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古代诗歌教学设计天净沙秋思优推4篇

网友发表时间 2070356

古代诗歌教学设计天净沙秋思【第一篇】

高考鉴赏诗歌的语言要求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表达效果,并能体会语言美,作一定程度的评述。

考查方向。

1、品评诗句中某个字眼的艺术效果即赏析诗眼(炼字)。

2、对语言风格的评价。

专题讲解。

一、了解诗歌的语言。

1、意象语言:一些意象有特定的象征意义。如,松、竹、梅、菊一般象征高洁的'品格;桃花象征美人;鸟象征自由。

2、情感语言:能体现诗人情感的字词。如,悲、孤、强、愁、怜、爱等。“万里悲秋常作客”“可堪孤馆闭春寒”“为赋新词强说愁”

3、哲理语言:《题西林壁》《观书有感》。

4、特定称谓语言(典故、古诗文):秋水-眼睛,盗泉-不义之财。

二、理解语意。

1、炼字。

名词--意象。

动词--多重含义,尤其注意活用现象。

形容词--描写意象的形、声、光、色,传递感情。

副词--表达感情的变化,如“忽见陌头杨柳色”中“忽”字。

数量词--如“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一片花瓣减掉一层春色,而今万点飘坠,更使人烦恼。

2、诗眼:凝练、精确、传神。如“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中“疏”“暗”分别写出梅花疏朗之貌和清幽芬芳。

3、句法。

a、叠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b、倒装。

c、罗列:杨柳岸,晓风残月。

三、语言风格。

豪放: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婉约:杨柳岸,晓风残月。

隽永: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清新自然: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恬淡优美: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质朴通俗: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沉郁顿挫: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简洁明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华美绚丽:桃红复含宿雨,绿柳更带朝烟。

典雅工丽: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雄浑苍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雄壮豪迈: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慷慨悲壮: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豪放飘逸: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淡远闲静: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风趣幽默: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按作家分析。

苏轼、辛弃疾:豪迈奔放柳永、李清照:婉约。

李煜、刘禹锡:隽永谢i、谢灵运:自然。

李白:清新飘逸杜甫:沉郁顿挫。

屈原:雄浑悲壮王安石:雄健高峻。

陶渊明:淡远闲静王维:恬淡优美。

王昌龄:雄壮豪迈李贺:雄浑奇特。

曹操:豪放磅礴。

2、按流派分析。

宫廷诗:缠绵婉转田园诗:恬淡宁谧。

山水诗:清新优美边塞诗:悲凉慷慨。

讽喻诗:沉郁激愤咏史诗:雄浑壮阔。

四、语言的表达效果。

1、为形象服务:写出形象……的特点。

2、为意境服务:营造出……的意境,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精神境界、理想追求)。

3、为主题服务: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答题模式。

1、炼字型。

a、问: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b、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c、答题范式:释含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描景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情境(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风格型。

a、提问方式:这首诗(词)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b、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技巧,而且要品味整首诗。

(词)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c、答题步骤:

(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d、答题范式:明特色(有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列例证(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析感情(指出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古代诗歌教学设计天净沙秋思【第二篇】

教学目标:

通过对中国古典诗歌声律特点的把握,学习有感情地吟咏、诵读作品,在古典诗歌音乐美的熏陶中,深刻理解作品蕴含的情感。

教学建议:

将诵读方法的指导和古代诗词意象的体悟、情感的把握结合起来。通过诵读习惯的培养提高学生对古代诗词的语言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首先让学生了解背景(知人论世)、熟悉内容,在此基础上把握住诗词的感情基调、感情变化,对一些经典的诗句和重要的词语进行细致地揣摩(以意逆志、缘景明情),然后再对学生进行诵读技巧的指导。诵读古诗词有一定规律,有一些技巧,比如划分音步、押住韵脚、突出平仄、讲究节拍、语势呼应等,通过诵读达到更深切地体会作品情感的目的(因声求气)。

教学过程:。

以意逆志--诗作主旨、创作本意。

缘景明情--诗作的情感(意境)。

因声求气--诗作神韵、气势、风格。“声”是诗作思想情感的声韵体现。

二、阅读课文诵读指导,理解何谓“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缺乏诵读的阅读与作品的对话是沉闷陌生甚至不友好的。诵读令作品所有的内容变得栩栩如生,仿佛是在与作者或作品中的任务侃侃而谈。在这种对谈中,阅读者自己不断改变着自己的精神状态,产生着共鸣。桐城派代表人物刘大教人读诗文要“因声求气”:“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合我喉吻者,便是与古人神气音节相似处,久之自然铿锵发金石声。”读而出声,始能体会到诗文的声韵之美,诗文作为审美对象的.美感将大大增强。而且,1篇文章的声韵特征往往适应于文章内在的情感特征而呈现出自身的独特性,只有出声朗读,我们才能体会到其中的节奏,由节奏而把握到文中的情感与气韵。1篇文章作为一个阅读对象的内涵才有可能充分地展现出来。

我们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代私塾的教学方法特简单,就三个字--念,背,打。念,是读书,读给自己听;背,是读书(不看着书读),读给老师听;打,是打手板,背不过课文的打手板,打完了还要念,念完了还要背,背不过还要打。虽然方法简单,但是私塾在培养人们学习古文方面的贡献那是有目共睹的。翻开《唐才子传》,王勃“六岁善辞章”,骆宾王“七岁能赋诗”,李白药“七岁能文”,刘慎虚“八岁属文上书”;再翻开《现代中国文学史》,康有为“七岁赋诗”,梁启超“六岁毕业《五经》,八岁学为文,九岁能日缀千言”。可见,“读熟背出”乃学好古文的关键。因声求气造就了众多的文人学士,是我国学古文的优秀传统,在当今的新课改过程中,应该让它发扬广大。

何谓“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声”指节奏、音调平仄、押韵,“气”指情感、气势,“因声求气”就是通过感受诗文语言的节奏.根据声韵的特点来把握作品的精神。“吟咏诗韵”就是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吟咏,体味诗歌作品的思想感情。

三、中国古代诗歌的音乐美(节奏)是怎样构成的?

1、合乎规律的重复、停顿形成诗歌的节奏。

诗歌按照一定的规律回环重复的时候,便给人以似曾相识的感觉,使人感到亲切、愉快。李白《蜀道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咏叹在全诗中反复了三次,像一首乐曲的主旋律激荡着读者的心弦。

诗歌节奏也体现在节拍的划分上,汉字以一个字为音节,一句诗中的几个音节并不是孤立的,一般是两两组和形成停顿(音步)。

四言两顿,音节是二二(《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七言是四顿,音节是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2212、223、2221”。(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押韵。

按照规律在一定的位置上重复出现同一个韵母,就形成韵脚产生节奏。这种节奏可以把涣散的声音组织成一个整体,使人读前一句时可以预想到后一句,读后一句回想起前一句。

押韵是同一韵母的有规律的重复,犹如乐曲中反复出现的一个主音,整首乐曲可以由它贯穿起来。中国诗歌的押韵是在句尾,句尾总是意义和声音较大的停顿之处,所以造成的节奏感就更强烈。

近体诗押韵要求严格,花样却不多。双数句尾字必入韵,只有第一句可以灵活:五言以不入韵为常,七言以入韵为常。

过分强调声律的要求有时也会丧失诗意,同时我们也要考虑到古今音变的问题,所以在教学中不必在声律知识上讲的过精过细。《红楼梦》中林黛玉教人做诗时说:“若果是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

3、音调。

中国古典诗歌的音调主要是借助平仄组织起来的。在节奏点上的字音通常按照“平长仄短、平低仄高”来处理。平仄有规律的交替和重复可以创设音调的起伏、和谐。4、除平仄以外,古典诗歌还常常借助双声词、叠韵词、叠音词和象声词来求得音调的和谐。

这些词在中国古典诗歌里运用得十分广泛。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些词用得恰当,不但增加了音乐美,也加强了抒情的效果。

四、学生活动:“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根据赏析文章为《将进酒》设计朗诵方案。

1.示例:。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开篇两组排比长句,要读得有气势;“天”字要重读,给人一种破空而来的感受。“悲”、“暮”字要重读,读出一种沉重感。)。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这三句七言诗句在诵读时要和缓一些,“须、莫、必、还、且”等表示意愿的词语要重读,语调逐步提升直至“会须一饮三百杯”要放声诵读,情绪高涨。)。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这四个短句的诵读要急促,节奏渐快,仿佛诗人在频频劝酒。“请君为我倾耳听”一句声音要放低语调要轻快)。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用醒。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这三句七言诗句要读出一种激愤之情,语调要高亢。“但愿、皆、惟有、恣”等字要重读。)。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语速要由缓而急,“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三句要快读,最后一句语速要缓慢一些,“同销”二字要重读,“万古愁”三字声音要缓慢延长。)。

2、学生诵读练习,跟读朗诵范读(濮存晰朗读)。

五.总结:

吟诵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门绝学,教材的编者们期望用“因声求气,吟咏诗韵”这一教学单元唤起现代中学生对中国古典诗词的热爱,在诵读中走进诗境,在诵读中提升审美情趣。

古代诗歌教学设计天净沙秋思【第三篇】

课题:虞美人。

一、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李煜生平及作品风格,感受词作的艺术魅力及其艺术价值。

2、鉴赏李煜词深远的意境美,真挚的情感美,动人的音乐美。

3、感受李煜词中的亡国之恨,故国之思。

4、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能力目标: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紧抓文本,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寻找意象,感悟意境,感受作品艺术魅力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鉴赏李煜词深远的意境美,真挚的情感美,动人的音乐美。

三、教学难点:词中各种写作技巧的运用对提升主题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问答法,合作探究交流法。

五、教具:多媒体。

六、教学时数:1课时。

七、教学过程设计:

1课堂检测。

2小组合作探究。

1.播放《问君能有几多愁》视频。

2.合作探究(学习小组分组合作探究):李煜是怎样展现愁情的?

提示:从意象、关键词句、艺术手法入手,把握愁情的写法。

3、展示交流:

1.品读意象。

意象:春花秋月、往事、小楼、东风、故国、明月、雕栏玉砌、朱颜、一江春水。

春花秋月:美好景象--亡国之痛。

(1).“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作者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

明确:李煜降宋后被封为违命侯,过着囚徒般的生活,他对人生已经绝望,所以见了春花秋月的无尽无休反而觉得厌烦。奇语劈空而下,问得很奇,却又在情理之中。(以乐景写哀情)。

(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体指什么?换句话说,李煜到底在怀念什么?

学生讨论的直接结果可能是锦衣玉食、后宫佳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尊荣等等,更可引导他们从精神层面上思考,诸如欢乐、尊严、自由,甚至生存的安全感等等。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是故乡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我寄愁心与明月”:表现怀念故乡、怀念亲人。

2.品读关键词句。

“又东风”点明他归宋后又过了一年,时光在不断流逝,与开头句照应。季节的变化引起他的无限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随着花谢月残而长逝不返;感慨复国之梦随着花开月圆而逐步破灭。(“东风”表示季节更替,而“又”则说明时光飞逝,人的生命在一点一滴流逝,复国的希望也在一点点地破灭。)。

“只是朱颜改”的“改”字。

朱颜:后宫佳丽的容颜,词人的容颜,国家的容颜,雕栏玉砌颜色。

改变的还有生活(锦衣玉食的生活变为囚徒的'生活),地位(由国之君沦。

为阶下囚),感受(由安富尊荣到忍辱蒙羞)。

不改:春花秋月、小楼东风、雕栏玉砌--物是人非的悲愁之感。

(3)品味欣赏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运用了设问、比喻、夸张修辞手法,突出愁思的广、长、多,把无形的愁思具体化,沉重的情感飞动化。

比喻:1、愁思如春水般汪洋恣肆,一泻千里。

2、愁思如春水般长流不息,无穷无尽。

作为一位亡国之君,李煜过着屈辱的生活,人生的愁思,故国灭亡之恨,让他心潮起伏,忧思难平。这种情感有如滔滔江水,一泻千里,绵绵无尽。

(4)拓展:写愁思的名句。

愁是一种抽象的情感,而诗人往往能巧妙地化虚为实,把原来只可意会的“愁”写得具体可感,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a描摹愁的质感、形态(以水喻愁、以山喻愁、以草喻愁)。

问君能有许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白居易《长相思》。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的《清平乐》。

b描摹愁的长度(夸张手法)。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c描摹愁之广度(博喻手法)。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d描写愁之重量。

只恐双溪酢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

休问离愁轻重,向个马儿上驮也驮不动。--董解元。

e描摹愁之动作。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

在诗人的笔下,愁有了质感,有了体积,有了重量,有了一种灵动的美,抽象的愁绪变得形象可感。

学生交流,然后教师列举一二: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相见欢》。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一剪梅》。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3)品读手法。

作者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写“愁情”的呢?

a、设问、比喻、夸张(前面已分析)。

c、发问:问天-问人-问自己,一唱三叹。问天天不应,问人人不知,问己泪满面。凄楚中,造成曲折回旋,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

d虚实结合、情景交融。

实写:春花秋月、小楼、东风、明月----自然永恒----景。

虚写:往事、故国、雕栏玉砌、朱颜、一江春水----人生无常----情。

(4)课堂小结。

通过抓意象、把握关键词句和艺术手法,我们感受到作者的满腔愁绪:往事之叹、亡国之痛、故国之思。一个亡国之君对他曾经的美好生活念念不忘,自然会惹来忌恨,招来杀身之祸,《虞美人》自然就成了李煜的绝命词。

4当堂检测。

一、预习(填空)。

词是___________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明代徐师曾《文章辨体序说》)。词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___________”,分两片的最为常见,本课的七首词都分两片。词的篇幅比较短小,有人按字数将词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种,认为58字以内为___________,59-90字为___________,91字以上为___________。(见清代毛先舒《填词名解》)。

古代诗歌教学设计天净沙秋思【第四篇】

这首诗是白居易于穆宗长庆三年(公元823年)任杭州刺史时写的。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在西湖早春盛景中无比喜悦的心情。

二.朗读本诗二遍。理解此诗的意境。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这两句是近景,从大处落笔,写诗人行径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天光水色。“初平”写春水漾满湖堤。“云脚低”写远望白云朵朵,似与湖水相接。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两句是近景,写高处,写莺、燕的动态。莺是春的歌手,燕是春的信使,它们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初春生机勃然的感觉。“诗眼”在“早”“新”两个字上:“几处”而不是“处处”,“争暖树”是说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云歌唱,可见是“早莺”。“谁家”而不是“家家”,“啄春泥”则是刚刚开始筑巢,可见是“新燕”。这都是早春特有的景象。诗人以很轻的疑问语气叙述这些景象,不是实问,也不是存疑,而是对早春景色情动于衷的喜悦。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也是近景,写地上的花草,写人们骑马游春的陶醉感。走马看花,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好像花儿也在与诗人游戏。春草虽茂,但却不高,也才刚刚没过马蹄。这是作者对景物入情入微地观察,将游春人也融入春色来写了。这两句透出诗人游春的舒感。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这两句略写湖东的白沙堤,在绿杨荫里更是美不胜收。诗人在这儿完全陶醉了,留连忘返了。这两句写诗人游春非常尽兴。

三.小结:

这首诗虽是写景,但景中有情,对尽兴游春的喜悦感情表达得淋漓酣畅。

一.导入新课:马致远作的曲《天净沙秋思》。

我们说说马致远,谁来?

马致远(1250?一1321?):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他的散曲描写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炼,流畅自然。

师:我还知道,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天净沙秋思》,它的体裁的“曲”。

下面说说“曲”这种文体:

在中国古代文学长廊中,宋以前一直以诗最盛行,宋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一新兴的体裁就是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剧曲,一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包括散套和小令。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有标题的小令。

二.朗读理解。

(1)指导学生朗读。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现在有专家说,读书是与作家对话。总之,读书是走进作家的内心世界,让我们以朗读来走进马致远,亲近这位名家,读懂这片漂泊羁旅的游子之心。

下面请大家听一遍朗读,划出节奏。(放第4框)。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要读出一气呵成、淋漓痛快的酣畅美和明快的节奏感。试一试。最后一句是散句,要读得曲折跌宕,读出落拓无助的生存境遇。试一试。再一起把整首小令朗读一遍。这样朗读我们感受到了它整散相间,长短结合的形式美。

(2)感受它的意境美。

师:下面我们感受它的意境美。提示:怎样的景、怎样的人?怎样的情感?

有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先请同学们散读一遍课文,说说你头脑中有怎样的画面?请以“我仿佛看到了……”为开头,说说诗句在你头脑中再现的画面。

如果学生有困难,举例:“枯藤”、单说“藤”的形态是多样的,把它置于上下文中“枯藤”,形象就具体了,我仿佛看到了枯萎的藤、颓废的藤、没落的藤、毫无生机的藤,于是枯藤这一意象渲染出凄凉、萧杀的晚秋气氛。同学们可以类推。

学生可能再现出的画面有:

几根枯树缠绕着一棵棵秃树,那凋零了的黄叶在萧萧的秋风中瑟瑟的颤抖,黄昏的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一片悲凉的秋景。

在作者的眼前呈现出一座小桥,桥下小溪潺潺的流水,不远处还有升起袅袅炊烟的农家小院,那里有安居落业的人们。

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艰辛的游子骑着一匹瘦瘦的老马,在夕阳西沉的余辉中,向远方踽踽()而行。

喔,同学们描绘的就是一幅悲凉的秋景图。

师:请想想为什么会有这些画面?即画中有怎样的人,传达出怎样的情感?

明确:人们常说,“所有景语皆情语”。因为“断肠人在天涯”,在天涯的断肠人的精神家园已化作了一片荒芜,他眼中的景自然是满目萧然。于是作者眼中的藤、树、马、水都是萧条的、凄凉的、无助的,其实是人的落拓与哀愁的写照,这是以景托情,融情于景。这景无疑传达出浪迹天涯的游子思乡之情,这景与人,境与情,自然意象与社会境遇,和谐的统一于这首小令中,充分的道出了游子羁旅之悲。请大家齐声诵读,让我们将景语化为情语,体验体验游子的悲苦与心酸。(朗读)。

三.小结:

通过朗读,真正体验到了作者穷迫潦倒,孤苦无依、颠沛流离的凄苦情思,感受到了作品的崇高与悲剧美。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2070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