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陈情表原文 陈情表原文及对照翻译(汇总5篇)

网友发表时间 3100432

【导言】此例“陈情表原文 陈情表原文及对照翻译(汇总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陈情表原文及翻译【第一篇】

关键词: 翻译本质翻译目的忠实原则自由原则

在《译者的任务》(The Task of the Translator,1923)一文中,德国翻译理论家沃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1940)从哲学的层面对翻译的理论问题进行了思考,并从哲学的角度解读了翻译的本质,在文中提出的诸多翻译观点是对传统翻译观的背叛。本雅明对译者任务的解读主要针对文学翻译的范畴,他认为翻译不是为了不懂得原文的读者而做的,正如“在欣赏艺术作品或艺术形式的过程中,观赏者的因素从未带给人什么收获,然而艺术作品却从未关注过人对它的回应”[1](陈德鸿、张南峰,2000)。

如果翻译不是为了不懂得原文的读者而作,那么翻译的目的何在?本雅明试图从哲学的角度思考翻译的本质,提出“纯语言”的概念,认为译者的任务是在翻译中通过再创作释放束缚在原作中的纯语言。由于“纯语言”隐藏在原作中,在翻译实践中很难把握,于是翻译便陷入不忠或不可译的窘境。本文从探究原文和译文的关系入手,重新审视翻译的目的与功能,以揭示翻译的本质。在此基础上,译者的任务被解构为语言和语用两个层面,从而突破了本雅明从“纯语言”层面对译者任务的单一解读,无疑对翻译实践具有现实意义。

一、原文和译文的关系

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是原作赖以存在的温床,脱离了那个特定的环境,原作的生命便宣告终结。一部作品如果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得以流传,就要归功于翻译。“翻译是一个脱胎换骨,灵魂转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语言的转换,原语言的土壤变了,原作赖以生存的‘文化语境’必须在另一种语言所沉寂的文化土壤中重新构建”[2](许钧、韩少功,2003:203)。正是由于原作所处的“文化语境”在译文中得以“重新构建”,从而原作在新的文化土壤中获得全新的理解,原作的生命在译作中得以延续。正如本雅明在《译者的任务》一文中所说:“正如生命的各种显示与生命的现象紧密关联而对生命没有意义一样,译文源自原文。与其说源自其生命,毋宁说源自其来世的生命……在译文中,原作的生命获得了最新的,继续更新的和最完整的展开。”[3](陈永国,2005)

在翻译理论研究领域,原文和译文地位的高低之争从来就没有定论。当一部译作获得了来世的生命,译文在译入语读者中与原文在原文读者中达到的效果相同,那么这部译作便跟原作一样成功。但是,“如果我们认为一部译作很成功,它难道不是已经成为原文的他者?”[4](Marilyn Gaddis Rose,1997:5)翻译的论题通常在“忠实”观念的支配下展开,译者始终致力于寻找实现“忠实”的途径(如“神似”和“形似”、“异化”和“归化”),却对“忠实”和原文的“意义”这些概念本身鲜有质疑,导致译者的角色不停地变换,从最初对原文的“愚忠”到后来的“背叛”,再到后来寻求原文和译文地位的平衡(“形神兼似”),因而译文在对原文的忠实与背叛之间摇摆不定。尽管如此,在原文后来的生命里,其形式和意义都在不断转变。

二、翻译的目的和本质

1.翻译的目的

本雅明认为,译者的任务是“在翻译的语言里找出可以在原作内唤出回响的意向”。译者不但要从原文中找出两种语言的内在联系,而且要在译入语中表达出来,因而,翻译的终极目的是“表达语言内在联系”,即源语(source language)与目的语(target language)两种语言的内在联系。本雅明从“纯语言”的哲学层面来看待翻译,认为翻译是在纯语言的基础上进行的复制与创作活动。这与道格拉斯・罗宾逊(Douglas Robinson)的观点不谋而合:“翻译如同招魂/通灵(translation as channeling),即借助中介(译者)实现生者(译入语读者)与死者(原作者)的对话。”[5](卢玉铃,2004:57)

但是,如果译者完全忽视译文的受众,即译文预期的接收者,则可能造成读者读不懂译文的情况,原作者与译作读者的对话便无法实现,翻译就失去了意义。因此,对翻译目的的解读应该在上升到语意的层面,实现两种语言的转换之后,最后落实到语用的层面,充分考虑译作在译作读者中的可接受程度。弗米尔指出:“决定翻译目的的最重要因素便是受众――译文预期的接收者。因此,翻译是在目的语情景中为某种目的及目的受众而生产的语篇。”[6](诺德,2006:15)

2.翻译的本质

“对翻译性质本身的认识会决定翻译方法的取向”[7](崔永禄,2001:3)。只有揭开翻译的本质,译者才能明确任务,进而选择恰当的翻译方法,准确地译出原文。“翻译把作品置于一个崭新的面貌,不仅延长了作品的生命,而且赋予了它第二次生命”[8](罗贝尔・埃斯卡皮,1987:139)。本雅明也把译文看作是原作的“来世再生”,从而使译文享有和原作一样的地位。他从文学作品翻译的角度分析翻译的功能与特点,认为翻译“并不是陈述事实或信息”[2](陈永国,2005:65),因为以传播信息为目的的翻译会陷入迎合读者的误区,以致无法传递原文的本质内容,产生拙劣的译文。

好的译文源于对原文的准确理解。从翻译的过程来看,翻译从对原文本的分析出发,终于文本的再造。阅读必须从作品本文开始,其目的既然是对作品进行诠释,自然要受到文本的制约。[9](艾柯,1997:27)由于存在社会、历史、文化的差异,在目的语中不存在原文中对应的表达方式,两种不同语言的等值转换便难以实现。不仅如此,雅各布森所指出,尽管各种语言都有同等的表达能力,但是,如果语言形式也表达意义,如诗歌和双关语,可译性就受到了限制(《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On Linguistics Aspect of Translation,1959)。

原文的可译性是翻译研究领域中争论不休的理论问题。争论的焦点在于:用某种语言表达出来的作品的思想内容和精神风貌是否能够用另一种语言完全、确切地再现出来。可译性和不可译性“不是泛指两种语言之间能否相互传译的问题,指的乃是某些感情和艺术色彩,以及文化特色比较浓厚的作品,在传译时由于语言的差别而所能达到的译文确切性的程度问题”[10]。原文的不可译性是导致翻译的忠实与自由二者矛盾的根源。

三、翻译的忠实与自由原则

1.忠实原则

“一国文字和另一国文字之间必然有距离,译者的理解和文风跟原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之间也不会没有距离,而且译者的体会和他自己的表达能力之间还时常有距离。……因此,译文总有失真和走样的地方,在意义或口吻上违背或不尽贴合原文”[12](钱钟书)。正是由于原文和译文的语言具有本质的差异,译者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语言风格的把握都可能出现偏差,译者忠实于原作的努力最终却会带来不忠的结果,忠实便成为翻译中难以实现的理想境界。

实现原文到译文的转化不是在译文中机械地复制原文的内容和形式,而是在译文的语言里塑造原文的指意方式,因为“原文毕竟提供了一个空间,提供了某种客观性和实在性”[11](许钧,2002:25)。尽管不可能实现对原文的绝对忠实,但译者不应放弃忠实于原文的努力,不仅要忠实于原作的内容,而且要忠实于原作的形式,因为形式有时也表达意义,在诗歌翻译中,这一点尤为重要。

2.自由原则

译者既是原作的读者,又是译作的作者。在翻译过程中,对原作进行阐释、再创作,将原作转换成译文,都离不开译者的主体性作用。正如鲁宾逊所说:“译者永远不是,也不应该被迫成为不带个人色彩的转换机器……翻译应当从人出发,特别是从译者的感受出发。”[13](谭载喜,2004:24)因此,即使是针对同一文本,不同的译者也会有不同的理解,甚至作出截然相反的阐释,由此产生不同的译文。

然而,发挥译者的主体作用并不是以译者为中心,也不是否定忠实原则。译者只需改变以原文作者为中心、以原文文本为中心的传统做法,充分考虑与原文和译文两种语言相关的社会、语言、文化因素,对原文作出尽可能忠实的解读,从而在译文的社会、语言、文化环境中准确地再现原文。

四、结语

尽管本雅明把译文看作原文来世的生命,打破了译文从属于原文的传统观念,从而让译文享有和原文平等的地位,但他从纯语言的角度阐释翻译的本质,并抽象地谈论翻译的忠实与自由,完全忽略译文读者的存在,否定了翻译的交际功能,这种观点在翻译实践中是行不通的。此外,由于纯语言难以把握,从纯语言的角度来理解翻译便让译者陷入窘境。在翻译实践中,再高明的译者也无法彻底解决不可译和忠实的矛盾,因此,本雅明所提出的理论只是翻译的理想境界。

在翻译实践中,对原文的忠实只能是相对忠实,不存在绝对忠实。尽管译者在翻译实践中会频繁陷入不可译的窘境,但可译性仍是翻译的本质。好的译文源于对原文的准确理解。译者只有充分考虑与原文语言相关的社会、语言、文化因素,对原文作出尽可能忠实的解读,才能在译文的社会、语言、文化环境中准确地再现原文。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既要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又要坚持忠实原则,并努力促成二者的和谐统一,这是实现译者任务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陈德鸿,张南峰。西方翻译理论精选[A].W.本雅明。论译者的任务[M].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00.

[2]许钧,韩少功,关于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新老版本译者之间的对话[J].译林,2003,(03)

[3]陈永国,2005:4―5陈永国译。翻译与后现代性[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4]Rose,Marilyn and Literary Criticism [M].Manchester:,1997.

[5]卢玉玲。翻译的幽灵――评道格拉斯・罗宾逊的《谁在翻译?――超越理性论译者的主体性》[J].中国翻译,2004,(2).

[6]崔永禄。翻译的斡旋过程及影响这一过程的诸种因素[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2).

[7]诺德著。张美芳,王克非主译。译有所为――功能翻译理论阐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8]埃斯卡皮著。王美华,于沛译。文学社会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

[9]艾柯等著。柯里尼编。王宇根译。诠释与过度诠释[M].北京:三联书店,1997.

[10]Allen, of Poetry and Poetic Prose:Proceedings of Nobel Symposium 110[C].Singapore: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 ,1999.

[11]许钧。作者、译者和读者的共鸣与视界融合[J].中国翻译,2002,(3).

陈情表原文及翻译【第二篇】

关键词: 修辞隐喻 分类 翻译 方法

1. 引言

西方最初的隐喻研究发源于Aristotle(1954:63),他认为:隐喻在于用属于其它事物的东西来命名一物;他提及四种转用方式:从物类到物种,物种到物类,或从甲物种到乙物种,或通过类比。Aristotle 强调本体和喻体的相似性。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理论是隐喻的比较说(comparison theory)及替代论(the theory of substitution)。其代表人物分别为Black和 Quintiliant,前者认为说“甲是乙”等于说“甲像乙般什么什么”隐喻的意义是从相关事物相似的表意中得到的。根据取代说, 隐喻只是一种替代说法, 原意是“甲是丙”, 现用间接方法表达, 将意义完全相同的乙代替丙, 而说成“甲是乙”。Black(1962)认为“替代论”跟“比较论”很相近, 可谓“比较论”的一个特殊例子。这三种传统隐喻观的发展都认为隐喻是语言的非正常现象,使用隐喻的目的在于更深刻、简洁地描写心理过程、状态、概念、人、事物和属性,从而刺激读者产生兴趣,愉悦读者的感观。

2. 隐喻三要素

深刻理解英语隐喻是准确翻译英语隐喻的前提,英语隐喻理解的关键在于联系上下文透析隐喻的三大要素(喻体、本体及喻义)。喻体(image)即描述本体的项目;本体(object)是隐喻描述的对象;喻义(sense)即本体与喻体相似方面。安晓杰(2005)着重指出,喻体在比喻中起最重要的作用,喻体运用恰当,本体的特征和性质得以呈现和突出。本体与喻体相似的喻义通常不是单一的,一个比喻越早被人使用,其本体与喻体相似的喻义越是丰富。

3. 隐喻的分类及翻译方法

Newmark(1988:106)对隐喻的分法进行了探讨,将其分为“死隐喻”、“陈旧隐喻”、“常用隐喻”、“近期隐喻”和“初创隐喻”。作为修辞手段的隐喻,是极富诗意的一种语言形式,只有使读者领会了其中的韵味,才可以进一步领悟全文的精神,达到等效翻译的目的,因此,隐喻的理解翻译不容忽视。常用隐喻是最为活跃的,是本文讨论翻译策略的重点。

死隐喻

死隐喻是指隐喻义已成为词的基本义的一部分,或者说被词汇化了,通常情况下已看不出隐喻义。如leg of a table (桌腿), brainwash(洗脑),dead issues (无人提及的话题) 等。此类隐喻可以选择直译的方法;但由于民族心理和风俗习惯不同,对于词语的理解和运用也不同,一些普通词汇在一些文化语境下就保留一些特殊的意义。这种情形下不能直译,需要意译如:a lucky dog (幸运儿);She is a cat.(她是个包藏祸心的女人)。

陈旧隐喻

这类隐喻由于使用过多,使其生动性大大减低,但它仍可替代一些比较确定的想法,与死隐喻不同的是,陈旧隐喻还能看出比喻的痕迹。

常用隐喻

常用隐喻是指已经确立的隐喻,它是一种有效、简洁的方式。常用隐喻即使反复使用,也会有特定的情感意义。这一类隐喻的翻译时需紧密联系语境抓住三要素,即本体、喻体和喻义。

保留差异,等值再现。

在目的语中重现相同的喻体。这种方法在翻译单词隐喻时较为普遍,如:store of hope(希望之仓),beautiful symphony of brotherhood (兄弟情谊之美丽交响乐);对复杂隐喻和一些习语来说,这种方法用得较少。但如果源语和目的语之间存在较多的文化重叠时,也可以用这种方法进行翻译。如:(1)The pen is mightier than the sword. 可译成“笔墨胜刀剑 (=what someone writes can have more effect than violent action)” ,在此例中pen (笔),sword (剑),这些词不指具体实物,而是喻指力量、影响力。 又如:(2)She didn’t know whether Jack was a hawk or a dove. 译成:她不知道Jack是鹰派还是鸽派。这里的鹰派(hawk)是指主张使用武力或强硬手段的人,而鸽派(dove)则喻指主张和平的人。

替换比喻,求异求同。

正如孙致礼(2000:359)所指,翻译中的最大困难不是语言本身,而是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意蕴。当比喻形象在两种语言(源语和目的语)存在文化意象的空缺和错位,且当差异不利于理解时,而目的语里恰有相对应的固定比喻,可用目的语有的比喻来替换,这种方法,使翻译时可译进深层含义。虽然结果可能使译后源语和目的语的语体色彩发生变化,但从审美角度看,客体形式的改变,正是为了产生相同的审美效果。如:

(3)You can’t make bricks without straw.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4)a fly in the ointment(一只老鼠坏了一锅汤。)

去叶留干,动态对等。

我们在对隐喻进行翻译时,倾向于找到与之相对应的目的语,力争使它们在结构上和修辞作用上都十分相似。但如果隐喻在目的语和源语中的差异既不能保留,又没有合适的替换,就要像以Nida(1993)为代表的新翻译理论指出的那样:翻译的重点不应是语言的表达形式而是读者对译文的反应,还应把这种反应和原作读者对原文可能产生的反应对比。我们在翻译时需去叶留干,寻求动态的对等。把喻义直接翻译出来或把隐喻译成明喻。如:

(5)Passion was to go to sleep in the presence of Mrs. General and blood was to change to milk and water.( 译:在杰纳勒尔夫人跟前,一个人的激情会变得麻木不仁,热血也会变成掺了水的牛奶。)

这种译法,也从语境上帮助读者深层理解,使得源语原有的意义成分缺省或增加,如运用不当,就会使得隐喻的情感和语用效果减弱,但这种方法能将原文的可读性转到译文的理解性上来。

直译与意译交相融合。

有些隐喻,本体隐而不露,故使得此类隐喻的理解较为困难,在翻译时译者必须根据语境领会隐喻传达的韵味,确切地表达隐喻所表现的感染力,才能达到等效翻译的目的。译者在此情形下需把隐喻直译,再加上喻义,即用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方式。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综合了交际和语义翻译的方法。如:

(6)Every family is said to have at least one skeleton in the cupboard.

可译为:俗话说,衣柜里面藏骷髅。(见不得人的事家家有。)

(7)Do not throw out the baby with the bath water. 别把婴儿连同洗澡水一起倒掉。(别在去其糟粕的同时丢掉了精华)

近期隐喻及原创隐喻

近期隐喻是带有比喻意义的杜撰的新词语,在目的语中发展得非常迅速。原创隐喻表达了作家的一些核心思想,也是目的语词汇丰富的一个重要渠道。由源语作者创造并使用的隐喻,如“纸老虎”“落水狗”等。在翻译原创隐喻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主要取决于译者想要强调喻体(image)还是喻义(sense)。

4.结语

意境的理解,喻意的挖掘,通常与语境要素密切相关,也离不开人脑的知识系统、概念系统和语言形象系统的相互作用。(徐莉娜,1999:21―23)因此,好的译文需再现隐喻产生的这种相互作用,否则就不能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文风,就不符合“忠实、通顺”的翻译标准。

参考文献:

[1]孙致礼。文化与翻译[A].杨自俭主编。英汉语比较翻译[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安晓杰。动物比喻在英语修辞中的使用[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1).

[3]徐莉娜。隐喻语的翻译[J].中国翻译,1999,(4).

[4] Rhetoric and the Poetics of notes Friedrich Slomsen.[M]New York:Random House Modern Library,1954.

[5]Black, and Metaphors.[M].Cornell: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62.

陈情表原文及翻译【第三篇】

关键词:英汉谚语;文化;文化差异;翻译原则;翻译方法

Abstract:Proverbs,whichderivefromlife,history,''''sproverbsw,beingtreasuresoftwodifferentlanguages,esbetweenEnglishandChineseproverbsfromthepointoforigin,geographicalenvironment,customs,religiousbeliefsandhistoricalculture,,wecanusefourtranslationmethodsflexibly:literaltranslation,freetranslation,equivalenttranslationandliteraltranslationcombinedwithfreetranslation.

Keywords:EnglishandChineseproverbs;culture;culturaldifferences;translationprinciples;translationmethods

一、引言

谚语来源于生活,是一个民族语言和文化的高度浓缩和集中体现。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说:“Geniuswitandspiritofanationarediscoveredbytheirproverbs.”(一个民族的天赋、智慧和精神都从他们的谚语中表现出来)。由于地理、历史、、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谚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1]本文借助一些典型的例子,从起源、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历史典故等文化侧面入手,探讨了英汉谚语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差异,同样字面意义、形象意义的话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隐含意义。隐含意义才是说话人或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正意义。英汉谚语之间的多方面差异可归为两类:一是形象意义的差异,一是隐含意义(包括褒贬义)的差异,而它们都是字面以外的意义,即文化差异的具体反映。[2]本文试图对英汉谚语的翻译作一些探索,提出了英语谚语翻译的具体原则及方法。

那么何为谚语呢?谚语是通俗简练、生动活泼的韵语或短句,它经常以口语的形式在人民中间广泛地沿用和流传,是人民群众表现实际生活经验或感受的一种“现成话”。[3]它是在民间流传的固定短语,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是社会经验的总结。谚语作为民间文学形式的一种,具有诗的活泼,文的凝重,熟语的简洁。[4]

二、英汉谚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

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1871)一书中,首次把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提了出来,并表述为:“文化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作为社会上习得的能力与习惯。”[5]可见文化的覆盖面很广。谚语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英汉谚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起源差异

首先,英汉谚语都受到宗教思想的影响,但同中又有异。英谚受基督教的影响,反映了基督教的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如:Norespecterofpersons.(一视同仁);Manpropose,God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等,而汉谚则受到“儒”、“释”、“道”三教的影响,如:“养儿防老,积谷防饥”是儒家的思想;“不看僧面看佛面”是佛教的思想;“饶人不是痴,过后讨便宜”是道家的思想。

其次,英汉谚语的起源差别还是很大的。英谚中有大量出自典章及名人的作品中那些脍炙人口的词句,如:Neversaydie.(永远不要说“死定了”)出自英国小说狄更斯的《匹克威克外传》;而汉语文史学家们则认为汉谚相当一部分出自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如:“远亲不如近邻”是对日常生活经验的总结。

除此之外,英谚中有许多来自拉丁文、法文等的外来语,有些甚至保留了原文,如:Cherchezlafemme.(找出祸水)这是一句保留在英文中而以法语原文形式出现的谚语;而汉谚吸收了大量少数民族谚语,如:“劣行过四十年仍会败露”来自维吾尔族谚语;英谚中有许多来自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如:Loveisblind.(爱情是盲目的)来自罗马神话,而汉谚中有大量农谚,如“宁在时前,不在时后”。[6]

(二)、地理环境的差异

谚语的产生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英国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英吉利海峡是欧洲许多国家通向大西洋的唯—出口,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要道之一。因此英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于世界,这对英谚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英语中就有许多与航海有关的谚语,如:totakethewindoutofone’ssail(先发制人,抢占上风),togowiththestream/tide(随波逐流、顺应时势),tobeallatsea(不知所措)。英国独特的地理环境使捕鱼业在其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这也为英语留下了大量与渔业有关的谚语,如:hook(land)one''''sfish(如愿以偿,用诡计得到想要的东西),haveotherfishtofry(有其他鱼要煎——有其他事要做),playafish(让上钩的鱼不停地拖动钩线而致疲乏)等。而中国是一个内陆国家,千百年来以农业为主,人与土地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汉语中就有许多与河流、土地和农业有关的谚语如:一帆风顺、过河拆桥、隔岸观火、拔苗助长、五谷丰登、瓜熟蒂落、春华秋实、根深蒂固、沧海桑田等。[7]

(三)、习俗差异

英汉习俗差异是英汉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的态度上。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词语大都含有贬意:狐朋狗党、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腿子等。尽管近年来养庞物狗的人数大大增加,狗的地位似乎有所改变,但狗的贬义形象却深深地留在汉语言文化中。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所以西方人不吃狗肉。英语中有关狗的谚语除了一部分因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大部分都有褒义。在英语谚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Everydoghashisday.(人皆有出头日);Loveme,lovemydog.(爱屋及乌)等。与此相反,中国人十分喜爱猫,用猫比喻人,常有亲呢的成份,如:Acathasninelives.(吉人自有天相),而在西方文化中,猫被用来比喻心地恶毒的女人,如:Catshidetheirclaws.(知人知面不知心)。[8]以狐狸为形象时,汉语强调狐狸尾巴露出破绽。如:Thetaildoesoftencatchthefox.(常凭尾巴抓到狐狸),而英语强调狐狸花招多,难对付,如:Whenthefoxpreaches,thenbewareyourgeese.(遇上狐狸说教,当心鸡鹅被盗)。汉语认为失去马也无妨,说不定会带来好运,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而在英语里认为马不可失,如:Betterlosethesaddlethanthehorse.(宁可丢鞍,不可失马)。

(四)、方面

是人们精神活动的一个方面,对民族文化有一定的影响。与有关的谚语也大量地出现在英汉语言中。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祖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因此汉语中有许多含“佛”、“庙”等的谚语,如“借花献佛”、“无事不登三宝殿”;[9]汉语反映道教思想的谚语有“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乐极生悲”等。以孔子为祖师的儒家学派在思想意识上也占有重要位置,儒家思想在汉语谚语体系中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如:“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恭敬不如从命”;有关幸福的谚语如:“平安就是福”、“身在福中不知福”;还有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提倡伦理教化和道德修养的谚语。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在基督教中,上帝是唯一的、至高无上的神。因此在宗教生活及其活动中产生了许多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的英语谚语,如:Naturedoesnothinginvain.(造物主无所不能);Godhelpsthosewhohelp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10]Intherightchurch,butinthewrongpew.(进对了教堂,但坐错了椅子)比喻“总的来说是对的,但细节上不对”。[11]

(五)、历史典故

英汉两种语言中还有大量由历史典故形成的谚语,在中国典籍中,谚语多半出现在诗书、传说、诸子论著中,这些谚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对人很有警策和教育意义。如“名落孙山”、“叶公好龙”等都来自历史典故。《诗经》中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论语》中名句有“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等。而英语典故谚语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来自《圣经》的谚语,如:WeareallAdam’schildren(我们都是亚当的子孙);二是来自希腊罗马神话的谚语,如:Pandora’sbox(潘多拉之盒—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三是来自《伊索寓言》,如:adoginthemanger(狗占马槽,占着茅坑不拉屎)。[12]四是由莎士比亚等文学大师的作品中来,如:Brevityisthesoulofwit.(简洁是智慧的灵魂)。[13]当然,英语谚语的来源不是单一的英国文献,而是多种来源,除以上提到的外,还有来自西欧各语言的谚语。例如,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那》一书中写的:Allhappyfamiliesresembleoneanother,everyunhappyfamilyisunhappyinitsownway.(幸福的家庭彼此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其不幸)。来自法语的谚语有:Don’tputthecartbeforethehorse.(不要本末倒置)等。

三、英语谚语翻译的具体原则和方法

语言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汉谚反映汉族的文化特点,英谚反映了英语民族的文化特点。因此,翻译谚语时,仅以语言之间词汇的同义性(等价性)为前提,寻求对等是不够的。奈达(Nida)指出:“所有的翻译,不管它是诗歌还是散文,都必须关心接受者的反应;因此,翻译的最终目的,从它对观众产生的效果而看,是评价任何翻译的最基本的因素。”所以,在把英谚翻译成汉语时,译者须多运用汉语的表现手段,力求能再现英语谚语的语言风格和丰富内涵。只有多注意英谚字面以外所特有的语言内涵,才能使译文讽喻得当,宜于说理,又不失原来谚语所具有的语言形象。

关于翻译标准,中外翻译理论家们提出了不同的主张,从严复的“信、达、雅”,傅雷的“重神似不重形似”,到张培基先生提出的“忠实通顺”到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EugeneA·Nida(奈达)的“功能对等(functionalequivalence)”或“动态对等(dynamicequivalence)”。这些主张虽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中心都是译文要忠实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义,保持原作的风格。所谓忠实表达原文的意义,指忠实表达原文的字面意义、形象意义和隐含意义三个方面。但是,并不是原文的每句话、每个词汇都同时具备三种意义,尤其是,任何两处语言文化都不可能完全相同,要把原文中的三种意义全部再现于译文常常是不可能的。如果字面意义或形象意义与隐含意义在翻译时由于文化的差异出现矛盾,字面意义或形象意义应当服从隐含意义。其次,原文的形象意义在目的语中可能会找不到对应—或者没有相同的形象,或者虽然形象相同,隐含意义却冲突,这时首先要考虑的是隐含意义的准确表达,可更换另一个译文作者熟悉的形象,或者舍弃形象意义,只译出隐含意义。总之,隐含意义,也就是原文意欲表达的意义是最重要的。[14]例如:EastisEast,andWestisWest.如果按字面意思译成“东就是东,西就是西”就不能完全表达该句的隐含意义,而译成“东方毕竟是东方,西方毕竟就是西方”能反映出作者对东西方差异的感叹。[15]

在翻译方法上,如果采用直译能准确表达原文意思应尽可能采用直译;如果直译不能再现原来谚语的丰富内涵,就可采用意译、对等翻译、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等翻译方法,这样才能较完整地保留原文的神韵,使译文形象生动。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英语谚语的翻译方法:

(一)、直译法

所谓直译法就是指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联想的条件下,在译文中保留英语谚语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的方法。采用直译的谚语多半是英语和汉语在谚语的比喻和形象方面基本相同的部分,或者是直译后一目了然,不至于产生误解的。[16]如:Pacticemakesperfect(熟能生巧);Wallshaveears(隔墙有耳);New-borncalvesmakelittleoftigers(初生牛犊不怕虎);Afireoncitywallbringsdisastertothefishinthemoat(城门失火,殃及池鱼)。[17]

(二)、意译法

有些英谚的表达方式因含有英语语言国家所特有的历史典故或文化背景,如果直译,则译文可能会牵强附会,也不易为中国读者所理解。因此在通常情况下舍弃原语的表达形式,采用意译,则可避免在某些情况下因直译而引起的拖泥带水,造成误解等弊病。例如,Achilles’sheel若直译为“阿克勒斯的脚后跟”并不能让大多数人理解,而译出它的隐含意义“唯一致命弱点”更恰当。[18]这样的例子还有:

1)Infairweatherprepareforthefoul.如译成“晴天要防阴天”,不如译成“有备无患”或“居安思危”或“未雨绸缪”。

2)Murderwillout.如译成“谋杀终必败露”,不如译成“纸包不住火”。

3)WhenGreekmeetsGreek,thencomesthetugofwar.如译成“希腊人相遇希腊人,定有一场好斗”,不如译为“两雄相争,其斗必烈”。

4)Everymanhasafoolinhissleeve.如译成“人人袖子里都装着个傻瓜”,不如译为“人人都有糊涂的时候”。[19]

(三)、对等翻译

谚语是群众长期以来对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规律以及生产生活经验的科学总结。英美国家人民和中国人民之间存在相似的经验和阅历,对世界的认识在不少方面也是相似的,这使两个民族的谚语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有些英语谚语和汉语谚语在内容上不谋而合,具有相同的内涵,运用或大体相同的形象,或大体相同的比喻和修辞来阐述相同的道理,在这种情况下,运用同义的汉语谚语来翻译英语谚语“一方面可使译文更加通顺,另一方面更容易为译文读者理解和接受。”(冯庆华,1995:144)如:

1)Diamondcutdiamond(棋逢对手);

2)Twocanplaythegame(孤掌难鸣);

3)Tofishintroubledwaters(浑水摸鱼);

4)Likefather,likeson(有其父必有其子)。[20]

(四)、直译和意译的结合

有时在翻译一些英语谚语时,单纯的直译使读者不能理解其含义,而意译也不能确切地表达原来谚语的含义。这时可采用直译、意译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翻译,以弥补直译难达意,意译难传神的不足。译文可直译其字面意义,再点出隐含意义,使译文形象生动,以期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21]例如:

1)Cutyourcoataccordingtoyourcloth(量布裁衣,量入为出);

2)EvenHomersometimesnods(荷马也有瞌睡时,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3)IfIhavelostthering,yetthefingersarestillthere(戒指虽丢失,手指仍然在;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四、结论

综上所述,谚语历史久远,汇集了大众的智慧,把丰富多彩的内容浓缩在高度洗练的形式之中,是人类各民族文化中最古老、最有价值的语言表示形式之一。它经过长期积累,不断丰富,以凝练、警策、对仗、和谐、形象、寓意精辟、富有民族性等特点成为民族文化中的瑰宝。所以通过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的学习,不仅可以了解各国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扩大视野,还可以学会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待事物,树立跨文化交际的思想。

参考文献:

[1]张宁。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J].中国翻译,1999年,第3期:。

[2]张宁。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J].中国翻译,1999年,第3期:。

[3]武占坤、马国凡。谚语[M].第二版。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

[4]方梦之。译学辞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

[5]陈丽英。英汉习语的语用意义对比及翻译[J].龙岩师专学报,2003年,第21卷:。

[6]周淑萍。英汉谚语渊源比较分析[J].南平师专学报,2003年,第22卷:。

[7]陈丽英。英汉习语的语用意义对比及翻译[J].龙岩师专学报,2003年,第21卷:。

[8]张宁。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J].中国翻译,1999年,第3期:。

[9]陈丽英。英汉习语的语用意义对比及翻译[J].龙岩师专学报,2003年,第21卷:。

[10]沈超英。《圣经》与英语谚语[J].大学英语,2002年,第3期:。

[11]陈雯。英语习语文化内涵探微[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12]陈丽英。英汉习语的语用意义对比及翻译[J].龙岩师专学报,2003年,第21卷:。

[13]李群。英语习语与基督教[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14]张宁。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J].中国翻译,1999年,第3期:。

[15]梁茂成。英汉谚语的理解与翻译[J].中国翻译,1995年,第6期:。

[16]邱凯端。论英汉习语翻译的异同[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17]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年。。

[18]张宁。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J].中国翻译,1999年,第3期:。

[19]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年。。

陈情表原文及翻译【第四篇】

摘 要:公示语的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跨社会的交际活动。言语交际能否顺利进行,取决于诸多因素,其中礼貌在成功的交际活动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礼貌原则适用于公示语尤其是指令性公示语的英译,因为礼貌原则有助于约束翻译过程,衡量翻译效果,提醒译者把译语的文化习惯和译语读者的接受心理放在首位,注意英汉公示语语气的不同,以取得得体的翻译效果。

关键词 :公示语 礼貌原则 得体性 语气

一、引言

公示语,顾名思义,是给公众在公众场合看的语言文字,是一种公开和面对公众的,追求达到某种交际目的的特殊文体。公示语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指示性、提示性、限制性、强制性”四种突出的应用功能(吕和发,2004:38)。具体而言,突出指示和提示功能的公示语主要向公众提供一种信息服务或提醒一种事实现象,没有限制或强制的内涵,而限制性公示语以相对委婉但明确、直接的口气向公众提出要求,含有限制、约束对方的意思。强制性公示语口气更为强硬,要求相关公众必须采取或不得采取某种行动。由于限制性和强制性公示语均具有明确的指令性,只是口气或语气上有所差别,我们不妨把具有这两种功能的公示语合称为指令性公示语。

公示语的翻译是否规范,是衡量城市国际化水平的一项标准,译文质量的高低关乎城市的品位和形象。虽然伴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2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人们对公示语翻译的关注度日渐提高,但不可否认的是,某些城市中指令性公示语的英译文仍有语气生硬,咄咄逼人的现象,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城市的形象及对外交流。许多公共场所随处可见的指令性公示语如“宾客止步”“闲人免进”通常被译为“Guest go no further,No Strollers”,“禁止喧哗”“禁止摘花”等往往译为“Don´t make noise”“Don´t pick up the flowers”。

本文拟从礼貌原则的视角审视指令性公示语的英译,在确保意义正确的前提下,译者更要关注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和语用差异,注意指令性公示语在英汉两种语言语气表达上的差别,把译语的文化习惯和译语读者的接受心理放在首位,在翻译得过程中遵循礼貌原则,采取恰当的翻译策略,以提高公示语英译的交际效率。

二、礼貌原则

礼貌是一种语用现象,是说话人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采取的策略,比如增加或维护交际双方的和睦关系。在交际过程中,为了保持双方的友好关系,在言语行为中渗透尊重对方、保护对方自尊心的礼貌信息,是信息交流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戈夫曼(E. Goffman)从社会学角度提出了“面子”(face)问题。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人的行为受到“面子”的约束,同时人们也期待他人对“面子”给予考虑。为此,人们在谈话中往往是贬低自己,抬高对方,以保证社会交往的顺利进行。

布朗()和莱文森() 沿用了Goffman的“面子”概念,并进一步将“面子”区分为积极面子(Positive face)和消极面子(negative face)。他们在1978年合写的《语言运用中的普遍性:礼貌现象》一文中,指出语言运用中的礼貌现象是一种普遍现象。由于许多言语行为本质上是威胁对方面子的,为了最大程度地维护他人的面子,采用礼貌策略有望更好地达到交际目的。

在戈夫曼、布朗和莱文森研究的基础上,英国学者利奇(G. Leech)在《语用学原则》一书中首次提出了“礼貌原则”,具体体现为策略准则、慷慨准则、赞扬准则等六条准则。其中的策略准则(尽量减少对他人的损失,尽量增大对他人的利益)尤其适用于指令性话语,因为指令是各种言外行为中最需要讲究礼貌,也是最能体现礼貌的一种行为。事实上,“策略”是礼貌的根本,礼貌地使用语言就意味着策略地使用语言(何兆熊,2000:222)。衡量礼貌程度的一种途径就是衡量话语的直接程度。同样的话语内容,会话含义表达得越间接,话语越礼貌。

礼貌的语言和行为是特定文化价值在语言中折射的结果,不同的文化表示礼貌的方法以及人们用以判断礼貌的标准存在差异。同一种言语行为在不同的文化中可以用多种语言形式来实施,在一种语言中用来表达某一言语行为的最常用的言语行为策略在另一种语言中并非也是如此(何兆熊,2000:250)。礼貌原则为我们探讨言语交际中的礼貌现象提供了语用学基础,为公示语特别是含有明显指令性公示语的翻译带来了新的研究视角。

三、礼貌原则的遵守与译文的得体性

指令性公示语的意图或目的在于左右听话人的行动,使他按说话人的意志去行事,具备以言行事的功能。采取何种语言形式规劝受众,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中英两种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民族思维个性:汉语表达倾向于直接明快而英语表达倾向于间接婉约。汉语文化有着重集体、轻个人的观念,人们通常认为实施公示语言语行为的一方,如政府部门或服务机构,有权对公众提出要求,公众也有责任和义务遵守,因而,针对“禁止随地吐痰”“违者罚款”一类公示语,中国公众并不会表现出强烈的反感或拒绝。英语文化高度崇尚个人的自由、权利和独立。对于以平等关系为取向的西方公众来说,此类公示语构成了对公众法定权利的某种程度的侵犯。这无疑对指令性公示语的英译提出了要求,译者的措辞表达须尽量避免使用生硬的话语,即使是在向他人提供帮助或忠告时,也应策略地使用间接的表达方式和委婉的语气,给他人选择的空间和自由。换句话说,就是处处给别人和自己“留面子”。这样,原文的指令性的内容不仅能够成功地传达出来,读者也不会因为措辞不当产生厌恶反感的情绪。

(一)由直接向间接过渡

汉语公示语常常采用直白、命令式祈使句对公众发出限制或约束性要求,这种用语凝练简洁、醒目易懂,但口气直接,在某种程度上威胁了受众的消极面子。英语文化中,妨碍自由的强加行为构成礼貌危害。如场馆公示语标志“售票时间已过,停止入馆”,英语译文“Stop Receiving Visitors”采用带有命令语气的祈使句式,显得非常粗暴无礼,读来严厉生硬,其结果往往降低了公示语的功效,影响对外交流和宣传效果,译文只采用“Closed”一词就足以把原文的意思准确地再现出来。当前公示语英语译文频繁使用祈使句和“Forbidden”“Prohibited”等欠缺礼貌的生硬表达,语气居高临下、盛气凌人,不少学者已就此现象提出批评。(王银泉、陈新仁,2004;贺学耘,2006;罗选民、黎土旺,2006;王银泉,2007;邵有学,2009;王永泰,2009;王树槐,2012;承云,2013;唐祥金,2013)

英语语言强调客体意识,关注接受者的心理,更加顾及礼貌原则。根据英语国家的语用原则,得体性往往产生于间接、含蓄。过于直露的、强加性的禁止用语不是很受欢迎。与汉语不同,英语公示语中祈使句式并不是广泛应用的一种形式,更加常用的是被动句式并选用名词或动名词,如果是动词,则选用语气较弱的词。被动句的语气弱于祈使句,而“使用名词最礼貌,动名词次之,动词最末”(陈融,1989:24)。这种表达方式往往使叙述显得客观、公正,且语气较为婉转、间接,体现了英语表达的礼貌和得体原则。比如:“No Admittance except Business”(非公莫入),“No Driving after Drinking”(严禁酒后开车);“禁止在公园遛狗”译为“The walking of dogs is not allowed in this park”,而不说“You should not walk dogs in this park”;“闲人免进,违者法办”的英译文是“Trespassers will be prosecuted”,而不说“Trespassers will be punished”。与“punish”相比,动词“prosecute”在语气上明显弱化了命令的口气,避免了对听话人可能的冒犯,显得更为礼貌,因为“punish”一词一般被西方人理解为违者要被“关禁闭”。以委婉方式劝服受众采取或不得采取某种行动的语言表达方式,较好地遵守了礼貌原则,同样起到了公示语警醒的效果,在减少带给他人的损失的同时,努力增大他人的利益。

(二)反面着笔法

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导致了不同传达信息的角度。汉语中有些从反面表达的词,译文中可从正面来表达,即反话正说,或者说是逆向翻译,是常见翻译技巧之一。国内许多商场、办公室的门上都标有“闲人免进”“非工作人员请勿入内”“顾客止步”的牌子,如直译为“Admittance Denied to Idlers,No Admittance except for staffs,No Entrance”,译文语气生硬,无法表达出汉语中应有的礼貌。公示语之所以需要反译,因为在汉语里的陈述对象有时是被禁止的一方,而在英语里的陈述对象更多的是被许可的一方(唐祥金,2013:126)。因此,宜改为符合英语国家表达习惯为受众普遍接受的英语译文“Staff Only”。同理,英汉民族看待问题的视角存在较大差别,汉语着眼于阻止或禁止某种行为的发生,而英语更多的是允许或肯定某种行为。如某家麦当劳快餐店有这样的标识语:“请不要食用非麦当劳食品和饮料。”它的英译文是:“Consumption of MacDonald foods only”。假如换译成“Please don’t eat or drink non-MacDonald food and drink here”,则会充满对人的不尊重。(王银泉、陈新仁,2004:82)

公示语翻译并不是简单地把中文逐字译成英文,必须充分考虑外国客人的心理因素, 符合对方国家民族的表达习惯,可以说,有时礼貌重于精确(承云,2013:128)。译者从反面着笔,从正面对公众提出要求,不用或少用禁止口气,注意相同话语形式在不同文化中可能具有不同的礼貌级别,避免使用对受众发号施令、口气过于强硬的祈使句,顾及到对方的面子,使得译文读来更加得体,给外国宾客留下好的印象。如果英语中有现成的对应的表达可以照搬,充分考虑英语的表达习惯,这是公示语翻译的一条十分重要的原则(丁衡祁,2006)。公示语“请勿将手臂伸出车外”“Keep arms inside vehicle”;“非机动车禁止入内”“Motor Vehicles Only”;“请勿触摸”“Hands Off”;“注意安全,请勿靠近”“Keep Away for Safety”,“5:30停止入园”“Last Admission 5:30”;“请勿大声喧哗”“Thank you for keeping your voices down”等,其英译文均没有采用语气强硬的否定祈使句,而是从相反的角度来传达同一信息,起到与原文等同的警示、限制或强制的效果或目的,实现原文与译文在内容上的动态对等。

(三)委婉语的使用

委婉语是人类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是人们谈论那些令人不快或尴尬的事情时所使用的较为礼貌的说法。首先,委婉语是一种语言现象,是人们在一定的场合用以交际的重要手段,人们通常尽力避免使用造成对方不快或厌恶的语言,而是采用迂回曲折的语言形式表达思想,交流信息。其次,委婉语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已渗透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出于避讳问题、禁忌问题、礼貌问题等而被广泛使用。在公共场合使用委婉语有助于调节人际关系,表示礼貌、避免刺激,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公共汽车上“老弱病残孕专座”标志也被生硬地译作“Seats for the Old,the Weak,the Sick,the Disabled,the Pregnant”,此时我们不妨参照西方国家的习惯表达“Courtesy Seats”(陈小慰,1996: 10)或“Priority Seats”来再现原文的内容。“old”(老)一词在西方文化里是一个让人十分避讳的词。“老”意味着丧失竞争力,面临被淘汰的危险。该译文的错误出于对西方文化的匮乏,没有考虑受众读者的感受。同样,“残疾人厕所”原译是“Deformed Man Toilet”,英语“deformed”一词指“畸形的”,残疾人被译成“deformed man”,过于生硬粗俗。不仅如此,原译从字面上看,有“残疾”的似乎是厕所,宜改为“Accessible Toilet”。与上述误译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残疾人奥运会”英译文“Paralympics”则是体现委婉翻译方式的一个成功的范例。该词巧妙地利用了希腊语词缀para-(在……一旁,在……旁边)和-(O)lympic(奥林匹克)合成而来,充分表达了奥运会和残奥会平等共存的关系。为智障人士举行的奥运会英文是:“Special Olympics”,这两种奥运会的英语说法均为委婉说法,体现了对特殊群体的尊重,同时也涵盖了更多的内容。

委婉语的使用体现了人们“求雅”心理。在东西方文化中直截了当地谈论身体的某些部位或人体的某些功能,常被视为不雅。有学者(王永泰,2009;樊桂芳,2010)指出,一些译者可能出于无知,使用一些极为粗俗乃至低级下流的英语字眼简单对应汉语原文,其结果威胁了公众的消极面子,自然无法被外国受众所接受。

(四)不译

中文中的某些公示语针对的是公共场所中一些不文明的现象,如随地吐痰、乱写乱画、乱丢垃圾等不文明行为。为了引起公众的注意并约束公众的行动,我国不少公共场所中就出现了诸如“禁止在公园内随地大小便”“禁止乱刻乱画”,以及“请勿随地吐痰”等标识语。如果直译成英语,不但无益于交际反而有损城市的形象。其实,这类标识语的受众是中国人而并非外国人,不需要译成英文。如某市广场的汉语公示语“严禁随地吐痰、便溺”被译成“Don’t spit, piss and shit everywhere”,这种说法极不礼貌,甚至还带有明显的侮辱性。这类公示语被译成英文之后只会让外国朋友感到滑稽可笑,其结果只能是影响了城市甚至国家的对外形象,对此类标识语最好不译。

四、结语

综上所述,礼貌原则对公示语翻译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监督作用。将原文的意思正确地表达出来仅仅是公示语翻译的第一步,译者要同时注意两种语言的相同话语形式在不同文化中可能具有不同的礼貌级别。同一种语言的不同表达方式的差别往往在于语气和情感,而语气和情感的选择又取决于具体的环境(王银泉,2007)。汉语公示语英译过程中,译者应始终把英语国家的语用原则和礼貌级别放在首位,充分考虑译文的得体性和受话人的阅读心理与情感,努力降低语用失误,力争取得最佳的公示效果。

参考文献:

[1]Brown,P.&Levinson, in Language Use:Politeness (ed.).Questions and Politeness:Strategies in Social Interac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

[2]Goffman, Ritual:Essays on Face-to-faceBehavior[M].New York:Double day and Company,1967.

[3]Leech, of Pragmatics[M].London:Longman,1983.

[4]陈融。英语的礼貌语言[J].外国语,1989,(6).

[5]陈小慰。试论“译文功能理论”在应用文类翻译中的指导作用[J].上海科技翻译,1996,(3).

[6]承云。从关联理论角度探析汉英公示语翻译的误差[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

[7]丁衡祁。努力完善城市公示语逐步确定参照性译文[J].中国翻译,2006,(6).

[8]樊桂芳。公示语翻译的互文性视角[J].中国科技翻译,2010,(4).

[9]顾曰国。礼貌、语用与文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4).

[10]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11]贺学耘。汉英公示语翻译的现状及其交际翻译策略[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3).

[12]黄振定,李清娇。礼貌语言的层级性[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1).

[13]罗选民,黎土旺。关于公示语翻译的几点思考[J].中国翻译,2006,(4).

[14]吕和发。公示语的汉英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4,(1).

[15]邵有学。公示语翻译的再思考[J].中国科技翻译,2009,(2).

[16]唐祥金。公示语反译及其生态翻译学理据[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

[17]王银泉。汉语公示语翻译及其翻译理据[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版),2007,(6).

[18]王银泉,陈新仁。城市标识用语英译失误及其实例剖析[J].中国翻译,2004,(2).

[19]王树槐。地铁公示语翻译:问题与原则[J].上海翻译,2012,(3).

陈情表原文及翻译【第五篇】

2、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3、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4、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5、译文:臣子李密陈言:我因命运不好,很早就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父亲就弃我而死去。我四岁的时候,舅父强迫母亲改变了守节的志向。我的祖母刘氏,怜悯我年幼丧父,便亲自抚养。臣小的时候经常生病,九岁时不能走路。孤独无靠,一直到成人自立。既没有叔叔伯伯,又缺少兄弟,门庭衰微、福分浅薄,很晚才有儿子。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应门户的童仆,生活孤单没有依靠,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问。

6、但祖母刘氏又早被疾病缠绕,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来就没有停止离开她。到了晋朝建立,我蒙受着清明的政治教化先前有名叫逵的太守,察举臣为孝廉后来又有名叫荣的刺史推举臣为优秀人才。臣因为供奉赡养祖母的事无人承担,辞谢不接受任命。朝廷又特地下了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命,任命我为太子的侍从。我凭借卑微低贱的身份,担当侍奉太子的职务,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所能报答朝廷的。我将以上苦衷上表报告,加以推辞不去就职。但是诏书急切严峻,责备我怠慢不敬。郡县长官逼迫我,催促我立刻上路;州县的长官登门督促,比流星坠落还要急迫。

7、我很想奉旨为皇上奔走效劳,但祖母刘氏又早被疾病缠绕,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诉不被允许。我是进退两难,十分狼狈。我想晋朝是用孝道来治理天下的,凡是年老而德高的旧臣,尚且还受到怜悯养育,况且我孤单凄苦,程度更为严重呢。况且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蜀汉的官,担任过郎官职务,本来希图宦达,不顾惜名声节操。现在我是一个低贱的亡国俘虏,十分卑微浅陋,受到过分提拔,恩宠优厚,怎敢犹豫不决,有非分的企求呢?只是因为祖母刘氏寿命即将终了,气息微弱,生命垂危,早上不能想到晚上怎样。我如果没有祖母,无法达到今天的地位;祖母如果没有我的照料,也无法度过她的余生。祖孙二人,互相依靠而维持生命,因此我不能废止侍养祖母而远离。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3100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