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教师发展的问题与对策汇总8篇

网友发表时间 2351980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教师发展的问题与对策汇总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第一篇】

东莞市地理位置优越,具有非常完善的基础设施,东莞火车站是广九铁路、广深准高速铁路、广梅汕铁路与京九铁路的交汇点,拥有国家一类口岸虎门港,北有广州,南有深圳两个国际机场,皆有高速公路直达,这为物流交通提供了方便。

近来年东莞经济实力保持快速增长,产业规模巨大,以加工制造业为产业基础的东莞,有“世界工厂”之称,物流服务需求旺盛。有资料显示,每天从东莞出境的货柜车就有7000多辆。

总体来讲,东莞物流产业有相当稳定的基础:内部需求旺盛、地理位置优越、基础设施完善以及政策支持等,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东莞物流业的发展。

虽然东莞物流业发展迅速,但是相对莞经济的发展速度来说却相对滞后,而且与物流相对成熟的广州、深圳等地相比,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总体来说,东莞物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三、民营企业为主企业规模偏小。

虽然近年来东莞市物流企业数量大幅度增长,但其中多以本地民营物流企业为主,且企业规模总体偏小。据统计,目前东莞市注册资本在千万元以上的物流企业只有为数不多的十家左右而已。东莞市的物流企业有很大一部分广州、深圳等地的大型物流企业设立的办事处或分支机构。东莞本地的物流企业思想仍旧停留在“重生产、轻流通”的观念上,缺乏做大做强的决心,不注重扩大投资,保守而驻足不前。当地民营物流企业的平均职工数、平均职工工资等远远落后后广州、深圳等地的物流企业。

1、以传统服务为主,物流功能简单。

虽然近年来东莞市的物流企业服务品种正在大量增加,但服务内容却依旧是传统服务业的水平,主要以运输、仓储、搬运等服务档次和水平较低的服务业为主,没有发展新的物流增值服务。这种现象导致东莞物流业只能接零散生意,无法提供高层次的物流服务。另外,很多企业不注重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无法跟上时代发展对于现代物流技术的要求。同时,很多企业自行提供运输等服务,也从另一方面阻碍了东莞服务业整体规模的形成,导致发展缓慢。

2、物流市场混乱物流管理水平低。

目前,东莞物流管理市场存在三类物流企业:国外大型物流企业、东莞本土的物流企业以及贷代企业。东莞本土的物流企业数量众多,加上贷代企业,数量多,管理难度大,又没有相对配套完善的管理政策,导致各类公司之间恶性竞争严重,人员流动频繁,物流市场混乱无序。从物流企业自身来说,大多数物流企业都没有明确的公司规章制度和服务规范等,企业管理水平低,经营管理粗放,无法提供正规、规范而有效的物流服务,以致运作效率低,速度不高,成本上升,从而造成物流管理成本的加大和物流环节上的浪费。

四、东莞市物流业发展对策。

针对目前东莞市物流业存在的问题,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的发展对策:

1、深化认识加强物流基地建设。

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推广现代物流技术和知识,增强工商企业采购现代物流服务和物流企业应用现代物流技术的意识。政府部门要适时适当引导物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大力发展现代化的`物流技术服务,应用新技术,提升物流服务水平和管理效率。同时,要大力加强物流基地的建设,物流基地对东莞市的经济发展和长远规划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政府应带动物流企业充分发挥东莞虎门满仓、常平大京九物流和松山湖三大物流园区的优势,加大开发建设,加速东莞经济发展。

2、政策扶持发展第三方物流市场。

目前,东莞市已经出台了针对物流市场的《东莞市现代物流业“十五”规划》,成为指导东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方向性文件,同时,各级政府部门在加快现代物流发展过程中,还要遵从市场规律,由市场需求决定产业发展方向,不能过分干预。针对东莞市巨大的物流需求,可以鼓励工商企业将“自营物流”分离出来,转而投向第三方市场,依靠专业的物流企业承担物流运输,提供完善的物流及配套服务。

3、加强监管,营造规范市场秩序。

由于物流业的发展时间很短,但是物流业涉及的部门却非常多,这就造成了政府对于物流企业的监管不到位,再加上物流企业质量的参差不齐,导致物流市场混乱,违法违规经营、不正当竞争现象时有发生。不正当经营行为长期以牺牲公共利益赚取利润,对东莞市整体投资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为此,东莞市有关职能部门应要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引导企业守法诚信经营,逐步建立行业信用体系,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

总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物流企业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东莞有着独特而丰富的物流资源,具备物流发展所需要的优越的地理位置、发达的交通条件、完善的物流配套设施以及发达的经济基础,相信只要克服当前东莞物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依靠政府政策的支持,只要抓住机遇、努力进取,主动更新物流技术,提升物流服务水平,提高物流服务效率,就能为打进推进东莞市的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第二篇】

市场营销课程体系应包含市场营销实践能力的三个方面: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技巧能力。所以课程应结合企业对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特点,来提高学生的营销实践能力。在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应紧随经济发展的步伐,增加一些应用性强的课程。

学校政策上予以支持。

学校政策的支持应加大对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的经费投入。对于市场营销专业来说,可通过建立多个校内营销模拟实验室,教师经常组织学生进行营销模拟实验,提高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比例,给学生充足的实训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实践能力。

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才质量评价体系,既要注重教师的学历、职称,又要重视教师的实践能力。

加强校企合作,充分发挥校外实习基地的作用。

对市场营销人才各方面能力的培养需要企业的支持,同时学校也可以为企业提供相应的智力支持,帮助企业提高决策实施效果,这是一种双赢。对于企业而言,可利用学校师生的专业知识,解决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实际问题,节省了费用;对于学生而言,实习工作更具有针对性,避免了形式主义;对于学校而言,评价学生实习效果的标准会更客观。

运用多种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高职教育教学方法要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坚持理论教学为职业技能训练服务的原则,构建强化职业技能训练,重点培养和提高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实践型教学方法。教师可采用多媒体教学、演示教学、情景教学、实验室教学、图式教学、微机训练、讨论训练、课后作业、通过角色扮演、现场演示、情景模拟等手段,营造出真实的工作场景进行实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真实的环境中动眼、动口、动手、动脑,在“做”中自主地学习,使学生能够对将来的职业生活有一个感性的认知和理解。

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第三篇】

针对由中等职业学校发展而来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分析其教师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几个突出问题: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冲突的`管理、教师职业倦怠;并提出相应对策:重视教师职业生涯关键期的管理,如岗前培训、实践培训、职业倦怠管理,鼓励合作教学,解决组织冲突等.

作者:王琦作者单位:天津对外经济贸易职业学院,天津,300221刊名:成人教育pku英文刊名:adulteducation年,卷(期):“”(10)分类号: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师人力资源

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第四篇】

高等院校是一个集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于一体的庞大教育系统。而高校师资管理则是这一大系统下的一个子系统,其目标就是建立一个充满活力的自适应系统,以便持续、高效、低耗地输出功能。在高校,正确地把握高校教师的需要特征,不断激发教师的创造性和革新精神,并据此建立和完善一整套相应的激励机制,不但可以大大提高教师的工作绩效,而且对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都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一、高校教师管理中实施激励的必要性。

1.激励机制能有效的满足教师的需要,有利于教师队伍的稳定。心理学家认为,需要是人对客观事物要求的反映。它是人们由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对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要求获得补偿的主观感受。在人们的心理活动中,需要居于核心地位,是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的内在原驱动力。未满足的需要是激励的开端,而需要的满足则是激励过程的完成,一定的需要往往要有特定的激励去满足。只有针对性地实施激励策略,了解个体的需要,才能发挥教师个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高校教师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较为普遍而且有迫切要求的有:学历、职称、业务培训、科研经费、课程进修、国内外学术交流、住房等。当然,教师的需要也因人而异,具有层次性、相对性。因此,在实施教师激励实践时,主观上要有意识地把实施激励与实现上述需要有机结合起来,在可能的情况下,针对个体不同层次的需要,急其所需,分别实施不同的激励方法,以此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确保一个稳定优质的教师队伍的形成。

2.激励机制能强化教师的角色意识和角色行为。社会学家认为,人是社会人,人在社会中具有各种不同的身份,担任不同的角色,人们对社会角色的要求、认识也不一样,使得其行为不能始终符合社会的要求。在高校对教师进行激励时,一方面要给予表现突出的教师进一步认可、强化自己的角色意识和角色行为,增强自己作为一名现代经济时代教师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其他教师在对比中找出差距,从而修正和调节自己错误的角色意识和角色行为,提高自身素质,自觉地履行岗位职责。因此,有效的激励,有利于创造一个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群体氛围,促进良好校风的形成。

3.激励机制能激发教师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激励的.过程包含三种基本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即刺激变量、需要和动机等机体变量、行为反映变量。人们的行为过程,就其本质来说,就是由刺激变量引起机体变量产生激活与兴奋状态,从而引起积极的行为反映,实现目标,提高工作绩效。激励无论从教师追求的目标,还是从调动教师积极性的过程来看,它是教师行为的动力系统。进行有效的激励,有利于营造一个不断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群体氛围,对教师的思想和行为具有重要的导向、鞭策和推动作用。在这种氛围下,能够激发教师的创造性,使教师的创造性潜力能够得以充分发挥。在当前我国高教有形资产投入普遍不足的情况下,通过有效激励,调动人的积极性,是提高办学效益、增强办学功能的有效措施。

复旦大学秦绍德教授曾经说过:“目前,我国高校教师管理的激励实践中,各高校不同程度的存在着重物质性的激励,轻精神性的激励;重群体激励,轻个人激励;重职称激励,轻岗位激励;重行政、科研激励,轻教学激励等一系列弊端;在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方面,一是重量不重质;二是心态浮躁,评价周期短,重眼前利益,不看长远效果;三是校内、圈内、国内自我封闭,在人才评价与激励上形成不正之风。”这是目前高校教师激励的普遍现象。我认为,其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高校的管理者对激励的理解过于简单化。高校的管理者,其工作思路和模式或多或少的沿袭了过去人事管理的风格,认为激励就是提供物质刺激,激励就是年终津贴的发放和年度先进工作者的评选,认为高校教师激励与教师管理的其他方面没有关系。其实,高校教师的选聘、培训、职业规划、绩效评估、薪酬核算等,都是激励的内容,它们是息息相关的。高校教师是典型的知识型员工,他们的需要不同于企业一般的员工,仅仅从物质方面给予满足是远远不够的。此外,对所有教师采取同一激励方式或手段,也是导致激励效果不显著的重要因素。

2.激励机制死板,激励模式单一。很多高校的教师薪酬与其课时数量、发表论文数量、承担课题数量等直接挂钩,导致教师片面追求多上课、多发论文或多做课题,忽视了教学和科研质量的提升。在当今社会,高校教师由于受经济利益的诱惑,缺乏敬业精神、责任意识、个别教师不思进取,教案几十年不变,发黄了还在用,下课时间一到,匆忙离开教室,离开学生。学生有事或有问题找不到教师。以至学生对部分教师意见较大。这是高校教师考核机制不健全的结果,也说明了高校教师激励机制不灵活,激励模式有待改善。

3.高校教师激励中公私天平的失衡。我国旧的教育管理体制一直不承认教师的“经济人”特征,排斥人的“自利”行为。过于强调个人利益、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提倡自我牺牲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结果人们的“经济人”行为被扭曲,这是公私天平失衡的一种极端。其表现为有的教师,甚至是教授、博导过分以市场为导向,追求经济效益,过分追求个人名利。教学、科研本应是高校的功能,而教学理应是第一位的,而现在高校片面重视科研,以论文数量作为教师评职称的主要指标,导致教师不安心教学,上讲台的名教授更成了“稀有物种”。知名教授往往在某一学科领域颇有建树,有忙不完的社会活动,惟独冷落了讲台,成了“不教书”的教授,热衷于个人利益,热衷于社会兼职。这种脱离实际的公私失衡现象,其结果必然是制度效率的损失。

4.高校教师激励中物质激励普遍不足教师个人收入相对偏低直接影响了高校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历史地看,当前我国高校教师的个人相对收入已跌至历史的低谷。如:1933年,各国立、省立和私立大学教授的月平均收入为0银元,是当时一般劳动者收入的几十倍。1957年,我国高校教授的最高工资与机械行业工人最高工资的比率达到了3.2倍。而,高校教师的平均工资只是城镇在职职工的1.33倍。

5.高校教师激励实践中物质激励的形式主义严重。个人收入与个人的贡献、业绩脱节,分配平均化现象严重。在我国高校中,职称、职务是个人收入分配的主要依据,职称、职务越高,个人收入水平越高,无论贡献、业绩如何,同等级职称、职务者的个人收入差别不大。不同等级个人收入差距小,使得高校的职称、职务独具形式,失去了应有的激励作用,抑制了人们提高科研水平、教学质量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制约着高等教育效率、效益的提高和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

6.高校教师激励中主观因素过多,随意现象严重。高校激励这种经常性的而且是很重要的工作,在很多单位有淡化的趋势:一是除科技成果奖外,其他奖励的评选条件模糊,评选办法受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科学性不够;二是评选中仍有轮流坐庄的现象;三是重物质奖励轻精神奖励,或是该重奖的强度不够,奖金使用上有平均主义倾向。

三、不断完善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建议。

面对上述的种种问题,建立和完善高校教师的激励机制,笔者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强化高校管理者的激励意识。一方面鼓励高校人事管理的干部职工学习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激励理论,切实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掌握组织成员的心理和行为的一般规律;另一方面高校高层管理者应该将高校师资力量纳入学校发展战略规划中,这有利于高校教师激励的制度化和科学化。高校管理者只有向企业管理者学习,重视高校人才的管理,形成以人才管理为首的核心竞争优势,才能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使高校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完善业务培训机制,优化学历结构,满足发展需要。建立与完善业务培训机制是优化高校教师学历结构,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迫切要求满足的发展需要。以某大学为例,根据教学评估数据显示,35周岁及以下的青年教师共有333名,其中拥有博士学位11名、硕士学位193名、学士学位127名、其他2名,岗位涉及专职教师、教辅和行政。除部分教师已经开始读研、读博外,至少还有20%的青年教师渴望攻读硕士学位,30%的青年教师渴望攻读博士学位。这种情况要求学校积极创造条件,具体如:对教师进行在职培训、脱产进修等,以多种形式的培训来满足教师的发展需要。

3.建立和完善和谐的工作环境激励机制。高校应该根据教师个人的兴趣、特长和能力,为其提供能充分发挥才能的舞台和机会,并不断创造条件,优化教师的工作、生活和学术环境。一方面要引导教师提高对教书育人重要性的认识,使其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重大的社会价值,产生很强的自豪感、责任感,激发其潜能和工作热情;另一方面要认识到任何有效的激励都应考虑环境对人的行为的影响。要不断完善社会大环境和高校小环境,为教师的工作和成长创造宽松、和谐、竞争、向上的环境和氛围。

4.改善科研条件,完善科研激励机制,满足创业需要。教师创业需要的满足取决于主体能力,又受制于外部价值诱因和条件,评价的科学公允程度以及学校整体教学、科研等基本条件都是决定教师需要强度的因素。美国大学教师在一所学校连续工作七年后可享受一年学术休假,从事科学研究或著书立说;英国凡有终身职位的教师每六年可获一年科研和著述假期。发达国家的经验虽不可照搬,但为提高教师教学与科研能力,应该而且尽可能积极创造条件,如加大购买先进科研设施的资金投入力度;设立教学研究基金、学术著作出版基金、科研成果转化基金;安排合理的学术假期等,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教师创造与成就需要。

5.关注收入,注重公平,满足物质需要。首先,报酬和奖励应当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教师的需求。管理部门要充分了解教师的困难,并据此确定报酬和奖励的种类。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报酬与奖励制度的有效性。例如,住房问题是压在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身上最重的一座大山。对此,作为高校的管理部门,应努力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居住条件。对于这一点,不管是引进的人才,还是“土生土长”的人才,学校都应该按照激励的“公平原则”进行正确对待。其次,报酬和奖励的多少应与工作业绩挂钩,建立向专职教师适度倾斜的教师绩效评价体系。如果实行的岗位津贴制度,其级差差距悬殊,那么肯定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公平原则”,使一些专职教师情绪低落,进而影响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6.高校教师激励既要遵循原则,也要适度灵活。企业员工激励的原则也适用于高校教师的激励,但高校教师激励还要考虑到其特殊性:首先,教师收益应与人力资本投入动态平衡,教师的收入、职称评定、生活质量等要与其学习、工作、科研等方面的付出和投入相平衡;其次,人性化与制度化平衡,人性化是激励的前提,制度化是激励的保证;再次,竞争与合作平衡,教师之间的竞争可能产生激励功能,但一味强调竞争可能破坏团结,不利于学术团队的建设,不利于高校品牌专业的建设,所以,高校教师的竞争应是合作基础上的竞争。

7.不断总结和借鉴其他高校教师激励的经验,适当变革激励模式。高校教师的激励机制应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管理理论的发展、高校自身的发展以及高校之间的竞争状况等不断变化,否则激励就流于空谈,必将出现教师满意度的下降甚至人才的流失。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低可能出现四种后果:一是向相关领导提出合理建议,积极投身于解决问题中;二是继续努力做好自己份内工作,认为解决问题是领导者的责任;三是消极怠工,减少工作投入;四是放弃现有工作,离职。由于高校人力资源市场上优秀人才供给不足,一旦优秀教师工作满意度不高,其跳槽的可能性较大。所以,激励制度应相对稳定,激励模式则应有灵活性。

总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要达到预期的目标,一方面留住并吸引优秀教师;另一方面使在职教师持续努力工作。作为高校管理者就必须在了解激励现状的基础上制定激励计划,做到全员激励,全程激励,坚持以教师为主体,以激励为主导,有效运用激励手段,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实现教学科研质量的提高和管理效率的提高。

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第五篇】

本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来自昆明市8所中小学的472名中小学教师、学校管理人员的专业发展水平作了分层整群抽样调查.调查发现,昆明市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理念与时俱进,专业态度积极向上,但专业知识结构不够合理,缺乏条件性知识,专业技能偏低.调查还发现,不同年龄段的教师在从事教育科研的'现状、个人专业发展目标和选择教师职业的目的等维度上有显著差异,年龄越大,对自己的专业发展越有自信,但不同性别的教师在所有维度上均没有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建议.

作者:孙亚玲阳谦冯丽婷朱海燕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昆明,650092刊名:大理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ofdaliuniversity年,卷(期):9(7)分类号: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水平调查

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第六篇】

摘要:最近几年,我国高职院校得到了迅猛发展,其专业文化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实现高职教育的内涵发展、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应该防止发生表象化与泛企业化、趋同化现象,为了有效推进专业文化建设,应该着力做好转变理念、完善制度与明确主体等方面工作。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内涵发展。

我国高职教育历经十年的发展,但没有意识到文化培育与建设的重要性。随着高职教育向内涵发展,要求不断加强高职院校的专业文化建设。

一、专业文化的概念辨析。

在研究专业文化过程中,首先要认识专业文化的概念,所谓“文化”其实就是“人化”与“化人”,“人化”就是依据人的需要对世界进行的改造,将人文性质赋予一切事物;“化人”与之相反,就是将这些改造世界的成果传授给人,使人得到教育与发展。在掌握“文化”的内涵以后,我们就能够意识到:

一专业成员创造了专业文化,主要由教师依据学生的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教育,在日常工作学习中创造形成的。在此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外力作用,但自本质上讲,创造专业文化者还主要是其成员。

二专业文化主要归专业成员使用。专业文化作为一种组织文化,一旦形成固定模式,则要求全体成员必须遵守与认同,同时促进专业成员的发展。

(一)加强专业文化建设是实现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需要。

我国当前的高职院校都是由原来的中专学校发展起来的,更多关注本身的硬件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如何招生等问题,而没有顾及办学理念、文化选择、责任使命等问题的重要性,形成了办学相仿的局面。

最近几年,我国各地高职院校都出现了招生难与以评促建促改等问题,因此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要想获得可持续性发展则必须要提高内涵质量,实现向“后示范时代”的转型。在此值得提出的是,高职院校要想提高内涵质量必然会涉及到学校工作的各个领域,但必须肯定的是其核心工作就是提高专业内涵质量。而专业文化建设作为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在高职教育内涵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详细来说,具备高质量的专业文化不但有利于使内部成员更加认同自己的学校,而且可以使高职院校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有利于推动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

(二)加强专业文化建设是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需要。

高职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教育人,而不是制造人,高职院校不能只重视培养学生的职场技能,而应该是结合培养、塑造与发展人的实践区域。所以,在这个意义可以说,高职院校在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时,不但要重视提高人的专业技能,更应该重视培养人的`专业品格、人文精神与健全人格。但要想达到上述目的,保证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只传授给学生知识与技能是不够的,还需重视专业文化在教育人当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一)专业文化建设的表象化。

我国高职院校出现的时间较短,很多高职院校还没有认识到专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而且理论界也没有对此进行过多的研究,因此,自理论层面到实践层面都不能全面理解专业文化建设。在实践过程当中,有的高职院校认为在教学场所张贴一些职业操作规程与名人名言就是专业文化建设,这是一种不能全面认识专业文化建设的现象,过于简单化与表面化,表明很多高职院校还不能正确认识专业文化的内容,这种认识不具备精神支撑与理念引导,因此在专业文化建设中要防止出现这种现象。

(二)专业文化建设的泛企业化。

企业文化与高职院校的专业文化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有利于推进高职院校的专业文化建设工作。高职院校在开展专业文化建设中,可以借鉴企业文化当中的精髓部分,以补充自己的不足。但是假如不能正确认识企业文化,一味应用企业文化的标识,有的院校将企业制度和文化标准全部应用于专业文化当中,使专业文化建设出现了本末倒置现象,有的还会阻碍专业文化建设的发展。所以,在高职院校的专业文化建设中,要认真对待优秀企业文化的引入工作,要控制好引入的“度”,才能使优秀的企业文化发挥积极作用。

(一)理念先行,提高专业文化建设的自觉意识。

当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在专业文化建设中产生了“文化休克”,对其进行认真分析可以发现,主要原因还是不能正确认识专业文化建设与推动高职教育发展的关系。要求学校领导首先要重视专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在学校办学的议程当中引入专业文化建设内容,为了提高广大师生的专业文化意识,可以利用学习交流、理念宣传与讨论研究等做法,使专业文化建设落到实处。

(二)主体明确,确保专业文化建设的落地生根。

不可否认,专业文化建设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促进专业成员获得更好的发展,不仅仅是教师,也包含学生更主要的目的是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文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的一种生活样式,文化的建设需要围绕人来开展,否则就成了无根之水而缺乏人气,缺少了激情和活力;只有以人为本才能真正做好好文化建设,这种文化更有生机和活力。”因此,在开展专业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我们明确建设的方向和目的。具体来说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具有专业的职业技能和素养,具备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以成为社会所需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从根本上确保专业文化建设充满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2]沈楚.文化自觉视野中的高职文化建构[j].江苏高教,,(2):133.。

[3]王丹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视角下的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策略研究——以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04).

[4]李坤,丁佟倩.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加强专业文化教育的思考[j].职教通讯,(03).

[5]胡小凤.专业文化建设是职业院校专业发展的助推器[j].机械职业教育,2013(09).

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第七篇】

摘要:通过对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进行生态系统分析,应用教育生态学的相关原理探寻出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构建网络学习共同体;开展虚拟校本培训;加强校务网上公开力度;平衡信息资源配置。

一、前言。

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开始较早,相对来说也较为成熟,但是国内外的研究者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界定并不一致,仍然众说纷纭。综合现有定义,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以教师个体在专业领域内自我发展为核心,以教师个体的经验反思为媒介,不断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渐提高自身从教修养,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由此可见,教师专业发展内容突出体现在专业理念、专业道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四个方面,既是教师成长的结果,也是教师成长的过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科技的高速发展,我们已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化环境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教师自身而言,如何在新时代信息化环境下得以生存和发展,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往研究此问题大多从教育的角度出发,以教育生态学视角为基点研究的文献比较少见。教育生态学实为教育学和生态学相互渗透的结果,概括而言,教育生态学是研究教育与其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的、社会的、规范的、生理心理的)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的。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样也是一种生态现象,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理念、专业道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发展为目的的生态进化过程。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与影响其专业发展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学校环境、以及信息环境等生态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即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生态系统,该系统的运行规律也就是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发展规律。本文试图在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系统中,应用整体效应、花盆效应、最适度原则、限制因子定律等基本生态学原理,思考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教育生态系统是由各层次的教阶结构单元和外界多维生态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所构成的网络。各个单元和因子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影响,形成一种复杂的结构,在功能上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的参数及其变量,彼此间具有相互调节和制约的作用,从而产生整体效应。教师专业发展根本目的是实现专业理念、专业道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发展,最终达到整体素质的提高。根据“整体效应”法则,教师专业发展在个体独立中并不能很好地进行,而应强化其群体的整体效应,这就要求教师各个体之间需要彼此相互学习、相互协同、相互提供营养,在协调整体效应的前提下进而促进个体教师专业发展。同时,在教师专业发展这个开放的的生态系统中,不仅以教师生态系统内部各要素积极互动作为进化发展手段,亦需和学校系统、社会教育系统等进行各种有效及时的交流。

迫于升学率的压力,一线教师成为新课改的被动执行者,所谓动态生成的教学思想和理念一般难以实现,教学方式方法一成不变、毫无创新,习惯于运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与其他教师交流和合作意识不强;一部分新老师有畏难情绪和懒惰的想象存在,不愿或羞于向其他教师请教探讨。但现实教学中有些学科要求教师不仅拥有本学科扎实的知识基础,而且需要积累相关专业知识。例如,高考文综试卷每道题包含政治、地理、历史三科知识,因此要求文科教师将三科知识融合贯通。不同学校教师之间、教师与社会教育系统之间的交流更是微乎其微。

利用现代网络为不同学科教师、不同学校教师、教师与社会教育资源创设有效的交流和协作环境,就其关注的教育教学问题、教育现象进行相互交流,通过相互交流达成相互合作的目的。这种有效的学习型组织即网络学习共同体,在此共同体中每位教师的身份都是平等的,彼此之间相互分享对方的观点,充分利用社会教育的有利资源,在相互帮助中提升教师的“整体效应”,最终促使教师专业发展共同发展。信息化环境下构建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的途径很多:可以利用qq群、bbs等开展教师之间的交流;可以通过视频会议、现代远程教育等方式发展教师的专业技能;可以通过电子邮件便捷教师快速获取校外教育资源。教师通过网络学习共同体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的平台,共享实践智慧,共同提高实践能力,教师之间的思维火花碰撞机会增多,导致新观点、新见解、新假设增多,为创新孕育了丰厚的土壤和环境。

“花盆效应”在教育生态学中又称为“局部生态环境效应”。花盆作为一个半人工的小生境或栖所,不仅在空间上具有束缚性,而且由于是人为创造的适宜环境,易于导致生态因子的适应阈值下降。在花盆内的个体或群体对花盆有很强的依赖性,一旦离开此生态环境,就难以维持其生存和发展。与此类似,如果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是局限在传统封闭半封闭的继续教育系统中,而教师脱离现实的教学生活与实践坐而论道,也会使教师产生局部生态环境效应。

传统的教师培训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培训内容以提高教师专业知识为主,忽视教师其他方面需求,如教师教育技术知识和技能较为欠缺;二是培训方式单一,忽视培训方式的多样性;三是培训经费短缺,教师外出培训实践机会不均、加大教师的负担等。不可否认,传统式的.教师培训具有强大的理论优势,教师教学与科研能力在深厚的理论修养前提下得以提高,但却脱离学校实际,造成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二元分离,由此衍生了阻碍教师专业发展的“花盆效应”。虽然目前人们对校本培训的认识并未统一,但是,总体来说,它以促进学校及学校中教师发展为根本目的,在教育行政部门和师资培训机构的指导与支持下,由学校发起与组织,以学校教育教学发展和改革所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为中心,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资源,注重教师教、学、研的时空统一。校本培训以实践为导向,学校和教师的主体性都得到升华,具有针对性、多样性、全员性、互动性、全程性特点,并可节省大笔经费,降低时间和精力的消耗,减少学校和教师的负担,提高培训效率。通过校本培训可以改变以往教师培训形式单一,内容从理论到理论的弊端,实践性促成教师专业发展从“封闭”环境到“生态”状态的回归,摆脱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花盆效应”,是一种有效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教育活动或模式。由此类推,在信息化环境下,开展虚拟校本培训,借助于网络环境所提供的各种信息交流、共享与协作的工具,非常有利于摆脱教师专业发展的“花盆效应”,是促进信息化下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虚拟校本培训使校本培训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方便校内教师与校外专家的广泛参与,便于校内教师第一时间享用校内外各种资源。在网络环境下,通过应用blog和wiki为教师搭建自我反思的良平台;通过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如教学素材、教学课件、网络课程、虚拟课堂、虚拟实验室、电子书籍等),突破教育环境的时空限制,实现资源的共享。教师运用网络的同时可以补充操作性强、能提高教学效果的计算机软件知识;节省外出培训时间和经费的消耗。

教育生态的个体、群体和生态系统在自身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对周围环境的各种生态因子都有自己适应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在上、下限幅度之间,教育生态的主体能够很好地发展,这就是教育的“最适度原则”。

在教育生态系统中,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未得到充分的调动,教师专业就得不到最适度的发展,教师专业得不到适度发展,必将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进而影响到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究其原因,涉及社会、学校和教师本身的诸多主客观因素。但值得注意的是,校务的公平公开化是调节众多主客观因素的重要手段。实行校务公开,让广大教师知校情、参校政、督校务,不仅是加强学校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教师在发扬主人翁精神的同时更是调动了教师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但是,政务公开现状是一方面校务公开的程序还不够规范,另一方面校务公开的内容还不够全面。实际操作上,对一些人事制度改革、财务收支状况、教师职称聘任等比较敏感的问题公开力度不够,使教师对学校校务产生抵触心理,加重教师的心理负担,造成教师专业发展的超耐失衡,阻碍教师专业发展。在网络环境下,学校可以效仿国家行政部门的“政务公开”方法,将制度决策、评估方法等公开在网上,奖罚明确,做到真正的政务透明化,并集思广益,允许教师参与决策制定。在积极参与决策的过程中教师的主人翁精神得到极大发扬,工作热情得以维持。

限制性因子是一些生态因素缺乏,或低于临界线,或超过最大忍受度的因子,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新陈代谢。在教育生态系统中,几乎所有的生态因子都可能成为限制性因子。信息化环境下亦存在众多限制教师专业发展的因子,要使教师专业得到长足发展,必须分析各种限制性因子,找出起主导作用的限制因子,想法设法消除主导限制性因子的束缚。

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导限制性因子有:教师专业发展的信息化环境较差;信息资源区域性配置失衡;教师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偏弱。因此,急需改善学校的信息化环境,建设健全校园网络系统;平衡信息资源配备,尤其加大农村及偏远地区信息化的投资力度,同时增添相应数量的信息化设备,缩小城乡学校信息化差距;通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方面的内容培训,使每位教师都能获得教育技术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自身专业发展生态困限的主动超越。

三、结语。

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是一种复杂的生态现象,通过教育生态学原理探寻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虽然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但是仍存在着诸多不足,有待进一步探索。

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第八篇】

关键词新经济;内控;问题;对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我国企业发展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外部市场竞争的压力和内部管理模式的转变都是需要面对的重点问题。因此,企业正视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且积极探寻出合理有效的途径是必然的选择。

一、经济新常态的发展特征。

其实关于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常常有一些错误的观点,一种说法是我国的经济面临较大的压力,并且政府和市场无力解决目前的困境,经济的增长速度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另一种说法就是我国依然并且长期面临产能过剩的状态。这两种说法都是错误不全面的。

我国的经济发展是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为目标的,因此,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现在的客观现实,经济新常态的发展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经济的增长速度由之前的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据相关数据表明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相对于发达国家仍然属于高速增长。

第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高质量高效率集约型增长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现状,这是我国走向经济强国的必经之路。

第三,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明显的标志是我国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和比重增加。

第四,依靠技术创新增加经济利润和市场份额,这也是顺应科技经济的重要表现。总而言之,新常态的“新”,指的是我国市场经济整体的发展态势相对稳定,但是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与以往不同且更加完善。

二、企业内控的相关概念。

企业为了保护资金的安全和内部经营管理的稳定,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安排专业人员定期对会计数据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行监督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企业内控的有效实施不仅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利润,而且能够为企业实现长远的战略目标提供制度上的保障,从而推动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与企业内部控制相关的活动并不是单单涉及管理人员,而是需要企业的全部人员共同参与,哪怕是企业内部最为普通的工作人员。企业内部控制不是一成不变的规章制度,而是需要随着企业的发展情况作出具体的变动,变动幅度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领导者的主流思想。谈到企业内控的主要形式,那一定是以企业的内部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为基础,工作人员之间的相互监督为支撑。

1.企业治理结构不合理。

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标志之一,但是在我国企业实际运行管理中,企业的真实领导权依然是掌握在企业股份较多的股东手中,虽然企业内部也定期召开股东大会和监事会议,但是约束力较弱,更多的情况是多方股东的权力争夺。企业治理的结构不合理,董事会无法发挥自身的控制优势,也就是说在企业内部对财务方面的监管力度较小,原因在于企业内部的财务人员大多是受到企业经理人的管理和制约,这也就容易出现会计的数据出处不完善、信息准确度不高等等情况。

2.对企业内控的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

我国企业在改革开放之后如同雨后春笋般出现,难免会出现企业的一些领导人自身能力不高,以及文化水平较低的现象,由于这部分企业负责人的管理思想相对较为落后,更多地重视企业经济利润的获得,对企业内部的控制认识不到位。甚至说对内控的作用还有相当程度上的误解,可能会认为完善企业内部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是把本来简单的工作流程人为复杂化,束缚了企业员工的工作思路,不利于企业员工调动自身的工作积极性。对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不够还体现在企业的内控制度仅仅是一纸规定,并没有企业真正的约束作用,特别是无法对企业领导的相关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

3.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有待改进。

企业内部控制的体系有待改进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制度的相关内容并不符合当前企业发展的现状,在制度条文的表述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说从制度的内容上就可以看出企业更多重视的是经济利润的获得。

(2)内部控制更多的是对企业在经营管理行为的事后约束,也就是大多用于工作人员在出现错误之后对其的惩罚,这仅仅是能够帮助企业在今后碰到相同的问题的时候不再犯类似的错误,但是这是不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的。

4.内控管理人员和财务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内控管理的工作人员大多是轮岗进入工作岗位的,或者是本身没有相对拔尖的工作能力,企业很少会从外部专门招聘专业素质高或者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这就导致企业的内控管理人员自身的素质不高,只是能够对企业内部人员的行为进行适当的监督和管理。当然,企业内部财务工作人员素质的高低完全取决于企业对财务管理环节的.重视程度,会计人员在企业中大多都是专业性较强的工作人员,但是企业往往是忽视了对他们日常的培训和能力提升,就算会进行专业培训也常常是流于形式,没有起到提高财务知识和技能的效果。

1.建立合理的法人治理机制。

建立合理的法人治理机制首先要充分考虑到企业本身的性质,如果是股份制企业,那么就要从企业各个股东的角度出发,要让股东充分认识到企业内控的重要作用,并且内控制度的制定要约束企业内部包括各个股东在内的所有人员的行为。要明确股东和监理会以及经理人之间的权利,要彼此之间形成相互约束的关系,同时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共同推动企业的发展。建立合理的法人治理机制,要注意把企业内部最高的领导者也纳入监督之中,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企业内部不会出现“一言堂”的现象。

2.企业领导要转变观念,建立完善的企业内控体系。

建立完善的企业内控体系要坚持結合企业实际和动态完善的原则,主要是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企业的领导要真正认识到企业内控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并且要有足够的决心和信心建立适合企业发展的内控制度。

(2)在制定内控制度的时候,在内容的把握上要注意一定的尺度,要以企业的经营收入、目标等等作为考核的重点标准,要对企业的预算进行控制。

(3)要增加事前和事中的控制,也就是对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所有行为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监管,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且给予合适的解决。

3.多途径提高内控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

提高内控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一方面需要企业给予足够的重视,也就是在招收这一部分工作人员的时候设定相应的门槛,确保招收到的工作人员是符合企业的岗位设定的。当然企业还要给予这部分员工一定的技能培训机会,不仅可以采取老员工讲述经验的方式,还可以采用从外部聘请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教学的方式。从另一方面来说,是需要员工自身的不断努力,只有自己是最了解自己的,在网络资源丰富的今天,工作人员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从网络上汲取欠缺的知识和营养。还有就是企业可以指定相应的晋升渠道,这是鼓励内控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提升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

企业的内部控制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是十分重要的,面对动态变化的市场竞争环境,企业领导者也更多认识到这一点。必须承认的是,我国企业由于自身的发展局限性,在进行内部控制的时候难免存在法人治理机制不完善、内控重视程度不够、内控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素质较低等等的不足,但是这是可以经过努力避免和改善的。只要企业内部的主要领导认识到内控管理的实质,并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对内加强企业工作人员经济行为的审计,对外强化和完善监督机制,就一定可以实现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吕美翠.企业内控存在的问题以及优化措施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12).

[2]刘艳宁.试析如何完善企业内控制度以及防范企业风险[j].《会计师》,2016(10).

[3]邱令琦.新经济常态下国有企业如何有效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分析[j].《财经界》,(02).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235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