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化工论文 化工专业论文【汇编8篇】

网友发表时间 2953708

【导言】此例“化工论文 化工专业论文【汇编8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化工毕业论文【第一篇】

环境工程毕业论文教学改革毕业论文是整个本科教育中最后一个环节,约占本科教学内容的1/8,作为架构学生从理论学习到实际工作岗位的桥梁,是对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一次综合性全面考核。通过毕业论文的训练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大学四年所学的所有理论知识与实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以后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泰山医学院是一所地方性本科院校,其环境工程专业主要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学生主要在环境管理与咨询、环保公司、化工企业、疾控中心等单位从事污染控制工程设计、环境监测与评价及技术研发等工作。通过对近三年来环境工程本科毕业论文的统计分析,发现在毕业设计题目、内容、写作质量、工作量和难易程度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正是基于这种情况的考量,环境工程专业对于毕业论文的培养模式提出了一些新的想法和思路,并的实践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重视毕业论文选题

选题是毕业论文工作的龙头,选题质量是毕业论文质量的起点和关键。题目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毕业论文的质量。通过对近三年来毕业设计题目的统计分析,发现有约20%左右的论文题目存在雷同,论文内容缺乏创新性。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与近几年环境工程专业人数较多,承担毕业论文指导任务的主要为环境工程教研室的教师,每个教师要指导4~8个毕业生,由于指导教师的精力有限,部分教师缺乏科研工作经历,造成多个学生做同一个题目,不同学生之间仅在实验地点、实验材料或监测项目等方面做稍微变化,缺乏创新性和对某个题目的深入研究,造成最后在确定毕业设计题目时存在雷同。另外,由于师资的限制,选题更新较慢,难以体现创新性内涵。

在发现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在选题上尝试师生共同完成毕业论文题目的申报,因材施教。我们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鼓励教师与课程平行的进行实验室开放,引导学生进行一些专业相关课程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训练,并在这个过程中指导学生查阅一些专业文献,撰写综述,扩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经过开放实验的训练,使学生对本专业的一些问题有了深入的理解和体会,并能够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和见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一个学期的开放实验指也会密切老师和学生的关系,老师能够了解到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和能力水平及各自的优势,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在此基础上,在选题方式上,改变指导教师单方面指定题目的做法,鼓励学生根据参加开放实验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一部分学生会自主提出感兴趣的题目,以导师把关的方式,师生互动来选题,尽可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的能力。

二、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由于教研室师资有限,年轻教师多,职称结构不尽合理,经常出现一名讲师要指导多名本科毕业生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还要求学生一人一题,题目不能重复,从师资配备的角度考虑具有一定的难度。毕业论文的内容和大同小异的现象仍较为普遍,创新性内涵的体现几乎流于形式。

为提高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质量,我们在校内和校外两个层面上筛选高水平的优质师资作为指导教师。一方面,鼓励考取研究生的学生到考取学校在导师的指导下从事毕业论文工作,既可以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又可以为今后的研究生学习打下基础。另一方面,学院为找工作的学生联系实习单位,利用实习单位的高水平师资和实验条件来完成毕业论文。在校内,我们整合化工学院的其他一些优秀师资力量,聘请基础教研室具有博士学位和高级职称的教师作为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使环境工程专业的毕业论文在选题范围、指导教师职称、学历及论文质量上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三、解决毕业论文与求职考研的冲突

经过多年指导毕业论文的实践,我们发现,现在学生就业和考研压力非常大是导致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下降的最主要原因。由于目前学生的就业的压力较大,班级里大部分学生都选择了考研,在第七学期都全力以赴准备考研,在第八学期的3~4月份又是考研复试的主要时间,很多上线的学生又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准备面试上,等到面试结束,真正开始进行毕业论文的实验已经为时过晚。由于考研对时间的占用导致学生将原本重要的毕业论文工作放在从属地位。因此不但毕业论文的质量会下降,没有经过毕业论文这个阶段的训练,学生的求职、考研面试也收到很大的影响。

因此,我们尝试将毕业论文工作提前,一般到第七学期初甚至第六学期开始让学生选题,并开始毕业论文的部分工作,如:文献检索,撰写综述等。在这方面也主要得益于开放实验项目的开展,如一部分在第五学期参加过环境微生物开放实验的同学在结束了一学期的综合实验后,对微生物治理环境污染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在第六学期继续进实验室作实验,经过一年多的试验收获很大,所以到第七学期个别优秀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能总结实验结果撰写科研论文并发表。

四、提高毕业论文写作质量,重视毕业论文答辩

答辩是整个毕业论文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确定毕业论文总成绩的重要考评依据。针对以往毕业论文答辩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如幻灯片字数多、字体小、颜色搭配不合理,答辩内容不熟悉,图标绘制不规范等,要求指导教师对本小组的学生进行预答辩,减少答辩时的常规错误。对于答辩过程中评委提出的相关问题,指导教师督促学生认证整改,提高论文质量。

参考文献:

\[1\]郑宇,张云。对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能力培养的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08,(6):11-13.

\[2\]陈云嫩,梁礼明。高校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与就业双赢之探讨\[J\].信息系统工程,2010,2(3):135-137.

\[3\]张烈平。普通高校信息类专业毕业实习(设计)改革初探\[J\].高等理科教育,2006,(4):90-92.

\[4\]张庆乐,董建,王虹,郑超。环境工程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2,21(5):66-68.

化工专业论文【第二篇】

关键词:毕业设计;科研课题;实验室管理

作者简介:王虹(1973-),女,山东泰安人,泰山医学院化工学院,副教授;董建(1976-),女,山东济南人,泰山医学院化工学院,教授。(山东 泰安 271016)

基金项目:本文系泰山医学院2009年重点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5-0084-01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等院校本科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过去,学生在毕业设计阶段表现得比理论课程学习阶段更有兴趣、积极性更高。但是,现在这种现象已经非常少见,面临的是各种棘手的问题,毕业设计已变成教学中最难管理、教学质量最难控制的一个阶段。对于化工专业本科生来说,毕业论文实验是毕业设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对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实验操作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考查,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研究思维方法的重要环节。而实验室,既要承担基础性、辅助性的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服务与管理,也肩负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任务。[1]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对化工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模式的改革进行了探索与研究,主要是使毕业设计的选题和实验室的建设项目紧密结合,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又促进了实验室的建设发展,使毕业设计以新的模式与当前的教学改革接轨,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一、化工专业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毕业设计与就业相冲突

化工专业本科毕业设计一般都安排在第八学期,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就业高于一切,他们天天忙于寻找工作,难以专心于毕业设计。有些学生在毕业设计之前的寒假已经找到工作单位,而这些工作单位的性质可能与化工专业内容相差甚远,觉得毕业设计和他们的工作没有任何联系,自然没有积极性。还有的学生由于考研成绩不够理想,第八学期一开始就到处跑着忙于考研调剂,然后又要准备复试以及公务员考试等各种社会考试,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做毕业设计。

2.抄袭现象严重

目前,化工专业毕业设计一般都要求提交电子版和打印稿,图纸要用AutoCAD软件绘制,这就为学生复制文档提供了可能。很多毕业设计换汤不换药,基本内容非常相似,因此学生的文献综述、基础理论、实验现象分析以及结果分析大多数都是重复的,参考文献及出处甚至原封不动照搬过来。而且由于很多指导教师多年来总是使用同一批毕业设计题目,因此下一届学生很容易从上届学生那里获得电子版,只需要稍作改动就直接提交。

3.毕业设计所需的经费和仪器设备供给不足

因资金或经费分配问题,现在不少学校的陈旧设备和仪器无法满足大批学生长时间进行实验研究的需要,学校机房无法满足人手一台,这无疑导致论文缺乏实践依据,毕业论文质量难以提高。

4.师资力量匮乏,管理制度不严

尽管各高校从毕业设计的选题、开题、收集资料、实验、撰写论文、答辩等都有明确的管理规定,但在实施过程中往往流于形式,各项规定形同虚设。在毕业设计工作中经常出现一名教师指导十几名学生以及助教和缺乏指导毕业设计能力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的情况,还有一些担任行政职务的指导教师每日忙于各种会议和社会活动,无暇指导学生,毕业设计只是走过场。另外,学生在毕业设计期间的考勤也往往无法落到实处,经常是教师需要打电话“预约”才能见到学生。

二、结合实验室建设把好选题关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中指出:“进一步强化和完善毕业设计(论文)的规范化要求与管理,围绕选题、指导、中期检查、评阅、答辩等环节,制定明确的规范和标准。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要切实做到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要把一人一题作为选题工作的重要原则。”[2]可见,精心选题是保证毕业设计质量的先决条件。

目前,高校中最好的实验室和仪器基本都用于科研,如果学生能参与其中的科研项目,那么就能在条件优越的实验室中进行毕业设计的相关工作,这样既保证了设计论文的质量,又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反之又会加快科研项目的进度,更好地促进实验室的建设发展。为了探索和发展毕业设计与实验室建设相结合的模式,在组织毕业设计选题时应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1.选题要达到高校培养目标所规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作为未来的工程师,化工专业的毕业生应该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有较强地解决工程设计与施工中出现的问题的实际能力。因此在选题时,教师要从培养学生专业素质、提高学生工程技术和科研能力的角度出发,紧紧围绕化工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认真选定。

2.选题应与教学科研、工程生产等实际紧密结合

课题来源力求与教师的科研任务相结合,包括教师承担的各级上级课题基金项目以及与企事业单位的横向联合课题、校内基金课题等。鼓励学生把在实习单位的有关课题和研究带到实验室中继续完成。鼓励学生在大学三年级就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利用课余时间在实验室进行研究,提早进入毕业设计阶段。

3.课题难度与工作量要与毕业设计的周期相适合

如果单纯地把教师的在研课题分配给学生,可能造成难度和工作量过大,学生在毕业设计既定的周期内无法完成。因此最好把课题分出子课题,根据课题的工作量,按照以中、小型课题为主的原则,兼顾难度和工作量,使学生既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工作量饱满,又可经过努力完成。虽然原则上选题应一人一题,但对于稍大一些的课题可以分给若干个学生共同完成,要让每个学生对课题都有全面、系统的了解,这种题目更能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为了提高学生对科研的热情和积极性,可以把学生的研究成果作为教师在研项目研究成果的一部分,并在课题的结题论文中为学生署名。

三、发展新模式,提高化工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质量

对于化工专业本科生来说,科研能力的培养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影响过程,也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过程。虽然学生学习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等课程的理论与实验,也在化工原理、化工工艺学、综合实验等专业课的学习中多次进入实验室做实验,但是学生很难有机会将四年中所习得的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融会贯通,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而且很多学生实验常规知识欠缺,对实验室的管理规章制度仅有粗浅的了解,对实验室安全防范措施观念淡薄。而毕业设计作为大学生非常重要的一项实践学习环节,为学生提供了科研训练和科研能力培养的机会。如果把化工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和实验室管理相结合,创造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环境,真题真做,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有成就感,又促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勇于克服困难及相互协作的精神。

鉴于以上思路,化工学院将基础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化工专业实验室,还有分析测试中心以及AutoCAD机房实验室均面向毕业设计的学生开放,很多精密仪器、大型设备还专门配备了相关的实验室管理人员来辅助学生进行操作,同时吸收部分学生管理实验室和仪器。结合实验室实际,制订了包含实验课题立项申报登记、实验场地使用、仪器设备与药品的借用、结题等内容的毕业论文实验管理文件,实行以指导教师负主要管理指导责任、实验室负责协助指导并监督管理的制度,且制订相关管理登记表格,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考。学生通过参与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工作,深深体会到实践的重要性。设计一个装置,调试一台设备,看似简单,其实都要求很多知识与能力,不经过实践是无法完成的,很多学生感慨“实验是做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在完成毕业课题的实验过程中,很多学生自己动手从废旧材料中寻找合适的道具自己改造实验装置,节约了实验经费和成本。以前在实验室中最常见的仪器损坏的问题也不再出现,学生因亲身参与实践而具有了主人翁的责任感,主动爱护仪器设备,为实验室着想,自觉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维护正常的教学、科研工作秩序及仪器设备,服从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管理。论文实验结束时,指导教师及实验管理人员要检查仪器设备的归还及完好情况,督促学生填好有关使用情况登记表,检查实验室的清洁卫生及安全状况等。

实践表明,这种把毕业设计和实验室管理相结合的模式较好地规范了学生及指导教师在毕业论文实验中的行为,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实验室项目建设更加完善和充实,有效地提高了毕业论文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卓。面向新世纪高等学校的实验室[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1,(2):78-81.

化工毕业论文【第三篇】

[关键词] 地方院校;毕业论文;选题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4)01-19-1

毕业论文(设计)是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提交的最后一门作业,是为检验学生大学期间学习知识的回顾和总结,以及进一步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而设置的。

毕业论文(设计)是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提交的最后一门作业,是为检验学生大学期间学习知识的回顾和总结,以及进一步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而设置的。毕业论文的题目可以是指导老师提供,也可以自主命题。一个好的选题会使论文有生机,才会有好的内容;若选题不好论文就难以写好。很多综合性院校的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多数是教师的科研课题,有鲜明的创新性和综合性;但对地方性院校,特别是新升本科院校,由于信息不畅、资源匮乏、前沿信息少、基础薄弱,教师科研能力差,科研课题很少,每到学生毕业论文开题时,学生发愁,老师苦恼,而且教育部要求必须有50%的研究型课题,这就给地方性本科院校的教师带来了选题困难。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充分利用资源,提高学生论文质量水平是普遍关注的问题。我系教师团队十分注重学生的论文工作,多年来对选题的重点及具体做法也有一些探讨与实践,现把我系从07年第一届毕业生至今的一些论文选题工作,整理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1 从专业知识寻找论文课题

扎实的专业知识是做好毕业论文的前提,论文的选题同样要围绕着“巩固专业知识能力”的这个中心。化工行业中的很多前沿性研究是需要建立在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的。将专业知识与当前科技发展相联系,不但可巩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也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这对于培养学生系统知识的连贯性是大有裨益的。

2 从生活实际中寻找论文课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化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更加紧密。从衣食住行到“神七”升天无不和化学相关。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不但要立足于本学科的教学内容,同时也要关注生活,注重培养从生活实际中寻找论文课题的敏锐能力。如日常生活中食品防腐剂苯甲酸的制备、检测课题;生活用水硬度的测定方法与改进方法研究;以及生物质新能源、太阳板电池的研发技术进展等。

3 从科研项目中寻找论文课题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将自己的科研方向、体会、感受和兴趣,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引导学生跟踪教师的科研方向[1]。如教师正在从事水处理方面的研究,上课时有意识地把自己的一些科研感受和体会传达给学生、安排或讲解相关科研实验、给学生布置一些综述类小论文,使学生尽早地树立科研、论文写作意识,给学生尽早地提供科研的机会。到了毕业论文选题时,由于有了前期的相关研究背景或相关实验经验积累,教师、学生都“心中有数”,从而可较快地进入论文选题阶段,同时也锻炼了学生查阅文献动手实践与创新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4 从与企业结合的角度寻找论文课题

地方性院校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程度的制约,其师资力量、设备条件、经费支持、生源质量均弱于重点大学;但地方院校立足和依托地方,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主线,坚持和体现地方特色,发挥因地域、文化所决定的优势,是其他大学不可比拟的[2]。利用此优势,地方性院校教师可积极与相关企业建立沟通平台、联合开发科研项目,项目中的相关内容可作为学生论文课题。如我系与本地区化工行业建立的联合研究项目,既提高了学校整体的科研能力,又解决了企业的实际问题,同时也为学生论文的选题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5 从兴趣出发选择论文课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论文的选题中,也可探索开设设计性和创新性综合课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和设计有实际意义的课题,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不但保证了论文的质量,也锻炼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巩固学生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实践性教学手段,也是高校教学工作中的一项常规性的内容[3]。

参考文献:

[1]江腊生。地方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管理的跟踪模式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2:18-20.

[2]钟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的研究[J].江西化工,2007,2:82-84.

[3]钟华。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化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的实践与探索[J].江西化工,2007,3:101-102.

收稿日期:2013年11月26日。

化工专业论文【第四篇】

创新意识少实验内容依附于理论教学的验证性实验多,研究型、设计型、综合型及反映学科前沿的实验少。实验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在实验时按实验指导书或老师的要求,使用规定的仪器或设备完成规定的实验内容,而后按规定的格式完成试验报告。这种单一的实验教学模式影响了学生积极参与实验的兴趣,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7],严重影响了高师类化工专业教育的整体水平。

实验教学评价体系陈旧实验课的测评往往是根据平时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来定,较少采用综合能力测试的考核办法,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实验操作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该评价形式很易让学生形成一种错误观念,即无论实验做得好坏与否,只要实验报告写得好,就会得到较好的成绩。故而学生做实验的兴趣大大降低,达不到实验教学的目的[8]。

2实验教学改革对策

化工专业实验课的目的不仅是验证理论和把握实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9],为今后从事生产和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材是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实验教学内容要适应社会需求和专业发展。实验内容的改革与新实验项目的建设必须以提高学生综合实验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为目标来整合和丰富实验教学内容。化工专业实验教学内容应注重与化工学科前沿结合,注重与科研、社会实践应用紧密联系,实验教学改革成果及时融入实验教学中。配合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综合设计实验的开发设计方案,编写相应的配套教材,教材内容设计应更加系统化、科学化,突出实用性。在学生掌握专业实验基本操作和技能的基础上,通过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训练,培养学生自主实验的能力和水平。最后,开设专业应用性实验项目,达到专业实验教学与社会需求有效接轨的目的。

转变实验教学方法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必需不断改进实验教学方法[11]。在化工专业实验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实验中的想象力,重视对学生实验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的思维和研究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实验教学成为学生有效地掌握和运用科学技术与研究理论的方法和途径。高师类院校受办学特点的限制,每次实验时学生不可能都有动手机会。因此,可以采用大循环的方式同时开出全部实验项目,学生同时实验并完成不同的实验项目,同组的学生根据指导教师的要求采用不同的实验参数与条件,尽可能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实验过程的每个环节,学生必须独立操作完成实验流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增加实践教学比重高等学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12]。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必须的[13],不仅是要学会对本专业一些理论知识的验证,更重要的应该是能应用理论知识,去对本专业科学研究中有待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14]。学校可以在原有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改变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总体格局,增加学生的实践教学课时和学分,经常组织学生到周边工厂进行实地参观,使学生深入工厂车间,全面了解工业生产设备运行、操作管理、产品研发、销售与售后服务等流程,加深认识化工生产的专业特点,使实践教学与实际生产相结合。

搭建实验创新平台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院系可组建开放性实验室。该实验室全天开放,学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具有创新内容的科学实验、工艺流程或流程设备改良改造实验;也可自选研究课题,自行设计实施方案、工艺流程和操作步骤,构建实验测试或生产系统。这样,使学生有足够的独立思考、自由发挥、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在开放性实验室的建设中,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学术与经验交流活动,对比较成功的、完整的科技创新成果给予必要的评定和表彰,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锻炼了创新实践能力。

建立合理的实验考核评价体系化工专业实验的考核是实验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一个完善的实验教学评价体系,能够保证教学质量监控的准确、高效,从而使考核更全面、更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15]。因此,构建独立的比较适合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际的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化工专业实验教学,可将实验成绩分为平时成绩和考核成绩,并且对二者进行一定的比例划分,最后再综合这两个成绩来给出最终的实验成绩。其中,平时成绩包括实验预习情况、操作过程和实验报告三个部分。而考核成绩,可以在实验过程中随机抽取一次实验或实验的一部分来进行考察,教师现场打分;也可以在实验课程的最后阶段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独立进行实验设计,然后教师根据设计实验的完成情况来给出考核成绩;或者也可以将两种形式结合起来,综合给出考核成绩。在整个实验考核过程中,实行动态考评,把学生实验过程的态度和纪律也纳入考评内容,并占一定比例,这样做能够提高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更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运用知识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实验报告是实验操作过程总结以及对实验结果分析讨论的书面表达形成,如果以小论文形式撰写实验报告既能提高教学质量,对提高学生查阅文献资料和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研态度也有积极作用,为大四的毕业论文以及后续的继续学习或科研奠定良好的基础[16]。

3结束语

化工专业实验是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可使学生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化工生产实践有效融合,初步具备研究开发化工产品的能力。但同时对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实验教学改革中,建立起可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创新教育模式,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还需我们继续研究和探索。

化工论文范文【第五篇】

1.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思想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代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就是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创造性、积极性,为企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企业文化本身是企业管理文化、管理思想、管理体制的结合。两者虽然有不同,但是其核心内容都是价值观以及观念形态的形成和塑造,都是以人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关的教育工作提高员工的文化修养和工作素养,最终培养出合格的而员工队伍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是相得益彰、相辅相成的,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要靠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来保障,这不仅能够保证了在社会主义发展中企业文化的形成态势,也能使企业的发展更加稳定健康;另外它必然要受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社会主义思想原则、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指导,要国家和党的工作大局出发,正确处理个人、集体以及国家三者的利益关系,解决好价值观建设的相关内容。2.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政治保障。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现阶段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指导原则,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所在。现阶段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关理论基础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借鉴社会意识辩证关系以及社会存在科学等形成的。在实际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所进行的工作内容是企业相关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对员工的各种思想上的焦虑、困惑、矛盾等问题进行科学的劝导教育,从根本上解决员工思想上存在的各种问题,以帮助其树立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人生观等。员工的思想健全健康了,那么其生活工作灯就会积极向上起来,最终也就会促进企业的生产发展。从根本上讲,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是一种精神领域的教育行为。现代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是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也能促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加强。

二、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措施

在企业发展中开展思想理论工作,要以理论为指导进行相关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的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1.以人为本推崇服务意识。在企业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相对来讲还是比较复杂的,工作任务也比较重,随着现阶段的经济不断发展,尤其是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企业员工的思想就会受到很多不利影响,价值观的形成也因此受到了很多影响。有甚者在利益的诱惑之下出现的现象,主席提出的“苍蝇老虎一起打”正是针对这种普遍的贪污现象而言的。人性的自私以及企业内部的利益冲突在很大程度上致使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面临着很多的压力。因此,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就要做到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到员工的实际利益,以服务意识为主,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开展顺利成功与否的标准,要从员工的生活实际出发,为员工解决实际的生活困难和生活需求,这样才能有效的化解矛盾,提升员工的工作热情,最终也就能为企业创造更过的发展机遇和利润。2.与企业文化建设密切结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要以科学的态度推陈出新,保证内容、形式、方法的科学性,不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变成形式主义,理论联系实际,与时俱进,使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发展汇总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企业文化是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讨论的新课题,是思想政治工作与管理理论和实践对接的桥梁。企业文化是指能够为企业员工所接受的、能够反映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理念。企业文化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塑造企业文化的重要部分。健康、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凝聚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形成共同的价值理念和思维方式,这对企业发展和管理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企业在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要注意与企业文化建设密切结合。3.促进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和谐发展的措施。首先,紧密联系实际,选准企业文化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突破口和结合点,选择最有代表性和最有影响的问题加以解决,从而打开工作局面,促进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其次,重视和建设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个性鲜明的企业文化。一个企业的文化个性,是这个企业在文化上与其他企业不同的特性。它只为这个企业所有,只适用这个企业,是这个企业生存发展的条件及其历史延续的反映。通过现代思想政治工作,从工作人员的思想意识着手,结合企业的特点和优势,高起点、高标准选择企业文化的发展目标,发展本企业的文化个性,培育员工积极、正确的思想观念和工作精神,为企业发展服务。此外,在企业文化建设与现代思想政治工作的结合中要灵活应用软硬结合的技巧,以完善的管理制度为先导,积极强化,软硬兼施,相辅相成。在培育企业文化的同时,必须完善必要的规章制度,使工作人员既有价值观的导向,又有制度化的规范。在建设企业文化时也应遵循这些法则,通过现代思想政治工作强化工作人员的价值观、信念和作风等要素,引导工作人员正确处理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的问题,树立起团结向上、乐于奉献的思想意识和企业精神。

三、结语

化工专业论文范文【第六篇】

各课程设计单独开展,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

以往课程设计的开展,分别在各课程结束时,作为一个总结性和综合性的教学环节来进行,不同学期、不同设计内容、不同课程间独立开展,导致相互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学生进行的只是局部的训练,缺乏一个整体的概念。比如在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时,学生对化工制图、材料、设备的强度计算、各设备元件的选择与设计及标准不是特别清晰,最后所得的工艺及工艺尺寸计算数据甚至被弃之一旁;而在化工设备课程设计时,则需要对化工工艺问题有一个整体把握,依据计算所得工艺参数及工艺尺寸来指导设备设计与选型,这些都要用到化工原理和化工工艺学的知识。

各课程设计的时间安排较短,学生仓促而就

这四门课程作为化工类课程的重要组成,其教学内容繁重,在课程结束时留给课程设计的时间就显得极为有限。而每门课程设计对学生来说其工作量都是极大的,且对于化工类学生来说又都是极其重要的,是学以致用、理论结合工程实际的重要一环。在短短的1~2周的课程设计期间,教师首先要下达设计任务书(布置设计任务),而后进行设计课程的专题指导和答疑工作。接着学生要查阅、搜集相关文献资料及实际工程信息,准备相关化工标准、手册以备随时查阅。设计期间学生要完成的工艺流程图和主设备图各一张、复杂设备的不同视图、若干零件图及一份详细的设计说明书(包括设计工艺核算、设备设计及各零件计算)。学生要在短期内完成这一系列任务,时间仓促,难以对设计内容整体把握和系统思考,对于设计细节考虑不周,导致略微改动已有图样的情况有之,原图照抄照搬情况亦有之,完全没有达到课程设计与实际结合的训练目的。

独立课程设计内容单薄,系统综合性差

由于要考虑时间安排的限制,以往的课程设计会选取化工单元操作的一小部分作为设计任务,以达到任务量与时间安排的匹配。这往往影响了学生对于化工生产过程整体性与系统性的掌握,在设计过程中难免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难以加强学生在化工生产基本原理、工艺流程设计、单元操作设备及核算方法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以上问题影响了实际教学效果的强化提高,难以达到化工课程设计学以致用、由理论入实际化工生产过程、培养创新型化工人才的目的。

2整合四门课程设计,设立化工专业综合课程设计的可行性

设立化工专业综合课程的必要性

化工原理、化工设备、化工制图和化工工艺学作为化工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其侧重点不同,但在实际设计中紧密联系。化工工艺学主要研究原料化学反应的过程和方法[4],从化工热力学、动力学的角度分析反应原理、反应影响因素,据此确定其工艺条件;并据反应特点设计工艺流程。化工原理则是以单元操作为对象,讲述其能量传递、动量传递、物质传递的基本原理,以及其操作过程对管道、容器设备等的条件要求,为设计部门提供参考依据。这两门课讲述的是化工工艺方面的知识。化工设备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介绍单元操作中所用设备及其设计过程[5]、设计方法,这些设备的结构、形式、尺寸直接决定了它们是否能达到工艺设计中所要求的条件参数。也就是说工艺设计以及工艺核算是化工设备设计的前提,化工设备设计又是保障工艺条件实现的基础,而化工制图是化工设备设计的直接手段。首先根据化工工艺学确定生产工艺,再由化工原理的知识进行选型论证后,经过工艺核算确定设备的型号,最后依据化工设备的知识并借助化工制图的手段拿出设备图。由此可看出,四门课程的紧密联系及其不可分割性,完成任何一个独立的课程设计都要交叉运用这四门课程所学知识,这就为整合四门课程设计提供了基础。

时间安排集中,各科教师联合指导,避免短板,可极大提高教学实践效果

本校惯例,课程设计一般安排在每门课程结束之时,结课考试之前,时间短而分散,各科任课老师“各自为战”,如此仓促的开展课程设计其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整合四门课程,设置化工综合课程设计后,时间可由原来的2周改为6周。课程设计时间大大延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认真、从容、细致地对所学四门课程用课程设计的方式做一次有系统、有目的的大总结,避免了学生因时间紧而仓促开始草草收场的应付现象。整合开展化工类专业综合课程设计还便于四门课程教师开展协同教学、互补教学,弥补了化工原理、化工工艺老师对设备、制图方面的不足,化工设备、制图老师对工艺设计的生疏。在学生遇到问题时可及时有效地给予更专业、更全面的解答,极大的提高课程设计的效率和教学效果,真正地实现在课程设计实践中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

课程设计选题的针对性更强,学生课程设计训练的系统性更强

整合后,课程设计任务书的编写与下达可由四科教师共同讨论,综合考虑来完成。可以有目的的选取设计对象,对学生进行侧重训练;也可根据实际应用,灵活设置课题。在设计中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综合考量自己所做设计的可靠性、经济性和实际可行性。指导学生正确使用设计行业的规范和标准,准确查阅设计手册和资料。这可有效的避免以前课程设计选题的随意性与设计过程的不完整性,使学生在了解生产工艺流程的基础上,进行塔设备的设计和换热器(泵)选型,然后立即对该塔设备和换热器(泵)进行强度校核及图纸绘制,同时引入计算机编程、AutoCAD等软件锻炼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经历一次完整的化工单元操作设计的全过程,有机会将所学知识得以实际综合应用,为后续毕业设计及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并使学生深刻理解化工原理课程的工程性、实践性和应用价值。

可协调四门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开设时间及授课内容的关联性

考虑到学生对课程知识的遗忘性,有必要协调四门课程的开设时间,将四门课程调整到同一个学期来开设,在该学期结束时统一时间开展课程设计,这对于化工专业的课程设置来说是完全可行的。在授课内容上,平时的授课中可有意强化课程间的联系,增强学生的综合思考意识。

3结语

化工专业论文【第七篇】

关键词高职化工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改革思路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0c-0148-02

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通知》指出:“毕业论文(设计)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它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环节,是衡量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然而,就目前高职化工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实际情况来看,许多毕业论文(设计)存在质量不高、东拼西凑、抄袭剽窃、创新性缺乏等问题,这直接影响了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建立适合化工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的组织机制,切实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对提高化工专业毕业生的人才综合竞争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针对化工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审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对毕业生能力要求的基础上,对化工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改革的思路进行探讨。

一、高职化工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目前,高职化工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设计)主要存在如下问题:一是论文格式不规范,没有按照毕业论文(设计)的正确格式进行撰写,如字体、行距、图表等。二是抄袭、剽窃现象严重。有些学生论文抄袭文字比多达60%,甚至直接把他人的研究成果作为自己论文的数据。三是文章缺乏创新性,没有特色、风采。毕业论文(设计)的研究内容与方法往往与参考文献相类似,缺乏创新点。四是字数太少,太简单,有的论文字数不到1000。五是条理不清,遣词造句,自相矛盾。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一些学生思想认识上存在偏差。学生态度不端正,对毕业论文(设计)没有高度重视或重视不够。高职院校所招的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较差,有些还是因为高考失利未能考上本科院校而无奈地选择了高职院校的学生。这些学生在中学基础教育阶段基本上都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缺乏兴趣和主动性。进入高职院校后,这种状态也随之带到高职教育的学习中来。在高职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环节中,表现尤为突出,学生常常置指导老师的意见于不顾,对毕业论文(设计)不予重视,敷衍了事。

第二,一些学生自身素质较差。高职院校的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专业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在毕业论文(设计)实践过程中,缺乏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不强,对一些问题很难形成自己独立的思想和观点。另外,高职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也较差,如文字处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总结概括能力等。一些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经过思考形成了自己的一些认识,却无法准确地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第三,指导教师资格把关不严。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高低,与指导教师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教师的知识水平、科研能力及工作责任心等。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对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的资格把关不严,有些高职院校学生多,教师少,为了把毕业论文(设计)分配下去,往往把一些刚从学校毕业,缺乏实践教学经验的教师作为指导教师,或者让单名指导教师同时指导20篇以上的毕业论文(设计),这大大影响了毕业论文(设计)总体质量的提高。另外,有些指导教师的工作责任心不强,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撰写、修改、完善、定稿等环节缺乏耐心的指导。

第四,毕业论文(设计)管理上存在不足。对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的重视程度不够,毕业论文(设计)模式比较单一,质量管理缺乏规范性和系统性,选题与实践结合不密切,校企分离,缺乏创新性。

二、毕业论文(设计)改革思路之探讨

(一)实现选题方式多样化。毕业论文(设计)选题要切实做到与科学研究、开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要把一人一题作为选题工作的重要原则。化工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应因人而异,贴合每名学生的特点,不应该只局限于校内的研究、开发和设计类的课题,而应该走出校门,与当地企业合作,到生产一线去,结合企业生产实际问题来选择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进行开放式毕业实践教学。下面提供几种选题思路作为参考:一是根据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或产学研课题拟定几个子课题与学生协商安排题目;二是根据指导教师的学术水平和熟悉领域,拟定几个选题任学生选择;三是学生根据实习实践或者未来工作方向、个人兴趣选题;四是其他形式的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双向选择。以上第一、第二条思路可供一些理论基础知识扎实、科研兴趣高、实验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作为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其论文实用性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及综合实践能力,尤其是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具有重要作用。而一些基础相对薄弱,主动要求去签约单位毕业实习的学生,其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可以选择第三条思路,它与学生的实习岗位密切联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岗位技能和学习积极性。

(二)加强毕业论文(设计)内容的创新性。毕业论文(设计)是否具有创新性是衡量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水平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化工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整体水平,应当注重对学生和指导教师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当前化工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都是采取指导教师指定论文题目,学生被动按照要求收集资料和做实验来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方法,这种方法在客观上扼杀了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思维,应当改革。毕业论文(设计)从选题、收集资料、制订实验方案、实验观察记录、收集和整理数据资料、分析综合归纳、论文初稿撰写到论文修改定稿的每一个环节,应当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努力实现创新性和科学性的统一。这就要求指导教师在不断提高自身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同时,要引导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保护学生的创新热情。

(三)实现企业实训、科技创新及毕业论文(设计)的一体化。化工专业学生的毕业实践可以采取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因为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为化工专业学生毕业实践的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加学生的责任感及提高学生的岗位技能。如果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生产、学习、研究的毕业实践训练,不但能使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毕业实践过程中得以巩固和升华,而且有利于学校与企业之间形成互惠互利、合作愉快的良好氛围,实现企业实训、科技创新及毕业论文(设计)的一体化。因此,在整个毕业实践教学环境中,应充分发挥企业技术管理人员的力量,可以由他们和学校教师共同完成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

(四)加强化工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为学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提供先进的实验场所。校内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对学生实施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的必备条件,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办出特色、实现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性建设。它有利于学生综合实验能力的培养,包括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验观察能力、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等。实验实训基地是学生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主要场所,特别是化工专业的学生,其毕业论文(设计)实验数据及检测方法都在实验室进行。为了确保化工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能够顺利完成,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化工实验实训基地势在必行。因此,学校要高度重视毕业实习,加大对实训基地建设的资金投入,建立和完善校内实训基地,购置一批实用且性能优越的仪器和设备,如电子分析天平、紫外分光光度计、荧光分光光度计、红外光谱仪、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以为提高化工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整体水平作好保障。

(五)加强毕业论文(设计)的教学管理工作。要进一步强化和完善化工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的规范化要求与管理,毕业论文(设计)的每个环节都要制定出明确的规范和标准。要根据化工专业学科特点和条件,研究建立有效的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管理模式和监控制度。要重视研究和解决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积极采取措施,加大改革和工作力度。

(六)加强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管理工作。许多高职院校明文规定,教师指导一名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工作量相当于2课时,而毕业论文(设计)从选题到定稿全过程的实际工作量却远远大于2课时,因此容易造成教师对学生论文指导工作的马虎与不负责任等问题。学校应建立制度和奖惩机制,从严治教,明确指导教师的职责,增强责任意识,使指导教师能够集中精力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环节的各项教学教育任务。同时建立校内外指导教师相结合以校内教师为主体的指导教师队伍,重视解决指导教师的数量和水平不适应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需要的问题。要统筹教师队伍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的指导作用,确保指导教师数量的足额到位。

(七)加强毕业论文(设计)环节的学风建设。采用各种途径和方式加强对学生的学风教育,不仅使学生理解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及意义,而且能充分认识到做好毕业论文(设计)对提高自身动手操作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文献查阅能力、写作能力、科研工作能力等综合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要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倡导科学、求实、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的优良学风,严肃处理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不良行为。

总之,毕业论文(设计)的教学与指导是一项重要而艰苦、严肃而认真的系统工程,凝聚着教师、企业和学生三方面的努力。每位学生都要高度重视,平时要加强自身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勇于实践、善于思考。指导教师要严格把关、耐心指导,集中精力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环节的各项教学教育任务。

化工专业论文范文【第八篇】

1.职业素养

按照教育部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化学工艺专业教学标准,化学工艺专业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具有较好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具有安全生产、清洁生产和节能环保的意识和行为,具备一定的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专业素质

按照教育部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化学工艺专业教学标准,化学工艺专业学生应该了解化工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工艺操作规程,熟悉本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和化工生产专业知识,能识读工艺流程图、设备图、管道图等相关图样,熟悉并应用化工生产中的检测仪表与自动控制系统,能熟悉、使用和维护化工装备,能掌握典型化工单元的基本操作技能,能完成化工生产装置开停车及运行操作,具有正确判断、处理化工生产运行中一般故障的能力,能在生产过程中实施QHSE及清洁生产,最终取得“化工总控工”或“化工生产运行员”(四级)职业资格证书。

3.创新素质

创新素质的培养是继职业素养、专业素质养成后的又一必要素质,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适应新形势下就业、发展、再就业、创业的需求。

二、学生目前的状况

笔者学院学生总体上看是好的,但有的学生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如文化基础差,学习能力差,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差,不愿也不会学习,对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的学习感到吃力,旷课,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差,抗挫折能力差,缺乏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毅力。一部分学生在就业后因为缺乏吃苦精神,嫌工作环境差、工作时间长、待遇差而放弃就业岗位。

三、培养策略

1.加强职业素养培养

(1)重视行为养成,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

学生除了技能过硬之外,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才能受到企业的欢迎,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笔者认为笔者学院化学工程系、德育教研室、学生处和德育教师等应联合开展道德品质教育工作,每两周至少开展一次德育教研活动,有针对性地研究德育课程改革,研讨德育方法,使德育课确实有效。特别在待人礼仪、日常言行、实习实训等方面要制定行为规范标准,要求具体化,让学生对照标准规范自己的言行,校正不良行为,养成较好的行为习惯,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

(2)开展心理辅导,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在激烈竞争的当今社会,职业学校的学生必须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去面对现实。受过去失败心理的影响,他们往往在择业、就业、再就业和创业的过程中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把握自我、推销自我和发展自我。针对此种情况,学校应开设心理辅导课,让学生找出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扬长避短,通过努力弥补个性的缺陷,主动适应职业的需要,特别在最后一个学期,学校要加强学生择业风险意识和竞争意识的心理辅导,以增强学生适应职业要求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减轻学生就业的心理压力。

(3)提升学习基础及学习能力。

基础差、缺少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是中职学生的一个特点,作为职业教育,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结合学生实际,完成打基础、提兴趣、教方法、培养能力的多重任务。基于学生实际和化学工艺专业素质要求,笔者认为教学过程应尽可能从行动教学、形象教学、互动教学等方面下功夫,尽量避免空洞而乏味的抽象教学,这样有利于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积淀学生的学习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2.加强教学改革

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既不同于传统的基础文化、纯理论教育,又不是简单的操作培训,职业学校培养的是可持续发展的应用型技能人才,既不能只传授专业理论知识,也不能只教会学生一些简单的操作,而是要把相关专业知识点与操作技能相结合,使理论基础与专业技术相结合,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目前现代化工企业对学生的专业素质要求,化学工艺专业的教学必须进行改革,从宏观层面上看要进行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运行体系的开发设计,从中观层面上看要进行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的开发设计,从微观层面上看要进行教学设计、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的开发设计。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总体培养目标,任何改革都必须结合企业需求、培养目标、学生情况来进行,且不能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完成调研分析、开发、设计、实施检验四个阶段。

(1)公共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教学要符合教育部有关教育教学基本要求,按照培养学生基本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功能来定位,重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以及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的创新,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专业技能课。

学校可结合云南化工实际,组织编写校本教材,教材应以本专业教学标准为依据,结合化工企业经济的发展和职业资格鉴定标准(四级)的相关要求选择教学内容。要建设具备现场教学和情景教学的实训中心,使之兼具教学实训、职业培训、职业资格鉴定的综合功能。专业技能课按照相应化工岗位(群)的能力要求,推行理论实践一体化,突出教-学-做一体的职业教学特色,使一体化教学、项目化教学、情景化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成为常态教学法,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教师引导学习等教学形式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都动起来,教学中要使学生感觉到有事可做、有东西可学,积极主动地进入学习角色。专业能力强调技能知识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化学工艺专业培养的目标就是化工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教学计划中可将一些与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相关的课程加以整合,把单元操作所需的知识点融合在一起,并以单元操作为主线进行教学组织和操作实训。以精馏操作单元为例,教学过程可设计为:认识实习(校内外实训基地认识)→化工原理(精馏基本知识、精馏塔工作原理)→精馏实训装置(操作和控制,压力表、温度表等原理、结构,精馏塔等设备、阀门和仪表的维护和检修)→考核评定,在整个教学实施过程中,要结合操作单元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融入环保、安全等知识。这样的教学过程,针对性强,知识点突出,学生学习目的性强,也能使学生看到自己的实际进步,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教师的教学。

笔者学校化学工艺专业的教学长期以来都受到“应试”观念的束缚,虽然课改在不断地进行,但是课堂教学模式仍是偏向传统的应试教育方法,只关注于知识灌输,忽略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活,学生不能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课堂效率不高,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培养学生良好职业素质的目的,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不断提升自己作为教师的职业素质,要创新教法。创新教学方法可以从很多方面进行,比如创新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可以采用模块化、一体化、项目化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做中教,通过反复的教-学-做过程,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强化学生专业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强学生的组织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提升其社会交往素质和产业文化素养,增强学生的职业素质。

(4)强化技能训练。

专业素质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为了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在化学工艺专业的一些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方面必须进行改革。从2012年开始,笔者在精细化工概论、化工安全与环保等课程的教学中,探索并实践项目化教学法,在教学中尽可能实现“教、学、做”合一,有意识地加大实习和实训课时,尽量挖掘学生爱动的特长,使学生不断地在学中做、又在做中学,教学过程注重开发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在做中学习和夯实理论知识,又在学中强化学生的操作技能,使学生的专业素质得到了较好的提升。不但如此,在整个教学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还锻炼开发了学生的文献资料检索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等社会交往素质和产业文化素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也在逐渐养成。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非常欢迎,教学效果很好,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

3.推进校企合作

一直以来,笔者所在学院化学工艺专业的教学质量不高、适应性不强、吸引力不足,其主要原因是缺乏必要的实习实训设施,校企合作办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办学条件不足的问题,有效地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此外,要扎实稳妥地开展学生顶岗实习,推进订单培养模式,要充分发挥和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的作用,只有确实保障学生技能培养的途径和质量,才能增强学生的适应性,提升专业吸引力和竞争力,促进专业持续发展。

4.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培养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2953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