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农民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发展大全(精选8篇)

网友发表时间 3084087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农民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发展大全(精选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农民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发展大全【第一篇】

合作社是劳动人民自愿团结起来进行合作生产经营而建立的合作组织形式。所谓合作经济组织首先强调合作”,然后“经济组织,这是两个基本要素。以下是为大家分享的“农民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发展大全(精选8篇)”,我们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工作,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创新农村经营体制、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大力发展和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使农民从分散的领域、地域组织起来,参与到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有组织的进入市场,提高了农户生产、销售行为的可预测性和有序性,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合作社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认真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采取强化组织、政策激励、宣传引导、培养品牌等措施,狠抓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提升,大力扶持农民合作社的发展,促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从自发松散型向规范化、紧密型转变,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提高。到目前,全县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56家,(其中,瓜菜业24个,畜牧业16个,林果业5个,粮棉业11个),注册资金达到3100万元,入社社员达到4400多户,辐射带动农户32000多户。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村生产力发展的迫切需要,它能够把分散生产的农民组织起来,按照统一标准进行生产,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有助于扩大生产和经营规模,做大做强区域特色产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为此,我们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农业农村的重要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专门成立了由主管农业副县长为组长,农业、林业、畜牧、财政、工商、供销、产业化办公室等部门为成员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同时,在县农业产业化办公室设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辅助站,调查研究、现场指导,协调解决运行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极大地推进了农民专业业合作社的发展。二是建立奖惩机制。将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纳入政府目标管理体系,作为乡(镇)及有关部门全年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明确目标任务、明确工作要求、加压推进工作。三是定点联系帮扶。对群众有热情,具有发展条件的,确定专人负责联系,及时引导培育,做好帮扶工作,帮助选准组织带头人,搞好建章立制,指导规范运作,做到建一个成一个。

为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我县根据国家和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关于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意见》,出台了具体的政策、资金优惠办法。一是县财政每年拿出一定资金,扶持激励农民专业社的发展,对管理和运作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给于2000元的奖励补助,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人员培训、商标注册和无公害、绿色食品认证等项目,年终对发展合作社的先进乡镇给以5000元的奖励。二是在全县选择规模较大、带动能力较强较大、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市场竞争能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荐位省、市级示范社,实行重点培育扶持。目前,全县有省级示范社3家,有10家合作社推荐位市级示范社。三是认真落实上级关于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各项优惠政策。协调农村信用社等金融部门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贷款支持,扩大对合作社社员的小额贷款和联户担保贷款,贷款额度提高到2—5万元,并在信贷、结算、现金等方面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灵活、便捷的金融服务。

同时,县委、县政府进一步明确了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县农业产业化办公室负责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日常管理工作,指导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完善章程,健全制度。农、林、牧等业务部门负责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搞好生产、经营、技术推广和产品销售等方面的指导和服务工作。工商部门负责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注册登记。国土部门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用非基本农田发展种植、养殖占用的土地优先予以审批。公安、交通部门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鲜活农产品的运输开通绿色通道。各部门各司其职,通力合作,促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健康发展。

引导他们增强质量意识,打造特色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比较收益。红樱桃棚菜合作社、千顷洼生态禽业合作社成立后,充分发挥合作社的优势,先后注册了“伊强牌”和“千顷洼牌”商标,到目前,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持有的像“xx牌西瓜、xx牌杏梅“等商标达到6个。xx牌西瓜、xx牌杏梅、xx牌樱桃西红柿、黄瓜和xx牌柴鸡蛋等产品均被为“xx省名优农产品”,xx牌商标被评为“xx市知名商标”。同时,合作社充分利用品牌优势,实行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价格、统一销售,社员们通过专业合作社销售的瓜菜、果品,一般毎公斤价格关于市场—元。培养特色品牌,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通过合作社生产的瓜菜、果品除在周边市、县销售外,还远销到京、津及东北三省等地区。

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上,虽然我们做了一些工作,涌现出了一批较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典型,但与上级领导的要求和广大农民的愿望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还需要进一步增强措施。一是部分干部、群众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思想认识还不到位,对农民合作社的基本知识和优惠政策了解的还不多,宣传和引导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二是我县的农民合作社仍处于发展阶段,数量还较少,规模还不够大,对市场信息的获取和分析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力还不够强,需要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三是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运作还不够规范,质量意识、品牌意识还不够强,需要进一步规范引导。

我们首先欢迎市农林局各位领导来我县指导工作,现就我县的情况汇报如下:

200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正式实施,随后国务院又颁发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财政部颁发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这些法律法规的实施为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证,同时也保证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汇报材料。我县对此项工作非常重视,及时以*政办[2007]56号文件《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意见》展发,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了政策环境。通过二年的发展,总体上看,我县农民对专业合作社有了初步认识,发展也有了一定的基础。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有力推动了“三农”的发展,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已逐渐成为我县农民增收的新途径、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和农村经营体制创新的新切入点。截止5月底,我县已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157家,其中种植业72家,畜牧业60家,农机服务25家,参与农户3000余户。

1、思想认识不到位。

大部分农民还不知道什么是合作社,对合作社带来的好处认识不到,习惯于一家一户的方式,缺乏组织起来共同发展的热情和信心。我县的合作社还处在初期发展阶段,参与农户少。

2、自身建设不规范,发展活力不强。

组织紧密,制度健全,运作正常,发展作用明显的很少,很多是有其名无其实,好多是顺应形势而注册合作社,内部管理比较松散,服务内容基本停留在信息、技术咨询等层面上,没有深层次的资金运作。现有的社员也缺乏应有的信心,没有做出一番成绩的闯劲。没有成绩,就不能吸引更多的社员参加,产品就达不到一定的规模,在市场竞争就缺乏应有的地位。

3、人才、技术、信息缺乏。

大多合作社缺乏有实践经验、有合作理念、有市场知识的牵头人,也没有专门的技术人员为其服务。大部分发起人信息来源渠道比较窄,不能获得更多有用的市场信息。

4、资金瓶颈明显。

大部分合作社想发展缺乏资金,只靠自身积累,很难有大的起色,规模很难扩大。另外在软件建设、日常运作上资金也很缺乏,不能使合作社正常运转。

5、缺乏应有的管理措施。

农业部门作为主管部门,缺乏应的管理措施对合作社的发展、运作情况很难了解,很难制定出很好的服务措施,实际上对合作社处于不管的状态。

1、统一思想认识、加强宣传引导。

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和统一对合作社的认识,切实把这项工作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来抓,作为扶持农业、支持农民的一件大实事、大好事来抓,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工作汇报《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汇报材料》。各部门要从农民利益出发,齐心协力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宣传合作社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合作社发展的良好氛围。引导农民转变观念,自觉加入对口的合作社,要鼓励经营大户,龙头企业、农技部门放下思想包袱,创办领办合作社,主动挑起带领农民共同致富的担子。

通过动员,邀请有关专家作报告,去外地参观等形式加强对合作社的认识,制作专题片,宣传标语等形式,大力宣传合作社的好处,使干部通过群众真正认识到合作社,对于创办的合作社验收合格后财政上可以给予5000元的启动资金,从政策上给予倾斜,大力掀起创办合作社的高潮。

2、典型示范,全面整体推进。

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和业务指导,选出5个典型示范合作社,每个合作社给予2万元的启动资金,规范运转运作,发挥出应有的活力,起到典型示范带动的作用,另外每乡(镇)也要建立至少一个的示范合作社。通过召开现场会、观摩会以此来全面整体推进农民专业合作化进程。

3、加强培训,组织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实地指导农民建立专业合作社。

由于合作社是新生事物,农民接受过程中需要辅导,组织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可以加快发展的进程,每个乡镇选取至少1名懂业务的人员成为辅导员,县农经管理部门可利用有利条件邀请大专院校的专家、教授对辅导员进行辅导,重点讲授合作知识、市场营销、经营管理、财务、法律等方面的知识,使其在辅导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建立辅导员与合作社的定点联系制度,确保合作社良性健康发展。

4、加大扶持力度。

一是财政支持。按照示范社建设的要求,通过考核评审,有选择地扶持那些办得好、有发展前途的示范性合作社,对其进行物资、精神奖励,不断壮大其实力,合作社可以利用奖励资金进行软件建设,市场调研等,不断开拓市场占有率。二是信贷支持。金融部门要从农村和农民需要出发,把扶持合作社作为信贷支农的重点,适当放宽小额贷款额度,支持合作社发展。三是税收优惠,制订可行的办法,从税收上支持合作社的发展。四是人员培训,制订培训计划,重点开展市场营销、信息利用、财务核算等方面的知识,通过提高合作社带头人和参与农民的整体素质,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管理水平。

5、利用新农村建设的大好时机,在示范村整治村大力发展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活动。

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整治村都有驻村工作队,要利用这一优势进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在这方面也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6、争取项目支持。

要鼓励和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申报,承担国家、市、区有关重点工程和项目,县委县政府要统筹安排把农业各部门的项目资金用到发展较好的示范合作社,使其发展壮大,真正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7、规范化运作。

每建立一个合作社,都要进行民主选举,成立理事会、监事会、完善办事机构,建立内部管理制度,县农经管理部门可以统一印制章程及各种内部管理制度,使其规范化,成立后要经农经管理部门验收,合格后统一授牌,这样可以建立一个规范一个,使其真正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

我单位承担的乡村振兴任务是:“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营管理,鼓励发展联合社、示范社”。为确保任务落到实处,农业局高度重视、积极研究,采取分类指导、重点打造、递进培育等措施,不断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力度,截止目前,全市累计发展合作社870家,比去年新增104家;发展家庭农场286家,比去年新增102家;创建示范社100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6家,省级示范社12家,市级示范社25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11家。

1、深入调查摸底,分类制定指导重点。自6月份起,逐镇街开展合作社运转情况调查摸底工作,全面掌握合作社运转发展的实际情况,按照示范社、规范社、待规范社、空壳社四种类型对合作社进行分类管理,分别制定指导重点,进一步明确需要完善改进的内容,建议工商部门取消只有营业执照,而无实际经营运转的空壳社218家。

2、重点打造示范社,积极对上争取。严格按照各级示范社评定标准所涉及的登记设立、建章立制、民主管理、经营服务、盈余分配、社会贡献六项指标重点完善,实现示范一批,带动一批。同时加强对合作社规范化的审核认定和动态管理,对已认定的规范化合作社的,开展不定期复查,不符合标准的,取消称号,确保合作社长足健康发展。

3、健全内部管理机制,实现规范转示范。对合作社基础牢固,合作项目明确,运转正常的合作社,重点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民主监督制度、盈余分配制度三项内容,引导合作社开展土地入股经营,不断创新合作发展模式。加强对各个环节利益分配的监管,真正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联合体,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创造产品高收益,实现由规范到示范的转变。

1、发展运行质量不高,服务能力偏低。主要表现在:一是运行低迷,服务层次低。大部分农民合作社为社员服务仅停留在一些技术、信息服务等初级层面上。二是合作社规模小、实力弱、带动力不强。合作社的经营管理队伍弱,缺乏长远发展的思路,产品市场竞争力较弱。

2、制度落实流于形式,规范化程度低。有的农民合作社制度落实不到位;有的农民合作社存在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为名,谋享受税费优惠、获取国家扶持发展基金和贴息贷款之实的问题;有的农民合作社产权不明晰,话语权不足。

3、监督管理不严,组织合作不紧密。一方面,合作社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与成员的利益关系还不够紧密,没有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紧密型经济关系,导致利益联结机制的欠缺,以致合作社重盈利轻服务,重分配轻积累。另一方面,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农户之间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农业局按照文件精神,结合市实际,确立了“深入推进示范社创建、优先发展家庭农场、积极引导发展联合社”的发展思路,深入推进我市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

一是深入开展示范社创建活动。指导合作社在登记注册之初根据合作社所合作的内容规范制定章程,确保合作社运行有章可循;指导合作社规范账务设置。明确专业人员指导合作社账务设置,并及时进行账务处理指导,尤其对年终盈余进行合理分配,确保合作社社员的二次收入,增加社员对合作社的吸引力;指导合作社明确合作基础,健全内部管理制度,筑劳合作社长足发展的基础;指导合作社强化品牌意识、市场意识,探索实践电子商务,配送销售,合作销售等多种销售模式,不断实现利益最大化,目前,市华联商贸有限公司是做的比较成功的;鼓励合作社与龙头企业对接,将产业链条向仓储、加工、流通等环节延伸,不断增加产品附加值。

二是鼓励发展家庭农场。我市家庭农场涉及粮食种植、经济作物种植,畜禽饲养等多个领域,百亩以上规模的达140家,已逐步成长为我市农业发展的新生力量,家庭农场与合作社相比,有更强的经营自主性,是今后鼓励引导发展的重点。对上积极对接业务主管部门,争取家庭农场主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进一步开拓眼界,增强发展本领。12月初将组织7家家庭农场主到北京免费学习培训;积极争取各级项目、资金扶持,鼓励家庭农场做大做强,积极给予政策指导,确保家庭农场规范发展。

三是引导发展联合社。鼓励单个合作社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进行深度合作,发挥单个合作社无法替代的作用。鼓励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大型农机具等多种生产资料开展联合,发展联户经营。

全县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工作推进会后,xx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及时组织贯彻,抽调专门人员,成立专门工作班子,在全镇掀起了农村专业合作社建设的高潮。

到目前为止,全镇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6个,其中种植5个,养殖业9个,其他行业2个。已经工商部门注册的有15个,筹建土地股份水产专业合作社一个。合作社共组织入社农民2358人,带动农户3200户,入社资金万元。创建了三个可看、可学,具有示范的专业合作社。

一是宣传发动。县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推进会后,我镇立即召开镇领导班子、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人员会议,传达学习会议精神,制定具体工作计划,落实具体工作措施。镇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领导小组。明确分管农业的2名班子成员具体负责,所有镇三套班子挂钩到村,镇分工干部负责帮办服务,农经部门具体牵头,负责业务指导。种植分别成立了领导小组,党组织书记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的第一责任人,明确专门人员具体负责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的材料准备工作。

二是摸清情况。各村及时组织人员,根据本村的优势产业和各类能人大户进行梳理,并组织能人大户进行《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以及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的意义、目的等内容的学习宣传,调动能人大户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积极性。

三是明确目标。根据调查摸底情况,我们制定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工作方案,确定每个村至少建立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每个优势产业至少建立一个专业合作社,每个涉农部门必须联系一个专业合作社,进行跟踪服务。大大加快了登记速度,也提高建设质量。

四是业务培训。根据工作目标,每个专业合作社明确一名专业人员具体负责合作社建立登记前各项准备工作,对负责创办的专门人员,领办创办的能人大户,合作社管理人员开展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合作社的注册登记率,促进合作社的大发展。

五是注册登记。我们本着成孰一个登记一个的原则,及时与工商部门进行注册登记。

六是完善规范。“按照先发展后规范,过发展边规范”的要求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和管理。按照十个一的标准完善合作社的章程,财务制度,议事规则,发展规化,落实合作社的基地,明确合作社的责权利。建好一批规范的合作社。如景春莱蒌蒿合作社、万磊意杨树专业合作社、金福粮食专业合作社等都能达到“十个一”标准。

七是创新发展。重点是体制创新。根据农村土地经营的实际,不少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式从事二、三产业,农民不愿被大量的地所束缚,或因土地生产条件的制约,自愿将土地流转出去。为此我们成立农服中心成员和部门分工村干部牵头领办的天野土地股份水产专业合作社。与农户实现包底分红,到目前为止,该合作社吸收50多户农户730多亩土地入股合作。

一是紧密度不够高。一是只作不合,产销衔接不够紧密,市场竞争力不强,。二是利益风险不紧密。主要是以大户牵头,风险由大户承担。

二是内部运作不规范。合作社的章程、制度、流于形式,写一套做一套。二是合作社组织机构不健全,即使设立理事会,但也是流于形式。三是内控制度还需完善。要避免理事长一人说了算的现象。

三是合作社发展动力不足。生产力水平较低,农民缺乏实力和积极性,部分农民的市场意识、合作意识、经营意识不强、观望心理较强。

以上汇报如有不当,请批评指正。

自2014年7月1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县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实施产业富民战略、增加农民收入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措施来抓,使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步入了依法规范全面健康发展的快车道。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指导服务工作中,我们依照全县合作社运行情况、经营规模、发挥作用、成员受益、发展前景等综合评价确定典型,开展试点示范工作,并积极争取立项扶持。其中:xxx淮山生产专业合作社被列为农业部及省级扶持示范社;xxx为民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及xxx农特产专业合作社被列为省级扶持示范社,xxx水口强农花生专业合作社被列为市级扶持示范社。在试点示范工作中,我们及时总结、交流并推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方面的成功经验,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不断扩大示范效果,实现了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的目标。在合作社示范社建设中,我们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开展工作:

有一定示范带动作用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我们坚持依法规范、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创新增收的原则,把规范合作社运行机制、制度建设、财务管理和盈余分配,提高合作社自我发展、持续发展能力作为重点,深入合作社开展调研,指导示范合作社制定目标明确、内容翔实、重点突出、科学合理的示范社建设实施方案,为示范社建设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对项目扶持资金的支出范围、审批程序和使用情况等内容在全体成员大会上进行讨论公布。项目资金由合作社财务人员进行专户管理,合作社监事会负责对项目资金的使用管理进行全面监督,并及时向成员公布资金使用情况。县农业局对项目资金的审批使用、管理情况进行日常跟踪、监督检查;对照省厅核定的资金补助范围,对项目资金的审批、使用、管理情况进行全面审计。通过有效的监督,切实保证了扶持资金及时足额用到合作社及成员最需要的环节和地方,使其发挥了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着力强化合作知识、市场经济、内部管理、营销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极大的提高了他们解决生产经营实际问题和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能力。同时,通过加强合作社成员法律法规、合作经济和实用科技知识等方面的培训,使广大成员充分掌握了合作原则、运行机制、利益分配等基本知识,为合作社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近几年的示范社建设中,我们先后举办合作社骨干培训班3起,参训35人次。通过扎实有效的培训,为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持续稳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切实发挥典型示范作用针对我县示范合作社产业种类较多、县域分布较广的特点,我们因地制宜制定了各具特色的工作方案。分别对蔬菜种植、畜牧养殖、服务等类型的示范社实施分类指导。在试点示范工作中,我们积极同基层干部广泛开展交流,共同解剖典型,发现问题,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不断扩大示范效果。例如,我县淮山生产专业合作社通过种植基地建设,加工设备配套,有效解决了合作社硬件设施缺乏制约合作社发展的瓶颈,使合作社入社发展的成员迅速增加,经济效益快速增长,有力带动了我县淮山产业的发展。

帮助合作社制定切实可行的生产技术规程和产品质量标准,采取有效措施,把农产品质量管理作为合作社长远发展的基石,抓实抓好农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引导他们创建品牌,通过产品注册商标,产地、基地认证,打造品牌优势。示范社现已成功注册“xx”、“xxx”等品牌,极大的增强了合作社发展活力。

一是规范管理制度。通过建立完善合作社财务管理、工作议事、奖励惩处和股金管理等制度,进一步优化经营机制;二是规范财务管理。通过明晰成员与合作社、成员与成员之间的产权界限;建立健全合作社总账、分类账、固定资产账等账薄,依法实行财务公开,进一步增强经营管理透明度;三是规范服务内容。切实指导合作社开展统一服务,即:统一提供农资服务、技术培训、信息服务、农产品销售等。四是规范民主管理,推行民主决策,充分发挥合作社成员的集体智慧,协作共进、共同发展。五是规范盈余分配。引导合作社与成员的关系从松散的产品购销向紧密的产权关系转变,利益分配采取以成员与合作社之间按交易量比例返还和股份分红相结合的分配方式,建立起农户与合作社之间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

过示范社的有力带动,使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迅速发展到24家。其中:种植业17个,养殖业3个,农机服务合作社1个,其他类型的3个。合作社共有成员1350人,带动16400多农户参与生产,注册资金达万元。生产经营范围覆盖了全县种植、养殖、农机等相关领域。合作社已初步建立起在资金、技术、生产、购销、加工等环节“多位一体”发展的经济产业链,为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长足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我县示范合作社的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也解决了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困难和问题;但项目实施期限短,扶持资金有限,合作社用于生产经营项目的开发资金不足、自我发展能力不强,加之缺乏专业人才,制约了合作社进一步发展壮大。为了把示范社建设成为制度更加健全、内部管理更加规范、市场竞争力更强、示范带动作用更广泛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并能率先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实现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和管理规范化,引导和带动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又好又快发展。建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切实落实优惠政策,巩固示范社建设成果,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稳步发展。

1、从20*年起我镇先后创建了2个万亩小麦高产示范片,座落在坛城镇张圩村、母庙村、姜营村、高桥村、邓桥社区等;1个玉米高产创建示范片,座落在小山村、邓桥社区、大任村。为做好小麦、玉米高产创建工作,全镇共成立了8个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员平均达11人,合作社成员最多的是蒙城县富万家农业科技专业合作社,成员23人,带动农户1328户,合作社统一采购农业生产资料1030吨,统一销售小麦1120吨,统一销售玉米1340吨。

2、专业合作社统一经营情况:农民专业合作社统一经营的面积全镇达4300多亩,其中1000—3000亩的有2个专业合作社,分别是:蒙城县富万家专业合作社和益丰专业合作社。

4、提供服务方面:农业专业合作社为其成员提供统一采购农业生产资料,统一销售农产品,统一提供技术、信息服务,为坛城农业生产提高粮食单产、土地流转等农业工作推动我镇经济发展。

5、商标注册和认证方面:蒙城县富万家农业专业合作社已在工商局注册“富万家”商标,树立品牌形象,提升专业合作社知名度。

6、小麦、玉米高产创建工作由农委统一采购良种补贴品种,每亩补贴小麦10元、玉米8元。统一采购小麦高产攻关化肥每亩20元。县农委技术指导员和镇技术员驻点到村到专业合作社,统一培训,统一技术指导,为合作社提供了政策、物资和技术支持。

(1)合作社发展都是几个农民组织,都存在资金缺乏现象,制约了合作社发展。

(2)农民惜地,土地流转价格太高,限制了专业合作社在土地流转方面的工作进程。

(4)专业合作社处于摸索发展阶段,各项规章制度、利益分配、人员管理、用工制度等有待加强完善,以保障专业合作社步入正规发展。

农民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发展大全【第二篇】

办好合作社难,办好现代规范合作社更难。总结中国各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功经验,主要有以下方面。

1.培育或聘任高素质、强能力的合作社领导核心。在合作社发展的初级阶段乃至持续发展过程中,培育热心农民共同事业的农民活动积极分子,增强合作社的领导力起着关键作用,合作社理事长、理事的理念、素质和能力决定着合作社的成败。作为合作社领导核心,即经营管理团队必须是“好人+能人”,好人是热心为社员服务,能人是能够为社员服好务。在合作社发展到一定程度,受到合作社管理层经营能力的局限性,必须聘任高素质的职业经理人和企业家,否则很可能难以进一步做强做大。

2.形成合作社的价值支柱:合作文化。在国际合作社发展历史中,特别强调合作社的一些基本原则,如民主管理、经济参与、盈余返还、对社员进行合作教育等,并在发展中逐步形成了合作社的基本价值,如自助的价值(积极性、创造性、责任感、独立性、自己的事自己做),互助的价值(合作、团结、和平、集体行动),民主的价值(平等、参与、合作),普遍的价值(全球性、开放性)等。在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人们也提出了一些特有的合作文化理念,如扎根基层、服务三农的民本精神,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互助精神,精诚团结、患难与共的合作精神,不畏困难、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创新精神等。这些先进的价值理念成为合作社成员的共识,共同自觉遵守,合作社就具有持续发展的内在精神支柱和动力。

3.构建和设计合理有效的内部机制(制度)。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对合作社的内部机制(或制度)做出了基本的法律界定,成为合作社共同的制度基础,如财务管理制度、产权制度、分配制度等。但是,合作社毕竟是农民自己的互助性经济组织,有些具体规定需要结合合作社自身实际和发展要求灵活规定,并经过社员代表大会同意写进章程。

4.拓展合作领域和增值空间,形成持续引力。合作社持续发展的吸引力来自于对社员的服务需求满足、增加社员收入、扩大合作社积累发展实力,要根据产业与产品特性,不断提供更多的服务项目,延伸产业链条,形成品牌化、信誉化。

5.形成品牌与影响力、吸引力至关重要。基于产品的独特性、不易模仿性形成品牌优势,围绕品牌做强做大合作社以及产业链是国内外许多合作社成功的重要经验。例如,天津市西青区辛口镇的“天津市曙光沙窝萝卜专业合作社”,自成立以来,依托开发保护和提升传统“沙窝萝卜”品牌的优势以及合作社经营管理团队的努力、地方政府的指导帮助,将很多种植户组织起来,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收购和分级包装销售,在未申请任何补贴的情况下,不断发展壮大,实现良性运转,不断吸引更多的农户要求加入,对种植户增收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已经进一步向加工领域拓展。6.地方政府部门正确的指导、帮助和扶持。合作社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政府有关部门的扶持、指导和帮助,扶持的内容包括项目支持、合作社有关人员培训、技术推广部门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品牌宣传、产品认证、法律保障等,扶持的方式包括财政补贴、融资贴息等。对于合作社的培训辅导内容,在各地实践中应根据合作社处于新建起步、规范发展以及已较规范、需做大做强三种不同阶段,分别确定有针对性的内容。

1.合作社发展的市场环境导致持续经营难。新时期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是在各种加工、运销物流公司已经有一定程度发展,但农民合作意识相对淡薄、缺乏金融支持的背景下,处于弱势的农民创业增收和弱质的农业价值提升过程,其发展的市场环境、组织交易成本、组织风险可能是前所未有的。例如,农业结构调整中的相互模仿、同步震荡导致市场波动加剧、品牌建设维护难,国内国际市场一体化导致依靠合作社组织“垄断部分市场”难,各种经营主体的无序竞争导致合作社与单个农户相比优势不明显、与公司相比没有优势。因此,在世界合作运动已经有一百七十年历史,世界农业组织形式向大型化、公司化发展的背景下,依靠发展单体规模较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必然面临很多难题。

2.部分合作社办社目的不正确导致自我发展动力不足。有些企业领办合作社目的是为争取获得优惠的税收政策、项目资金、贷款支持或取得用地等便利;有的个人领办合作社为获得合作社的扶持补助资金,出现“空壳社”、“家族社”现象、领办人的“趋利”行为以及销售环节的“经纪人”倾向等,违背了合作社的宗旨与原则。部分地区办合作社行政推动色彩浓,不少是“要我发展”而不是“我要发展”;经济功能较弱,提供的有效服务较少,与农户的利益链接不力等。

3.合作社自主发展能力不强。主要表现在:部分合作社注册资金以及入社农户股金严重不实,可能存在纠纷隐患;合作社高素质经营管理、财会人员人才匮乏,有的过度依赖政府或龙头企业;合作社缺乏融资担保物,融资渠道单一,运转资金严重不足;合作社自我积累较少,自我造血功能弱;部分合作社市场经营意识不强,仍然是坐地等待客户上门,不能主动开拓市场,有的单纯靠人脉关系经营;整体品牌意识不强,难以形成品牌优势等。

4.内部管理不规范、合作意识不强。部分合作社内部财务制度、分配制度、决策制度规范化程度低,内在机制不健全、不完善,主要是领导人一人决策;部分合作社出现团体社员垄断经营管理权、农户丧失经营决策权现象;部分合作社对外合作缺乏诚信,与技术人员等合作意识不强、激励机制缺乏等等。

5.对合作社指导扶持缺位。部分地方政府的有关部门只重视合作社的成立数量和规模大小,对存在问题却关注不够;合作社事业发展蒸蒸日上时,各级领导的指导和关注频频不断,而遇到经营困难最需要帮助时,领导反而关心少了;有的对合作社扶持资金运用缺乏有效监督,致使机会主义大量存在;上级的部分优惠政策难以落实到合作社等。

1.认清合作社发展的长期性、艰巨性,按规律有序发展。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毋庸置疑,但合作社的成功运营和持续发展壮大要比一般的公司或企业难的多,其涉及将分散的小农组织起来共同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市场。合作社的发展是一个不断优胜劣汰的组织化提升过程,政府应当提供足够的帮助但却难以代替组织发展的自我规律。在中国由农民自发组建合作社的发展方式也预示着合作社发展将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实现真正的合作社覆盖大部分农户、发挥组织作用可能需要几十年甚至百年以上时间,任何人难以代替农民的自我选择。

2.转变追求数量目标,集中力量重点支持规范合作社做强做大。正如前文所述,近几年合作社数量的迅速增长也存在机会主义套取扶持资金等潜在负面影响,需要改变有限资金分散使用难以取得显著效果的做法,按照示范标准社建设的要求,宁缺毋滥,择优扶持,促进其做强做大。要明确支持合作社发展的资金投放重点,改革支持方式,重点是为合作社成员及其管理者进行组织培训和能力建设培训,提供商业服务、技术援助,办公设施的建设以及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人才科技等。要由直接资金扶持转向实物,如设备、良种等生产资料扶持等。

3.研究村委会(或村民小组)领办、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与合作社发展有机结合的新模式。在合作社发展的几种模式中,从农业发展所处的阶段、内外环境条件看,组织成本相对较低、能够持续经营的很可能是村委会(村民自治组织)领办,这种模式组织成本相对较低,能够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选举产生的领导人以及村党支部的权威性、凝聚力,实现合作社组织低成本发展,很可能将是中国特色的切实可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应当鼓励提倡。基于市场选择的能人或大户领办型是理想的典型模式,但成功并且持续经营壮大难度很大,将面临资金问题、品牌问题、对外竞争问题、接班人问题等。龙头企业、技术推广服务部门领办等其他方式会存在企业、技术部门与农户的利益矛盾,其持续性值得怀疑。当然,村委会领办合作社会遇到合作社与村委会的关系、与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关系问题。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在中国一直是一个难点问题,能否将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组织制度改革、村委会职能调整与合作社发展有机结合,进行综合性配套改革很值得研究,也可能会大大推进中国农民基层组织创新的步伐,构建起中国特色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道路。

4.建立依托科研机构的合作社信息系统调研、监测与信息发布制度,为政策支持提供基础依据。目前自下而上由地方主管部门填报的合作社统计信息制度存在严重缺陷,一般情况下地方政府处于形象、政绩、部门工作业绩考核等要求很可能只填报好的方面,而对于实际经营状况、困难与问题、经营不善乃至名存实亡的合作社等信息隐瞒不报,致使难以掌握合作社客观真实的发展情况,不利于发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采取针对性强的政策措施。因此,本文建议,要发挥科研机构人力资源优势、研究优势、知识优势,在全国建立一批独立于政府部门的合作社信息系统,调研、监测与信息发布,通过调研定期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决策建议。

参考文献:

[1]赵铁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案例评析[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孙中华,魏百刚.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管理实务[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农民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发展大全【第三篇】

下面是网友为大家分享的“农民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发展大全(精选8篇)”,结合实际谈了各自的想法;

**分别对进一步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希望各单位认真领会,抓好落实。**要将大家谈的一些好的建议充分吸收,进一步对《意见》进行修改完善,不仅要符合我县实际,还要操作性强,真正成为指导明年及今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重要文件。下面,我结合前不久在城郊7乡镇调研的情况,就进一步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再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大家都知道,随着农业产业化程度的提升,要想不断拓宽农民增收空间,就必须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不仅密切联系了市场和农民,而且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农民,使农民更加专注于农业生产,并有了一个专门的组织为他们找产品销路,谋更多利益。所以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势在必行,也是为我们大力推进城郊农业发展、沿山养殖业发展,实现“2+2”富民增收工程奠定基础。

还有以大户为主,采取农户自愿入股的形式,建成的股份合作型专业合作社等几种形式。二是合作领域不断扩大。目前建成的**家农村专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经营领域涉及蔬菜、制种、林果、酒花、养殖等重点产业,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由本村、本组、少数农户,逐步扩大到了跨村、跨乡乃至跨县经营。三是服务范围不断扩展。经过近年来的大力扶持与引导,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由起步时的技术、信息服务,发展到兼顾产前联合购买,产中技术指导、产后加工销售等,涵盖了生产、加工、仓储、运输、销售等多项服务内容。四是产业特色日趋明显。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立足本村组、乡镇主导产业,由产业大户、运销大户、养殖大户牵头,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把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充分发挥合作社连接农户、企业、市场的桥梁纽带作用,建立起了产业特色鲜明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五是管理运行逐步规范。相关部门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管理和指导,定期组织专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进行管理运行、信息服务、法律法规等知识培训,加强对专业合作组织的直接联系和引导,大部分专业合作社都建立了规范的管理制度,达到了有牌子、有办公场所、有章程、有财务账目、有资金来源的标准。

经过近年来的探索实践,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不仅符合当前农民的生产需求和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为我县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而且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推动了重点产业规模扩张。近两年,我县着力推进“1+1”、“2+2”富民增收工程,大力发展现代高效设施农业,全县日光温室面积达到**万亩,大棚蔬菜面积达到**万亩,各类经作制种面积达到**万亩。其中,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动下,建成的**元以上的高效田面积就达到**万亩以上,占到了总耕地面积的**%。同时,规模养殖业也取得了较快发展,全县培育发展万元规模养殖户**户,其中两万元养殖示范户**户,畜禽饲养总量可达到**万头(只)。这样的扩张速度,离不开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的带动。

二是增强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力。通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由过去的农民单打独斗创市场变为了专业合作组织直接与市场对接,有效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农民与市场,与企业之间的桥梁,解决了许多技术部门包不了、龙头企业办不了、农民单家独户干不了的实事问题,成为了政府和企业的有力助手。更重要的是,通过建立农民合作组织,农民有了一个据有市场主体地位的代言人,可以就本身利益问题进行市场选择和商务谈判,绝大多数农民利益得到了有效保护。象部分制种、洋葱专业合作社,对农民订单实行最低保护价政策,建立了与农民共担风险共享利益机制,市场好的时候价格随行就市,市场低迷的时候落实保护价,造成的损失由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承担,降低了农民种植风险。

三是推动了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与科研单位加强联系,通过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组织技术培训,提升产品档次,有效推动了农业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象**的**专业合作社,通过举办科技培训讲座、现场指导示范、提供市场信息等方式,有效提高了社会员生产水平。推广应用新玉、牧童、潘多拉等洋葱新品种**个,新型实用种植技术*项,使社员收入大幅增加,会员数量由建会初的*多户发展到了现在的*户,建立会员制产业基地*多亩,已发展成为集种植、收购、加工、外销于一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年*月被甘肃省农牧厅确定为省级示范合作社。

四是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不仅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而且使合作组织成员通过盈余分配、股金分红、二次返利等方式直接增加了收入。象**的友邦专业合作社,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以完善的制度体系为保障,全力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在提高合作社社员技术水平上狠下功夫,发展社员**户,共饲养肉猪**头,出栏肉猪**头,肉牛肉羊**头(只),总收入达到**多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一是规模小、层次低,带动作用不明显。目前,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尚处于探索发展阶段,还存在规模小、覆盖面窄、带动能力弱等问题。相当一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仍处于“低、小、散”的状态,特别是季节性经销组织较多,能带动和振兴一个产业的大规模合作社少,更没有跨县域、多行业联合组建的有较强实力的合作社。

二是底子薄、实力弱,扶持力度还不够。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由乡村筹办和大户带头组建的占多数,资金来源主要是个人出资、会员集资和农民入股等方式,其底子薄、实力弱、风险大,发展后劲不足。虽然这几年政府对农民合作组织的重视程度有所加强,但政府支持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一些项目没有优先安排和委托合作社实施,一些金融扶持的优惠政策还未能普遍享受。

三是管理体制不够健全,运行机制还不完善。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产权不够明晰,制度不够健全,运作机制不够科学规范,管理运行比较松散,利益分配不够合理。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存在村社不分、企社不分的现象。

三、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及要求。

一是要不断提高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认识。首先,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能够把农民有效地组织起来,充当资本的“聚集者”和先进技术的“推广者”,有利于改造农业、提升农业,不断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其次,农民专业合作社具有外联市场、内联农户的特点,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能够有效统一各项服务功能,直接或间接地促进农民的普遍增收。入社农民通过合作社提供的统一供应生产资料,集中销售农产品等服务,可以节约生产成本,相应提高销售价格增加收入。第三,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普遍兴起,有利于促进农业从分散经营向合作服务转变,促进乡村组织从抓一家一户的生产向抓专业合作社的建设转变,有效解决一些政府部门“包”不了,单家独户“干”不了的事情,成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举措。

**年,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总量突破**个,参加合作社的农户覆盖面达到**%,**%以上的合作社实现标准化生产,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增收水平超过其他农户**%以上。围绕肉牛肉羊、蔬菜和制种三大产业的发展,每年建成省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点5-10个,形成一批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经营载体的产业集群。

三是要切实加强宣传培训力度。要采取有效措施,宣传推广一些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典型,增强农民群众对发展专业合作社的信心。从明年起,要把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培训纳入农村实用人才和“农村阳光工程”培训规划,对有关领导、村干部、合作社负责人、以及农业系统干部和乡(镇)经管员进行培训,并争取组织有关人员到外地学习培训。要适时召开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经验交流会,推广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坚持用典型引路,不断提升全县专业合作社建设水平。

四是要不断加大扶持力度。一要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从明年起,我们积极争取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资金投入,每年从产业化专项资金中拿出一定比例,重点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技术培训、示范点建设给予必要的补助。二要认真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凡是有法律和文件明确规定减免的税收,要减免到位。三要加大政策和项目扶持力度。将国家、省、市支持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些项目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确保投入的集中度与持续性,以项目带动合作社的建设。

五是要强化监管提高服务水平。各乡镇和相关部门要把培育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今后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来抓,明确工作目标,提出具体举措,妥善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全力以赴支持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农牧局要履行好职责,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指导、协调和服务工作,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帮助解决各种疑难问题,确保合作社规范建设,健康运作,高效运转。科技局要积极提供技术指导服务,帮助社员解决种养技术难题,降低从业风险,扶持合作社健康发展。**要密切配合,认真组织开展合作社农产品的“农超对接”活动。**要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统一开展申请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申请使用自己的商标和品牌。**要充分利用人才、网络、设施等优势,积极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力推进巨龙农网综合服务体系建设,整合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各类资源,带头发展。**要积极拓宽金融支持渠道,为专业合作社建设、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同时要加强各单位的监管,切实维护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合法权益,杜绝各类涉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乱收费、乱摊派和乱罚款行为,为专业合作社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其在推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更好的发挥作用。

农民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发展大全【第四篇】

农村集体经济是集体成员通过合作和联盟,利用自身所有资源要素实现共同发展的经济形态。它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农村的重要体现。以下是为大家分享的“农民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发展大全(精选8篇)”,鼓励发展联合社、示范社”。为确保任务落到实处,农业局高度重视、积极研究,采取分类指导、重点打造、递进培育等措施,不断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力度,截止目前,全市累计发展合作社870家,比去年新增104家;发展家庭农场286家,比去年新增102家;创建示范社100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6家,省级示范社12家,市级示范社25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11家。

1、深入调查摸底,分类制定指导重点。自6月份起,逐镇街开展合作社运转情况调查摸底工作,全面掌握合作社运转发展的实际情况,按照示范社、规范社、待规范社、空壳社四种类型对合作社进行分类管理,分别制定指导重点,进一步明确需要完善改进的内容,建议工商部门取消只有营业执照,而无实际经营运转的空壳社218家。

2、重点打造示范社,积极对上争取。严格按照各级示范社评定标准所涉及的登记设立、建章立制、民主管理、经营服务、盈余分配、社会贡献六项指标重点完善,实现示范一批,带动一批。同时加强对合作社规范化的审核认定和动态管理,对已认定的规范化合作社的,开展不定期复查,不符合标准的,取消称号,确保合作社长足健康发展。

3、健全内部管理机制,实现规范转示范。对合作社基础牢固,合作项目明确,运转正常的合作社,重点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民主监督制度、盈余分配制度三项内容,引导合作社开展土地入股经营,不断创新合作发展模式。加强对各个环节利益分配的监管,真正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联合体,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创造产品高收益,实现由规范到示范的转变。

1、发展运行质量不高,服务能力偏低。主要表现在:一是运行低迷,服务层次低。大部分农民合作社为社员服务仅停留在一些技术、信息服务等初级层面上。二是合作社规模小、实力弱、带动力不强。合作社的经营管理队伍弱,缺乏长远发展的思路,产品市场竞争力较弱。

2、制度落实流于形式,规范化程度低。有的农民合作社制度落实不到位;有的农民合作社存在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为名,谋享受税费优惠、获取国家扶持发展基金和贴息贷款之实的问题;有的农民合作社产权不明晰,话语权不足。

3、监督管理不严,组织合作不紧密。一方面,合作社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与成员的利益关系还不够紧密,没有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紧密型经济关系,导致利益联结机制的欠缺,以致合作社重盈利轻服务,重分配轻积累。另一方面,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农户之间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农业局按照文件精神,结合市实际,确立了“深入推进示范社创建、优先发展家庭农场、积极引导发展联合社”的发展思路,深入推进我市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

一是深入开展示范社创建活动。指导合作社在登记注册之初根据合作社所合作的内容规范制定章程,确保合作社运行有章可循;指导合作社规范账务设置。明确专业人员指导合作社账务设置,并及时进行账务处理指导,尤其对年终盈余进行合理分配,确保合作社社员的二次收入,增加社员对合作社的吸引力;指导合作社明确合作基础,健全内部管理制度,筑劳合作社长足发展的基础;指导合作社强化品牌意识、市场意识,探索实践电子商务,配送销售,合作销售等多种销售模式,不断实现利益最大化,目前,市华联商贸有限公司是做的比较成功的;鼓励合作社与龙头企业对接,将产业链条向仓储、加工、流通等环节延伸,不断增加产品附加值。

二是鼓励发展家庭农场。我市家庭农场涉及粮食种植、经济作物种植,畜禽饲养等多个领域,百亩以上规模的达140家,已逐步成长为我市农业发展的新生力量,家庭农场与合作社相比,有更强的经营自主性,是今后鼓励引导发展的重点。对上积极对接业务主管部门,争取家庭农场主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进一步开拓眼界,增强发展本领。12月初将组织7家家庭农场主到北京免费学习培训;积极争取各级项目、资金扶持,鼓励家庭农场做大做强,积极给予政策指导,确保家庭农场规范发展。

三是引导发展联合社。鼓励单个合作社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进行深度合作,发挥单个合作社无法替代的作用。鼓励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大型农机具等多种生产资料开展联合,发展联户经营。

****村位于****镇西北部,海拔500-850米,属典型的山地气候,距镇政府所在地18公里,全村幅员面积平方公里。人口:*人,下设*个村民小组。现有建卡贫困户29户,90人;低保户35户,48人;特困供养46人;残疾人54人。

2020年村级集体经济主营收入预计达到约145万元(6月底),其中劳务公司承接人行便道工程104万元,****果专业合作实现收入万元,实现利润约万元,其中劳务公司约10万元,专业合作万元。

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全村工作中心任务来抓,每年召集全体党员、村民代表及村支两班子成员,集思广益,讨论商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工作计划,研究具体工作措施,保证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有方向、有目标、有举措。建立发展村集体经济目标管理责任体系,实行书记主要抓、班子成员包干抓、各村民小组长协助抓的“三抓”工作法,采取“书记+村干部+公益岗位”的分组模式,年初交任务,年底看成效,在全村形成了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村级集体经济的良好格局。初步建立规范管理村级集体经济的长效机制,及时全面公开村级集体资产和集体经济收支使用情况,自觉接受村监会和全体村民的监督,有效提高了集体资金的使用效益。通过强化领导、强化措施、强化管理,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年年有收入、年年有发展。

********果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5年,是全区集体经济组织先行先试的村之一,其性质为村集体体独资。****是一个纯农业村,共有耕地5000多亩,由于城镇化的推进,部份良田熟土荒芜无人耕种,加之土地流转各项鼓励政策的出台,为****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土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创造了有利条件,目前集体经济组织按300元/亩的价格从农户流转土地250余亩,2020年集体经济发展高山优质水稻130亩、油菜170亩、高粱120亩。利用种植的油菜、大米、高粱,今年创建了扶贫车间一个,已获区人社和区农委批准,目前正在抓紧生产。

****建卡贫困户29户,共90人,为了明确利益分配方案。

(一)千秋集体经济组织分配方案即采用“1+2+3+4”分配方式:

“1”对流转出土地的农户。

“2”对建卡贫困户给予总利润20%的补助,均摊到建卡贫困户人头进行发放,此项实行动态管理对已稳定脱贫的农户不再参与分配。

“3”对壮大集体经济组织人员(即村支两委5人,公益岗位3人,本土人才1人共计9人)给予总利润30%的补助劳务补偿费,但实行最高限额,即大集体经济组织人员最高不超过5万元。

“4”作为壮大集体经济的储备金,属全体村民所有。

(二)****集体经济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

区农委为每户贫困户投资1000元入股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与每户贫困户签订利益分配合同,每年分配利润150元,连续分配4年。今年预计在10月左右进行利润分配。

在省委省政府和省国资委的坚强领导下,x集团公司按照国企改革发展党建的总体部署,围绕创新型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建设,学习借鉴“淡马锡”等模式经验,积极探索高质量发展的新体制、新机制、新模式,在资源整合、产业培育、资本运作、改革改制和创新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截至2020年底,公司资产总额x亿元,净资产x亿元;实现营业收入x亿元,同比增长x%;利润总额x亿元,同比增长17%。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紧盯资源整合不放松,大力发展我省特色优势产业。按照我省关于“搭建大屋顶、做实小屋顶”的部署要求,x集团公司平稳接收了x家省直单位和省属企业移交的x多户企业。资产接收后,聚焦优势板块的重组整合和特色产业的培育孵化,组建了多个产业集团,努力将一艘艘“小舢板”重组成“大轮船”。在军民融合方面,重组成立了x控股集团,积极开展项目重组并购,完成了x公司增资扩股、x数控和x电子股权收购,与中国x研究院合作建设试验场项目获国家x局批准立项,企业发展效益和质量不断提升,x年提级发展为省出资监管企业。在绿色产业方面,组建了x集团,以国有资本x亿元带动社会资本x亿元,探索以“国有体制、民营机制、上市标准”的混合所有制形式,布局了我省茶业、山茶油、蚕桑等重点优势绿色农业产业板块,并取得了积极成效。推进了x集团内部改革深化,大力实施“中国好粮油”示范企业项目建设,在粮油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x亿元,同比增长x%。在国土整治和服务方面,重组设立了x地产开发集团,大力发展国土整治、国土技术服务和地产开发等业务,2020年x地区x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成功落地,组建x土地开发公司签约x万亩土地开发项目。2020年新增国土开发及技术服务合同额x亿元,实现营业收入x亿元,同比增长x%。在人文事业方面,策应我省殡葬改革要求,组建了x集团公司,助力殡仪馆基础建设和公益性公墓建设,推进殡葬服务标准化,成立x年多来,已与我省x多个县市达成了合作意向,x、x等x个项目已基本落地;在x成立了合资公司,迈出了布局全国殡葬行业第一步。推进x环保在殡葬设备等方面继续深耕市场,2020年销售合同额x亿元,同比增长x%,占领了全国行业用户标杆x及省会城市近x%的市场。在职教投资方面,按照省国资委加快委属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部署,牵头组建了x职业教育集团公司,加强与职业院校、x市政府、金融机构洽谈,扎实推进项目可研和规划设计,预计今年7月开工建设x职教大学园一期项目。

(二)紧盯资本运作不放松,提升国有资本运营效率。作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高度重视资本运作,努力通过企业上市、创新投资、基金运作等方式,提升资本运营效率。一是大力推进企业上市,取得明显成效。坚持因企施策,成熟一家推进一家,重组x年多时间,x等x家企业成功上市,x正在积极推进上市。同时,积极培育x公司、x公司等上市后备企业。二是充分发挥创投功能,布局战略前沿产业。通过引进技术及核心骨干团队组建了x新材料科技公司,从事武器装备所用新材料的科研和生产,成功研制了国内领先的新一代弹药战斗部用关键材料和部件,并应用于多个武器型号装备的预研。充分发挥创投功能,积极参股了x精密、x股份、x新材料等具有较大成长性的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三是积极组建基金公司,着手发行产业基金。组建了私募股权基金管理公司,着手发起设立军民融合、殡葬产业、绿色产业投资基金,与x和x等地洽谈产业引导基金和数字经济基金合作项目。

(三)紧盯改革改制不放松,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紧紧抓住改革这个动力源,大力推进“僵尸企业”出清、综合改革和企业混改,助推企业转型升级和国有资本有序进退。一是全面完成“僵尸企业”出清。省属国企“僵尸企业”x户,x集团系统就有x户,占了六成以上的比例。公司集中1年多的时间,勇啃骨头、攻坚克难,全面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僵尸企业”出清任务,平稳有序地推进了x余名人员退出。同时,全力盘活土地、股权等资产,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公司“处僵治困”工作得到省委省政府和省国资委的充分肯定,相关经验做法被编入国务院国资委《国企改革简报》和《x改革动态》。二是主动加压推进综合改革。按照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国企改革“双百行动”的部署,推荐x集团列入了“双百企业”,制定了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改革思路和举措,形成了稳妥推进股权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等六个方面x项工作台账,努力以综合改革提高企业发展质量。三是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合资合作、入股优质民营企业等多种方式,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新投资项目90%以上都是混合所有制形式,如组建了x地开发公司、x公司等混改企业。按照省国资委关于开展“百户国企混改攻坚行动”要求,推荐了x科技公司等x户企业作为“省百户国企混改攻坚行动”候选企业。

(四)紧盯机制创新不放松,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充分发挥创新发展综合试点平台功能,积极探索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体制、新机制、新模式。一是大力实施项目“跟投”。在新增股权投资项目中推行决策团队和项目团队强制“跟投”,将“跟投”人员个人风险收益与国有资本投资风险收益有机捆绑,有效防范投资风险。截至目前,累计实施“跟投”项目x个,“跟投”x人次,“跟投”金额总计x万元。二是积极开展股权激励。推进实施管理层和骨干员工持股、虚拟股权激励、分红权激励等,激发经营管理人员和骨干员工积极性;已在x家企业中推行股权激励措施,企业发展的内在潜力和动力得到进一步激发。三是探索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试点。按照《关于在部分省属国有企业经理层开展职业经理人制度试点实施方案》精神,在省国资委的指导下,积极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试点工作,制定了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试点工作方案、职业经理人选聘工作方案、薪酬管理与绩效考核办法等,相关方案和制度已经通过了内部决策。

(五)紧盯企业党建不放松,全面从严治党落实落地。从严落实党建主体责任,把党建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上。目前,公司基层党组织x个,其中党委x个、党总支x个、党支部x个,党员x名。一是以理论武装为载体,强化党性锤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深学笃用中打牢思想政治根基。二是以党建入章为抓手,增强与生产经营的融合。坚持把党的领导有效嵌入公司治理环节,大力推进了党建入章工作,本部和所属正常生产经营企业已基本完成。坚持党建与生产经营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层层落实党建工作责任。三是以作风建设为抓手,形成担当作为的良好氛围。研究出台深入推进作风建设实施方案,扎实开展纠正“四风”和作风纪律专项整治、“未巡先改”等活动,着力解决“怕、慢、假、庸、散”等方面突出问题,织密扎紧作风建设的笼子。四是以强化主体责任为牵引,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积极探索向出资监管企业派出纪检监察组进行监督执纪,组织纪检监察、风控审计、基层党建等专项巡察调研,营造风清气正良好环境。

二、下一步重点工作。

下一步,x集团公司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省国资委的部署和要求,突出国有资本投资和运营“两翼”,盘活优化存量、稳步做大增量、大力提升质量,努力打造全国有特色、全省有重要影响力的创新型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实现企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2021年力争实现资产总额x亿元,净资产x亿元,营业收入x亿元,利润总额x亿元。“十四五”末,力争实现资产总额x亿元,净资产x亿元,营业收入x亿元,利润总额x亿元。通过x年努力,力争到x年实现资产总额x亿元,净资产x亿元,营业收入x亿元,利润总额x亿元。

(一)着力在发展特色产业上下功夫,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进一步加强资源整合和配置,着力构建多个运行规范、产业引领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集团公司,做大做强军民融合、绿色产业、地产开发、人文事业和现代服务业等特色产业板块。一是扎实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抓牢中央及我省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契机,在省内外广泛寻找机会,积极参与军民融合领域的项目投资和建设,进一步做大军民融合产业规模,提升影响力。二是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强化x集团在我省优势绿色生态资源方面的整合重组和规范引领,创新发展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着力唱响、卖好x省特色生态产品品牌。进一步推动x集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重点子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步伐,引进具有较强互补效应的战略合作者;抓住“中国好粮油”等政策扶持等机遇,努力打造在全国范围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粮油品牌。三是深耕土地治理和地产开发。推进x开发集团打好政策和市场“组合拳”,通过在国土整治和技术服务板块实施管理层持股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充分激发企业内在活力,做大做强优势板块;探索与知名房企合作、切入地产开发优质项目的有效渠道和方式。四是全面推进殡葬板块项目实施。加快推进x集团公司与省内各市县合作殡葬项目,扎实做好基本殡葬服务,提高殡葬“一条龙”服务水平,努力打造1-2个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的示范基地。全力推进x环保公司改革重组,规范企业管理,大力提升企业生产能力、产品研发开发能力和智能化改造水平,提升在全国市场的占有率。五是探索发展现代服务业。按照省国资委部署,加快推进x职教大学园建设,力争实现明年秋季入学目标,推动我省职教规模化、现代化办学,为提升我省职业院校办学层次和办学质量贡献力量。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积极参与整合盘活省直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培训疗养机构资产,以市场化方式进行运作,引领带动全省康养产业健康发展。

(二)着力在资本市场化运作上下功夫,推进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突出国有资本市场化投资并购和专业化运作,着力提升国有资本运营效率,推进国有资本保值增值。一是加强投融资管理。进一步创新投资方式,有效探索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和多个产业集团进行国有资本市场化运作的路径和办法,灵活采用基金、收购、重组等多种手段,创新运用各类金融工具,推进在战略性前瞻性产业方面的布局,推动国有资本向重点行业、关键领域和优势企业集中。通过积极争取外延式资产注入、加大对存量资产的盘活和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努力提高企业信用等级和融资能力,并综合采用贷款、债券、票据融资、银行保理等方式,优化融资方式,改善资产负债结构。二是深入探索基金运用。以x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为重要依托,发起成立军民融合产业、殡葬产业、绿色产业、生态环保产业等基金,带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加大对我省优势产业和公司重点产业的投入。找准机会投资低估值、高潜力的企业,努力提高国有资本投资回报率。紧密结合区域发展特点,与地方政府联合发起设立产业转移、引导等功能型基金,帮助地方政府发展当地特色产业,搭建x集团公司区域投资网络。三是进一步提升资产证券化水平。进一步探索市值管理,综合运用并购重组、商业模式创新、股权激励、引入战略投资等价值管理手段,把企业的内在价值充分转换成公司市值。积极响应我省企业上市“映山红”计划,协助做好x上市,加快推进x公司、x公司等企业股改和上市辅导,努力提升资本证券化水平。充分挖掘各类资产的金融潜能,提高资产变现能力,增强国有资本的流动与运转。

(三)着力在深化改革上下功夫,进一步激发企业发展活力。按照《打造国企改革“x样板”攻坚计划》等有关要求,继续加强企业改革改制,以改革再深化助推企业转型升级。一是深入推进内部改革,搭建协调运转的有效机制。按照国务院国资委和我省关于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相关要求,进一步夯实“小总部、大产业”的管理模式,探索建立以战略管控和财务管控为主的管理模式,明晰本部与出资监管企业的授权清单,形成高效的管理机制。为保证权责的顺利承接落地,进一步加强董事会建设,加快形成制衡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二是大力推进改革改制,助推企业转型升级。扎实推进x集团“双百企业”综合改革,有效利用国企改革各项“政策包”和“工具箱”,逐个攻克企业短板和弱项,大力提升发展质量。进一步“刀刃向内”深化x集团等企业改革和资产重组,建立完全市场化的经营机制,推动企业健康发展。着力解决“僵尸企业”出清后的诸多历史遗留问题,加快处置低效无效资产,盘活好土地等有效资产。三是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增强企业发展活力。探索推进所属集团公司层面混改,大力推动x公司等二、三级子企业混改,积极参与优质民营企业的混改,继续推行管理层和骨干员工持股等,加快混合所有制改革进程。进一步规范混合所有制企业治理,稳步推进“国有体制、民营机制、上市标准”的实施,通过资本的引进进一步转换经营管理机制,增强发展活力。

(四)着力在创新驱动上下功夫,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牢牢把握创新这个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通过创新驱动提升企业竞争力。一是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按照省国资委的部署和要求,扎实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试点有关工作,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按照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差异化薪酬等原则,做好职业经理人的选聘、管理和考核等工作。在总结本部层面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推进下属一二级企业实施市场化职业经理人制度。统筹用好管理层和骨干员工持股、虚拟股权激励、分红权激励等激励措施,进一步推动实施新增股权投资项目“跟投”,形成个人与企业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良好机制。二是进一步推进科学技术创新。围绕产业需求,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组织实施重大科技攻关,力争2019年科技研发投入同比增长率大于x%,r&d投入占比达到x%以上。大力推动x、生物质能源公司等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确保x家以上企业通过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积极开展瞪羚企业的培育行动,努力打造多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组织申报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博士工作站等,促使更多、更大创新平台布点落子。三是重点抓好人才这个关键点。牢固树立“人才强企”战略,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制定人才队伍建设总体方案,组织实施人才工作专项述职,加大优秀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

(五)着力在强化党建上下功夫,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坚强保障。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进一步提升国企党建工作水平,坚定不移打造国企党建“升级版”。全面完成企业党建入章工作,明确党组织和其他治理主体的关系,厘清权责边界,做到无缝衔接,实现企业党建与公司治理同频共振。扎实做好基层党建工作,在机关党建、混合所有制企业党建、党员发展、党员教育、党员管理、党日活动、“三会一课”等方面,选择1-2个基层党组织进行示范建设,通过工作模块的样板化,打造一批示范党支部。坚决全面彻底肃清苏荣案余毒,深刻汲取x等腐败案件教训,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持续深入开展作风整治活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xx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近期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近期工作开展情况。

(一)近期工作成效。

(二)近期工作举措。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们首先欢迎市农林局各位领导来我县指导工作,现就我县的情况汇报如下:

200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正式实施,随后国务院又颁发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财政部颁发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这些法律法规的实施为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证,同时也保证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汇报材料。我县对此项工作非常重视,及时以*政办[2007]56号文件《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意见》展发,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了政策环境。通过二年的发展,总体上看,我县农民对专业合作社有了初步认识,发展也有了一定的基础。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有力推动了“三农”的发展,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已逐渐成为我县农民增收的新途径、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和农村经营体制创新的新切入点。截止5月底,我县已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157家,其中种植业72家,畜牧业60家,农机服务25家,参与农户3000余户。

1、思想认识不到位。

大部分农民还不知道什么是合作社,对合作社带来的好处认识不到,习惯于一家一户的方式,缺乏组织起来共同发展的热情和信心。我县的合作社还处在初期发展阶段,参与农户少。

2、自身建设不规范,发展活力不强。

组织紧密,制度健全,运作正常,发展作用明显的很少,很多是有其名无其实,好多是顺应形势而注册合作社,内部管理比较松散,服务内容基本停留在信息、技术咨询等层面上,没有深层次的资金运作。现有的社员也缺乏应有的信心,没有做出一番成绩的闯劲。没有成绩,就不能吸引更多的社员参加,产品就达不到一定的规模,在市场竞争就缺乏应有的地位。

3、人才、技术、信息缺乏。

大多合作社缺乏有实践经验、有合作理念、有市场知识的牵头人,也没有专门的技术人员为其服务。大部分发起人信息来源渠道比较窄,不能获得更多有用的市场信息。

4、资金瓶颈明显。

大部分合作社想发展缺乏资金,只靠自身积累,很难有大的起色,规模很难扩大。另外在软件建设、日常运作上资金也很缺乏,不能使合作社正常运转。

5、缺乏应有的管理措施。

农业部门作为主管部门,缺乏应的管理措施对合作社的发展、运作情况很难了解,很难制定出很好的服务措施,实际上对合作社处于不管的状态。

1、统一思想认识、加强宣传引导。

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和统一对合作社的认识,切实把这项工作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来抓,作为扶持农业、支持农民的一件大实事、大好事来抓,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工作汇报《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汇报材料》。各部门要从农民利益出发,齐心协力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宣传合作社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合作社发展的良好氛围。引导农民转变观念,自觉加入对口的合作社,要鼓励经营大户,龙头企业、农技部门放下思想包袱,创办领办合作社,主动挑起带领农民共同致富的担子。

通过动员,邀请有关专家作报告,去外地参观等形式加强对合作社的认识,制作专题片,宣传标语等形式,大力宣传合作社的好处,使干部通过群众真正认识到合作社,对于创办的合作社验收合格后财政上可以给予5000元的启动资金,从政策上给予倾斜,大力掀起创办合作社的高潮。

2、典型示范,全面整体推进。

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和业务指导,选出5个典型示范合作社,每个合作社给予2万元的启动资金,规范运转运作,发挥出应有的活力,起到典型示范带动的作用,另外每乡(镇)也要建立至少一个的示范合作社。通过召开现场会、观摩会以此来全面整体推进农民专业合作化进程。

3、加强培训,组织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实地指导农民建立专业合作社。

由于合作社是新生事物,农民接受过程中需要辅导,组织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可以加快发展的进程,每个乡镇选取至少1名懂业务的人员成为辅导员,县农经管理部门可利用有利条件邀请大专院校的专家、教授对辅导员进行辅导,重点讲授合作知识、市场营销、经营管理、财务、法律等方面的知识,使其在辅导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建立辅导员与合作社的定点联系制度,确保合作社良性健康发展。

4、加大扶持力度。

一是财政支持。按照示范社建设的要求,通过考核评审,有选择地扶持那些办得好、有发展前途的示范性合作社,对其进行物资、精神奖励,不断壮大其实力,合作社可以利用奖励资金进行软件建设,市场调研等,不断开拓市场占有率。二是信贷支持。金融部门要从农村和农民需要出发,把扶持合作社作为信贷支农的重点,适当放宽小额贷款额度,支持合作社发展。三是税收优惠,制订可行的办法,从税收上支持合作社的发展。四是人员培训,制订培训计划,重点开展市场营销、信息利用、财务核算等方面的知识,通过提高合作社带头人和参与农民的整体素质,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管理水平。

5、利用新农村建设的大好时机,在示范村整治村大力发展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活动。

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整治村都有驻村工作队,要利用这一优势进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在这方面也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6、争取项目支持。

要鼓励和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申报,承担国家、市、区有关重点工程和项目,县委县政府要统筹安排把农业各部门的项目资金用到发展较好的示范合作社,使其发展壮大,真正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7、规范化运作。

每建立一个合作社,都要进行民主选举,成立理事会、监事会、完善办事机构,建立内部管理制度,县农经管理部门可以统一印制章程及各种内部管理制度,使其规范化,成立后要经农经管理部门验收,合格后统一授牌,这样可以建立一个规范一个,使其真正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

1、从20*年起我镇先后创建了2个万亩小麦高产示范片,座落在坛城镇张圩村、母庙村、姜营村、高桥村、邓桥社区等;1个玉米高产创建示范片,座落在小山村、邓桥社区、大任村。为做好小麦、玉米高产创建工作,全镇共成立了8个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员平均达11人,合作社成员最多的是蒙城县富万家农业科技专业合作社,成员23人,带动农户1328户,合作社统一采购农业生产资料1030吨,统一销售小麦1120吨,统一销售玉米1340吨。

2、专业合作社统一经营情况:农民专业合作社统一经营的面积全镇达4300多亩,其中1000—3000亩的有2个专业合作社,分别是:蒙城县富万家专业合作社和益丰专业合作社。

4、提供服务方面:农业专业合作社为其成员提供统一采购农业生产资料,统一销售农产品,统一提供技术、信息服务,为坛城农业生产提高粮食单产、土地流转等农业工作推动我镇经济发展。

5、商标注册和认证方面:蒙城县富万家农业专业合作社已在工商局注册“富万家”商标,树立品牌形象,提升专业合作社知名度。

6、小麦、玉米高产创建工作由农委统一采购良种补贴品种,每亩补贴小麦10元、玉米8元。统一采购小麦高产攻关化肥每亩20元。县农委技术指导员和镇技术员驻点到村到专业合作社,统一培训,统一技术指导,为合作社提供了政策、物资和技术支持。

7、粮棉油高产创建示范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

(1)合作社发展都是几个农民组织,都存在资金缺乏现象,制约了合作社发展。

(2)农民惜地,土地流转价格太高,限制了专业合作社在土地流转方面的工作进程。

(4)专业合作社处于摸索发展阶段,各项规章制度、利益分配、人员管理、用工制度等有待加强完善,以保障专业合作社步入正规发展。

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村级组织服务功能、推动农村先进生产力发展、繁荣农村先进文化、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从源头上减轻农民负担,解决税费改革后村级收入减少的客观需要,2019年8月14日,县农牧农村和科技局由分管领导带队,抽排业务骨干对全县22个乡镇,156个行政村就村集体经济建设情况进行检查及调研,现将检查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村级集体经济基本情况。

我县有22个乡镇,156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农户万户,农业人口5万人,农村劳动力万人,耕地面积万亩,其中集体耕地面积万亩,草地面积万亩,林地面积万亩,目前成立专业合作社133个,截止2017年底,全县农村集体资产共计万元(其中流动资产万元,长期资产合计万元,固定资产万元)。负债合计万元;(其中流动负债为万元,长期负债为万元,目前所有者权益集体经济万元),经营性资产合计万元,非经营性资产合计万元。

二、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的原因。

多年来,我县农村集体经济受保守思想的束缚,开放程度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仅仅依赖农牧业、就农牧业抓农牧业的思想严重阻碍了我县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直接影响到村级自身“造血”功能,使各项垫付资金,还有很多正常或不正常的支出没有资金来源,尽而使集体经济逐渐走向低谷、走向薄弱。

一是受思想观念的束缚,导致集体经济缺乏发展后劲。我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缓慢,有很大的原因是思想观念在作梗,思想观念上的落后是当前制约和阻碍我县农村集体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最大障碍。部分干部及群众没有危机感和紧迫感,观念和思维方式陈旧、保守,信息不灵,缺乏开拓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对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缺乏必要的认识,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束缚,没有形成很好的产业链条,只是就资源消耗资源,而没有很好的去开发资源,封建落后思想和小农意识观念导致了实践上的盲目被动,无法推动和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壮大和发展。

二是受人为因素影响,导致集体经济包袱沉重。当前,部分干部,受社会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对集体经济管理和积累意识淡薄,存在重生产轻管理、重农户轻集体的不良倾向,弱化了村级集体经济的组织功能,承担的公共职能无法实现,制约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三、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做法。

1、澄清底子,明确发展思路。底子清,思路才能明。为此,我们认真开展好摸底调查、清产核资、财务审计等,全面澄清了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底子,为指导基层抓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清晰的工作思路。一是深入调查了解。去年对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广泛的调查摸底,全面了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基本现状,分析掌握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形成了翔实的调研报告。二是狠抓清产核资。采取账实核对、实地勘查、内查外调、合同清理等措施对农村集体资产进行清查摸底、登记造册、建立台账,并对所有权有争议的资产进行了认真界定,为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三是严格财务审计。自去年7月份开始,结合“雁过拔毛”专项整治,认真梳理村(居)存在的帐实不符、账帐不符以及账外账、挪用公款等问题,全面掌握了村级组织“三资”情况。

2、政策引导,注入活力。2017年州财政给予奖励资金120万元,鼓励村集体经济发展,通过盘活闲置资产、土地流转等方式,引进项目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3、采取“飞地”经济模式,壮大集体经济。打破现有的行政区域界限,以村为单位投入产业发展资金,将贫困村纳入产业园区,实现不同村组资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利益共有、共同发展目标,打造集体经济稳定增收的产业基地。

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集体经济始终处于低落状态,主要是受思想观念、创业意识、和生产资源的影响,使集体经济停滞不前,甚至倒退,严重的阻碍了集体经济的发展和积累,主要体现在:

一是村领导班子素质不高,年龄结构、文化结构不合理,有的长期处于软弱涣散状态,有的村干部一提及发展,往往过分强调缺乏资金、人才、技术等客观条件,不能立足已有的土地、资源等优势求发展,很好的带领群众发展集体经济。

二是集体积累来源渠道单一,相当一部分村集体积累为负数,集体全部收入几乎仅来源于少数的机动地。

三是资源没能得到充分开发利用,闲置、浪费现象严重。

四是村里报账不及时,账务处理不规范,存在科目用错,账表不符现象;债权债务长期挂账不清理,存在虚有债权债务;大多数固定资产没有建账,没有明细;资源性资产集体管理不善等。

五、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情况几点体会。

一、发展村集体经济要有思路、有信心、有人干。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关键要靠支部书记,支部书记必须想干,有能力干,有决心干,只要有人干就能走出路子。

二、发展村集体经济要有政策、有重点、有激励。对推广性好、适用性强的经营模式,应该加大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对发展愿望强烈、思路切实可行、班子战斗力强的经济薄弱村,应重点给予关注和倾斜,同时对实现村级创收做出突出贡献的应予以奖励,以形成引导和推广。

三、加强经济管理,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为增强集体经济强化监督机制。要继续加强村级集体经济的财务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防止集体资产流失,节约各项经费支出,减轻集体经济负担,实现集体经济的资产积累。一是内部管理制度要再落实。如财务收支的预决算制度、支出审批制度、合同管理制度、财务公开民主理财制度、一事一议制度等其他各项制度,必须要落到实处,坚决避免走过场、走形式,要按照规定严格执行,提高资金利用的透明度,防止集体资产、资金、资源造成不必要的流失和浪费。二是村务公开要再透明。目前,我县村务公开率已经达到100%,但村务公开的质量还不高,我们要加大公开的真实性,增强公开的透明度。要提高村民对村务公开的认识,实施有效监督;组织、民政、农经等部门要经常深入基层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核实。

农民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发展大全【第五篇】

广西农民专业合作社虽然起步较晚,但是近年来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专业合作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工商局统计,截至6月,广西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6495个,同比增长%;合作社出资总额50多亿元,同比增长了2倍;成员总数71660人,同比增长了%。

从产业分布来看,广西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及种植业、养殖业、手工业等多个行业,且大部分合作社集中在种植业及养殖业。在区域分布上,由于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经济条件、交通条件以及产业结构各不相同,加上不同地区的政府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视程度也不同,因此,广西各地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情况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广西全区14个市,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分布在玉林、梧州、桂林、钦州等地,从农业生产结构上来看,这些地区主要生产木薯、蔬菜、瓜果等;养殖上以家禽、生猪为主。这些农产品的市场供给价格弹性较小,因此农户有比较强烈的合作倾向,并有可能进一步向农产品深加工方向发展。

从地理位置上看,北部湾经济区例如:南宁、防城港、北海等地交通便捷,农产品的中间商或者直接采购者较多,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较大,市场风险以及买房优势较小,因此农民组建合作组织的愿望较弱;相反,在一些受地理位置限制较大,交通不便,信息不够灵通的地方,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较小,基本处于买方市场,农民没有定价的话语权,因此,这些地区的农民加入合作社组织的愿望比较强烈,相对来说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分布也就较多。

三、新农村建设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出的新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以提高农村的自主发展能力,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这就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是提高认识,为合作社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是规范管理,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内部管理机制。

三是出台政策,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力度。

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对农民社员进行统一培训、学习技术,提高了农民社员的素质,增强了他们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因此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塑造新型农民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也为政府在市场经济下调控和支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杠杆和支点。在今后的发展中,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加大对社员的培训力度,除了提高社员的种养水平之外,还应该进一步普及与农业相关的科技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社员的综合素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农民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发展大全【第六篇】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xx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县农村工作会议要求,现将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调研情况介绍如下,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以便推动和促进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又好又快发展,让其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繁荣农村经济方面更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基本情况。

(一)数量与规模。

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出现于20世纪末,且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都是由农民专业协会演变形成的,但总体数量较少,规模较小。xx年以来,尤其是自xx年7月1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施行以来,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环境不断改善,农民对专业合作社的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引导和扶持下,农民创办合作社的.积极性日益高涨。据县农委的普查统计,截止xx年2月末,我县在工商局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46个,其中:种植业36合作社个、养殖业合作社5个、农机合作社1个、食用菌合作社4个。4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当中,**县祥驰水稻农民专业合作社、凤山五味子生产合作社为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点,**县华隆水稻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点。46个合作社共有成员2219人,资产总额万元。

(二)行业分布及分类。

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分布于不同的行业和领域,其中:种植业合作社的比重为%;养殖业合作社的比重为%;农机服务合作社的比重为2%;其他为9%,这与我县种植业、养殖业在农业总收入的比例相关。

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类型看,按牵头人划分:由农村能人和专业大户领办的39个。依托涉农部门、村集体经济组织创办的6个,其他形式创办的1个。由农村能人和专业大户领办的合作组织据主体地位,比例为%;由涉农部门、村集体经济组织创办的合作社所占比例为13%。从合作社与成员结合的紧密程度看,较为紧密的专业合作社是主要形式,约占80%。

(三)基本特点。

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近年来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整体上农民专业合作社仍然处于发展初期,在机制和运行方式上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全县4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虽然形式、行业各不相同,但有许多共性,表现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一些基本特点。

一是在合作方式上,不改变家庭承包经营制度。

二是在经营内容上,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专业合作社能够围绕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为成员开展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服务。

三是在组织管理上,实行自愿结合,民主办社。专业合作社由农民自愿组成,入社自愿,退社自由。专业合作社内部实行民主管理,重大事项由成员(代表)大会讨论决定。

四是在办社宗旨上,对内以服务为宗旨,对外以获取最大利润为目标。专业合作社对其成员开展技术培训、信息咨询、农资供应,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不以盈利为目的,对外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参与市场竞争,以获取最大利润为目标。

五是在盈余分配上,让社员得到实惠。专业合作社无偿、低偿为社员开展技术培训、技术辅导、信息发布,甚至无偿提供良种等;帮助社员进行产品销售,或者按不低于市场价统一收购后销售;加工、销售环节产生的盈余按交易量实行二次分配,给社员带来实惠。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于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我县全面实现小康的步伐,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第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大幅增加农民收入。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突出的是农民增收困难。从近几年的实践来看,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破解这一难题的重要途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不仅有效解决了农民购买农业生产资料难和销售农产品难的问题,而且促进了农产品加工、运销、服务业的发展,使农民能够部分分享流通、加工环节的利益,增加了农民收入。祥顺镇1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人均纯收入7360元,比xx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802元。

5、加强组织领导,搞好指导和服务工作。县政府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工作推进领导小组,组长由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副组长由县政府主管副县长担任,成员由农委、工商、科协等及相关部门参加,抽调专职人员,成立专门组织具体负责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日常指导和管理服务工作。从合作社领取营业执照开始全程对合作社的运行进行指导、监督、检查,随时纠正运行当中存在的违章违规问题,确保合作社健康有序发展,使合作社真正起到其应有的作用。

农民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发展大全【第七篇】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按照服务农民、进退自由、权利平等、管理民主的要求,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使之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这为今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潍坊作为农业产业化的先行地区,如何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围绕这个问题,最近我们组织力量进行了一次较为深入的调查分析。

一、态势与特点

我市的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伴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推进而产生和发展的。九十年代以后,合作社成为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去年七月《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正式颁布实施以来,全市农村各种力量进一步加快聚集,重视利用新的发展平台,开始形成多种主体牵头兴办、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多种模式竞相发展的新格局。

(一)农业龙头企业着眼于培植稳固的优质原料生产基地,积极牵头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初期一般是农业龙头企业的成长期,同时也是企业加农户模式的“蜜月期”。随着产品供不应求阶段的结束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传统的“龙头企业+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开始暴露出一些难以克服的缺陷。对农户而言,与合作对象龙头企业地位不对等,在价格制定、利益分配、风险承担等重大问题上缺少对话谈判能力,有时遭受损害也无能为力。对大中型龙头企业而言,直接与农户打交道,管理成本高,监督不能到位,标准化生产措施难以落实等等。这些情况说明,农业产业化链条中间环节主体缺位的情况十分突出。在这种情况下,有眼光的龙头企业开始牵头成立或参与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运行模式。诸城市得利斯生猪专业合作社就是得利斯集团牵头成立的。合作社一方面与龙头企业洽谈签订供销协议,帮助社员建立稳定的销售市场,积极谋求合作社共同利益。一方面建立完善的内部运行机制,合作社成员结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经济共同体,生猪养殖基地不仅得到稳定,而且安全质量有了切实保证。目前得利斯生猪专业合作社在诸城及周边地区设立了20个服务部,发展生猪专业合作社社员300多名,建设300多家合同猪场,年可出栏合同猪10万头,带动农户增收2000万元。

(二)基层农业部门技术人员着眼于提高科技服务效能,积极牵头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县、乡农业部门的技术人员发挥组织协调优势和技术服务优势,组织相关产业领域的种养户、营销户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解决农民致富难、农村经济增长难、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难等问题的重要途径。一是创新了农业科技推广平台。青州市谭坊镇兽医站科技人员创办的诚信肉鸭农民专业合作社,牢牢把握统一购料、统一购苗、统一购药、统一饲养管理规程、统一销售、统一结算等“六个统一”,为农民解决了饲料品牌多乱、劣质兽药充斥市场、鸭苗质量参差不齐、饲养管理不规范等诸多问题,从而成为龙头企业和养鸭户都依靠的对象,呈现出“两头香”的良好局面。目前该社社员由成立之初的67户发展到现在278户,年纯利润超过15万元的社员养殖户达30多户、10万元以上的60多户、5万元以上的80多户,社员从谭坊镇拓展到周围郑母、东夏、黄楼等镇以及寿光、昌乐等地,发展势头良好。二是催生了新的农业科技推广网络。临朐县绿丰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在临朐、昌乐两县共设立区域服务联络部37处,发展村级服务联络员720名,分层次负责对示范户及成员户提供全方位技术指导服务。目前已建立示范户930户,发展成员户5600户。依托这一科技推广网络,该合作社引进推广“先玉335”高产玉米品种8万亩,亩产达到800公斤左右,亩净增200-300公斤,总计增产粮食2000多万公斤,农民增收3500多万元。生产推广放线菌生态肥800余吨,推广应用面积近万亩,为农民增收3200余万元。三是构建了学习培训新机制。前面提到的临朐县绿丰合作社,结合农村实际创建了农民现场培训会制度,两年内举办农民现场会1200余次,培训农民4万多人次,使农民对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应用效果有了直观认识,大大提高了推广成效。在合作社层面能够开展如此高密度、大规模、直接面向农民群众的现场科技培训,而不再需要政府出面组织,充分展现了合作社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三)基层供销社着眼于密切与农民群众的联系和推进二次创业,积极牵头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近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供销社“一个网络、两个平台”和农产品经营服务体系建设得到有效推进,供销社系统逐步走出低谷。从牵头、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入手,进一步扎根农村,贴近农民,已经成为供销系统的共识。从调查看,供销社已经成为我市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带动力量。截至今年10月份,全市供销社系统牵头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176个,带动农户约万户,分别占全市的%和55%。诸城市大有花生生产合作社是由诸城市供销社牵头,并以经营设施、场地、资金等方式出资与当地农民共同组建。目前,已发展社员268户,建立起花生种植基地1680亩,年经营收入1000多万元,社员年增收入150多万元。

《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调查与思考》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农民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发展大全【第八篇】

从我县首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诞生,截止目前全县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21个。其中自治区级示范性合作社3个:旭日农畜产品购销专业合作社、腾飞农畜产品购销专业合作社、古力地亚尔农民专业合作社.xxx县前程农畜产品购销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类型多,涉及面广,合作社组织涉及农业各个领域。其中从事农产品购销70个,林果业4个,畜牧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较快,从刚开始的3-4年增加到现在的47个。今年全县首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社—xxx县那依力农民专业合作联社在xxx县托克扎克镇成立。联合社的农产品都是联合社成员的基地直接提供的,通过成立联合社,将进一步提高农产品品质,同时可以减少农产品销售的中间环节,降低单个合作社销售的成本,还能有效整合资源、连接市场之路,从而开展更高平台上的产品营销、信用合作等各项服务。目前有67合作社统一使用合作社财务规范和报表。

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辐射作用显著。合作社有社员2350人,带动周边农户10450户,销售农产品累计23000吨,实现销售收入4900万元,占农产品销售收入的7%。

入社社员达2956人,签定销售合同数1891个,合同面积7049亩,销售农产品吨,销售金额万元,上交税金万元。

截止目前全县合作社入社社员3255人,拥有固定资产总额万元,带动农户数28900户,经营规模面积7649亩。为了增加农产品销售,站敏乡旭日合作社在喀什市建立了蔬菜批发市场,收购当地农民种植的土豆、白菜、皮芽子等蔬菜,每月销售量600吨;全县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招标,与各乡镇中小学校签订食品供货协议,主要供应学校食堂肉、菜、蛋等食品,每月供应蔬菜等食品100吨;积极开拓市场,扩大产品销路。充分利用广州对口支援我县的大好时机,扩大我县优质农副产品在全国的销售,产品在国内销售到天津、广洲、上海等内地市场。xxx县绿洲红枣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旭日农民专业合作社与上海森雁集团签定甜瓜、鲜杏供货协议,销售xxx县优质甜瓜、杏子,乌帕尔乡的“晨光”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办理进出口许可经营证,与周边的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周边国家开展进出口贸易。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1、宣传认识不够。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还处于起步摸索阶段,在宣传引导方面不够广泛、深入,致使部分基层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政策理解不全面,对推动合作社发展的积极性不高;部分农民合作意识不强,入社积极性不高,影响合作社的发展壮大。

2、人才、技术、信息缺乏。一是各部门缺乏懂农村专业合作社知识的专业人才,合作社缺乏有实践经验、合作理念、市场知识的牵头人,农民缺乏合作知识。二是合作社的产品多为初级产品,标准化、规范化生产程度低,且产业层次低,科技含量不高,难以深度开发农产品的附加值。三是由于思想保守,合作社之间的信息交流较少,供求信息渠道比较单一,影响市场的进一步扩大。

3、自身建设不规范。xxx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虽然呈现出较好的趋势,但从整体上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还很不平衡,组织化程度也参差不齐,合作领域窄,服务功能弱,发展规模小,总量少,入社会员少,辐射带动面小;有一些合作组织发展不规范,管理机制不健全,内部运行机制不够完善,没有章程、制度、没有工商登记,工作的随意性较大;没有利润返还机制和必要的监督机制,利益联合机制也不完善,尚末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紧密型利益共同体。在外部环境上,认识程度还不高,扶持力度还有待加强。这些问题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规范和提高。

5、政策落实不到位。随着国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实施,合作社的发展引起了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出台一系列扶持优惠政策来推动合作社发展,但到具体执行时一些优惠政策难以落地。如:税收减免政策执行不统一、贷款担保困难、生产设施用地困难等。政策落实不到位影响了合作社进一步做大做强。

6、资金困难。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民签订了农产品购销合同,由于流动资金短缺,不能正常支付,而贷款又担保落实难,阻碍了合作社的发展。

7、产品附加值低。我县大多数合作社销售的农产品是以散装原产品或半成品形式出售,很少进行产品的分级、包装、这不仅影响了我县农产品市场范围的开拓,而且制约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民可持续增收的成效。

1、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村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导小组,乡镇长、村长担任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导小组组长,具体负责组织、协调、指导所辖范围内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地点设在村组。县农业局要依法履行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指导、协调和服务职责,县农经局具体负责做好发展规划制定、法律政策落实、项目管理和绩效评价、示范培育、宣传培训、统计监测等工作。

2、加大宣传力度。要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作为农村普法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采取广播、电视、网络、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切实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的合作理念和依法办社意识,增强各级干部依法支持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指导体系建设。要进一步加强指导服务合作社发展的'工作力量,建立健全合作社辅导员队伍和工作指导体系,县成立合作社指导服务中心,乡镇、场成立合作社指导服务办公室。要抓紧制定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与发展的业务指导操作规程,加大对合作社辅导员培训力度,努力培养一支熟悉法律政策、热心合作社事业的辅导员队伍,为促进合作社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4、规范农产品生产和质量安全管理。引导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标准化生产,开展统一投入品采购供应、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技术服务、统一注册商标、统一产品销售等服务。建立合作社农产品生产档案,实行农产品质量追溯和监测制度。大力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品牌,如阿克喀什羊肉、木什红枣、土鸡和土鸡蛋、兰干土豆、阿瓦提石榴土红枣和蜂蜜、站敏巴旦木和核桃、红花等。开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和地理标志等认证活动。

5、加快市场开拓能力建设。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产品外销平台建设,到内地开拓销售市场,组织产品向广州等内地销售,加快现代农业农产品市场开拓体系建设。大力开展“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企对接”、“社企对接”、“农市对接”等五大对接,促进合作社与城市超市、学校食堂、涉农企业、农资生产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实现产销衔接。组织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参加产品展示、展销、洽谈推介活动。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参与内地展会,负责做好展品宣传、广告等工作,县财政给予一定的展会经费补贴。通过扩大合作社产品销售半径,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可持续发展能力。

6、加强规范化建设。把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认真贯彻农业部等国家11部委的合作社示范社建设行动意见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的建设规划和示范社标准。围绕设立登记、建章立制、利益联结、统一服务、民主管理等,引导开展规范化建设。我县每年选择培育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7、营造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环境。执行近年来自治区出台的财政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国家和自治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项目,可优先争取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提供信贷支持。县农行、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要会同县农经局共同做好农民业合作社信用评估和建档工作。鼓励将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授信与合作社成员单体授信相结合,采取“宜户则户、宜社则社”的办法,建立信贷支持绿色通道。县政府支持的贷款担保公司要把农民专业合作社纳入服务范围,支持有条件的合作社兴办农村资金互助社。

8、强化服务和销售功能。计划参加合作社的农户覆盖面达35%,50%以上的合作社实现标准化生产销售,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增收水平超过其他农户20%以上。到,围绕我县六大产业发展,形成一批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经营载体的产业集群,经营实力明显提高,运行更加规范,服务农民能力显著增强。

9、争取项目支持、鼓励和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健全合作社结构,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以示范标准推进合作社发展,申报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项目,为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使其发展壮大,真正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10、规范化运作。

每建立一个合作社,都要进行民主选举,成立理事会、监事会、完善办事机构,建立内部管理制度,农经局统一印制章程及各种内部管理制度,使其规范化,成立后由农经局验收,合格后统一授牌,这样可以建立一个规范一个,使其真正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3084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