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同志先进事迹

好学发表时间 3338606

【前言】这篇由网友“好学”分享的“同志先进事迹”优秀范文,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办公学习更轻松,希望对您有所用途,喜欢就下载支持吧!

同志先进事迹 篇1:

聆听了鲍卫忠法官的先进事迹报告会后,我深深地被鲍卫忠同志司法为民,竭忠尽智的情怀所感动。鲍卫忠法官做到了“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第一次去被执行人家里,因为顾及到被执行人身处农村,人来人往,他特意选择了不穿制服,不开警车,真正做到了群众的知心人。在观看鲍卫忠法官的先进事迹报告会时,看到鲍卫忠法官帮助被执行人打开销路,有效解决执行难的同时,又帮助被执行人找到了谋生之道,我想到了“但愿苍生俱保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他踏遍了低山村的村村寨寨,他时时处处都把司法为民刻到了骨子里,他说“我们迈出去的是脚步,带回来的是民心;俯下去的是身板,竖起来的是信任。“路的尽头是百姓的心头,在鲍卫忠的身上,我看到了真挚的信仰、朴素的`热爱和司法为民的情怀。

曾经在我刚刚步入法院工作岗位的时候,我决心终生用自己的辛勤跋涉,去感受法的脉动与心率,去探寻法的精神与真谛,随着工作年限的日益增长,我渐渐地意识到法律工作不能只关注法律规定,更要当一个有温度的法律人。

绿叶无悔扑向大地,是报答泥土芬芳的情意;鲜花无悔凋落于风雨,是因为它曾有一段生命的美丽,虽然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法院工作人员,犹如满天繁星、默默闪烁,犹如沧海一粟、静静流淌,我要向鲍卫忠法官学习,学习他对法律的真挚信仰,学习他司法为民的情怀,既然选择了法官这个职业,就注定选择了忠诚,选择了无悔。我们渴望的不是钱财,也不是虚荣,而是公正与公平;我们远离灯红酒绿,沉浸于思想的恬静清明之中,追求的是人格的完美;我们的极乐之地不是权力,而是中国的法治化道路,实现法治是我们的梦想,我们坚信法官是法治化道路的扛鼎之人,司法公正和法治化道路将在我们脚下越走越宽。

逝者长已矣,生者如斯夫。鲍卫忠法官虽已逝去,但他的赤诚法魂、为民情怀将长存于天地之间,就像前进的光指引我们前行的路。就像一滴水投入大海的怀抱,在法院系统这个大家庭里,我只是最为普通的一员,我的工作是平凡的,在平凡的岗位上有一份光发一份热,是每一个人的神圣职责, 我要向鲍卫忠法官一样,把自己的青春镶嵌在平凡与崇高的职业之间,用自己的热血铸就法徽的光芒。

同志先进事迹 篇2:

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普查,同时,经济普查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事业,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普查进展顺利与否,对全社会来说举足轻重。此次普查涉及面广、要求高、难度大,穆棱市统计局经济普查办对此次普查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认真部署,确保了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普查开展过程中,也因此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先进单位与个人,其先进事迹如下:

20xx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拉开序幕,xx市统计局副局长xx,明知普查苦、普查难,还是肩负起普查办主任这个重担,他发扬攻坚不畏难的精神,欣然接受任务,负责全市经普工作的组织实施。他深深感到,摸清家底责任重大,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很重,必须全身心的投入到这项工作中。

一、学习业务,勇解难题

市经普办成立之初,蓝非同志深感重任在肩,第一次经济普查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谁先行一步谁就会占有一定优势。于是他在没有接到上级安排任务前,从网上下载了大量普查材料进行反复学习,并且把他认为必须掌握的业务要点分发给其他同志学习。在他的带动下,市经普办形成了学普查、钻普查、议普查的良好氛围,为开展经济普查奠定了坚实的业务基础。

对普查中统计专业知识不足的问题,他首先自已积极参加省普办和市普办的培训会,认真学习业务知识,然后分批、分阶段多次组织开展全市业务培训会,他还定期召开业务知识答疑会,解决大家普查中的业务问题。特别是对工作中的难题,不上推、不下压,自己想办法,带领大家排除困难,高标准解决好。

二、认真负责,作风扎实

他对工作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率先垂范。他几乎每天早来晚走,为的就是安排好当天和下一天的.工作。每天的经普工作使他精疲力竭,但他仍坚守在经普第一线,无论填表、录入、审核、改错,还是查找遗漏单位都能见到他的身影。他的敬业精神为其他同志所折服,也深深影响和带动了经普工作的其他人员。

三、精心组织,协调各方

经济普查是一项涉及全社会、覆盖各方面的工作。xx深知,仅靠自己一个人强不算强,只有大家强才是真正强。于是,他加强组织协调,坚持以身作则,充分调动全市普查人员的积极性。针对经普清查摸底阶段时间紧、任务重、普查单位数量多、涉及面广的实际,根据工作进度,他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安排工作,每一项工作都实行专人负责制。一项项工作丝丝相扣,紧密联结,这种合理分工,保证了普查工作高效运转。

xx就是这样一位在普查工作中,既做指导员又当战斗员,带领全市普查员圆满完成了普查任务。

同志先进事迹 篇3:

人的生命最宝贵,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而有人却把忠诚看得比生命还要重要,为了自己的诺言,他把自己仅有的生命都奉献出来了,为了自己的职责,他把生命都置之度外了。他是忠诚的丰碑,是党员的榜样,人民的英雄,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人民检察官。他有着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的高尚情操;有着忘我工作、忠于事业的职业风范;他有着秉公执法、一心为民的优秀品质;还有着对党忠诚、永不褪色的崇高精神。他就是人民的检察官—杜云。而43岁的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丛村村医蓝云则被称为“生命的守护神”,他身患癌症4年多,仍坚持带病行医,担心自己不久于人世后无人给村民看病,又送妻子到卫校学医,继续为群众看病。蓝云医师在贫困的环境中扎下了根,奉献自己,服务他人,多少次在山间独行,多少次在暗夜中行走,有了他,村里少了死在送往乡卫生院路上的小孩与老人,有了他,村里的人们不再为疾病担忧害怕,他就是他们的守护神,是最无私的白衣天使。

杜云、蓝云同志是新时期人民检察官、白衣天使的优秀代表,是模范共产党员的先进典型,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时代先锋。他们忠于职守、顽强拼搏、严于律己的模范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质,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作为党的人民,我们就应该坚守对党的信仰,坚持对党的无限忠诚!

学习杜云、蓝云同志的先进事迹,由衷感到对他们敬重,情不自禁为之所落泪。在他们身患绝症后,还是把自己的工作,把人民放在首位,杜云同志说:“工作是他最好的药”这句话给我留下深深的烙印。而蓝云同志心系群众,以大局1

为重,身患绝症后仍以顽强的毅力穿行在大化之间,含辛茹苦救治病人,则表现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我们为我党的队伍里有着这样为国家为人们坚贞不移无私贡献的优秀检察官、农民医生而感到骄傲,他们的故事无时不触动着每一个人的神经,感动着每一个人的心灵。他们在人生之路上超越和攀登中,所展现出来的一份对党、对人民、对事业的无限忠诚,让每一个善良的纯真的人为之感动。他们心系民情,为民解忧,倾心付出,服务群众不摆架子、从不放弃,获得群众的拥护。

杜云同志、蓝云同志身上体现着一种无私奉献、扎实干事的传统革命精神,学习杜云、蓝云,就要学习他们的精神,学习他们忠诚于党,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为党旗增辉的崇高精神,学习他们忠诚于人民,执法办案、执医诊病始终为老百姓服务的宗旨意识,学习他们忠于职守,把热血、青春及生命融入事业的高尚情操。作为一名疾控工作人员,更加应该去学习他们的精神,学习他们的为人处事的方式,时时刻刻都记着自己永远只是人民的公仆。两位同志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党和人民。他们站着,是一棵参天的大树;倒下,也是一座不朽的丰碑。杜云、蓝云的事迹更像一块明镜,照出我身上的不足,让我时刻都意识到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时刻鞭策我做事要踏实认真,时刻提醒我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疾控中心作为窗口单位,无论接待来访,还是办理业务,就应始终坚持执法为民,坚持理性、平和、文明、规范,做到生人熟人一个样,干部群众一个样,问题大小一个样,态度好坏一个样,本地外地一个样,辖区内外一个样,始终以最真诚的感情、尽最大的努力为老百姓服务。

当我看到两位同志身患重病还冲在一线的先进事迹时,其“心系工作,惟独没有他们自己”的精神再一次感动了我。扪心自问,作为健健康康的我们,平时的工作再苦再累,这点付出其实又算得了什么呢?我们要多想想得到了什么,不抱怨我们付出什么;多思考还有什么差距,不自满于小小的成绩,不固步自封停滞不前。毛主席曾说过:“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为人民服务不难,难的是他们十几年来始终如一地做到了这一点,这种矢志不渝的“恒心”告诉我们,任何成绩的获得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持久地追求和坚持。确实,我们的工作,我们的事业,无不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付出和努力。必须坚持不断学习、提升素质、追求创新。只有拥有“恒心”的支撑并贯穿工作始终,个人的潜能才可能被发掘,工作的素养才能被培育,良好的业绩才能被获得。我们要以杜云、蓝云同志为榜样,认真学习他们“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学习他胸怀远大理想,为党旗增辉、为疾控添彩的崇高追求;同时,将他们的精神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促进我市疾控工作的发展。

“干一行,就要钻一行、精一行、爱一行。”这就是贯穿杜云人生旅途始终的座标和信念。他们无暇顾及自己的小家,却一直站在祖国这个大家的前线,杜云说:“为人民办事时我的责任,得到人民支持是我一生的荣耀,为人民多说一句公道话,他们永远不会忘记你。”我深受感动,不仅从思想上得到洗涤,更让自己充满动力,杜云同志的崇高精神激励着我们勤奋工作,爱岗敬业,恪尽职守,顽强拼搏。我们要以杜云同志为精神标杆,生命不息、学习不止,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将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无限的为民服务事业中去。学习杜云、蓝云同志,就要象他们那样把燃烧的激情与生命融入到疾控事业中去,用坚实的步履攀登知识殿堂,让闪光的生命在追求知识的拼搏进取中得到升华。要以他们的精神为动力,做到立足本职,坚定信念、刻苦钻研、甘于奉献,培养爱党爱国的良好作风和优良品格。

同志先进事迹 篇4:

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采访沈浩事迹,让记者一次次感动的,不是什么轰动性的大事件,而是他把群众的点滴难处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解决到实处,用一片真心换来了与群众水乳交融、生死相依。

让群众感到离不开,对干部来说是最大褒奖、最高信任,是一名党员干部应当追求的最高境界、最难能可贵之处。基层干部与群众相处在一起,最有条件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能不能真正融入群众之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沈浩在小岗村挂职工作6年,做了多少在一些人眼里属于“鸡毛蒜皮”但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小事,没人记得清了,能讲出来的.只是一个个生动的事例——老奶奶的拐杖坏了,他不声不响从外地带来送过去;智障村民天寒衣单,他二话不说脱下大衣为他披上;村里的五保户生病住院,他自己掏钱将其送到医院;村民住房出现危险,他连夜冒雨动员搬迁……

凡是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无论大小,只要群众有反映,都真抓实干,及时处理。这是“沈浩精神”的一个深刻启示。

基层干部处于生产生活第一线,接触最多的不是大项目、大工程,而是群众的家长里短、柴米油盐。这正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所在,群众也正是从干部对待这些事情的态度上看基层干部是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看党和政府是否真正代表人民利益。能不能做好事关群众利益的小事,是检验基层干部素质的“试金石”。

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尽心竭力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是基层干部的职责所系。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基层干部以沈浩同志为榜样,牢固树立、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党的执政基础就会稳如泰山,党的战斗堡垒就会坚不可摧。

同志先进事迹 篇5:

在司法工作一线的24年里,鲍卫忠的足迹踏遍了佤山村村寨,扎根基层,无怨无悔,始终奋斗在执法办案、服务群众最前沿,为党和国家法治事业、人民司法事业奋斗到生命最后一刻,深刻诠释了一位新时代优秀共产党员、模范法官的忠诚与担当。

在工作中,鲍卫忠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理念,以实际行动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他深入到田间地头,走进一家一户,俯下身子办案,掏心窝子干事,获得了当事人的'一致好评。工作的24年间,鲍卫忠的办案行程累计上万公里,日复一日在熟悉的道路上往往返返,他能清楚地记得村里谁家小孩留守,寨子里有几户老人,执行案款数额一般不大,但是却关系着民族群众的个人和家庭利益。司法“卫”民、竭“忠”尽智,短短的八个字,却意味深长地描绘了他作为一名边疆基层少数民族法官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牢记宗旨、一心为民、公正司法、担当作为、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一生。

作为一名基层法院的法官,要坚持学习他这样的精神,铭记民生无小事,牢记初心使命、践行司法为民。始终紧盯人民群众在打官司过程中的急难愁盼问题,始终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根本评判标准,以“就是头拱地也要把人民的事办好”的精神,持续用力办好群众来信“件件有回复”,用心用情办好群众身边每一个小案。

同志先进事迹 篇6:

近日,我学习了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感触十分深刻。杨善洲同志一生爱国爱党,无私奉献,事迹感人。

杨善洲同志出身贫寒、经历坎坷,做过石匠,饱尝了作为一个农民的所有辛酸苦辣。凭着一腔热诚、脚踏实地的奋斗一步一步成长为领导干部后,60年如一日两袖清风,始终保持恪守信念,清正廉洁,艰苦朴素,忘我工作,一心为民的高尚情操。为了履行自己当初“为当地群众做一点事实不要任何报酬”的承诺,他退休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详晚年的机会,义务反顾的扎进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艰苦创业,一干就是22年,建成面积8万亩,价值1亿多元的林场并将林场无偿献给国家。

他始终如一地坚守着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始终如一地践行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始终如一地发挥老有所为的奉献精神,是老干部的优秀代表,是创先争优的突出典型,是广大党员干部的学习楷模。作为退休站一名普通干部,更加坚定了我学习和追求老书记“人格重如山,名利淡似水”的理想信念。我们必须要有顽强的意志,必须只争朝夕,从点滴做起,不能好高骛远,立足岗位,脚踏实地,端正心态,勤勉敬业,从方方面面学习杨善洲同志的光辉事迹。

一是学习他永葆本色、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杨善洲同志入党六十年来,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把“随时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牺牲一切”作为自己的铮铮誓言,时时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自己。他坚信共产主义,牢记党的宗旨,立场坚定、意志坚强,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二是学习他树立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理念,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始终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以坚定的信念展示共产党员的风采。

三是学习他无私奉献、先人后己的高尚情操。他“为官”多年没有为家人安置工作和捞上一册“农转非”本本,连组织上给予的`正常政策照顾也被他婉言拒绝了。他也没有给家里盖上一间像样的房子,时常对家里人说:过日子,吃处有个锅,睡处有个“窝”就行,却把个人大量的积蓄投入到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上,他把价值3亿元的林场无偿移交给施甸县人民政府,县里要奖励他10万元,他坚决不要;市委、市政府奖励他20万元,他又把大部分捐献给教育等社会公益事业。试想,如今这样的干部、这样的领导还有吗?这正是杨善洲老书记人格魅力的高大和高尚所在,他永葆本色、锲而不舍的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是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学习的楷模。

四是学习他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不图名、不求利、不谋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一尘不染,坚持以德立身、以公处事、以廉树威,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学习杨善洲同志,就要学习他艰苦朴素、苦干实干的优良作风。杨善洲同志穿着朴素的服装走上各级领导岗位,仍以普通群众的心态往来其间,以赤诚之心对待群众。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以一团火的激情,脚踏实地,扑下身子,努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要求的业绩。

五是要学习他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革命精神。盛年时期,他废寝忘食,夙兴夜寐,忘我工作;年事已高仍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退休后把植树造林作为为党为人民服务的又一新起点。出于对他几十年卓着成绩的褒奖和关心,省委曾让他到昆明居住,并到省人大会工作,但他婉言谢绝,把“我要回家乡施甸种树,为家乡百姓造一片绿”一句话说得铿锵有力。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就要像他那样,永葆锲而不舍的精神,活到老学到老、拼搏到老、奉献到老,把毕生献给党和人民的事业。

作为退休站一名普通干部,我将时刻以杨善洲同志为榜样,把他的精神落实到具体工作中,真正以退休职工的利益为重,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到以人为本,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以赤诚之心对待退休职工,努力为退休职工办实事。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作出更大的贡献。

同志先进事迹 篇7:

近期我们学习了被称为“民工局长”、“招工局长”、“卧底局长”的沾益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陈家顺的事迹。人们无不为他“贴心为民”的事迹所感动。作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战线上几十万名工作人员的优秀代表和先进典型陈家顺同志恪尽职守、爱岗敬业、服务群众的亮丽风采让我深受感动、深受教育。

学习之后我深有感触:做好我们的本职工作就要求我们每一个国企员工都要向陈家顺同志那样切实做到敬业、坚韧、求实门心思和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作要发扬敬业精神,更要发扬奉献精神。要把责任看重一点,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冲在一线;把地位看轻一点,不为个人进退而坐思行想。把事业看重一点,爱岗敬业,工作中苦干、实干、多干;把名利看轻一点,名利面前不计较、不攀比、不失衡;把别人看重一点,学会主动照顾别人的需求;把自己看轻一点,谦虚谨慎,甘为人梯。真正展现出新时期国企员工应有的品格风尚。

贴心为民,做打造一流人社机关的践行者陈家顺同志之所以获得“民工局长”、“农民工的贴心人”、“卧底局长”等众多殊荣和美誉深受群众爱戴,原因就在于他始终与老百姓心相连、情相依ネ呼吸、共命运。在于他视人民群众为衣食父母、诚心诚意当人民公仆。

陈家顺同志远赴浙江义乌担任驻义乌工作站站长的5年ハ蛘憬、江苏等地输送务工人员上万人次在他的努力下,沾益县务工人员返乡率由最初的80%下降到5%以内。如果没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勇于拼搏的'勇气、坚忍不拔的毅力,陈家顺同志又谈何完成劳务输出任务?“驽马十驾スυ诓簧帷薄

陈家顺通知给我们国企员工做了一个非常好的榜样,做好我们的本职工作,做好国企的员工,就需要我们每一名同志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ジ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善于发挥主观能动性,勇于艰苦创业。只要我们把本职岗位作为成就事业的舞台,勤思敏行,以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闯劲,努力向更深层次挖掘,向更高层次发展,就一定能实现自己和公司的打造发展目标。

通过学习陈家顺同志的先进事迹,我看到了我的工作不足之处,也看到了我工作方面的努力方向。在接下来的工作生活中我会时刻以陈家顺同志为榜样,监督督促自己,做好本职工作,做好国企的员工,为公司的发展尽最大的努力。

同志先进事迹 篇8:

人生的一笔财富”,正是自身的坎坷,让她充满了对生活的感恩,她总是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关爱全身心沉到底层。下面是网友跟大家分享的丁莲事迹,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

作为《红河日报》的一名民生记者,丁莲以百姓情怀一直把笔触深入基层,记录百姓疾苦,反映群众呼声,写出了许多真情实感的新闻报道,通过这些报道,让很多人得到了社会的帮助。与此同时,丁莲在工作繁忙,收入不多的情况下,还一直致力于关心帮助贫困人群,坚持从精神上、物质上给予他们长期帮助。她还组织发起了对边远山区贫困学生的助学扶智活动。我们越是接触丁莲,了解丁莲,就越能感受到她至情、至真、至善的情怀。

丁莲事迹:2002年

丁莲接到一条采访线索,原革新矿有一职工子女杨西坪患有脑瘤,却因家庭困难,无钱医治。丁莲根据采访,发表了《我是妈妈的希望我不能死》的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杨西坪的病情一下子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市总工会还带头进行了捐款。但为了筹集更多医疗费用,丁莲拿着报纸找到了社区,为社区书写了捐款倡议书,希望能发动社区群众为杨西坪捐款。大家在看到倡议书后纷纷为杨西坪捐款,最终筹集了足够的治疗费用,让杨西坪的病情及时得到了救治。随后,丁莲再次以《3471名矿工心系杨西坪》为题进行了报道,让社会的爱心再次得到彰显。

丁莲事迹:2003年

丁莲采访报道了开远羊街乡一女孩因家庭困难,考上中专后却没有钱继续上学的事。文章见报后,这个女孩得到了社会的资助,顺利进入了学校。不仅如此,丁莲还把女孩托付给自己在昆明的同学,请她帮忙照顾。女孩为了表达自己真诚的谢意,用大头针刺破了自己的手指,大大地写下“谢谢”二字寄给丁莲。丁莲看了孩子的信和血书后,在高兴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一种别样的沉重。因为这份感谢本不应该这样沉重,但因为一份爱心对一个人命运的改变,这种沉重又时时提醒我们,我们又多么地需要爱心。

丁莲事迹:2006年

丁莲采访到这样一件事,采访对象小霍因车祸摔断了右膝盖,在腿里嵌入了一块钢板作为支架。但贫困交加的'他在随后几年里一直没钱取出钢板,致使伤腿出现感染,伤口越来越大,钢板裸露在外。丁莲在多次采访后发表了《钢板镶在他脚上19年》报道。文章见报后,不少好心人对小霍的遭遇表示同情,有位爱心人士立即向小霍捐款1000元。但为了及早帮助小霍取出钢板,彻底摆脱痛苦,丁莲在个旧为小霍找了一家医院,请求帮忙做手术。因为手术费不够,医院说什么也不答应。面对这样的情况,丁莲没有放弃,她向医院提出:“由我来承担手术费用,我们签一份合约,我按月缴纳费用300元或500元,直到医疗费付清为止。如果我违约,可以到法院起诉我”。“你与他非亲非故还能这样做,既然是爱心,就由大家一起来奉献”,医生们也被丁莲的行为所感动,在丁莲为小霍支付了所有检查费用后,医院仅收了1000元,就为小霍实施了手术。小霍出院后,丁莲仍一直关心着他和他的家人,多次送去油米蔬菜。小霍的二哥激动得跪倒在丁莲面前,痛哭着致谢。小霍所属的社区工作人员还带着小霍专程给民盟个旧市委送来了写着“民盟盟员真情在,洒向人间都是爱”的锦旗。

丁莲事迹:2007年

丁莲在采访“”重大车祸之余,当地群众的贫苦让她难以忘记。于是,她于当年秋季学期发起资助当地梨花寨小学特困学生的倡议。最终17名贫困生得到了资助,其中丁莲自己就资助了5名。从那时起,每年中秋前夕,丁莲都会带着资助款和爱心人士买的月饼一起去看望孩子们。五年过去啦,孩子们已经长大,但资助活动还在延续着。

丁莲事迹:2009年

在采访过程中,丁莲看到红河县垤玛乡非常贫困,即便免去学费、书费,孩子们仍然很难上完小学。于是,丁莲发起了对垤玛中心校贫困生的资助活动。当年就有96名哈尼族小学生得到了资助,其中丁莲也资助了5人。到2010年,受到资助的学生已达112名,包括已经升入中学的学生仍继续得到资助。也在2009年,由于社会的广泛认同,丁莲获得“昆明好人”的称号,主办单位还发给了4000元的奖金。但拿到这笔奖金时,她首先想到的是红河县垤玛乡的孩子们,于是,她为中心校252名贫困生每人购买了一本《新华字典》同时,还拿出自己的钱添购买了一批课外书籍,一起送到了学校。在她爱心行为的感召和带动下,2009年秋季学期开学时,沙甸的穆斯林志愿者带着1000多套衣服来到垤玛中心小学,给孩子们送去了温暖,把回族、哈尼族两个民族用爱心连接在了一起。

丁莲事迹:2010年

四川“5·12”大地震幸存者、绵阳市尊道镇的钟思琪,因一幅刺绣名扬全国。地震发生时,她正在屋内刺绣,周边的房子都塌了,唯独她所在的房屋完好。她坐在废墟之上,又绣了一件作品,竟与地震发生时绣的一模一样。她的事情两次经央视报道。对丁莲事迹早就熟知的钟思琪,震后打电话恳请丁莲牵线资助红河州贫困学生:“我还很贫困,但我有绣品,能不能帮我卖了,帮助那些贫困的孩子?”丁莲哽咽着回答:“我一定尽力。”于是,丁莲开始为一件绣品奔波,她8个月跑遍了个旧周边的大部分地区,这件绣品竟没有卖出。这时,她的手机被偷了,花去了数百元的路费,想想钟思琪的殷殷托付,想想山里孩子渴望读书的眼神,丁莲坐在卡房镇的一个小商店里哭了。也许是她的执著爱心感动了天地,个旧一爱心人士将钟思琪的绣品收藏,承诺资助2个贫困大学生修完学业,每人每年资助学费5000元。

丁莲事迹:2011年9月25日

丁莲带着资助款去垤玛,一路上塌方落石不断,她倒不担心自己会有什么危险,而是害怕车子抛锚,不能及时将助学款送到孩子手里,也担心遇到什么意外将助学款遗失,她紧紧地把包抱在怀里。好不容易来到学校,她没有休息,马上把助学款发放到受助学生手里,当晚快9点时才终于把事情交待完,整个人也放松了。这时,丁莲突然头晕得厉害,眼前一黑,什么都不知道了。学生们急哭了,大声喊:“丁妈妈,丁妈妈。”丁莲醒了,看着可爱的孩子,她勉强露出一丝笑,说:“丁妈妈没事。”老师坚持把她送到卫生院,经医生检查,是因为劳累过度引起的昏厥。丁莲常年奔波在边疆贫困山区,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苦与累。

丁莲事迹:2012年10月

丁莲得知红河县架车乡大浪施村孩子上学必须过河,而河上仅有8根竹子连成的“桥”,多次发生人和牲口被冲走的惨剧。凌晨5点,丁莲在校长带领下实地探访上学路,当看到孩子从摇晃的桥上几乎摔下时,她下决心一定要修好桥。在爱心人士的帮助下,2014年2月,大浪施村的人行铁索“爱心桥”建成。从此,孩子们上学出行不再害怕。爱心桥并不只这一座,在个旧市鸡街镇邦干村委会布底寨,“爱心桥”建成后,几个老人哭着扑在丁莲身上,说做梦都想不到活到七八十岁终于有了桥。

丁莲事迹:2015年

丁莲受红河州文明办、屏边县委宣传部、个旧市保和五中、屏边县新华乡中心校、开远小龙潭监狱等单位、学校邀请,到各地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讲堂活动”、“感恩,让社会更美丽”、“在劳动中收获崇高和美丽”、“学会感恩”等为主题,以自身经历的大量真实事例、感人事例与分享了她的爱心故事,很多参与者、听课者感动得流泪、有的孩子感动得哭出了声、课讲完了,孩子们久久不愿离去,有的孩子哭着扑在丁莲身上,拉也拉不开。

丁莲作为一个记者,身上充分体现着记者的社会责任。有了丁莲这样的记者穷困百姓的生活才引起关注,上不起学的孩子才获得了资助,看不起病的患者才得以走进医院……丁莲在边疆,在内地,在险峻的山谷,在危险不断的事故现场,她记录着新闻的发生;在助学的路上,她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在帮困的现场,她满含热泪,抱起下跪的老人。大雨之中,她没停下到贫困学子家庭访问的脚步;烈日当头,她仍然走在为架桥铺路筹款的途中;面对误解和委屈,她擦去泪水,依然凭着一个平民记者的良心,去尽一份爱心。十几年来,丁莲采访了上百名群众,为采访对象解决很多实际问题;坚持帮助贫困学生和贫困家庭,并带动上百人参与做好事,通过她发起而得到资助的贫困学生达千余人之多。她也因此获得“平民记者”“百姓记者”的赞誉。

丁莲作为盟籍政协委员,也一直把关注的目光面向普通平民百姓的疾苦。2008年至2015年以来,丁莲共提出政协提案72件,其中很多件被选为政协重点提案,象《应尽快解决阿邦村人畜饮水问题的建议》、《为了山区的孩子们应想法留住老师并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切莫让贾沙陡岩土掌房成为一道消失的风景线的建议》、《城区卫生反弹,特别市成效结合部反弹严重应给予重视的建议》、《农村弱势群体留守儿童应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关爱的建议》提案,充分体现了丁莲作为一个平民记者的本色。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3338606