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2024年范长江百科4篇

网友发表时间 2050930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2024年范长江百科4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范长江百科篇1

范长江

简介

范长江(1909-1970)原名范希天,四川内江人。1927年参加“八一”南昌起义,“九·一八”事变发生,即投身于抗日救亡活动,1932进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1935年他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身份到西北采访,撰写了大量旅行通讯,首次真实、公正、客观地报道了红军长征的情况和影响。

1937年参与创建了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参与创办在香港的《华商报》。曾任《大公报》记者,国际新闻社社长、《新华日报》(华中版)社长等。建国后,历任《解放日报》社社长、新闻总署副署长,人民日报社社长。范长江大事记

1、青少年时期(1909——1926)

1909年10月16日,范长江先生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市田家乡赵家坝村,原名范希天。

1921至1926,范长江先后在田家乡和附近松柏乡小学、内江县立中学、资中县省立第六中学学习。

2、求学时期(1927——1934)

1927年,转入吴玉章所办的中法大学重庆分校学习。同年7月,参加“八一”南昌起义。1928年,考入国民党中央党务校,按照校规,入校即入国民党。1931年,因为对“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不抵抗政策不满,自动离开中央政治党校,并脱离国民党。

1932年年初到北平,9月,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

1933年,开始为北平《晨报》、《世界日报》、天津《益世报》、《大公报》撰稿。

3、西北之行(1935——1941)

1935年年初,成为天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7月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名义赴西北采访,历史十个月,行程数千公里,足迹遍于川、陕、青、甘宁等地区,陆续在《大公报》上发表多篇通讯,还有几篇专门报道红军情况的通讯,备受全国读者关注,记者长江因此闻名遐迩。1936年8月,化装去西蒙居沿海一带,了解日本西侵情况。通讯集《中国西北角》在全国公开发行。

1937年2月,得知“西安事变”消息后,改变采访行程,闯进西安,见到中共要员周恩来,博古,叶剑英等,采访到“西安事变”真相并发表在《大公报》上。2月9日达到延安,成为第一位进入陕北共产党地区采访的国内新闻记者。同中央主席毛泽东在他居住窑洞作“竞夜之谈”,相信自己由此明白了国家前途问题。

1937年11月,在上海山西路南京饭店与羊枣,徐迈进等同志创建了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1938年,任学会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的领导机构理事会的常务理事。由于《大公报》负责人提出必须拥护国民党一挡专制的要求,脱离《大公报》,10月在长沙与胡愈之、邵宗汉,刘尊棋等新闻界同业一起发起并成立“国际新闻社”。

1939年,有周恩来介绍,经延安中央批准,在重庆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0年,在重庆与著名爱国人士沈钧儒之女沈谱结婚。

1941年,参与创办中共香港的党报《华商报》,担任副总经理。

4、新四军、梅园、陕北、国民党(1942——1949)

1942年7月,进入苏北新四军地区。9月,撰写《苏北根据地观感》3篇,经过毛泽东主席亲自审阅,在延安《解放日报》上刊出两篇。

1945年,在江苏淮阴创办《新华日报》华中版,任社长。

1948年,创办中共第一所新闻学校——华中新闻专科学校,任校长。在南京任中共代表团发言人,兼任新华社南京分社社长。10月份国共谈判破裂后,随中共代表回到延安。任解放日报和新华通讯社副总编辑。

1947年,随中央转战陕北,任中央纵队第四大队大队长。

5、新中国成立后(1949——1978)

1949年,奉命接管北平新闻机构,并立即创办《人民日报》北平版,兼任解放日报社社长。10月,任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副署长。

1950年任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社社长。

1952年,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秘书长,从此离开新闻岗位。1954年,任国务院第二任办公室副主任。

1956年,任国家科委副主任。

1958年,任中央科协副主席、党组书记。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被极左势力视为“异己分子”,惨遭迫害,开始长期被关押。1970年,10月,在河南确山全国科协“五七干校”内被迫害致死。1975年,8月,在北京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举行没有悼词的遗体告别仪式,骨灰从老人山人民公墓迁入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

1978年,12月27日,范长江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胡耀邦同志代表中央致悼词,宣布为范长江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1990年,中国新闻工作者协会通过决定,中国记协与范长江新闻奖基金会联合设立了“范长江新闻奖”,这是表彰奖励我国中青年新闻工作者的全国性高层次新闻奖。

本文地址:http:///zuowen/

范长江百科篇2

范长江

我今天讲的是范长江,用两句诗来形容他的一生,便是“从力举千钧纸一张,到零落成泥碾作尘”。范长江1909年10月16日生于四川内江,1970年10月23日死于河南确山。他是我国现代新闻史上最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我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开拓者和领导人之一;我国科技战线卓有成就的领导人。

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范长江新闻奖”与“邹韬奋新闻奖” 合并而成的“长江韬奋奖”也是众所周知的中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范长江的一生,短短的61年,有几件事我觉得非常值得一提,尤其是他三次入校、进入《大公报》做记者和投井自杀这几件大事。

他曾经三次进入学校学习,在读书还是投身到现实的抗战中去中摇摆不定。自幼就随堂兄弟跟着祖父学习读书,1927年,范长江那时还不满18岁,通过同乡的介绍,进入了中法大学重庆分校学习。

中法重庆分校是共产党员创办的一所宣传马列主义、培养革命干部的学校。范长江进校后,受反帝反军阀的思想,开始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在街头进行反帝反军阀的宣传讲演。初次进入大学接受教育就接触了马列主义,我觉得与他后来选择的新闻道路是有极大影响的。在“二·三一” 事件后,范长江被通缉,于是他被迫离开重庆,来到武汉,还参加了南昌起义,做了学生兵,后来还做了一段时间的“热河战地记者”。

1928年,范长江又来到南京,考入了中央政治学校,也就是南京中央党务学校,这是一所国民党政府培养行政干部的大学,蒋介石兼任该校的校长。范长江在这里成为了一名国民党员。他当时的理想是打算“将来在穷乡僻野中建立一个理想的世界”。后来有研究范长江死因的学者认为他的这种乌托邦情节可能就是造成他自杀的很大因素。

但现实却就是1931年发生了“九一八事变”,范长江积极领导校内的抗日救亡运动,但学校与政府却极力压制学生的抗日活动。范长江改变了继续在学校读书的想法,脱离了国民党,离开了学校,他走时还给学校留了一封信。„„„„

1932年,范长江来到北平,在友人的帮助下,他进入了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同时还在时刻关注抗日形势的发展。一次上课时,他向教授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全国人民要求抗日而政府不抗日,怎么办?二是一个人肚子饿了,自己又没钱,铺子里却堆满食物,能不能拿来吃?教授回答:这不是哲学的事,哲学主要是为了弄明白各学派的情况,不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这件事让范长江颇感失望,他决定走出书斋,离开学校,投入到现实的抗战中去。

范长江对抗日军事问题十分关注,他大量收集、阅读、钻研了很多中外报刊上有关军事方面的材料,得出:中日间战争迟早要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也不可避免,二战爆发的时间估计为1936年的结论。又在在北大组织了“1936年研究会”,研究世界大战形势的变化,在北平《晨报》上公开发表,连载两天,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之后,范长江正式开始为北平《晨报》、《世界日报》等报纸撰写新闻通讯,引起了《大公报》的注意。成为《大公报》的特约通讯员。1935年5月,范长江以《大公报》社旅行记者的名义开始了他著名的西北之行,写出了成名作《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这些新闻作品。范长江的这次西部之行,历时10个月,他沿途写下了大量的旅行通讯,真实地记录了中国西北部人民艰苦的生活、少数民族地区的有关宗教、民族关系。更重要的是,还记载了红军长征的真实情况。这些通讯汇编为《中国的西北角》一书后,出现了读者抢购热潮,不到一月就寿光了,接着又连出了7版,都统统告罄。可见这本书对当时的影响可见一斑。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为弄清“西安事变”的真相,向全国、全世界报道这一事件,范长江决定涉险去西安、延安等地进行采访。到西安后,范长江采访了许

多政治要人,见到了周恩来,并在周恩来的引荐下去延安采访中共领导人。范长江就“西安事变”连夜赶写了《动荡中之西北大局》一文发表在《大公报》上,在当时国民党对新闻的重重封锁下,这篇新闻引起了全国轰动,与蒋介石对西安事变发表的报告截然相反,引起了蒋介石的勃然大怒。那时候范长江才27岁,却已经非常著名的记者了,范长江创造了很多的“第一”:他是除美国记者斯诺外,第一个正式以新闻记者身份进入延安的人,他是第一个去中国大西北采访的记者,是第一个在国统区报纸上不用“赤匪”谩骂,而用中性词称呼中国工农红军为的记者,是第一个只身到苏区采访的记者等等。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范长江又开始了紧张的战地采访工作,在枪林弹雨中,他写下了70多篇战地通讯,宣传抗日。在长期的新闻采访中,范长江的思想也渐渐趋于激进。

为团结记者,提高新闻工作的质量,1938年11月8日,范长江与胡愈之等很多记者组成了“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也就是中国记者协会的前身。这一天,也成为后来的中国记者节。

1938年10月,范长江离开了《大公报》,在周恩来的介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但是,范长江为什么离开《大公报》?关于他离开《大公报》的真相,至今仍是众说纷纭。

在他的自叙中,他是为反对国民党宣扬专制独裁“一个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的政治方针,撰文题了《抗战中的党派问题》的文章;由于报社的领导人拒绝刊登,双方发生了政见冲突,范长江坚持自己的主张,坚持民族大义,终于在半年后脱离报社。

而当年与范长江同在《大公报》做记者的他的同事陈纪滢先生的回忆录里所说的范长江离开《大公报》的经过,完全无关民族大义、党派意见,只不过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引发,是被狼狈地赶出了《大公报》。

范长江离开《大公报》是潇洒伟岸还是狼狈罢工?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对同一件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们无法得知真相,所以我们笑笑就好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这位新闻界的传奇前辈崇高的敬意。

关于范长江,还有一个历史未解之谜,那就是范长江的死。

1969年,文革时期,范长江被关押在位于河南确山的中国科学院五七干校。罪名是“反革命”。范长江是第一批关押在五七干校的老干部,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白天搞基建和劳动生产,晚上搞“斗私批修”活动。与众不同的是,其他人员空闲时可以与周围群众接触,而范长江却受到专人监管,劳动时专给安排苦活累活干,平时除集体活动外,不准与外界接触,不能自由活动,否则非打即骂,或者开批斗会。

当时五七干校有近千亩田地和近百亩果园、20亩菜地。如果基建上没有什么重活、累活干了,就让范长江去挑大粪浇菜园子。一担大粪有100多斤重,当时范长江已经60岁了,没有干过这种活,身体状况也不好,一次挑大粪时,腰还没伸直,两桶大粪就泼了一身,屎尿味熏得他差点闭过气去。但监管人员仍让他继续挑大粪,连衣服也不让换。就这样,范长江带着满身屎尿,一直干到歇工。

在确山五七干校,范长江不但天天干苦活、脏活、累活,就是生活上也受到虐待和歧视。行动不自由,处处都有人跟着,有空就受批斗。还得挨打挨骂,忍受拳打脚踢。每天晚上的“斗私批修”,范长江也就成了活的教材。范长江站在那里,其他人围坐在四周。要求每个人都要发言,发表对“反革命”的仇恨、对“最高指示”的忠诚。每个人在发言的时候,都少不了对范长江吐以唾液或拳打脚踢。

长期被限制自由、沉重的思想包袱,最终导致范长江难耐巨大的压力,1970年10月

23日,范长江投井自杀。干校找来几个人,把范长江的尸体用塑料布裹着,抬到离干校七八百米远的一个山涧阴沟里,草草掩埋了。而死去的范长江,则被定性为畏罪自杀。

一代新闻巨子以这样一种灰暗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留给后人无尽的遗憾和叹息。但他的作品却影响着一代代的新闻后生。

范长江的作品„„点评精当:在他发表的通讯中,对红军的定性,还有对红军长征原因的分析,对战争的前因后果分析入木三分。范长江对红军的准确描写甚至让中共高层都觉得惊讶,在西安事变中周恩来对范长江说,我们早就想会会你这个从未谋过照面却对红军了如指掌的人。„„这个在《中国的西北角》中非常明显。通过读他的新闻作品,可以看到他的形象已经从一个悲天悯人的富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转变为一个乐观的革命者。

范长江作为我国新闻文化的代表,作为我国新闻事业的著名举旗人,他的身上有很多优秀的品质。

专情:与范长江同年代的很多新闻人,像张季鸾,他们身上或多或少还保留着封建时期的一些习惯,像男权思想非常坚固,很多人尤其是新闻记者,他们接触的人多,很风流,但范长江却是一辈子只有一个妻子沈谱,沈谱是沈钧儒之女,他们1940年结婚,刚结婚就因为国民党的追捕分开了,之后也一直过着分分合合,聚少离多的日子,但他和他的妻子却很恩爱,他们育有四个孩子,直到1970年范长江投井自杀,30年的婚姻因为相聚少而更加弥足珍贵,他死后他的妻子花了8年时间为其平反昭雪。

开朗热情、善交朋友:他常说,做记者重要的是交朋友,而且要交各式各样的朋友,上至军政要人,下至黎民百姓,什么人都要交,朋友越多,新闻来源越多,越能写出有分量的报道。

不纯粹的新闻人:范长江的新闻作品都诞生于前半生,在他离开《大公报》后,就少有新闻作品了,加入共产党,做了高官之后很难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新闻人,他的一言一行都开始具有了革命的红色色彩。

实事求是,廉洁奉公:范长江有一次生病,在养病期间,他觉得自己病了,不能为党工作,工资应该扣除。就主动上交了2000块钱,作为自己不能工作扣掉的工资。

对工作周到精细:范长江在任人民日报社社长时,培养年轻记者编辑不遗余力,指点他们的作品时,在政治思想、方针政策上严格斟酌,文理逻辑上认真推敲,连字都要写得工工整整。他曾立出四版的军令状:保证报纸不出大错误,保证每天只睡4小时,完不成任务愿受处分。”

讲真话,办真实:解放后,曾有同志建议他把自己的作品修改之后重新出版,但他拒绝了。他说:“修改后就不是原来的面貌,也不合乎历史的真实性。”他的妻子在他死后也同样坚持不肯让人修改他的作品。

才华横溢:这个比较经典的就是他对阎锡山的绝对,1937年阎锡山过无锡登锡山时弄了个上联“阎锡山过无锡,登锡山,锡山无锡”,被称为“绝对”;1945年范长江随陈毅来到安徽天长县时,灵感突来,对出了“范长江到天长,望长江,长江天长”的下联;陈毅叹曰:“果然才子也!”

范长江新闻奖:范长江新闻奖是中国记协主办的全国中青年记者的优秀成果最高荣誉奖,从1991年起每三年举办一次,但自2000年起本奖改为每两年举办一次。这项奖要求参评者德才兼备,人品、文品俱佳。并对参评者的综合业务成果和思想作风、职业道德、社会反应各项进行综合考察和评选。2005年3月,“范长江新闻奖”、“韬奋新闻奖”合并为“长江韬奋奖”。该奖是中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

范长江百科篇3

生平简 介 各位亲朋、各位来宾,同志们:

意外遭际实堪伤,致使英魂返故乡。春寒料峭祭亡灵,泪雨纷飞痛断肠。我们将永远铭记着2012年2月26日这个令人悲伤的日子,因为就在这一天,我们大荔县质监站退休干部,优秀建筑工作者王新生同志因交通事故不幸遇难。

今天,我们大家聚集在这里,寄托对逝者的无限哀思。在此,我谨代表大荔县质监站全体干部职工向王新生同志表示深切的哀悼,向王新生同志的亲属表示最诚挚的慰问。

王新生同志的一生,是不懈努力,追求进步的一生;勤勤恳恳,克己为人的一生。他于1939年7月5日出生在大荔县石槽乡孙家村一个普通的劳动者家庭,如火如荼的时代,勤诚厚朴的民风,尚礼崇德的家庭教育,涵养了他勤勉自强、正直勇敢的品格,坚定了他爱党爱国,奉献社会的人生理想。王新生同志于1961年9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西安冶金建筑学院,1966年8月至1986年12月,在陕西省第四建筑公司工作;1987年1月至1988年12月,在渭南洛惠局工作;1989年1月至1990年1月,在大荔县设计室工作;1990年2月至1996年6月,在大荔县建筑公司工作;1996年7月至2000年7月;在大荔县质监站工作;2000年8月退休。

王新生同志很热爱自己的家乡,他把这份爱寄托于自己的工作。从走上建筑工程岗位的第一天起,他就把潜心本职工作,服务地方建设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工作期间,王新生同志主要承担施工业务,为业务总负责人,多次获得“建筑科技先进工作者”称号。参与编写《现浇与预制装配相结

合的框架结构施工技术》一书,在“建筑科技”等杂志发表论文10篇,其主要成果录入《大荔县志》科技成果篇。王新生同志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与他朝夕相处的同事都称赞他的吃苦耐劳,他的宽厚,他的善良。王新生同志是一个积极上进的人,从普通的农家子弟,成长为一名高级工程师,这路很长,但王新生同志凭着坚韧的毅力走过来了。即使在退休后,他仍克服各种困难,为城乡建设奉献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七十余年人生路,他风雨兼程,顶天立地。他奋斗了一生,耕耘了一生,精彩了一生。

王新生同志十分重视个人修养,他对自己严格要求,对同志、乡邻以让为先,关爱有加。对家庭,他是一位真正负责任的人。作为儿子,他忠孝双全,堪为表率;作为丈夫,他与妻子相扶相携,共历风雨;作为父亲,他教女有方,宽严适度,为孩子们的成长倾注了无尽的心血。现在,令我们欣慰的是,孩子们都已成家立业,正在不同的岗位上,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王新生同志永远的离开了我们。悲伤不是他希望留给我们的礼物,他留给我们的是一种精神,一种看似平凡实则崇高的精神。就让我们以崇敬的心情来瞩目这颗闪亮的流星,来纪念这位如夏花之灿烂,如秋叶之静美的长者,但愿每一个睹物思人的瞬间,不是生者的悲痛,而是逝者的安慰。

王新生同志,安息吧!

范长江百科篇4

红顶商人--胡雪岩

初在杭州设银号,后入浙江巡抚幕,为清军筹运饷械,1866年协助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在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后,主持上海采运局局务,为左大借外债,筹供军饷和订购军火,又依仗湘军权势,在各省设立阜康银号20余处,并经营中药、丝茶业务,操纵江浙商业,资金最高达二千万两以上,是当时的“中国首富”。

墉幼时家贫,帮人放牛为生,稍长,由人荐往杭州于姓钱肆当学徒,得肆主赏识,擢为跑街。后在王有龄的帮助下乃开阜康钱庄,并与官场中人往来,成为杭城一大商绅。咸丰十一年(1861)十一月,太平军攻杭州,光墉从上海、宁波购运军火、粮米接济清军。左宗棠任浙江巡抚,委光墉为总管,主持全省钱粮、军饷,因此阜康钱庄获利颇丰。京内外诸公无不以阜康为外库,寄存无算。他还协助左宗棠开办企业,主持上海采运局,兼管福建船政局,经 手购买外商机器、军火及邀聘外国技术人员,从中获得大量回佣。他还操纵江浙商业,专营丝、茶出口,操纵市场、垄断金融。至同治十一年(1872)阜康钱庄支店达20多处,布及大江南北。资金2000万余两,田地万亩。由于辅助左宗棠有功,曾授江西候补道,赐穿黄马褂,是一个典型的官商。同治十三年,筹设胡庆馀堂雪记国药号,光绪二年(1876)于杭州涌金门外购地10余亩建成胶厂。胡庆馀堂雪记药号,以一个熟药局为基础,重金聘请浙江名医,收集古方,总结经验,选配出丸散膏丹及胶露油酒的验方400余个,精制成药,便于携带和服用。其时,战争频仍,疫疠流行,“胡氏辟瘟丹”、“诸葛行军散”、“八宝红灵丹”等药品备受欢迎。此后,胡光墉亲书“戒欺”字匾,教诫职工“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采办务真,修制务精”。其所用药材,直接向产地选购,并自设养鹿园。且招牌为“真不二价,”胡庆馀堂现为国内规模较大的全面配制中成药的国药号,饮誉中外,对中国医药事业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光绪八年(1882),光墉在上海开办蚕丝厂,耗银2000万两,生丝价格日跌,据他观察,主要原因是华商各自为战,被洋人控制了价格权,胡雪岩高调坐庄。百年企业史上,第一场中外大商战开始了。开始,胡氏高价尽收国内新丝数百万担,占据上风。华洋双方都已到忍耐极限,眼见胜负当判,谁知“天象”忽然大变。欧洲意大利生丝突告丰收再就是中法战争爆发,市面剧变,金融危机突然爆发。事已如此,胡雪岩已无回天之力。次年夏,被迫贱卖,亏耗1000万两,家资去半,周转不灵,风声四播。各地官僚竞提存款,群起敲诈勒索。十一月,各地商号倒闭,家产变卖,胡庆馀堂易主,宣告关门倒闭。接着,慈禧太后下令革职查抄,严追治罪。光墉遣散姬妾仆从,姬妾仆从宁死都不离开胡雪岩,他的棺木埋于杭州西郊鸬鹚岭下的乱石堆中。1921年纱布交易所建立,也算是给乱坟堆里的胡雪岩一个迟到了30年的告慰。

评价显赫一时的一代豪商胡雪岩,终于一贫如洗。他曾经拥有的万贯家财和浮华一生,都没能给后人留下基业与向往。倒是他精心创下的胡庆馀堂,至今仍以其“戒欺”和“真不二价”的优良传统矗立在杭州河坊街上,虽然钦差大人文煜为

了保存这座国药国库,帮助胡雪岩接管胡庆馀堂。善良的百姓,至今仍记得他姓胡,并因胡庆馀堂而传颂着胡雪岩的名字.清朝时讲,北有王锡衮,南有胡雪岩。我个人认为目前胡雪岩应该是中国商人的偶像。毫无疑问,他是一个官商,同时,令人佩服的是他黑白通吃。在当时中国政府的力量是无穷的,权限极大,所以企业要做大,必须找到这个靠山。

胡雪岩的个人魅力更是了得,他虽然有那么多的老婆,但是他的家庭关系处理的非常好,而且不同时期不同的老婆都发挥过很重要的作用,在当时缺乏信用契约的前提下,有老婆相助(相对稳固的夫妻契约)更是如虎添翼!

综上所述,我认为国外的环境和中国相去甚远,在中国做生意还是要研究国学,中国特有的官僚制度,人际关系,信用制度,胡雪岩作为中国商人的偶像当之无愧!

胡雪岩的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从钱庄一个小伙计开始,通过结交权贵显要,纳粟助赈,为朝廷效犬马之劳;洋务运动中,他聘洋匠、引设备,颇有劳绩;左宗棠出关西征,他筹粮械、借洋款,立下汗马功劳。几经折腾,他便由钱庄伙计一跃成为显赫一时的红顶商人。他构筑了以钱庄、当铺为依托的金融网,开了药店、丝栈,既与洋人做生意也与洋人打商战。

胡雪岩一生,是非功过褒贬不一,这里且只分析他的人道。胡雪岩的成功,很重要的一条原因就是他善于用人,以长取人,不求完人。他说一个人最大的本事,就是用人的本事。清人顾嗣协曾有诗: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取短,智高难为谋。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205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