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公务员申论范例实用3篇
【导言】此例“乡镇公务员申论范例实用3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河北乡镇公务员申论真题1
河北乡镇公务员申论真题
第一题:根据“给定资料2”,分析当前社会上求快风气形成的主要原因。
答案要点
一是当前城市化进程不平衡导致大城市人口拥挤;二是现代社会物质条件的进步加剧了人们快速、高效的心理;三是当前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四是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五是人们改善生活的强烈需求。
二、根据“给定资料6”,围绕孩子的教育和成长问题,谈谈你对庄子“无用方为大用”观点的理解。
参考要点
1.看似无实际作用的教育会使孩子充满希望。
2.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求成绩、重速度会失去培养孩子的乐趣。
3.求快超前会打乱儿童成长秩序,造成孩子早熟。
4.教育过于实用,会导致孩子成长阶段应有的特征被压抑,最终偏离志趣,失去自我。
5.对孩子的教育更要强调对能力、志趣的培养,家长更应慢慢呵护。
第三题:请参考“给定资料4”秦山慢谷项目建设经验,草拟一份关于推进A市休闲生活旅游城市建设的建议书,供市领导参考。
答案要点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日益加快的现代化转型,人们开始重视享受闲适,由此催生了新型产业经济。这对我市来说是千载难逢的机遇。
我市旅游文化资源丰富,以休闲生活为旅游的新卖点受到游客青睐。
可以使游客和市民享受现代化便利和健康闲适生活,得到市民支持。
应该大力推进休闲生活旅游城市建设。第一,围绕本地旅游资源,加强规划建设;第二,倡导休闲生活要考虑全面,不给公众“添堵”。
四、结合给定资料,以“平衡”为主标题,自拟副标题,联系实际,自选角度,写1篇文章。
参考例文
平衡
——快与慢之间的生活智慧
我们生活在一个“快”时代,快节奏,快交通,快通讯,在享受着“快”带来的便利和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忍受着随之而来的焦虑和疲惫。生活并非只有一种选择,不是非此即彼,非快即慢,快慢之间同样也有平衡点。
放慢工作的脚步是为了协调生活。华为“过劳死”案件引起了广泛关注,25岁的华为员工胡新宇在连续加班两周后过劳死亡。华为的高工资一直为业界津津乐道,与此同时,其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加班制度也同样富有争议。胡新宇过劳死亡之后有人评论“我们要知道,我们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像他这种以健康换来的所谓华为考评A有什么意义?”似乎只有在付出代价之后人们才会开始反思自己曾经做错了什么。我们需要工作,是因为工作让我们生活的更幸福,但是当工作渐渐占据生活的全部,二者之间的平衡已然打破。我们需要努力工作,也需要丰富生活。员工提高工作效率,企业完善管理制度,部门做好分工,这才是平衡工作和生活的最优解。实际上也确实是这样,过劳死案件之后,华为对内部的考核和加班制度做了改变,以更加人性化的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华为国产手机龙头的位置并未因此动摇,反而减少了许多过劳的案例,员工对于公司的满意度和归属感得到提升。
放慢扩张的脚步是为了收获强大。很多企业在初具规模后便考虑开设连锁店,大到跨国企业,小到小吃店,企业对于扩大规模的热情从未消散。原因不言而喻,扩大规模意味着面向更广的市场,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利润。成熟的决策者会审视市场和自身实际决定扩张的时间和规模,急功近利者也会在盲目扩张中遭遇失败。K公司就是一个正面例子,五年间放慢脚步,只开了十家店,等到积蓄够力量找准时机,迅速扩大规模成为国际巨头。“慢”的智慧被K公司很好的诠释,暂时的放慢脚步是为了走得更稳更远。
放慢学习的脚步是为了收获成长。学生越来越重的书包越来越多的作业一直是社会讨论的焦点,我们一边呼吁素质教育,一边不断给孩子增加学习负担,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急功近利。家长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也迫切希望孩子成龙成风,所以“衡水模式”“虎妈狼爸”这类教育模式得到肯定。不可否认,这种模式下的孩子具有很好的应试能力,然而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个性发展也被剥夺得所剩无几。放慢脚步,给孩子一点自由成长的时间,给他们感知世界选择道路的自由,启发孩子接触自然勇于实践,这样的“慢课程”同样重要,比起成才,成人永远是第一位的。
古人崇尚中庸之道,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作为古代最高的生活智慧,中庸在现代社会也可以翻译成平衡。生活节奏很快,更需要我们放慢脚步,找到快慢之间的平衡点。平衡即幸福之道,亦是最高的生活智慧。
申论复习计划
1、结构与条理
每本辅导书都这么强调,但是能正真意识到这个重要性的考生并不多,这就是传说中的“熟视无睹”。结构上要注意各部分划分合理,各部分之间逻辑性强,每段开始和最后要承上启下,每段的总分结构就不用说了,一定要保证。条例上,要保证自己的文章所有的字句都在条理之内,也就是都被“就国内形势而言,。。。就国际形势来看。。。。”“一方面。。。。另一方面。。。。总之”“短期来看。。。。长期来看”所包括,不是某些部分,而是全部都在条理之中。永远不要以为自己对这一点已经理解透彻做得很好了。
2、知识累积
千万不要背资料,要多看,要理解,要了解问题的核心实质所在。很多人推荐看半月谈或者人民网的评论文章,我觉得初学的时候可以这样,但是要想得高分,就要多看一些报道性的文章,直接获取信息自己加工,比看别人咀嚼过的东西更有深度,而且用起来也会更灵活。自从我知道这个道理之后,闲来无事就看报,看新闻,看网络报道,阅读的时候同时想想以前自己看到过类似的东西没有,这些东西的内在联系在哪里。只是累积也不需要很久,一个月半个月的持续高强度信息输入,我个人觉得也很有效。
3、吃透评卷标准
有人说要吃透材料,有人说吃透阅卷心里,其实吃透评卷标准才是关键,公务员申论阅卷的评卷标准不是公开的,但是有实战机会那是最好的,我那15天内等于每天参加 了一场正式的申论考试,所以才提高得那么快。所以有考试机会就要去参加,甭管省考市考试,这种累积是非常有用的,我参加的那个申论在线批改系统的测试算是投机取巧,不过对于缺乏指导和练习的人来说绝对是捷径,但很难申请到账号。体验评卷标准,就是摸透申论评分的脾气,就像航向标一样,让自己知道应该往哪方面进步,不管是用什么方法,朝着正确的方向大踏步走,这是得高分的关键。
4、持之以恒
像我这么愚钝的人坚持半年都能考下一个难度不小的职位,大家就更没有问题了,不要怀疑,只要坚持练习,坚持总结。
申论应试技巧
(一)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
申论考试是多种知识的综合考核,平时要做到“厚积”,考试时才能“薄发”。所以,平时要注意生活的积累,注重分析综合能力的训练,重视知识的积累;要加强语言表达能力、文章结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以使自己的思想观点能准确简洁地表达出来。
(二)认真审题
审题至关重要,一定要用足够的时间认真仔细地阅读给定材料。在阅读材料方面下的功夫不够,就不可能正确地概括出主题,当然也就不可能提出确切的对策和方案,所进行的论证也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当然就不会取得好成绩。
(三)注意限制性要求
申论考试的限制性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
1、背景材料的限制。不管是概括主题、陈述看法,还是提出方案、进行论证,都应局限于试卷上给定的材料,不得离开给定材料所反映的问题去随意发挥。
2、题干的指令性要求。例如,有的是“概括要点”,有的是“概括主要问题”。前者要求抓住给定材料所反映的情况,把主要问题是什么概括出来,后者则要求把给定材料所反映的情况梳理清楚,予以概述说明。
3、字数的限制,这是对应试者归纳概括能力和文字表述能力的要求。申论考试中,每道题都有具体的字数限制,应试者切不可随意增减字数,否则会影响成绩。
(四)注意材料设定的“虚拟身份”问题
申论写作行文的出发点的规定,是对怎样提出问题和怎样解决问题的要求。申论考试时,要注意题目为你设定的“虚拟身份”,然后再作答。方案和对策的提出,与对策人的身份地位密切相关。对策人的身份、地位不同,所提出问题的角度乃至语气表达就不同,一旦忽略了,就会所答非所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山草香为大家整理的3篇乡镇公务员申论范文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的写作乡镇公务员申论。
公务员申论名言2
1. 公则生明,廉则生威。
2.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3.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则无患。
4. 其身正,无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5.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党员干部的选拔标准
6. 艺者,德之枝叶也。德者,人之根干也。
7. 人以品为重,官以德立身。
8. 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
9. 国之兴,长于政;政之兴,在得人。
10.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邓小平
11.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12.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
13.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14.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15. 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尘,吾道亦如此,行之贵日新。
公务员申论名言3
1.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2.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3. 食者生民之源,天下治乱,国家废兴存亡之本也。
4. 地者,政之本也,是故地可正政也。
5.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
6.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7.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8. 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
9. 群众利益无小事。——。
10.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11. 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
12.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13.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14. 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才能让你坐在台上。——
15. 身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做利民之事。
16.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17. 长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
18.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19.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20.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1.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
22.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23. 小信诚而大信立。
24.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25. 人无信不立,商无信不誉,市无信不兴。
26. 同心山成玉,协力土变金。
27.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28. 足寒伤心,民寒伤国。
29.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
30.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从政有经,而令行为上。
31.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批天下寒食俱欢颜。(有点老土了)
32. 安得千里裘,盖裹周四垠。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白居易
33. 多难兴邦。——
34.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35.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36. 所谓才者,须在德才两端。德才兼备者是谓全才,有德不才者是谓庸才,无德无才者是谓蠢材,有才不德者是谓诡才。
37.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州曹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板桥
38. 天下之大,民生为最。/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这两句话有点泛滥,最好不要用)
39. 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40. 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在民族的进步中得到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