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过不过劳动节5篇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美国人过不过劳动节5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美国人过不过劳动节篇1
近日,youtube上一个关于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开豪车、显名牌、参加狂欢派对的视频引起关注并走红,这个以《中国富二代驾驶的豪华车》为题的视频,全长只有3分12秒,但却吸引了129万人次的点击量。
视频里显示的是美国南加州洛杉矶县某建筑门口,男生衣着整齐、偶有几个打着小领结,女生穿着鲜亮配上姣好妆容,车子呢,清一色都是豪车。这些豪车,差不多每辆车平均价格至少超过20万美金。例如玛莎拉蒂、布加迪、法拉利、兰博基尼等。如果还想彰显个性的,那就来个定制化,30万美金想打住,也很难。
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学习期间开豪车已不是什么新闻,去年2月,美国侨报就曾发出报道,称美国俄勒冈大学教授们惊讶地发现,不知何时开始,校园里停放着那么多豪车,有宾利、兰博基尼、阿斯顿马丁、还有为数不少的宝马和奔驰。这些豪车的主人并不是正经历中年危机的半百男士,也不是创业成功的回校遛遛的校友,而是来自中国的年轻学生。美国教授对中国留学生开豪车感到惊讶,这一点也不奇怪,因为那些年薪10万美元教授也没几个人开奔驰、宝马的,美国的穷学生更是开不起,买个2万多美元的丰田车也就算拉风了。
如今在美国的中国的留学生已有几十万,他们大部分属于自费留学,一些学生家境并不富裕,留学生在美国的费用往往是父母很多年辛苦积攒的辛苦钱。不过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里却是有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所占比例不大,但表现却特别“突出”,这就是留学生中“阔少”一族,简称为富二代。
这段中国留学生开豪车的视频好看不在于这些富二代开的什么车,而是人们对这种现象的评论,在众多的评论中,看不到多少人为中国留学生开豪车叫好的声音,反而是批评者众多,而且顺带将中国人形象也扯上。按理说,开什么车、穿什么衣、炫什么富是个人行为,有钱人喜欢怎么活是他们自己的事,但为何中国留学生开豪车就会令美国人反感呢?这是美国人穷,看着别人开豪车嫉妒吗?
下面我们看一下美国人和一些中国留学生是如何评论中国留学生开豪车现象。一名网友写道,中国现在产生了一批富豪和超级富豪,他们将自己的子女送到国外尤其是美国接受高等教育,这些富二代当然有钱可以挥霍,开豪车只是他们显示自己身份的一种方式。
有网民留言说,很多移民来到美国是从社会的底层辛苦的打工赚钱,他们为了下一代宁肯吃苦,而移民后代也深知父母的艰辛,所以努力学习、工作,让自己的生活更好。而这些中国富二代留学生,从小含着金汤匙长达,这种奢华的生活方式对他们也许是毒药,很容易产生败家子。而且这也让美国人对中国富豪和他们的子女产生反感,就知道炫富啊。
一名网友写道,父母来到美国时几乎一无所有,如今他们拥有了两辆豪华车,他们辛苦工作30年,这是他们劳动换取来的成果。我对父母的期待是得到他们的爱和关心,而不是奢侈品,我宁愿开一辆几千元的车,也不会让父母去给自己买一辆10万元的汽车,因为这样做是不妥当的,因为你拥有的财产不是自己劳动赚来的,而是依赖父母所赐,这不是美国文化。更有网友说,这些开豪华车的年轻人自己一分钱不挣,但却把自己看作是世界之王,这不令人感到羞耻吗?
虽然很多人对富二代的奢华生活方式看不惯,但富二代却是用另一种方式来表现自己。去年,美国南加州地区的中国富二代留学生和新移民组成了一个的“精英俱乐部”,名字叫“生而不凡”,似乎将自己视为高人一等的贵族,但从其活动上看无非就是如何去享乐。据说要挤入这样的“富二代”的圈子并不容易,成员必须有相似的消费能力和“vip特权”。俱乐部的活动包括为会员提供高质量的娱乐活动,比如包私人飞机去旅行、参加颁奖典礼、参加高尔夫球俱乐部、获得nba包厢和最前排门票等。相关人士表示,之所以能有这么多“高端”活动是因为会员大都家境优越,在美国消费达到一定高度,成为了很多消费场所的“高级会员”,就会把自己的一些vip待遇拿出来彼此分享。比如有一名会员是赌城高档酒店的会员,他们曾一起去这家酒店消费,达到一定额度,酒店还提供了私人飞机接送。
老乔的看法是,富二代有钱想开啥车就开啊,自己的钱当纸烧了别人也不会心疼。但美帝很狡猾,过去英国人卖鸦片给中国人,抽了大烟还打什么战。现在美国这个大染缸让这些贵族精英们使劲得瑟吧,特别是20郎当岁就成了赌场的vip,这比吸鸦片还厉害。
本文地址:http:///zuowen/
美国人过不过劳动节篇2
美国人为何不过五一劳动节?
美国人为什么会在9月份过“劳工节”,而不是像很多国家那样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呢?其实,5月1日劳动节也跟美国劳工运动有关,然而,多数美国人并不纪念这个日子。这是怎么回事呢?
*五一劳动节与芝加哥干草市场事件*
一百多年前,美国处在迅速工业化的时代,同时,大批产业工人不断组织起来和资方抗争,要求提高工资、改善工作条件。早期的劳工运动时常发生暴力冲突。资本家会动用严厉手段对付工会和工人罢工,而劳工领袖中也有很多激进的社会主义者和无政府主义者。1886年5月1日,美国各地工人举行集会,要求实行8小时工作日,芝加哥工人也举行了总罢工。5月4日,工人们在芝加哥干草市场广场集会示威,期间有人向警察扔了一枚炸弹,警察随即开枪。混乱中,8名警察丧生,还有一些平民伤亡。这就是史称的“干草市场事件”(haymarket affair)。事件后,几名组织工人集会的无政府主义人士被处以死刑。工运支持者怒斥司法不公,并把他们尊为“烈士”。
1888年,工会组织“美国劳工联合会”(american federation of labor)领袖萨谬尔.龚帕斯(1850-1924)号召在5月1日举行罢工,继续推动8小时工作制。在大西洋彼岸的法国巴黎,包括左翼社会民主党人在内的工会领袖组建的第二国际也宣布在这一天举行大罢工,以示声援。从那以后,第二国际决定每年5月1日都要举行活动。这就是“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由来。
*美国工运没按马克思指的路走*
恩格斯在1890年兴奋地写到:“欧美无产阶级正在检阅自己第一次动员起来的战斗力量......今天的情景将会使全世界的资本家和地主看到:全世界的无产者现在真正联合起来了。如果马克思今天还能同我站在一起亲眼看见这种情景,那该多好啊!”
不过,假如马克思在世,他看到的将是:美国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渐行渐远,而“五一”活动在美国更是很快就失去了势头。
美国劳工领袖龚帕斯并不热衷把工运变成一场实现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的激进政治运动。他主张工会应该注重工人的实际物质问题。在政治上,他主张工人们通过参与民主选举,以支持或者反对某位候选人的方式来维护劳工权益。
*普尔曼罢工与美国劳工节*
1894年5月,芝加哥爆发了“普尔曼罢工”(pullman strike)事件,铁路交通陷入瘫痪。卷入罢工的是后来成为美国最著名社会主义者之一的尤金.德布斯领导的“美国铁路工会”(american railway union)。总统克利夫兰把联邦军队派入芝加哥,以平息罢工。
但是这一年是中期选举年,克利夫兰和他的民主党同仁不想得罪广大劳工。于是,国会迅速通过法律,宣布了一个全国假日“劳工节”(labor day),向劳动者表达敬意。克利夫兰总统立即签署法案,签字的“御笔”赠送给了龚帕斯。他的劳联并没有卷入普尔曼罢工。克利夫兰和龚帕斯都不想把“劳工节”定在已经跟社会主义者以及无政府主义者挂钩的5月1日。政府宣布的“劳工节”的日子是9月份的第一个星期一。
这个日期倒也不是空穴来风。早在1882年,纽约的“中央工会”(central labor union)就在9月2日在纽约市组织了美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劳工节”活动,包括游行和野餐。后来,“中央工会”建议各地工会把9月份的第一个星期一做为劳动者的节日,天下同庆。到1894年,很多州已经通过立法,把这一天定为劳工节。所以,1894年6月国会宣布劳工节为全国假日时,把日期定在9月份的第一个星期一也算是水到渠成。
*龚帕斯对美国工运的影响*
伦敦出生的龚帕斯是美国劳工运动上最有影响力的领袖人物,赢得了各界尊敬。他成为白宫的座上宾,还以劳工顾问身份参与“巴黎和会”等国际外交活动。
和龚帕斯的大力推动有关,美国工人接受了资本主义制度,在体制内发挥自己的力量,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工会积极参与产业界的决策并在国家政治中发挥影响。
1955年,“美国劳工联合会”和另一家工会“产业工会联合会”合并为“劳联-产联”(afl-cio)。这是美国目前最大的工会联盟。
*劳工节成为美国人夏天最后假日*
随着时间推移,在办公室上班以及从事服务工作的美国人已经超出了工厂工人的人数,劳工节不再仅仅是产业工人的节日,而是全民共庆的假日。
对多数人来说,9月的劳工节这一天不用劳动、不用工作,它是夏天最后一个长周末大假的一部分。人们在假日期间和亲朋好友团聚,在户外烤肉,出门旅游,观看球赛。不过,劳工节和美国劳工之间的纽带并没有被切断,美国人把劳工节做为承认劳动者对美国经济和社会所做重要贡献的一种表示。
美国人过不过劳动节篇3
冯荣0121319620216
美国人为何而战读书笔记
0121319620216
社工1302
冯荣
这本书一共讲了美国历史上三次大规模的战争,分别是与伊拉克的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表面上这三次战争,在世界上不同地区,开战的理由也都十分充分且冠冕堂皇,但其实这三次战争美元都是根本的原因,也可以看出美国都是以自身利益为目的的。
1944年7月,西方主要国家的代表在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在美国新罕布什布雷顿森林确立了以美元和黄金为基础的金汇兑本位制。其实质是建立一种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基本内容包括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以及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它使美元在战后国际货币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美元成了黄金的“等价物”,美国承担以官价兑换黄金的义务,各国货币只有通过美元才能同黄金发生关系,美元处于中心地位,起世界货币的作用。从此,美元就成了国际清算的支付手段和各国的主要储备货币。
整整40年,美国在全世界推广了一场堪称“完美风暴”的运动——全球化,在纸币美元基础上建起了一个史无前例的金融帝国。这一帝国的触须伸向地球各个角落,在每个地方都机械般上演同一个来复式动作:美元流向世界,财富流向美国。这种绿纸换财富的游戏使全世界的财富都流向了美国。
这种制度,使得美国只需把精力放在美元的金融业上,也能成为世界经济的最大受益者。但是好景不长,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使得美国遭受巨大损失。布雷顿森林体系让美国人不能随心所欲,没有足够多的黄金就不能印足够多的美元!因为你对全世界有承诺,你是全世界的基准货币,你必须保持美元的稳定。这使美国陷入了空前的窘境。美国最终还是采取了印发美元来解决本国经济危机,这使得美国从中获得利益。然而也使得美元与黄金的挂钩被打破,试问有谁愿意用黄金去购买随时有可能贬值的美元?美国必须寻找新的方式来实现自身利益。如何使得与黄金脱钩后完全变成一张绿纸的美元,在全世界面前,仍然保持它的信用?美元必须保持它的霸权地位。怎样才能保持美元的霸权地位呢?
美国政府认为最重要的是两根支柱,一根是美国强大的科技创新力。另一根是美国强大的军事实力。有了这两根支柱,就能确保美元的信用,美元就可以作为硬通货在全世界畅通无阻。美国人也就可以在全世界更加随心所欲地玩纸币转移实物财富的魔术。
但仅仅这样是完全不够的,美国必须要使世界上其他国家承认才可以。第四次中东战争的爆发,阿拉伯决定以抬高油价作为自己的武器,美国要求美元与石油交易挂钩,而美元的信用也就在此后40年里,牢牢地与全球的能源需求挂上了钩。
全球化是历史必然的趋势,我想我不否认这个观点,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各国经济交流和关系的日益密切。但我们也不得不说,美国在这一过程中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美国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自然不只是为了适应历史趋势,美国需
冯荣0121319620216
要全球化来扩大自身利益我们来看经济全球化美国所处的地位和所获得的利益。美国人用比较优势理论把全世界分成了两块,一块是美国,美国人认为它的优势就在于生产美元;另一块是全世界。全世界的比较优势,比如中国因为劳动力优势,作为全世界的加工厂。概括起来说,美国位于经济全球化的最顶端,其他国家负责生产商品和财富,但最大的获益者却是美国。
我们来看第二个战争,有人说美国人打南联盟,是为了进行人道主义干预。然而后来发现这不过是西方媒体的谎言。我们来看一组有趣的数据,1999年1月1日,发生了另一个重大事件:欧元正式启动。当时欧元和美元的汇率是1∶,欧元作为一种全新的国际结算货币,一上来就对美元霸权地位构成了挑战和威胁。仅仅两个月后,科索沃战争打响。战争还没结束,世人便发现,深受战争创伤的,不光是南联盟,还有欧元。有欧盟各国空军做帮手的 72天的狂轰滥炸,其最重要的结果,不光是米洛舍维奇政权的垮台,还有欧元与美元汇率的倒挂,由1欧元兑换美元,变为美元兑换1欧元,欧 元跌幅达30%。
美国攻打科索沃其根本目的在于打击欧元,维护美元的霸主地位。同时美国还达到了一箭双雕的目的,原本在欧洲盘旋的4000亿投资资金,其中两千亿进入美国。
从以上例证,我们可以看出,美国人发动的战争和其他国家间发生的战争,从目标到方式再到结果都很不相同。美国人的战争除了改变别人的投资环境之外,还驱赶资本流入美国。9·11”发生之后不久,大量的资金开始撤离美国。因为全球的投资人突然对全世界最安全的投资环境——美国产生了疑虑。美国是全球的金融中心,纽约是美国的金融中心,而华尔街是纽约的中心,世贸大厦则是中心的中心。现在,这个中心的中心居然让恐怖分子给撞毁了,谁还敢对你的投资环境保持信心呢?
美国打阿富汗战争的目的正是为了恢复世界人对美国的投资信心,我们不能说这场战争真正达到了反恐的目的,但我们可以看到,这场战争无疑使得其他地区的投资环境更差,相比较美国就具有了优势,相对安全。美国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实力来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
我们可以看出这三次战争,表面上并没有什么目的,但是我们如果从美国的利益,以及经济霸权的地位,不难看出这三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美国的国家利益,这也充分证明了国家利益是国家行为的根本原因。我们也不难看出,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的地位是不同的,占据金融首位的美国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美元的地位一方面加强了世界各国的经济交流,有利于经济发展,但美国为了自身的利益随意发动战争无疑不利于世界和平。
美国人过不过劳动节篇4
汽车文化篇:
关键词:美国汽车工业发展史、汽车外形设计文化、汽车对于美国家庭的意义、汽车文化及北美车展、汽车与好莱坞
尊敬的各位嘉宾下午好,今天很高兴在这里与大家见面,诚挚的感谢武汉中央文化区的邀请在这里与大家一起分享美国的汽车文化。从社会学、文学、还是美国200年的历史来看,汽车包含了一种永不改变内涵:不断追求美好生活并为之奋斗,不达目的绝不罢休!对美国人来说汽车就像一个无法离开的朋友、伙伴、家人或者是自己最钟爱的情人。加拿大哲学家马歇尔·麦克卢汉就这样评说美国的汽车文化“”美国是一个坐在汽车上的国家”汽车更像人生成长的标志。在这里希望可以带给让大家一个最真实,最美国的汽车公路文化。
ok!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美国的汽车工业发展史。美国汽车工业发展史
19世纪末,美国的经济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工业生产开始处于世界前列,钢铁和石油化工等工业的发展为汽车工业的创造了条件。1908年,福特汽车推出了著名的t型车,这种售价不足500美元的汽车使得美国一个普通工人用一年工资就可以购买到。福特的t型车战略使汽车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交通工具。1913年,福特公司首先在生产中使用流水线装配汽车,这给汽车工业带来革命性变化,美国随即出现了普及汽车的高潮。
汽车外形设计文化
传统的美国本土品牌汽车都是又高又大,个性张扬,极尽奢华,彪悍如悍马,狂野如jeep,奢华如凯迪拉克,气派如林肯,这些鲜明风格的形成,代表着来自于最纯正的美国汽车设计理念。美国汽车的设计理念不仅体现了美国的民族精神、社会文化,反映了美国人的价值观、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美国广阔而富饶的国土,造就了美国人豪迈、自由和奔放的性格。美国人历来认为,美国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迁徙和移居的历史,美国历史发展进程重要的原动力就是来 自于大规模的垦荒和流动,从最早东岸的定居点到后来西部大开发,概莫如此。不难想象,对于粗犷张扬、崇尚自由的西部牛仔来说,高大张扬的汽车自然成为他门的最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汽车工业迅速恢复生产,大车身、大发动机、多附件、高车速都是典型的美国车标志性符号。拿它们在朋友面前显摆也是一种功能—炫耀财富。石油危机后,美国消费者的本性又恢复如前,依然迷恋那些大气缸车和豪华车。随着时代的进步现在的美国汽车越来越重视汽车的设计和制造理念上更要重视环保、节能方向的发展。汽车对于美国家庭的意义
汽车几乎与美国人的一生相伴,从十几岁起,大多数的美国人就学会了驾车。在美国,一本驾照、一张信用卡,记录了个人的详细信息。人们每天驾车去上班,周末驱车去旅行、度假;年轻人的谈情说爱也要借助汽车空间,有的美国人就是在汽车后座上呱呱落地,降 临到人间的。对美国人来说,汽车就是朋友、伙伴、家人,或者就是情人。许多人更新的汽车是一辆比一辆大,动力也是一辆比一辆强。看看美国的停车位,比欧洲最大的这位还要大上一号。许多人家的住宅,往往最大的地方都是让给汽车的。因此在美国到处都是大型车。而且,美国人还特别喜欢开车,在火车、飞机、汽车三种交通工具中,汽车通常是外出旅行的首选。因此每到夏天,就是美国人开始开着汽车周游美国享受夏季假期的美好时光。在美国平均每个家庭的汽车保有量已达到辆,加州的汽车数量甚至超过了该州人口总数。
汽车文化及北美车展
美国著名车展北美车展至今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是当今国际五大车展之一,也是美 国创办历史最长的车展之一。由底特律汽车经销商协会主办。创办于1907 年,起先叫做“ 底特律车展”,是世界最早的汽车展览之一,1957年,欧洲车厂加入车展,首次出现了沃尔沃、奔驰、保时捷的身影,获得了美国民众的高度重视,底特律车展的“王旗”正式树起。从1965年起,展览转到cobo会议展览中心。1989年底特律车展更名为“北美国际汽车展”,简称北美车展,每年一月办展。北美车展上所展产品大都是各种新颖、离奇、古怪的概念车。概念车体现的是厂家的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因此,成了厂家理念和意识的“风向标”。
汽车与好莱坞
汽车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如果在一部美国出品的电影中没有汽车出现,就失去了起码的真实性。汽车在美国电影中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元素。好莱坞商业电影中,外形俊朗的男主角身边总有一辆与之相配的爱车,就美国的类型片而言,以汽车本身作为题材的电影并不少,其中不乏精品,如史泰隆的《生死极速》和近来风头正劲的《汽车总动员》、《疯狂金龟车》等,它们的主题包含着叛逆、成长和传承。当然其中最为人知的当属《速度与激情》系列,这部典型的汽车题材电影街头风格十足,充满了张扬的个性,纯净的雄性魅力、强劲的引擎轰鸣,肆无忌惮地宣泄着男性对机械力量的顶礼膜拜,无不刺激着人们的肾上腺素不断分泌。与非主流的汽车题材相比,汽车更适合做配角,尤其是在警匪片中,只是主题中去掉了许多说教。在这些弘扬英雄主义的影片中,汽车是决不可或缺的元素,没有汽车,我们的英雄如何救美?如何凸显他们正义凛然的宽广胸怀,让美女死心塌地?与当今日趋精致、小品般的香港警匪片相比,没有宏大的汽车追逐场面就构不成美国的警匪片。《绝地战警》中惊世骇俗的汽车追逐场面的壮观,《偷天换日》中的minicooper在下水道中躲闪腾挪的精巧,让人怀疑美国每年生产几百万部汽车的目的就是为了毁坏它们,男主角只要坐进汽车就变成了“破坏之王”。汽车在影像中往往成为男性的图腾,在警匪片中能够从满是弹孔、伤痕累累的汽车中走下的才是真正的百战英雄。这也说明美国制造是值得大家信赖的。
人文地理篇:
关键词:66号公路、汽车与文学
66号公路
说到美国的汽车文化,那么66号公路则是最具有代表性的。66号公路横穿三个时区、八州是美国第一条串联起美国东西海岸的公路。1926年开始建设,直到1938年才宣告完工,1985年消失在公路地图上,宣布退役。1990年以历史66号公路的名义回归地图。见证着美国西部开拓历史。其历史价值不只是段公路史,也成为美国现代化的缩影。拥有浓厚美国文化气息的66号公路有着无数的传奇故事。66号公路的起点是芝加哥终点至洛杉矶。沿途有很多美丽的特色景点,如圣路易斯西进之门,黄石国家地理公园、俄克拉荷马红土地、石华林公园、新墨西哥州的特色印第安小店、参观66号公路博物馆领略美国西部自由、奔放、刚毅的牛仔文化。
汽车与文学
在约翰·斯坦贝克的小说《愤怒的葡萄》中,这条公路被称作“母亲路”。于是这个名字就被沿用了。最后,66号公路在1952年又被美国66号公路组织非正式地命名为the will rogers highway。向这位幽默作家致敬的牌子至今还竖立在在加州的圣莫尼卡。
由迪士尼动画公司的动画片「汽车总动员」,描述在一个拟人化的世界里,所有汽车都会说话、思考,有喜怒哀乐,主角「闪电麦坤」是个赛车界的新秀,想要在即将到来、于加州举行的匹斯托杯大赛中一展身手,不料因为一场意外,误打误撞地来到位在「66号公路」上的没落小镇「油车水」(radiator springs),开启了「闪电麦坤」奇异的生命旅程。汽车总动员发挥了寓教于乐的功能,不仅让观众思考繁忙生活中的生命意义,也因这部电影 的上映,再度唤醒了世界对于66号公路的向往。
美国人过不过劳动节篇5
美国的暑假过去一个半月了,中国的暑假才刚开始。于是,为了避开中国的暑假人流,在中国玩了一个半月以后,我登上了回美国的飞机。飞机在香港延迟了一个半小时起飞,原因是有一个中国大陆的游学团迟到了,整个飞机的人要等他们。虽然前个星期才有游学团的学生在空难中遇难,但游学团仍然是红红火火的,在香港机场就看到了五六个团。也难怪,现在国内的旅游景点和交通都那么贵,在国内旅行还要面对各种骗局强卖抢钱设局,还是国外旅行比较安心。于是,在美国的朋友们,流传着一个笑话说,在美国大城市市中心,假如暑假期间掉下来一个广告牌,一定会砸中三个中国来的游学团学生。
刚下飞机,校长的电话就到了:“方先生,终于等到你回来了,我有点焦头烂额了!”
“怎么啦,头?”我有点莫名惊诧,因为校长在假期从来不会打扰我,更别说打电话了。我们的校长是一位白人帅哥,夫人是台湾人,对中文感兴趣,在他领导下,我们把高中的中文沉浸课程搞得红红火火的。
“不行了,这个星期第三十封电邮,第五十个电话了!现在最新一通电话是我们的市议员凯蒂小姐亲自给我打的,假如你还不回来,我就要跳金门桥了!”
“怎么啦?”看来校长遇到麻烦了,“稳住,头,出啥事了?加州宣布破产了吗?我们学校要被联邦政府接管了吗?还是恐怖分子把学校炸了?”
“都不是!是中国来的教育访问团!学生交流团!他们要来我们学校参观交流,可是我们现在哪有学生啊?连老师都没有,学校在搞卫生,搞装修,怎么能给外国代表团参观呢?乱七八糟的!可是,现在连市议员都给我打电话了,有人通过了她的关系,一定要来我们学校参观!”
我第一时间飞车到了那家我们放学以后经常员工聚会的小酒吧,见到了熊猫眼的校长,看来他好几个晚上没睡好,凯蒂小姐可不好得罪,否则跟市政府好多事情都不好办。
校长把一堆电邮打印件给我看,我看了两三份,明白了。
“校长,是这么回事:中国大陆现在学生刚好开始放暑假。现在中国人的一个流行趋势是把孩子送到美国留学[微博][微博],您也知道的,去年我们抓到了几个没有父母管,自己在外面租房子住的中国小留学生?75个,对吧?到美国留学的花费比较贵,不舍得让孩子那么小就出国留学,或者花不起那么多钱的家长[微博],就选择暑假让孩子参加美国的夏令营了。”
“夏令营?中国人那么有钱,能参加美国的夏令营?”校长感到奇怪,“给得起夏令营的钱,还会没钱留学吗?”
“头,您听我说!中国人说的„夏令营‟,跟我们美国这边几千块美金十天的那种„夏令营‟不是一个概念!他们说的„夏令营‟,其实是游学团:在美国这边的中国人办的旅行社给他们包台旅行车,连导游都没有,让中国来的导游带这些孩子走马观花看看风光,再看看中国人都知道的美国名校,比如斯坦福,哈佛,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等,就说是参观美国名校的夏令营了。中国的名牌大学比如北大清华[微博],平时外人想进去看都不容易,中国家长哪里会知道美国的世界名牌大学校园连个门卫都没有,让人随便进去看的?反而美国的中学不好办,假如放假,他们就没法进去看了。但是,很多这种„夏令营‟却又说带学生去美国跟美国的中学生交流,学英语,参观中学,额外收了家长们上几千美金的学费,假如连中学的门都进不了,怎么交代呢?当然就只好想办法找您,让这些游学团能进咱学校瞅瞅了。”
“可是,他们收了学生的学费,明明知道我们这里是公立学校,不要说参观了,就算坐下来上课,也是免费的啊!”
“对啊!就是因为咱们学校一切都免费,您也不能收他们钱,他们才会带学生上咱们学校来啊?要不他们怎么赚钱啊?”
“啊?敢情春节期间那些来所谓„文化交流‟的学生,就是看准了咱们不能收他们的钱,也得安排他们听课,参观,跟咱们学生交流,原来让我当冤大头啊?那暑假这些游学团,也就是让他们进来拍个照,就叫来过美国中学,交流学习过英语了?”
“可不是吗,头,您太聪明了,理解能力强啊!”
“那些中国家长,难道不知道,他们的孩子参加一个普通美国旅行团,只需要花四分之一的钱就能体验现在这些„游学团‟给他们的东西吗?我去过中国啊,到麦当劳买快餐,要会听、说好多中文才行;可是,你知道的,在美国,到麦当劳,你只需要看着图画,说个号码就行了,没人象在中国那样,建议你多加多少钱能换购一份什么,也没人建议你多买一份能半价,你肯定这些孩子能在美国学到英语?”校长越说越兴奋,脸都涨红了。
“当然学不到啊!我参加过本地中国人办的美国旅行团啊,导游跟司机都是中国人,讲中文,每到一个地方,不是吃麦当劳就是中国人开的自助餐,美国人都见不到几个,哪有学英语的机会?还不如在中国看美国电视剧呢。”
“那现在怎么办?有两个团是凯蒂那边介绍来的?”
“好办啊,他们不就是吃准了咱们不能收钱吗?假如咱们要收钱,他们就不敢来了。头,你跟他们说,现在是暑假,学校活动由家长会接待,家长会可以收钱啊,让家长会去跟他们联系,每个学生收500美金活动费,按照咱们真正的夏令营的收费标准,会长肯定愿意干!”
“对哈,我怎么没想到。好,我给凯蒂电话!”
过了两天,校长给了我一份电邮,“方先生,谢谢你的建议,他们不来了,改为去丽莎她们学校,我通知她晚了一步,她已经答应接待了。不过,下回她也收钱了。我刚刚才把这新状况告诉了教育局长,还有市长,哈哈,想让咱美国人当冤大头帮着中国骗子赚钱忽悠可怜的家长们,可没那么容易。”
我回了他一份电邮:“头,恭喜恭喜哈。您以后可别想到中国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