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镇街综合执法队规范化建设工作方案
加强市镇街综合执法队伍建设,完善管理制度,提升执法能力,确保执法规范、透明、高效,维护社会秩序。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市镇街综合执法队规范化建设工作方案”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XX市镇(街)综合执法队规范化建设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XX市镇(街)综合执法改革,规范镇(街)综合执法队建设,按照省、市关于加快推进镇(街)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部署,根据《XX省人民政府关于赋予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部分行政处罚权的决定》(X政文〔XXXX〕X号)、《中共XX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XX省司法厅关于印发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行政执法事项指导目录的通知》(XX编办〔XXXX〕X号)、《中共XX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推行镇(街)综合执法改革的意见〉的通知》(X委编办﹝XXXX﹞XXX号)和《中共XX市XX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印发〈XX市镇(街)综合执法改革方案〉的通知》(XX委编委﹝XXXX﹞X号)等文件精神,以及《XX市社会治理工作方案》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论述,紧扣党中央关于构建简约高效基层管理体制、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等要求,按照"优化、协同、高效"的原则,积极推进综合执法改革,推动行政执法力量向基层延伸和下沉,实行镇(街)"一支队伍管执法"基层综合执法模式,进一步创新和完善行政执法体制和机制,从源头上解决执法缺位、多层执法、多头执法等问题,切实提升基层社会综合管理能力,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基本原则
(一)党建引领原则。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XX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突出党建引领,自觉把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贯穿于镇(街)综合执法改革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优势,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分级管辖、协同高效原则。按照市、镇(街)二级架构,合理划分职责权限,理顺市级部门与镇(街)综合执法权责关系。充分发挥属地管理优势,合理配置执法力量,确保执法重心和执法力量同步下移。落实综合和联动相结合执法模式,构建高效基层综合行政执法体制。
(三)依法行政、创新监管原则。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执法职能,依法履行职权,完善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建立健全执法监督机制,加强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执法监督中的应用,强化执法信息共享、社会共治、联合惩戒和责任追究。
三、主要内容
(一)镇(街)综合执法制度规范化建设
1.建立镇(街)综合执法机制
"综合执法"即按照镇(街)"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要求,推进行政执法权限和力量向各镇(街)延伸和下沉,将相关领域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权及相关行政检查职权下放至各镇(街)集中行使,赋予镇(街)执法主体地位、执法职责权限和队伍管理责任。根据《中共XX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XX省司法厅关于印发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行政执法事项指导目录的通知》(X委编办〔XXXX〕X号)内容,结合XX市市域特点和实际需求,确定纳入镇(街)"综合执法"的行政执法事项,编制形成《XX市镇(街)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清单》,向社会公布后组织实施。
2.建立镇(街)联动执法机制
"镇(街)联动执法"即以镇(街)为实施主体,通过强化属地镇(街)的统筹协调指挥,充分发挥镇(街)所属机构和市级部门派驻镇(街)力量的联动作用,建立由镇(街)综合执法队与市级工作部门执法力量之间的执法协同配合机制,作为镇(街)"综合执法"的补充,实现"镇(街)综合执法+部门执法+联动执法"三者融合,构建常态化、系统化、规范化的执法体系。对于未纳入《中共XX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XX省司法厅关于印发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行政执法事项指导目录的通知》的行政执法事项、市直行政执法部门(生态环境、市场监督等)负责的行政执法事项,以及联合执法行动等行政执法事项,纳入"镇(街)联动执法"范围,编制形成《XX市镇(街)联动执法事项清单》。
联动执法分为常规启动、专项启动、应急启动三种类型。常规启动,即需要开展市域性的、重大的联合执法以及市级部门要求开展联合执法行动。专项启动,即针对单一职能部门或单位执法力量难以纠正的违法行为而开展的专项联合执法行动,由相关申请部门负责牵头组织实施。应急启动,即遇到突发事件或其他紧急事项而开展的联合执法行动,需上报镇(街)党委(党工委)、镇政府、街道办事处。
3.镇(街)执法事项清单动态调整机制
因法律法规规章的立、改、废、释而使部门、镇(街)监管执法责任发生变化,以及XX省、XX市相关镇(街)综合行政执法事项等发生变化,应及时调整《XX市镇(街)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清单》和《XX市镇(街)联动执法事项清单》。
4.镇(街)综合执法联席会议制度
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由镇(街)综合执法队长担任联席会召集人,主要协调解决综合执法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实际问题,以及在实际执法中出现的重大复杂案件,联席会议形式分为例行会议和专题会议。
例行会议原则上每季度召开一次,参会单位为全体成员单位,根据具体情况邀请其他相关单位参加。会前应提前通知成员单位征集有关议题并进行初步协调,难以解决的、复杂的议题,经会议召集人审定后,提交会议讨论。
专题会议不定期召开,由各成员单位根据工作实际需要提出议题并提交联席会议办公室,经联席会议召集人审定后召集会议。专题会议可以根据议题情况确定参会单位。
5.镇(街)综合执法信息通报共享机制
镇(街)要主动对接市各相关执法部门,牵头推进综合执法平台建设,实现执法信息共享。各成员单位要定期向联席会议办公室报送涉及镇(街)综合执法相关的重大事项。联席会议办公室根据各成员单位报送情况酌情编写情况专报,抄送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建立健全成员单位之间的信息共享、相互查询、联勤联动及案件移送机制。各成员单位在开展重大专项整治、实施特定市域执法以及办理疑难案件过程中,其他成员单位应当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配合。
6.镇(街)综合执法监督机制
综合执法事项清单面向社会公开,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市司法局监督指导镇(街)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市相关执法部门对本单位根据上级政府赋权目录下放或依法委托给镇(街)的执法事项负有监督职责,对下放、委托事项执行情况定期进行评估。
7.镇(街)综合执法考评激励机制
市相关执法部门要严把派驻关,要将思想好、业务精、作风硬的骨干执法人员派驻镇(街)执法一线,镇(街)要建立综合执法人员日常管理和绩效考核制度,根据实际工作表现对派驻人员进行客观评价。市相关执法部门要主动了解和做好派驻人员思想工作,涉及到干部考核、提拔使用、定期轮岗交流等事项,要充分听取镇(街)意见。
(二)综合执法机构规范化建设
根据《中共XX市XX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印发〈XX市镇(街)综合执法改革方案〉的通知》(XX委编委﹝XXXX﹞X号)文件精神,整合镇(街)现有执法力量及城市管理、安全生产、农业农村等领域的相关执法力量,在镇(街)城管中队加挂"××镇(街)综合执法队"牌子,组建综合执法队开展镇(街)综合执法工作,并由镇(街)领导下开展工作,市直各执法部门提供业务指导,镇(街)指定1名领导分管。
综合执法队员由镇(街)执法人员以及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市安全生产执法大队、市农业农村综合执法大队派驻镇(街)执法人员组成,市相关执法部门派驻各镇(街)的执法人员原则上不少于2人,由镇(街)统筹使用,实行派驻部门和镇(街)双重管理,人员编制隶属关系不变。
综合执法队队长由镇(街)分管领导兼任,根据工作需要,可由镇(街)综合执法办主任和城管中队队长兼任副队长(不定级),负责综合执法队日常管理工作。
(三)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
1.加强综合执法队员管理
严格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未经执法资格考试合格的人员不得授予执法资格,不得从事执法活动。根据行政执法工作需要,镇(街)可根据《XX省行政执法条例》适当招聘辅助执法人员,数量原则不超过在编执法人员。辅助执法人员配合执法人员从事宣传教育、巡查、信息收集、违法行为劝阻等辅助性事务,不得从事具体行政执法工作。
加强现有在编执法人员对法律法规、业务知识及行业技能等方面的学习,抓好思想道德和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执法人员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努力打造既能落实严格规范执法要求,又能实施包容性执法的执法队伍。
2.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
镇(街)要加强以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为主要内容的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规范执法检查、受立案、调查、审查、决定、执行等执法行为,做到办、审、定"三分离"。
3.规范办案流程
综合执法队应严格落实集体办公、信息通报、工作会商制度,进一步规范案件办理内部流转程序,完善工作流程和标准,形成快速反应、衔接顺畅、程序规范的综合执法体系。根据《XX市镇(街)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清单》,由综合执法队直接办理的案件,法制审核由镇(街)法制部门审核,执法文书盖所在镇(街)公章。属于联动执法的案件,由牵头部门负责法制审核,执法文书盖牵头执法部门公章。
4.规范台账管理
建立综合执法队台账管理制度,做好队伍管理台账、执法业务台账、学习活动台账工作,并指定专人集中管理。台账档案应当分类,并逐步推行电子档案,实行数字化管理以便查询、统计和使用。
(四)执法能力规范化建设
1.开展常态化培训
各镇(街)要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人员培训主体责任,建立定期培训制度,制定培训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培训方式包括集中培训、专题培训、岗位练兵和继续教育等。其中,综合执法队负责人每年参加上级组织的集中教育培训不少于1次,参加本单位集中教育培训不少于2次,总计时间不少于10天。综合执法队员每年参加上级或本部门组织的集中教育培训不少于3次,总计时间不少于5天。综合执法队组织执法业务培训、道德文明培训和体能培训每年各不少于2次。综合执法队员学习要以自学和本单位组织培训为主,鼓励执法人员参加各类成人教育和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等。
2.开展系统化培训
市城市管理局加强对各镇(街)城市管理类综合执法工作的业务知识培训,其他相关市直执法部门根据权力事项类别开展业务指导等相关工作,合理安排培训内容,切实增强培训的针对性。
3.开展实效化培训
从提高学习培训成效出发,创新培训的手段和途径。邀请司法系统审判专家、执法部门业务骨干、律师行业专业人才开设专题讲座,加深执法人员对法律知识的认识;通过与市市两级相关执法部门互动开展派驻跟班学习、邀请现场指导,增强执法人员现场执法水平;通过学习借鉴典型案例,组织庭审观摩,提升执法人员的法律思维能力;开展以执法文书制作、信息系统操作、现场模拟执法、法律知识竞赛、案例分析为主要内容的技能竞赛,切实增强培训实用性、操作性。
(五)执法保障规范化建设
1.办公场所保障
各镇(街)综合执法队办公场所包含基础性办公场所、辅助性办公场所和综合性办公场所,人均办公场所面积不低于9平方米。基础性办公场所配备齐全,各场所有明显统一的标识。
(1)基础性办公场所包括:综合执法队领导办公室、队员办公室、协查员办公室、会议室、值班室、卫生间等。
(2)辅助性办公场所包括:资料室、档案室、仓库、停车场、装备器材室等。
(3)综合性办公场所包括:信访接待室、案件处理室(对外办公窗口)、调解室、听证室、仲裁庭、餐厅、人员休息室等。
2.执法装备保障
执法装备分为办公设备、取证设备、执法车辆、人员基础装备、辅助性执法装备和办公场所安全装备等。按照"急需先配、逐步到位、优化配置、资源共享"的原则配齐装备,并纳入预算计划,及时统一更新、维护、保养。
(1)办公设备:配备复印机、传真机、扫描仪、投影仪各1台,并有资料柜、宽带网络、网上办案设备;各办公室配备打印机1台、电话1部,执法队员、内勤(含辅助内勤)各配备电脑1个。
(2)取证装备:配备数码摄像机5台、照相机5台、执法记录仪10台,并配齐测量器材和录音器材;执法队员、内勤各配备移动存储器1个。
(3)执法车辆:各综合执法队配备执法车辆5台,电动车10台。
(4)人员基础装备:办公桌、头盔、执勤公文包、个人办公用品、雨具和防暑(寒)用品等,每人1套。
(5)辅助性执法装备:综合执法队员各配备对讲机1台、城管通手机1台;协查员正副班长各配备对讲机1台、城管通手机1台;配备一定数量的(按照综合执法队员总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数量配备)防刺服、防爆盾、防割手套、绝缘靴、夜间反光背心和手电筒等。
(6)办公场所安全装备:监控录像系统和报警器等。
3.综合执法平台保障
建立镇(街)综合执法指挥平台,对接市指挥中心"智慧XX平台",与现有执法单位的办案系统衔接,建立一个高效的执法指挥调度平台。
4.经费保障
各镇(街)要将综合执法业务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予以足额保障。综合执法人员经费相应列入各市直部门年度预算。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基层综台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进镇(街)"一支队伍管执法"既是国家治理抓基层、打基础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市镇(街)机构改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镇(街)、各相关执法部门要提高思想认识,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亲自部署,分管领导要亲自抓、主动抓,确保镇(街)综合执法改革工作有序推进,确保干部队伍思想不乱、队伍不散、工作不断、干劲不减,保证综合执法改革与日常工作两不误。
(二)明确任务分工
市机构编制部门负责拟订综合执法改革方案报送市委编委研究审定,牵头组织相关执法部门和镇(街)梳理综合执法事项清单,并统筹协调推进相关工作。要加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财政等部门协调配合,完善配套政策,确保改革措施落细落实。市委组织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负责做好相关人员配备、考评和评先评优工作。市司法局配合做好镇(街)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清单的合法性审查,加强法制监督、执法人员业务培训及执法证件办理工作,协调解决执法争议。同时,各镇(街)主动与各相关执法部门沟通衔接,及时做好派驻人员的接收管理、综合执法事项清单梳理工作及行政执法权力的承接运转。各相关执法部门要梳理编制下放事项清单,派驻执法人员,指导镇(街)开展综合执法工作,协助镇(街)加强派驻人员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