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改革具体实施方案通用4篇
【导言】此例“机构改革具体实施方案通用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机构改革方案【第一篇】
经过前一阶段的充分酝酿和精心准备,我县县级机构改革方案已经市委、市政府正式批准,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刚才,同志就这次机构改革作了动员报告,进行了全面部署,我完全同意,请大家认真贯彻落实;王勇、锡发和万伦同志分别宣读了机构改革的实施方案、工作纪律和“三定”意见,这些文件都很重要,请大家认真学习,规范操作。下面,我再强调几点:
一、要高度统一思想认识。县级机构改革是我国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进程中,转变政府职能、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能的一项重要工作。当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必然会对影响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进行调整和完善,仅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就先后经历了四次机构改革,这既符合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常态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家对这次机构改革要坦然面对,正确认识。当前,我们既面临中央继续加大投入、省委加快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等一系列重大发展机遇,也有近几年大招商、大建设、大投入形成的产业基础和发展平台,还将迎来荆岳铁路、江南高速、公安深水港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开工建设。在发展大提速、项目大建设的关键时期,开展县级机构改革,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理顺职责关系,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营造有利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政务环境,意义非同寻常。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把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到中、省、市的总体要求上来,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具体部署上来,坚定改革信心,强化责任意识,扎实稳步地推进机构改革各项工作,确保这次县级机构改革能够改出成效、改出动力、改出公安发展变化的新气象。
二、要严格执行改革方案。县委、县政府对这次机构改革高度重视,专班的同志多次到涉改部门实地调研、征求意见,县委常委会、县长办公会就改革方案进行了多次研究,反复斟酌,做到了慎之又慎。特别是在争取机构设置利益最大化方面,我们多次向上汇报、沟通,甚至据理力争。大家刚才听了,这次机构改革的主要任务是部门职能的调整、机构的整合,不涉及到干部的职级,相比过去的减人减支,改变干部身份,甚至分流下岗,工作量要小得多。当然,也还有一些遗留问题在这次改革中要一并解决,如公安机关的内设机构改革问题,其他县市在年就已经启动了,我县因各种原因一直拖到现在,这次要同步进行,请公安部门的同志自觉服从改革、发展的大局,抓紧将内部机构改革搞到位。从县委、县政府层面上讲,改革的原则是最大限度地减少震动,希望大家要正确认识,理解支持。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严格按照《改革方案》提出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规范操作,严把关口,确保改革方案在实施过程中不走形、不变样,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市委、市政府已经批复的我县机构改革方案。对这次机构改革的纪律,县纪委、监察局专门下发了文件,要严格执行,绝不能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得在职能调整、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上打折扣,严格杜绝擅自增设岗位、增加人员编制,以及借改革之机违反规定进人和评定技术职称等现象,坚决把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会后,县纪委、监察局要组织专班,对这项工作加强监督,密切关注,对收到的举报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合并撤销单位要切实做好移交前的各项工作,对固定资产、流动资产、专项资产中的货币资金、债权债务、交通工具等资产进行全面清理,确保财产账务清晰、档案齐备完整,并据实上报,及时办理交接手续,严禁借机违章调度资金、转移资产、突击花钱,坚决杜绝国有资产流失,更不能出现任何违规违纪情况。对此,除纪检、监察部门外,组织、财政、审计部门也要加强监督检查,对违法违纪行为不留情面,严肃查处。
三、要严肃党的干部政策。在这次机构改革中,部分撤销机构的人员安排,应该说是改革的难点。各相关部门要把工作做细,尤其是组织部门要牵头制定具体的人员安置方案,抓紧酝酿涉改部门具体人事安排方案,一定要把这个问题解决好。总的来说,对机构撤并、职能划转涉及的人员,按照“人随职责走”的原则,一般进入新组建和职能转入机构担任与原职务相当的职务。职数不够的,可先叠加整合,下步再根据工作需要和干部情况,逐步调整到位。在这次改革中,虽然因单位的职责调整变动,有的单位权力划走了,有的权力减少了,有的权力扩大了,但所有涉改人员的人员身份没有变,工资来源没有变,一般干部对这次改革是能够接受的,应该没有什么问题。说到底,这次改革能否顺利推进,关键在领导层面,特别是各单位的“一把手”,认识能不能统一,执行能不能到位,直接决定着改革的成效。所以,各涉改单位的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认真落实上级的各项机构改革政策,在岗位设置、人员安排上尽量考虑周全一点,力争使每一位同志都能各得其所、各展所长;要做好划转人员的思想工作,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有的放矢地做好思想疏导、情绪化解工作;要以身作则,正确对待个人的进退去留,自觉服从组织安排,以实际行动支持机构改革,为广大干部职工做好表率。特别是我们“四大家”领导要率先垂范,尤其是兼任部门“一把手”的,要带头执行改革方案,决不能争取政策,搞变通处理;对分管的战线和部门,要帮助他们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改革过程中的监督管理,确保六月份完成县级机构改革工作。
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方案【第二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自收自支事业单位
1引言
事业单位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介于政府机构和企业之间的组织机构,主要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我国现有约126万个事业单位,共计3000多万名正式职工,900万名离退休人员,涉及国内居民、企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提供公益服务的主要载体。事业单位提供公益服务总量不断扩大,服务水平逐步提高,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同时也应该看到,我国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部分事业单位功能定位不清,政事不分、事企不分,机制不活,工作效率低下;公益服务供给总量不足,供给方式单一,资源配置不合理,质量和效率不高,不能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对公益服务的需要;支持公益服务的政策措施还不够完善,监督管理薄弱,这些问题都影响了公益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迫切需要通过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加以解决。
2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发展历程与政策分析
事业单位改革发展历程
我国的事业单位改革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先后历经几个重要阶段,在不断的探索和总结的过程中,形成了现今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政策。
第一阶段,1985~1992年,这一期间,国家有关部门先后针对科研单位、卫生事业单位、教育事业单位、艺术表演团体政策,陆续开展对科学技术、教育、卫生、文化等领域内的体制改革,事业单位改革逐步展开。
第二阶段,1993~2005年,这一阶段中,国家关于事业单位改革重视程度不断加大,对其认识不断深化,在具体领域和总体方向确定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分类改革的方式,在这一时期得到确定。
第三阶段,2006~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要求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部分地区开始制定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方案、开展了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试点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效。2010年底,出版行业全行业改制完成,为其他行业的改制提供了示范。这一时期也是分类改革和具体制度构建的探索过程。
第四阶段,2011年至今。2011年3月下发、2012年4月公开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下文简称《指导意见》),标志着我国事业单位改革进入全新阶段。《指导意见》对改革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与主要内容等进行整体部署,提出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的原则,明确了改革总体目标及阶段性目标。今后5年,在清理规范基础上完成事业单位分类,到2020年建立起完善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基中国特色公益服务体系。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政策分析
改革层面不断深化
行业事业单位改革方面,文化表演、出版传媒和检测检验等领域内的事业单位,正在进行或已经完成了转企改制工作。在制度方面,人事制度改革、养老医疗制度、内部控制制度方面都有相关政策出台指导。截至2010年,全国实行聘用制度的事业单位和签订聘用合同的人员接近80%。
分类改革方向细化
对事业单位进行分类,有针对性的指定改革措施,是我国现行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方式。具体分类的方法经历了两个阶段,且两阶段之间存在继承和合理化发展的内在联系。
在1993年的指导政策中,根据国家财政拨款模式不同,将事业单位分为全额拨款、差额拨款、自收自支三类,分别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图1)。
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分类的主要依据为社会功能,依职能将事业单位分为主要承担行政职能、主要进行生产经营和主要提供公共服务三类,称为“大三类”。主要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将其行政职能剥离或者并归政府部门;主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自收自支类的事业单位采用的经营方式类似于企业,因此如此类事业单位在经营的过程中采用市场化的方式,将能够得到较好的发展。
近年来对于分类主要变化是,2011年《指导意见》相较于2008年中央编办的《关于事业单位分类试点的意见》,不再将公益类事业单位划定为三类,取消原有公益三类即”提供的服务具有一定公益属性,可基本实现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所有公益类事业单位都能或多或少获得国家财政的支持,对具有公益性质且能
强调公益性职能
根据2011年《指导意见》中的描述,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总体目标为到2020年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完成,并形成中国特色公益服务体系。生产经营类和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通过转企改制、行政职能的剥离和归并等方式脱离事业单位范围。从而改变事业单位现有机构设置冗杂、国家财政负担过大的现状。
3地方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实施方案案例
分析
北京市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实施方案
备注:为机关行使职能提供支持保障且不面向社会提供有偿服务的事业单位,纳入公益一类;主要为机关行使职能提供支持保障,同时又面向社会提供有偿服务的事业单位,纳入公益二类;不符合行政类事业单位认定条件,但承担的职能涉及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事业单位,暂时纳入公益一类
北京市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实施方案及其配套文件主要包括别认定、改革内容、财政改革、国有资产管理、收入分配制度等几个方面,内容基本涵盖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及其配套文件所要求的主要内容,对北京市当地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但是北京市实施方案及其配套文件中并不包括创新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两方面的内容。事实上,各地的实施方案相对国家的《指导意见》及配套文件都有所调整,并且在人事管理、编制管理等方面的改革力度相对更小,从另一方面暴露出事业单位改革推进速度缓慢的症结所在。
部分省市事业单位分类目录对比
我国事业单位从隶属关系上来说,主要包括直属于各级政府、人大、政协、法院等机构的事业单位和直属于上述部门下设机构的事业单位,各地的事业单位数量众多、所涉及的行业领域十分广泛。在这种情况下,要对事业单位进行全面深入的分类改革,预先指定分类目录就成为了必需。
现阶段各省市的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正在进行之中,阶段程度不同,只有部分省份公布了其事业单位分类目录。现就江苏、吉林、黑龙江三省的分类目录做对比分析(图2)。
如图2所示,三省分类目录中,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所占比例相当,约占14%;吉林省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比例最高约9%,黑苏两省行政职能类事业单位占比分别为4%和5%;公益类事业单位数量比例在三省目录内均在80%左右,黑苏吉三省比例分别为82%、81%、77%。由此数字可以推断,本轮事业单位改革后,大约将有14%的单位改制为企业,80%左右的事业单位将被保留。具体内容方面,通过对比三省分类目录,分析如下。
行政职能类。三省目录主要包括渔政监督管理、海事和航运管理、公路行政管理、道路运输管理、动物卫生监督等类别。无线电管理和测绘管理在三省分类不同,无线电管理在黑吉两省为行政职能类,测绘管理为公益一类,江苏省情况相反。
生产经营类。三省目录主要包括工程勘察设计、演出中介、非时政类报刊出版、经营性文艺演出、影视音像制作、经济鉴证类社会中介、经营性食宿餐饮服务单位。黑吉两省此类单位还包括农业养殖、物业服务两个类别。值得注意的是,三省对于科研单位有着不同的划分:江苏省将技术开发类科研统一划为生产经营类别;黑吉两省将开发应用型科研化为生产经营类,基础性科研则列为公益一类、基础应用科研、农林示范基地、种苗良种培育等列为公益二类。
公益类。公益一类和公益二类的划分在三省基本相似,除上文分析外,主要包括义务教育类、文体类、卫生类、社会保障类、公共安全类、社会经济服务类、行政保障类、行政监管类等几大类单位。
2014年7月绿色科技第7期4事业单位改革问题与建议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现问题
政策落实情况有待提高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完善,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事业单位改革政策体系,并且在出版、医疗等行业已经初步完成了转企改制,但是就全局看,仍有很大问题。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涉及机构部门数量多、涉及领域多、涉及社会居民的工作生活多,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另一方面,事业单位改革涉及数千万人的切身利益,改革难度大。有学者指出,事业单位改革实改革的原动力仍然不足是制约改革深化的阻碍之一。事业单位改革涉及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编制、待遇、养老等诸多问题,如何使现有事业单位队伍能够自觉自愿落实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政策,是改革中面临的一大问题。
各地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进程度不一
虽然目前距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中的5年目标还有一年多的时间,但仍有部分省市的事业单位分类仍处于制定相关方案和指导意见的程度。晋渝粤浙沪五个试点省市的事业单位分类推进程度明显高于其他省份,以广东为例,省内佛山和深圳两地由于改革工作开展较早,其改革进程明显快于其他地区。
如何使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超越各试点省、市范围,并在全国范围内保质保量的推进,是事业单位改革中的第二个问题。
公益类事业单位内部制度改革仍需优化
现行政策改革目标完成后,我国将只存在为社会提供共用服务的公益类事业单位。针对公益类事业单位制度的改革仍处于试水状态,现有政策只为改革确定了基本的方向和目标。在人事编制、薪酬待遇、养老福利、法人管理制度、内部财政制度等方面,各地陆续开展了不同程度的改革,但成效有限,尚缺乏行之有效且能够落到实处的具体制度改革方案。
关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几点思考
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和制度模式
5个试点省市分别分布于我国中部、西部、华南和华东地区,其试点经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多角度全面分析试点省市包括分类划分、制度的制定与宣传等方面的经验,并就不足和经验进行针对性的总结和推广,对下一步指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将有很大帮助。针对已经或计划进行转企改制的事业单位,利用优惠政策等多种
方式,保证相关人员的合理利益,促进转企改制工作平稳有效开展。
统筹推进,各方合力促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在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方面,要多角度多方合力促进改革进程。其一,改革的重要参与者,包括事业单位、各级编委等事业单位管理机构和下设事业单位的政府部门,要通过宣传教育等多种途径统一思想认识、统一改革目标,合理促进改革进程加快;其二,有针对性的利用指定优惠政策等方式,促进各地区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忠德。我国事业单位改革走向分析[J].山东社会科学,2003(1).
[2] 范恒山。关于中国事业单位改革几个重要问题的思考[J].中国经贸导报,2004(12).
[3] 左益洋,彭勃。法人治理结构视域下的事业单位改革[J].中国商界,2010(8).
县级单位机构改革方案【第三篇】
一、以县直机构改革和乡镇区划调整为契机,抓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⒉服务大局,积极落实乡镇区划调整后机构、编制、人员调整工作。上半年,我局积极探索适合我县乡镇机构改革的新思路,配合做好乡镇区划调整后机构、编制、人员调整工作,首先对乡镇机关符合提前退休、离岗条件人员情况进行了统计摸底,经编委会研究制定了“乡镇区划调整人员分流操作办法”和“乡镇区划调整后聘用制干部有关问题的通知”,并认真组织实施。改革后,乡镇机关行政编制将压缩名,人员减少人,预计分流人员人。配合乡镇区划调整,促进我县生态旅游经济发展,推动旅游富民工程,因地制宜地成立了泾县王稼祥故居管理委员会等个事业单位,并出台分流鼓励政策,妥善安置乡镇区划调整后的富余人员。
二、以市事业单位改革意见出台为机遇,抓好事业单位改革。
⒈抓好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准备工作。加强调查研究,拟定方案,为全面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作准备。一是加强对事业单位的监督管理,认真落实撤并重组、改制转企单位人员安置及改制后单位配套政策落实工作,规范事业单位的服务行为和服务质量。二是结合我县实际,积极探索农林场圃改革办法。三是经过认真细致的摸底工作,掌握了乡镇卫生院人员现状,为下一步乡镇卫生体制改革和乡镇卫生院核编管理奠定了基础。
三、以完善管理机制为目标,抓好公务员队伍建设。
⒈抓好公务员招考录用工作,严把“进口关”。一是对去年选拔到基层锻炼的名高校毕业生进行了定岗;完成了某年到农村基层锻炼的名高校毕业生录用后的定岗工作。二是对某年考录的县直机关名公务员进行了转正定职考核,按期办理了转正定职审批工作。三是组织今年县直机关公务员招录工作。全县共有名招录职位,其中司法局名,检察院名,报名人数人(其中司法助理员报名人,检察院报名人),及时建立了考生信息库,目前已组织完成笔试工作。
⒊抓好公务员培训工作,提升综合能力。在摸底的基础上,建立了公务员培训信息库,制定并下达了公务员年度培训计划,上半年完成了市下达的名初任公务员的调学任务。
⒋畅通“出口”,严格工资政策。上半年,办理名工作人员退休手续,其中病退名,严格执行工资政策,发挥工资激励作用,完成考核五年晋升级别工资人,完成职务(职称)变动增资人,调动确定工资待遇人。
此外,我们还强化了行政表彰奖励工作,上半年共审核上报省、市先进个人人,先进集体个,组织开展了优秀干部的推荐上报工作。完成了干部、工资统计年报和分析工作,为领导决策、科学调配干部、调整结构提供了依据。按照政策及时兑现落实企业干部的待遇,严格对照政策,按程序确定了名企业干部的身份并及时兑现待遇;协助劳动部门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名年底前参加工作的企业干部调整生活困难补助工作,同时对月养老金不足元的名企业退休干部待遇进行了调整,及时补齐兑现。
四、以搞好服务为前提,促进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
⒈抓好职称评审工作。今年上半年以来共组织县各系列评委会评审通过农业系列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名,中、小学初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人,林业系列林业工程专业初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刑事技术侦察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委托上级评审组织评审通过农业系列高级职务名,原创:农业技术中级职务任职资格人,教育系列中学高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人,小学高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人,中学一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人,卫生技术高级职务人,交通专业高级工程师人,党校高级讲师人。
⒉积极为专家和学术技术带头人提供服务。为进一步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环境,年初积极参与县委、县政府组织安排的对特贴专家、各级学科带头人及为本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专家的走访慰问、联谊活动。向县政府申请成立了县学科技术带头人、科研学术活动专项经费及专家管理等项活动家活动经费,制定了泾县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学术科研活动经费资助管理办法,建立了县学术带头人个人档案和信息数据库。根据宣政办号、宣人职号文件要求开展了第二批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调整选拔推荐工作。进一步增强专业技术人员成才的良好氛围,开展了全县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公开宣传申报推荐工作。
⒊认真做好专业技术人员考试服务。为适应人才竞争国际接轨的职称制度,拓宽职称工作的领域和服务对象,使职称工作在发现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今年共组织人参加职称外语报名考试,人参加经济类报名考试,人参加各类执业资格考试,人参加职称计算机考试,外语免试人,计算机免试人,办理各类合格证近人,无一发生错漏现象。
⒋抓好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一是加强基地建设,按照市局下达的标准对计算机培训基地和计算机考点进行了重新申报和审核;二是根据宣人培号文件《关于全市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考务工作的通知》精神,组织了名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培训报名工作;三是根据县今年培训工作的总体要求,科学制定下达了今年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计划,并积极组织实施,确保全年培训工作任务的落实。
五、以强化基础性工作为手段,抓好机构编制的日常管理
⒈创新管理方式,从严控制机构编制人员增长。认真落实宣城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编制管理工作的决定》,加强宏观和动态管理,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和领导职数,防止机构编制人员膨胀,进一步完善机构编制管理册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机构编制人员管理台帐,及时掌握资料,更新调整信息平台人次,完成区划调整后乡镇机构及人员调整人次。
⒉出台措施,强化机构编制人员管理。为贯彻落实市《关于清理清退、规范机关与事业单位借(聘)用工作人员的通知》精神,拟定并提请编委会出台了《关于加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机构编制和财政供给人员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下发了《关于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借用人员清理工作的通知》,前期摸底统计工作已经结束,目前清理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此项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完善了机构编制管理控编进人制度,为在全县范围内健全完善机构编制和财政预算相互配套的约束机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⒊加强机构编制统计,为改革提供决策依据。完成全县机构编制统计年报、全县信息平台软件升级及数据的统计上报工作,并对去年全县的机构编制数据进行总结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开展并完成某年和去年乡镇党政机关和财供事业单位的机构数、编制数、实有人数统计和对比分析工作,党政机关去年比某年机构数减少个,编制数减少名,实有人数减少名;财供事业单位去年比某年机构数减少个,编制数减少名,实有人数减少名。通过统计和分析对比,说明我县乡镇机构改革成果得到了较好的巩固,也为下一步改革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六、以优化人才结构的为重点,抓好人才资源开发。
⒈做好人才资源统计工作,为编制“十一五”人才规划服务。按照新的人才资源统计指标体系,开展了全县事业单位、公有制经济组织管理人才及专业技术人才的统计调查,编制上报了《去年全县人才资源统计分析报告》,为编制“十一五”人才规划提供了依据。按时统计上报了一、二季度人才引进与流失季报。
⒊抓好引智工作的落实。积极主动到县城知名企业进行宣传,对去年申报的部级工业引智项目进行搭桥、帮助联系。对部级农业项目茶叶标准化生产项目正在积极与外专局联系,努力通过引智引才来推动我县经济建设的发展。
七、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抓手,抓好机关自身建设
上半年,我局党组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以支部牵头,在全局党员干部中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教育活动中,局党组坚持教育活动与业务工作和自身建设紧密结合,始终把立足点和着眼点放在促进人事编制工作发展上,促进政府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推动上,促进各项常规工作的落实上,促进机关工作人员的作风进一步转变上,做到学以致用,“工学”两促进、两不误。通过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我们明显感觉到全局党员干部党性素质显著提高,干部职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工作作风明显改善,有力的促进了各项工作开展。
⒈机关党建工作和行政工作思路进一步明确。通过先进性教育活动,对新形势下党建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找准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明确了努力方向,制定了工作措施,研究印发了今年党支部工作意见和各项工作计划。以党建工作促行政工作的发展,进一步理清了全年人事编制工作思路,明确了全年工作重点,并以县政府的名义印发了《今年全县人事编制工作要点》,并逐项分解到局各个职能部门抓好落实,建立了工作督办制度。
⒉机关作风建设进一步加强。通过先进性教育活动,党员干部的精神面貌变了,工作的热情更高了,奉献精神更强了,为群众服务做得更周到了,形成了“工作就是服务、服务就要创优”的工作理念,在工作中实行“换位思考”,想办事者之所想、急办事者之所急,推行优质服务,在局机关设立了党员先锋岗,为巩固学习成果,在教育活动第三阶段,我局经过认真讨论研究,以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为目标,结合人事编制实际,重点对机关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了规范和完善,进一步提高了干部队伍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一是进一步完善了机关工作人员岗位目标考核机制。将年度工作目标和责任细化到每一个部门,奖惩考核措施落实到每一个人,激发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进一步营造了全局上下“干事创业、争创一流”的浓厚氛围。二是建立健全机关效能建设管理机制。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推进学习教育活动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决定》,研究出台《机关效能建设意见》,修订完善了各项机关内部管理制度,建立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工作督查制、一次性告知制、顶岗替代制、否定报备制等十项制度,严格执行省纪委、监察局颁布的“工作日中午禁酒令”和县委规定的“八不准”、“四项禁令”等纪律,原不同程度存在的机关衙门作风、服务态度生硬等实际问题得到较大的改进,干部职工主动热情服务,高效快捷办理各项行政事务。三是建立了来访接待日制度,研究制定了《人事局工作管理规定》,据统计,上半年办理群众来信件,办结率。
⒊人事编制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度进一步增强。加强了《人事信息》简报、人事人才服务两条热线、政务工作服务指南、日常工作公开栏等宣传载体的建设。将群众普遍关心的人事考试等热点工作及时公开,方便查询。开通了人事编制人才网站,出台了网站管理规定,将人事人才编制网站的建设作为人事宣传的主阵地,切实发挥好其快捷、便利的优势,努力为各类人才和用人单位搭建平台,为基层和群众了解人事编制工作动态和政策提供优质服务。加强人事编制调研,研究制定了《今年人事编制宣传信息工作意见》,围绕改革重点,确定了个调研课题,上半年报送信息条。
二五年下半年人事编制工作打算
一、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一是继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强新组建机构建设完善。二是结合我县乡镇区划调整,改革县以下国土资源管理体制,对乡镇土地、建设规划管理合理调整配置;积极参与司法体制、林业局综合执法试点、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三是以乡镇区划调整为契机,进一步巩固乡镇机构改革成果。认真抓好乡镇区划调整中撤并乡镇的机构、编制调整工作。草拟出区划调整后乡镇事业单位人员人力资源配置工作方案。四是加强调查研究,继续深化事业单位改革。从经营服务类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事业单位布局结构调整、搞活事业单位运行机制、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规范服务等四个方面,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重点推进生产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工作。结合我县实际,充分调查研究,创造条件,成熟一个改革一个,选择适当的转企改制形式,探索出我县农林场圃改革的途径,积极探索我县农业技术推广管干分开,经营脱钩的新型农业服务体系。五是严格管理,加强督查,切实控制机构编制和财政供养人员增长。
二、人才资源开发工作。一是根据县“十一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和市“十一五”人才规划编制的总体要求,完成县“十一五”人才规划编制工作;二是认真做好人才供需信息工作,努力实现人才市场信息网络化;三是继续开展成人委托培养招生工作;四是落实《市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暂行办法》,选择—个部门开展事业单位全员聘用制;五是积极开展人事争议案件的受理、调解和审理工作。
三、工资福利管理工作。一是做好乡镇享受正科待遇人员晋升工资和三年考核优秀人员晋升工资工作;办理岗位变动、新入编人员确定工资待遇;二是做好干部到龄退休及病退以及提高退休比例工作,落实离退休人员待遇;三是做好机关事业单位技术工人晋升技术等级考核工作;四是做好事业单位活工资分配方案重新审核工作。
四、考核培训工作。一是对年度考核工作进行一次调研,出一期专刊,指导年度考核工作中的一些基本政策和实际问题;在今年度考核工作开展前,分解各单位优秀指标最高数;制定教育系统年度考核办法。二是组织公务员参加英语应用能力培训人,计算机应用能力人,并完成考核工作;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与考核,组织中、高级计算机培训人,初级计算机培训人,完成继续教育人,电子政务培训人;组织人员参加市各类培训调学。
五、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工作。原创:一是认真做好春节期间慰问专家活动,建立专家联系制度,做好专家的选拔工作以及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和管理工作;二是加大对引智工作的宣传力度,营造重视和参与引智工作的氛围,针对我县的经济发展的特点,重点加大对农业引智项目的申报及实施工作;三是继续完善做好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审工作,严格申报条件和程序,进一步规范初级专业技术人员的评审工作;加大聘任管理力度,进一步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完善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规范聘任管理;四是加快推行执业资格步伐,做好执业资格报名考试跟踪管理,逐步推行执业资格聘任管理制度;五是建立副高以上退休专业技术人员数据库和联系渠道;六是认真做好第二批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调整选拔工作。
机构改革实施方案范文【第四篇】
关键词:艺术院校;教学改革;实施方案;策略
一、观念层面,重视更新
艺术院校教学管理模式改革方案的实施的前提基础之一就是要扫清观念层面的障碍,一种新的教学管理模式改革方案的实施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阻碍,鉴于此,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更新教职工的教学管理理念,通过观念层面的达成一致来确保改革方案实施中阻力的减小。改革方案的有效实施涉及到每一名师生,艺术院校要充分利用校园内的所有正式以及非正式的宣传渠道,如校园广播、校园报栏、学生团体、校园网络等媒介,实施了立体式的全方位的舆论宣传,努力在全校营造出“人人了解改革、人人重视挨个、全员参与改革”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员工对改革方案的认识,增强全体师生的责任心和紧迫感,明确工作职责,统一思想认识,振奋精神,增强改革创新意识,以积极的心态和切实地行动。在不断的宣传造势面前,改革方案定能赢得了全体师生的高度认可,从而为其实施的有效开展奠定观念层面的基础。
二、组织层面,精心开展
艺术院校教学管理模式改革方案的实施离不开有效的组织管理,通过组织层面的精心安排可以为改革方案的有效实施提供组织层面的保证。艺术院校为了确保教学管理模式改革方案的顺利实施,必须要在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组织机构来负责改革方案的实施,这一机构直接由学校的决策者领导,通过授予该机构一定的职责与权力来确保改革方案的顺利实施。组织机构本身在改革方案的实施中承担的是督导的角色,因此,组织机构建立以后,就要进行任务的分解,将改革方案的实施任务进行有效的化解,通过任务化解来做到各司其职,确保改革方案的顺利开展。该组织结构应采用矩阵式的管理模式,这样能够增强组织机构的弹性,面对方案实施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组织机构能够快速反应,从而确保组织效能的提升。除了上述两个方面,在该机构组织人员的配置层面,应充分地考虑到搭配问题,学校应将各个部门的精兵强将调集到该机构,建立了一只工作能力强、工作态度良好的工作团队,这支团队在能力结构、职能结构等方面互补,从而确保改革方案实施小组的有效运转。
三、制度层面,积极完善
艺术院校教学管理模式改革方案的有效实施离不开完善的制度规范,通过建立一个完善的制度可以确保方案实施朝着既定的方向前进。完善的制度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制度应具有动态性,改革方案的实施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不可预测的问题,仅仅依靠一套既定的制度来有效的应对所有情况显然是不现实的,所以,制度应具有动态性,能够根据方案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灵活而即使的调整,确保制度能够解决方案实施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二是制度应具有可操作性,制度的制定一定要建立在对改革方案进行充分的调查分析基础之上,制度围绕改革方案的具体内容来开展,制度应进一步的细化,确保其能够被有效的加以实施;三是制度应具有公开性,制度应传达给每一个师生,让每一个师生都能清楚的知道制度的具体要求,这样才能在具体行动中自觉加以践行。制度的完善仅仅是第一步,最重要的是制度制定以后的执行,有制度而不执行所造成的不良后果要远远大于没有制度所造成的后果。为了确保制度能够得到强有力的执行,艺术院校可以实施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通过这样一个追究机制的建立,彻底解决有制度不执行或者执行不严格的问题。与追究机制建立相对应,艺术学校还应建立良好的奖励机制,对于那些能够按时完成工作目标的人员应予以奖励,通过正强化以及负强化措施的综合采取,有效的保证了相关制度不打折扣的履行。
四、人才层面,加强培养
艺术院校教学管理模式改革方案的实施离不开相关人才的支撑,毕竟各项工作的推动都需要人才来负责实施。对于艺术院校而言,很多时候改革方案本身没有问题,但是就因为人才的匮乏导致方案的实施效果受到了负面的影响。从这一角度来讲,企业应加强人才的培养,通过人才培养来为改革方案的实施解决人才瓶颈的制约。艺术院校人才培养应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加强:一方面是培训,培训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知识更新加速的背景下,学校应高度重视培训工作的开展。在培训内容的确定方面,艺术学校应紧紧围绕改革方案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来确定,通过强有力的培训,将确保改革方案能够顺利的实施;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充分运用激励来加强人才的培养,如果说外部的强化培训是从外部着力来加强人才的培养的话,那么激励机制的充分运用则是试图通过激发教职工内在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完善的激励机制建设,将极大教职工队伍成才的渴望。通过上述两个方面措施的采取将能够为教学管理模式改革方案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确保方案实施的顺畅性。
五、考核层面,及时跟进
为了确保教学管理改革方案的顺利实施,及时的进行考核也是非常重要,通过考核可以发现改革方案实施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来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考核涉及到两个基本问题:一是考核指标的确定,考核指标是进行考核的关键依据,无论是定量考核,还是定性考核都少不了考核指标,脱离考核指标来谈考核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考核指标有效性的关键应做到全面性、可衡量性、具体性等特点,因此,艺术院校要根据教学管理改革方案的内容以及学校的实际来进行指标的制定,确保指标的信度以及效度;二是考核结果的运用,考核的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如果考核结果没有得到有效的运用,那么考核也就沦为了为了考核为考核,根本达不到考核的目的。在考核结果的运用中,学校应更具考核结果来调整以及改变实施方案,从而保证改革方案与学校实际之间的匹配性。
六、文化层面,注重构建
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对于艺术院校教学管理模式改革方案实施效果的提升也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校园文化是指一所学校在长期的办学中积累沉淀的影响全体师生的理念、精神、学风、校风等内容总和。校园文化与上述考核、制度等内容相比就是其非强制性,校园文化依靠其潜移默化的作用来影响全体师生的行为。鉴于校园文化的重要作用,艺术院校应从物质以及制度两个层面进行校园文化的构建,争取构建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确保改革方案的顺利实施。艺术院校教学管理模式改革方案的实施是一项难度大、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要想确保改革方案的顺利实施,需要学校的管理者统筹安排改革方案实施中所遇到的各个问题,通过在观念、组织、制度、人才、文化等方面的齐头并进,确保改革方案的落实。(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李静。高职艺术院校文化教学改革思考[J].民族艺术研究,2009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