n=40%,Jcr=1.02;对于含细粒土砂:Gs = 2.68,n = 33.86%,d5=0.003mm,、d20=0.025mm,Jcr =0.29。对流土型取安全系数2.0,则坝基土产生渗透变形的允许比降:低液限粉土为J允= 0.54,低液限黏土为J允=0.52;对管涌型取安全系数1.5,则粉细砂的允许比降为J允=0.19。
三、大坝防渗设计
鉴于水库建设施工时对坝体碾压施工不到位,导致坝体欠密实,使其坝体存在裂缝。通过工程地质勘察结果表明,该水库坝体土干密度在1.50~1.58 g/cm3,水库坝基:水库坝基以下分布有0.5~0.8m的粉细砂地层,分布范围为主坝0+250~2+100段,最低处底高程为 m,属中-强透水层,埋藏较浅且基本呈连续分布。在放水涵洞附近的1+680~1+850段坝体填筑土中填筑有0.4m厚粉细砂。由于以上诸因素的存在,造成坝体渗漏严重。通过结合工程实践情况来看,提出两种防渗治理方案: ①对坝体内采取垂直防渗方案; ②通过与防浪护坡结合做上游坝坡防渗处理方案。
1)方案一坝体内垂直防渗方案。由于本水库坝体质量较差,坝体存在裂缝以及坝体内存在粉细砂夹层的透水层等问题,再加上上游无防渗护坡等,所以方案一选择了在原坝内做垂直防渗墙措施。具体设计如下: 自原坝顶开始向下做垂直防渗墙,深入到坝基砂层以下,与坝基防渗相结合,截断坝基透水层。垂直防渗墙位于坝顶中间。根据规范,防渗墙顶应高出设计水位0.5m,本除险加固确定的设计水位为 m,因此防渗墙顶高程为559.5m,较设计坝顶高程560.5 m低10m。按平均垂直防渗深度5.0 m,在桩号0+650~2+100范围内,长度1450 m,厚15cm。其余主坝段2+100~2+370段只做坝坡防渗。
2)方案二通过采取与防浪护坡结合做上游坝坡防渗处理方案。因大坝上游坝段结合防冻胀设计做了混凝土防浪护坡,对防止坝体的渗漏有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坝体施工质量较差,填筑不密实,坝内存在粉细砂夹层,坝体渗漏仍未解决,渗漏仍然严重,并对大坝的稳定造成威胁。因此,为做好坝体的防渗,本方案结合坝坡的防浪护坡,在护坡混凝土板防冻层下设塑膜防渗材料。该方案的坝体防渗主要依靠防渗塑膜。防渗塑膜铺设总长度1735m,在现状主坝段防浪护坡段布设。塑膜由混凝土护坡脚至设计坝顶 m。通过设计对比两种方案的防渗效果,防渗效果表明,该两种方案均有效地达到坝体防渗的效果; 但从施工难易程度上看,对水库在坝体内进行垂直防渗,该防渗治理方案施工技术含量较高,施工难度相对较大,而且鉴于本水库大坝填筑不密实,如果采用坝内防渗墙施工,坝体在施工过程中会遭到更多的震动破坏,必然会进一步加剧对坝体结构的损害;对于方案二来说,该方案在施工过程中则不会出现此问题,而且其施工相对较易。在工程施工技术条件相差无几的情况下,设计结合现状土坝避免震动破坏的具体情况考虑,选取方案二作为推荐方案。同时为了更好地对水库坝体做好防渗,本方案结合坝坡的防浪护坡,在护坡混凝土板防冻层下设塑膜防渗材料。该方案的坝体防渗主要依靠防渗塑膜。防渗塑膜铺设总长度1735 m,在现状主坝段防浪护坡段布设。塑膜由混凝土护坡脚至设计坝顶 m。另外,对坝体防浪护坡设计,对主坝段0+650~1+400,此段坝前淤积层较厚,水库淤积后水位抬高,原坝体由于填筑质量问题,使坝体渗漏严重,坝后存在积水。此段坝体平均加高1.55 m。针对此段问题,在此段设置混凝土防浪护坡,既可防止风浪对坝坡进行淘刷,又可起到防渗作用。护坡顶与坝顶齐平,防浪护坡高度3.1 m,底高程在设计水位以下1.6 m,高程为557.4m,在此高程以下的部分,可以利用现有的淤积层形成的土缓坡防止对坝坡的风浪淘刷。加高的坝体土填筑时,要求其压实度≥0.97,内外边坡分别为1∶2.5 和1∶2.0。对主坝段1+400~2+370,此段坝前淤积层厚较前段偏小,但坝前水深较高,平均1.96 m,水库淤积后水位抬高,原坝体由于填筑质量问题,使坝体渗漏严重,坝后存在积水。针对此段问题,在此段设置混凝土防浪护坡,既可防止风浪对坝坡进行淘刷,又可起到防渗作用。护坡顶与坝顶齐平,防浪护坡高度5.1m,底高程在死水位以下1.62 m,高程为555.4 m。加高的坝体土填筑时,要求其压实度≥,内外边坡分别为1∶2.5和1∶2.0。
四、结语
通过结合某水库坝基存在的渗漏严重等病害问题,对其采取渗漏分析,通过分析结果采取两种渗漏治理方案比较,同时对不同的设计方案进行对比分析,选取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提出相应的水库加固设计措施,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封国军.浅谈病险水库渗漏治理的措施及必要性[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07,28( 10) : 118 - 119.
[2]张国宗.浅析水库渗漏治理除险加固措施[J]. 科协论坛,2011,27(01):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