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亲历历史传奇: 古城遗迹探索热选【通用10篇】

网友发表时间 2081330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亲历历史传奇: 古城遗迹探索热选【通用10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亲历历史传奇: 古城遗迹探索【第一篇】

周尚文是一名落第秀才。这天傍晚,他看到人们都在收拾东西离开村子,一问才知道,金兵又打来了。一名兵士说,金兵很快就要来了,他们正是从前方撤下来的,顺便通知沿路的居民,能逃的就尽量逃。

周尚文一惊,问:“你们是大宋的兵士,怎么敌兵一来,全往后跑了。”那名兵士叹息一声,说:“我们也想抵抗外敌啊,可金兵还没到,那些当官的全给吓跑了。这仗没法打啊,大家只好逃了。”周尚文就问兵士现在还有多少人,那名兵士说,本来他们是有几千人的,可金兵快到时,领头的将军却因害怕连夜跑了,于是兵士们全乱了,大家各自逃生,最后只剩下一千多人了。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兵士们聚集在离村子不远的一处林子前,有的大骂那些逃跑的将军,有的则商量该去哪投奔。如果还是散兵游勇的话,最后大家也活不成。就在大家议论的时候,周尚文来到了林子前,大叫道:“兵爷们,这里有能管事的吗?我想求你们帮帮忙。”

大宋对读书人还是挺尊重的,所以一般人看到秀才,都礼让几分。有人奇怪地问:“你还不快跑?”周尚文却没理会众人,又问哪位军爷是领头的。见他仍在问,就有人嘻嘻哈哈地将一名大汉推了出来。那人被大家推出来,只好说:“唉,大官们都跑光了,只剩我们这种小头目了。你到底有什么事?”大汉自称吴壮。周尚文笑道:“我也没别的事,只是想跟你们借一把刀,尽量找一把最锋利的。”吴壮奇怪地问他借刀做什么,周尚文昂起头来大叫道:“金兵已经快打过来了,我跟你借刀,就是想到前方去杀敌。”吴壮狠狠地瞪了周尚文一眼,忽然叹了一口气,说:“我知道先生是在讽刺我们,大敌当前,却从前方逃了回来。其实我们这些兄弟也想打仗啊,可能带兵打仗的都跑了,我们就算还留在那里,也无非多一千具尸体罢了。”周尚文笑着问:“现在我问你,假如你和我比武,你认为我会赢吗?”吴壮一怔,就听周尚文笑道:“我没练过武,在这里跟你打,我肯定打不过你。如果到我家门前打,我想,赢你两个还是行的。”兵士们都笑了起来,吴壮的脸上有些挂不住了,怒道:“你这是笑话我吗?好,你想在哪打就在哪打,我要输了,我陪你去,哪怕是送进金营让他们砍头。”

众人都轰然叫好,周尚文拾起一根棍子在前走着,吴壮跟在身后,兵士想看热闹,全都打着火把跟了上来。不一会儿,大家就来到村子里。此时村里静悄悄的,村民都已经逃走了。吴壮心想,就算他在家门前设计陷阱,注意些就是了。两人并排着走,却没料到刚走几步,周尚文突然将手中的棍子一挥,架到了他的脖子上,笑了一声,说:“假如我现在手中拿的是刀,你的头已经掉下来了。是不是你输了?”

这一下来得突然,吴壮哪想到这样也算是比武?不禁怒道:“还没开打呢,这怎么能算?”众人都笑了起来,没想到这秀才竟然玩这种小孩子的把戏。周尚文笑道:“你既然是跟我来比武的,怎么能不算?好吧,我再给你一次机会。”说罢手中的木棍向吴壮身上打来。吴壮伸手,就想夺过木棍,谁知周尚文的木棍还没打到,已将棍子收回,往后退了几步。吴壮一看他也就这点能耐,就纵身上前,却没料到地却是虚的,刚踏上去,地就陷了,顿时身子落进坑中。周尚文趁他还没立稳,已经上前用木棍在他脖子上又轻轻打了一下,叫道:“看,你又输了一阵。”

本来吴壮开始是小心这里有没有陷阱的,可刚才被周尚文棍子一架就说是他输,让他心里有点气,注意力转移了,倒忘了注意陷阱的事。吴壮从坑里跃出来,怒道:“你这样玩小孩子的把戏,算什么比武啊。”周尚文大叫道:“你管我用什么方法,能够杀敌就是好方法。反正我是要上前迎敌的,你要怕金兵,不和我去我也不勉强你。只是不知道,大宋军营里,和我一样不怕死的,还有多少人。”

却说金兵元帅见所到之处大宋官兵望风而逃,不禁大喜,就派将军乌林南带两千精兵在前面急追,大部队带着物资随后。乌林南一路追赶,竟然没有遇到抵抗队伍,于是他令队伍急行,务必打上一仗,好在元帅面前表现表现。这天刚来到一处渡口,就看到对岸竖起一排旗帜,终于遇上宋兵队伍了!

他令兵士们驻扎在岸边,准备找船只渡江。这时,就看到对面一匹马跑到江边,一名宋军兵士大叫道:“我们将军下战书来了!”说罢弯弓搭箭,就朝金营射了过来。兵士将书箭拾起,交给了乌林南。他一看就乐了,只见上面写,由于大将军跑了,这里剩下的已经不到一千名兵士,大家本来想投降,可是觉得就这样未开仗就降,面子上实在过不去,所以愿与金兵约定,让金兵派一千人到对岸,与宋兵开打,双方点到为止,如果宋兵输了,情愿全部投降。如果同意,宋兵可以派船将金兵接过河。

乌林南一看,大笑道:“没想到宋军竟然想到如此儿戏的打法,好,就同意这样打。”手下的副将奇怪地说:“您真的信他们?”乌林南笑道:“宋兵的将军都吓跑了,剩下这些人哪还有胆量打?他们这样做,分明就是怕死。我们何不将计就计,将他们打败。”

第二天一早,宋军果然派几只船过了河,于是乌林南先派几名金兵上船,开始他心里还小心防备着,怕宋兵在载金兵过江时会突袭船上的金兵。可船来回了几趟,都没发生任何意外,也就放心了。此时宋兵列队在离岸边不远的地方,整整齐齐地等着。金兵上岸后,也与宋兵迎面站着,小心地提防宋兵会突然杀过来,可一直到一千名金兵全部上岸,宋兵也没有发起进攻,看来他们真的打算玩比武了。

乌林南自己并没有过江,只是让副将到对岸。此时两边的兵士都排好队了,宋兵阵上一名大汉站了出来,高声叫道:“你们准备好没有,是不是可以开战了?”金兵的副将回头看了一眼对岸,乌林南手一挥,做了一个开战的手势。副将立即叫道:“可以打了!”霎时,金兵全部刀出鞘,众人一声高呼,场上的喝声惊天动地。

乌林南笑了,可还没等他笑出声来,就发觉已经不对劲,刚才那些高呼的声音顷刻间全变了,变成了鬼哭狼嚎的声音。他大吃一惊,再看江对面时,却发现列在江边的金兵队伍不见了,在金兵刚才列队的地方,出现了一个大坑。此时宋兵已经涌了过来,有的朝坑里放箭,有的截杀爬出坑来的金兵。乌林南大惊,知道中了宋兵的计,却苦于隔着江,没法过去帮忙。

乌林南气得指着对岸直骂,却见宋兵们已经坐上船,向这边划来。乌林南叫兵士们迎敌,却在这时,就听后方的林中响起一阵鼓声,几杆旗帜升起,无数支箭射了出来。很快对岸的宋兵已经过了江,与林中的宋兵汇合,又是一阵追杀。乌林南带着残兵败将一路逃窜,一直看到随后的大军这才敢停下来。

那晚周尚文和吴壮比武后,将自己的计策跟大家说了,众人都觉得可以试一试。其实大家一路撤下来,都是一肚子气,此时有人领头,自然想去拼杀一番。于是众人就推举吴壮领头,让周尚文为军师,来到金兵必经的江边迎敌。他们先在江岸挖地道,将地下掏空,再用柱子支撑着,当将金兵诱到此处列队后,才拉开木桩,于是上千名金兵全陷进去了,只能任人宰割。同时又派一小部分人在江对岸作疑兵,将金兵吓退。

两天后,韩世忠带领的抗金队伍也来到了,看到周尚文一个秀才竟然能带兵击退数倍于自己的金兵,不禁感慨:“秀才带兵,亦是勇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亲历历史传奇: 古城遗迹探索【第二篇】

周朝后期,在中原大地上,各路诸侯群雄逐鹿,纷纷争雄。其中楚国庄王的夫人樊姬,是一位深明大义,贤良聪颖的女子,对楚国最终称霸起到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在楚国称霸以前,楚庄王十分喜欢打猎。樊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因为她深知作为一国之君,常常喜欢打猎,就会因玩物丧志而荒于国事。所以,樊姬就多次去劝阻他,而楚庄王始终不听。没有办法,樊姬就断绝肉食了。她的意志和行动终于感化了楚庄王,使他觉悟过来,并改过自新。楚庄王从此不再惦记着打猎这类的事情,而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国家政事上,而且处理国事也变得越来越勤奋和谨慎。

那时候,作为一个君王拥有许多嫔妃也是平常之事,楚庄王当然也不例外。这件事在眼光深远的樊姬看来,却不是小事一桩,因为她明白,一个君王若是沉迷于女色之中,那是十分危险的事情,甚至很容易因此而导致亡国。为了避免楚庄王误入歧途,樊姬就亲自负责从各地寻访美女。当然,能被樊姬所选中的美女,都是品行容貌俱佳的女子,而不是那种只重外表,不重品德修养之人。樊姬的这番举动,不仅从根本上杜绝了楚国国君身边的隐患,同时也深深感动了楚庄王,使他对夫人樊姬更加尊敬。

亲历历史传奇: 古城遗迹探索【第三篇】

元末明初,日本正处在南北朝分裂时期,封建诸侯割据,互相攻伐。在战争中失败了的封建主,就组织武士、商人、浪人到中国沿海地区进行武装走私和抢掠骚扰,历史上称为“倭寇”。明初,国力强盛,重视海防设置,倭寇未能酿成大患。

正统以后,随着明朝政治的腐败,海防松弛,倭寇祸害越来越严重。

倭寇的滔天罪行,给中国人民造成了严重的灾难。被激愤的中国人民纷纷组织起来,进行抗倭的自卫斗争。这其中,就包括了民族英雄戚继光率领的“戚家军”,与其他明军配合,多次打败倭寇。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秋天,戚继光从山东调到浙江御倭前线,任浙江都司金书。次年被推荐为参将,镇守宁波、绍兴、台州三府,不久又改守台州、金华、严州三府。这些地区是倭寇时常出没、遭受倭患最严重的地方。

当时,明朝将士大多是没有战斗力的老弱病残,军队装备也破旧不堪,士兵的盔甲都是用纸片缀成的,行军打仗连营帐也没有,只好在路边的旅馆里投宿。军粮奇缺,使得将士们长期吃不饱肚子。这样一来,谁还愿打仗?一个冬天一过,戚继光手下的人都跑得差不多了。

从小生长在军人之家的戚继光对这些了解得一清二楚,他一直在想改编军队,建立一支勇猛善战的新军。

他曾多次向上司提出招兵、练兵的建议,但没得到应有的重视,直到1559年,上司才准许他作一次选兵、练兵的尝试。

戚继光认为,身体壮实,皮肤像泥土一样黝黑的农民、渔人才是最理想的士兵;相反,那些眼神轻灵,细皮嫩肉的市井刁滑之徒是决不可以征招的。

一次,戚继光骑马路过一个渔村,正好那里发生了一场械斗,一方是五大三粗的矿工,一边是黑如泥鳅的渔民,鱼叉、棍棒上下翻飞,不少人被打得头破血流,但没有一个求饶的。戚继光勒住马缰,正想上前阻拦,忽然灵机一动:这不是选兵的最好机会吗?那些械斗的矿工、渔民见来了个大官,一起围上来向他告状,七嘴八舌,乱纷纷的。

戚继光这才得知,他们是为争夺从倭寇手中夺回的战利品而发生争执的,一方说那堆衣物是倭寇从他们那里抢的,一方说是从他们渔船上掳的。

争论不下,只好动武了。

戚继光听了,不禁哈哈大笑:“你们哪,都不想想,万一倭寇真的打过来,这样东西一样都不存在了,你们还争什么呢?眼下,应该万众一心,对付倭寇呀!”戚继光趁机向大家说起倭寇在沿海的兽行,激起在场人的愤慨。有个叫犟伢的年轻人,拨开众人走到戚继光的面前,大声道:“将军,让我参加你们的队伍吧,我要跟着你去杀尽倭寇!”话音刚落,又有几个小伙子站了出来,“将军,收下我吧!”“还有我,收下我吧!”一只只手臂高高地举起,一声声呼喊动人心魄,戚继光更是激动万分,当场收下参加械斗的上百个年轻后生,把他们带回军中,五人为一伍,五伍为一甲,五甲为一队,并按照他自己设计的“鸳鸯阵”进行训练。

这天,戚继光乘船到大海上巡视,见远处的海面上有只小船,忽起忽落,随波漂流。戚继光感到惊诧,难道这是一艘无人驾驶的船?船长说:“戚将军,靠上去看看。”戚继光把手一摆:“且慢!”他吃过一次亏,有一回,他乘船出海,也碰到这样一只飘在水中的无人怪船,刚要往上靠,那船“轰”地一声爆炸了。

现在,可得小心谨慎为好。

戚继光派一名水手上前去打探,那水手泅到怪船边伸头一瞅,惊得全身直起鸡皮疙瘩,只见甲板上躺着好几具尸体,男男女女,赤身露体,从肤色衣着来看,都是沿海一带的渔民。那水手壮着胆子爬上船舷,不料,在船仓里竟发现几具倭寇的尸体。

水手把戚继光叫上船,戚继光仔细一看,发现船仓里的一只木箱里装满了三角脑袋的毒蛇,有的爬到箱子外,吐着通红的舌头,瞪着绿荧荧的眼睛。

戚继光沉思片刻,说:“一定是倭寇在翻仓时,把渔民们从蛇岛上捉来的毒蛇翻出来……”水手指着仓底一位大胡子尸体问:“那他怎么会自杀的呢?”戚继光顺着水手指的方向一看,那个大胡子倭寇竟然用枪把自己脑门打了个洞。他百思而不解。那个水手还在喃喃自语:“怪事,他自己怎么向自己开枪呢?”戚继光俯身细看,顿时明白了,指指缠着枪板机的一条蛇道:“肯定是这条蛇缠住了倭寇手中的枪,尾巴抠动了扳机,所以……”众人大眼瞪小眼,不得不佩服戚继光分析得在理。戚继光顿了一息,又道:“看看,连蛇都不想倭寇进入大明的疆土,愿与他们同归于尽,我们怎么能袖手旁观呢?”这风趣的话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

接着,戚继光分析道:“别看这一带风平浪静,肯定有大批倭寇在活动。”他叫人把这艘无人的船拖回港湾隐蔽起来,日后自有用处。

果然,不出三天,一支二千多人的倭寇队伍驾着铁船从日本渡海进入台州海面。

听说倭寇来了,而且来了这么多人,那些刚招募来的新兵中,有几个吓得脸色发白,有的竟把刚发下来的盔甲丢下,连夜逃跑了。

戚继光一边派人去调援军,一边把八百多个士兵排在海岸上,严阵以待。一直等到海面上出现倭寇贼船的桅杆尖梢时,戚继光把胳臂一抡,几个士兵心领神会,跑到海湾边拖出一只船来。还是那只无人的怪船,船上的尸体早就被海风吹得干巴巴的,甲板上的血凝成一块块血茄。威继光往高处一站,大声说:“来来来,都来看看这艘船!”队伍动荡起来,后面的往前挤,前面的往前拥。戚继光摆着手,道:“别挤,别挤,都能看到!”将士们看到那一具具尸体,一片唏嘘。

忽然,人群中有人大叫一声:“天哪,这是我家的船!”众人马上让开一道缝,让那人挤了过来,戚继光定神一看,是犟伢子,他哭喊着奔过来要往上扑,被戚继光一把拉住。只听海风伴着犟伢子那撕心裂腑的呼喊:“爹呀,娘呀,大哥,二哥,你们死得好惨呀!”人们这才知道,犟伢子的父母前些天出海打鱼,没想到竟遇上了倭寇。他跺着脚,哭啊,喊啊,哭声揪着每个人的心,不少人也跟着啜泣起来。

戚继光再三安慰,他还是不停地哭。

戚继光辉剑往海上一指:“别哭了,倭寇已经到了眼皮底下了,我们只有狠狠地打,把这伙强盗赶回大海去!”士兵们个个摩拳擦掌地喊着:“杀尽倭寇!”“为父兄报仇!”戚继光看大家的情绪被鼓动起来了,又大声道:“以往作战我们是以多胜少,今天却是以少敌众,还有不少兄弟刚刚入伍不久,我只要求大家做好三件事,第一不要争割倭寇的首级!二不要贪恋敌人的辎重,三不要轻易杀害胁从。如果打败了敌人,缴获的一切战利品全赏赐给大家,如果敌人还没打败,都争着去枪财物,那就别怪我无情!”将士们纷纷应道:“放心吧,一切听从大帅的指挥!”“我们不会给大帅丢脸的!”船上的倭寇见海岸上刀枪林立,旌旗招展,大吃一惊。他们不敢从正面登陆,偷偷地绕道从另一处爬了上来。戚继光早有所料,派兵从小路包抄过去,他命令士兵们每人手执松枝一束,伪装成一片松林,在山林边埋伏下来。

倭寇的船泊岸了,他们争先恐后地往岸上爬,戈矛闪闪,你推我拥,长蛇般的队伍透逸行进,长达数里。隐蔽在坡上的士兵们一动也不动,远远望去,看不见一个人影,只见漫山青松,郁郁葱葱。

独眼龙吉野三郎也来了,这些倭寇都是他领来的。他四下一看,见没什么动静,便吆喝着叫大队伍往前进发。等倭寇的队伍过了一半,山崖后传来一阵海螺声,隐蔽的士兵们一起丢下松枝,居高临下地发起了进攻:倾刻间,喊杀声、火炮声,刀枪的撞突声震撼山谷;倭寇见中了埋伏,一个个嗷嗷怪叫,拼死应战。

紧接着,戚继光把令旗一举,把队伍排列成前后左右都能应战的“鸳鸯阵”,虽然这些新兵对戚家军的“鸳鸯阵”还不大熟悉,但这已足使倭寇望而生畏,敌人的阵势顿时大乱,纷纷四散逃命。戚继光见敌军渍散,便将事先做好的白旗往山上一擂,叫部下高喊:“有投奔旗下者,可免一死!”随着这一声呼叫,数百名倭寇奔得旗下,丢下武器,请求饶命。吉野三郎离开队伍,践跌撞撞地往前跑,一头栽进山谷,被乱石砸死。

二千多名倭寇,很快就被歼灭。

台州百姓听说戚继光又打了个大胜仗,便敲锣打鼓迎接戚继光率领的戚家军。

这以后,戚继光又带领新兵在福建、广东打了几个大胜仗,把倭寇打得焦头烂额,闻风丧胆。就连日本岛上的人一提起戚继光都把舌头直伸:“戚家军,了不起!了不起!”后来,倭寇很少再到中国沿海来逞强了。

亲历历史传奇: 古城遗迹探索【第四篇】

相传瑶姬是西王母的第22个女儿,她和大禹相恋。大禹治水,行到巫山过不去,便请求瑶姬协助。瑶姬说,要打通山须用火烧,于是工人就在巫山两头放起了火,瑶姬也和众侍女一起帮忙。经过七七四十九天,坚硬的岩石渐渐软化,工人终于打通了巫山,让洪水从巴蜀境内流出,直奔大海。

治理后的巫山成为长江三峡上美丽的风光,但瑶姬已为此耗尽神力,回不到天上。等大禹治水成功返回巫山寻找瑶姬,她们却因久候山崖变成巫山12峰了。

亲历历史传奇: 古城遗迹探索【第五篇】

将历史故事运用于中学教学中又具有其独特的真实性、趣味性、针对性和教育性特点,下面是网友为大家推荐的几篇历史人物传奇故事。

李时珍在以一根银针救活母子两人后,许多人都想见一见这位神医。一天,有家药店老板的儿子正在柜台上大吃大喝,听说了之后,也想去看看热闹。他费了好大力气终于挤到李时珍面前,问道:“先生,你看我有什么病吗?”

李时珍见此人气色不好,赶忙给他诊脉,过后,十分惋惜地说道:“小兄弟,可惜呀,年纪轻轻,活不了三个时辰了,请赶快回家去吧,免得家里人到处找。”

众人都不信,那个药店老板的儿子更是大骂不止,后来在众人的劝说下,方才气咻咻地走了。果不其然,不到三个时辰,这个人便死掉了。

原来此人吃饭过饱,纵身一跳,肠子断了,内脏受损。由此,人们更是惊叹李时珍的神奇医术了。

和大多数科学家一样,沈括小时候好奇心非常强,喜欢对一些问题刨根问底。

就在这时,一阵冷风吹来,沈括顿时恍然大悟,拍着自己的脑门大声说:“我明白了!原来是山上地势高,温度低,所以花开得就晚啦,这是由气候条件决定的!”

沈括回到家后,立即把这一重大发现记录下来。从此,沈括对气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阅读有关气象的书籍,注意气象的变化,立志要做一名气象学家。

后来,沈括博览群书,对天文、地理、文学、历史无所不通。晚年的时候写下了《梦溪笔谈》这本巨着。书中记载了当时气象科技发展的最高成就,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科学遗产。

茅以升在学堂里,年龄小,个子矮,身上穿的也很破旧。有钱人家的子弟经常讥讽和欺侮他。茅以升十分气愤,全然不顾周围的冷眼和歧视,发愤。

读书。

一直是全班。

学习。

成绩最优秀的学生。

小以升学习刻苦。

勤奋。

加上天资聪慧爷爷十分喜爱他。有一年暑假爷爷亲自教他学习古文。爷爷教古文的方法很特别他先把文章从头到尾抄录一遍一面抄写一面讲解等全篇抄完之后让他练习背诵讲解这样一个暑假过去了小以升能背诵上百首古诗和十几篇古文。

一天,爷爷用毛笔抄写《东都赋》,茅以升站在旁边默诵着。赋文写得很长但也很美,他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他沉入了一片美好的境界之中。老长。

时间。

爷爷抄完了他抓住爷爷的衣袖说:“爷爷让我背诵一遍你听听。”他果真从头到尾熟练地背了出来。爷爷惊喜地说:“好啊熟能生巧巧能出快!”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了。南京秦淮河上要赛龙船,河两岸、小桥上挤满了人。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人声鼎沸。忽然嘈杂声变成了一片呼救声。原来,因为看龙船的人太多,把秦淮河上的文德桥挤塌了。

不少人掉进了河里,有的人不幸被淹死。小以升惊呆了,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理想的种子-长大以后要为人民造桥,造非常非常结实的大桥。从此以后茅以升十分留心各种桥梁。他只要见到桥总是注意观察桥面桥桩,久久不肯离去。他在读诗文时,读到有关桥的句子或介绍,就立即摘抄在本子上,见到有桥的画面就剪贴起来。

有一天爷爷给茅以升讲“神笔”马良的故事,告诉他得到神笔的秘诀,就是“勤奋”二字。这两个字深深地铭刻在小以升的心灵里,把它看做是得到架桥“神笔”的秘诀。

11岁那年,勤奋好学的茅以升小学没毕业就考进了“唐山路矿学堂。”他在班上年龄最小,但是每次考试总是名列前茅。他的记忆力相当好,背诵圆周率的精确数值,能把小数点后面一百位数都熟练地背诵下来,经久不忘。

有一天,当时任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的。

孙中山。

到唐山路矿学堂视察,并在礼堂里做了鼓舞人心的讲演。

他说革命需要两路大军,一路举行起义,建立民众政权;一路向西方学习,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因而在学堂里学习也是革命。茅以升牢记在心里,他贪婪地学习着。1920xx年,茅以升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清华学堂官费研究生。

新中国成立以后,他担任过武汉长江大桥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主持修建了武汉长江大桥,还撰写了桥梁方面的许多着作,并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建桥人才。

亲历历史传奇: 古城遗迹探索【第六篇】

自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以后。英国侵略者凭借“世界第一空军强国”的优势。在狭长的朝鲜半岛上投入了一千一百多架飞机。从朝鲜的东海岸到北面的边境线,英国飞机的轰炸昼夜不停。而当时我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还是一支十分年轻的队伍,准确地说是刚刚起步,从指挥员到战斗员没有一个有过空战的经历。

传奇的诞生。

1950年10月,毛泽东同志向全国全军发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打败美帝国主义侵略者”的号召。当时我从沈阳某军事干校毕业刚回到连队,就接到我连调到安东(今丹东)浪头机场的命令。1951年6月,我军组建了空二军203独立小队奉命开进浪头机场,我即被调去作指导员。报到那天,我一进工作室就听见嘀嘀哒哒、嘀嘀哒哒的声音,那些技术干部们都戴着耳机,右手不停地转动着电钮,正在全神贯注地工作着,机器传出的信号都是敌人的通讯信号。

203小队位于安东的帽盔山,鸭绿江北侧。山上有一个矿洞,是日本人开掘的一个已废弃的金矿。那时的中朝联合指挥部就设在那里。203小队就驻守在这个山下。它的诞生还有一段十分传奇的故事。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爱国华侨、在英国牛津大学教授中国古代汉语的熊世义教授,亲自把刚从这个学校毕业的儿子熊德威送回国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这个出身不凡的小伙子凭着一口纯正的英语很快就被组织安排到中朝联合指挥部做翻译工作,负责审讯联合国军(当时敌人入朝部队是以美国为主由多国组成的,统称联合国军)的俘虏。

当时,司令部里有一台指挥作战用的超短波电台,是从国民党空军那里缴获来的。熊德威没事的时候就鼓捣这部电台。有一天,他无意中听到一个敌军呼叫救援的带有密码的信号,这是一美国飞行员在某个山沟里发出的。他马上翻译成汉语报告给司令员,然后他用英语和这个飞行员联系,确定了方位后,我司令部抓获了这个俘虏。

原来,就在1951年2月4日,中国军队在614高地阻击英军二十七旅一个营的进攻,美国的战机也前来助战。美军飞行员自从入朝从未遇到过地面射击,因此,他们从来是贴着中国士兵的头顶飞,俯冲时机翼几乎掀去中国士兵的帽子,飞机射下来的机枪子弹和投下的炸弹,给中国部队造成极大的伤亡。这时候,战斗在这里的我三五七团一连一排二班的副班长、机枪手关崇贵实在是被炸急眼了,端起机枪就冲飞机打。顿时,刚才还嚎叫着“美国必胜”的一架p-51型战斗机翅膀一斜,机尾拖出一道黑烟扎进了一个山沟里,然后就是剧烈的爆炸和一团冲天的火焰。

阵地上一片欢呼声……。

抓来的俘虏就交给了熊德威审讯,他们除了交代自己的名字,还交代了联络波段,通过审讯,我军逐渐了解到美国在日本冲绳等地的各空军基地之间来往的敌空军指挥系统活动的情报,而且十分准确。

此事引起了中央军委的高度重视,技术侦察侦听台应运而生,后来根据战争发展的需要,中央军委决定正式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203独立小队,配合空二军工作,隶属于中朝联合司令部情报处。

击落王牌飞行员战机。

1951年,大约是初秋季节,从朝鲜战场上传来一个震惊世界的消息,20出头的中国空军飞行员张积慧一举击落美国王牌飞行员戴维斯的战机,戴维斯这个二战的英雄飞行员也随着战机机毁人亡。

这个巨大的胜利就是由我台提供的情报。侦听台成立半年时间就取得了如此成绩,因为,这里集中了一批精英人才,他们都来自国内外的名牌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上海圣约翰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都是英语专业的高才生。这个台有几十部电台,坚持昼夜24小时收听敌空中信号,随时记下符号。只要那边一动,这边就能立即收听到,立即破译,先译成英文再译成中文及时向联合司令部报告,同时向中央军委报告。

亲历历史传奇: 古城遗迹探索【第七篇】

宋徽宗的三儿子赵楷,偷偷地参加了重和元年的科举考试,由于他文采的确非凡,竟一路披靡,进入了殿试。在殿试中发挥更是出色,夺得了头名状元。发榜后,赵楷将实情告诉了徽宗。徽宗高兴之余,怕天下士子说闲话,就把当年的第二名(榜眼)王昂提为状元。据传清朝康熙帝也曾偷偷参加科举,并获得第三名(探花),但毕竟不是状元。所以赵楷便成了中国历史上身份最高的状元。

明太祖朱元璋年间,福建闽县人陈安于洪武三十年高中榜首,成为大明第六个状元。巧的是,这次中进士的都是南方人。更巧的是,三位主考官也都是南方人。榜一公布,北方士子不服。纷纷上告主考官偏袒同乡,贬斥北方士子。朱元璋大怒,命张信、陈安等12人复查。这时又有人举报张信、陈安有意将北方考生水平不高的试卷交皇上审阅,这本来莫须有的事,可是朱元璋震怒,将陈安革除功名,车裂而死。陈安仅仅做了不足20天的状元,便死于非命,下场极为悲惨。

明孝宗时,28岁的康海进京参加会试,他发誓要夺得第一名,可惜的是,第一名还是被鲁铎夺去了,他仅仅得了第四名,康海不服气,对众人说:“会试时让了鲁铎,殿试时决不再让他人!”殿试时,康海果然发挥出色,一举夺魁。其文章令主考官拍案叫绝。送皇上审阅时,孝宗也赞不绝口,声称:“我大明一百五十年来,无此佳作,此卷变今绝古!”遂朱批康海为状元。

当初会试时康海不服鲁铎的气,这次自然有人不服他的气,第二名孙清便是一个。他对众人说自己的文章比康海的强多了。待到他看到康海及第时的文章,叹服。跑到康海家里,对着他拜了半天,称自己甘愿为徒。皇上、首辅和同年的赞誉,使康海名扬天下,朝野景慕,争一睹其风采。能与康海家沾上点边的,都引以为自豪。康海的祖父曾在南京做过官,南京人便声称:“康状元乃南京风水所出。”康海的文章如此令人推崇,可惜的是,我们无法看到那篇变今绝古的奇文了。

史大成是清朝浙江所出的第一位状元,在他中状元之前,浙江民间便流传着一种说法,说浙江的状元在大清朝是“始于史,终于钟。”殿试时,他的试卷被主考官拟为第三,皇上御览时,十分推崇他的书法,说:“此人楷书工整,必定是个正人君子”于是钦定他为状元。巧合的是,浙江所出的最后一个状元叫钟骏声,惊人地验证了“始于史,终于钟”的说法。

自古以来,民间就经常把驸马与状元这两个词联系起来,好像中了状元就可以做驸马。实际上中国历代可考的驸马状元只有郑颢一位。郑颢是唐会昌三年的状元。本来他早有婚约在身,中状元后打算迎娶卢家的千金。可是这位年轻英俊的状元被皇上看中了,非要将自己心爱的女儿万寿公主许配给他,郑颢偏偏不爱公主,非娶与自己青梅竹马的卢家小姐。唐宣宗便让宰相白敏中说服他,白敏中费尽口舌,又多方威逼利诱,终于迫使他娶了万寿公主,婚后两人生活得并不幸福,后来郑颢多次弹劾白敏中,幸好唐宣宗自知理亏,替白敏中压下了弹劾的奏章。

唐文宗时,宦官仇士良掌权,朝臣的生杀予夺,都掌握在他的手中。裴思谦当时只是一个秀才,但他巴结权贵的功夫十分了得,很快便与仇士良打得火热。这一年,裴思谦心血来潮,想当个进士,便向仇讨了个帖子,去找当年的主考官高锴。高锴为官清正,将他轰了出去。裴思谦气愤之际,声称明年非状元不要。第二年,裴思谦又拿着仇士良的帖子来找主考官高锴,对他说:“仇大人有信,荐裴思谦为状元。”高锴早把裴思谦忘掉了,对他说:“状元已经有人了,状元以外的可以按仇大人的意思办。”裴思谦厚着脸皮说:“裴秀才非状元不放!”高锴知道这次再得罪仇士良不会有好果子吃,就说:“既然如此,我要见裴秀才。”裴说:“卑吏便是。”不得已,只好让他当了状元。自己去要功名,而且非要个状元,此君脸皮之厚,状元中无人可比。

宋太祖赵匡胤坐天下的第十六年,太祖亲临讲武殿举行殿试。考生王嗣宗、陈识最先完卷,一同上呈,且二人的试卷均为上乘之作。谁为第一?太祖实在犯难。最后马上得天下的太祖让二人角力(即相扑),胜者为状元。王嗣宗便与陈识在大殿上扑斗起来,结果陈识倒地,王嗣宗夺得了当年的状元。

宋太宗元年,有一书生到山东某县游览。知县大人得知该书生颇有文采,便设宴款待。知县的公子很蔑视那书生,问其有何特长,书生说工诗。公子便让他诵读一首,书生诵了一首,最后一句是:“挑尽寒灯梦不成。”公子一听,大笑说:“此乃一瞌睡汉。”书生十分气愤。这书生便是吕蒙正,第二年,吕蒙正一举夺魁。他写信给那公子:“瞌睡汉如今中了状元啦。”公子看了他的信,冷笑一声:“待我明年第二人及第,输你一筹。”第二年,新科状元正是这位公子——胡旦。综观科举史,有如此自信者,胡旦当属第一。

李蟠是康熙年间丁丑科的状元。他身材高大,特别能吃,加之思路、写字都很慢。所以在殿试时揣了36个馒头。意思是,今天无论如何,赖也要赖在考场里把文章写完,怕到时挨饿,所以要带足干粮。

果然,天黑了,考生们都交了卷,李蟠才刚刚开了个头,监考官过来催他交卷。他急得满头大汗,声泪俱下地央求主考官;“学生毕生之业,在此一举。请千万不要催逼,容我慢慢写完。”监考官见他可怜,就发给他几支蜡烛。这时他带的36个馒头早已吃完,又厚着脸皮要了几个馒头,挑灯夜战。一直写到深夜才交卷。康熙帝知道这件事后,不但不怪罪他,反而认为这是一位难得的苦学之士,竟破例让他当上了头名状元。与他同榜的探花做诗一首调戏李蟠:“望重彭城郡,名高进土科。仪容好绛勃,刀笔似萧何。木下还生子,虫边还出番。一般难学处,三十六饽饽”自此,“饽饽状元”李蟠传遍士林。

毕沅中状元前是军机处的一个小官,在那年的4月25日夜,他与同僚储重光、童凤三人在军机处值班。此三人都顺利通过了会试,准备参加于4月26日举行的殿试。储、童二人想回寓所准备明天的殿试,便对老实的毕沅说:“我俩书法好,有望夺魁。你书法不行,就别做非分之想了,替我俩代劳吧。”清朝殿试的确有偏重书法的现象,而毕沅的书法又的确不行,就答应了。当夜,陕甘总督关于新疆屯田事宜的奏折转到军机处,毕沅详加研读。没想到第二天殿试考时务策,题目正是关于新疆屯田事宜的。毕沅胸有成竹,挥笔立就。开榜结果,毕沅高中状元。储重光中了榜眼,童凤则列二甲第六。当储、童二人得知那晚的事后,无不嗟叹!

亲历历史传奇: 古城遗迹探索【第八篇】

清朝末年,在吉林府境内西北部,与伯都讷厅黑林子接壤的喀萨哩河东岸北牛角屯,李家的媳妇生了一个大胖小子,取名李祥,小名“牢棒”,意思为长大后身体强壮。民国三年,李祥长成了半大小子,因李家家境贫寒,于是被迫给财主高三家扛活,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屋漏偏遭连阴雨,这一年的春天,李祥全家不幸得了伤寒病,家里无钱医治。只好去求少东家,好说歹说,少东家答应借给他一斗高粱米。生怕被老东家看到,李祥便走后门,真是冤家路窄,正好碰见高三。高三骂道:“你个穷鬼,你借米,什么时候能够还上,你家要是死绝了,我管谁要去?”说着夺下米口袋,李祥一气之下将米倒在地上,愤愤地说道:“老高头,你这个老杂毛,你要记住今天所说的话,你等着瞧!”说完便扬长而去。高三狠狠地骂道:“你个小兔崽子,你还能翻了天咋地?”说着,拿起文明棍朝李祥打去。

李祥心怀怒火赌气离开了高家,回到家里。父亲见他空手回来,问道:“牢棒,借到钱没有?”李祥说道:“爹啊!少东家已经答应借一斗高粱米,可是碰到老东家高三,粮食被他抢回去了。”李老汉长叹一声,说道:“哎!这年头真是不给穷人活路啊!”李祥听到爹说的一番话,心好像被尖刀剜的一样痛。看到病倒躺在炕上的爹娘,因无钱医治如今已是病入膏肓。再看看未成年的弟弟妹妹,真应验了“一分钱憋到英雄汉”那句话。李祥躺在炕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心中暗想:“活人岂能让尿憋死,古有梁山好汉、今有北牛角李祥,我要上山拉绺子干一番大事业,让自己的爹娘不再受财主的剥削和压迫,过上好日子。”

李祥一夜没睡好觉,天刚放亮,他捏手捏脚地来到了父母的屋里,跪在地上给父母磕了三个响头,眼里含着热泪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家,到亮甲山拉起了绺子,对外报号“越边虎”。不几年光景就聚集起百十来号人,李祥成了大当家的。越边虎的绺子建制比较齐全,等级森严。大掌柜(大当家)、二掌柜(二当家),他们负责掌管整个队伍的活动;大掌柜之下还有四梁八柱等中层头目,有内四梁、外四梁之分。内四梁:“搬垛”负责出谋划策;“炮头”带领绺子打头阵;“水香”负责查岗放哨防守匪巢;“粮台”管理绺子上下吃喝拉撒睡。外四梁:“秧子房”负责对抓来的“肉票”(人质)严刑拷打索取钱财;“踩窝子”踩点探听侦查情况,联系其他事务;“写字匠”负责写匪令,推八门指方向;“花舌子”负责给肉票家属送信联络讲价。

民国八年(19)的春天,越边虎让“写字匠”写好信,派“花舌子”给老高家送去,扬言要血洗高家,以报当年被欺辱之仇。老高家被吓得惶惶不可终日,就托人到吉林买来了快枪。安排炮手昼夜轮流监视,青壮年男子轮番巡逻。妇女、孩子吓得晚上不敢脱衣服睡觉。可几天过去了丝毫不见动静。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高家依然不敢放松警戒。过了几天,越边虎又让“写字匠”写了一封信,派“花舌子”半夜把信扔到高家院子里。老高头打开信一看:“不出半月必来拜访,给你家好好过个年儿!”连续一个多月,高家人是被折腾得人困马乏,最后只有高家爷几个自己夜间巡逻了。

话说有一天,正值月黑风高夜,伸手不见五指,狂风大作。越边虎率领绺子包围了高家大院。高家豢养的几条大黄狗一阵狂叫,高三突然被惊醒。他发觉情况不妙,便向空中放了一枪,高声喊道:“胡子来了!”此时,外面也响起了枪声,一家人在睡梦中被惊醒。妇女和孩子被吓得大喊大叫,哭声一片,院内乱作一团。绺子二当家的郑木匠冲着小喽啰喊道:“放亮子(放火)!”院外的柴草垛被点着了,顿时火光冲天。慌乱中高三被“炮头”一枪打死,土匪们一窝蜂冲进院内,打死打伤数人。高家炮手一看大势已去,纷纷缴械投降。郑木匠对越边虎说道:“大当家的,老东家和少东家都被打死了,还死了俩炮手,只是少了高殿元、高殿清哥俩。”越边虎说道:“我就不信跑得了和尚,还跑得了庙?给我搜!”众多土匪四下踅摸,一个小喽啰喊道:“大当家的,西厢房房山头停着一口五七大棺材。”越边虎走进跟前,端详一会儿,见棺材天用楔子别着,露出不大的一条缝隙,抬手冲着棺材就是两枪。此时,里面传出声音喊道:“饶命啊!饶命!”棺材天被错开,从里面爬出两个人,正是高殿元、高殿清哥俩。越边虎说道:“我看在你们哥俩过去对我不错,今天饶你们二人不死!”郑木匠把高家老少集中到院子里。越边虎说道:“我大仇已报,与你们这些人没有关系,今后高家就是我们绺子的家。谁要是不服,休怪我不客气!”说着抬手一枪,挂在大门的灯笼应声落在地上,高家人吓得连大气都不敢出了。

这一次越边虎大获全胜,不仅缴获了六杆快枪,还把老高家值钱的东西洗劫一空。从此,越边虎的绺子更是名噪一时。越边虎擅于手使双枪,具有百步穿杨的本领。他的绺子经常在榆树东南部花园山、卡岔河流域,以及舒兰法特一带活动。提起他的名号,这一带的财主们闻风丧胆,附近的小绺子更是不敢招惹他,就连舒兰法特驻军,也都让他三分。越边虎由最初遭人欺负、受人压迫的穷扛活的,变成了作恶多端、残害百姓、杀人不眨眼的土匪头子。

(二)。

保寿靠河村二道沟子屯老王家,在黑林子开个糕点铺子,掌柜的叫王森,平时卖点麻花、槽子糕、烧饼、炉果等,在家排行老四,人称“四掌柜的”。有一次,他去黑林子本家铺子,恰巧碰见越边虎和他的表兄弟去黑林子赶集。听到越边虎的表弟说:“大表哥,都说你枪打得准,给我露一手吧!”越边虎说:“兄弟,今个儿我就让你开开眼,啥叫打得准。”见前面四五十米外,有一个人在路上正走着,手里拎着一个玻璃瓶子。越边虎从腰中掏出匣子枪,抬手一枪,玻璃瓶子就被打碎了。越边虎吹了吹枪口上的青烟说道:“表弟,这下你知道我的厉害了吧!”前面的人正在赶路,突然听到一声响,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低头一看,手里拎的瓶子只剩下一个瓶嘴和绳子了,正站在地上瞅着瓶嘴发愣。在那个年代,玻璃瓶子很贵,主要是作为容器,赶集装酒装豆油用的。这时,越边虎走上前,拍拍那人的肩膀说:“哥们儿,吓着你了吧!说完,从兜里掏出一些钱说,你自己到黑林子再买一个吧!”可见,匪首越边虎枪法之准。

老王家的当家人叫王生财,家里有几十垧地,在黑林子还有买卖铺子,家境过得比较殷实,是附近有名的大户财主家。王生财平时就好鼓捣个洋枪土炮啥的,对胡子更是没有啥好感。有时,小股胡子路过本屯,他还故意放几枪,以示警告,那意思就是,别看你们是胡子,我们老王家也不是好惹的。“踩窝子”的小喽啰回到绺子窝,对越边虎说道:“大当家的,二道沟子的王生财欺人太甚了,我们弟兄几个路过他家门口,也没有招惹他,他竟然放枪示威。”越边虎一听,气就不打一处来,骂道:“他妈拉巴子的,南卡岔河一带就没有敢和我叫号的,哪天就绑他!”王生财的这一举动得罪了越边虎,也为日后埋下了祸根。过了一段时间,越边虎带着“炮头”并挑选十几个枪法准的胡子,趁着夜色,悄无声息地包围了王家,王生财及其侄子王桐在睡梦中被绑架。第二天,越边虎让“写字匠”写好信,派“花舌子”给王家送去,限期拿钱赎人否则撕票。土匪要的赎金可不是仨瓜俩枣就能解决的,那真是狮子大张口啊!这时的王家人慌了手脚,赎人要紧啊!全家上下忙着四处筹钱并卖了十几垧好地,才凑足赎金,托人给越边虎送去,过了几天,王生财及其侄子王桐才被放回。

(三)。

越边虎手下有一个“踩窝子”的小喽啰,外号叫“蓝红子”。有一次“蓝红子”去黑林子踩点回来,恰巧路过铁匠炉。铁匠正在给马挂掌,“蓝红子”相中了拴马桩上的两匹高头大马。回到绺子住处,他乐颠颠地向越边虎报告说:“大当家的,今儿我在黑林子铁匠炉发现两匹好马,打听明白了,是黑林子三道沟子老薛家的。我看,今儿晚咱们就把它抢来怎么样?”越边虎一听怒斥道:“你们他妈的成天想啥呢?谁家都敢抢啊!那可是我表姐家,都给我消挺儿地,你们听好了,打今儿往后这件事你们想都不要想!”小喽啰们七嘴八舌地说道:“我们就听大当家的!”正因为有这层关系,老薛家才一直平安无事。

保寿赵家村有名的大财主赵世宽,家里有几十垧地,还有个弟弟叫赵世英在永吉县当检察官,不但有钱而且还有势力。有一次,赵世宽被仇家插签了,越边虎的眼线得知赵世宽正在黑林子赶集,便报告给二当家的郑木匠。越边虎决定派人在回家的路上“别梁子”(劫道),准备将赵世宽绑票以敲诈钱财。赵世宽赶完集往家走,眼线在后面跟踪并暗示“炮头”前面走的人就是赵世宽。“炮头”一看此人:身穿粗布棉袄和打着补丁的棉裤,裤脚子用黑色的腿带子缠着,头戴着看不出色儿的破毡帽,脚穿一双破布鞋,腰里扎着麻绳别着个旱烟袋,身上背着个破褡裢。心中暗想:“这穷馊样,怎么看也不像家趁万贯的财主啊!”便决定放弃绑票,赵世宽因为穿着打扮不张扬,因此才躲过这一劫。

亲历历史传奇: 古城遗迹探索【第九篇】

年轻的时候董明珠每天只睡5个钟头,据说现在董明珠也往往是在睡眠或打盹时想问题,一有什么想法,半夜一两点,董明珠会跳起来,拿起本子就记下来,甚至半夜打电话给老总。正是她的这种奋斗精神,许多营销绝招就是这样诞生的。

1995年,董明珠发明了“淡季返利”,即依据经销商淡季投入资金数量,给予相应利益返还。这样把“钱—货”关系,变成“钱—利”关系,既解决了制造商淡季生产资金短缺,又缓解了旺季供货压力。1995年格力淡季回款比上年增加倍,达11亿元,为1996年与春兰总决战做好了市场准备。

1995年,格力又发明“年终返利”,将7000万元利润还给经销商。

1996年,空调淡季,格力靠淡季返利拿回了15亿元回款。在淡季价格战中,各个品牌只得纷纷降价,甚至零售价低于批发价,批发价低于出厂价,大伤元气。董明珠规定格力l分钱也不能降。到了8月31号,格力却宣布拿出l亿元利润的2%按销售额比例补贴给每个经销商。这样在空调业最困难的1996年,格力销售增长17%,第一次超过春兰。

格力不仅把缩小营销队伍省下的钱补给了经销商,1997年还拿出亿元返还经销商。

董明珠认为:只有经销格力赚钱,才能长治久安。她不仅将紧俏空调品种平均分配,避免大经销商垄断货源,扰乱市场,还推出了空调机身份证,使每台空调在营销部备案。

一般来说,空调9到3月份是淡季,4到8月份是旺季,淡旺季有不同的价格,淡季比旺季低2个万分点。一般厂家都在挖空心思想把旺季从4月提前到3月,以获得更大利润。

1998年,董明珠却突发奇想,在朱总支持下宣布把淡季延长一个月。4月继续实行3月淡季价。格力到手的钱不要。等其它厂回过神来,众多大经销商已纷纷划款给格力抢买格力产品,有厂家长叹:“董明珠也真狠—这么多年,我们从没想到过这一招。“就这样,15年的时间里,董明珠从一名基层业务员成长为格力的总经理,从05年至今,她一直担任着格力的副董事长、总裁职务。自从董明珠出任总经理后,她和董事长朱江洪,创造了我国商界独一无二的奇迹。在她的领导下,格力电器从1995年至2005年,连续11年空调产销量、销售收入、市场占有率均居全国首位。2003年以后,销售额每年均以30%的速度增长,净利润保持15%以上的增幅!

亲历历史传奇: 古城遗迹探索【第十篇】

据史料记载:西施之父,业采薪,其母纺绩以佐之。终日辛劳,仅供三餐粥饭。西施不肯坐食,父母为其选择了浣纱的轻活。一家人虽不十分富足,倒也过得安逸温馨。春秋战国时代,越国向吴国称臣。越王勾践想以“美人计”复国,便四处寻找。当时浙江有位女子,人们都叫她“西施”,她常和同伴到江边浣纱,长得如出水芙蓉,连水里的鱼儿见了都大为惊艳而沉入水中。差使一找到西施,便游说说她为国忍辱负重。西施入越宫以后被授以机宜,教授宫廷礼仪,熟悉琴棋书画、诗词歌赋。锦衣美饰后,被送到了吴王宫中。西施献给吴王后,吴王惊为天人,为了看她足穿木屐,腰系铜铃跳舞,特地修建跳舞场所;而她捧心蹙眉的模样,更令吴王怜惜不已,从此吴王无心朝政,让勾践有足够的时间养精蓄锐东山再起。西施在越国做准备工作的半年中和范蠡产生了恋情,但有情人终不能成眷属,而要去陪伴异国君主。然而越王勾践丧尽天良,竟在西施归国当晚,就要她“伴寝”,对她进行蹂躏和摧残。最后以“不能伴寝”的“抗君之罪”判处死刑结束了西施年轻的生命。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2081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