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与电视技术【精编4篇】
【导言】此例“广播与电视技术【精编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广播与电视技术范文【第一篇】
关键词广播发射台;电视发射台;维护;管理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1―0157-01
广播电视技术设施、设备的安全运行,是进行广播电视宣传的重要环节和根本保证。从节目播出环节开始,到节目传送、发射,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就是为了保证技术设施、设备在任何情况下能正常运行。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的总方针是“不间断、高质量、既经济、又安全”地传播广播电视节目。这个维护方针是维护工作的综合效果,也是维护水平提高的全面反映。
一、广播发射台的运行技术指标与管理
我国有广播发射台、转播台数千座(包括中波、短波和调频),发射机的输出载波功率大到几百kW,小到,甚至10W以下,这些发射台为全国听众每天提供着多个频道的广播服务。为了保证听众的收听效果,国家广电总局曾多项部级标准,详细给出了中波(~)和短波()的双边带调幅广播发射机的技术要求及测量方法。随着新技术的应用,这些标准不断更新,在技术维护管理中,要注意采用最新的标准。
为使听众收到足够的响度,必须提高发射机的平均调幅度,以增强边带输出功率。同时照顾原节目的电平动态范围,以保持艺术效果,并限制过调幅造成的失真及干扰,因此要制订调幅度指标。为保证调幅度指标标准,发射台值班人员在必要时应调整电平以维持足够的调幅度。为保证节目电平经常符合机器运行需要在每次播音前试线的同时,校正播音通路电平。直播通路试线时由中控室送1kHz音频信号校正电平(输出+17dBm),发射台应认真检查各环节电平情况,如电平表、衰减器位置、限制放大器工作点等是否正常,不正常时应与中控室核查。试线结束后正式播音开始前,一般不宜再调动有关音量旋钮。转播台试线时可用1kHz音频信号与接收信号交替方式试线,电平校正办法与直播台相同。
发射机音频信号通路中应使用限制放大器或梯调放大器,以达到提高平均调幅度、限制过调幅的目的。限制放大器应有压缩与削波的作用。限制放大器工作点调整好以后,不宜在播音中任意调动。限制放大器限制点的调整以动态中观察为准,用示波器观察包络波形或三角波形,使限制放大器经常起限且调幅度饱满并符合标准。当停机后用单音信号测定起限点的调幅度约在75%-90%范围内,削平点相当的调幅度一般为105%-110%。限制放大器限制点与削平点的校正,应列入正常维护检修内容,定期进行。
调幅度的监测由发射台自己监测与监测台抽测共同担任。自己监测,每机每日早、中、晚三个不同时间应各监测一次,并在其余播音时间内酌情抽测;对外及对外传频节目,在播音中根据节目时间长短,监测1-2次。当发现调幅度不符合标准时,须及时与机房联系调整。监测结果应有记录,以便统计。监测台对各台各发射机调幅度,均应进行监测。每机每三日抽测一次,并适当安排照顾不同频率。监测调幅度时,要区别语言及音乐节目。每次监测以语言节目为主,但也应适当选择一些音乐节目,应避免对某机每次均在同一时间同一节目监测。
广播时除节目中应有的空隙及播音语言的间隙外,凡由于广播设备发生故障及人为操作不当造成的节目中断,或其播出效果相当于节目中断者,均作为停播。在播音过程中,由于操作、设备等原因造成显著影响播出效果,但未达到停播界限者,作为播出事故。各台可根据全台停播率指标规定各机房的停播率指标,作为完成全台指标的基础,并作为机房的任务。机房中要认真记录停播事故情况,以便为统计工作提供原始资料。
二、电视发射台日常维护管理
电视节目发射是电视广播的最后一个环节,它把通过传送线路送来的节目信号,送人发射机经过放大、调制、功放等过程,通过天馈线系统,按某以载波频率发射出去。电视发射通道运行技术指标应符合最新的国标或部级标准。电视发射台、差转台的技术维护管理与广播电视微波电路、广播发射台的技术维护管理一样,首先要建立健全一套维护管理制度。如发射机房值班制度、交接班制度、机房管理制度、设备运行指标测试及设备检修制度、备品备件仪器管理制度、电子管管理制度、技术资料管理制度、技术人员培训与考核制度、重要播出与节目播出保证制度、安全制度、报告制度以及播出事故管理制度等。这些管理制度与前面介绍的其他技术部门的管理制度有共同点,下面介绍日常维护。
(1)防热防高温:电视发射机、差转机功放部分一般都工作在甲类状态,效率低,消耗的能量大部分都在功放管的阳极转变为热能,使机内温度升高。当温度超过允许值时,将使机内元器件性能变坏。因此机器工作时,应保持机房通风良好,一定要保证冷却系统工作正常,如风道、风孔应畅通无阻。尤其在夏季,机房的最高温度宜保持在30℃以下。
(2)防潮湿:发射机、差转机内许多元器件都在较高的电压下工作,严重受潮时,可能使某些元器件锈蚀霉烂,造成局部短路,放电打火,损坏机器。因此,机器都应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
(3)防尘:机内灰尘过多,一方面会影响元器件散热,另一方面会降低高压器件的表面绝缘,容易吸潮、腐蚀,使高频参数变化。因此,要保持机房干净,经常用吸尘器或吹风机吹扫机内的灰尘,用无水酒精擦净高压绝缘子、电容器及其他元器件上的灰尘。
广播电视最新技术【第二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广播电视工程;运用;必要性
一、引言
广播电视作为传统媒体,早期垄断了视听媒体领域,但随着新媒体不断发展,传统广播电视媒体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在多年的摸索发展中,电视广播逐渐走向了融媒道路,实现了电视广播产业的优化升级。电视广播融媒需要硬件设施支持,近些年新建广播电视工程数量不断增加,为了提高工程运行质量、保证服务质量,科学应用多媒体技术有重要的意义。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电视广播工作压力、减少单位运营成本。运用多媒体技术,一方面可以丰富广播电视工程功能、提高技术含量;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处理广播电视工程建设中的难题,为群众提供更高质量的视听服务。
二、多媒体技术相关阐述
多媒体是多种媒体的综合技术,包括文本、图像、声音等多类媒体形式。在电视广播产业领域中,多媒体是指2个或2个以上媒体的信息交互与传播,从而实现相应的互动功能。多媒体技术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衍生品,是指通过计算机管理、存储文字、数据、音频、视频等各类信息,让用户可以多感官与计算机网络进行信息交流。多媒体技术所呈现、承载的内容实际上就是计算机技术的产物。
三、网络技术在电视广播工程中应用的必要性
(一)保证广电工程运行质量
多媒体的“多”,代表该项技术功能丰富。从多媒体技术实际应用情况来看,其给广电工程带来的效益非常明显,可以有效处理广电工程运行中的各项问题。过去由于技术上的限制,传统广电工程信号信息缺乏稳定性,电视画面波动频繁、“黑白雪花”等现象经常出现,用户对此也是怨声载道。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衍生出了多媒体技术,也生成了新型数字信号传递方式,信号传输更加稳定,广电节目质量有了明显提升,提高了用户满意度,满足了广电工程运行的各项要求。可见,应用多媒体技术提高了广电工程技术指标和服务质量,形成了良好的运行模式。
(二)丰富功能,提供多元化服务
新时期下,我国科学技术发展非常迅速,技术革新效率高,群众对多媒体技术的依赖性增强。特别是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当今社会群众对最新消息的需求量很高,如何第一时间为用户提供最新消息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从广电产业发展现状来看,广电用户分布在全国各地,主要为用户提供信息咨询、影音娱乐服务,是社会群众必不可少的家庭元素。这就需要广电工程全面提高硬件水平,满足市场需求。[2]一方面,用户对广电节目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希望可以获取更多的有用信息。另一方面,用户希望广电拓展服务渠道、丰富信息、提供多元化服务,而多媒体具有多样性、多功能特点,可以有效提高广电工程的功能水平,使信息传输变得更加高效、多元。
四、新媒体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运用
(一)工程维护
新媒体的出现使数字电视变得更加智能,可以借助网络媒体实时与他人沟通,满足用户的信息沟通需求。新建广电工程与传统工程不同,其中蕴含多种高新技术,技术含量非常高,提高了工程维护难度,因此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辅助广电工程维护。其中,网络媒体所提出的改性技术在广电工程运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涵盖大量服务手段、技术手段。传统广电工程运维更加注重信息量存储和存储效率,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对信号源进行多次压缩、解压、传输、转化、存储。而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以使信息存储更加快速、便捷,效率可以提升百倍。多媒体对数字信号的压缩速率非常快,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在服务器中即可释放压缩包,直接转化为用户端的视频、音频,实现“无损”转换,这样电视端获取的信息数据质量更高,可以实现声音和视频同步。
(二)广电工程运行质量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新建广电工程中应用了大量数字媒体技术。从新媒体出现开始,其就已经成为广电行业转型改革的重要驱动力,并融入多媒体实现了技术上的又一次突破。多媒体不仅涉及网络媒体、广电媒体、文字媒体,同时也包含多种层次的资源,如传统广电工程只能提供标清视频信号,而在多媒体技术的加持下,不仅可以实现标清,还可以实现高清、超高清、4K、8K,甚至是更高。这是因为传统广电媒体需要将视音频信号转化为模拟信号,数据体量大,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再加上技术上的限制,会产生信号丢失等问题,还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如电磁波等。[3]因此,模拟信号一直都是制约广电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落后于时展进程,难以满足群众需求。多媒体中的网络媒体主要使用数字信号,再加上光纤传输,提高了抗干扰能力,减少了信号损耗,极大地提升了广电工程运行质量,多方面满足了用户的视听需求。
(三)节目后期制作
广电节目后期制作的工作量很大,并且当代电视节目十分注重节目效果。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逐渐衍生出了很多适配广电节目后期制作的软件。以AdobePremierePro软件为例,作为广电行业最常应用的软件,在数字化音视频处理方面具有极强大的功能,不仅有广泛的适用范围,并且后期处理效果非常好。其可以根据节目制作要求,提供不同音视频,编辑也更加便捷。AdobePremierePro软件经过了多年发展,使用功能更加丰富,视频处理功能更加强悍,可以直接在AdobePremierePro软件平台上制作超高清胶片,还具备视频一键处理的功能,视频节目效果更容易被控制,技术人员可以利用不同音视频资源进行输出操作。同时,AdobePremierePro软件还具备AAF交换模式,使信号数据转换更加便捷。AfterEffect(AE)软件也是广电产业中常见的工具,作为成熟的视频剪辑软件,可以与AdobePremierePro配套使用。AE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主要负责专业视频处理、视频内容设计,具有功能丰富、路径强大、控制性好、剪辑质量高等优势,特别是新推出的AdobeAfterEffects软件,可以细分为standard和producingbundle两个版本,满足不同广电节目制作需求。前者可以为节目视频增加特效或插入广告等信息,使节目内容更加丰富;后者主要是用作混色背景,用于视频资源的后续处理。二维码技术作为近些年应用十分火爆的一项技术,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广电行业发展走势。二维码技术作为一种辨识性技术,几乎所有电视节目都应用过,如广电机构想要与用户互动或开展一些活动,都会在电视屏幕中展示出二维码,用户使用手机“扫一扫”功能即可获得信息,实现了群众与电视节目的互动。如用户扫二维码参加抽奖互动、发送弹幕等,缩短了群众与电视节目的距离,提高了电视台收视率。
五、结语
新媒体技术作为广播电视工程运营、维护的重要技术,其多功能特性也决定了广电工程功能的丰富性。同时,多媒体技术可以弥补传统广电工程的弊端,提高电视节目质量和娱乐性,拉近与用户之间的距离,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服务,保证用户满意度。因此,为了实现广播电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与研究,实现与广电工程的深度融合,进一步优化广电工程性能。
参考文献:
[1]王勇民。浅析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J].电子制作,2014(1):913-914.
[2]潘?.多媒体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实践分析[J].数码世界,2017(11):104-105.
广播电视最新技术【第三篇】
关键词:融媒体;新闻资源整合;新闻采编;选题策划;中央厨房
融媒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业务的发展,将面临更多挑战和发展机遇。因此必须认清传统广播电视新闻业务的特点,分析优势和不足,积极拓宽发展路径,跟随新时展步伐,创新广播电视新闻业务新模式。尤其需要充分借助大数据信息技术的支持,加大广播电视新闻业务融合发展,吸引受众的关注度,保持党媒的话语权和权威性。因此,广播电视新闻业务从传统业态形式应积极向多元化形式过渡,丰富新闻内容和宣传手段,完善业务结构,创新宣传方式,为广播电视新闻业务的发展注入更多新鲜活力。正面应对新媒体为广播电视新闻业务所造成的一定冲击,精准抓住发展契机,积极融入新时代媒体发展元素,夯实广播电视新闻业务发展基础。
1.浅析融媒体
广播电视新闻业务在融媒背景下的发展与应对措施,必须正确认识与理解融媒体。新时展与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的普及,在很多方面都在不断渗透新技术与发展新形式。在这种条件下融媒体应运而生,集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于一体,将传统媒体形式与新时代媒体形式相融合,打造复合型发展媒介。在媒介载体以及广播、电视等传播模式基础上寻找融合共同点,积极进行互补优化,科学进行宣传以及其他方面整合。融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新媒体形式与传统媒体形式的资源通融,并且做到了宣传互融,实现了内容兼容与利益的共融。[1]在融媒发展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业务衍生出更多产品形式,利用自媒体等网络平台形式进行信息传送,拉近与大众之间的关系。了解大众需求的同时,保证信息能够实时准确的传递,打造更完善的信息交互平台,并实现资源共享。[2]
2.传统广播电视新闻业务特点
灵活性与时效性相对较弱。信息数字化时代每天都会形成数量巨大的信息,受客观因素影响,传统广播电视媒体的传播速度以及传播数量和丰富程度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缺少灵活性与时效性,这是传统媒介的特点。相较当下的信息时代,也不符合新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于获取信息的基本条件。如广播电视的采编流程具有较强稳定性,主要为选题、采制、编辑、审核、播放,这就导致新闻从选择到播报需要一定时间。[3]与此同时,广播电视对于新闻的真实性、权威性极为重视,审核新闻时也非常严格。一般推行编辑到部门主任再到分管领导的三审把关制度,这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新闻的灵活性与时效性。另外,受客观因素影响,广播电视在播出新闻时都有着固定的时间,只有重要新闻、重大事件以及报道价值极高时才会进行直播,这也使得受众无法第一时间获取最新新闻信息。[4]
新闻内容丰富性受限。传统的广播电视在播出新闻时需要通过严格审核,新闻写作模式的自由度与灵活性也相对严谨,播出的时长也有时间性,丰富性也受限。如广播媒体仅有声音,缺少新闻画面,播出时间受到一定的约束,模式具有单一性,新闻内容也缺少丰富性。再就是,人们要通过收音机去收听广播的习惯已趋于淡化,当前车载收音机收听广播是主要方式。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快速获取所需的各种信息,形成网状传播,而信息的模式与内容上也有着极强的丰富性和灵活性,这是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所缺乏的。
新闻节目缺乏评价标准。融媒体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新闻的管理范围,这导致全范围覆盖管理模式的实现有着较大的难度,进而使得部分质量较差的广播电视节目浮现出来,当前受众的审美程度在不断提升,对节目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有些内容不吸引人、形式老旧的节目,或收视率低下的节目还能出现在荧屏上,这就是节目评价出现了问题。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受众也是检验节目质量的最好评价。如果节目不能贴近百姓生活,不贴近社会,这样的节目也很难生存。这对融媒体背景下电视广播新闻业务的发展有着直接影响,甚至还会阻碍其发展。[5]想要进一步提高融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质量,就需要结合实际需求强化广播电视对新闻节目的评价,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体系。
3.融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业务创新发展有效措施
针对融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业务发展短板进行分析,制定创新发展有效措施,更好地适应融媒体发展趋势,加快广播电视新闻业务发展步伐,融入更多新的发展元素,打造新的广播电视新闻业务发展模式。
对新闻采编模式进行优化升级。新闻采编模式的升级优化是适应融媒体发展要求的重要举措。根据对广播电视新闻业务的了解知道,新闻采编模式比较固化,虽然能够及时传递新闻信息,但是整体结构较为“硬化”,不能很好地为观众带来新鲜感,逐渐对新闻传播形式失去兴趣。[6]不仅如此,固化的传播模式下,观众体验感不断下降,这不仅限制了新闻编辑的创新,同时也阻碍了广播电视新闻业务的创新发展。针对这种情况应加大创新探索力度,及时对新闻采编模式进行创新升级。根据新闻采编模式与广播电视新闻体系要求,新闻采编模式的优化升级可以考虑从两方面着手。寻找更多新闻采编的渠道新闻采编渠道的拓展,在很多方面为融媒体优势地发挥创造有利条件,同时还能够满足新时展要求,积极推动广播电视新闻业务创新。在基本新闻信息采编基础上,从各方面进行形式创新,以多样化特点赋予新闻采编更多吸引力,同时也要保证新闻时效性,对新闻进行深入挖掘,把目光更多放在新闻背后和新闻的追踪方面,将新闻价值充分凸显出来。在此基础上,新闻采编人员也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和职业操守,增强对新闻的锐度和灵敏度,跟上融媒体发展步伐,增强新闻信息的观察力与分析力,从贴近百姓的角度去进行新闻采编。新闻价值的体现始终是群众关注的焦点,新闻价值挖掘始终是新闻采编的核心,这个核心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价值取向、政治方向。如作为城市台中较有影响力的广东省梅州市广播电视台,在新媒体处在方兴未艾的五年前,就意识到传统广播电视应未雨绸缪,因此始终处在改革发展的前沿。其中一档民生节目,叫《民生820》,创办15年来,收视率和影响力一直稳居广东民生类节目前茅。而更具亮点的是,民生820的微信公众号成功进入全国500强公众号,2020年全年阅读量破亿次。2020年该微信公众号点载量超22万次,65篇10万+推文,其中2020年1月25日的1篇推文,达到了219万+的阅读量。而梅州市广播电视台的新媒体平台“无线梅州”,也是非常具有影响力的传播媒介,在各类节目和活动直播和首发上频频创新,展现了一个地级城市台的活力与创新力。如2021年新年伊始,无线梅州新媒体平台就以多媒体的形式推出《飞向百年》系列节目,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通过航拍和高清全景,展示世界客都、长寿梅州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的蓬勃力量,向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献礼。新闻采编策划力度要加强针对新闻采编工作创新,在渠道多元化基础上,还要加强新闻采编的策划力度。结合传统采编形式中的短板,积极将融媒体背景下所提供的新闻采编优势充分发挥。传统的广播、电视拥有的权威性和话语权不容置疑,在融媒体的背景下,传统媒体一定要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加强节目的策划选题,让节目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调整相对单一的新闻途径,在新闻采编中,可借鉴微信、微博、快手、抖音等的传播形式,纳为己用。在保持真实性、及时性的原则上,采集新闻素材,如音频、图片、视频或者动画等,以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获得关注,报道形式也得到创新。不仅如此,信息传播的同时还可以增加互动环节,及时与受众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大众的需求与关注热点,由小见大、由表及里,通过策划让新闻创新让节目创新,在保持传统广播电视“第一”权威性的同时,实现传统广播电视业态的创新发展。
加大新闻采编内容创新力度。新闻采编内容创新首先需要做好新闻采编选题,其次是从制作形式上标新立异,最后是明确新闻采编的核心内容。新闻采编选题的优化新闻采编选题优化是新闻制作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新闻业务创新的关键内容。具有吸引性和百姓关注度高的选题,才能第一时间抓住群众的眼球,激发群众对新闻的好奇心或者关注度。选题应该有侧重点的选择,尽量从热点事件或者群众比较关心的事件角度出发,当然还要确保选题不能脱离民生,让群众觉得自己与新闻选题比较遥远,不利于拉近与群众的关系。选题需要尽可能将群众关心的问题展现出来,能够真正表达群众心里的想法。如辽宁卫视《第一时间》新闻节目,节目在融媒体背景下不断尝试新鲜样态,所有新闻采编以及内容的选择,都始终以新闻时效、深度以及影响、特色等为标准,深入到群众中了解群众的困难。如文章前面所述的梅州电视台的《民生820》节目,创办宗旨就打出“民生820,真情为百姓”的口号,实践证明,该节目能一直获得百姓的支持,收视长虹,最大的原因就是该节目能俯下身段为老百姓办实事、解民忧、纾民困。该节目中的“社会扫描”和“热点关注”小栏目,每期选题均能紧扣社会关切,找到老百姓关注的切入口。基于此,传统广播电视在巩固传统地位的同时,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新媒体传播媒介,做到传统与现代兼容并蓄,同时发力,长短结合。利用新媒体传播媒介精准快第一时间,利用传统广播电视传播途径进行深入报道,把传统优势做强,把媒介优势做优,巩固地盘,拓宽阵地,此乃传统广播影视行稳致远的一大筹码。构筑新闻采编“中央厨房”新闻采编“中央厨房”应该成为当下传统广播电视的优势资源和独特之处,传统广播电视单位从业人员众多,专业素质高,采编设备先进,管理机制完善,这是一般社会传播机构所不及的。在新闻采编制作中,传统广播电视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资源,通过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把统一采购的新闻素材打包放入“中央厨房”,供各个栏目根据选题和报道方向优化。这样不仅可以让新闻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作用,减少人工成本,提高新闻采编质量,让新闻报道呈现“百花齐放满园春”的景象。当然,新闻采编“中央厨房”的建设也是一个庞大系统和持久的过程,它需要传统广播电视机构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但是从长远发展的眼光来看,这将是传统广播电视媒体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所在,有了这个“中央厨房”就能够把新闻的话语权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任凭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
创新新闻资源科学整合手段。融媒体背景下,如何对多种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成为广播电视新闻业务关注的重点内容。及时将传统新闻业务资源整合模式进行创新,以新的新闻业务整合形式,实现新闻资源的科学整合,为广播电视新闻业务的创新注入更多新鲜血液。应用更多新技术,技术是资源整合的重要组成,如4K高清技术,5G技术,打破传统新闻资源整合的局限,以相互辅助的方式,确保融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业务内容更优化,主题更突出。具体资源整合创新可从下面着手。一是以广播电视新闻业务作为核心,打造专业资源整合平台。尤其是技术资源方面,所有整合优化都必须在新闻业务的统筹规划下完成。加大专业技术培训力度,做好技术资源优化,所有资源整合工作都能够按部就班的完成。在整合平台基础上,加强新闻生产链条的联系,做好新闻业务与资源整合融合工作,新闻采集与信息审核等都要根据规定要求完成,将融媒体为新闻业务带来的丰富性与有效性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二是进一步完善新闻业务协调机制。融媒体背景下,新闻工作者专业素养应得到更好的加强,尤其是更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很多方面需要从业人员相互协作完成。在这种条件下,必须对协调机制进一步优化,从管理到组织等一定要形成完整的体系,这样才能保证新闻业务开展的高效性,所传播的新闻,实现百姓开心和政府满意的最大社会效果,呈现新闻传播的最大价值,展现新闻机构的社会担当。
4结语
广播与电视技术范文【第四篇】
关键词 三网融合;广播电视;EoC技术
中图分类号TN9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0)33-0265-02
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现代数字媒体和信息的服务,在2010年1月1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提出了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的决定。通过构建国内主要城市示范网,利用10年左右的时间建成我国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的阶段性目标。此次会议在提供了有线电视网络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广播电视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完成传统广播电视网络从单向传输向双向传输的过渡,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技术产品是实现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的技术基础和决定条件。EoC(Ethernet over Coax)技术是目前最为经济、技术较为成熟、适合NGB广播电视网络且发展较快的一项技术。本文简要介绍了NGB广播电视网络,并对EoC技术进行了浅要的研究,对EoC技术的应用前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1 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技术
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ext Generation Broadcasting,简称NGB)是由广电总局与科技部签署国家高性能宽带技术网和中国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协议中提出的。利用现有有线电视数字化和移动多媒体广播为基础技术平台,在“高性能宽带信息网”核心技术支撑下,开发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以三网融合为基本特征的国家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NGB广播电视网络,能够满足三网融合、有线无线结合和全程全网的技术要求。NGB核心传输速度要求达到1 000kM/S,用户接入速度40M/S,可提供高清数字电视、高速数据接入和语音通话的服务,即实现三网合一;同时还具有信誉度高的服务保障和可管理特性,能够满足未来数十年内国家信息化网络建设的总体要求和战略目标。
2 EoC技术研究
EoC技术符合NGB广播电视网络的要求,能够以很低的运营成本为用户提供现代数字化的广播电视服务。EoC技术分为无源EoC技术、低频有源EoC技术和高频有源EoC技术3种。其中无源EoC技术以低成本、高带宽而视为较具发展前景的技术手段。
无源EoC技术
将IP Data(以太网数据信号)和TVRF(有线电视数字信号)以频分复用技术实现同轴电缆传输,利用HFC网络将IP Data和TV RF混合信号直接传送至客户端,再由客户端信号处理系统分离出TVRF射频信号传送至电视机或者DVB机顶盒;分离出的IP Data信号输送至计算机。也可以将IP Data和TVRF混合信号直接传送至双模机顶盒,利用双模机顶盒实现IPTV等电视业务,同时在机顶盒上提供一个以太网接口,为计算机提供宽带上网的业务,组网方案如图1所示无源EoC组网基本拓扑结构。
无源EoC系统支持单个用户10M/S的速率,且标准化程度高,遵循以太网协议;客户端为无源终端,运营维护成本减小,系统稳定性提高;安装过程中不需重新铺设线路,有效解决了楼内重新铺设线缆施工困难的问题,建设成本大大降低。
低频有源EoC技术介绍
低频有源EoC技术采用5MHz~30MHz的频率,85M/S的传输速度传输500m远的距离。低频有源EoC技术能够通过分配器在低频段工作,网络适应能力较好;但用户端至少需要一个有源设备,成本较高。
高频有源EoC技术介绍
高频有源EoC技术采用800 MHz~1 500MHz的频段,每个频道带宽为50MHz,共29个频道。每个频道最大传输速率为135M/S;传输距离为300m~600m。高频有源EoC技术可与现有模拟电视、DVB数字电视、IPQAM等并存;可直接同轴电缆传送数据;网络结构适应性强,可结合EPON系统分步建设。但高频有源EoC技术需要更换优质分配器和电缆,且需用户端至少需要一个有源设备,成本较高。
H3C无源EoC技术与傲蓝E link系列无源EoC技术比较
华三无源EoC系统由数据/电视信号合成器和数据电视信号分离器组成,其中数据/电视信号合成器有可供6/12个用户同时使用。H 3C无源EoC系统电视信号采用47MHz~860MHz的高端频率,以太网基带数据信号采用~20MHz的低端频率,通过两套独立网络分别将以太网数据信号和电视信号传送值用户交换机,经分配器分为6/12路信号,再由6/12路同轴电缆入户,最后由用户家中EoC终端设备分离数据信号和电视信号实现上网与收看电视节目。
傲蓝E link系统由EoC设备将以太网数据信号和电视信号以频分复用技术将两个信号同轴共缆传输。根据我国电视网络频率分割标准,以太网数据信号在65MHz或45MHz以下频带传输,电视信号在87MHz以上频带传输,经客户端接入设备HFC将两组混合信号直接传送至用户终端,再由用户的EoC终端设备ETH分离数据信号和电视信号实现实现上网与收看电视节目。
两种无源EoC技术在充分使用现有同轴网络资源的同时,无需对入户电缆重新改造、布线,而且用户终端直接嵌入有线电视,无需其他附属设备和有源设备,网络运行安全稳定,运营维护简单方便,成本较低。但两种无源EoC方案只适合点对点的应用,且对日后展开高清视频点播和10M/S的以太网速率要求存在显然的不足。
3 EoC技术应用展望
EoC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其相关产品已经产业化。随着我国NGB广播电视网络建设的深化,FTTB被认为是是实现NGB广播电视网络最可行的方式,而在所有三网融合技术中,各种EoC技术无疑是实现现实目标成本最低的选择。在“三网融合”的趋势下,选择EoC技术不失为降低网络双向接入成本的最佳选择。尤其是无源EoC技术,在具有低成本、高达10M/S带宽的同时,网络改造工程量少也是其最具竞争力的优势,而且EoC技术完全可以实现100M/S的入户带宽。与高成本的光纤入户相比,采用EoC技术才是实现我国NGB广播电视网络数字化的最佳选择。
我国NGB广播电视网络从发展内容上说,提供高清晰数字电视、数字音频节目、高速数据接入和语音通话等三网融合服务,为教育、商务、文化、科技、卫生等行业提供一个综合性的信息服务平台。通过发展NGB广播电视网络,使其丰富的影音视频内容更好的为人民群众服务,改善人民大众的生活质量。NGB广播电视网络络掌握着未来数十年最宝贵的信息资源,在实现三网融合的过程中,信息化与网络的双向化是密不可分,二者相互依存,互相促进。EoC技术从其诞生就能够满足三网融合的要求,且适合星型网络、接入方便、操作简单、故障率低等特点。EoC的低成本优势,为其大规模的推广使用奠定了基础。充分利用现有广播电视网络资源,通过新的技术升级,在较短的时间内,以较低的成本实现我国广播电视网络的数字化,也符合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
参考文献
[1]唐文军。世界电信网络。华南理工大学网络信息工程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