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实用螳螂捕蝉的教学目标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精彩4篇)

网友发表时间 2689030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实用螳螂捕蝉的教学目标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精彩4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螳螂捕蝉的教学目标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第一篇】

《螳螂捕蝉》是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却不知即将被身后的黄雀啄食的故事,劝诫吴王一心想到眼前的利益,顾不到身后的隐患是危险的。全文分为“准备攻打楚国→少年巧妙劝说→打消攻打念头”三部分。结构紧凑,前后照应,生动有趣,寓意深刻。

学生对于寓言这种体裁并不陌生,但他们往往只注意故事的情节,不善于体会蕴含的道理。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抓住揭示寓意的语句,围绕形象的故事情节,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探究其中蕴含的道理,从而深刻地体会到少年巧妙劝说中显露出的惊人的机智与高超的谋略。在教学设计上着重体现以下两点:

一是体现合作式学习。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复述课文,小组合作,互讲互评;

二是体现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即在学生感到迷惘或是思维进入死胡同时,及时拨云见日,让学生享受到柳暗花明又一春的畅快。

下面例举课堂实录一个片断:

师:这位少年每天拿着弹弓到花园里转悠,一连三个早晨,露水打湿了他的衣服和鞋子都毫不介意,这是为什么?

生1:他在寻找猎物。

生2:不对,我觉得他是在寻找机会,好接近吴王。

师:理由呢?

生2:他听了大臣们的议论之后,才来花园里转悠,说明他正想办法要解决劝说吴王的问题。

师:有道理。大家赞成吗?

生3:赞成。我认为他是在故意引起吴王的注意。不然为什么连续去了三天呢?

师:他打着鸟了吗?他讲给吴王的故事是亲眼看见的吗?

生1:是亲眼看见的,不然怎么会讲得那么详细?

生2:不是真的,我认为他早已想好了对策,只是想借这个故事来劝说吴王。

生3:我也赞成不是真的,你想树那么高,树叶又密,他哪能对螳螂捕蝉看得那么清呢?

师:有道理,谁还说?

生4:我认为他或许以前见过,现在用他来说服吴王,更能表现出少年惊人的机智与谋略。

师:理解得相当深刻。他的做法妙在哪儿呢?

生1:吴王已下了决心,但他却说服了吴王。

生2:他不但说服了吴王,而且保全了自己的性命。

……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七嘴八舌地争辩着,议论着,不觉已到下课,仍意犹未尽。

教学反思:高年级的阅读教学,一定要提纲挈领地提出问题,引领学生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把问题不断引向深入。如本文内容浅显明白,但学生的理解往往只停留在表面,认为少年真的碰到这样的事,恰好用来说服吴王,这样就不能够充分表现出少年的机智与谋略。这时就需要教师把握契机,提出问题,引领学生去探究。比较人教版与苏教版小语教材,我感觉苏教版对学生的总体要求较低,而且要求不明确,这实际是给教师留下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但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很容易使学生的学习流于形式,一无所获。这就更需要我们教师吃透教材,并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挖掘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使学生不仅获得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得到阅读理解能力的不断提升。

螳螂捕蝉的教学目标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第二篇】

六年级语文《螳螂捕蝉》教学反思

今天,终于上完了教研组的公开课,同事们都很热情,我一上完,都围拢过来,热烈地讨论起我的课来。想起窦桂梅老师那时候上完课下来,非要“逼着”老师们说自己的三条缺点一事,心里便觉得暖暖的——不需要我一个个地“求”,大家都愿意把我课堂中的不足之处给我亮出来,这是一种多么大的信任与支持啊!在此,真诚地感激各位同事的指点,你们的批评是对我最好的帮助。

现将同事们的观点记录下来,以指导今后的教学工作。

得之处:

1、课堂结构比较好,首尾联系,让学生从吴王巨大的变化中体会到少年这段话的作用。

2、从学生的提问中提练出三个大问题,作为课堂的主线索,层次脉络清楚。

失之处:

1、缺少一个环节:螳螂捕蝉这件事和吴王攻楚这事有什么关系?

事实上,我把这个问题分裂开来问的,我问:螳螂、蝉、黄雀各指什么?这么一比较下来,就能发现如果按上面的问题来问的话,学生更能找到他们之间的关系,从而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由此看来,同样是一个问题,但问题的设计却大有学问。

2、遗漏一个环节:备课之初,想到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螳螂、蝉、黄雀眼前的利益和身后的隐患各指什么?可是在后来的备课中却遗漏了这个问题。这个问题的设计是下一问题“吴王眼前的利益和身后隐伏的祸患是什么”的伏笔,所以是不应当失掉的。而我,甚至于直接丢掉了。

由此看来,深入地探究,能够化解教学的重难点。

3、忽略了几个问题:(1)、“恍然大悟”的解释没提到(这个没想到);(2)、吴王的性格特点分析得不全面(这个阅读教材时想到了,但读了薛法根对本课的解读后,意识到重点人物应该在少年而不是吴王身上,于是在后来的设计中忽略了);(3)、课堂用语重复得过多,不够简炼(怕学生听不懂问题,往往会重复)。

由此看来,细到无痕处,才能有课堂的精彩。

探讨之处:

最后的习作训练——第二天,吴王怎么跟大家解释放弃攻楚的.原因,目的何在?是留着还是拓展成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螳螂捕蝉的事?

我个人认为留着是可以的。

联系生活实际谈也可以,但课堂有得必有失,不可能面面俱到,什么都谈。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强调吴王对“螳螂捕蝉”故事的理解,而且跟我们的课题《习作训练在语文教学中的开发和利用》联系起来了。但是我那个习作训练因为前面的伏笔埋得不够(比如说吴王的性格特点),所以在这儿说话练习就显得有点唐突。

当我设计完一份教案后,我往往容易被教案所牵制,而无法跳出教案,超越教案,所以一开始就忽略的问题在后面的修改中往往不容易被发现。这是我在今后的课堂中更应该注意的问题。

课堂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只是,今天的课堂遗憾得多了点。尽管后来有同事称赞我“完全改变了以往上课的风格”,称赞我“进步很大”,但面对这么多课堂中生出来的问题,我没有丝毫的喜悦感,反倒生出“路漫漫其修远兮”的紧迫感和压力感。

螳螂捕蝉的教学目标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第三篇】

咱先当回数学老师,为本学期算一笔账:本学期不满19周,除去法定假日3天,剩下不足18周。假设留2周毕业复习的时间,每周6节语文,其中2节用于作文,能用来阅读教学的共计为4×16=64课时。要教学24篇课文+7个练习+1个习惯培养+1个《学和做》,共计33篇。这样算来,平均每篇课文的教学时间约2课时。每篇课文要完成的任务:学通课文、完成1次课堂练习、完成《补充习题》、完成《自主练习与检测・小学语文作业本》(选做)、背诵有关课文段落、硬笔字练习。其中后三项可借助家庭作业的20分钟完成(每天语数外家庭作业时间不超过60分钟)。

当然,课外要完成的还有很多:预习、巩固字词、复习背诵70首必背古诗、阅读《新人文读本》、阅读考级的目录规定的课外书、完成每周1篇的读书笔记、每周1篇的日记等。

五严的利剑时刻悬在头上,你不高效行吗?古人有“穷则思变”的名言,如今的语文教师也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检测”就是一条不错的出路。假如教师把时间尽量留给学生,让学生用《补充习题》里的题目来“当堂检测”,用课堂练习来“当堂检测”,如何?

我仔细研究了《螳螂捕蝉》一课的补充习题,觉得作为“导学”提纲和“检测”题都很合适。第一题写八字成语,意在帮助学生积累成语;第二题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意在帮助学生理解少年的智慧;第三题关于《螳螂捕蝉》的一段文言练习,为拓展练习,重点理解“其”的意思;第四题为说写能力的训练,意在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说在课堂上看《西游记》的李欣然同学。

明确思路之后,前置学习安排了两项任务:一是会读,二是会写生词并要求找两个八字成语。

一上课,解题之后便开火车分节读课文,全班37人中有12人各读了一节,除一人读破了句子,其余基本顺利。对少许字音作了纠正,问题不大。然后交流了自己找的八字成语,再以《补充习题》第一题检测,要求写四个,错误极少。

接着分角色朗读,男生都是“吴王”,女生都是“少年”,我则是作者,一边读一边对有疑问的地方做上记号。没想到学生基本能够进入角色。

质疑过后,讨论交流明白的道理,讨论对人物的看法,然后以《补充习题》第二题检测。此题4个小题目:大臣和少年的劝共同之处是什么?带来的结果各是怎样?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从吴王由“固执”到“恍然大悟”的过程中我们体会到什么?1-3题出乎意料的顺利,第4题的回答百花齐放,大体为两个方面:或体会到少年机智,或懂得做人做事要同时注意眼前利益和身后之患。真的不能低估学生的学习能力。

对于拓展题,正确率也出乎我的想象,除“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中的“其”有七八个学生做错,其余基本正确。

第四题,先让同桌轮流当“陈老师”用螳螂捕蝉的故事来劝说上课读《西游记》的“李欣然”,然后我当“李欣然”,听学生上台来“劝”,劝得有条有理的我接受,劝得不到位的我再反驳,然后再劝。交流之后写在补充习题上。

一节课的时间完成了以上任务,下一节课用来进行复述训练并作课堂练习。

看来两课时完成1篇课文的教学并完成两个练习是可能的――前提是学生能学会的坚决不讲。只要教师组织得紧凑,引导得当,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思考、练习,就会有高效的语文课堂。

螳螂捕蝉的教学目标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第四篇】

《螳螂捕蝉》是1篇寓言故事,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决定攻打楚国并不准别人来劝阻。千钧一发之际,一位少年巧妙地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说吴王,使他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警戒人们。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抓住书后面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从而深入感受课文内容。

1、少年讲的故事巧妙,发人深思。

抓:“知了 螳螂 黄雀 少年”之间的厉害关系来理解,以及他们与吴国、楚国、其它诸侯国之间的关系来理解。

2、少年劝阻的方法间接巧妙,使人容易接受。

抓少年和大臣们不同的劝阻方式来理解。

“吴王为什么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这个问题理解了,随而理解“一个人只看到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是危险的”就不难了。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2689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