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策划方案 >

应急预案 现场应急处置方案优质5篇

网友发表时间 2667214

【导言】此例“应急预案 现场应急处置方案优质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应急预案【第一篇】

我区近年来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各种自然灾害不同程度地交替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损失,个别灾害还严重威胁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如洪涝、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性灾害,救灾形势较为严峻。为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进一步做好我区自然灾害救灾工作,特制定本预案。

一、自然灾害救灾应急机构

(一)成立自然灾害救灾应急小组,行政一把手担任组长,全面负责灾害救灾工作,同时灾害救灾应急小组下设四个成员小组,实行责任制,落实责任人。

1、自然灾害救灾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2、灾害救灾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及三个成员小组:

(二)建立自然灾害救灾应急指挥系统

应急指挥系统由灾害救灾应急小组和成员小组组成,其主要职责是出现突发性自然灾害时及时将灾情上报市、区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并指导救灾工作,及时对灾民进行疏散和救援,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配合相关部门组织、协调各项应急处理工作。

(三)自然灾害救灾应急小组的工作职责:

1、按市政府救灾指挥部和市民政局救灾指挥部的安排,综合、组织、协调全区灾民的救助工作。

2、根据灾害的实际情况,安排各成员小组的工作任务。

3、及时掌握汛期灾害发生的基本情况,书面上报市、区有关部门。

4、负责联络和协调区政府和其他相关部门抢险救灾机构,协调各成员小组和相关部门的工作。

5、发生灾害后,救灾应急小组要第一时间亲赴现场,参与指挥灾害现场的抢险救灾工作。

(四)各成员小组的工作职责:

1、灾情核查统计组:灾害发生后,小组成员必须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组织收集、核查、评估灾情,并按规定程序及时向上级汇报灾情和救灾工作情况,指导乡镇做好灾民房屋倒塌恢复重建工作。

2、物资保障供应组:负责市、区救灾物资的组织调拨和供应工作,申请、管理、分配灾民救济款物,组织指导救灾捐赠等后勤工作。

3、灾民转移安置处理组:负责勘察和设立紧急避难所、救灾物资供应点,指导乡镇做好灾民转移安置后的饮水、食品、衣物的调集和发放,对转移安置灾民的情况进行登记,及时上报灾民转移安置情况及需要解决的困难,协调处理遇难人员的善后事宜。

4、办公室人员:负责接听电话,做好上传下达,对于乡镇报灾及时做好记录并在规定时间内上报市局,随时向领导汇报灾害统计、处理情况。

二、灾害应急工作

1、值班工作

严格按照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监控灾害的发生,各责任人要坚守岗位,认真履行职责,将汛期值班电话进行公布,以便于突发性灾害发生后信息畅通。

2、报灾工作

各乡镇要坚持汛期值班制度和报灾制度,报灾时要严格按照《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的内容和条规进行报灾,坚持有灾必报,每周一报,无灾零报告,防止漏报,杜绝谎报、错报。

三、应急措施

1、突发性自然灾害发生后,由自然灾害救灾应急小组及其成员小组开展工作,并报请市、区有关部门,及时与区气象、国土、交通、救灾等部门联系,加强彼此协作,互通信息,共同作好救灾工作。

2、组织灾区群众宣传学习抗灾救灾知识,引导群众积极开展灾害自救,不断提高群众防灾救灾的意识和能力,起到群防群策群治的作用。

四、饮用水及应急食品供应点:

疏散的应急预案【第二篇】

为了单位的消防安全,预防、扑救火灾和应急疏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规定,以预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灾,尤其是群死群伤恶性火灾。

一、指导思想

遵照“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把预防火灾放在首位,树立“天天都是消防日、人人都是消防员”的消防意识,自觉遵守消防法规,积极贯彻落实各项防火措施,切实做好扑救火灾的各项准备工作,把防火和灭火有机结合起来,避免和减少因火灾造成员工生命财产和国家财产的损失。

二、组织机构和职责

1、领导小组

医院成立防火、灭火和应急疏散领导小组,李宾任组长,苏景凤为副组长,成员由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

2、主要职责

⑴疏散组平时负责消防工作的日常管理及安全检查、培训演练的具体工作,发生火灾时指挥起火部位(门)做好人员和物资的疏散自救工作;灭火组平时负责全院义务消防队(员)的学习、演练等具体工作,负责灭火器材、工具的保管使用和检查登记,发生火灾时开展灭火救护工作;后勤保障组负责车辆调配、道路畅通、电气控制、水源保障、医疗救护等;警戒组在发生火灾时设立警戒线,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火场。

⑵协调配合到达火场的公安消防人员开展各项灭火行动。

⑶配合协助做好火灾事故调查等善后工作。

三、报警和接警

1、报警

一旦发生火情,首先报警,每位员工都有报警义务。报警早、损失小,发现火警应急报院值班室,发现火灾应急报“119”、““110”。报火警时要做到:

⑴沉着镇定,不要挂错电话,不延误时间。

⑵讲清起火地置、地点、楼层、部位及报警人的姓名、电话。

⑶讲清燃烧的是什么物质,起火位置、火势大小、有无人员被困、消防车能否到达现场。

⑷报警后,应立即派人在路口等候,引导接应消防车进入火场灭火。

⑸报警后,应立即组织在场人员扑救火灾、救助被困人员及疏散人员、物资。

2、义务队接警

⑴值班人员接警后,应注意问明报警的有关情况,并及时向负责人、各组组长、义务消防队(员)及火灾部门领导报告。

⑵各组人员、义务消防队(员)、火灾部门领导及有关人员必须闻警而动,立即赶赴现场,切断电源,维护秩序,组织人员扑救,并按照本预案的任务和要求,分工负责,密切配合,迅速开展救护工作。

⑶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保证通讯联络畅通。

四、初起火灾的。扑救程序和措施

1、查明情况

⑴起火部位,燃烧物的情况,火灾范围,火灾蔓延路线及发展方向。

⑵是否有人被困,查清被困人员数量和所处位置及最佳疏散通道。

⑶有无爆炸及毒性物资,查清数量、存放地点及危险程度。

⑷查明贵重财物的数量,存放地点及受火势威胁的程度。判断是否要疏散和保护。

2、抢救人员

⑴发生火灾时,如有人员被因,要立即组织消防及医疗力量抢救,应坚持救人第一,救人重于救火的原则。救人是火场上的首要任务。

⑵进入火场救人,要选择最近、最安全的通道,如通道被堵塞可迅速破拆门窗或墙壁;遇有火场烟雾较浓、视线不清时,可以爬行前进,并采取呼喊、查看、细听、触摸等方法寻找被困人员。

⑶要注意在出入口通道、走廊、门窗边、床上床下、墙角、橱柜、桌下等容易掩蔽的地方发现人员。救人时应注意安全,进入火场要带手电和绳子,可用湿毛巾捂嘴,防止中毒。可用棉被、毯子浸水后盖在身上,防止灼伤。

⑷当抢救的正常通道被隔断时,应利用安全绳、梯等将人救出。人员受伤,实施初期治理,并送往医院抢救,杜绝因抢救不及时造成伤者死亡事件发生。

3、疏散物资

⑴火场疏散物资是减少火灾损失,控制火势,防止蔓延的有效方法。

⑵要及时疏散受火灾威胁的易燃易爆物品,对不能移动的上述物品,要集中一部分水枪均匀地冷却其外壁,降低其温度。

⑶要疏散重要文件、资料和贵重设备及物品等,并把疏散出来的物资集中存放到安全地点,指定专人看管,防止丢失、被窃或坏人乘机破坏。

4、人员、物资疏散后应在指定地点集中清点,并查明有关情况,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

5、当消防队赶到时,指挥人员应将现场情况及时向消防队汇报,告知消防队院内消防栓位置,配合消防队实施灭火,确保对消防车辆供水,保证灭火的正常进行。

6、火灾扑灭后要协助公安消防部门查清火灾原因及后续事情的处理。

7、本预案每半年组织演练一次,演练后应及时总结、战评。

8、本预案自发文之日起施行。

应急预案【第三篇】

为确保地震应急工作高效、有序运行,最大限度地减轻震害造成的损失,提高整体防御能力,维护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维护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提高我局的对外形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东方市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2015-2020年)》的精神,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本市行政区域内地震、地震相关事件发生后,立即组织局内各股室实施本单位地震应急工作。并按照职责分工和相关预案要求,成立审计组对救灾资金及物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与审计。与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密切配合,信息共享,资源互通,协同行动。

二、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成立局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应急工作全盘的安排部署、分工协调落实;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成员负责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

(一)局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

组长:陈国强(局党组书记、局长)

副组长:王辉(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陈莉(副局长)

苏永谦(党组成员、副主任科员)

成员:李雪(办公室主任)

冯凯凯(办公室科员)

王莹子(农业与资源环境审计科员)

符赞华(社会保障审计科员)

(二)局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

1.建立健全地震、地震相关事件的审计信息发布制度。明确:审计信息发布的内容;及时通报准确、权威的审计信息,及时通报事件处理工作的审计数据信息。

2.对本单位抗震救灾做统一指挥,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3.研究制定抗震救灾重大决策措施,制定和发布抗震救灾的有关规定,动员和组织全局干部职工迅速投入抗震救灾工作。

4.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抗震救灾情况,取得上级领导的支持。

5.研究解决演练工作中的重要问题,组织完成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和上级审计机关安排的其他应急工作任务。

(三)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成人员及工作职责。

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主任由陈国强副局长兼任。成员为局办公室、资源环境审计股和社会保障审计股相关股室工作人员。负责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

三、应急准备措施

(一)局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应急工作全盘的安排部署、分工协调落实,各成员立即进入岗位,各司其职,组织各股室人员开展工作,确保地震应急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二)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立即启动抢险救灾行动方案,组织好抢险队伍并进入待命状态。

(三)对供水、供电、消防等生命线工程和易燃、易爆、有毒等次生灾害要采取紧急防护措施。

(四)立即检查抢险救灾用的资金、物资准备情况,尽快做好本单位工作、生活、救灾物资准备。

四、震后应急行动

局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在地震发生后立即实施紧急预案,在市抗震救灾指挥部领导下进行抗震救灾工作。

(一)根据实际,逐个确认局干部职工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情况;对被压和处在危险场地的干部职工,要积极联系和协助救护,减少人员伤亡。

(二)全面检查和检修水电等生命工程,加强对易燃、易爆等次生灾害源的监控。

(三)根据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和应急部门的安排,参与设置医疗急救点、救灾物资供应点等工作,提供医药、食品、饮用水等急需物品。要储备好相关医疗药品和器械,迅速开展伤病员的抢救护理工作。防治病毒和疫病流行,安排好全部干部职工生活。

(四)成立审计组,对救灾资金及物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与审计。

五、后期处置

(一)善后处置。由局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安排,召开小组会议,对受灾情况进行梳理,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导、安排局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处理;具体善后工作根据分工妥善处置。

(二)灾害调查与评估。由局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灾害情况进行调查及受灾情况进行汇总,由局纪检对全过程进行检查及评估。由局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恢复办公、重建办公条件等情况进行谋划梳理,向局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报告,由局领导小组进一步安排部署。

(三)出具审计报告,必要时向社会公告审计结果。审计工作结束后,出具审计报告。必要时,经市政府批示后向社会公告审计结果。

突发事件救援应急预案【第四篇】

一、总则。

为确保安全生产,加强对公司触电事故处理的综合指挥能力,提高快速反应和协调能力,有效保障公司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的减轻触电造成的损失,结合本公司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二、组织机构及联系方式。

经公司研究决定,成立触电应急领导小组,具体名单如下: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三、职责。

触电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对生产突发触电事故的应急处理。

组长:负责急救工作指挥。

副组长:负责急救联络、协调工作,负责急救用车安排。

组员:负责检查急救设施及伤员抢救。

四、培训和演练。

生产部负责主持、组织全体生产工人每年进行一次“触电事故应急响应”的模拟演练。各组按其职责分工,协调配合完成演练。演练结束后由组长组织对“应急响应”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必要时对“应急响应”的要求进行调整或更新。

生产部负责对相关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培训。

五、应急处理和工作程序。

1、应急物资的准备、维护、保养。

(1)应急物资的准备:简易担架、应急药箱1个(创可贴、紫或红药水、医用胶布、医用纱布、医用酒精、剪刀等)。

(2)应急物资要配备齐全并加强日常管理。

2、应急响应。

(1)当发生人身触电事故时,首先使触电者脱离电源。迅速急救,关键是快。

(2)对于低压触电事故,可采用下列方法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①如果触电地点附近有电源开关或插销,可立即拉开电源开关或拔下电源插头,以切断电源。

②可用有绝缘手柄的电工钳、干燥木柄的斧头、干燥木把的铁锹等切断电源线。也可采用干燥木板等绝缘物插入触电者身下,以隔离电源。

③当电线搭在触电者身上或被压在身下时,也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绳索、木板、木棒等绝缘物为工具,拉开提高或挑开电线,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切不可直接去拉触电者。

3、对于高压触电事故,可采用下列方法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1)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停电。

(2)带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鞋,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按顺序拉开开关。

(3)用高压绝缘杆挑开触电者身上的电线。

(4)如果触电者伤势不重,神志清醒,但有些心慌,四肢麻木,全身无力或者触电者曾一度昏迷,但已清醒过来,应使触电者安静休息,不要走动,严密观察后送至医院。

(5)如果触电者伤势较重,已失去知觉,但心脏跳动和呼吸还存在,应将触电者抬至空气畅通处,解开衣服,让触电者平直仰卧,并用软衣服垫在身下,使其头部比肩稍低,以免妨碍呼吸,如天气寒冷要注意保温,并迅速送往医院。如果发现触电者呼吸困难,发生痉挛,应立即准备对心脏停止跳动或者呼吸停止后的抢救。

(6)如果触电者伤势较重,呼吸停止或心脏跳动停止或二者都已停止,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及胸外心脏挤压法进行抢救,并送往医院。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不应停止抢救。

(7)人触电后会出现神经麻痹、呼吸中断、心脏停止跳动、呈现昏迷不醒状态,通常都是假死。对于假死的触电者,要迅速持久的通过口对口人工呼吸及胸外挤压法的方式进行抢救。

(8)人工呼吸是在触电者停止呼吸后应用的急救方法。各种人工呼吸方法中以口对口呼吸法效果最好。

(9)施行人工正呼吸前,应迅速将触电者身上妨碍呼吸的衣领、上衣等解开取出口腔内妨碍呼吸的食物,脱落的断齿、血块,粘液等,以免堵塞呼吸道,使触电者仰卧,并使其头部充分后仰(可用一只手拖触电者颈后),鼻孔朝上以利呼吸道畅通。

(10)救护人员用手使触电者鼻孔紧闭,深吸一口气后紧贴触电者的口向内吹气,用时约2秒钟。吹气大小,要根据不同的触电人有所区别,每次呼气要使触电者胸部微微鼓起为宜。

(11)吹气后,立即离开触电者的口,并放松触电者的鼻子,使空气呼出,用时约3秒钟。然后再重复吹气动作。吹气要均匀,每分钟吹气呼气约12次。触电者已开始恢复自由呼吸后,还应仔细观察呼吸是否会再度停止。如果再度停止,应再继续进行人工呼吸,这时人工呼吸要与触电者微弱的自由呼吸规律一致。

(12)如无法使触电者把口张开时,可改用口对鼻人工呼吸法。即捏紧嘴巴紧贴鼻吹气。

(13)胸外心脏挤压法是触电者心脏停止跳动后的急救方法

(14)做胸外挤压时使触电者仰卧在比较坚实的地方,姿势与口对口人工呼吸法相同,救护者跪在触电者一侧或跪在腰部两侧,两手相叠,手掌根部放在心窝上方,胸骨下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处。掌根用力向下(脊背的方向)挤压压出心脏里面的血液。成人应挤压3~5厘米,以每秒钟挤压一次,太快了效果不好,每分钟挤压60次为宜。挤压后掌根迅速全部放松,让触电者胸廓自动恢复,血液充满心脏。放松时掌根不必完全离开胸部。

4、查明事故原因及责任人。

(1)生产部应以书面形式向公司写出报告,包括发生事故时间、地点、受伤(死亡)人员姓名、性别、年龄、工种、伤害程度、受伤部位。

(2)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3)组织所有人员进行事故教育。

(4)向所有人员宣读事故结果,以及对相关责任人的处理意见。

拟制:

审核:

批准:

日期:20xx年xx月xx日

应急预案【第五篇】

一、目的

1、通过实战演练,加深本井广大干部、员工对煤矿安全知识的理解和救灾器材正确使用的实战技能。

2、进一步提高救援人员的井下工作人员的应急救援实战能力。

3、强化培训突发事件发生时,事故现场人员撤离速度、撤离路线的选择和自我保护能力。

4、进下步了解重点岗位职工和新录用职工对预案的学习、应用和掌握能力。

5、检查应急救援的启动能力,以及各工种在突发事件来临时的整体协同能力和应急水平。

6、检查各应急物资的准备情况是否能满足应急救援的要求。

二、演练的预定目标

对拟定的水灾事故进行现场应急处理以及对假定的灾害事故发生后人员紧急撤离的应急演练。

三、演练时间、地点

时间:20xx年9月26日早班8:30分

地点:42#层返上主运巷

8:35分城子河二井安全井长鲍龙连汇报(模拟):城二井42#层返上主运巷工作面迎头巷道顶板涌水。井口调度接到事故汇报后,8:37分用电话通知一采区调度,8:50徐区长及主任工程师付荣、测量组朱成林在接到通知后以最快速度到达井口,主任工程师付荣、测量组朱成林入井至现场查看水情(模拟)。9:15分付荣电话汇报调度室,(我所在位置为42#层返上主运巷,工作面打探眼时涌水较大,预计为小井采空区水,进行简单的容积法测量后,现涌水量为20m3/h,工作面及最近的水泵已开启,但水量有增大趋势,无法预计总水量。

9:18分主任工程师付荣安排地测朱成林留现场观测水位变化情况,并每隔10分钟汇报所在井下具体位置、水位变化情况、排水运行情况。

9:20分井口重大预案指挥部启动,徐区长和行政井长为总指挥,成员:一采区及井口管理人员。立即通知1201队(42#层返上主运巷)、1203队(42#层返上左一片采煤)立即停止作业,人员由返上回风巷撤到主运巷待命,同时观测水位、积极组织排水、并有专人负责守住通讯系统,保证通讯畅通。

9:22分通知井底排水点司机,机电检修工加强排水,并及时汇报排水情况。

9:24分调度室通知新城矿调度室

9:50分新城矿总指挥(矿长)及副总指挥(总工程师)到达城子河二井。

9:52分新城矿安书记、安全矿长:王永安、通风矿长王喜全、安监科长杨光、生产科长姚发洲、通风科长穆立华、机电科长高立山、地测科长姜道荣分别达到井口。9:54分付荣汇报涌水量增大过快,水位上涨快速,水已上涨米。

9:56分矿长下达命令:要求井下组织好抢险、维修、排水设施的人员,留下瓦检员密切观测异常气体,有异常及时汇报并撤离。

9:58分矿总指挥向集团公司相关处室汇报请示。

(1)井下撤离人员情况

1201队(42#层返上主运巷)4人、1203队(42#层返上左一片采煤)14人、瓦检员3人、机电3人、绞车司机2人、把钩工2人、合计28人。通过井下人员统计:所有参与对组均实现安全撤离。

10:10分地面参与单位进行汇报,参与演练的单位和个人全部在工业广场待命。

10:20分由矿长、总工程师以及所有生产口科室、井口管理人员对井下突水进行分析研究,首先对城子河二井周边井和原小井掌握情况进行排查,对巷道容量、排水管路、排水设施、排水系统、通风系统、供电系统进行计算验证,同时对控制水灾进行物资调拨程度进行分析、并针对突水应急预案完善程度解剖。

(2)应急组织方案

1、42#返上主运巷最低点标高为-110米,主井井底水仓集中排水点排水能力达35m3/h,用4寸管接至井底水仓,二段联络巷标高-米,容量计算,按突水量100m3进行计算,其水位上涨至米标高时所需时间为小时。

2、组织队伍抢接两趟4寸排水管,并选用连接软管连接跟进排水泵,同时考虑2台排水水泵交叉前进,随水位30米距离进行移动排水,全部将水排到地面。

3、跟进排水必须安设局部通风设施,

4、当排水量基本上控制突水位后,上报集团公司,并提出初步隔断突水点实施方案,由各级领导下达具体封闭隔离、注浆治理总体方案。并付诸实施治理,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四、演练成果

(一)领导高度重视,亲临实战部署

矿领导对这次井下水害事故应急演练,从演练策划、前期准备、组织实施到模拟演练,都进行了具体部署、亲临实战,尤其是刚开始通知过程较为真实。

(二)演练目的明确,预案策划周密

从我矿安全工作的实际出发,确定井下水害事故的应急演练。

演练检验:

1、应急人员对水害应急预案的熟悉程度。

2、调度系统对接听电话、记录等的规范、时效;

3、救护队、各科室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对现场的应急处置能力;

4、应急物资、材料的准备情况。

(三)井下撤人比较成功,并且通过地测科、安全科

进行人员统计,除个别人员早出井外,其它人员均能与现场相符。通过演练,可反映出井下人员对突发事故的应急反应。

(四)通过本次演练,根据井下实际排水能力、采区巷道的容水量进行科学计算,通风系统、供电系统的可靠程度进行了论证,并认识到了抢险救援物资、设备设施能力。制定出具有实效性的救援方案,对突水应急预案进行完善和补充。提高矿井在突发事故发生时,做到人心不慌乱、统一指挥、分级负责、有序进行、安全撤离,实现重大事故伤亡降至最低点。

五、演练存在的不足

(一)现场演练的汇报程序乱,没有达到实战的要求。

(二)在应急人员对水害应急救援预案的熟悉程度方面:

1、部分应急人员对应急救援预案还不熟悉,演练时应用得不太熟悉;

2、各归口责任分工还责任分工还不太明细。

(三)在调度系统对接听电话、记录等规范、时效方面

1、调度在启动演练程序出现错误。

2、所有人员在对待演练只是走走过程。

3、记录不规范,没有完整的演练情况记录下来:

4、电话通知顺序没有按预案要求执行;

5、接听电话也有个别记录错误;

6、现场应急人员对汇报的内容不规范。

(四)本次演练未能对应急物资进行全面的检验,但从现有的物资难以达到矿井突水应急抢救救灾的能力。

(五)本次演练也反应出我矿在突水应急演练方面的工作做得还很差,在组织协调、演练程序存在较大差距,在突发事故面前,不能够按照调度指挥、分级管理、快速反应、通力协作。

(六)在井下人员撤离方面,仍有个别工人对井下具体位置不清楚。在撤离过程中不能准确控制井下各零散点、单岗、动态人员。因演练未能对井下所有人员撤离进行全面统计。

(七)本次演练在基础资料汇报过程中,仍有不足之处。如充水性图、避灾路线图、排水系统图不能反映及时;地测人员有灾情汇报时不能全面、准确的汇报灾情,造成决策时间延长。

(八)排水系统、排水设备均未能得到检验,并且在实施抢救过程中只是凭空设想,无法具体落实。井底水泵35m3/h不能满足在突发的情况下保证正常的排水量。

(九)井下避灾线路上的安全标志牌数量不够。

六、突水应急救援预案需做好的工作:

(一)要进一步健全组织指挥体系,理顺部门职责,加强统筹领导。

(二)建立应急救援资源数据库,对有关单位应急物资种类,设备、装备配备情况,计时信息进行调查摸底,建立管理台帐,将物资种类、数量、质量、位置、技术指标、用途、负责人、联系方式等信息统一纳入信息库并及时更新、动态管理、实现资源共享,确保应急物资调度及时有效。

(三)科学储备,提高应急救援物资设备、装备的配套性和科技含量,规范应急物资源共享的货源组织、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以及信息处理等运行程序。

(四)参与救援必须要有自己的加工体系,在应急救援抢险救灾实施中。应全力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尤其是专业的技术工人,专用的小型加工工具如:电焊、氧焊、切割机、矿用砂轮机、小电钻等。

(五)在巷道设计中,一定要体现大系统的完善,充分考虑突发事故时会造成各类后果。在实施快捷有效排水的同时,必须考虑大规模排水系统的形成。机电部门、供应部门充分考虑应急抢险救灾过程中所需的各类设备实施。用最快的时间形成安全保障体系,减少灾害事故所造成的损失。

(六)矿井水文地质资料仍不够健全,需对基础资料加强管理,及时分析修订完善归档,保证资料的准确可靠。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38 2667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