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灾难课程 灾难课程精编5篇

网友发表时间 2542015

【导言】此例“灾难课程 灾难课程精编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灾难课程1

关键词:高校;灾害教育;防灾减灾;教育课程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2-0001-04

随着极端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和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加强了灾害的教育,同时越来越重视防灾减灾的研究。纷纷加强了对灾害防治的研究和教育。我国灾害发生频繁,是世界上受灾十分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大灾乃至巨灾时有发生。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灾害教育意识相对较差,民众缺乏灾害相关知识、防灾意识不足、防灾技能较差,使得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更加严重。“致力于将灾害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中”是国际灾害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1],高校灾害通识教育是实现传播和普及社会公众灾害知识、持久有效地提升社会公众灾害意识和防灾减灾技能的重要环节[2]。灾害教育需系统化,才能使大学生掌握基础的灾害知识,对防灾减灾意识和技能的提升具有重大意义[3]。

高校是人员密集的区域,面对突发灾害,怎样在最大程度上保障人身安全,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而高校开设灾害与防灾减灾通识教育课程,使学生正确认识灾害的种类、规模以及灾害造成的严重后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校大学生也即将步入社会,在充分了解灾害相关知识后,对实现向社会公众传播和普及知识,提高公民灾害意识和防灾减灾技能起着重要作用。

一、高校开设灾害与防灾减灾课程的必要性

当前国内大学生灾害救护知识与技能较缺乏,学习灾害知识和技能的意识较强,但高校开展灾害教育内容较分散,缺乏系统性,形式单一,学习需求与教育现状存在矛盾,大学生获取的灾害教育知识远远不能满足防灾、自救互救、应灾的需求[4]。灾害知识的教育十分重要,灾害一旦发生,灾前准备充足与否以及紧急情况下应变灾害的能力高低,对及时选取适宜的防治措施减轻灾害带来的危害和自身安全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内灾害频发,形式严峻

我国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繁,灾害一旦发生,灾害的损失特别是人员伤亡十分惨重,其原因主要为:

①我国国土面积广大,自然环境条件十分复杂,孕育灾害发生的条件十分优越;②我国人口众多、人口密度大;③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十分不足。所以,开展防灾、减灾工作对未来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联合国对20世纪以来全球发生的特大自然灾害进行了统计,发现全球共发生特大自然灾害共54起,我国占8起之多,我国灾害发生造成的死亡人数占同一时期全球因灾死亡人数的44%。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灾害造成了重大损失,据统计,每年因灾造成的直接损失达500亿元以上,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5],严重阻碍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地区人口密集,灾害的发生对人们生命财产带来严重的威胁。一些农村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落后,自然地理条件复杂,防灾减灾能力较弱。国内自然和人为引起的灾害以及灾害发生后带来的次生灾害,是我们当前不可忽视的严重问题之一,我国防灾减灾工作十分艰难,形势严峻。

(二)国内灾害教育起步晚,比较缺乏

灾害教育的开展,有利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灾害的认识,培养人们具备良好的防灾能力,更好地应对灾害发生时带来的突况,降低灾害发生的风险[6]。我国开展灾害和防灾减灾教育起步时间与国外有很大的差距。

100年前,新西兰就已经开始在学校进行火灾演练,1977年明确把自然灾害与民事防御纳入学校教学大纲[7];日本学校开展灾害教育已有30余年历史[8]。而发展中国家从1990年代中期才开展灾害教育,灾害与防灾减灾教育起步时间较晚。

汶川地震后,我国提出要将防灾减灾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不少专家也呼吁把灾害教育纳入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系[9]。总而言之,随着灾害的不断发生,越来越多灾害与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大量的宣传减灾与防灾行动,让人们意识到灾害带来的危害。但关于灾害的教育方面却明显不足,人们不能准确的判断灾害来临时该采取何种方式来保护自身安全。国民教育和基础教育中对灾害教育还相对薄弱,人民群众对灾害认识严重不足,影响灾害发生后防灾减灾实施的效率,灾害教育有待加强。

(三)大学生防灾知识和能力的学习必不可少

大W生是将来社会的主力军,在灾害预防、应对中能发挥积极的作用。①灾害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全球性问题,在灾害和意外事故频发的当今,灾害给社会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人员伤亡和难以磨灭的伤痛[10];②因为大学生意外伤害发生率高[11],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一连串问题,为减少大学生受到意外伤害的几率,对高校普及灾害教育是非常必要的[12];③因为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不同的地方,毕业以后会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岗位和层面,基础扎实、学习能力强[13],有利于普及灾害教育。对大学生进行灾害教育,不仅能提高他们自身的安全系数,也能帮助周围的人逃生、自救互救,减轻伤亡率。

二、高校灾害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我国灾害教育的现状

高校是对大学生进行灾害教育的主要场所,然而高校中却缺乏相关灾害教育课程。调查中发现,学校教育排在大学生获取灾害及减灾知识主要途径的最后一位,仅%的大学生参加过救灾演习等活动,这说明学校对灾害知识及防灾减灾教育不够重视,大学生对防灾教育和防灾演习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知识,更不具备相应的防灾技能和素养。如:俄罗斯的人民友谊大学2003年发生大火灾,在同一座楼里,我国11名留学生无一逃脱,而日本几十名小学生却全部存活。另外,在一份对包括北京师范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5所不同类型的高校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虽然有一定的减灾意识,但存在明显的灾害基础知识不足、减灾行为不正确等问题,反映出大学生对灾害问题了解不足,不具备基本的防灾、减灾能力。调查还显示,大学生获得灾害及减灾知识的主要途径依次是电视、网络、书本和报刊,学校教育排在最后一位[14]。

(二)我国灾害教育存在的问题

如何在高校学生原有知识基础上,更好地开设防灾减灾教育课程,是高校教师在灾害教育过程中面对的一大难题。而在高校灾害与防灾减灾教育的开设过程中,并未达到教育的目的,总有一些不足之处。当前,高校开设的灾害与防灾减灾课程具有以下特点。

1.注重知识讲授,忽视技能培养。高校开设灾害教育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通常是讲授为主。老师在课堂上占支配地位,主要是停留在理论讲解上,这样的讲解方式对相关知识的传达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缺乏实践,与灾害教育的特点不相适应,并未达到灾害教育的要求。灾害与防灾减灾教育,主要达到让学习者具备正确的灾害与防灾减灾素养、技能以及思想的主要目的,在面对灾害时,能够正确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老师单纯地给学生灌输一些防灾减灾知识,一方面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另一方面不能达到灾害与防灾减灾教育的目的。应当让学生具备正确对待灾害的态度,切实掌握一定的防灾技能,这是当前灾害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

2.虽有开设课程但考核不足。我国各个高校在教育部和主要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都会开设灾害与防灾减灾的相关教育课程,但这些课程大都属于选修课的范畴,有的高校甚至没有相应的教学课本,且课程只是注重开设,对课程的监管力度十分不足,考核过程中与其他基础课程基本都采取闭卷或开卷的考试模式。由于学校不重视,学生虽然拿到相应的选修学分,但是并未对灾害与防灾减灾的认识有多大提高。

3.灾害教育课程开设散乱,缺乏延续性。高校在灾害教育课程的设置上比较散乱,课时分配不均。高校灾害教育课程的开设系统性不强,许多学校主要把课程开设在新生入学时期,过后不再开设,没有形成延续性和系统性。而且,高校灾害教育大多按照学校安全教育相关规定传达安全知识的相应内容,对灾害与防灾减灾知识的教育严重不足,学生并未学到真正的知识,相应防灾技能也十分缺乏。

4.教学方式单一,忽略防灾演练。灾害与防灾减灾的教育过程中,老师主要以讲解为主,与灾害教育的特点相悖,没有起到灾害教育的真正作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很难达到灾害与防灾减灾教育的要求及目的。灾害与防灾减灾教育过程中应当添加一些模拟逃生等实际防灾减灾教育内容,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样的教育方式能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重要的防灾减灾技能。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防灾演练过程中绝对不能形式化,认为只要有了防灾演练,灾害教育的目标就达到了。防灾演练具有仿真性、体验性等特征,这样的教学形式是对教学的检验,让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具体应用到实践中,这样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防救灾能力,让学生在面对灾难时做到不慌、不乱、有序地疏散以及自我保护和保护他人。

三、高校开设灾害与防灾减灾课程的思考

研究者自2008年开始,一直在云南大学开设全校性选修课《灾害与防灾救灾》,选课的学生很多,该课程得到学生喜爱,效果很好。课程开设后,学生不仅学习到系统的灾害知识,也具备了一定防灾减灾的能力。现对多年来讲授《灾害与防灾减灾课程》的经验总结如下。

1.改变教学方法,加强实战演练。防灾减灾课程教育以讲授为主,只能起到相关知识的传播这一目的,但在预防灾害的发生以及养成良好的防灾习惯等方面却不明显,学生不能更好且快速地将所学知识进行灵活应用。学校开设相关课程要加强防灾模拟演练等训练,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充分应用在实际行动中,充分掌握灾害与防灾减灾技能。当灾害发生时,才能保持冷静,做到不慌、不乱,从容面对。

2.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改变教育观念。高校灾害与防灾减灾课程开设普遍缺乏系统性、连续性学校不够重视,不能满足灾害与防灾减灾教育的实践性和效率性。为此,应当推进灾害与防灾减灾课程教育的改革,将课程系统化、有序化。另外,灾害与防灾减灾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开设课程,让学生起到了解的作用,其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具备防灾减灾的技能。因此,要改变教育观念,要有针对性地对发生频率高的灾种进行专门的训练。

3.救援队和实习基地的建立。建立救援队和实习基地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能身临其境地感受灾害发生时现场的种种状况。当前我国建设的救援队和实习基地数量还很少,在此方面还有十分优越的发展空间。救援队和实习基地可以通过社会、家庭、企业等联合起来建立,这样能更好地利用现有资源,还能起到宣传灾害与防灾减灾知识的目的。这样能让学生在真实模拟的情况下进行学习,让其更好地掌握面对灾害时该如何预防、减轻以及损害,提高学生面对灾害时自我保护与保护他人的能力。

四、总结

高校开设灾害与防灾减灾课程,其目的主要在于教授灾害基础知识,培养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这对高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大的意义,是大学生防灾、应灾、减灾以及救灾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同时,灾害教育通识类课程的开设也积极响应了21世纪以来教育部提出的关于高校课程改革的精神。

另外,通过使学生认清灾害后果的严重性,引导学生主动关注灾害问题,培养其减灾防灾的责任感,增强其灾()害意识。灾害教育作为一种基础素质教育,还要使受教育者具备一定的处理灾害问题的实际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当今这个灾害发生频繁的年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中掌握较多知识、推进时代进步的群体,应该了解国家乃至世界的灾害形势,更应该了解必要的防灾减灾知识,在关键时刻自救和救人。

参考文献:

[1]张英,国外地理课程中的灾害教育内容概况[J].地理教学,2013,54(2):54-55.

[2]文彦君,基于“问题导向”的高校灾害教育课程集成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2,24(7):173-176.

[3]李益敏。暮τ敕涝旨踉[M].气象出版社,2012.

[4]时春红,任小红,张银华,等。我国大学生灾害教育现状分析与启示[J].护理研究,2014,28(11):4111-4113.

[5]傅志军。灾害科学研究[M].西安:陕西教育出版社,1997:9-21.

[6]张英,王民,谭秀华。灾害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初步思考[J].灾害学,2011,26(1):109-117.

[7]韦杰,朱娅秋,罗娜。高等学校开设灾害地理学通识课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5,24(6):189-190.

[8]Shaw R,Kobayashi K S H,Kobayashi M. Linking Experience,Education,Perception and Earthquake Preparedness[J]. Disaster Prevention & Management,2004,13(1):39-49.

[9]张英,陈红,谭秀华。可持续发展教育框架下的中学灾害教育及实施建议[J].环境教育,2008,(1):71-72.

[10]李宏。大自然的报复[M].沈阳:辽海出版社,2013.

[11]陈天娇,季成叶。中国大学生伤害流行特征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0,31(2):205-206.

[12]陈玉英,张正黎,黄兰芷。对高校大学生开展应急救护培训的探索与思考[J].重庆医学,2013,42(12):1434-1435.

灾难课程2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教学 防灾文化高校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 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 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当代大学生,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 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 是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而同时必须看到在当前的大学校园灾难事故屡屡发生,防灾文化建设刻不容缓,高校安全文化教育体系的构建对促进和谐校园建设意义重大。而当前,高校普遍对防灾文化建设认识和重视不够,更不用说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密切结合,而二者的共同目的都是为了促进高校培养现代化高素质人才。基于现实状况,本文拟从对二者的关系、重要意义及实践结合等做初步探讨。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防灾文化建设结合的必要性

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实现与防灾文化的结合,在当前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1、防灾文化建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内容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要途径。防灾文化是指人们的灾害观,人们的忧患意识、人们的防灾意识,人们在灾害发生时冷静的对应行动、防灾文化教育宣传等。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对大学生的道德理论水平加以教育提高,也要积极地结合大学生实际加强防灾文化建设,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更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更符合人们的心理和行为需要,从而丰富思想政治理论内容,实现教学目的。

2、防灾文化建设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环境日趋恶化,自然灾难频发,而我国幅员辽阔,地理气候条件复杂,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特别是最近两年,我国四川汶川和青海玉树先后发生两次级以上特大地震,损失及影响极大,其中学校公共设施及师生伤亡情况比较严重,这就对校园防灾文化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防灾减灾的要求。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防灾文化建设结合的可能性

1、防灾文化建设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始终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保障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平台。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始终存在两个难题,一是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重视不足,没有学习积极性;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缺乏良好的多元化平台,教学效果不理想。防灾文化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充分依托校园文化的平台,通过包括防灾文化协会、应急演练等各种形式,把思想政治理论充分渗透,使大学生关注社会,关注自然,关注自身,提高道德水平,增强防灾减灾观念,促进在实践中实现校园和谐发展,从而实现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目的。

2、思想政治教育指引着校园防灾文化建设的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是将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思想观、政治准则、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思想道德的教学活动,其本质是教育者使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人的思想品德在社会实践和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实现的,反过来影响社会环境和社会文化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党的传统和优势,是我们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培养德、智、体、美等面发展德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和造就“四有 ”新人,它主导着防灾文化建设的方向。防灾文化是指人们的灾害观、人们的忧患意识、人们的防灾意识,人们在灾害发生时冷静的对应行动、防灾文化教育宣传等。防灾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牵引着防灾文化的发展,引导防灾文化建设的方向。正是因思想政治教育在防灾文化建设中的引导作用,使防灾文化建设得以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在当前防灾文化建设的初期,方向至关重要。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防灾文化建设的结合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防灾文化建设的结合关键在于授课环节中与课程内容的结合,在教学过程中现在共有四门课程,为了更好的实现教学目的,对其内容应进行整合,进行专题讲授,渗透防灾文化,从而更好实现二者结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应可分为入学教育;人生观、价值观;道德;爱国主义、法律知识等五个专题。在爱国主义专题中着重加强防灾文化建设,以“防灾减灾、热爱祖国”为主题,借用全国携手支持汶川和玉树人民等案例,宣传抗震救灾知识,弘扬抗震救灾精神,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在法律知识这个专题中,全面讲解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安全法》等法律文件,使学生增强相关法制观念,在防灾减灾中努力做到一名知法守法的现代公民。

《中国近代史刚要》课作为一门主讲历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以历史为主线,为学生勾勒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进程。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需要,可以在原有专题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一个专题讲授中国防灾减灾历史的变迁。比如在我校地震科学系,可以根据本系地球物理学专业的特殊情况,专门开设防灾减灾历史专题,讲解中国防灾减灾历史,使学生更加全面学生理解我国近现代历史的变迁,提高相关理论水平,激发对新中国的热爱,树立作为防灾学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一门着力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课程,目的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养成严密逻辑推理思维,提高理论水平。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内容中,在哲学内容的认识论当中应结合防灾文化讲授,通过汶川大地震中的实例,分析在地区各单位特别是各学校在地震中的受灾情况进行分析,突显防灾文化建设对减少人力物力损失的作用,增强学生防灾减灾观念,提升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学习的水平。

防灾文化建设在思想政治理论四门课教学中,依托课堂平台使课程相关专题渗透防灾文化,宣传防灾减灾知识,提高理论认识水平,树立防灾减灾意识,为防灾文化建设奠定坚实理论基础;同时也应该积极拓展其他渠道,包括通过课堂下的各种环节和方式多维立体加强防灾文化建设,例如开展社会实践、学生社团等第二课堂的活动等。

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防灾文化建设结合的条件保障

1、机制保障

高校应该将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防灾文化建设纳入教学体系,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对课堂进行完善。无论是在第一课堂的教学中,还是在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中,都应该把防灾文化作为重要内容保持下来,并建立相应的规范和考核标准,这样就能够保证防灾文化建设的有序性和制度性,使之长期存在于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组织保障

高校应该高度重视防灾文化建设,需成立专门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防灾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形成领导负责、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门与教务处、团委等其他部门协调统一分工合作的管理机制,将各方面的力量结合起来。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门将防灾文化建设的实施方案提出之后,教务处对该课程进行学时及授课方式的调整,并给予相应的支持,将其纳入学生的培养方案之中。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门下设立学生社团―防灾文化协会,与团委统一组织,在每年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将其列入组织范围,进行诸如防灾基础知识普及宣传等活动,不仅使得防灾文化在校园内普及,在深入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也可以普及到广大民众中,更是发挥了文化宣传的重要作用。

3、师资队伍建设

当前各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防灾文化建设上的实践还比较少,首先应该注重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师资队伍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该掌握相应的防灾基础知识,对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教师有计划的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并将其与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相结合,开展相应的社会调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其次,应该按照师生比配备专业教师。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工作往往以大班方式进行,在进行第二课堂建设的时候较为困难,而且师生比严重失调。在将其与防灾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实施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情况下,除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教师的力量外,还应该发挥专职辅导员的作用,使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得到良好的效果。

4、经费保障

当前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防灾文化建设实施过程中,比较重要的就是加入了社会实践、学生社团等第二课堂的活动。高校应该将第二课堂活动的经费纳入预算,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投入,确保第二课堂活动的真正落实。

参考文献:

[1]张耀灿, 郑永廷。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 ].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1.

灾难课程3

众所周知,5・12汶川大地震之后,国家总理在北川中学的黑板上写下了“多难兴邦”四个字,但无论以何种角度去分析只阐明一点,即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之下一定能战胜困难并必将实现民族伟大之复兴。然而具体如何实施,即怎样将“多难兴邦”的理念细化到实际工作中去,这就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于是本人结合灾后徽县小学教育所面临的具体情况,以及当前学科理论与实践前沿的动向,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二、灾后徽县小学校本课程设置的学理分析

1.校本课程的内涵

凡事必以正名始,欲对灾后徽县小学校本课程设置进行学理性分析则必须从其内涵入手,否则将无从谈起。那么究竟何谓校本课程?所谓校本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而言的,其目的就是为了“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这在哲学上看来,正好体现了整体与局部的辨证关系问题。如此我们便可以推知,校本课程编制、实施和评价的组织方或责任方应该是具体的某个学校,而其形式或内容的确定又必定围绕“本”字而展开。然而有了这个“本”字也不足以证明校本课程的成立,其实一个至关重要的判断标准还在于合理性的分析上,即强调它的实施和评价。也只有这样才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理解了校本课程的内涵。

2.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比较

前面我们已经对校本课程的内涵进行了简单分析,接下来再将其与校本教材略作比较,以便加深理解。很显然二者是不相同的,要而言之课程是目的、教材是手段。课程的设置是教育者围绕一定的主题而展开的,它具有极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但如何将其细化或者以怎样的步骤去完成则需要具体的教材去实施。因此同一课程之下或许会有数种不同的教材,甚者有些课程就没有相应的教材可言。这便是它二者的关系,也是其最大的区别之所在。当然我们还可以从二者的存在范围以及合法性问题等方面进行比较,这里就不在一一复述了。总之辨明二者的关系有利我们准确地把握校本课程的内涵。

3.灾后徽县小学校本课程设置的目的及意义

弄清了校本课程的内涵以及它同校本教材的区别之后,我们就必须对灾后徽县小学校本课程设置的目的及意义进行详尽的阐释。根据前面的论述我们可以得知,校本课程关键体现在一个“本”字上,即它所必须具有的特殊性。5・12地震中徽县作为重灾区之一有其特殊的遭遇和现状,再加之历史、地理以及人文等综合因素的共同作用,使之必然具备了设置校本课程的可能。又据前可知,课程的设置总是教育者围绕一定的主题而展开的,它具有极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那么灾后徽县小学校本课程设置的目的又是什么?我觉得应该有两个着眼点,可以抽象为认知和能力。认知也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强调同学们对关于灾害知识的科学掌握,其次是对主旋律的正面讴歌。而能力所强调的则是同学们对于相关知识和精神的内化及运用。这便是灾后徽县小学校本课程设置的目的。

灾后徽县小学校本课程设置的意义主要突现在理论性和实效性上。就理论性而言,它的出现将大大拓展现有校本课程研究的视野及实践空间。综观已有的校本课程研究大都局限于再现局域历史或教授方法的改进,甚者仅是对教材形式和内容的研究。而灾后徽县小学校本课程设置的意义正在于理论联系实际并有所创新。而它所具有的实效性则更是一般校本课程所无法启迪的。

4.灾后徽县小学校本课程名称初探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并不是本文所要讨论的关键性话题,因为根据以上的论述该课程已经具备了实质性的东西,或者说它已经事实上存在了。然而依惯例来看任何实质性的东西都应该有一个相应的名称来匹配,所以我又不得不对该课程的名称于以交代。从学科的角度来看该课程可以归入素质教育的范畴,可素质教育又涉猎极广似乎不宜以之命名。当然我们也可以将它归入技能教育或失败教育的范畴,但始终稍嫌不妥。如此可见对该课程命名还待讨论,而我的意见是该名称一定要兼顾“自然灾害”、“徽县”和“小学生”三点。

三、灾后徽县小学校本课程编制内容简介

任何一个目标的既定势必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方法或步骤去实施,灾后徽县小学校本课程的设置,也一定离不开具体编制的内容。当然这内容也必定是围绕该课程设置的目的来展开的,下面则将我个人对于具体编制内容的想法略作介绍:

1.绪论

该部分是对本课程设置的一个宏观说明,其中应交代编制该课程的原因、目的、过程、方法以及预期的效果等。同时也应重点宣扬时代的主旋律。

2.抚今追昔

该部分包括两个重点,即“今”和“昔”。首先应对徽县历史上所遭受的自然灾害作以有层次、有重点地介绍,然后重点介绍5・12地震的始末以及徽县所受破坏的各个层面,最后进行古今对比,顺理成章地突现我党的光辉形象以及在党的领导下徽县各族人民英勇抗震的精神风貌。

3.人物春秋

该部分紧承上部分而来,是对抚今追昔所表达思想的具体化。也就是说本部分要通过一系列先进人物的抗震事迹来激发同学的斗志,即以先进人物为榜样树立战胜自然灾害的信心以及如何将这种精神转化为学习动力。这里我们不但要向全国的英雄少年学习,更要注重我们身边的英雄。

4.科普知识

该部分是对自然灾害知识的系统介绍。其中应重点介绍徽县的地理特点以及较为频发的自然灾害。比如山洪、泥石流、地震等都应设专题进行讲授。同时还应该注重逃生或自救方法的传授。

以上便是我个人对于灾后徽县小学校本课程编制内容的四点看法。此外还要补充两点:首先是关于灾后青少年心理辅导的问题。如果说该课程的编制要照顾到这一点,那么具体应该怎样去实施呢?我觉得有两个办法可行。第一我们可以专门设置一个部分集中的、具体的对该方面的知识进行传授。这样做符合传统思维的也便于教授。第二我们可以根据已定四部分的实际内容需要,将心理辅导方面的知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重新整合,最终使之暗化于其他内容之中。这样做不仅可以使整个课程设置更为严密,而且提高了青少年心理辅导的灵活性。这便是我要补充的第一个问题。其次我要说明一点,这里我所讲的灾后徽县小学校本课程编制内容简介,只是就课程设置而言的一个蓝图,如果有必要将其具体为一本校本教材,那么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例如章节布局、篇目设计、语言风格等。

灾难课程4

关键词:生命教育;体验;生命意义感;受灾地区

日本生命教育的起步较早,发展较成熟,取得很大成效,特别是作为灾难多发国家,日本在中小学开展的生命教育体验课程对于中小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影响显著、典型,而我国生命教育体验课程的实施尚处于起步阶段,近来多个地区地震频发,对于这些受灾地区如何开展生命教育体验课程更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因此通过研究日本生命教育体验课程对受灾地区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影响,总结一些启示,对我国受灾地区开展生命教育体验课程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生命教育在日本的现状

在日本,生命教育虽是一朵迟开的小花,但它正在慢慢开花结果,生命因接受教育而精彩。1964年,日本学者谷口雅春在他的著作《生命的实相》中首次在世界上呼吁,要重视生命教育。围绕这样的目的,日本在2010年重新修订了文部科学白书,指出“活出生命力”以“健康的身体”“富有人性”“确实的学力”为三大支柱。日本政府十分重视生命教育,虽然在日本教育体系中并不采用生命教育用语,但其生命教育政策却在全国环境营造中,展现其特色。特别是其生命教育以自然体验,社会体验活动的体验课程为主,生命教育体验课程在所有课程中所占的比例是相当大的,形式多元化。

二、生命教育体验课程与生命意义感

生命教育体验课程在日本生命教育中作为主要的教育形式,对生命教育目标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让学生从根源上了解生命的价值,建立对生命的真正认识。

生命教育也是一种生活教育,它在生活中发生,也需要在生活实践完成。生命教育的实施可分为两种,一为主题式;另一种为融入式。而本文便是以体验课程教学活动为主题来进行生命教育的研究,结合体验学习内涵,重视体验以产生心中的感动,能全面性及整体性落实在生活中具体实践,进而能够自我反省,达到生命教育的目标,从而提升学生个人的生命意义感。生命教育体验课程与生命意义感之生命的热诚、生活目标、自主感、死亡接纳、苦难接纳、未来期待相对应。

三、日本生命教育体验课程对受灾地区学生的生命意义感的影响

作为学生,自我概念的形成不够完善,生命价值导向不够坚定,承受能力相对较低,生活阅历浅薄,因此在面对灾难所带来的困境时,很容易降低生命意义感,随之产生迷茫与堕落,甚至会用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我们可以发现生命教育目标的实现从某种程度上说是生命意义感的体现,而生命教育的教学方式将对生命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起重要作用,从而对生命意义感产生影响。作为日本,生命教育的最主要形式是通过体验教学课程的实施来开展的,因此探索日本的生命教育对生命意义感的影响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研究生命教育中体验教学课程对生命意义感的影响。

(一)生命教育体验课程提升受灾地区学生生活热诚

福岛教育厅在受灾后,对学生生命意义感之生活热诚调查的相关资料结果分析如下:在进行生命教育体验课程学习后,学生学会用感恩的心看待别人,感恩生活,认可自我存在的价值,进而肯定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学生因为因为受到打击,生命意义感降低了,对生活出现了迷茫。但是大部分学生能主动反思,重新燃起对生活的热情,甚至在灾难之中更加透彻地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善与美,更加感恩于生命的存在,从而更加懂得应该如何去热爱生活、珍惜生命、追求理想。因此生命教育体验课程对于受灾地区学生生命意义感之生活热忱的影响是显著的。

(二)生命教育体验课程引导受灾地区学生探索生活目标

福岛教育厅在受灾后,对学生生命意义感之生活目标调查的相关资料结果分析如下:学生有了明确的生活目标,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并且认识到应该珍惜自然生态,保护环境。在受灾之后,由于学生尚未稳固的人生价值观和较为脆弱的心里承受能力,生命教育体验课程在对学生生命意义感之生活目标的正向影响并未彰显,但我们又可以看到学生对生活的自信心慢慢在建立,学会思考自己的生命价值、建立正确的价值观、爱护及尊重自然生态等方面逐渐产生教学效果,事实上,个人生命目标的追寻是要经过不断地思考与生活的磨炼,才会越来越清晰。所以生命教育体验课程对受灾地区学生的生命意义感之生活目标产生了延拓性影响。

(三)生命教育体验课程提高受灾地区学生对生命的自主感

福岛教育厅在受灾后,对学生生命意义感之生命的自主感调查的相关资料结果分析如下:学生的确认识到了人生规划的重要性,自己要有独立的思想。在受灾后,苦难的出现,生活境遇前后巨大的差异必定给学生带来疑问和价值观的短暂冲击,认为个人的努力“可能”成功,怀疑个人对生命的控制力,甚至要屈服于命运的安排。然而经过省思和生命教育体验课程持续实施的作用,学生生命意义感之自主性又得到有效提升,了解到无论何时人生规划都需要,努力去做,还是一样可以达到人生的理想的。因此生命教育体验课程对受灾地区的学生生命意义感之自主性产生了延拓性影响,并不断内化。

(四)生命教育体验课程引导受灾地区学生正确看待死亡

福岛教育厅在受灾后,对学生生命意义之正确待死亡的调查相关资料结果分析如下:学生的确认识到了死亡是人生必须面对的现实,生命有意义地活着,远比生命的长度重要。在受灾后,当真正面对死亡时,仍有恐惧,对身边人的离去,仍不能接受,但对死亡的接触比普通地区的学生更深刻。他们正处于青年中期的自我发展心理期,还在寻找自己生命存在的意义,而且自我追寻与自我肯定还在统合当中。与死亡接触的经验,很容易使他们觉得生活缺乏目标,感到彷徨,造成消极的人生态度。对具有如此死亡文化背景经历的学生,更加迫切需要实施生命教育,建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以面对未来人生的挑战。生命教育的继续推进,学生重新认识到每个人都应该坦然面对死亡,用开朗乐观的态度看待,不断思索人存在的意义,因此生命教育体验课程对学生生命意义感之死亡接纳起到持续内化的效果。

(五)生命教育体验课程培养受灾地区学生积极面对苦难的生活态度

福岛教育厅在受灾后,对学生生命意义感之积极面对苦难的生活态度调查的相关资料结果分析如下:学生从中得到生命真谛的启示,身体的残缺并不重要,经过苦难的洗礼而不屈服,所展现出来的毅力,才令人敬佩。灾难之后,认为苦难中得到经验是重要的,懂得继续以坚强乐观的人为榜样作为鞭策自己不断坚持的动力。生命教育体验课程对受灾地区学生生命意义感之苦难接纳的影响呈现出了显著的延拓性影响。

(六)生命教育体验课程引导受灾地区学生建立乐观的未来期待

福岛教育厅在受灾后,对学生生命意义感之未来期待调查的相关资料结果分析如下:学生感受到了帮助他人是一种收获与幸福,因此会将这样的一种生活状态作为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当学生认识到这一生命意义时,就已经是在美好而又正确的未来期待中探索的生命意义。受灾后或许有部分学生受到影响,对未来期待有所改变,但通过调查资料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在社会各界的关心与帮助下,挥去灾难带来痛苦的阴霾,对将来的生活充满希望,期盼着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困境。因此生命教育体验课程在这样的环境与氛围下对学生生命意义感之生活期待的影响是积极而显著的。

四、日本生命教育体验课程对受灾地区学生生命意义感的探究对我国生命教育的启示

(一)对学校的建议

1、学校应成立生命教育推展小组,长期推动生命教育,设置生命教育体验日。

日本生命教育体验课程对受灾地区学生生命意义感的显著影响可以反映出平时的生命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我国学校应成立生命推行小组,长期推动生命教育,方能达到成效。而且建议该小组应有专门的负责人,统筹学校整体生命教育之推展。其他教师为小组成员,共同推展、实施生命教育,主要以体验学习的方式开展生命教育教学。

2、鼓励教师进修,培养生命教育专业指导教师,定期举办教师生命教育研讨会。

目前我国的学校缺乏具备生命教育专业的教师,今后应该尽量鼓励学校教师到相关生命教育研究机构进行进修学习,或参加相关生命教育研讨会,以增进教师生命教育专业技能。

3、邀请相关生命教育专家或社会上成功人物以及相关典型生命教育的现实案例当事人,与全校师生共同分享生命经验。

每个人的生命都有其不可替代的意义与价值,学校可邀请相关生命教育专家或社会上成功人物以及相关典型生命教育的现实案例当事人,分享他们的生命经验,鼓励学生特别是遭受苦难的学生肯定自己,朝自己人生目标迈进。

4、不仅要注重学生价值层面的生命教育,也要教会学生如何科学地应对灾难的措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从技术层面上和心里上对灾难的发生做出准备。

生命教育体验学习不仅要有生命意义层面的课程设计,还要有应对灾难的模拟体验,以及生存技能的训练,这不仅对灾难多发地区,而且对可能发生灾难的地区都是最有效和最根本的应对预案。

(二)对生命教育体验教学者的建议

1、实际从事生命教育体验课程时,教学者与学生之间会彼此产生影响,而这也会影响到教学成效。建议生命教育体验教学者,应陪同学生一起体验,减轻学生其他方面的心里顾虑。

2、教师在研究生命教育体验课程教案时,应该适当增加一些以困难前提为背景的活动。部分学生在面对受灾的情况时,对平时生命教育体验课程给予的生命意涵产生怀疑、不肯定,鉴于这样的情况,我们不仅要继续加强生命教育,而且要注意平时生命教育体验课程的设计。

五、对政府的建议

(一)政府在对受灾地区提供必要的物质救助的同时,一定要注意精神层面的治疗不容忽视,特别是对受灾地区的学生而言,心灵的创伤远比任何时候的苦难和肉体的伤害要难抚平。我国可以向日本学习提供“儿童生活专家”服务。对于孩子来说,一旦失去至亲的人,很可能会影响他们的一生,所以,儿童生活专家们要通过各种方法,比如帮孩子制作父母的相片作纪念,到家里和孩子一起弹琴等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消逝,正确接受亲人的离去,减少打击和痛苦,让孩子心情自然宣泄,重新鼓励孩子积极面对人生。

(二)政府联合社会各界,参加服务体验活动,为学生的生命教育课程提供安全、有效、多元的体验基地,完整设计学校内外各种服务活动、体验活动的推展体系。

参考文献:

[1] 黄雅文。日本現行之道德教育與生命教育之探究[J].国立台北教育大学生命教育与健康促进研究所。2006.

灾难课程5

作者简介:张静:女,硕士,讲师,E-mail:jane_zhang@

进入21世纪,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一系列重大灾难事件。根据国际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2006年世界灾难报告》[1],过去10年内灾难造成的年平均死亡人数为12万人。各种灾难所致大规模伤亡事件(masscasualtyincident,MCI)的威胁已成为健康保健系统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作为健康保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人员应在灾难救援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目前国内外学者和学术团体均已认识到,开展灾难护理教育对于提高和普及护理人员的灾难护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灾难护理相关教育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国外灾难护理教育研究现状

灾难护理教育内容的构建研究

基于胜任力构建教育内容

一些研究者认为,应基于健康保健人员参与灾难救援时的胜任力构建突发事件应急准备的教育目标,并以此基础来确定灾难护理教育内容[2]。国外此方面的研究较多是在专业学术团体的支持下完成的,如国际大规模伤亡事件护理教育联合会(INCMCE)与全国护理联盟(NLN)合作[3-4]、美国急诊医师学会(ACEP)与美国护士协会(ANA)及急诊护士协会(ENA)合作[5]、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与哥伦比亚大学护理学院合作[6-7]、美国健康研究与质量机构(AHBQ)委托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循证实践中心[8]进行的研究中均提出了健康保健人员参与灾难救援工作时的胜任力,其中也包含部分护士群体的核心胜任力。这些研究提出的胜任力成为相关灾难救援教育内容的构建基础。但有护理教育者[2]认为,以上研究提出的胜任力对护理专业人员聚焦不够,研究视角也集中于核、化学、生物武器所致的MCI,较少涉及更广义上的灾难,如爆炸、放射性事件或自然灾难等,以此为基础构建的教育内容不能涵盖灾难护理教育的广泛领域。

基于灾难护理模型构建教育内容

除基于胜任力构建灾难护理教育内容外,尚有学者提出根据目前已有的灾难护理模型的研究成果构建教学内容。Jennings-Saunders构建的“灾难管理模型”[9]原用于指导社区护士制订灾难护理计划。该模型将灾难管理分为4个阶段,分别关注灾难不同阶段的护理内容,即灾难计划的目标和资源配置、灾难中的护士角色、健康需求评估和灾难后患者及人群的健康反应。Veenema构建了关于护士在灾难发生前、发生中和发生后3个不同阶段的特殊作用的模型[10]。Wynd[11]在整合前两位研究者的理论模型后形成了军队灾难护理的模型。以上模型均已被研究者用作开发灾难护理课程的工具。

目前国外灾难护理教育内容

国外学者对于灾难护理教育内容的构建虽然还存在争议,但一般认为任何导致MCI的事件均应归入灾难范畴,所有执业护士均应参加有关灾难护理的教育,以获得处置灾难所致MCI的基本知识和技能[2]。然而灾难是不可预测的,将灾难应急准备的全部内容纳入灾难护理课程是不现实的。ANA和美国护理学院学会(AACN)建议,面向护士的基础教育和继续教育均应设置灾难护理相关内容,但未规定具体的教育内容。目前国外灾难护理相关课程的名称、内容、学时及是否颁发证书等均呈现多样化态势,常见的课程名称包括突发事件或灾难管理及计划、突发事件或灾难应急反应、恐怖袭击和国家安全管理、灾难应急准备和灾难救援保健、灾难护理中的领导力等等。有教育者提出灾难护理教育应包含5方面基本内容[12-14]:(1)检测和报告异常表现;(2)伤病员护理;(3)护理实施的控制;(4)资源和应急准备计划;(5)公众管理。而另一项在威斯康辛州开展的重要研究[15]则认为8个基本内容应纳入灾难护理教育,即伤员分类和现场急救、生物所致疾病爆发的症状检测、重要资源的评估、事件干预指挥系统、检疫和洗消、现场心理援助、流行病学知识、临床决策和沟通交流。

灾难护理教育项目的类型

国外开展的灾难护理教育项目可分为正式的院校课程和继续教育课程。一些医学和护理专业学术团体协作设计并开发了灾难救援相关教育项目,其中部分项目的对象包括护理人员。这些课程一般属于继续教育性质,可提供学分或认证,如美国医学会[16]、美国红十字和红新月会、CDC[17]、突发事件护理教育协会(NEPEC)与全国护士突发事件准备协会(NNEPI)[18]等。一些护理院校也开发和提供了相关的继续教育项目[19-23]。在正式的院校课程方面,美国Rochester大学护理学院率先提供了为期两年的灾难应急准备护理硕士课程[24],此后美国、英国、芬兰等国家的护理院校陆续开设了突发事件护理和灾难救援相关的研究生项目和研究生后证书项目,其中有些授予硕士学位。哥伦比亚大学[25]提供了亚专业课程,作为护理研究生的专业选修课。Vanderbilt大学[26]还提供了突发事件应急反应的公共政策和管理的护理博士项目。

灾难护理教育项目的实施情况

Weiner[3]的调查发现,2001-2003年,在美国护理院校中灾难应急准备相关教育的平均学时数约为4h,教学内容主要来源于网络和期刊文章,其次是教科书或专家讲座,录像通常作为补充资源。大多数护理院校会利用以上资源中的2-3种辅助教学。教学方法较为单调,教师最常应用的教学方法是讲授,较少使用研讨法、远程或在线学习、野外实习、自主学习或其他方法。到2003年,几乎所有护理教育层次均开设了灾难护理相关内容的教学,在本科课程中整合了学时不等的教育内容,在研究生层次则有相关选修课、认证课程或学位课程,以及职后继续教育项目,根据课程性质不同,学时有所不同,但学时数远较2003年前增多。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远程或在线学习成为教学实施方法的主流,较多的认证课程和部分学位课程均全部或部分使用在线学习的方法,并且提供了在线的虚拟教室、电子邮件、电话等辅助教学方法。在校内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也较多地关注学生作为成人学习者的特点,使用了以学生为中心、自我导向和同伴分享的教学策略,如自主学习、研讨会、野外实习、模拟演练等方法。

灾难护理教育存在的问题

灾难护理教育在国外护理教育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专家一致认为,在灾难多发国应开展灾难护理教育,灾难护理教育应面向所有护士,灾难护理教育的全部内容均应实施教学。与这个目标相比,目前的灾难护理教育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教学实践中仍存在较多问题。

尚无具有普适性的灾难护理胜任力模型指导教育内容的构建

虽然相关专业团体均推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但每个报告适用的灾难类型不相同,适用的对象也不全是针对所有的护理人员,推出时间均在2003年以前,因此无法满足目前所有护理人员均需具备灾难护理核心胜任力的教育要求。

缺乏具有普适性的灾难护理教育体系

由于各国均无强制规定在正式的护理课程中加入灾难护理教育内容,而且目前的护理院校教育课程已近饱和,很难再增加新的课程,护理教育者现在采取的折衷办法就是整合一部分教学内容到现有的课程体系中,或者是开发任职后的继续教育课程。也有教育者认为,灾难护理课程应选择最基本、最需要的内容作为教学内容,但目前无论是从基于胜任力还是基于灾难护理模型的角度构建的教学内容,尚不具有普适性。

灾难护理教育的有效性缺乏研究支持

现行以胜任力为基础开发的灾难护理课程,其课程内容是否真正反映出胜任力的要求,尚缺乏研究报告支持,因此教育内容的有效性仍值得商榷。

灾难护理教育项目的开发较为困难

灾难护理教育项目的开发研究工作复杂,关于灾难护理的报道较少是以研究为基础的成果,而公开发表的相关教育培训文献也较为匮乏,因此研究者可资利用的文献一定程度上需依赖于原始的甚至是零次文献,如会议报告等。在教育项目开发过程中,较难找到具有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灾难护理专家,这也是影响相关研究水平的重要因素。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目前对于灾难护理教材、教学策略和评价手段的研究尚不系统,已经开发的课程、教材及在线资源存在不能及时更新的问题[3]。

2国内灾难护理教育研究现状

国内关于灾难护理教育的报道多为理论探讨和经验总结。对灾难护理教育的呼吁首先来自于医学领域。有作者[27]在“九五”期间就提出我国应大力发展灾难医学,2003年提出建设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体系,必须要发展适应中国国情的灾难医学[28],2005年有急救医学专家提出应尽快创立灾难医学护理学,开展相关研究和教育工作[29]。此后部分作者对灾难医学与灾害救援护理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文献综述[30],对护理人员在灾难卫生救援中的作用进行了理论分析,指出开展“灾难医学护理教育”或“灾难性护理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探讨开展灾难医学护理教育的主要措施等等[31-32]。还有研究者对医学生和医护人员的灾难医学知识进行了问卷调查[33-34],结果显示,调查对象对灾难相关知识掌握明显不足,提示我国目前的医学教育在此方面的内容不够完善。该系列调查结果从一个侧面提示了我国灾难医学及护理课程的需求现状。该组研究者还对灾难医学护理教育的教学内容提出了初步建议[35-36],即借鉴军事医学课程构建灾难医学护理教育内容,用这种方法提出的灾难相关护理教育内容尚缺乏循证基础。此后部分护理学者也开始了相关的理论探讨,2005年有作者[37]在国内首次应用“灾难护理学”的概念,2006年护理学者[38-39]建议在医学院校开设灾难医学、灾难护理学选修课,以及在在职人员继续教育中增加相应教育内容。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254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