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2024年养老院社会实践报告内容 养老院社会实践报告【优秀5篇】

网友发表时间 2275330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2024年养老院社会实践报告内容 养老院社会实践报告【优秀5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养老院社会实践报告内容【第一篇】

尊老爱幼自古以来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加强我们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努力营造社会和谐的良好氛围,去年寒假的社会实践活动我选择去了镇里的敬老院看望并照顾那里的孤寡老人。

在许多人眼里,敬老院是孤寡老人栖息之所,而现在许多子女成群的老人们也主动进去敬老院。里面有许多老人以前都有值得骄傲和让人敬佩的职业,如:军人、教师、干部等!他们选择敬老院,有的是因为子女工作忙,家里楼层高,没人陪自己聊天而感觉生活寂寞;有的是因为在这里与同龄人朝夕相处,拥有共同的兴趣,相近的人生观念和相似的人生态度,让他们更能感受到夕阳无限好的生活乐趣。拒老人进入敬老院时办理的手续来看,有50%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所以才来到敬老院,在这里有专门的人手负责照顾他们,他们的饮食都是根据老人们的需要,并且每个人每月还有一定的补助金!

养老院社会实践报告内容【第二篇】

这句歌词吟唱出的几乎是每个老年人对晚年生活的期待。中国以快速步入人口老龄化,现在越来越多的老人被送进敬老院安享晚年。老人需要的是子女的关爱,在敬老院的生活条件相对而言很好,但是老人也少不了孤独。每到雷锋月来临时,泛滥而至的爱心使他们惶恐不安,因为他们很怕,怕这个月过后他们周围没有志愿者的笑脸,只有冰冷的安静。

一.实践背景与目的

德乃人之本;孝为德之先。尊老、敬老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灿烂文化之精华源远流长。古往今来,多少敬老、爱老的故事被传为千古美谈。关注老人,关心老人,关爱老人,是我们做人的基本原则。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则是我们的理想。

每年三月,当雷锋月来临之时,敬老院总会迎来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捐赠,泛滥而至的爱心是他们惶恐不安,因为他们很怕这个月过后他们周围没有志愿者的笑脸,只有冰冷的安静。笔者曾在网上看见湖南理工学院外语系关于奇家岭敬老院志愿者招募的宣传视频,其实老人需要的就是平时的陪伴,一些些的小礼物足以让他们开心好久,学生们的到来总会让敬老院充满阳光,充满欢声笑语。我们要做到的就是平时多去关心关心他们,在雷锋月之后的日子里让他们同样感觉到温暖,我们要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为这些老人谱写生命中最后的美好回忆。

目前我国社会处于尊老尚老以及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为发扬中华民族尊敬老人的美德,为暑假中孤独的老人送去一丝凉风,我们来到了岳阳市岳阳楼区奇家岭敬老院。我们这次的目的主要是慰问敬老院老人,给他们送去一份关爱和温暖,让他们老有所乐,感受社会对老人的关怀。

二.敬老院基本状况

作化时期,农业生产合作社对缺乏劳动能力、生活没有依靠的鳏、寡、孤、独者,实行保吃、保穿、保烧、保医、保葬(儿童则为保教),简称“五保”。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期,对五保户实行集中供养,在全国各地兴办了一批敬老院。1978年以来,随着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和集体经济的发展,敬老院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1988年,全国农村已有敬老院36665所,有756个县(县级市)在乡镇普遍办了敬老院。城市街道也办起了敬老院。

敬老院的收养对象主要是五保老人。有条件的敬老院,还接收享受退休金的自费老人,坚持入院自愿、出院自由的原则。许多地区还为优抚对象的孤老兴办光荣院,吸收符合条件的对象入院。敬老院贯彻集体事业集体办的原则,入院老人的生活费、医疗费、丧葬费等的供给,均由集体承担,统筹解决。贫困地区的敬老院,集体组织供给有困难的,由国家给予补助。敬老院的宗旨是敬老养老,把安排好老人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放在首位。敬老院经常组织一些老人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和适合老人特点的文娱体育活动。有的乡镇把敬老院办成老年人的活动中心,为乡、镇社区的老人提供福利服务。

2.奇家岭敬老院简介

奇家岭居委会原名为北港敬老院,始建于1979年,原址位于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北港乡,后搬迁至湖畔湾社区居委会。为支持为了支持省重点工程湖南理工学院二期扩建,北港街道工委、办事处决定对敬老院进行整体搬迁扩建,经多次谋划,新址选定在交通方便、环境优雅的奇家居委会原办公所在地。在省、市、区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该项工程被省政府列入“八件实事”之一,按岳阳市一类的敬老院标准建设。新院于20xx年6月正式破土动工,占地面积15亩,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历时半年,建有四室一厅,三室一厅,二室一厅,一室一卫一厨房,总床位54张,居室内配有闭路电视、电话、烤炉等日常生活用品。院内设有公共食堂、医务室、会议室、娱乐室、钓鱼中心,户外活动有门球场、休闲走廊等。新院还配套建设生产基地一个,占地30亩,基地内有果林10亩,耕地5亩,精养鱼池15亩。

欢声笑语,老人们暂时会觉得社会充满了温暖。可是谁又知道,那些泛滥而至的爱心让老人们感到的是惶恐不安,因为他们知道,这个月过后他们的周围再难有志愿者的笑脸,有的只是冰冷的安静。

三.调研对象与方法

1.对象

奇家岭敬老院的老人与副院长

2.方法

暑假期间,笔者曾和自己的高中同学多次拜访敬老院,每次拜访都给老人们带去一些吃的或者小礼物。在访问期间,我们先拜访了副院长晏燕荣女士,了解到奇家岭敬老院的基本情况,然后在副院长的带领之下分别拜访了各位老人。向老人询问基本的生活状况以及内心想法。回家整理资料并且上网了解更加具体的敬老院以及老人的信息。

四.调研结果与分析

1.老人孤独感的产生

(1)老年期病理或生理的变化,如脑动脉硬化,体内某些激素平衡失调等,这些生理变化引起了老人的心理变化.使有些老年人的性格变得孤独、怪癖。

(2)社会地位的变化。老年人退休后,脱离了原来的集体.生活节奏减慢,活动天地狭小.与人的交往也相对减少。对于这一变化,许多老年人不能立即适应.在一些老年人的心理上,会产生被社会抛弃、冷落的感觉。同时,子女、周围邻居忙忙碌碌,而自己却无所事事,使他们感到生活上无所适从。精神上无比空虚。在这一点上,男性老人比女性老人更为严重。

(3)家庭地位的变化。在我国传统大家庭中,老人是一家之主,在家庭中负担重要角色.作为父母、长辈,他们受到小辈的尊重,很有权威。但是,现在这种传统的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儿女结婚后组成小家庭,即使与儿女在一起,也常常由于两代人的代沟,使他们之间在兴趣、爱好方面大不相同.相互问共同语言也很少;此外,老年丧偶,无子女等都会造成老年心理上的孤独感。

(4)敬老院老人无子女。从古至今,中国人有着“养儿防老”的观念,对于没有儿女的老人来说,就只能在敬老院安度晚年,尽管敬老院不愁吃穿,但是没有子女的陪伴,没有孙子孙女在膝下嘻耍,老人们只能聚在一起聊天,没有其他的活动,敬老院缺少了活泼的气氛,老人难免会感到孤独。

(5)敬老院的老人极少外出,很少与社会接触,没有新鲜的事物刺激神经大脑,一般情况下,某些敬老院的伙食不太好,并且只有三月才会有很多社会各界人想起老人这个弱势群体,所以说,老人们常常会感到被社会遗忘,自己一个人孤独地在敬老院等着死亡的到来。

2.老人入住敬老院的原因

一种是孤身老人,无儿无女;一种是有儿有女,但他们是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老人的;一种是有儿有女,他们都有各自的理由,不愿照顾老人的;一种是有儿有女,儿女们远离父母,照顾不到老人的;还有一种是老人们自愿呆在养老院的,这种情形很少。

五.思考建议及案例

(一)思考建议

入住敬老院的老人一般属于孤寡老人,他们生活单一,缺少活力,大、中、小学生经常敬老院的陪伴能让他们感觉到生活中充满阳光与温暖。陪伴老人时,我们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与老人交谈

(1)态度:要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脸上常带微笑,让老人能感受到的亲切感;

2.与老人接触时的注意

(1)安全:永远要摆在第一位!要小心地滑,扶好老人,掌握正确扶法;轮椅,老人坐上去时,一定不要让轮椅动而导致坐空,推轮椅动作要缓慢,老人的叫要放好,双手一定要放在大腿上,不要离开扶手的范围!

(2)老人记性行多数不好,避免问:“还记得吗?”,老人家不愿别人说他记性差,改说:“又来看啦!”,老人家觉得被重视了,会高兴很多。

(3)尊重老人的习惯:不要动老人房里的摆设和其它物品,如老人院扶婆婆就爱把剪刀、药油摆在床上,提醒她注意安全就行啦,有一个婆婆爱把钱夹在报纸里等等。

(4)不要随便给老人吃带去的东西:如糖尿病人要低糖,肾病和高学压患者要控制盐等。

(5)在老人院搞活动的离房前前准备:让老人上厕所;给老人多准备几张纸巾;在空调环境下和冬天,要给老人多带一件外套,坐轮椅的带条小毛巾被。

(6)时刻留意老人变化,如冷、热、咳、渴、方便等,以便能及时作出理。

(7)不要嫌弃老人,要把老人看成是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关怀备至。

3.对老人的人文关怀

对老人的人文关怀,是心与心的对话,是情与情的交流,是爱与爱的互动。

(1)服务人员与老人之间的亲情互动,这是心与心的对话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孟子所描述的理想社会。它与孔子对大同之世的理解“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一脉相承的。这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博爱思想。“人皆可以为尧舜。”只要我们用心去做了,就会成为象尧舜那样的圣人!

我们可以准备《老人谈话记录本》,10分钟、20分钟甚至一两个小时,就是这样的聊天,才可以及时化解老人的心结。我们要特别注意对老人的心理护理:要尊重老人,对老人态度要热情、诚恳;要鼓励老人,了解老人的兴趣爱好;要掌握老人情绪状态,巧妙引导宣泄转移不良情绪。老年人容易多疑、多忧、多虑、爱唠叨。他们喜欢别人征求他的意见,愿出谋献计。我们对老年人这些心理特点,要以诚相待,说话切忌转弯抹角。

俗话说“老小老小,三岁看老,八十看小”,其实说的就是老人跟小孩一样,要人呵护要人关爱。爱不是一种策略,而是一颗热情相待的心。在敬老院陪老人聊天的情感陪护,是对爱的最好诠释。爱一个人,原来就是永远把他当做一个孩子。

(2)老人与老人之间的真情互动,这是情与情的交流

人是群居动物,喜欢群体生活是人的天性。远离了群体,就远离了社会。但他们渴望交流。我们可以组织文体活动,让它成为展示老人情趣的平台。文体活动中的唱歌是老人最喜欢的形式之一,在歌声中可以满足怀旧愿望。在歌声里老人们回忆过去、抒发感情、展示风采、联络友情、锻炼身体,在歌声中他们的人生境界得以提升,在歌声中他们熔炼着自己金色的晚年。唱歌的老人们常说,唱半天歌可以高兴一个星期。文体活动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生活技巧。有了文体活动这个平台,才会拉近老人与老人间的距离,才会使老人乐观、开朗,增加晚年生活的幸福度和满意度。

(3)老年群体与其他社会群体之间的友情互动,这是爱与爱的互动

我们现在将传统节日重阳节定为敬老人节,就是表达了对老年人群体的尊重和关心。我们理应让他们的合理要求得到实现,让他们的基本权益得到保障。哲人说:“我们都是只有一只翅膀的天使,只有相互依偎着才能飞翔。”老人渴望交往,而公益活动能满足他们与人交流的精神需求。社会各界群体一点善意的小事,送去的可能就是真诚的祝福。

(二)案例

在我们走出院长办公室之后,遇见了一位姓李的奶奶,她虽然已八十几岁的高龄,但十分活泼。无儿无女,以前以捡垃圾为生,后因为年纪过大被居委会送到了奇家岭敬老院。有着一颗善良年轻的心。在我们访问的过程中,她一直陪伴着我们走访其他老人。这位老人因为有着来自理工学院学生和一同信基督的姐妹的关注,所以对生活充满了热情,对每个人都很友善。从这位老人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乐观,看到了对生活的希望,看到了对生命的执着。

别让爱停留在三月,让我们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用自己的微薄之力为这些老人谱写生命中最后一段美好的回忆。

养老院社会实践报告内容【第三篇】

摘要:

这个暑假我在宜良县敬老院进行了为期两周的个人社会实践活动,收获了很多感动和经验,真正感受到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必要。尤其在和敬老院的老人们和进行交流和帮助后,也深刻意识到这群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正迫切期待社会的更多关怀。在志愿服务同时,我实际调查了其他乡镇养老院的情况,我对基层干部对待养老院的重视态度感到欣慰,不过也引发了我对中国农村养老问题和农村高龄残疾老人生活护理等实际问题的深深思考,并为相关部门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正文:

暑假,我回到家乡昆明宜良县,开始自己大学生活中第一次社会实践,为了增强自己的韧性,接近并了解社会中最弱势群体,给他们带去昆明理工大学学子的热情和帮助,我将这次社会实践地点选在了宜良县敬老院,也就是宜良县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正是在这里,我深刻感受到了当代大学进行志愿服务的重要意义,这一周虽然有点累,可是我觉得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更彰显了我们昆工学子,乐于助人,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的良好风貌,赢得了周围人的好评,自己还是觉得特别充实。

宜良县敬老院是县民政局管辖下的最大的一个敬老院,这儿的老人全部都是孤巢老人,而且大多数年过古稀,身体都已经行动不便。他们迫切期待能得到更多社会的关怀。我的出现使略显寂静的敬老院,一下子活跃了许多。尤其是那些无儿无女的年过古稀的老人听到我亲切的喊他们爷爷奶奶,都激动的要落泪,我的手就那样被他们握着,微笑并稍许心痛地听他们念叨着“好孩子”。从第一天进行实践,我就被这群老人感动着,刚一去,一位奶奶就拉着我去她那先吃点西瓜,每个老人都把我当做自己的孩子,这真是让我很激动。从院长那里我了解到每年都会有好几批大学生来这里进行志愿服务,老人们都很喜欢年轻人这些服务社会的做法。还以为老人拿着自己的党证,激动地告诉我,党的政策好,国家照顾才有今天这样的舒心日子。

还没有过哪个孩子像我这样照顾他。我笑着告诉他,我是宜良大学的学生,来志愿帮助大家,我在这里就是您的孩子,国家培养我们大学生,我们就应该回报。接下来的几天,我和大家都认熟了,每次我刚进敬老院,大家就围上来,那种亲切的感觉,是我这次社会实践中收获的最重要的财富。短短几天,我成了大家的孩子。敬老院的大爷大妈也成了我牵挂的亲人。这是我又想到了那位大爷的话,“你们来了,不图能帮俺们什么,只要能来,就是好孩子,就值得表扬。”而我所想到的却是,这群孤寡老人这样真挚的话语,其实深深的表达了他们期待更多关怀,希望获得更多的心灵上的安慰。

事实上,这也暴露了我国农村养老的深层次问题,虽然国家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有了很大提高,但是这个社会特殊群体,他们年轻时曾为我们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而晚年无依无靠的状况却让他们无法最大限度享受社会进步的福利。我看到,基层政府也已经越来越重视民生,开始逐年提高老人们的生活待遇。我从敬老院的大爷大妈那里了解到,这几年他们可以领到更多的政府补助。在敬老院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之前,由于经济条件不允许,敬老院的餐厅中很少有荤菜,饭菜十分单调。这两年不仅吃肉不成问题,每逢过节,都要为老人们包水饺。当老人们说到这里时,都露出了满足的笑容。中午是我到餐厅看了一下,大家有序就餐,有说有笑,生活十分安详。

不仅生活上的补助增多了,老人们还告诉我,医疗卫生条件也有很大改善。今年政府为敬老院新增派了一位年轻医生,大家看病更方便了。而且每年都要为大家进行免费体检,这一点大家都竖起了大拇指,称赞现在政府为人民办实事。这次实践中,我特地对住在本院的几个瘫痪老人进行了力所能及的帮助,看到他们室内干了的水桶,我挨屋帮着他们打满水,他们无法正常行动,靠拐杖勉强可以动,帮他们擦拭身体,跟他们谈心,因为没法行走,他们对外边发生的事情格外感兴趣,我把自己在大学的趣事告诉他们,虽然交流起来十分困难,可老人们还是那么满足,我更觉得自己这次实践十分有意义,正是他们对我的这种依赖,我主动找到院长,要求把自己本来三天的实践计划改成了二周。院长欣然应允。这次实践中还让我非常感动的是老人们之间互帮互助的精神,院里行动不便的老人,大家帮忙打饭打水,帮助收拾屋子,几个细心的大妈,还隔三差五出去买点水果,分给那些没法行动的老人。还有老人依靠自己的力量,在院子的空地上开辟出了小菜园,老人们这样说,“闲着也是闲着,种点菜,大家吃着鲜。”

尽管这样,我还是发现了敬老院的一些问题。我对此也为敬老院和上级民政部门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1,部分寝室安排不合理,很多老人行动不方便,住的寝室却离洗手间很远,甚至还将一位八十多,视力很差的'老人安排在了二楼;我将这个问题给院长进行了反应,院长说他也觉得不合理,只是老人住进来的有早有晚,住在一楼的老人都不愿意再搬到二楼去。我和一位住在一楼的大爷进行商量,终于说服他跟二楼的那位大爷交换寝室,在我离开的那天他们已经顺利交换,院长答应对其他不合理的安排进行调整。

有一位专门为老人服务的护士,行动不便的老人也只能靠自己,这样老人缺乏专业护理人员,生活就很难十分的保障。我将这一点跟院长协商后,向县民政局写了一份情况说明,县民政已经协商要处理这个长期忽视的问题。

3,院民寝室的硬件设施落后,并且不齐全。最突出的是供水问题,年近八旬的老人还都得自己去二百米远的餐厅处去打水,万一逢雨天路滑老人的安全没有保障,还有敬老院防火设施不齐全,整个敬老院只找到五个灭火器,而且都安置在二楼,一楼没有安置,对此院长给出解释,一楼由于打水比二楼方便所以没有安置。我告诉院长这是很大的安全隐患,万一一楼起火没有灭火器后果不堪设想。对此,院长也同意只要下次民政拨钱,首先解决这个问题。

4,虽然敬老院近年来物质生活有所提高但老人们的精神生活十分匮乏。我认为这也是最重要的亟待解决的一件事,虽然每个院民室都有一台大背头电视机,但大多数已经年久失修不能播放,这一点我直接县民政进行了反映,希望帮助老人修好电视,然后安排电影下乡走进敬老院,活跃敬老院的文化氛围。我还建议院长多订阅几份中国日报和齐鲁晚报进行传阅,还可以安排视力较好的识字老人,定期为大家读报纸,使老人们的生活不至于太过单调。实践过程中,我对附近几个乡镇敬老院进行了调查,发现也都存在类似问题。只有一个由两乡镇联合成立的养老院,老人生活水平较高,我将上述问题总结后为县民政局写了一份建议信,希望对改善老人们的生活尽到自己的力量。在实践过程中,我思考当前中国农村存在的养老问题,在我所在的云南农村,家庭养老依然承担着重要责任,然而随着养老现实成本较高,实际上对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存在较大障碍,而在身边的农村养老保险贯彻的并不彻底,农村养老也需要制度化规范化,实现这一步还有较长的的路要走。

结束语: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养老院社会实践报告内容【第四篇】

这句歌词吟唱出的几乎是每个老年人对晚年生活的期待。中国以快速步入人口老龄化,现在越来越多的老人被送进敬老院安享晚年。老人需要的是子女的关爱,在敬老院的生活条件相对而言很好,但是老人也少不了孤独。每到雷锋月来临时,泛滥而至的爱心使他们惶恐不安,因为他们很怕,怕这个月过后他们周围没有志愿者的笑脸,只有冰冷的安静。

一.实践背景与目的

德乃人之本;孝为德之先。尊老、敬老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灿烂文化之精华源远流长。古往今来,多少敬老、爱老的故事被传为千古美谈。关注老人,关心老人,关爱老人,是我们做人的基本原则。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则是我们的理想。

每年三月,当雷锋月来临之时,敬老院总会迎来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捐赠,泛滥而至的爱心是他们惶恐不安,因为他们很怕这个月过后他们周围没有志愿者的笑脸,只有冰冷的安静。笔者曾在网上看见湖南理工学院外语系关于奇家岭敬老院志愿者招募的宣传视频,其实老人需要的就是平时的陪伴,一些些的小礼物足以让他们开心好久,学生们的到来总会让敬老院充满阳光,充满欢声笑语。我们要做到的就是平时多去关心关心他们,在雷锋月之后的日子里让他们同样感觉到温暖,我们要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为这些老人谱写生命中最后的美好回忆。

目前我国社会处于尊老尚老以及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为发扬中华民族尊敬老人的美德,为暑假中孤独的老人送去一丝凉风,我们来到了岳阳市岳阳楼区奇家岭敬老院。我们这次的目的主要是慰问敬老院老人,给他们送去一份关爱和温暖,让他们老有所乐,感受社会对老人的关怀。

二.敬老院基本状况

作化时期,农业生产合作社对缺乏劳动能力、生活没有依靠的鳏、寡、孤、独者,实行保吃、保穿、保烧、保医、保葬(儿童则为保教),简称“五保”。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期,对五保户实行集中供养,在全国各地兴办了一批敬老院。1978年以来,随着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和集体经济的发展,敬老院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1988年,全国农村已有敬老院36665所,有756个县(县级市)在乡镇普遍办了敬老院。城市街道也办起了敬老院。

敬老院的收养对象主要是五保老人。有条件的敬老院,还接收享受退休金的自费老人,坚持入院自愿、出院自由的原则。许多地区还为优抚对象的孤老兴办光荣院,吸收符合条件的对象入院。敬老院贯彻集体事业集体办的原则,入院老人的生活费、医疗费、丧葬费等的供给,均由集体承担,统筹解决。贫困地区的敬老院,集体组织供给有困难的,由国家给予补助。敬老院的宗旨是敬老养老,把安排好老人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放在首位。敬老院经常组织一些老人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和适合老人特点的文娱体育活动。有的乡镇把敬老院办成老年人的活动中心,为乡、镇社区的老人提供福利服务。

2.奇家岭敬老院简介

奇家岭居委会原名为北港敬老院,始建于1979年,原址位于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北港乡,后搬迁至湖畔湾社区居委会。20xx年为支持为了支持省重点工程湖南理工学院二期扩建,北港街道工委、办事处决定对敬老院进行整体搬迁扩建,经多次谋划,新址选定在交通方便、环境优雅的奇家居委会原办公所在地。在省、市、区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该项工程被省政府列入“八件实事”之一,按岳阳市一类的敬老院标准建设。新院于20xx年6月正式破土动工,占地面积15亩,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历时半年,建有四室一厅,三室一厅,二室一厅,一室一卫一厨房,总床位54张,居室内配有闭路电视、电话、烤炉等日常生活用品。院内设有公共食堂、医务室、会议室、娱乐室、钓鱼中心,户外活动有门球场、休闲走廊等。新院还配套建设生产基地一个,占地30亩,基地内有果林10亩,耕地5亩,精养鱼池15亩。

欢声笑语,老人们暂时会觉得社会充满了温暖。可是谁又知道,那些泛滥而至的爱心让老人们感到的是惶恐不安,因为他们知道,这个月过后他们的周围再难有志愿者的笑脸,有的只是冰冷的安静。

三.调研对象与方法

1.对象

奇家岭敬老院的老人与副院长

2.方法

暑假期间,笔者曾和自己的高中同学多次拜访敬老院,每次拜访都给老人们带去一些吃的或者小礼物。在访问期间,我们先拜访了副院长晏燕荣女士,了解到奇家岭敬老院的基本情况,然后在副院长的带领之下分别拜访了各位老人。向老人询问基本的生活状况以及内心想法。回家整理资料并且上网了解更加具体的敬老院以及老人的信息。

四.调研结果与分析

1.老人孤独感的产生

(1)老年期病理或生理的变化,如脑动脉硬化,体内某些激素平衡失调等,这些生理变化引起了老人的心理变化.使有些老年人的性格变得孤独、怪癖。

(2)社会地位的变化。老年人退休后,脱离了原来的集体.生活节奏减慢,活动天地狭小.与人的交往也相对减少。对于这一变化,许多老年人不能立即适应.在一些老年人的心理上,会产生被社会抛弃、冷落的感觉。同时,子女、周围邻居忙忙碌碌,而自己却无所事事,使他们感到生活上无所适从。精神上无比空虚。在这一点上,男性老人比女性老人更为严重。

(3)家庭地位的变化。在我国传统大家庭中,老人是一家之主,在家庭中负担重要角色.作为父母、长辈,他们受到小辈的尊重,很有权威。但是,现在这种传统的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儿女结婚后组成小家庭,即使与儿女在一起,也常常由于两代人的代沟,使他们之间在兴趣、爱好方面大不相同.相互问共同语言也很少;此外,老年丧偶,无子女等都会造成老年心理上的孤独感。

(4)敬老院老人无子女。从古至今,中国人有着“养儿防老”的观念,对于没有儿女的老人来说,就只能在敬老院安度晚年,尽管敬老院不愁吃穿,但是没有子女的陪伴,没有孙子孙女在膝下嘻耍,老人们只能聚在一起聊天,没有其他的活动,敬老院缺少了活泼的气氛,老人难免会感到孤独。

(5)敬老院的老人极少外出,很少与社会接触,没有新鲜的事物刺激神经大脑,一般情况下,某些敬老院的伙食不太好,并且只有三月才会有很多社会各界人想起老人这个弱势群体,所以说,老人们常常会感到被社会遗忘,自己一个人孤独地在敬老院等着死亡的到来。

2.老人入住敬老院的原因

一种是孤身老人,无儿无女;一种是有儿有女,但他们是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老人的;一种是有儿有女,他们都有各自的理由,不愿照顾老人的;一种是有儿有女,儿女们远离父母,照顾不到老人的;还有一种是老人们自愿呆在养老院的,这种情形很少。

五.思考建议及案例

(一)思考建议

入住敬老院的老人一般属于孤寡老人,他们生活单一,缺少活力,大、中、小学生经常敬老院的陪伴能让他们感觉到生活中充满阳光与温暖。陪伴老人时,我们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与老人交谈

(1)态度:要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脸上常带微笑,让老人能感受到的亲切感;

2.与老人接触时的注意

(1)安全:永远要摆在第一位!要小心地滑,扶好老人,掌握正确扶法;轮椅,老人坐上去时,一定不要让轮椅动而导致坐空,推轮椅动作要缓慢,老人的叫要放好,双手一定要放在大腿上,不要离开扶手的范围!

(2)老人记性行多数不好,避免问:“ 还记得 吗?”,老人家不愿别人说他记性差,改说:“ 又来看啦!”,老人家觉得被重视了,会高兴很多。

(3)尊重老人的习惯:不要动老人房里的摆设和其它物品,如老人院扶婆婆就爱把剪刀、药油摆在床上,提醒她注意安全就行啦,有一个婆婆爱把钱夹在报纸里等等。

(4)不要随便给老人吃 带去的东西:如糖尿病人要低糖,肾病和高学压患者要控制盐等。

(5)在老人院搞活动的离房前前准备:让老人上厕所;给老人多准备几张纸巾;在空调环境下和冬天,要给老人多带一件外套,坐轮椅的带条小毛巾被。

(6)时刻留意老人变化,如冷、热、咳、渴、方便等,以便能及时作出理。

(7)不要嫌弃老人,要把老人看成是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关怀备至。

3.对老人的人文关怀

对老人的人文关怀,是心与心的对话,是情与情的交流,是爱与爱的互动。

(1)服务人员与老人之间的亲情互动,这是心与心的对话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孟子所描述的理想社会。它与孔子对大同之世的理解“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一脉相承的。这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博爱思想。“人皆可以为尧舜。”只要我们用心去做了,就会成为象尧舜那样的圣人!

我们可以准备《老人谈话记录本》,10分钟、20分钟甚至一两个小时,就是这样的聊天,才可以及时化解老人的心结。我们要特别注意对老人的心理护理:要尊重老人,对老人态度要热情、诚恳;要鼓励老人,了解老人的兴趣爱好;要掌握老人情绪状态,巧妙引导宣泄转移不良情绪。老年人容易多疑、多忧、多虑、爱唠叨。他们喜欢别人征求他的意见,愿出谋献计。我们对老年人这些心理特点,要以诚相待,说话切忌转弯抹角。

俗话说“老小老小,三岁看老,八十看小”,其实说的就是老人跟小孩一样,要人呵护要人关爱。爱不是一种策略,而是一颗热情相待的心。在敬老院陪老人聊天的情感陪护,是对爱的最好诠释。爱一个人,原来就是永远把他当做一个孩子。

(2)老人与老人之间的真情互动,这是情与情的交流

人是群居动物,喜欢群体生活是人的天性。远离了群体,就远离了社会。 但他们渴望交流。我们可以组织文体活动,让它成为展示老人情趣的平台。文体活动中的唱歌是老人最喜欢的形式之一,在歌声中可以满足怀旧愿望。在歌声里老人们回忆过去、抒发感情、展示风采、联络友情、锻炼身体,在歌声中他们的人生境界得以提升,在歌声中他们熔炼着自己金色的晚年。唱歌的老人们常说,唱半天歌可以高兴一个星期。文体活动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生活技巧。有了文体活动这个平台,才会拉近老人与老人间的距离,才会使老人乐观、开朗,增加晚年生活的幸福度和满意度。

(3)老年群体与其他社会群体之间的友情互动,这是爱与爱的互动

我们现在将传统节日重阳节定为敬老人节,就是表达了对老年人群体的尊重和关心。我们理应让他们的合理要求得到实现,让他们的基本权益得到保障。 哲人说:“我们都是只有一只翅膀的天使,只有相互依偎着才能飞翔。”老人渴望交往,而公益活动能满足他们与人交流的精神需求。社会各界群体一点善意的小事,送去的可能就是真诚的祝福。

(二)案例

在我们走出院长办公室之后,遇见了一位姓李的奶奶,她虽然已八十几岁的高龄,但十分活泼。无儿无女,以前以捡垃圾为生,后因为年纪过大被居委会送到了奇家岭敬老院。她是一个基督教的信仰者,有着一颗善良年轻的心。在我们访问的过程中,她一直陪伴着我们走访其他老人。这位老人因为有着来自理工学院学生和一同信基督的姐妹的关注,所以对生活充满了热情,对每个人都很友善。从这位老人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乐观,看到了对生活的希望,看到了对生命的执着。

别让爱停留在三月,让我们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用自己的微薄之力为这些老人谱写生命中最后一段美好的回忆。

参考文献:

[1]陈世林:《直面·沟通·融入应对老人孤独心理问题的个人策略》,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报》,20xx年第4期。

[3]崔光辉、吴振强、张秀军、孙业桓《老年人孤独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现代预防医学》20xx年第36卷第11期,第20xx-2070页。

养老院社会实践报告内容【第五篇】

本文目录

养老院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生养老院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关于暑期三下乡养老院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生养老院寒假社会实践报告

体验过,经历过,欢乐过,烦恼过,才是青春。

“三下乡”,一段美好的经历完美谢幕,成为我青春中不可多得的一段经历。从此,我的生命与灵石、厦门镇、厦门敬老院有了交集。这里的点点滴滴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也在慢慢的改变着我。

那是第一天,清脆的闹钟声音准时响起,抬头看了看窗外,阳光明媚,心情大好。出去晨跑,开始了一天的生活。也许是第一天的缘故,对这里的一切充满了好奇。走在敬老院的院子里,看着那一张张苍老的面孔,对着你充满笑意,而你也对他们微笑问候,幸福的滋味一次次回荡在心头。在不经意间就触到了我们心中最弱软的部分,这是怎样的一种甜蜜与幸福。

清早晨跑、早饭洗碗、上午画画廊、午后擦玻璃、空闲聊天……这便是我们一天的生活。虽然简单,却是一种经历、一种成长。

这一天虽然忙碌,但是想要感到充实的我们何乐而不为呢?我们始终牢记我们代表着理工大的形象,从各方面都力争做到完美,来维护我们理工大的形象。艰苦的条件,让我们更加意识到这是一次真正的社会实践,而不是旅游观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每天都做好自己,体验一个完美的过程。

平平淡淡中,迎来了第二天。早晨微凉的风让睡意朦胧的我们神清气爽。每天的晨跑让我们又以充沛的精力来迎接今天的任务。

这天是有分量的一天,起码对于我来说是的。上午去采访老人。他们经历坎坷后的平淡,宽广的胸怀让我们如沐春风。历经岁月洗涤后沉淀下的一切,让我受到了震撼。对妇联主任的采访,让我知道了何为父母对儿女的爱;对老教师的采访,让我明白了何为教师对学生的情怀,何为老一辈教育者对我们的期待;对抗美援朝老战士的采访,让我终于切身体会到那一代人对祖国深深的热爱,那一声“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呼喊声又响在了我的耳旁。从他激动的神情,不愿被打断的态度中,我又接受了一次洗礼。

下午,天气转晴,火辣的骄阳让温度急剧上升,也点燃了我们的激情。我们负责采访那位志愿军老战士,聆听那个年代的声音,感受炮火连天的时刻。老人讲到巨大牺牲、战友离去时的深情,让我们也不禁有一种眼泪冲出眼眶的冲动。老人对那时的记忆如此深刻,以致一个只经过一次的地方,都会清晰的的说出那个地名。老人对我们殷切的鼓励,充满期待的语气,让我们如何不努力,如何不为这个国家付出所有,“先有国,后有家”的境界让我们都自叹不如。

图片揉了揉惺忪的睡眼,迎来了看似平淡又充实兴奋的第三天。那天,我们一行人去参观了灵石县的著名景点——王家大院,我明白了古人“以善为训,为善最乐”的良苦用心。

天气晴朗,又是美好的一天。收拾明媚的心情,迎来了社会实践的第四天。

今天的任务昨日已经知晓,整理资料。印象中,应该是比较轻松的一天,可事实并非如此。看到大家忙碌的身影,我相信任何一个人都会情不自禁的投入工作,这也许就是团队的力量吧。因为之前采访了两位四老,所以分成了两组。分别整理,明确的分工,积极的态度,让我们的工作得以快速进行,快速完成。这一天,我又收获了许多。

重拾昨日的记忆,聆听永存的录音,感悟到了不一样的内容,老人对账目一辈子的保证,让我们这些后辈在感叹之余又多了一些望尘莫及。这样的信心来源于什么,是工作之时的一丝不苟,也有国家法制的严格约束。反观今天,有多少建桥者可以做出一辈子的承诺。昨天,我忽略了太多细节。文革之时,涉及范围那么广,影响那么深,老人所在大队却未收丝毫影响。深思过后,才明白团结的力量多么可怕。儿时就耳熟能详的那句“一双筷子轻轻被折断,一把筷子牢牢抱成团”,在今天才深深扎根在心底。看着老人的背影,我的心里是满满的崇敬。

今天是最出乎意料,却又硕果累累的一天。经过大家努力,1篇采访稿展现在了我们面前。

对于山,我们总是情有独钟。爬山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山总给人一种敬畏的心理。尽管山路崎岖难行,但山林空气却使人感到清新怡人,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只有一切归于平淡后的宁静。

这天清晨,我们早早出发,来到灵石县著名省级地质公园——石膏山。这是我第一次跟这么多伙伴一起爬山,我们是一个团体,共同聆听大自然的声音,互相鼓励,并肩前行。对于前方,我们一无所知,只有齐心协力,迈出向前的一步又一步,这过程充满着乐趣和相互鼓励。爬山,我们凭着的是一往直前的勇气,和永不放弃的执着。每到休息时,大家都拿出自己储备的食物,分享给大家,其乐融融,很是惬意。

我们惊叹山峰的险峻嶙峋,仰慕其伟岸挺拔的雄姿。登山,带给了我们这个团队对人生的思考,“路漫漫其修远兮”,尽管对前方一无所知,但我们仍然坚持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往上爬,凭借着积极的心态和渴望实现自我成就的这份动力,我们在最累的时候咬牙坚持。最终“一览众山小”从一句诗变成了我们的切身经历。

这也许就是人生吧,我愿意体验,也愿意经历,祝爷爷奶奶们身体健康,永远不会忘了你们的教导。还有我可爱的小伙伴,愿你们一切安好,明天永远都是晴天,爱你们。

养老院社会实践报告(2) |

过去的一年里总盼望着放假,于是乎,在新的一年里终于迎来了寒假,20xx年1月13号,我踏上了回家的路途,回家的第一件事当然是好好看看我的老爸老妈,而且吃着妈妈做的饭菜,心里感觉暖暖的。同样我和同学们一样憧憬着寒假的美好的生活。

在家休息了几天,见到了小时候的玩伴,大家还像以前一样说说笑笑,聚到一起天南地北的胡侃,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天真无邪的童年,那是有数不尽的毫无理由的欢乐。

在寒假的这五十多天里,我了解到老人的生活现状,家乡有很多迫于生计的要求,就走上了外出打工的道路,家里留下了老人和孩童,老人本身生活不方便,还要照顾小孩子。尤其是那些的孤寡老人,值得一提的事,就是我和同学们去了一家养老院。

有一天,那天的阳光在冬天的生活里还算暖和,我就和几个同学去了县城的一所养老机构,那里的老人大多是五六十岁,他们中的有些人有子女,也有的没有,他们的子女大多在外地,有的时候好几年都不能回家看看,所以他们的命运和大多数老人一样,就住在了养老院或者是其他的一些养老机构。上午十点,我和同学们约好在县城的一个地方碰头,顺便也买了一些水果和花朵,准备去往那里,过了有十分钟,我们几个就来到了养老院的大门外,大门上赫然写着“养老院”。我们几个相互看了几眼就相约而同地走了进去,引入眼帘的是几个柳树,柳树下安放着几台锻身器材,有拉缸、单杠等等,我们几个边走边看,不久就来到了一个大房子,里边隐约地可以看见碗筷还有板凳,可以断定这是老人吃饭的地方,这时一位老大爷就从那走了出来,我们面带笑意地打了招呼,当我们了解到他就是这所养老院的院长,我们就说明了我们的来意,院长很客气地给我们倒水,院长很和蔼可亲,聊了几句,一位阿姨就领着我们几个来到了老人们的居所。走进里屋,一位老人就坐在一边看电视,他坐着轮椅。当我走进他的时候,我喊了一声:大爷,你好啊,最近生活还好吧?过了一会,他伸手掏包,一看是一包烟,还递给我一支,我回绝了。看到他们的动作,我的鼻子酸酸的。然后阿姨又领着我们看望了另外一些老人,有些老太太拄着拐杖走到了门口,两眼望着我们,我赶紧的跑到她身旁,搀扶着她,老太太很感激,说;“孩子们,你们很长时间没来了,想你们了。”原来县城的高中每一年都会来看他们几次。后来我们说了几句就走了。

回到家后想了好久,就写了下来,这也算是我在寒假所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吧。祝愿我们的老人们晚年幸福快乐。

养老院社会实践报告(3) |

“三下乡”,一段美好的经历完美谢幕,成为我青春中不可多得的一段经历。从此,我的生命与灵石、厦门镇、厦门敬老院有了交集。这里的点点滴滴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也在慢慢的改变着我。

那是第一天,清脆的闹钟声音准时响起,抬头看了看窗外,阳光明媚,心情大好。出去晨跑,开始了一天的生活。也许是第一天的缘故,对这里的一切充满了好奇。走在敬老院的院子里,看着那一张张苍老的面孔,对着你充满笑意,而你也对他们微笑问候,幸福的滋味一次次回荡在心头。在不经意间就触到了我们心中最弱软的部分,这是怎样的一种甜蜜与幸福。

清早晨跑、早饭洗碗、上午画画廊、午后擦玻璃、空闲聊天……这便是我们一天的生活。虽然简单,却是一种经历、一种成长。

这一天虽然忙碌,但是想要感到充实的我们何乐而不为呢?我们始终牢记我们代表着理工大的形象,从各方面都力争做到完美,来维护我们理工大的形象。艰苦的条件,让我们更加意识到这是一次真正的社会实践,而不是旅游观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每天都做好自己,体验一个完美的过程。

平平淡淡中,迎来了第二天。早晨微凉的风让睡意朦胧的我们神清气爽。每天的晨跑让我们又以充沛的精力来迎接今天的任务。

这天是有分量的一天,起码对于我来说是的。上午去采访老人。他们经历坎坷后的平淡,宽广的胸怀让我们如沐春风。历经岁月洗涤后沉淀下的一切,让我受到了震撼。对妇联主任的采访,让我知道了何为父母对儿女的爱;对老教师的采访,让我明白了何为教师对学生的情怀,何为老一辈教育者对我们的期待;对抗美援朝老战士的采访,让我终于切身体会到那一代人对祖国深深的热爱,那一声“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呼喊声又响在了我的耳旁。从他激动的神情,不愿被打断的态度中,我又接受了一次洗礼。

下午,天气转晴,火辣的骄阳让温度急剧上升,也点燃了我们的激情。我们负责采访那位志愿军老战士,聆听那个年代的声音,感受炮火连天的时刻。老人讲到巨大牺牲、战友离去时的深情,让我们也不禁有一种眼泪冲出眼眶的冲动。老人对那时的记忆如此深刻,以致一个只经过一次的地方,都会清晰的的说出那个地名。老人对我们殷切的鼓励,充满期待的语气,让我们如何不努力,如何不为这个国家付出所有,“先有国,后有家”的境界让我们都自叹不如。

揉了揉惺忪的睡眼,迎来了看似平淡又充实兴奋的第三天。那天,我们一行人去参观了灵石县的著名景点——王家大院,我明白了古人“以善为训,为善最乐”的良苦用心。

“王家归来不看院”有句话是这么说的。由此可知其蕴藏着多么深厚的文化底蕴。一路走来,事实果真如此。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的雕刻,错落有致、鳞次栉比的房屋,无一不让我目瞪口呆。参观考察的过程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要忽略任何一个细节。仅仅一个看似平凡的台阶,就有左右逢源、平步青云的说法。一个排水的入口便有“流水不流财”的内涵。我影响最深的还是一块儿“为善最乐”的额匾,“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频频出现在古人对下一代的教育之中。这不也是我们暑期三下乡活动的目的之一吗、与人为善,尽自己所能,为他们带来欢乐、欣慰。从今天起,善成了我人生的又一大主题,我会奋然前行。

天气晴朗,又是美好的一天。收拾明媚的心情,迎来了社会实践的第四天。

今天的任务昨日已经知晓,整理资料。印象中,应该是比较轻松的一天,可事实并非如此。看到大家忙碌的身影,我相信任何一个人都会情不自禁的投入工作,这也许就是团队的力量吧。因为之前采访了两位四老,所以分成了两组。分别整理,明确的分工,积极的态度,让我们的工作得以快速进行,快速完成。这一天,我又收获了许多。

重拾昨日的记忆,聆听永存的录音,感悟到了不一样的内容,老人对账目一辈子的保证,让我们这些后辈在感叹之余又多了一些望尘莫及。这样的信心来源于什么,是工作之时的一丝不苟,也有国家法制的严格约束。反观今天,有多少建桥者可以做出一辈子的承诺。昨天,我忽略了太多细节。文革之时,涉及范围那么广,影响那么深,老人所在大队却未收丝毫影响。深思过后,才明白团结的力量多么可怕。儿时就耳熟能详的那句“一双筷子轻轻被折断,一把筷子牢牢抱成团”,在今天才深深扎根在心底。看着老人的背影,我的心里是满满的崇敬。

今天是最出乎意料,却又硕果累累的一天。经过大家努力,1篇采访稿展现在了我们面前。

这就是我们的生活,平淡却充满着意外,真实又值得品味,明天会发生什么,我充满了期待。

对于山,我们总是情有独钟。爬山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山总给人一种敬畏的心理。尽管山路崎岖难行,但山林空气却使人感到清新怡人,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只有一切归于平淡后的宁静。

这天清晨,我们早早出发,来到灵石县著名省级地质公园——石膏山。这是我第一次跟这么多伙伴一起爬山,我们是一个团体,共同聆听大自然的声音,互相鼓励,并肩前行。对于前方,我们一无所知,只有齐心协力,迈出向前的一步又一步,这过程充满着乐趣和相互鼓励。爬山,我们凭着的是一往直前的勇气,和永不放弃的执着。每到休息时,大家都拿出自己储备的食物,分享给大家,其乐融融,很是惬意。

我们惊叹山峰的险峻嶙峋,仰慕其伟岸挺拔的雄姿。登山,带给了我们这个团队对人生的思考,“路漫漫其修远兮”,尽管对前方一无所知,但我们仍然坚持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往上爬,凭借着积极的心态和渴望实现自我成就的这份动力,我们在最累的时候咬牙坚持。最终“一览众山小”从一句诗变成了我们的切身经历。

今天有泪水也有喜悦,这一天的经历引起了我们每一个人独特的思考,为我们的团队送来了一条更加牢固的情感纽带。

转瞬即逝间,暑期三下乡已经接近尾声,那天,充满了太多的不舍,依然记得刚刚来的时候那种兴奋,还有对于饭菜、住宿的诸多不满与抱怨。而此刻,我们都满含泪水,虽然才仅仅七天,在生命长河中根本不值一提,但是,在这七天的日子里,我们与另一群人有了交集,这就是缘分吧。敬老院的爷爷奶奶们最后为我们准备了欢送晚会,却是在意料之外,而我们作为这里的客人,也理所应当的准备着自己的节目。活动开始前,坐在观众席,心里太不是滋味,想到明天一早就要离开这个在七天里充满欢声笑语的地方,一切与欢乐有关的心情都不见了踪影。

这也许就是人生吧,我愿意体验,也愿意经历,祝爷爷奶奶们身体健康,永远不会忘了你们的教导。还有我可爱的小伙伴,愿你们一切安好,明天永远都是晴天,爱你们。

养老院社会实践报告(4) |

过去的一年里总盼望着放假,于是乎,在新的一年里终于迎来了寒假,20xx年1月13号,我踏上了回家的路途,回家的第一件事当然是好好看看我的老爸老妈,而且吃着妈妈做的饭菜,心里感觉暖暖的。同样我和同学们一样憧憬着寒假的美好的生活。

在家休息了几天,见到了小时候的玩伴,大家还像以前一样说说笑笑,聚到一起天南地北的胡侃,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天真无邪的童年,那是有数不尽的毫无理由的欢乐。

在寒假的这五十多天里,我了解到老人的生活现状,家乡有很多迫于生计的要求,就走上了外出打工的道路,家里留下了老人和孩童,老人本身生活不方便,还要照顾小孩子。尤其是那些的孤寡老人,值得一提的事,就是我和同学们去了一家养老院。

有一天,那天的阳光在冬天的生活里还算暖和,我就和几个同学去了县城的一所养老机构,那里的老人大多是五六十岁,他们中的有些人有子女,也有的没有,他们的子女大多在外地,有的时候好几年都不能回家看看,所以他们的命运和大多数老人一样,就住在了养老院或者是其他的一些养老机构。上午十点,我和同学们约好在县城的一个地方碰头,顺便也买了一些水果和花朵,准备去往那里,过了有十分钟,我们几个就来到了养老院的大门外,大门上赫然写着“养老院”。我们几个相互看了几眼就相约而同地走了进去,引入眼帘的是几个柳树,柳树下安放着几台锻身器材,有拉缸、单杠等等,我们几个边走边看,不久就来到了一个大房子,里边隐约地可以看见碗筷还有板凳,可以断定这是老人吃饭的地方,这时一位老大爷就从那走了出来,我们面带笑意地打了招呼,当我们了解到他就是这所养老院的院长,我们就说明了我们的来意,院长很客气地给我们倒水,院长很和蔼可亲,聊了几句,一位阿姨就领着我们几个来到了老人们的居所。走进里屋,一位老人就坐在一边看电视,他坐着轮椅。当我走进他的时候,我喊了一声:大爷,你好啊,最近生活还好吧?过了一会,他伸手掏包,一看是一包烟,还递给我一支,我回绝了。看到他们的动作,我的鼻子酸酸的。然后阿姨又领着我们看望了另外一些老人,有些老太太拄着拐杖走到了门口,两眼望着我们,我赶紧的跑到她身旁,搀扶着她,老太太很感激,说;“孩子们,你们很长时间没来了,想你们了。”原来县城的高中每一年都会来看他们几次。后来我们说了几句就走了。

回到家后想了好久,就写了下来,这也算是我在寒假所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吧。祝愿我们的老人们晚年幸福快乐。

尊老爱幼自古以来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加强我们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努力营造社会和谐的良好氛围,去年寒假的社会实践活动我选择去了镇里的敬老院看望并照顾那里的孤寡老人。

在许多人眼里,敬老院是孤寡老人栖息之所,而现在许多子女成群的老人们也主动进去敬老院。里面有许多老人以前都有值得骄傲和让人敬佩的职业,如:军人、教师、干部等!他们选择敬老院,有的是因为子女工作忙,家里楼层高,没人陪自己聊天而感觉生活寂寞;有的是因为在这里与同龄人朝夕相处,拥有共同的兴趣,相近的人生观念和相似的人生态度,让他们更能感受到夕阳无限好的生活乐趣。拒老人进入敬老院时办理的手续来看,有50%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所以才来到敬老院,在这里有专门的人手负责照顾他们,他们的饮食都是根据老人们的需要,并且每个人每月还有一定的补助金!

每周日的下午,老人们都会聚集到敬老院内的一个礼堂里,并且有代表到台上提出在生活上遇到的困难,以及老人们的需要,且在某段时间内发放老人们的生活必须品,还将老人们所喜爱的菜列出,再投票决定本周的菜谱,在此同时,发放生活费!

老人们一看到冒着寒冷赶来看望他们的学生,立刻关心起来,拉着我的手嘘寒问暖,十分关心我各方面的情况,体现出了老一辈对年轻一代殷切的希望和关怀,还有一些老人们也是高兴的合不拢嘴,与我分享自己当年的“金戈铁马万户候”的战争岁月,还与我聊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而我也很关切地询问了老人们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并与他们聊起了家常,帮助他们打扫卫生,很快就融入其中,老人们都感慨的说,正是国家的各种福利和党的政策才能像今天这样无忧无虑的安享晚年的生活,更多的老人表示同学的到来为他们平淡的生活增添了生机和乐趣,我并没有因为寒冷的天气而埋怨一句,取而代之的是满腔热情,因为这次看似普通的活动中实际上蕴涵了巨大的人性价值和人文关怀,它是一种美德,更是老人与大学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流与沟通,而平时娇生惯养的我,走出校园来到社会,走进老人,把老人当作朋友一样聊天,听老人们过去的事迹是如此的着迷,我还又跑到外面的小卖部给老人买东西,虽然来的时候给老人们带来了些水果、点心,可那些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我又用我的零花钱为老人买东西来表达我的心意,从早上到中午12点,走了部分老人的房间并且慰问了老人们,到了老人吃饭的时间,我就跟着那里负责分饭的管理员一起帮助老人们进行就餐,有的老人就餐不方便,需要喂才行。这时我主动给老人喂饭,虽然笨手,但见到老人们开心的笑脸就心满意足了。我感觉到了一家人似的其乐无穷。大多数老人在这里过的很开心,他们有时在房间过楼下的广场看电视或者锻炼身体,因此,老人们在这里可以算是晚年安康了!

在活动中有一位老人给我印象很深刻,我叫他陈爷爷,是名老红军,我来到这位老人的房间,等候在门口的阿姨去和老人说了声,我便健步迎上去用双手搀扶着老人,跟他做介绍:“我是一名大一的学生,今天来看看您。”年近九旬高龄的他,慈眉善目,显得十分和蔼可亲。他笑着说:“好!好!”并点头欢迎,在房间我仔细打量一番,在床的旁边有个写台,上面摆着几个水杯,墙壁上挂着一副“毛主席万岁,万岁”的行书,体显得苍劲有力,落款有点模糊不清了,靠近门口有一张旧的滕椅,估计老人平时常坐的,我把老人扶到椅子上坐下,听着老人跟我讲他过去的故事。当我们说起长征的事时,老人眼里泛出了泪花你他说:“过去的长征很艰苦啊!现在年轻人还没有经历过这样艰苦的锻炼。”老人为自己是员而感到骄傲。他说:“如果没有就没有现在的中国,就没有可以让老人安度晚年的国和家。”老人说完后,我不禁从心里感到敬佩。当我问老人作为员认为当时长征最重要的是什么?时,使我惊讶的是:老人居然毫不犹豫的说了四条:不怕牺牲;艰苦奋斗;官兵团结;关心群众!…就这样和老人聊了好几个小时!

那些曾几何时拥有我们同样梦想的老人们,他们也年轻过,我回家的时候和过来的时候拥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心境。同样,在敬老院里还有很多事情值得我们回忆!

-->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2275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