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的文言文句子句说实用(通用8篇)

网友发表时间 2150215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的文言文句子句说实用(通用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的文言文句子句说【第一篇】

原文: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翻译: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a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的文言文句子句说【第二篇】

1、省略主语。有承前省、蒙后省,自述或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例如: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柳宗元《捕蛇者说》)。

沛公谓张良曰:“……()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司马迁《鸿门宴》)。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左传o曹判论战》)。

2、省略谓语。与现代汉语比较,文言中谓语的'省略较多见。例如: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同上)。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3、省略宾语。有动词宾语的省略。例如: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司马迁《陈涉世家》)。

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沈括《活板》)。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司马迁《鸿门宴》)。

有介词宾语的省略。例如:

竖子不足与()谋。(同上)。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陶渊明《桃花源记》)。

4、省略介词。文言中介词“于”也常常省略。例如: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苏轼《石钟山记》)。

激昂()大义,蹈死不顾(张博《五人墓碑记》)。

文档为doc格式。

的文言文句子句说【第三篇】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了涉世家》)。

“......,......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

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的形式表被动。如:“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用“见”、“于”,“见......于......。”表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暴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丰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用“为”,“为......所.....。”表被动。如:“(巨)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用“被”表被动。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的文言文句子句说【第四篇】

1.你要相信,我在你身边的时候,我真的用了我最深的情,而我带着伤离开的时候,我也从未怪过你半分。

2.有些时候,不是不甘心离你远去,而是自己万分不舍,我只希望你记得,在我的心底一直会有一个位置属于你。

3.仰望天空,强忍着不让泪流下。可,最终,软弱还是打败了坚强。

4.别指望着一切都会维持原样,任何事情都是变化的,人更是如此。

5.当初撕心裂肺的挽留,不过是心有不甘的表现。

6.岁月,匆匆而逝的光阴,多少寂寞呈几番黯然的绽放,惊醒的落叶,没有方向的漂泊,不知何处是终点。

7.我曾以为你是我的光,却没想到你成我的伤。

8.我巴不得你过得穷困潦倒,半夜想起的全是我的好。

9.当日子成为旧照片,当旧照片成为回忆,我们成了背对背行走的路人,沿着不同的方向,固执的一步一步远离,没有雅典,没有罗马,再也没有回去的路。

10.我好害怕,害怕听到有人说要陪我一辈子,结果我回头看的时候,他却已经走了好久了。

11.暖色的梦变冰冷的枷锁,如果时光倒流我们能抓得住什么。

12.最深的孤独是站在人群中而哑口无言。

13.有时候,你原谅别人,只是因为你还想把他们留在你的生活里。

14.人们常常去怀念那些过去的事情,不是因为它有多美好,只是因为它再也回不来了。

15.弹一曲人生悲歌,书一副水墨颜华。叹尘世辗转,风霜掩盖岁月年痕,再走当初的那条街,早已物非人非。风尘冷冷,夜深更更,有谁还记得曾经发生的一切。又回首,寂寞长街惟有灯火阑珊依旧。

16.咖啡就是咖啡,不管放了多少糖,依然会有淡淡的苦涩。

17.没有你的日子里,一切都是那么茫然。分手了,还说什么。

18.我想给你幸福,却走不进你的世界。我想用我的全世界来换取一张通往你的世界的入场券,不过,那只不过是我的一厢情愿而已。

19.人人都说你活该独自凄凉,其实没人懂你的情长。

20.到底是一见倾心的人,便是只想着拒我于千里,置我至死地,也能吸引我到至今。

文档为doc格式。

的文言文句子句说【第五篇】

一川云水,一朵彼岸,流年于指尖散落,一影碎念,一场风花,浅吟低唱成曲。你还知道哪些象征。

爱情。

的文言文句子吗?下面是本站网友为大家准备的一些象征爱情的文言文句子,欢迎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喜欢。

1)前世,我频频回眸,挥别的手帕飘成一朵云。多少相思多少离愁。

2)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3)安能与君相决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4)善花开结怨果。

人生。

既痴缠为何会是错。

5)心如琉璃也会被尘埃招惹。

6)三分春色,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7)长街长,烟花繁,你挑灯回看,短亭短,红尘辗,我把萧再叹。

8)是宿命的悲还是轮回的痛。

9)终是谁使弦断,花落肩头,恍惚迷离。

10)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斜倚云端千壶掩寂寞,纵使他人空笑我。

1)任他凡事清浊,为你一笑间轮回甘堕。

2)寄君一曲,不问曲终人聚散。

3)谁将烟焚散,散了纵横的牵绊。

4)就这样吧,从此山水不相逢。

5)经流年,梦回曲水边,看烟花绽出月圆。

6)一年老一年,一日没一日,一秋又一秋,一辈催一辈一聚一离别,一喜一伤悲,一榻一身卧,一生一梦里寻一夥相识,他一会咱一会那一般相知,吹一会唱一会。

7)纸张有些破旧,有些模糊。可每一笔勾勒,每一抹痕迹,似乎都记载着跨越千年万载的思念。

8)相忘谁先忘,倾国是故国。泠泠不肯弹,蹁跹影惊鸿。

9)转身,一缕冷香远,逝雪深,笑意浅。来世你渡我,可愿?

10)缘聚缘散缘如水,背负万丈尘寰,只为一句,等待下一次相逢。

11)蝴蝶很美,终究蝴蝶飞不过沧海。

12)尘缘从来都如水,罕须泪,何尽一生情?莫多情,情伤己。

13)任他凡事清浊,为你一笑间轮回甘堕。

14)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斜倚云端千壶掩寂寞,纵使他人空笑我。

15)有一种隐忍其实是蕴藏着的一种力量,有一种静默其实是惊天的告白。

16)看那天地日月,恒静无言;青山长河,世代绵延;就像在我心中,你从未离去,也从未改变。

17)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坠花湮,湮没一朝风涟。花若怜,落在谁的指尖。

18)总在不经意的年生。回首彼岸。纵然发现光景绵长。

19)终于为那一身江南烟雨覆了天下,容华谢后,不过一场,山河永寂。

20)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

1)举杯独醉,饮罢飞雪,茫然又一年岁。

2)人天自两空,何相忘,何笑何惊人。

3)雾散,梦醒,我终于看见真实,那是千帆过尽的沉寂。

4)心微动奈何情己远,物也非,人也非,事事非,往日不可追。

5)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6)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

7)随你走在天际,看繁花满地。

8)既不回头,何必不忘。既然无缘,何须誓言。今日种种,似水无痕。明夕何夕,君已陌路。

9)长歌当哭,为那些无法兑现的诺言,为。

生命。

中最深的爱恋,终散作云烟。

10)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11)静守时光,以待流年。

12)往事浓淡,色如清,已轻,经年悲喜,净如镜,已静。

13)残花若梦,花落满天,舞乱心伤,沿着天边最美的那一道风景。

14)秋风,穿尘而过,云水间,静无言,守在红尘,守候一份约定。

15)花丛的回眸,惊艳了谁?那清雅如水,月下的相遇,携手了谁?那一生的相许。

16)夜色漫,青莲月,墨迹绘不尽红妆,桃花面,菩提下,白蕊漾成了流光。

17)梦里繁花落尽,此情未央,此意难忘,弦虽断,曲犹扬。

18)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19)春深花浅笑,秋浓叶忧伤,夜月一帘梦,春风十里情。

20)春挽冬留独自悲,日月星辰几轮回,花间媚影谁留恋?待看红尘谁伴随?

的文言文句子句说【第六篇】

与现代汉语比较而言,文言中存在以下几类特殊句式:

1.判断句(包括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

2.省略句。

3.被动句。

4.倒装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

5.固定格式。

在文言的翻译中要注意将其转化为现代汉语的正常语序。

判断句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为谓语,对主语直接表示判断的句子。在现代汉语里,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一个判断词“是”来联系。如:“鲁迅是绍兴人。”但也有不用判断词的。如:“鲁迅,绍兴人。”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式通常是借助于虚词构成一定格式来表示的,主要表示法有以下几种:

1.“者,也”格式。“者”“也”都是语气词,“者”表提顿,“也”表肯定。这是古汉语判断句的典型结构。“者也”可以单用,可以双用,可以合用,也可以不用。如:

“刘备者,天下枭雄也。”(“者也”双用)。

“刘备者,天下枭雄。”或“刘备,天下枭雄也。”(“者也”单用)。

“刘备,天下枭雄。”(“者也”不用)。

“刘备,天下枭雄者也。”(“者也”合用)。

“自言本是京城女。”《琵琶行》。

“同是天涯沦落人。”《琵琶行》。

3.动词“为”表判断。

“此为何若人”(这是怎样的人)《墨子》。

4.副词“乃”“即”“则”“皆”表判断。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吾翁即汝翁。”(我刘邦的父亲就是你项羽的父亲。)《汉书、项籍传》。

“此则岳阳楼之在观也。”《岳阳楼记》。

“吾村十里皆平原。”《冯婉贞》。

5.否定判断。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以上是判断句常见的表示形式,译成现代汉语时,都要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判断词“是”。但是,在一些文言句子中,有的原来有“是”字,从表面上看,这个“是”字很像是判断词,其实,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它不是判断词,而是一个指示代词,复指前文内容,译为“这”“此”。翻译时,有时要另加判断词“是”。如:

“是时,曹操遗权书。”(这时曹操送给孙权一封信。)《赤壁之战》。

“是吾剑之所从坠。”(这儿是我的剑掉进水里的地方。)《刻舟求剑》。

所谓被动句是就主语和谓语的关系而言的,主语不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而是动作行为的承受者。现代汉语中的被动句一般用介词“被”来表示。为方便学习,我们把古汉语中的被动句,分为两大类,即标志被动和意念被动。

(一)标志被动主要有四类标志。

1.于(乎)式,即“动词+于(乎)+主动者。

介词“于(乎)”用在动词后表被动,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例如:

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

怀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受制于人。

2.“见”,“见于”式。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3.“为”“为所”“为所”

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先发者制人,后发者为人所制。《项羽列传》。

4.被(在文言中较为少见)。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

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孔雀东南飞》。

(二)意念被动。

有表示被动的介词出现,需要联系上下文去理解,如: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项脊轩志》。

洎牧以谗诛。《六国论》——等到李牧因为谗言而被杀。

文言文中的倒装句包括谓语前置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定语后置句。

在汉语的语法中,句子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的位置在古今汉语中是一致的。但有时因为表达的特殊需要而出现倒装现象。现代汉语也有不少倒装句,但古代汉语中的倒装句形式更多,格式也更固定。

(一)谓语前置(主谓倒装)。

一般是为加强感叹和疑问的语气。如: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论语〉〉。

在现代汉语中为加强感叹和疑问的语气也经常用主谓倒装句式。如:

太不聪明了,孩子!

(二)宾语前置。

1.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是疑问句中宾语前置的两个必要的条件,缺一不可。疑问代词有孰、何、谁、曷、安、奚、恶、胡等,疑问语气词有乎、诸、邪、哉等。例句:

子将安之。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论语〉〉。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何为其然也〈〈赤壁赋〉〉。

乐夫天命复奚疑〈〈归去来兮辞〉〉。

2.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前置。

否定句一般带有否定副词“不、毋(无)、未、非、弗、勿”或否定性无定代词“莫”。否定句,代词作宾语,是否定句中宾语前置的两个必要条件。

子不我思,岂无他人〈〈诗经〉〉——你不想我,难道没有别人思念我。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与国也〉〉。

以为天下莫己若者。〈〈秋水〉〉。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

3.一般句式中的代词宾语的前置。

这种现象一般出现在先秦古籍中。如:〈〈论语〉〉。

4.一般句式中的介词宾语前置。如: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5.用“之”“是”来提宾。如:

何陋之有。

何必公山氏之之也。

其斯之谓与!

无乃尔是过欤!

(三)定语后置。

在现代汉语中,定语一般在中心词的前面。文言文中定语有时在中心词的后面,这是为了使中心词突出,或者为了使句子更流畅顺口。

1.数量性定语的后置。

数量词作定语往往放在中心词的后面。如: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鸿门宴》。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2.定语后置的标志。“者”(译为的)、“之”

(1)、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2)、中心词+之+后置定语。

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3)、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马之千里者。

石之铿然有声者。

的文言文句子句说【第七篇】

3、何处相逢,登宝钗楼,访铜雀台。——出处:刘克庄《沁园春·梦孚若》。

4、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出处: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5、伤心故人去后,冷落新诗。——出处:李邴《汉宫春·梅》。

6、前经洛阳陌,宛洛故人稀。——出处:王维《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7、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出处:白居易《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8、巴山重叠相逢处。——出处:张先《渔家傲·和程公辟赠》。

9、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出处:孟浩然《留别王侍御维》。

10、风枝惊暗鹊,露草覆寒蛩。——出处:戴叔伦《客夜与故人偶集》。

11、谁知江上酒,还与故人倾。——出处:周紫芝《临江仙·送光州曾使君》。

12、已过才追问,相看是故人。——出处:吴伟业《遇旧友》。

13、山将别恨和心断,水带离声入梦流。——出处:罗隐《魏城逢故人》。

14、但东望、故人翘首。——出处:戴复古《贺新郎·寄丰真州》。

15、今夜故人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出处:吕岩《梧桐影·落日斜》。

16、客路相逢难,为乐常不足。——出处:苏轼《送顿起》。

17、湖水无端浸白云,故人书断孤鸿没。——出处:黄庭坚《秋怀二首》。

18、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出处:叶清臣《贺圣朝·留别》。

19、蕃汉断消息,死生长别离。——出处:张籍《没蕃故人》。

20、故人相望若为情。——出处:陈克《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21、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出处:王之涣《九日送别》。

22、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出处:黄庭坚《品令·茶词》。

23、前年伐月支,城上没全师。——出处:张籍《没蕃故人》。

24、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出处:王绩《秋夜喜遇王处士》。

25、一一书来报故人,我欲因之壮心魄。——出处:李白《赤壁歌送别》。

26、为惜故人去,复怜嘶马愁。——出处:高適《送魏八》。

27、丈夫贫践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出处:高適《别董大二首》。

28、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出处:戴叔伦《客夜与故人偶集》。

29、故人早晚上高台。——出处:舒亶《虞美人·寄公度》。

30、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出处:戴叔伦《客夜与故人偶集》。

31、故人何不返,春华复应晚。——出处:柳恽《江南曲》。

32、故人南燕吏,籍籍名更香。——出处: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33、还怕掩、深院梨花,又作故人清泪。——出处:吴文英《无闷·催雪》。

34、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出处:罗隐《魏城逢故人》。

35、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出处:韦庄《章台夜思》。

36、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出处: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37、忽忆故人今总老。——出处:王安石《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

38、故人在其下,尘土相豗蹴。——出处:苏轼《送顿起》。

39、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出处:贺铸《钓船归·绿净春深好染衣》。

40、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出处:戴叔伦《客夜与故人偶集》。

41、玉楼深锁薄情种。——出处:秦观《桃源忆故人·玉楼深锁薄情种》。

42、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出处:罗隐《魏城逢故人》。

43、寒笛对京口,故人在襄阳。——出处:刘昚虚《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

44、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底铃声。——出处:蒋捷《声声慢·秋声》。

45、就解佩旗亭,故人相遇。——出处:吴文英《扫花游·西湖寒食》。

46、喜得故人同待诏,拟沽春酒醉京华。——出处:高启《清明呈馆中诸公》。

47、故人宿茅宇,夕鸟栖杨园。——出处:李白《之广陵宿常二南郭幽居》。

48、翠微高处,故人帽底,一年最好,偏是重阳。——出处:吴文英《惜黄花慢·菊》。

49、一年两度锦城游,前值东风后值秋。——出处:罗隐《魏城逢故人》。

50、相逢成夜宿,陇月向人圆。——出处:杜甫《宿赞公房》。

的文言文句子句说【第八篇】

1、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遇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脱事物本身的乐趣。

2、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我心里把它们(蚊子)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这么一想,眼前果真就出现了千百只白鹤。

3、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

——慢慢地用烟喷它们,使它们冲着烟边飞边叫,构成一幅青云白鹤图,果真像鹤群在青云边上发出叫声一样。

4、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我便凭着假想在这个境界中游览,愉快而又满足。

5、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6、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危险。”

7、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9、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

10、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说:“那大概是‘恕’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11、未几,高垣睥睨,边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

——没多久,(又出现了)高高的城墙,(顶上是)呈凹凸形的短墙,连绵六七里,竟然是一座城了。

12、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过一阵子,大风停止,天空晴明,先前的景象全都消失了,只有一座高楼,上与天接,

13、楼五架,窗扉皆洞天;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

——(每层)有五间房,窗户都敞开着,都有五处明亮的地方,那是楼外的天空。

14、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

——(低层)楼上的人们来来往往,各干各的事情,有靠着(栏杆)的,有站着的`,姿态各不相同。

15、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

16、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17、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

18、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这家人很赞赏儿子聪明,却怀疑偷盗是隔壁那个老人干的。

19、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靠近长城一带的人们中,有一个精通术数的人。(一天)他家的马不知什么缘故逃到胡人那边去了。

20、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他儿子就因为腿瘸的缘故(没有被征去打仗),父子得以保全生命。

初一年级下册: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

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

3、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4、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5、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6、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当博士吗!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

7、“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有才能的人几日不见,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

8、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北方的寒气传送打更的声音,寒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将军和战士们征战多年,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凯旋而归。

9、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0、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在座所有宾客,没有人不伸长了脖子,侧着头注意看,微微含笑,默默赞叹,认为表演真是妙极了。

11、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1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在这时所有的宾客们没有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甩甩袖子、伸出手臂,两腿发抖,差点儿就想要抢先逃跑了。

13、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

14、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

——天向西北方向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向这里移动。

15、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地向东南陷塌,所以江河流水和泥沙都在这里汇集(或流向这里)。

16、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两只狼都不敢上前,瞪眼朝着屠户。

17、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18、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屠户正要上路,转到柴草堆后面一看,只见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想要钻过去从背后对屠户进行攻击。

19、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

20、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215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